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鲸》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鲸》教案(集体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习作例文《鲸》,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2.让学生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鲸的形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提升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理解习作例文《鲸》的主题和情感。
2. 感受作者通过细致描写展现出来的鲸的形象。
难点: 1. 在理解文中情感表达的基础上,进行个人感悟和情感表达。
2. 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鲸的形象,展现出鲸的壮美和神奇。
教学准备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2.多媒体设备。
3.准备习作例文《鲸》的PPT。
4.学生课前作业准备。
5.黑板、粉笔。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师生热情互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引入本课主题,简要介绍《鲸》这篇习作例文的内容。
第二步:理解分析(20分钟)1.播放PPT,展示《鲸》的情节和描述。
2.阅读《鲸》,学生跟读、朗读,并师生共同分析文中的情感表达和描写方式。
3.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通过怎样的描写让鲸的形象生动起来?第三步:个人感悟(15分钟)1.学生就习作《鲸》中的情感进行个人感悟写作,要求学生表达对鲸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扩展思维,激发创作灵感。
第四步:集体创作(30分钟)1.将学生自己撰写的感悟汇总,合作撰写一篇集体感悟文章。
2.激发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共同完成一篇充满情感的文学作品。
第五步:课堂展示和点评(10分钟)1.随机抽取学生朗读自己的个人感悟或集体感悟。
2.老师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表现,指出亮点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
课后作业1.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字数不少于200字的感悟文章。
2.为下节课集体备课提供一些关于自然和动物的简短故事或写作素材。
总结本节课通过《鲸》的习作例文,让学生感悟自然之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学生共同合作撰写一篇感悟文章,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五上《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一、研判教材
本单元编排了《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分别介绍了鲸的特点和风向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
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要求学生细致观察种事物,并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事物特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的主要特点介绍清楚。
《鲸》条理清楚,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介绍。
教材中的四处批注分别从用词准确、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分类介绍、形象描写等角度,指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写说明性文章,并尝试借鉴和运用。
课后题引导学生对照批注和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
《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的作用、制作步骤、辨别风向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制作步骤。
文中三处批注指向各不相同,第-处提示学生介绍流程时先介绍准备工作,流程说明要完整,不要有缺漏。
第二处提示学生运用序数词能更有条理地写好步骤、流程。
第三处提示学生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课后题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怎样把制作过程介绍清楚。
二、四单设计
三、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风向袋的制作方法,了解风向袋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提高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风向袋的制作方法。
2.难点:理解风向袋的原理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纸袋、剪刀、彩色纸、针线、胶水等。
2.教具准备:制作好的风向袋样本、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风向袋的样本来引入主题,让学生猜测风向袋的作用,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风向袋的制作方法1.讲解风向袋的原理和作用。
2.展示风向袋的制作步骤,让学生逐步学习如何制作。
3.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开始制作自己的风向袋。
3. 初步使用风向袋1.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风向袋挂在窗户边,观察风向袋的指向变化。
2.引导学生讨论风向袋指向变化的原因,加深对风向袋作用的理解。
4. 总结和展示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风向袋的制作过程和作用。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向袋,分享制作心得和收获。
五、课堂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制作更复杂形式的风向袋。
2.让学生围绕风向袋展开创意故事写作。
六、课堂作业1.撰写风向袋制作的实践报告,记录制作过程和观察发现。
2.对风向袋的作用进行思考,写出个人见解。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风向袋的制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风向袋的原理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讨论、展示成果。
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重要课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例文,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的分析和实践,以及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是,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写作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准确、语言重复等。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运用丰富的语言进行写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写作技巧,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写作,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培养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将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互动式教学:通过讨论、提问等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实践性教学:通过写作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准备课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的文本,以便学生阅读和分析。
2.相关资料: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写作素材和例文,以便进行教学参考。
3.写作纸张:准备足够的写作纸张,以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引导语,引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2. 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课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操练(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 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了解习作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习作的写作要求和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篇习作。
1.2 教学内容•习作的定义和特点;•习作的写作要求和步骤。
1.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通过呈现一些优秀的习作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讨论习作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步骤二:讲解习作的定义和特点•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习作的概念;•结合具体的例子,向学生展示习作的特点。
步骤三:讲解习作的写作要求和步骤•解释习作的写作要求,包括字数限制、文体要求等;•分步骤讲解习作的写作步骤,包括选题、构思、起承转合、修改等。
步骤四:示范习作的写作过程•选择一个易于理解的话题,展示习作的写作过程;•向学生解读每个写作步骤的思路和技巧。
步骤五:让学生进行习作编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习作编写;•鼓励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尽量做到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内容丰富。
1.4 教学辅助手段•优秀习作作品;•教学PPT。
2.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习作教学,学生在我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中,逐渐增强了对习作的认识和了解。
他们从原本对习作的陌生到现在对习作有了更深的理解,知道习作要求有字数限制、文体要求等。
在我讲解习作写作步骤时,学生表现得非常专注,积极参与,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步骤。
示范习作的写作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如何进行习作的构思和表达,对他们的写作能力提升有明显的帮助。
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在习作写作过程中,有些同学还是存在思路不清晰、表达不流畅的情况,表达能力还需要提高。
其次,示范习作的内容选择还有待改进,有些学生对示范习作的主题不够感兴趣,影响了他们的参与度和专注程度。
对于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通过模仿和练习,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在选择示范习作的内容时,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相关,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抓住主题并且能够简洁地表达出来;•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并且掌握一些机器人常用的词汇;•掌握书写形容人性格的形近字。
2.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其中蕴含的主题;•掌握常用机器人词汇并能够简单运用;•掌握形容人性格的形近字。
3.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主题并简洁表达;•运用形近字描写人的特点。
4. 教学过程4.1 热身通过音乐和运动来调节学生的状态,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4.2 导入呈现一张机器人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一下:这是什么?可以做什么?然后向学生介绍一下机器人的概念。
4.3 讲授新知•首先,带领学生通过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以及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
•然后,通过课文结合图片向学生介绍机器人的概念以及常用词汇。
•最后,向学生展示一些形容人性格的形近字。
并让学生模仿跟读。
4.4 练习•让学生分组,互相问答学过的内容;•写作训练:让学生以“我和机器人”为主题自由发挥一篇文章。
4.5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过的知识点和重难点;•点评学生文章。
5. 教学评价•学生写出的文章是否符合语文的规范和要求;•学生有没有掌握本节课的常用词汇以及形容人性格的形近字;•学生是否理解了故事的主题。
二、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1. 教学中好的地方•导入环节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了多个环节,让学生通过互动来巩固所学内容;•写作训练环节,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2. 教学中可以改进的地方•教学的内容安排可以更加紧凑;•语文的规范和要求需要更加突显,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三、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密结合课程的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了语文知识。
同时,通过课后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思,我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习作例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动手动脑,学做合一”,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课的内容是通过学习风向袋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简单的制作活动能够积极参与,并且能够表达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风向袋的制作过程不够熟悉,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风向袋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制作风向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培养学生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记录制作过程和分享感受。
四. 教学重难点1.制作风向袋的过程和方法。
2.学生能够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达制作过程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风向袋的制作过程,了解制作方法和步骤。
2.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风向袋,提高动手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共同解决问题。
4.表达法:学生通过书面和口头表达,记录制作过程和分享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向袋的制作材料,如布料、绳子等。
2.准备制作风向袋的教学图示或视频。
3.准备学生分组合作的表格和评分标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风向袋的外观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制作风向袋的教学图示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制作过程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风向袋的制作实践活动,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风向袋,描述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5.拓展(5分钟)学生思考风向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讨论如何利用风向袋进行风向观测。
6.小结(5分钟)老师总结学生制作风向袋的过程和表现,强调制作过程中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优质版教案
课题习作例文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学写说明性文章的兴趣,感受说明性文章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语言运用:在习作例文中体会如何写好说明性文章,并尝试借鉴和模仿。
思维能力: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拓宽把一件事物介绍清楚的思路和方法。
审美创造: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内容:《鲸》条理清楚,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介绍。
教材中的四处批注分别从表述严谨、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分类介绍、形象描写等角度,指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写说明文。
《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的作用、制作步骤、辨别风向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制作步骤。
例文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把制作过程介绍清楚的。
关注策略指导:教学过程中,习作例文应根据单元习作的需要灵活使用,既可以出现在单元习作之前,引导学生从例文中揣摩写作的方法,进行习作指导;也可以在习作后,根据学生实际写作情况,把重点放在学习、模仿例文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写法上。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习作例文,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拓宽把一件事物介绍清楚的思路和方法。
2.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3.能和同学分享习作并交流各自的感受。
【教学重点】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强化认识。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鲸》教学设计(表格式)
单元课时设计评价单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习作例文《鲸》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从中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以及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结合习作单元“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的语文要素,我在教学时体现了以下两点:1.读中学写。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同时在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说明方法。
这节课上,由于我充分放开了手,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认真阅读,勇于发言,能力得到了提升。
课堂上我把习作例文《鲸》和前面的两篇精读课文《太阳》和《松鼠》放在一起,通过表格的形式,对三篇课文的说明方法进行总结,使学生对于基本的说明方法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比表达,使学生对课文不同的语言风格,有了直观的感知。
2.写中固学。
“初试身手”部分则是单元习作之前的练笔,它的作用是进行习作前的热身训练,既是对课文学习的自然延伸,也是对“交流平台”中归纳方法的具体实践。
课堂上我让学生将散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说明文,让学生体会说明文与其他文体风格的迥异。
长期以来,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记叙文,写得最多的也是记叙文。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在写说明文时最容易出现的四个问题——不能恰当使用说明方法、不能恰当筛选材料、说明没有条理以及语言转换困难,老师都进行了方法指导。
此次改写,很好地将散文和说明文做了一次明显的文体区分,学生在习作时也会清晰地意识到:“介绍一种事物的特征”是说明文写作,它讲究的是说准确、说清楚,有一定的条理,而不像以往写作的记叙文那样,追求立意新颖、关注细节和记叙文六要素。
不足之处:个别同学跟不上全班的节奏。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同学。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一课时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习作例文,掌握习作例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习作例文的定义和基本要素,习作例文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习作例文的定义、要素、写作方法等内容。
2.板书:习作例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方法。
3.课堂教具:纸、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什么是习作例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习作例文基本要素(10分钟)通过PPT或板书展示习作例文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情节、人物以及结尾等内容,让学生对习作例文有个整体的认识。
3. 分组讨论(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确定各自所写习作例文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发表意见。
4. 写作实践(25分钟)请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开始动手撰写习作例文,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5. 展示与点评(15分钟)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展示他们撰写的习作例文,并进行互相点评和改进。
五、课堂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习作例文的认识和写作能力上都有所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多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中的习作例文教学。
2. 教学目标•熟悉习作例文内容,了解文章结构•提升学生书写能力,培养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3.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习作例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展示个性化写作风格•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构思合理的文章框架4.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小组合作讨论•个别指导与辅导5.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备好习作例文材料–学生准备纸笔2.导入–通过引出主题或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预热课堂氛围3.学习习作例文–教师阅读习作例文,讲解文章结构和内容要点–学生跟读,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方式4.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习作例文的主题和结构,展开个人创作–教师在一对一或小组指导中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5.展示与分享–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习作,展示各自的写作风格与创意6. 巩固提升•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互相学习,相互修改提升作品二、教学反思本节课中,通过教师讲解习作例文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
在学生的创作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展现出各自独特的写作风格,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后续作业中重点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及时的个别指导与辅导,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困惑,提升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而在展示与分享环节,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讨论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写作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写作水平。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此单元主要讲述了古诗文的学习和欣赏。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并且可以学习到古诗文的基本语言技能,如七言绝句的韵律表现和五言诗的形式表现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古诗文的基本韵律和形式•能够欣赏和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能够通过模仿古诗文的形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句子的构成和语言的表达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够通过欣赏和分析古诗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够通过模仿古诗文的形式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三、教学策略本次教学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 问题导学法在介绍古诗文的内容和形式时,采取问题导学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
2. 互动式教学法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采取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同学之间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 创意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创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反映自己的想法和体验,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短暂的导入,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基本形式和语言。
2. 教学设计将《第五单元习作例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和介绍,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构成和表现技巧,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模仿创作让学生进行模仿古诗文的创作,通过自己的字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互动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分享自己的创作体验,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对整堂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是一篇指导学生动手制作风向袋的实践性文章。
文章通过详细的步骤说明和插图,引导学生了解风向袋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文章还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动手制作的活动充满兴趣。
然而,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步骤理解不清,材料准备不足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制作任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风向袋的制作过程,并能够独立完成制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动手制作风向袋,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动手制作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风向袋的制作过程,并能够独立完成制作。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向学生展示风向袋的制作过程。
2.指导法:教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材料:风向袋制作材料(布料、针线、填充物等),工具(剪刀、针线等)。
2.准备教室环境: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制作工作坊,每个学生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足够的空间进行制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风向袋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实物展示风向袋的制作过程,同时进行讲解。
学生认真观察,理解制作步骤。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制作风向袋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独立完成一篇习作。
2. 过程与方法:(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写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习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2)如何指导学生将所学的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准备好相关的例文和习作素材。
2. 学生准备:(1)已经完成本单元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
2. 例文分析:(1)教师展示例文,引导学生仔细阅读。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例文中的写作技巧。
4. 习作练习:(1)教师给出习作题目,学生进行独立写作。
(2)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个别帮助。
5. 分享与评价:(1)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习作。
(2)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习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写作等,评估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习作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习作,并对其内容进行评估,看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
3. 分享与评价:观察学生在分享和评价习作时的表现,评估学生的表达和评价能力。
七、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习作。
2.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并在下节课上分享。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一位作家或编辑来进行讲座,分享写作经验和技巧。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习作例文以记叙文为主,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不同类型的记叙文及其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一篇习作例文,通过分析这篇习作例文,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记叙文的概念和基本结构有所了解。
但在写作实践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1. 写作思路不清晰;2. 叙事不完整;3. 描写不具体;4. 语言表达不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分析习作例文,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分析习作例文,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运用所学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习作例文,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学习。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将所学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阅读并分析习作例文,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习作例文,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习作例文,让学生阅读,并提问:“这篇习作例文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吸引你的?”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习作例文中的写作技巧,如叙事顺序、描写方法等,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作例文课题作例文课型作例文授课时间1课时1.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说明文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
2.研究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方法说明事物,研究通过分条的方式介教学XXX制作事物的过程。
目标3.运用所学的方法研究写说明文。
教学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说明文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
重点1.研究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方法说明事物,研究通过分条的方式介绍制教学作事物的过程。
难点2.研究写说明文。
教具准备课件,白鹭的图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1)1.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设计意图:运用图片,是什么吗?激起学生们研究的兴生自由答。
趣。
】导入2.对,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鲸。
分板书:鲸钟展示鲸的图片3.关于鲸,你们晓得哪些知识?(出示课件2)生自由回答,畅所欲言。
二、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读文章。
(出示课件3)从鲸的特点及说明方法1.文章介绍了鲸哪些方面的内容?方面把握内容,明确说2.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鲸的?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文的目的及特点,有生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助于让学生了解说明新课明确文,以便于指导以后的教学1.为了让人们对鲸有很好的认识,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鲸写作。
】()进行了介绍:(出示课件4)【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钟板书:形体特点种类生活性从这篇文章中了解另一2.理解句子,把握说明方法。
种说明方式,让学生明人们见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白说明方式的多样性。
】的动物,那就是鲸。
(出示课件5)【设计意图:设计这个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突出鲸什么特点?环节,能让学生了解说生回答,师总结: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鲸大的特明方式的多样性的同1 -点。
板书:作比较作比较也是一种常用的说明方法时,还能指导学生根据不同事物选择不同的说出示课件6)“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明体式格局,有利于以后的写作。
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 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习作例文教学目标:1.在本单元两篇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鲸》(风向袋的制作》是如何把事物说清楚的。
2.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两篇例文表达方法同中有异,学习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不同种类的事物。
3.通过学习例文,体会作者对所描写事物的喜爱之情,养成仔细观察、查找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例文和批注,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学习说明文的几种说明方法。
明白不同的表达方式,其关键都是把事物介绍清楚。
教学准备:相关例文和PPT。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一、读题导入,建立初步印象1.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单元的第三部分内容——习作例文。
这里有两篇文章,读读题目,它们分别写了什么?2. 说说鲸和风向袋,建立初步印象。
(1)你见过鲸和风向袋吗?为大家描述一下。
(分别聚焦鲸、风向袋,学生自由说说对它们的了解,相互补充)(2)观察教材上的图片,和你想象的一样吗?补充说一说。
二、对比阅读,借助表格学说明1.读《鲸的名片》,交流:(1)你读到了哪些信息?名片中是怎么介绍的?(2)你还希望读到哪些关于鲸的信息?(补充材料,交流、梳理)鲸的名片鲸,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生活在海洋中。
鲸的祖先原先生活在陆地上,因环境变化,后来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
又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进化,树的前肢和尾巴渐渐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鲸的身体很大,最大的体长有30多米,最小的10米长。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160吨重,最小的也有两吨重。
我国发现了一头近40吨重的抹香鲸,约有18米长。
鲸用肺呼吸,在水面吸气后便潜入水中,可以潜冰10~45分钟。
一般以浮游生物、软体生物以及鱼类为食。
它的鼻孔在头顶上,浮出水面时,会喷出水柱。
不同的鲸的水柱也会不一样。
须鲸喷出的水柱是垂直的,又高又细;齿鲸喷出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有经验的人一看水柱便可以推算出鲸的种类、大小和年龄。
怎样把这张名片改成一篇更有趣的介绍鲸的短文呢?2.读《鲸》,提取信息,读出特点。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识记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点,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掌握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引导其发掘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尊重不同的思想和观点;(3)学能目标:学生能在不同情境中自如应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1)学习《第五单元习作例文》;(2)寒假生活经历,自由谈。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习作例文,掌握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丰富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4.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教师先问学生寒假过得怎么样,再举个例子,让学生介绍寒假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
(2)新课学习(35分钟)1)讲解本单元习作例文通过阅读本单元习作例文,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和框架,并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2)自由谈让学生仿照例文进行自由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发掘出值得表达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继续进行自由谈的练习,写出自己的寒假感受并交给老师。
5.教学评价(1)学生表现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学生情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情况;(2)教师评价: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3)教学效果评价:师生互动的情况;教学材料的使用情况;授课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教学的反思。
二、教学反思本次语文课程的教学主题为“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可以掌握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时还可以发掘自己的生活经验,丰富内心世界,提高写作的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1.教学前期导入环节十分重要教学内容涉及生活话题,学生对于开头怎么说可能会很纠结。
在导入环节中可以先让学生介绍寒假过得怎么样,再举例子,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话题,在讲解习作例文之前,先与学生交流,增强学生的兴趣。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名师示范课教学设计
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教案——读习作例文,写一种事物【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目标】1.根据两篇例文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中了解把事物介绍清楚的办法。
2.做到“读写结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尝试写写事物(动、植物)一个方面特点的片段。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习作例文,学会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准备工作】搜习作的要求,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搜集“与动物有关”“与植物有关的”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1.采访一下我们班的同学,哪些同学有过发表习作的经历?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最近《小小作家》杂志社发出征稿通知:本刊2023年第1期将刊发一组介绍“动物、植物、制作方法”为主题的文章,要求详细清楚地介绍一种事物(动物、植物)的特征,并能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400字左右。
同学们,能够在《小小作家》上发表自己的大作,将是你们小学写作史上值得纪念的时刻!你们想尝试一下吗?要想发表这类文章,我们先得好好审题,弄明白征稿的要求。
2. 我知道,班上的很多孩子都已经准备好的相关的材料,准备去投稿呢。
你们都准备了哪些材料呢?你们准备得真是充分!但我看见有的孩子准备了好几页的资料,该如何选择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这些简单的说明文呢?我们先学习来学一篇例文《鲸》。
第二板块、精读例文《鲸》,掌握说明事物类文章的写法。
1.学生浏览例文,说说课文介绍了鲸鱼的哪些方面全班交流后,教师总结:(1)介绍了鲸鱼的这些特征:“鲸的体型庞大,鲸是哺乳动物,鲸的种类,鲸的食物,鲸用肺呼吸,鲸的睡觉方式,鲸是胎生的。
”以上7个方面,我们可以分成3个方面:鲸的体型、鲸的种类、鲸的生活习性(其中“鲸是哺乳动物,鲸的种类,鲸的食物,鲸用肺呼吸,鲸的睡觉方式,鲸是胎生的。
”等都可以看做是“鲸的生活习性”)。
(2)教师总结:我们要将事物的主要特征写清楚,这些主要特征就包括:体型、生活习性、类别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说明文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
2.学习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方法说明事物,学习通过分条的方式介绍制作事物的过程。
3.运用所学的方法学习写说明文。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说明文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方法说明事物,学习通过分条的方式介绍制作事物的过程。
2.学习写说明文。
教具准备
课件,白鹭的图片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1)1.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
生自由答。
2.对,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鲸。
板书:鲸
展示鲸的图片
3.关于鲸,你们知道哪些知识?(出示课件2)
生自由回答,畅所欲言。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读文章。
(出示课件3)
1.文章介绍了鲸哪些方面的内容?
2.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鲸的?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明确
1.为了让人们对鲸有很好的认识,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鲸进行了介绍:(出示课件4)
板书:形体特点种类生活习性
2.理解句子,把握说明方法。
人们见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出示课件5)
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突出鲸什么特点?
生回答,师总结: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鲸大的特点。
板书:作比较作比较也是一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出示课件6)“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
找出这句话中的数量词。
“十六万吨、两千吨、四万吨、十七米、十几头。
”
数字、数字,还是数字,这里用了-----列数字的方法。
(板书:列数字)列数字也是一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师总结: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使用,使被说明对象的特点更突出,让人了解得更清楚。
为了说明事物,还有很多种方式,现在我们就学习另一种。
3.请同学们读《风向袋的制作》解决下列问题。
(出示课件8)
①作者是怎样介绍风向袋的制作的?
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
(出示课件9)总结: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风向袋的制作过程,作者采用分条的方法进行介绍。
这样条理更加分明,能让读者很清楚地了解风向袋的制作过程。
在介绍过程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板书:分条论述列数字
三、整合
我们读了这两篇文章,也明白了每篇文章的侧重点。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出示课件10)
①这两篇文章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②从这两篇说明文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
(出示课件11)师明确:《鲸》侧重于介绍事物的特点,让人了解这种事物;《风向袋的制作》侧重于介绍事物的制作过程。
通过学习这两篇说明文,我们要明白,不同的说明对象要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说明。
四、学以致用(出示课件12)
师:我们学习了这两篇课文,了解了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仿照这两篇文章的写法,写一个小动物。
生当堂写习作,并交流。
(出示课件13)
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文章,看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突出了动物什么特点。
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师及时做出评价。
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14)
1. 介绍一种事物,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2.制作一个万花筒,并把制作过程介绍给大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同时在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说明方法。
2.这节课上,由于我充分放开了手,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认真阅读,勇于发言,能力得到提升。
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同学跟不上全班的节奏。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