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阳秧歌的民俗价值及文化意义

合集下载

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影响下的海阳秧歌风格特征研究

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影响下的海阳秧歌风格特征研究

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影响下的海阳秧歌风格特征研究
海阳秧歌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特征。

其中,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对海阳秧歌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农耕文化是海阳秧歌风格特征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海阳地处山东半岛,多为农村社会,农耕活动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产方式。

海阳秧歌以描绘农民生产劳动为主题,通过歌舞形式表现农民田间劳动的场景,体现了农耕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比如,秧歌舞蹈中的扭秧歌动作、描摹农民种植、收割、耕作的动作,都直接表达了农耕文化的特点和农田劳动的辛勤与喜悦。

海洋文化是海阳秧歌风格特征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海阳地处黄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渔业文化。

海阳秧歌植根于渔民的生活,以渔民的工作和生活为题材,通过歌舞表现出渔民勇敢、坚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秧歌中的舞蹈动作常常模仿鱼儿跳跃、渔民推船撒网等动作,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海洋文化还给海阳秧歌赋予了豪情壮志的气息,反映了当地人民对于海洋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综上所述,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是影响海阳秧歌风格特征的两大重要因素。

农耕文化使得海阳秧歌具有对农田劳动的描绘和向往,海洋文化则赋予了秧歌勇敢、乐观的气质。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海阳秧歌独特的风格特征,使其成为一种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形式。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人类学考察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人类学考察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人类学考察海阳大秧歌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而巫术祭祀则是一种古老的宗教仪式。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的融合,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也呈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与共生。

本文将通过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这一仪式的历史沿革、文化意义以及当代价值。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源自山东省海阳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集音乐、舞蹈、戏曲、文学和宗教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全面的舞蹈仪式之一。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通常在重大节日或宗教活动中举行,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美好祝愿。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的舞蹈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不乏武舞的身影。

武舞是一种传统的战争舞蹈,融合了古代中国的武术和舞蹈元素,富有阳刚之美,被视为男子的豪迈之舞。

在巫术祭祀仪式中,武舞的出现更加彰显了其神秘而神圣的意义,使整个仪式更加庄严肃穆。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文化意义不言而喻。

这一融合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神灵的崇敬与信仰,展现了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特点。

武舞的融入使得整个仪式更具战争气息,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家园的保卫之情。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也将不同的艺术元素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和包容性。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现状也值得我们深思。

一方面,这一传统文化形式正面临着流失和衰退的风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降低,许多传统节日习俗逐渐消失。

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使得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的融合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

在此背景下,人类学家对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进行考察,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挖掘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也为我们在当代社会中如何发扬光大、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秧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秧歌

传承现状
鼓子秧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商河县 鼓子秧歌分布在今山东鲁北平原的商河地区,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源于北宋,成于明,盛于清。据当地著 名老艺人说,北宋年间,商河一带连年受灾,包公从河南到此放粮,赈济灾民,并由他的属下把鼓子秧歌传授给当地 百姓。后来每逢新春佳节人们就跑起秧歌,以示对包公的感激之情,流传至今,相沿成俗。 鼓子秧歌在商河民间上至老者下至少儿都爱学会跳。全县21个乡镇,八百多个村都能组织秧歌队。 秧歌队伍中有伞头、鼓子、棒槌、腊花、丑角五种角色,表演风格迥异,韵味独特。现存鼓子秧歌主要分为“行程” 和“跑场”两部分,“行程”是舞队在行进或进入场地前的舞蹈;“跑场”是表演的主体,又分不同角色表演的“文 场”和“武场”。
风格特色
高平秧歌
高平秧歌渊源于高平市东南乡,流行于高平全境及晋城、陵川等邻近县份。演唱时只有梆子击节、锣鼓
伴奏,故又称“千板秧歌”。由坐摊说唱发展为一个独立剧种。
西北秧歌

西北地区的秧歌表演,有所谓“白髯、花面、红缨帽,白皮短褂反穿,手执伞灯领队”者,相当于东北

秧歌中“反穿皮褂”的前导者、华北秧歌中“长袍短褂、皂靴羽缨、持红罗伞者”。
胶州秧歌有膏药客、翠花、扇女、小、棒槌、鼓子等角色,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
花”、“丑鼓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跑场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
“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绳子头”等,还有《送闺女》、《三贤》、《小姑贤》、《双推磨》等小戏。
秧歌号子融合了高邮市里下河地区稻作文化、宗教文化、水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包含风俗礼仪、生活

习惯与家庭伦理等内容。

胶东文化海阳大秧歌艺术特色论文

胶东文化海阳大秧歌艺术特色论文

胶东文化海阳大秧歌艺术特色论文摘要:海阳大秧歌是海阳人民集体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体现,在现实中,海阳秧歌鲜明地展现了海阳农村百姓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是一方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海阳大秧歌现已被编列为汉民族舞蹈教材之一。

1996年,海阳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活跃在齐鲁大地上的大秧歌最主要的有“胶州秧歌”、“海阳秧歌”和“鼓子秧歌”,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或者说“三大民间舞蹈”,其总体风格男性粗犷豪放、尽现阳刚之气,女性则是妩媚柔韧、富有含蓄之美,而最具豪情、粗犷奔放、风趣幽默的则是流传在胶东半岛的海阳秧歌……一、简介海阳秧歌表演形式独特,其内容十分丰富,表现打鱼狩猎、农田耕作、大夫行医、货郎卖货、锢漏锯缸、艺人卖艺,还有扮演戏剧佳话、民间故事,粉墨浓妆,锣鼓伴奏,列成长队,踏拍欢舞,串街走巷。

表演形势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主要表现欢乐和激昂的情绪(大地开花、大走阵等);小场子是独舞、双人舞和多人舞(锢漏与王大娘,货郎与翠花等)质朴优美,耍逗有致,情趣盎然,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由于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的不同,俗有“南文、北武、东雅、西俗”之说,又有“大架”和“小架”秧歌两源之分。

大架秧歌,舞队文雅富丽、豪放优美,以锣鼓伴奏。

小架秧歌,舞队朴素,粗犷,自由欢快,以锣鼓管弦乐伴之(唢呐、二胡、笛子等)。

总政歌舞团、解放军艺术学院创作的获奖舞蹈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苦菜花》都充分表现出了鲜明的海阳大秧歌的艺术特色。

1983年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系,把海阳大秧歌正式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教材,登上了高等学府的讲坛。

海阳大秧歌是文化,是艺术,也更像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曲交响乐,她那古朴豪放的表演风格、浓郁厚重的乡土气息、个性张扬且和谐统一的韵律,使全国乃至世界的人们领略了海阳底蕴深厚的文化风采,带给人们无限的美的享受。

海阳大秧歌——传承五百余年舞动在民间的胶东文化符号

海阳大秧歌——传承五百余年舞动在民间的胶东文化符号

072走向世界 仙境烟台文化·非遗CULTURE——传承五百余年…舞动在民间的胶东文化符号文/王平……图/刘泽明…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海阳大秧歌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舞蹈,属于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是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

海阳秧歌据《海阳县志》记载有560年的历史,它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

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

海阳大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表演,是一种自娱性艺术形式,至今仍保留有秧歌队传统拜年形式,还有广场秧歌汇演,正月十三祭海等大型活动。

海阳秧歌表演形式独特,其内容十分丰富,表现打渔狩猎、农田耕作、大夫行医、货郎卖货、锢漏锯缸、艺人卖艺,还有扮演戏剧佳话、民间故事,粉墨浓妆,锣鼓伴奏,列成长队,踏拍欢舞,串街走巷。

表演形式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主要表现欢乐和激昂的情绪(大地开花、大走阵等);小场子是独舞、双人舞和多人舞(锢漏与王大娘,货郎与翠花等)质朴优美,耍逗有致,情趣盎然,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

舞队有各类角色几十人。

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

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0732016.03。

传统秧歌队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传统秧歌队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传统秧歌队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传统秧歌队在中国的农村地区非常受欢迎,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传统秧歌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秧歌起源于古代农民劳动和生活的需要,通过舞蹈和音乐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展示农民的智慧和勇敢。

通过传统秧歌队的表演,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传统秧歌队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农耕社会中,秧歌队的表演往往伴随着耕种、播种、收割等重要农事活动的进行。

秧歌的旋律和舞蹈动作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不仅能够帮助农民保持节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此外,传统秧歌队还是社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

秧歌队多由当地的村民组成,通过参与表演,年轻一代可以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表达方式,传承了祖先留下的智慧和价值观。

同时,传统秧歌队的表演还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兴趣,促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总之,传统秧歌队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于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促进农业生产,以及传承社区传统文化。

它不仅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更是人们对于历史和传统的回忆和缅怀,体现了中国古老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人类学考察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人类学考察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人类学考察海阳大秧歌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源自山东省海阳市一带的民间传统文化。

这种舞蹈是在农业生产季节结束后举行的集体娱乐活动,同时也是祭祀神灵、祈求丰收的仪式。

在海阳大秧歌的表演中,巫术元素和祭祀仪式经常与舞蹈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

本文旨在通过人类学的视角,对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现象进行考察,并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宗教、社会和文化意义。

海阳大秧歌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农耕文明。

在古代社会,农业生产对于人类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发展出了丰富的祭祀仪式和舞蹈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丰收祥和。

海阳大秧歌正是这样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它集合了丰富的民俗传统和宗教文化元素,成为了中国北方农村地区的独特文化景观。

值得注意的是,海阳大秧歌中融合了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

这种融合现象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神灵崇拜和宗教信仰的表达方式。

在大秧歌的表演中,起初常常由巫师或巫婆带领群众进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然后,舞者们会穿上色彩鲜艳的服装,手持锣鼓、旗帜等器具,跳起高低起伏、轻重相间的手舞足蹈,表达对于丰收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种将巫术祭祀与武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既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体系,又蕴含着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在海阳大秧歌的巫术祭祀仪式中,巫师和巫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作为连接人与神的桥梁,承担着祭祀和祈福的责任。

巫师通常会穿着道士的服装,手持法器,通过祈祷和念咒,以祈求神灵的庇佑。

而巫婆则负责进行舞蹈和歌唱,以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祭祀仪式中来。

在巫术祭祀仪式中,人们向着神灵献上祭品,燃烧香火,鞭炮齐鸣,以期神明能够保佑他们的家园,保佑他们的生活幸福安康。

海阳大秧歌的武舞形式也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舞蹈过程中,舞者们手持各种器具,有的击鼓、有的擂锣、还有的挥舞着旗帜。

这种武装的舞蹈形式,不仅增加了舞蹈的气势和视觉效果,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战争和丰收的向往。

从海阳秧歌看民间礼仪文化

从海阳秧歌看民间礼仪文化

从海阳秧歌看民间礼仪文化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西文化的日益交融,人们在选择社会生活方式上更趋于多样化。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的激荡,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也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冲击,一些优秀的东西在时代的变革中逐渐流失。

本论文拟从至今流传在山东海阳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秧歌的礼仪仪式表演中,分析和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百姓间的传承,并勾勒出当下广大农村地区和睦融洽,共同致富的崭新景象以及所透射出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本文第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海阳秧歌中所蕴含的民间礼仪,从表演程序和表演动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章是透过海阳秧歌表演,从百姓自娱自乐中看民间礼仪传统是如何传承,进一步从表象的层面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分析和探讨齐鲁传统文化下生成的民间舞蹈与民俗相生相洽的关系。

第三章在以上论述基础上对海阳秧歌的社会功能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以分析。

海阳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

丨朱七七 丨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海阳大秧歌:扭出人间烟火气146/ TOURISM WORLD/非遗绝活儿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OURISM WORLD /147在海阳,每到正月,街头巷尾的秧歌锣鼓一响,男女老少便蜂拥而至,争相观看,墙头、屋顶、树上……处处挤满人群,“没有秧歌不叫年”,是海阳人的一句口头禅。

海阳大秧歌历史悠久,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表演,是一种自娱性的艺术形式。

据《海阳县志》记载,海阳秧歌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而闻名。

2006年5月20日,海阳大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阳大秧歌的起源与发展海阳大秧歌源远流长,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经济状况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海阳属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互交织的区域,特殊的地域状况和文化景观为海阳大秧歌的产生、延续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旧时,秧歌都在农闲时节排练,清乾隆七年修《莱阳县志》载:“秧歌率于新年灯节,及时取乐(乾隆年间海阳隶属莱阳县管辖)。

”民间也有“耍正月,闹二月,沥沥拉拉到三月”之说。

海阳大秧歌的盛行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卫设县后。

《山东各县乡调查录》第四卷载:“县城即临海口、闽、粤、江、浙海泊所萃。

”海阳旧县城依山傍海,盐、渔业发达,海运方便,逐渐形成为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势必带动了民间艺术的同步发展。

本地流传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耍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

”由此可见,海阳秧歌已成为当时庆贺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

海阳秧歌之所以如此盛行,与其祭祀性密不可分。

每年正月开始,海阳秧歌就要耍家庙、拜祖宗,敬请祖宗鬼神同乐。

海阳民俗,正月十一祭拜庄稼神,这一天大演秧歌,明显带有庆贺丰年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之意,正月十五“闹元宵”秧歌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直至四月农忙之前,各地的山会、庙会仍有秧歌演出。

浅谈海阳秧歌的艺术特征

浅谈海阳秧歌的艺术特征

浅谈海阳秧歌的艺术特征言及山东的秧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活跃于胶州地区的“胶州秧歌”,生发于商河、惠民地区的“鼓子秧歌”以及本文所探究的“海阳秧歌”。

海阳秧歌活跃于山东海阳地区,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汉族民间舞蹈艺术,在年节、丰收时节或者是值得庆祝的时间节点集中上演。

今时,我们常以“古朴”“粗犷”“灵活自如”等词汇来描述海阳秧歌所呈现的特点,然而在多种多样的民族舞蹈艺术种类当中,“海阳秧歌”当属佼佼者之一。

一、海阳秧歌的基本构成通常人们提到秧歌,便是活灵活现的扭动起来。

然而,秧歌经过长期流传和演变,已经具有较为成熟和固定的整套仪式,并不仅仅局限于“扭”的动作和姿态。

首先,它由“祭祖”仪式开启秧歌的表演,而后按照相对固定的表演形式进行表演。

“海阳秧歌是包括道具舞蹈、扮演人物、民间小戏等表演形式在内的综合形式。

”由此便可得知,海阳秧歌的构成元素十分多样,表演起来也十分热闹。

(一)祭祖传统的海阳秧歌在开始之前,要举行一个庄重又严肃的仪式,通常称之为“祭祖”仪式。

此仪式中,祭祖者将祖先的名簿高高举起并祭拜,以示最崇高的敬意。

这也是原始遗风影响下,多民族多地区都存在的文化现象,而海阳秧歌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这句通俗的民间歌谣便是用最普通的语言无意间透露了原始海阳秧歌的祭祀内容。

“拜娘娘”在这里大抵是一种统称,它会因为各地区的风俗不同而祭拜不同的对象,但无论如何,祭拜仪式的重要地位是不可随意忽略的。

(二)表演形式秧歌活动一般包括“队伍行进”及“广场表演”两大部分。

原始的海阳秧歌活动中,二者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行进”一般是由秧歌人群组成纵队,随着队伍排头按照行进路线一路走一路演。

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罗雄岩将具体的程序归纳如下:“整个表演过程由土炮鸣礼、三进三退、群艺争辉、小戏尽兴等部分组成。

”可见,秧歌队伍进村之前,先鸣炮、放火鞭,如此而来,热闹的气氛瞬间点燃。

而后,秧歌队按照规定的队形变化开始舞动,按照规定的制式三次重复称为“三进三退”。

论海阳大秧歌的渊源与礼节对现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用

论海阳大秧歌的渊源与礼节对现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用

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不少镇、村在办秧歌的同时,趁机讲戏班子 搭好,在秧歌演场时穿插演出传统戏和现代戏;有的镇、村在办秧 歌期间,兼而成立了小型演出队,自编歌舞、曲艺、小品节目,与 秧歌交替演出;海阳市京剧团还把海阳大秧歌中的一些秧歌剧、杂 耍等经过改造和创新,搬上了文艺舞台,从而丰富了演出剧目,增 强了剧团的艺术创作能力。
(二)海阳大秧歌艺术表演水平显著提高,队伍在日益壮大 近年来,海阳大秧歌的演出活动已由农村普及到厂矿、学校、 幼儿园、机关事业等单位。不少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都纷纷成立起 秧歌队。 方圆集团的职工秧歌队,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象征,曾 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秧歌大赛、展演,并屡获大奖。海阳轻工幼 儿园的“娃娃秧歌队”,是一支极受群众关注,喜爱的小秧歌队, 已经舞“出”了海阳。海阳老干部秧歌队,虽然冠着一个“老”字 却充满了蓬勃的朝气。2003年底,海阳市成立文化局专业秧歌队, 队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它特有的严密组 织性与高超的艺术性,充分显示出了“文化”的巨大感召力、影响 力,这是海阳市目前最具创新能力、最富表演实力的秧歌队。 (三)海阳大秧歌促进了多种文学艺术的发展,孕育了优秀的 文化艺术人才 海阳大秧歌能在普及的基础上得以提高,离不开文化艺术工作 者及民间艺人的艰辛和努力,也为专业和业余文化艺术海阳大秧歌作为汉族民间舞蹈 的精粹受到舞蹈界的宠爱,它特有的民俗性也被美术界、摄影界、 影视界看好,广大的艺术家纷纷来海阳观赏海阳大秧歌,激发创作 灵感,采集创作素材,用于艺术创新。国家二级演员于春华同志创 作的舞蹈《摘山枣》,舞蹈家张荫松创作的舞蹈《樱桃红了》等作 品,李执胜作曲家创作的舞蹈音乐《海阳秧歌》,都具有鲜明的海阳 大秧歌艺术特色,都是从海阳大秧歌中学得了人物形象刻画技巧以 及动作。构图、音乐元素。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品,又促进了海 阳大秧歌艺术水平的再提高、再发展。 海阳大秧歌正由于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所以才能普及到现代; 正是由于古朴的礼节,导致了和谐的发展,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又促进了当代文化艺术种类的孕育以及精品的出现。所以讲,海阳 大秧歌的渊源与礼节对现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用功不可没。■

海阳秧歌的民俗价值及文化意义探寻

海阳秧歌的民俗价值及文化意义探寻

海阳秧歌的民俗价值及文化意义探寻作者:暂无来源:《尚舞》 2020年第11期李想【摘要】作为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海阳秧歌与胶州秧歌、鼓子秧歌一起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

海阳秧歌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粗犷的艺术形式、缜密的表演流程以及独特的祭祀仪式,具有较高的民俗价值,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传统艺术瑰宝,同时也是齐鲁文化的典型代表。

基于此,本文以海阳秧歌为例,首先对其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从风俗信仰、节日习俗两方面概括其民俗价值,最后探寻海阳秧歌的文化意义,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传承海阳秧歌。

【关键词】海阳秧歌;民俗价值;文化意义华夏文明五千年,文化底蕴浓厚,且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恰是如此造就了不同类型的秧歌形态,而山东秧歌就是其中一种。

在本土文化的影响下,山东秧歌又分为三种类型,海阳秧歌就是其一。

海阳秧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满豪迈之气,广受欢迎。

海阳秧歌起源于齐鲁地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民俗内涵和文化价值,因此逐渐成为民俗舞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寻海阳秧歌的民俗价值与文化意义,对于传承传统艺术、弘扬齐鲁文化意义重大。

1.海阳秧歌概述在人们的印象中,秧歌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扭动。

但经过长期演变和发展,如今秧歌不再只是单纯的“扭”。

秧歌表演最早是由祭祖仪式演变而来,而后逐渐完善形成固定的整套仪式。

海阳秧歌是一种包含道具舞蹈、人物扮演以及民间小戏等多元素的综合舞蹈形式。

可见,海阳秧歌由多种元素构成,表演氛围极为活跃。

海阳秧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祭祖传统。

海阳秧歌在开始之前,都会举行庄重的仪式。

在仪式中,祖先名簿被祭祖者高举,以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与敬意。

这是受原始遗风的影响,多个民族、地区都共同的文化现象,海阳秧歌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二是表演形式。

海阳秧歌主要由队伍行进和广场表演两部分组成,在最原始的海阳秧歌中,这两部分都极为重要。

其中队伍行进是由人群组成秧歌纵队,排头者根据既定的活动路线,边走边演。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人类学考察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人类学考察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人类学考察大秧歌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在民间重大节日和庆典中广泛流传。

而在中国的海阳地区,大秧歌更是与巫术祭祀仪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本文将对海阳地区的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的融合进行人类学考察,探讨其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一、地域背景与文化特点海阳地区位于中国山东省东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地区。

这里地处黄河三角洲平原,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海阳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而大秧歌正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之一。

大秧歌在海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视为是一种祭祀、祈福、祈求丰收的仪式舞蹈。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大秧歌常常被用作庆丰收、祈福祭祀的一种方式。

海阳地区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巫术祭祀文化,巫术祭祀通常是在一些特定的节日或者社会事件中进行的,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海阳地区的武舞文化也是十分发达的,武舞是一种舞蹈形式,强调力量和节奏,常常被用来展示民风民俗,强调勇武和豪迈。

由于地处海滨,海阳地区的武舞还融入了舞龙、舞狮等元素,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海阳地区的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对当地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产物。

这种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值得进行深入的人类学考察。

1.巫术祭祀仪式的特点在海阳地区,巫术祭祀仪式是一种古老且深受当地人民尊重和崇拜的宗教活动。

这种仪式通常是在特定的节日或者重大事件中进行,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宗教内涵。

在仪式上,通常有一位巫师或者祭祀者担任领导者的角色,进行祈祷、祭奠和祭祀的活动,以期得到神灵的庇佑和祝福。

巫术祭祀仪式在形式上通常包括祭祀神灵的樽酒仪式、舞蹈表演、祈福祝愿等环节。

舞蹈表演是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用来祈求丰收、祭奠先祖、保佑村庄等。

由于巫术祭祀仪式具有较强的宗教色彩,因此在这些仪式中进行的舞蹈表演通常是一种神圣的仪式舞蹈,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庄重性。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人类学考察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人类学考察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人类学考察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仪式,它蕴含了丰富的宗教信仰、祭祀礼俗和民俗风情。

而在这样的传统文化活动中,人们观赏的不仅仅是一场古老的巫术祭祀仪式,还有更多的是对民俗风情的热爱和对祖先文化的传承。

在这个过程中,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也交融融合,展现出了神秘而华丽的文化景观。

在本文中,我们将进行一次人类学考察,从文化与历史的角度来解读这一古老的仪式与武舞融合的现象。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的传统。

海阳大秧歌起源于宋朝,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一种具有丰富寓意的舞蹈艺术形式。

而巫术祭祀仪式则是海阳地区的一种传统祭祀仪式,用以祭奠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一仪式通常在一年的农历七月进行,而七月正是农民忙于收割的季节。

在这一时期,人们会为了感谢祖先的恩赐,举行盛大的巫术祭祀仪式,用以祈求来年的丰收。

这是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人与自然的重要仪式,而大秧歌与武舞的融合给了这一传统更多的活力与魅力。

在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中,武舞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巫术祭祀仪式通常在夜晚举行,仪式开始时,祭师会首先为祖先上香,并念咒语祈祷。

而在这个时候,武舞演员会开始表演。

武舞是一种武术与舞蹈的综合表演形式,它代表了海阳人对传统武术的热爱与传承。

而在巫术祭祀仪式中,武舞演员则会通过各种高难度的技艺,展现出强健的身体和娴熟的武术动作,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对来年丰收的期盼。

这样的融合使得整个仪式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也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和情感。

而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也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一融合反映了海阳地区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

巫术祭祀仪式是海阳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代表了海阳人对祖先的尊敬和对自然的敬畏。

而武舞则代表了海阳人对武术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将这两种传统融合在一起,不仅增加了仪式的趣味性,也更好地展现了海阳的文化特色。

海阳大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查报告

海阳大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查报告

海阳大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查报告1、海阳秧歌的历史发展任何一个地方戏曲发生、发展以及流布地域的形成与该地区的历史沿革、风俗民情、文化传统乃至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都密切相关。

在海阳当地成长起来的秧歌,它的起源、发展无疑与海阳的社会环境、历史环境、人文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2、海阳秧歌的生存环境海阳境内地势“壮于山而维于海”,土地贫济,洼地、丘陵较多。

明代建大满卫后,其政治和军事地位日益显要。

海阳人民勤俭,朴实,善于劳作,少数辅以家畜、野牧养殖为生财之道。

”海阳当地许多村民的祖先原是明、清两代从外省、区迁来的,他们在当时颇为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建立起新的村落,当地人称丘陵间的洼地为“介”,如现有的村名丁家介、朱兰介等,这些村名正反映出当年,某个姓氏家族开荒创业的情况。

所以,海阳旧县志中多用“民多朴野、性皆矿直,犹有古风”、“民俗醇朴”、“勇于为义”“等词句描述海阳的民俗情况。

由于当地多丘陵,一面临海,交通不便,比较闭塞,和外地交流较少,因此至今仍保持着一些古朴风习。

由此,海阳秩歌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大都反映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海阳人民对“年”的重视以及崇神乐祀的传统习俗,为海阳秩歌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阳人的“年”一般是从腊月初八开始忙起。

因为这一天被当地人看作是释迎牟尼成佛日.这天当地人会用大米、豆子、麦粒、红枣儿、板栗仁、白果、长生果(花生)等几种粮果熬成“腊八粥”,蕴含着来年五谷丰登之意。

还会用米醋腌制大蒜,名为“脂八蒸”,吃了腊八薪,有“百病全消、健康平安”之意,腊八一过,海阳人就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忙年”。

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清扫灰尘污垢,扫除秽气和邪灾,然后妇女们还要忙着赶大集购年货,海阳人忙年自然少不了当地过年的重头戏——忙秩歌。

以村或族为单位组起秘歌班子,为生计奔波劳累了一年的村民、族人聚在一起,你编唱词、我对剧本、大家一起练动作、排队形。

忙年一般要忙到腊月二十三日,当地把这一天叫微“小年”,这一天要“祭灶神”,换帖新“灶码”,供糖瓜(当地一种甜食),点上香火,送灶王爷上天,见了玉帝多言好事,讨来天神对凡间新一年的忘佑与保护。

海阳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

Haiyang Yangko Dance海阳大秧歌文/李世惠海阳大秧歌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大”,故而称为“大秧歌”。

图/王仁山The most remarkable feature of Haiyang Big Yangko Dance is its bigness. Therefore, it is called the Big Yangko Dance.600年来,海阳大秧歌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精神生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其它艺术门类也产生深刻影响,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2006年5月20日,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海阳大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阳大秧歌源远流长海阳大秧歌的产生与发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经济状况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海阳南临黄海,境内多丘陵,系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交织融合之地域。

海阳人民勤俭,朴实,“民多朴野,性皆犷直,犹有古风”“民俗醇朴,士习娴雅……彬彬乎质有其文” 。

朴野、犷直、娴雅的古风民俗,为海阳大秧歌的生成、延续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和氛围。

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初期。

据海阳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抚诰封武略将军。

洪熙一年(1425),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衍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

”这说明:最迟在公元1425年,秧歌就已经在海阳凤城落户、“舞唱于庭”,迄今至少近600年的历史了。

从正月初一秧歌祭祖开始,海阳人几乎每天敬神,这些敬神活动都需要秧歌来参与,这自然就促进了秧歌的不断发展。

海阳人对祭祀礼仪的重视,以及海阳用秧歌祭祖的民俗,成为海阳秧歌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动因。

与此同时,海阳秧歌又兼采众长,不断吸收各种艺术精华。

早在200多年前,海阳秧歌的音乐唱腔就已经借鉴蜀歌了,这也为海阳秧歌后来在音乐方面借鉴黄梅戏、鼓戏等音乐唱腔开创了先河。

海阳大秧歌的文化地域性分析

海阳大秧歌的文化地域性分析
“乐也者,和之而不可复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海阳大秧歌承载着儒家文化,又以礼乐结合的形式在村落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化、调和作用,极大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地域文化的兼容并包。
二、情节内容:记录农渔互补的生活场景
海阳人用勤劳勇敢创造着美好生活,海阳大秧歌也以舞蹈形式展现着海阳人耕织、捕鱼的生活情境。海阳大秧歌以极大的包容性记录下农渔互补的生活,在相对封闭的丘陵环境中保留下海阳独特的人文风采,具有深厚的生活根基。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是民间里海龙王的生日,海阳人总会以秧歌形式为祭海活动助兴,为出海渔人祈福。“祭海”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铿锵的锣鼓,敲出了渔民对平安丰收的祈盼;欢快的舞步,扭出了,出于对自然的未知和恐惧,祈求龙王慈悲,保佑丰收、人船平安;如今的祭海活动成为当地渔民祈求幸福吉祥,寄托美好愿望的一种仪式,秧歌祭祀更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气息。海阳大秧歌传承人鞠春山老人说:“在海阳有句俗语‘没有秧歌不成年’,在祭海这个比过年还要隆重的节日里,我们海阳人用原汁原味的大秧歌展现当代渔民的精气神儿。”海阳大秧歌激昂的鼓点、豪放的动作,多样的祭祀内容,生动展现了鲜明的渔家特色和渔家文化在海阳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海阳大秧歌恰以“礼”的规范强化人们的敬畏之心、守礼重法度的观念。许慎《说文解字》言:“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礼的由来与祭祀文化难脱干系,由古老的社火仪式发展而来的海阳大秧歌更以礼节讲究、程序严谨著称。秧歌里有“悦庙”的传统,以祭祀式的动作和礼节表达与祖先和神灵同乐,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借此祈求风调雨顺,天人和谐。海阳人敬重祖先,来访秧歌队也要先拜祠堂、宗庙,行隆重的“三拜九叩”大礼。
海阳大秧歌中的渔家文化也格外明显。秧歌队中总少不了渔夫、渔婆,跑旱船也是村民喜闻乐见的表演内容。旱船为木头支架,用棉布、彩绸装饰,演员将船“穿”在身上,扭动身子碎步前进来表现随波起伏的渔船。跑旱船在不同秧歌队里有不同形式,有时是一个艄公与旱船相互逗乐,有时是两人持桨在旱船两边作划桨状,引领旱船前进。

山东海阳秧歌舞蹈文化特征探究

山东海阳秧歌舞蹈文化特征探究
山东海阳秧歌舞蹈文化特征探 究
01 一、历史渊源
目录
02 二、舞蹈特色
03 三、文化内涵
04 四、结语
05 参考内容
山东海阳秧歌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山东省海阳市及周 边地区。这种舞蹈形式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艺术价值,是当地人民在长期历 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瑰宝。本次演示将从历史渊源、舞蹈特色、文化内涵等方 面对山东海阳秧歌进行探究。
3、音乐特点
山东海阳秧歌的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曲调主要由当地的民间小调、山 歌和号子等组成,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同时,打击乐伴奏也是海阳秧歌的一 大特点,节奏明快、欢快热烈,为舞蹈增添了浓厚的氛围。
三、文化内涵
1、地方特色与民族精神
山东海阳秧歌作为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文 化信仰和民族精神。这种舞蹈形式将海洋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 的艺术风格。同时,海阳秧歌还体现了当地人民勇敢、坚韧、乐观的民族精神。
一、历史渊源
山东海阳秧歌起源于明朝时期,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当时沿 海地区的百姓多以渔业为生,为了祈求出海平安和丰收,人们开始在陆地上表 演具有海洋特色的舞蹈,这便是海阳秧歌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阳秧歌 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集娱乐、祭祀、教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民间舞蹈。
二、舞蹈特色
3、创新发展模式:在保留海阳秧歌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 新,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4、拓展传播渠道:通过文艺演出、展览、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将海阳秧歌 推向更广阔的舞台,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谢谢观看
四、海阳秧歌的未来发展趋势和 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海阳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受到重视,然而也面临着 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为了保护和推广海阳秧歌,以下几点建议值得:

海阳秧歌的艺术特点和传承

海阳秧歌的艺术特点和传承

海阳秧歌的艺术特点和传承作者:暂无来源:《尚舞》 2021年第1期张丽丽【摘要】海阳秧歌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其集乐、舞、歌为一体,表演风格豪放、古朴,具有恢弘的气势、角色多、舞队庞大是其显著特点。

海阳秧歌队伍加上彩旗组、乐队有上百人,所以海阳秧歌又被叫作“大秧歌”。

其有歌有舞,内容丰富。

本文主要以海阳秧歌为研究对象,对其艺术特点和传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海阳秧歌;艺术特点;传承胶州秧歌、鼓子秧歌和海阳秧歌是山东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秧歌。

其中,本文所探究的海阳秧歌在山东海阳地区最为活跃,是一种极具综合性的汉族民间舞蹈艺术。

今天,我们经常用灵活自如、粗犷、古朴等词汇对海阳秧歌呈现的特点进行描述,在多样化的民族舞蹈艺术种类中,海阳秧歌始终位于前列。

由此可见,探讨海阳秧歌的艺术特点和传承,意义极为重大。

1.发展历程1.1出现时期海阳秧歌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刚刚建立之时,被记录在《赵氏谱书》一书中。

《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舞诰封武略将军。

明洪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

”洪熙一年为公元1425年,可见当时已有秧歌活动于今海阳凤城。

据上所述,海阳秧歌源于汉,创于明,兴于大嵩卫(今凤城)。

1.2兴盛时期海阳秧歌兴盛期为清朝中后期,即雍正开设宋魏海阳县后。

老城区、海阳以及丰城离海很近,当地经济文化繁荣,民间艺术发展非常快,这便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有这样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

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

”由此可以看出,秧歌当时在重大节日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节目。

1.3成熟时期海阳秧歌在其自身基础上借鉴了其他艺术活动的优势,取长补短,这是其得以发展的一大因素。

所以,两百年前左右,海阳对蜀地的歌舞就进行了深刻研究。

此外,海阳秧歌中的“乐大夫”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八卦门”和“螳螂门”,也就是它的舞蹈基本动作融合了各种拳术套路,最终促进各自的风格特点形成。

浅析山东海阳大秧歌中的民俗文化

浅析山东海阳大秧歌中的民俗文化

188浅析山东海阳大秧歌中的民俗文化周晓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舞得欢畅、唱得逗情、结构严谨、礼仪厚重;是一种生活的回报,也是悠久记忆的传承。

集这种种魅力于一身的,就是山东海阳大秧歌。

[1]本文将结合海阳的地理、历史、文化因素,浅析海阳大秧歌中较为突出的几点民俗文化特征。

图1是本文的分析思路。

一、“大”海阳大秧歌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海阳大秧歌的动作幅度大。

秧歌表演的动作以跳、转、扭为主,人们评价秧歌队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动作是否夸张有力,这也是海阳大秧歌极具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海阳大秧歌表演服饰、妆容的颜色碰撞大。

大秧歌表演者服饰的颜色大都以亮色为主,妆容也比较夸张,特别是领队的“乐大夫”,红脸黑文,充满了原始的神秘性。

最后,海阳大秧歌的表演人数庞大。

人员少则数十人,多则百十余人。

鼓槌起、锣声响,轰轰烈烈大有排山倒海之势。

而周围的村民对此更是有极大的热情,秧歌队表演时,附近的村民都会去围观,里三层外三层,确有万人空巷之景。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海阳大秧歌的庞大气势离不开其地理位置的影响。

海阳市地处黄海之北,万米金沙滩环绕其周。

海风吹拂,海浪轻拍,良好的气候环境为优秀的民俗文化提供了丰厚土壤,而在海边生长的海阳人民与江南人的温婉柔和不同,海阳人习惯了大海的澎湃汹涌,并将这股“冲劲”自然地融入到了秧歌的表演之中——慷慨激烈的鼓点、大幅度的跳跃、夸张的扭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为海阳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海洋资源,而有关祭海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

每年正月十三的龙王节是海阳渔民最为重视的一个节日,他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渔民在龙王庙前磕头上香,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鱼虾满仓,祭祀活动中请、送“龙王”的重任便交给了海阳大秧歌。

跟其他各地带有祭祀意味的活动一样,海阳大秧歌表演者的妆容充满了原始的神秘性,色彩的夸大是必不可少的,人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吓走一些不好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