彭小明之中小学典型作文模式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作文典型模式创新

彭小明(1963-),男,浙江云和人,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温州325035)。

“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1]。“模式”具体到写作学习、作文教学上,它是指值得遵循的、具有操作程序的“套路”、“招式”或“范式”。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出现了诸多教学模式。如观察分析表达模式、语言思维模式、文体中心模式、注重过程模式、分格作文、快速作文、快乐作文、读写结合、情境作文、想象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生活作文、活动作文、绿色作文、文化作文、新概念作文和非构思作文等,在全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下面评介我国中小学典型的作文教学模式,以帮助大家寻找写作教与学入门的路径。

一、基于“语言·思维”的作文教学模式

语文是语言学科。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是语言的内部形态。于是我们把思维称为“内部语言”,称语言为“外部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学科又是思维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思维的训练往往是通过语言训练来实现。但为了达到更好的语言训练目的,也可以通过训练思维来训练语言。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

相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观察分析表达教学模式、语言思维教学模式和分格作文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例子。

(一)观察分析表达教学模式

这是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刘朏朏和首都师大教授高原提出的侧重于培养学生认识能力的“三级训练”体系[2]。其总体思路是:观察是基础,分析是核心,表达是结果,三者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这一模式主要针对初中生作文教学,初中一年级着重进行观察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方式是写观察日记、观察笔记,这一阶段侧重练习记叙和描写。初中二年级进行分析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训练方式是写分析笔记,这一阶段侧重进行议论和说明的练习。初中三年级进行表达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方式是进行语感随笔和章法训练,侧重于语言运用和文章构思训练。

这一模式符合写作“主客互化”律,是写作规律“双重转化”(由“物”到“意”、由“意”到“文”的转化)、“三级飞跃”(感知、内孕和外化)的具体运用,比较符合学生的写作学习思维和语言转换规律。

(二)语言思维教学模式

这是北大附中语文教师章熊提出并成功实验的写作训练和作文教学模式①。章熊认为,各种不同的文体在语言上

要求有所不同,而思维的条理性则是相同的,写作学习应该是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结合。他认为,写作训练应该包括五个方面:语言练习(长短句变化、语感的培养等);形式逻辑训练(语言清晰性、语言连贯性、思维条理性的练习);想象与联想、综合与概括的训练;写作技巧的局部练习(如说明性练习、观点与材料的处理等);阅读与分析练习。

这种教学体系的特点并不是以语言知识和思维知识教授为核心的,而是以思维训练为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以语言训练为抓手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这一模式符合心理学、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语言与思维对应,以语言表达思维,以思维寻求语言,语言思维同步共进,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三)分格作文教学模式

“作文基本训练分格教学法”是黑龙江省常青老师设计并推广的作文教学模式②。这一教法要求学生先进行“分格训练”,后进行“综合训练”,使学生“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分格训练中的“格”,是单一的基本教学单位,相当于人们常说的“片断练习”、“单项训练”的片断或项目。常青把表现五味(声、色、味、形、触感)和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的基本元素划分为265个格,每一格配以范文,由易到难,由简而繁,逐格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写

作能力。如写人格、记事格、景物格、章法格、形式格。

分格作文训练法已经涉及到表层的语言思维模式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的发展。这一模式符合写作“循序渐进律”,符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写作教学原则。写作学习没有“分格训练”作文不能具体化,没有“综合训练”作文不能整体化。综合训练是宏观控制,分格训练是微观把握。学生经“化整为零”、“化零为整”训练后,写作水平自然可以提高。

二、基于“文体·过程”的作文教学模式

20世纪70年代末,写作课教材中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就是“八大块”:绪论、材料、主题、结构、表达、语言、修改和文风。这种知识体系偏重的是文章理论知识。当时的人认为,只要学习了写作理论知识就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学者认为光是理论知识对提高写作没有多大帮助,主张进行写作过程训练,尤其是文体技法训练。于是,写作理论研究从以写作理论知识体系为中心转向以文体技法训练为中心。“文体中心,过程为主”理念深入人心。

(一)“文体中心”教学模式

20世纪初,以美国现代修辞学家希尔为代表的英美学者倡导的“文体学”传入我国,自此以后,我国的作文教学基本上以“文体为序列”、以“文体为中心”。这种写作教学模式结构基本上是:先记叙文后说明文再议论文,三个层次。

并对应于初中、高中作文教学:初一以记叙文为主,初二以说明文为主,初三以议论文为主;高一以复杂的记叙文为主,高二以复杂的说明文为主,高三以复杂的议论文为主。“文体中心”论的作文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对每种文体特征、文体模式的把握能力,通过教学掌握每种文体的写作知识、写作方法,从而形成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文体写作规范。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等在“文体中心论”的指导下,创造了“模仿、创造”的作文训练体系[3]。

这一教学模式多年以来为我国中小学所采用,有普遍的影响。其优点是学生写作

文体意识”强,作文也容易“入门”,效果明显;但这种训练模式的消极影响更大,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基本上围绕这些“虚拟”的文体知识转,淡化了写作整体素养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重视过程”教学模式

我国古代作文教学以“熏陶、自悟”为主,可以称“熏陶式”作文教学法;现代作文教学以“模仿、创造”为主,可以称“模仿式”作文教学法。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许多有远见的老师意识到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是不重视“写作过程”;如果重视“过程训练”,必能快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于是出现了许多“重视过程”的作文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