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及填空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及填空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及填空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

4、C60: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 + O2点燃

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 + O2点燃

2CO

3、还原性:C + 2CuO 高温

2Cu + CO2↑(置换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小结:还原剂:夺去氧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2Fe2O3+3C 高温

4Fe+3CO2↑ C+CO2 2CO

第1课时金刚石,石墨和C

60

1、碳的单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_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__________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的差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__________决定物质的性质。

2.C60分子形如,它的一个分子是由个原子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都是由构成、木炭有,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还要.

4.碳单质都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碳具有性和性。

5.下列用途中不是利用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A.金刚石很硬,可以用来切割玻璃

B. 石墨很软,可制铅笔芯

C. 防毒面具的滤毒灌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D. 档案材料常用碳素墨水书写

6.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着差异,其原因是金刚石和石墨的()

A.碳原子中电子排列不同

B.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C.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D.碳原子结构不同

7.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高温

A.用活性炭作冰箱除臭剂

B.石墨作高温车床润滑剂

C.用碳粉和铅可制成铅笔芯

D.用石墨可作干电池的电极

9.自来水厂利用活性炭净化水,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吸附性

D.稳定性

10.测得某种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可能是纯净物业可能是混合物

11.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

B.N

C.2H

D.C

12.用石墨书写的字或画能保存多年不退色,是由于常温下碳( )

A.化学性质不活泼

B.具有吸附性

C.具有还原性

D.具有氧化性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B.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的晶体

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均为黑色的

B.碳和氧气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

C.碳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碳的几种单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碳的几种单质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6.用木材做电线杆时,常把埋在地下的部分栲焦,其作用是()

A.烤焦成碳,增强吸附性

B. 烤焦成碳,增强美观

C.烤焦成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烤焦成碳,增强木材强度

17.除掉空气中的氧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A.使空气通过灼热的焦炭

B.使空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使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

D.将空气点燃

18.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如白磷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CO和CO2

B.金刚石和石墨

C.冰和水

D.液氧和氧气

19.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当空气充足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空气不充足时,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碳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所得的气体中可能的组成有哪几种情况?请写出每种情况中的各气体的名称或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__ _ __②____ _____③______ _______④____ ________.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考试要求: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等

考点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①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②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①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②密度比空气大(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③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下排空气法

考点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考点)

1、药品:石灰石与稀盐酸

①不能用H2SO4与CaCO3反应的原因: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②不能用HCl与Na2CO3反应的原因:Na2CO3易溶于水,与盐酸反应速率快,不利于收集。

2、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图

装置的注意事项:(1)若用长颈漏斗来注入盐酸,长颈漏斗下端必

须伸入液面以下

(2)若用试管来装药品,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竖直向上,试管底部

与铁架台面接触。

4、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5、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6、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第2课时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不选浓盐酸的原因是,不选稀硫酸的原因是不选碳酸钠的原因是.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和两部分,发生装置要考虑的因素是,收集装置要考虑的因素是.

3.二氧化碳的收集用方法,验满方法,检验方法。

4.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选用的仪器是()

A.导管

B.酒精灯

C.广口瓶

D.带孔橡皮塞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制取氢气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B.收集CO 2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

C.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是CO 2,可用燃着的木条

D.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CO 2,可用澄清石灰水7.在实验室中制取CO 2,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A.硫酸钠粉末,稀硫酸

B.碳酸钙,稀硫酸

C.碳酸钙,稀盐酸

D.石灰石,稀硫酸

8.研究某种气体的实验室执法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A.反应所需药品和反应条件

B.实验装置

C.气体的验证

D.气体的用途

9.实验室用大理石制成二氧化碳时不能使用稀硫酸。这是因为()

A.两种物质不能反应

B.两种物质反应太剧烈

C.生成的气体不纯

D.生成物会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1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5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好仪器;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几小块大理石;⑤收集气体,其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④⑤D.①②④③⑤

11.取两份质量相同的碳酸钙,将一份加热使之完全分解,另一份跟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则它们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A.经加热的一份产生的质量大

B.跟稀盐酸反应的一份产生的质量大

C.一定相等

D.无法判断

12.在盛有一定质量分数稀盐酸的容器中,放入一塑料方块,悬浮于稀盐酸中,再向容器中加入足量大理石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塑料方块在溶液中()

A.下沉

B.上浮

C. 不变

D.无法判断

13.按要求写出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1)两种单质发生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物被还原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灰石的高温分解反应

14.观察下列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

(1)选用上图所示的代号填入下表:

制取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2)在向气体发生装置装入药品前,必须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_.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必须先将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考试要求: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认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和水的反应

能区分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到常见气体了解自然界中碳循环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考点一)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

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要除去这白膜,用稀盐酸。其原理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

2CO(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

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考点二):①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

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③温室肥料④做碳酸型饮料(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1、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⑴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

②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⑵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无毒,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注意通风换气

二、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因此在冬季用煤炉来取暖时,要注

意房间的通风和换气。

3、化学性质:

1)可燃性:2CO+O2点燃

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发出蓝色火焰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 高温

H2 ↑+ CO↑)

2)还原性: CO+CuO △

Cu+CO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Fe2O3+3CO 高温

2Fe+3CO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可燃性 C + O2点燃

CO2 2CO+O2

点燃

2CO2 2H2 + O2

点燃

2H2O

B还原性:H2 + CuO Cu + H2O CO+CuO △

Cu+CO2

C + 2CuO 高温

2Cu + CO2↑

C、H2、CO: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除杂:①CO[CO2] 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

②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 △

Cu+CO2

③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CaCO3高温

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4、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常见气体的鉴别:(考点三)

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复燃,则气体是氧气

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是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小烧杯,再翻转烧杯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有蓝色火焰,小烧杯上无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是一氧化碳

本章知识间的联系:

①C→CO :2C+O2点燃

2CO C+CO2

高温

2CO

②C→CO2:C+O2点燃

CO2C+2CuO

高温

2Cu+CO2↑

3C+Fe2O3高温

3CO2↑+2Fe

③CO→CO2:2CO+O2点燃

2CO2CO+CuO

Cu+CO2

3CO+Fe2O3高温

2Fe+3CO2

④CO2→H2CO3: CO2+H2O ===H2CO3

⑤H2CO3→CO2:H2CO3===CO2↑+H2O

⑥CO2→CaCO3 :CO2+Ca(OH)2===CaCO3↓+H2O

⑦CaCO3→CO2 :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高温

CO2↑+CaO

课题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在天然物质里,金刚石的硬度最大

D.氢气使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铜

2.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

A.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B.生成碳酸氢钙

C.二氧化碳不溶于水D.通入二氧化碳后,分离出氢氧化钙固体

3.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

A.氢气——密度小——可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灭火

C.氧气——能更许多物质反应并放出热量——冶炼钢铁

D.干冰——蒸发时吸收热量——制冷剂

4.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碳溶于水B.二氧化碳制成干冰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

D.放在空气中的干冰不一会就消失了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5.2个大气压下,将二氧化碳冷却到-56.6℃能得到液态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是一种极难于液化的气体

B.二氧化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C.二氧化碳有毒

D.二氧化碳气不能燃烧

6.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升温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臭氧D.二氧化碳

7.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

A.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

B.只是煤的燃烧

C.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

D.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

8.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炽热的炭层

B.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二氧化碳制成干冰

D.木炭还原氧化铜

9.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

A.它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B.它不能燃烧,在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

C.它能与可燃物发生反应生成不能燃烧的物质

D.它物质的着火点

10.3克碳在10克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13g B.8gC.11g D.12.75g

11.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1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

13.由于大气中含量的增大,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中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地球表面绿化面积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

(C)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矿物燃料

(D)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小汽车数量

14.人吸入空气,排出等气体。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气体且不来自空气,某学生

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除去空气中的气体和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则锥形瓶Ⅰ,Ⅱ中加入的试剂为()。

瓶Ⅰ瓶Ⅱ

(A)

(B)

(C)稀盐酸

(D)

15.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存在的是()

A.集气瓶正放在桌上,瓶中没有颜色

B.往集气瓶内倒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变红色

C.将烧着的木条伸入瓶口,木条熄灭

D.向集气瓶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16.下列反应中,碳元素没有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A.B.

C.D.

17.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A.通常状况下无色,密度大于空气,溶于水,加压,冷却变成“干冰”

B.它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C.它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

D.在高温下能被C还原

18.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空中有体积分数为0.03%的,对人类生存是不可缺少的

B.大量燃烧含碳物,会使地球大气中因含量高而引起温室效应C.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故用它作灭火剂D.地窖里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就对人有害,故有毒

19.空气与按5:1的体积比混合后与足量的赤热焦炭反应,最后得到混合气体的主要成分是()A.和B.和COC.和COD.和

20.鉴别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时,最简便的方法()

A.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测定3种气体在标准情况下的密度

C.将3种气体分别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比较3种气体的溶解度

21.在任何条件下也不与反应的物质()

A.B.CC.D.

22.下列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A.冰与二氧化碳B.金刚石和石墨C.干冰与冰D.干冰与

23.在的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A.B.COC.CD.无法确定

2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不用稀硫酸,原因是()

A.反应速度太快B.不产生

C.产生硫酸钙阻碍反应进行D.从经济角度考虑

25.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人工降雨 B.用C还原制CO

C.作致冷剂 D.灭火

26.点燃下列混合气体有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和COB.和C.CO和D.和

27.在CO和两物质中,相同的是()

A.原子数 B.碳元素质量分数

C.元素种类 D.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28.下列物质不能将与鉴别分开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B.灼热的CuOC.灼热的铜片D.澄清的石灰水

二、实验题

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个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

(1)观察气球变化现象是()

A.没有明显变化 B.膨胀变大

C.膨胀后又瘪下去 D.比原来更瘪了

(2)打开止水夹,U形管左右的水位()

A.左高右低B.右高左低

C.左右水位不变D.水全部进入到锥形瓶中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填空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可用于

2、石墨(C)是的矿物之一,有性,性。可用于制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焦炭用于,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

1、常温下

2、点燃的条件下有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

3、高温下有:

与铜反应原理:应用:

现象:。

与氧化铁反应: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型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型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及决定:

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 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CO2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2) 选用型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

4)验证方法:。

验满方法: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

加热后变成。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

既利用其性质,又利用其性质

干冰用于、

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温室气体还有、、。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高温 H2 + CO)

2)还原性:与氧化铜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

与氧化铁反应:

除杂:CO[CO2] 或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

CO2[CO] :方法,原理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化学方程式:

如何检验CaO是否含CaCO3::方法

化学方程式:

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氢气_______,氯化镁______,硝酸钠______,锰酸钾______, 硫酸铜_______, 碳酸钾_______,

氧气_______,硝酸铵_______,氯化铁_______,氯气_______,硝酸_______,碳酸钙_______,

氯酸钾_______,氯化钾_______, 硫化氢________,盐酸_______,氯化钙_______,

碳酸钠_______,硫酸_______,氮气______,硝酸银_______,氧化铜_______,氧化镁_______,

氢氧化钙________,五氧化二磷________, 四氧化三铁________,氯化亚铁_________,

高锰酸钾_________,硫酸亚铁________,氢氧化钡__________,氢氧化铁__________,

氢氧化钠_________,氯化钾________,硫酸钡_________,碳酸铜_________,氢氧化亚铁_______, 水______,硝酸钡_________,硫酸锌_________,碳酸钡_________,硫磺_________,

氧化铁_________,氧化钙________,氯化钠________,硝酸钾________,氯化铵________,

硫酸镁________,硫酸铵________,氢氧化镁________,铜粉_______,二氧化锰________,

红磷_______,木炭_______,水银______,氢氧化铜_________,金____,

硝酸汞________,氯化锌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碳酸_________,硫化锌_______,

硫酸钙________,硝酸铜________,硝酸铝________,氢氧化锌_______,氢氧化铝_______,

化学方程式测试

1、铁在氧气中燃烧: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3、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4、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5、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6、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7、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8、加热高锰酸钾:

9、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1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11、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

1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1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14、实验室制氢气:

15、木炭还原氧化铜:

16、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17、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1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9、检验二氧化碳:

20、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简写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 2、石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良好的导电性、润滑性,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3、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是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6、金刚石、石墨、C 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的单质。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二、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最外层有4 个电子) 应用:解释古代字画经历几千年而不变色、档案资料要求用碳素墨水书写;用木质电杆时常常把埋入地下的部分的表面烧焦,其目的是使木材不易腐烂。 2、碳的可燃性 3、碳的还原性:【化学方程式】C+2CuO 2Cu+CO 2↑ 碳作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三、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CO 2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1)CO 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能与水发生反应CO 2+H 2O=H 2CO 3 (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 2+Ca(OH)2=CaCO 3↓+H 2O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该反应用于鉴定该气体是否是CO 2 3、二氧化碳的用途:⑴灭火;⑵作致冷剂如人工降雨、舞台烟雾;⑶制碳酸饮料;⑷作温室肥料等。 4、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 【臭氧(O 3)、甲烷(CH 4)、氟氯代烷等也会导致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危害 :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 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地带土地沙漠化,旱涝灾害,农业减产。 5、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措施: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乙醇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四、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制取CO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 2——作燃料(是煤气的主要成分) 现象: 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⑵还原性:CO+CuO Cu+CO 2

【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 D.曲线②中b点表明反应已经结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①所需的时间短,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更快,故选项说法正确。C.最终曲线①、②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CO2质量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曲线②中b点气压没达到最大值,反应没有结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A正确;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B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不与事实符合,应为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的性质)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注意:无定形碳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都是混合物。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 3、C60:1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 + O2 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 + O22CO 3、还原性:C +2CuO2Cu + CO2↑(置换反应)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 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小结:还原剂:夺去氧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提供氧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2Fe2O3+3C4Fe+3CO2↑ C+CO22CO 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①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②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①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②密度比空气大(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③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下排空气法。 四、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备课资料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备课资料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单元备课讲座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教材概览] 一、本章在全书中的地位 碳和碳的氧化物安排在空气、氧、分子和原子、水、氢、化学方程式之后,铁、溶液、酸之前,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在氧气的性质中已经知道碳单质具有可燃性,而且与氢气的性质很相似,因此也进一步巩固、补充和深化了氧气、氢气性质的认识。而且通过学习了解化合物之间的衍变关系,为以后学习铁和酸等的内容打下基础。 二、本单元内容特点: (1)氧气、氢气是气态非金属单质,碳是固态非金属单质,通过本章学习,能使学生学到固态非金属单质所具有的一些物理性质。 (2)氧气、氢气仅就其单质本身的性质、制法和用途进行了研究,没有过多涉及他们的化合物。而本章还包括了碳的氧化物,涉及了碳的含氧酸等。因此,从研究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角度看,本章更具有典型性。 三、与老教材相比 第一节与第二节合并为课题1,木炭等无定形碳一笔带过,没有放在与金 作为正文出现。第三节与第五节合并为课题3,加强刚石并列的位置上,将C 60 了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对比。甲烷、乙醇、煤和石油以及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改变均放到了第七单元。醋酸没作专门的介绍,但对其酸性还是要了解的。 所以本单元内容表面看好象少了,但从整本书看却没少,要求也没降。[知识结构透视] 金刚石 碳的单质石墨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室制法 C 60 二氧化碳性质 碳的氧化物用途 一氧化碳 [单元目标聚焦]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的化学活动性,了解各种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掌握碳的化学性质。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正确的是 A.原料B.发生装置 C.干燥D.验满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微溶与水的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错误;B.实验室中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择该装置来制取,并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正确; C.生石灰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不能用生石灰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故错误。 故选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 C.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答案】B 【解析】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性质不同,故A错误; 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故B正确; C、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点睛∶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答案】C 【解析】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干冰吸热升华,不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C。 点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A正确;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B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不与事实符合,应为“有无色气体生成”,故C错误;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说法正确,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D正确. 故选C. 5.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可以作燃料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CO能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是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具有可燃性;C. CO2和CO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经过压缩的固体CO2能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 考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6.诺贝尔物理学奖曾表彰了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者。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结构图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知识结构图 金刚石:硬度大,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切割玻璃、作钻头) 硬度小、 有滑腻感、 能导电 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60: (作铅笔芯) (作润滑剂) (作电极) (1)充分燃烧(氧气充足):C + O 2 == CO 2 (2)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2C + O 2 == 2CO C + 2CuO == 2Cu + CO 2↑(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Fe 2O 3 == Fe + CO 2↑ CO 2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CO 2 能溶于水 CO 2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O 2 能与水反应:CO 2 + H 2O == H 2CO 3(H 2CO 3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H 2CO 3 == CO 2↑+ H 2O CO 2 能与碱溶液反应:CO 2 + C a (O H )2 == CaCO 3↓+ H 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CO 2气体 CO 2 + 2NaOH == Na 2CO 3 + H 2O (无现象) ——吸收CO 2气体 CO 2 能与碳反应:CO 2 + C == 2CO (吸热) CaCO 3 + 2HCl == CaCl 2 + CO 2↑+ H 2O 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CO 2已收集满 CO 2气体 2、灭火 3、植物光合作用(气体肥料) CO 2 不是空气污染物,CO 2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2CO + O2 == 2CO 2 (火焰呈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途:作燃料 CO + CuO == Cu + CO 2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O + Fe 2O 3 == 2Fe + 3CO 2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 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中毒(煤气中毒的原因) 用途:作燃料 用途:冶炼金属 用途:冶炼金属

中考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2019年中考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3C+2Fe2O3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完整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3.碳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冶金工业。 壬2Fe 2Q 3+3C 高温 4Fe+3CQ 2 f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右图)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总结 课题一金刚石、石墨、C60 一、 碳的几种单质 1. 金刚石(C )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 石墨(C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1)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电刷等。 注意:铅笔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2) 无定形碳: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活性炭、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于:制糖工业、防毒面具里 的滤毒罐。 3. C 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 和CQ 的化学性质 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 1.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 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 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 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 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 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 碳具有可燃性: C+Q 2 ----------- C Q 2 (充分燃烧) 2C+Q 2 ----------- 2CQ (不充分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度析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讨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 2、根据实验室内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实行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实验。 3、通过探究实验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4、了解二氧化碳的部分物理性质,学会收集、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 1、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实行探究活动。用科学的方法推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实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模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探究欲。能从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 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实验装置,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教学难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 【教学准备】 仪器:锥形瓶(或广口瓶、大试管)、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集气瓶、玻璃片、导气管、火柴、酒精灯、小木条等。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钠固体、稀盐酸、稀硫酸等 教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板书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创设问题情景 提问:我们在课题1中学过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高温下碳还原氧化铜都能够生成二氧化碳,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是否能够利用这些反应呢? 【学生活动】(抽学生回答)同学们讨论总结:根据前面学过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

方法,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思路。 【教师活动】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是: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检验所制得的气体等。 二、讲解新课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提供学生实验探究的参考消息 (1)碳酸钠粉末(Na2CO3)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CaCO3)等碳酸盐(HCl)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H2SO4)等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性质信息(从生活经验和已有事实推测) ①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77g/L,比空气的密度大(空气的密度是1.293g/L) ②把燃着的木条插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会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③打开汽水瓶盖能够看到有气泡从汽水中溢出,这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二氧化碳 与水反应。 ④人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会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 的氢氧化钙[Ca(OH)2]反应。 【学生活动】实验探究一: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材料。(重点比较反应速率快慢)可供选择的药品:(1)碳酸钠粉末(Na2CO3)(2)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CaCO3)(3)碳酸钙粉末(CaCO3)(4)稀盐酸(HCl)(5)稀硫酸(H2SO4) 可供选择的仪器:试管、药匙、胶头滴管 【教师活动】 1、指导学生实验探究中的仪器操作、药品取用并观察现象: 2、共同分析总结:根据提供的药品做如下的实验: 【学生活动】动手实验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②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 ③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④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 ⑤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反应 ⑥碳酸钙粉末稀硫酸反应 【学生活动】抽学生交流观察的现象 (实验③④⑤迅速反应,生成大量气体,碳酸钠粉末很快消失完毕;实验②⑥刚 开始冒出少量的气泡,但很快气泡越来越少,反应逐步停止;实验①反应速率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 项 A B C D 实 验 设 计 实验目的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 探究质量守恒 定律 验证二氧化碳 能溶于水 证明石墨具 有导电性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该实验的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水倒流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则为氧气的体积,正确; B、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以上到空气中导致天平不平衡,故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C、将水倒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振荡,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正确; D、灯泡发光,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正确。故选B。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答案】C 【解析】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干冰吸热升华,不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

物理性质,错误。故选C。 点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酱油和食醋——闻气味 B.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澄清的石灰水 C.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看颜色 D.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依据生活经验酱油和食醋具有不同的气味,酱油有酱香味,而食醋有酸的味道,因此可以通过闻气味区别两种物质,故选项正确; B、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通过澄清的石灰水能区分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故选项正确; C、高锰酸钾为紫黑色,氯酸钾为白色,因此通过看颜色能够区分两种物质,故选项正确; 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因此用点燃的木条不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 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很硬 B.金刚石、石墨和C60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导致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混合而成的,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都由碳元素组成,都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C.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碳素墨水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是碳的单质,而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受阳光照射或与其它物质接触都不易起变化,适合书写档案.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5.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氧气,下列说法正的是 A.氧气占空气总质量的21% B.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紫色火焰

最新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答案知识点)

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附答案 1.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等都使用碳素墨水书写,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常温下被氧化成稳定性的物质 C.常温下被还原成稳定性的物质 D.常温下跟纸反应生成稳定性的物质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净化水B.干冰能灭火 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3.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种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对瓶中气体判断错误的是() A.一定是CO2B.一定不是O2C.可能是CO2D.可能是氮气 4.关于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B.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D.CO2是由碳、氧元素组成 5.实验室制CO2选用的合适药品为() A.木炭燃烧B.煅烧石灰石 C.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D.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 6.按碳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C、CO、CO2B.CO、C、CO2C.CO2、C、CO D.CO2、CO、C 7.下列各物质和用途相符合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可用于冰箱除臭 C.石灰石可用来粉刷墙壁D.二氧化碳可用来抢救病人 8.某同学为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马路上喷洒石灰水②在助力车尾部燃烧尾气③改进助力车发动机结构,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控制助力车数量。这些建议中,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很快又变黑了。你推测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 B.温度太低 C.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D.试管口倾斜了 10.分子数相同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它们的质量比为() A.1:2B.2:1C.7:11D.11:7 11.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不断增多、呼吸作用增加B.绿色植物减少、光合作用减少 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D.冰箱中制冷剂“氟里昂”的泄漏 12.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13.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最终得到的黑色物质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碳粉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A.20%B.80%C.15.8%D.84.2% 1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O2B.H2C.CO2D.CH4 15.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取的方法是()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碳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

授课内容: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推断题 1.已知A 、B 、C 、D 、E 是 初中化学中常 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 、D 是黑色固体,B 、C 、E 是无色气体,B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气体C ,化合 物D 中含有金属元素,该金属元素的单质是世界年 产量最高的金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 如右图所示(→表示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物质是 ; (2)评价物质B 的“利”与“弊”(各写一例) 利: ; 弊: 。 (3)写出E 转化为D 的化学方程式: 。 2. A 、B 、C 、D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 是一种黑色 固体,具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略去): (1)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D 可能.. 是 (填化学式); 3.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 被 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B 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C 可用于灭火。(部分反应物、生 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2)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其基本反应类型为。(3)若D是有机物,其化学式为。 (4)若D是无机物,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 4.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E物质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一点)。 5. 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是非金属单质,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C是氧化物,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B: E: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其基本反应类型为,C+E→B+D.

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

点燃 点燃 A B C F E D 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 列 过 程 中 发 生 了 化 学 变 化 的 是 (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A .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都是碳元素组成 D .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 《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 3 CaO 十CO 2↑,该反应的类型是 (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 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 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二、填空题 13. (6分)5月13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为了鉴定该烟雾中是否存在CO 2和CO ,在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浓硫酸;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石灰水,发现①、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回答: (1)①中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烟雾中是否存在 CO ?____,做出此判断所依据的实验现象 为 。 14. (8分)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右图中转化的化学反应,并在括号中说出 其反应类型: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7.已知A 、B 、C 、D 、E 、F 六种物质间有如下的转变关系(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其中A 、B 、C 在通常情况下是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 为化合物,D 是一种无色的液体 氧化物,F 是一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 (1)请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高温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大全)经典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大全)经典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 项 归类物质或现象 A 氧化物水、双氧水、碳酸钙 B可燃气体氢气、氧气、天然气 C 还原性的物 质 焦炭、氢气、一 氧化碳 D 构成物质的 微粒 分子、原子、电 子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氧化物:物质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 A、水、双氧水属于氧化物,碳酸钙属于盐,故不正确; B、氢气、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氧气具有助燃性,本身不燃烧,故不正确; C、焦炭、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故正确; 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不正确。 【点睛】 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金刚石、C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同B.CO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该先验纯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可见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物质显酸性D.上图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 Cu+CO↑ 【答案】D 【解析】 A、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石墨、金刚石、C60的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该先验纯,正确;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见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物质显酸性,正确; D、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物中是二氧化碳,不是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中产物书写不正确,错误;故选D。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A正确;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B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不与事实符合,应为“有无色气体生成”,故C错误;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说法正确,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D正确. 故选C.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明矾溶于水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答案】B 【解析】 A、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作制冷剂,正确;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 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吸附一些微小的难溶与水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正确;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很硬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省一等奖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等。课题2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课题3探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在《课程标准》中,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分散提出的。例如,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有损人体健康;认识物质的多样性等等。本单元根据全书体系结构的设计,采取了集中编排、集中处理的方式。这样安排主要基于以下设计思想: 第一,碳单质非常重要,有必要介绍。 无论是从教材内容现代化、反映化学学科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物质组成多样性的角度都应该介绍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等。 第二,碳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尤其是有机化合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碳的氧化物(CO和CO2)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初中化学的许多反应都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因此,本单元课题3介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可为学生后续阶段化学的学习打基础。 第三,课程改革倡导科学探究。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制取气体的实验技能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本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在学生已学过的氧气的制取的基础上,探究气体的制备问题。 本单元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注意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例如,课题2在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以后,引导学生在制取氧气的基础上,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铅笔芯和无轨电车等。 3.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例如,教材中介绍了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C60、管碳和温室效应等内容。 4.图文并茂;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试卷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试卷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 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2、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CO与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 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C、CO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 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O2 B、N2 C、CO D、CO2 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 5、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 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6、碳家族中,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关于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单质 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 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都很坚硬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知识总结课题一金刚石、石墨、C60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1)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电刷等。注意:铅笔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2)无定形碳: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活性炭、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于:制糖工业、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 3、 C60 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 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 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碳具有可燃性:C+O2CO2(充分燃烧)2C+O22CO(不充分燃烧)碳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 3、碳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冶金工业。2Fe2O3+3C4Fe+3CO2↑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右图) 【实验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化学方程式】 C+2CuO2Cu+CO2↑n 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n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n 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n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第二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完整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1 木炭+氧化铜 澄清的石灰水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知识总结 课题一 金刚石、石墨、C60 一、碳的几种单质 1. 金刚石(C ):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 石墨(C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1)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电刷等。(注意:铅笔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2)无定形碳: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有吸附性,(活性炭吸附性比木炭强) 3. C 60 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4.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例:红磷和白磷,氧气和臭氧,碳的各种单质等(互为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 和CO 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 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1.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 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 碳具有可燃性:C+O 2 CO 2(充分燃烧)2C+O 2 2CO (不充分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 碳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冶金工业。 2Fe 2O 3+3C 4Fe+3CO 2↑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右图)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化学方程式】C+2CuO 2Cu+CO 2↑ ? 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 裂。 第二节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是(1)反应原理(2)实验装置(3)验证气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对于发生装置主要由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决定;对于收集装置主要考虑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气体的密度大小、溶解性)。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一般有: (1)固体+固体→气体,如用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制氧气, 装置特点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免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导管不能伸入试管中太长。 (2)液体+固体→气体,如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装置特点是;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 3、根据制取气体的性质,集气装置可有下述两种情况: ①排水集气法:凡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②排空气法: a.向上排空气法:所收集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如二氧化碳、氧气等。 b.向下排空气法:所收集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如氢气、甲烷等。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 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 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 的硫酸钙,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 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