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11访问控制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安全域划分与访问控制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安全域划分与访问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e93a562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9.png)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安全域划分与访问控制网络安全管理在当今信息时代成为各个组织和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安全域划分与访问控制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域划分与访问控制的概念、原则和实施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管理制度。
一、安全域划分在网络系统中,安全域是指一组拥有相同安全等级和访问权限的资源集合。
安全域的划分可以根据组织的结构、业务需求和安全等级来进行。
常见的安全域划分模式包括:主机级安全域、子网级安全域和应用级安全域等。
1. 主机级安全域主机级安全域是以主机为单位进行划分的安全域。
在这种模式下,每个主机作为一个独立的安全域,拥有自己的资源和权限。
主机级安全域的划分可以按照主机的功能、用途和安全等级来进行,以实现对各个主机的精细化管理和访问控制。
2. 子网级安全域子网级安全域是以子网为单位进行划分的安全域。
在这种模式下,一个子网内的主机之间可以自由访问,而不同子网之间的访问需要经过访问控制设备进行筛选。
子网级安全域的划分基于网络拓扑和物理隔离的原则,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3. 应用级安全域应用级安全域是以应用程序为单位进行划分的安全域。
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应用程序拥有独立的安全域,根据应用程序的访问权限和功能需求进行资源的划分和管理。
应用级安全域的划分可以实现对特定应用程序的安全隔离和访问控制,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二、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指根据安全策略和权限规则,对网络资源进行授权和限制访问的过程。
在网络安全管理中,访问控制是一项关键的安全保障措施,通过配置和管理访问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控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行为。
1. 访问控制模型访问控制模型是访问控制策略的基础,常见的访问控制模型包括强制访问控制(MAC)、自主访问控制(DAC)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等。
- 强制访问控制(MAC)模型是以主体和客体的安全等级为基础,通过强制策略对访问进行限制。
信息安全概论-访问控制
![信息安全概论-访问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e5016f379563c1ec4da71e0.png)
2021/11/5
第一页,共83页。
安全(ānquán)服务
安全服务(Security Services):
计算机通信网络(wǎngluò)中,主要的安全保
护措施被称作安全服务。
根据ISO7498-2, 安全服务包括: 鉴别( Authentication)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 数据机密性(Data Confidentiality) 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 抗抵赖(Non-repudiation)
审计(shěn jì)
操作(cāozuò)日志。 记录用户对系统的关键操作(cāozuò)。 威慑。
第十三页,共83页。
访问控制
在安全(ānquán)操作系统领域中,访问控制一 般都涉及
自主访问控制(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DAC)
强制访问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MAC)两种形式
每一行:用户 每一列:目标 矩阵元素:相应的用户对目标的访问许可。
目标X
目标Y
目标Z
用户A 读、修改、管理
读、修改、管理
用户B
读、修改、管理
用户C1
读
读、修改
用户C2
读
读、修改
第七页,共83页。
访问控制关系(guān xì)图
第八页,共83页。
多级信息安全系统(xìtǒng)
将敏感信息与通常资源分开隔离(gélí)的系统。
第十五页,共83页。
安全模型(móxíng)的特点
能否成功地获得高安全级别的系统,取决于对安全控制机制的设计和实施投入多 少精力。但是如果对系统的安全需求(xūqiú)了解的不清楚,即使运用最好的软 件技术,投入最大的精力,也很难达到安全要求的目的。安全模型的目的就在于 明确地表达这些需求(xūqiú),为设计开发安全系统提供方针。
使用Python进行网络安全中的网络访问控制与流量监控
![使用Python进行网络安全中的网络访问控制与流量监控](https://img.taocdn.com/s3/m/c2811c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b.png)
使用Python进行网络安全中的网络访问控制与流量监控网络安全是当今信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便利,网络威胁也日益增加。
为了确保网络的安全与稳定运行,网络访问控制和流量监控成为了非常关键的环节。
Python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库和工具来进行网络访问控制和流量监控。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进行网络安全中的网络访问控制与流量监控。
一、网络访问控制网络访问控制是指限制和管理网络上的用户访问行为,以确保网络安全。
Python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实现网络访问控制,如下所示:1. IP地址过滤:通过将不受信任的IP地址加入到黑名单中,可以控制特定IP地址的访问权限。
Python中可以使用socket库来获取和处理IP地址信息,结合数据库或配置文件,可以实现IP地址过滤的功能。
2. 用户认证:对于需要登录或访问敏感信息的网络服务,可以使用Python的身份验证库来实现用户认证。
例如,可以使用Flask库来创建基于用户名和密码的认证系统。
3. 访问控制列表(ACL):ACL是通过列表来定义和管理网络中的访问权限。
Python提供了一些第三方库,如py-radix和netaddr,可以用来创建和管理ACL。
通过定义访问控制规则,可以限制特定用户或IP地址的访问权限。
二、流量监控流量监控是指对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流量或潜在的网络攻击。
Python提供了多个库和工具用于实现流量监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抓包分析:使用Python的scapy库可以实现对网络数据包的抓取和分析。
通过捕获和解析网络数据包,可以提取关键信息,如源IP、目标IP、协议等,以便进行流量监控和分析。
2. 数据流分析:Python的pandas库和matplotlib库可以用于对流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
通过对数据流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网络流量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网络访问控制与审计
![网络访问控制与审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40aa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e.png)
网络访问控制与审计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网络访问控制与审计作为保障网络安全的关键环节,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网络访问控制和审计展开讨论,探讨其定义、作用、实施方式以及意义。
一、网络访问控制的定义与作用网络访问控制(Network Access Control, NAC)是指对网络中用户、设备、应用程序等进行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的一系列措施。
它通过规定访问策略和权限,限制网络资源的访问范围,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行为的发生。
网络访问控制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网络安全性:通过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和限制访问权限,网络访问控制能够有效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和数据泄漏,维护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 减少网络风险:网络访问控制可以对用户的网络行为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网络攻击和威胁,降低网络风险。
3. 简化网络管理:通过网络访问控制,管理员可以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策略管理,实现对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和控制,简化了网络管理的工作流程。
二、网络访问控制的实施方式网络访问控制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可以提高效果和便捷性。
常见的网络访问控制实施方式包括:1. 用户身份认证:通过用户名和密码、数字证书等方式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并限制其访问权限。
此方式简单、易于实施,适用于小型网络。
2. MAC地址过滤:基于设备的MAC地址进行过滤,只允许指定MAC地址的设备接入网络,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3. VLAN隔离:通过将不同的用户或设备划分到不同的虚拟局域网(VLAN)中,实现不同用户间的隔离,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4. 门禁系统:将网络与门禁系统结合,只允许通过身份认证的用户进入特定区域,实现对网络资源的授权管理。
5. 二次验证:在用户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认证后,进行手机验证码、指纹识别等二次验证,增加了网络的安全性。
校园网络安全任务清单
![校园网络安全任务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8226d33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d.png)
校园网络安全任务清单为了确保我们的校园网络安全,我们需要执行一系列的任务和措施。
本任务清单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指南,以帮助我们维护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定期更新和维护1. 更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防病毒软件。
- 每周检查并应用最新的安全更新和补丁。
- 确保所有应用程序都更新到最新版本。
2. 维护网络设备。
- 定期检查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工作状态。
- 升级网络设备的固件和驱动程序。
二、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3. 采用强密码策略。
- 要求用户使用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改。
- 对密码进行加密存储。
4. 多因素身份验证。
- 为关键系统和数据启用多因素身份验证。
- 定期评估多因素身份验证的实施效果。
5. 限制访问权限。
- 根据用户的角色和职责,限制对系统和数据的访问。
- 定期审查和更新访问控制列表。
三、网络安全防护6. 部署防火墙。
- 在校园网络的入口处部署防火墙,以防止未授权的访问。
- 定期检查防火墙规则和日志。
7. 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
- 部署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以监测和阻止恶意活动。
- 定期更新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的规则。
8. 加密通信。
- 使用VPN、SSL等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 定期评估加密技术的应用效果。
四、数据保护和备份9. 数据备份。
- 定期备份关键数据和系统。
- 在备份数据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10. 数据加密。
-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
- 定期评估数据加密方案的有效性。
11. 数据访问控制。
- 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 定期审查和更新数据访问控制策略。
五、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12. 安全培训。
- 定期为师生提供网络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 鼓励师生报告可疑的安全事件。
13. 安全宣传。
- 在校园内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 利用校园网、公告栏等渠道发布安全提示和通知。
六、安全事件应对和处理14. 安全事件监测和响应。
- 建立安全事件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响应安全事件。
第3章-第3讲 访问控制
![第3章-第3讲 访问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4276a81ec3a87c24028c42b.png)
完整性:防止删改数据、木马
Biba 模型
(3)访问控制策略模型可分为: )访问控制策略模型可分为: 1、自主式策略(基于身份的策略) ①基于个人的策略
隐含的缺省策略 禁止/开放
最小特权原则:最大限度地控制用户为完成授权任务所需要的许集。
②基于组的策略
多个用户被组织在一起并赋予一个共同的标识符。 更容易、更有效。
2、多级策略 、 目标按敏感性划分为不同密级:绝密top secret、秘密secret、 机密confidential、限制restricted、无密级unclassified。 每个用户有一个允许安全级(clearance)。Bell和LaPadula 安 全模型定义了用户和目标在形式上的安全级别关系。 只读访问规则:用户只能读不高于其安全级别的数据。 只写访问规则: 为防止泄密: Bell LaPadula 模型 “上写” “下写”
第三章 安全业务及其实现方法
第三讲 访问控制
一、 访问控制概述 (1) 访问控制的概念 访问控制( Control)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是指对网络中的某些资源 访问进行的控制,只有被授予不同权限的用户, 访问进行的控制,只有被授予不同权限的用户,才有资格 访问特定的资源、程序或数据。 访问特定的资源、程序或数据。网络的访问控制技术是通 过对访问的申请、批准和撤销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 访问控制是系统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合法使用性 访问控制是系统保密性、完整性、 的基础,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其主要任务 的基础,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 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也是维护网络 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 。 访问控制是主体依据某些控制策略或权限对客体本身或 是其资源进行的不同授权访问。 是其资源进行的不同授权访问。 访问控制包括三个要素,即主体、客体和控制策略 主体、 主体 客体和控制策略。
网络安全 访问控制
![网络安全 访问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940dd0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7.png)
网络安全访问控制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和网络系统中的信息资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中断或不当使用的保护措施。
其中,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它用于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或实体能够访问网络资源。
访问控制的目标是根据用户的身份、权限和上下文来限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
这意味着不同用户可能会获得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只能访问他们所需的资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访问控制方法:
1. 身份验证:在用户访问网络资源之前,需要验证其身份信息。
常见的身份验证方法包括用户名/密码组合、指纹识别、证书等。
2. 授权:一旦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系统会根据其权限级别来确定其可以访问的资源。
授权可以基于角色、组或个人进行。
3. 强化的访问控制:有些敏感的资源需要更高级别的安全措施。
强化的访问控制方法包括双因素身份认证、单点登录、访问审计等。
4. 访问审计:访问审计是监测和记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行为。
通过审计记录,系统管理员可以检测到异常活动或安全漏洞,以及追踪发生的安全事件。
5. 访问控制策略:企业应该制定适合其组织需求的访问控制策
略。
策略应包括授权和身份验证的规则、用户权限管理规程以及对安全事件的响应措施。
6. 更新和维护:访问控制系统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
这包括添加新用户、分配和改变用户权限,以及修复系统漏洞和安全补丁。
总之,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网络资源,从而保护信息资产和网络系统的安全。
企业应该采取合适的访问控制方法,并密切监测和维护其访问控制系统,以应对不断演变的网络威胁。
安全策略与访问控制列表(ACL)
![安全策略与访问控制列表(ACL)](https://img.taocdn.com/s3/m/c6270d3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5.png)
安全策略与访问控制列表(ACL)信息安全是当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各个组织和个人都应该重视对信息的保护。
在网络环境下,安全策略和访问控制列表(ACL)是常用的安全机制。
本文将就安全策略和ACL的概念、作用、分类以及实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安全策略的概念与作用安全策略是一种为了维护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而制定的规范和措施。
它可以确保系统和网络只被授权的用户或实体访问,从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滥用以及可能导致信息泄露和损坏的行为。
安全策略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可靠的安全防护体系,保护网络资源和敏感数据。
安全策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访问控制:通过权限管理和身份验证等手段限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
2. 密码策略:规定密码的复杂性要求、周期性更换等,以增加系统安全性。
3. 防火墙设置:配置和管理防火墙,限制对内部网络的未经授权访问。
4. 安全审计:监控和记录网络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的安全问题。
5. 病毒防护:安装和更新防病毒软件,防止恶意软件的入侵和传播。
6. 数据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恢复系统。
二、访问控制列表(ACL)的概念与分类访问控制列表(ACL)是一种用于控制网络流量的安全策略工具,它可以通过规定用户或实体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从而限制其访问行为。
ACL可以实施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或服务器上。
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ACL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 路由器ACL:路由器ACL用于控制网络流量的传输,可以基于IP地址、端口号、协议等内容进行过滤和控制。
它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允许和禁止特定的网络流量通过路由器。
2. 网络设备ACL:网络设备ACL一般应用于网络设备的管理端口,用于限制对设备的访问。
通过设置访问控制规则,可以限制用户或管理者对设备的配置和操作权限。
三、安全策略与ACL的实施在实施安全策略和ACL时,需要先明确具体的需求和目标,然后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安全策略和ACL规则。
网络运维中的访问控制和用户权限管理(五)
![网络运维中的访问控制和用户权限管理(五)](https://img.taocdn.com/s3/m/f7c07b3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b.png)
网络运维中的访问控制和用户权限管理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组织,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和便利。
然而,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和依赖程度的增加,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
访问控制和用户权限管理成为网络运维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访问控制是指通过各种安全技术手段限制网络用户对特定资源的访问权限,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恶意攻击。
在网络运维中,合理的访问控制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基础。
首先,要建立起网络的基本安全策略,明确规定网络用户的权限和访问范围。
企业组织应制定详细的网络访问策略,包括谁可以访问什么样的资源、以及具体的访问要求等等。
这可以有效地限制用户的权限,防止不必要的信息泄露和恶意操作。
其次,网络运维人员需要使用有效的身份验证技术来确认网络用户的身份。
这包括常见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方式,以及更高级的双因素认证等方式。
身份验证的严密性将决定着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在网络运维中,密码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过于简单或者重复使用的密码容易被破解,给黑客留下可乘之机。
因此,网络运维人员应定期要求用户更换密码,并限制密码的长度和复杂度。
此外,访问控制还包括细粒度的资源控制策略。
不同用户在网络中可能需要访问不同的资源,打开不同的端口,这需要网络管理员设置细致的访问控制列表(ACL)。
透过ACL,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角色和需求等要素,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
这样既能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又能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然而,单独的访问控制措施并不足以保障网络的安全,还需要配合用户权限管理系统。
用户权限管理是对网络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用户的行为符合组织安全策略。
用户权限管理分为分级授权和角色授权两种形式。
分级授权是一种基于用户身份和角色进行的权限管理方式。
不同用户根据其职责和需求被授予不同的权限和访问范围。
例如,企业中的员工和管理员拥有不同的权限,前者只能访问自己所工作的部分资源,而后者则具有更高的权限,能够访问更多的资源和进行系统设置。
11项网络安全标准
![11项网络安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5e9b9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0.png)
11项网络安全标准
网络安全标准是指对网络进行安全保护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化的措施。
下面是11项网络安全标准。
1. 网络访问控制标准:规定对各类用户的网络访问权限,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策略等。
2. 数据加密标准:规定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和存储的要求,包括数据加密算法、密钥管理等。
3. 防火墙标准:规定对网络入口和出口设置防火墙进行流量过滤和检测,保护企业内部网络不受非法访问。
4. 安全审计标准:规定对网络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定期监测和审计,发现异常行为和事件。
5. 恶意代码防范标准:规定采取措施防范各种恶意代码攻击,如病毒、木马、蠕虫等。
6. 网络设备安全标准:规定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包括密码策略、网络设备访问控制等。
7. 网络通信安全标准:规定对网络通信链路进行安全加密和认证,保护数据的传输过程不被窃听和篡改。
8. 漏洞管理标准:规定对已知漏洞进行定期检测和修复,及时更新和安装补丁。
9. 媒体与物理安全标准:规定对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等机房物理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和防护。
10. 安全培训与意识标准:规定对企业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其网络安全保护意识。
11. 灾备与恢复标准:规定对数据备份、灾难恢复计划等进行规范,在遭受网络攻击或意外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业务。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标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和制定,并根据标准进行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网络安全中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网络安全中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dc2ba9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b.png)
网络安全中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网络进行购物、社交、办公等各种活动,然而,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其中,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石,它们对于保护个人隐私、企业数据以及国家安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身份认证,简单来说,就是确认一个用户的真实身份。
想象一下,当你登录你的银行账户、社交媒体账号或者工作系统时,系统需要确定正在操作的人就是你本人,而不是其他人冒充的。
这就是身份认证的作用。
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用户名和密码组合,这是我们最熟悉也是最常用的方式。
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或者被他人窃取,那么账户的安全性就无法得到保障。
为了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出现了一些更复杂的方式。
比如短信验证码,当你登录某个重要账户时,系统会向你的手机发送一个验证码,只有输入正确的验证码才能成功登录。
还有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这些技术基于每个人独特的生理特征,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另外,数字证书也是一种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它通常用于电子商务和金融领域,通过数字证书可以证明用户的身份和公钥的合法性。
然而,仅仅进行身份认证还不够,还需要有访问控制来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访问控制就像是一个守门员,决定着谁可以进入哪个房间,以及在房间里可以做什么。
访问控制可以分为自主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两种类型。
自主访问控制是由资源的所有者决定谁有权访问以及他们的访问权限。
比如,你在你的电脑上创建了一个文件夹,你可以设置哪些用户可以读取、写入或修改这个文件夹中的文件。
这种方式比较灵活,但也容易出现权限设置不当的问题。
强制访问控制则是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安全策略来统一分配访问权限,用户无法自主更改。
比如在一些高度机密的机构中,访问权限是由严格的规定和策略来控制的,用户只能在被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操作。
网络安全之——ACL(访问控制列表)
![网络安全之——ACL(访问控制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c340e77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8.png)
网络安全之——ACL(访问控制列表)【实验目的】1、掌握基本AC L的原理及配置方法。
2、熟悉高级AC L的应用场合并灵活运用。
【实验环境】H3C三层交换机1台,PC 3台,标准网线3根。
【引入案例1】某公司建设了Intra net,划分为经理办公室、档案室、网络中心、财务部、研发部、市场部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通过三层交换机(或路由器)互联,并接入互联网。
自从网络建成后麻烦不断,一会儿有人试图偷看档案室的文件或者登录网络中心的设备捣乱,一会儿财务部抱怨研发部的人看了不该看的数据,一会儿领导抱怨员工上班时候整天偷偷泡网,等等。
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呢?【案例分析】网络应用与互联网的普及在大幅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例如,数据的安全性、员工经常利用互联网做些与工作不相干的事等等。
一方面,为了业务的发展,必须允许合法访问网络,另一方面,又必须确保企业数据和资源尽可能安全,控制非法访问,尽可能的降低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成了摆在网络管理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网络安全采用的技术很多,通过ACL(Access Contro l List,访问控制列表)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实现访问控制,是实现基本网络安全的手段之一。
【基本原理】ACL是依据数据特征实施通过或阻止决定的过程控制方法,是包过滤防火墙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
ACL是在网络设备中定义的一个列表,由一系列的匹配规则(rule)组成,这些规则包含了数据包的一些特征,比如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以及端口号等信息,并预先设定了相应的策略——允许(permin t)或禁止(Deny)数据包通过。
基于ACL的包过滤防火墙通常配置在路由器的端口上,并且具有方向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访问控制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访问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8ed336227d3240c8447efa5.png)
计 算 机 网 络 安 全 技 术
在强制访问控制模型中,将安全级别进行排序 ,如按照从高到低排列,规定高级别可以单向 访问低级别,也可以规定低级别可以单向访问 高级别。这种访问可以是读,也可以是写或修 改。主体对客体的访问主要有4种方式:
向下读(rd,read down)。主体安全级别高于客体信息资源的
842日志的审计4?审计事件查阅l审计查阅2有限审计查阅3可选审计查阅842日志的审计5?审计事件查阅l受保护的审计踪迹存储2审计数据的可用性保证3防止审计数据丢失843安全审计的实施?保护审计数据?审查审计数据1事后检查2定期检查3实时检查?用于审计分析的工具85windowsnt中的访问控制与安全审计?windowsnt中的访问控制?windowsnt中的安全审计851windowsnt中的访问控制?windowsnt的安全等级为c2级
5.1.3 访问控制的内容
计 算 机 网 络 安 全 技 术
访问控制的实现首先要考虑对合法用户进行验证,然后 是对控制策略的选用与管理,最后要对非法用户或是越 权操作进行管理。所以,访问控制包括认证、控制策略 实现和审计三个方面的内容。 认证:包括主体对客体的识别认证和客体对主体检验 认证。 控制策略的具体实现:如何设定规则集合从而确保 正常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合法使用,既要防止非法用户, 也要考虑敏感资源的泄漏,对于合法用户而言,更不能 越权行使控制策略所赋予其权利以外的功能。 安全审计:使系统自动记录网络中的“正常”操作、 “非正常”操作以及使用时间、敏感信息等。审计类似 于飞机上的“黑匣子”,它为系统进行事故原因查询、 定位、事故发生前的预测、报警以及为事故发生后的实 时处理提供详细可靠的依据或支持。
计 算 机 网 络 安 全 技 术
网络安全名词解释
![网络安全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6ad59b9960590c69ec37680.png)
名词解释:1、入侵监测系统:从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点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使安全管理员能够及时地处理入侵警报,尽可能减少入侵对系统造成的损害。
2、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用户在进入系统或访问不同保护级别的系统资源时,确定该用户的身份是否真实,合法和唯一的过程。
3、Dos攻击:DoS 攻击 (Denial of Service,简称DOS)即拒绝服务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消耗受害网络的带宽,消耗受害主机的系统资源,发掘编程缺陷,提供虚假路由或DNS信息,使被攻击目标不能正常工作。
4、访问控制:是指对主体访问个体的权限或能力的限制,以及限制进入物理区域(出入控制)和限制使用计算机系统个计算机存储数据的过程(存取控制。
5、分布式防火墙:分布式防火墙是一种主机驻留式的安全系统,用以保护企业网络中关键节点服务器,数据及工作站免受非法入侵的破坏。
分布式防火墙通常是内核模式应用,它位于操作系统底部,直接面对网卡,他们对所有的信息流过滤与限制,无论是来自internet,还是来自内部网络。
6、数字证书:数字证书是一个由使用数字证书的用户群所公认和信任的权威机构(即CA)前述了其数字签名的信息集合。
7、ssl:ssl是安全套接字层的简称。
是由一套internet数据安全协议,被广泛地用于web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身份认证和加密数据传输;ssl协议位于tcp/ip协议与各种应用层协议之间为数据通信提供安全支持。
8、信息安全保护信息和信息系统,以避免未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修改或者销毁,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简答题:1.描述数字签名的一般过程。
数字签名技术是将摘要信息用发送者的私钥加密,与原文一起传送给接收者。
接收者只有用发送的公钥才能解密被加密的摘要信息,然后用HASH函数对收到的原文产生一个摘要信息,与解密的摘要信息对比。
项目11 访问控制列表
![项目11 访问控制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2a0bcf2cccbff121dd3683b0.png)
operator[可选] 端口操作符,在协议类型为
TCP或UDP时支持端口比较,支持的比较操 作有:等于(eq)、大于(gt)、小于(lt)、 不等于(neq)或介于(range);如果操作 符为range,则后面需要跟两个端口。
port2 在协议类型为TCP或UDP且操作类型为
range时出现;可以为关键字所设定的预设值 (如telnet)或0~65535之间的一个数值。
如:--拒绝192.168.0.0网段到131.107.0.0网段 的telnet流量 [Router1]acl 101 [Router1-acl-101]rule deny tcp source 192.168.0.99 0.0.0.255 des 131.107.0.0 0.0.255.255 eq telnet
网络工程实践
项目11 访问控制列表
ACL的作用
ACL=Access List
ACL可以限制网络流量、提高网络性能。例如,ACL可 以根据数据包的协议,指定数据包的优先级。 ACL提供对通信流量的控制手段。例如,ACL可以限定 或简化路由更新信息的长度,从而限制通过路由器某一网段 的通信流量。 ACL是提供网络安全访问的基本手段。如图1所示, ACL允许主机A访问人力资源网络,而拒绝主机B访问。
ACL可以在路由器端口处决定哪种类型的通信流量被转 发或被阻塞。例如,用户可以允许E-mail通信流量被路由, 拒绝所有的Telnet通信流量。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命令
acl listnumber rule normal { permit | deny } source-addr
配置扩展acl
现在先删除上一条规则
[Quidway]undo acl 11 [Quidway]dis acl 然后创建新的扩展acl [Quidway]acl 110 [Quidway-acl-110]rule deny tcp source 10.65.1.1 0 destination 10.69.1.1 0 //规则是禁止从10.65.1.1 到10.69.1.1的tcp包 [Quidway-acl-110]rule permit ip source any destination any //允 许其他的包通过 [Quidway-acl-110]int s1 [Quidway-Serial1]firewall packet-filter 110 outbound //应用到s1 的出口方向 [Quidway-Serial1]quit [Quidway]dis acl //查看一下 现在仅从10.65.1.1 到10.69.1.1 ping不通,其他还通
网络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技术
![网络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683b7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9.png)
网络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网络安全和用户身份认证。
为了保障网络的安全和用户的隐私,网络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以网络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技术为主题,探讨其在提高网络安全性和保护用户隐私方面的作用。
一、网络访问控制技术网络访问控制技术是指通过对网络中的用户、设备和应用程序进行识别和验证,然后进行权限控制,以实现对网络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网络访问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密码认证密码认证是最常见的网络访问控制技术之一。
用户在登录网络时需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系统通过验证这些信息来确认用户的身份。
密码认证简单且易于实施,但同时也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比如暴力破解、钓鱼等方式。
2. 双因素认证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双因素认证被引入到网络访问控制技术中。
双因素认证要求用户在登录时需要提供两种或以上的身份验证要素,比如密码和指纹、密码和验证码等。
双因素认证大大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使得黑客很难通过简单的密码破解来获取用户的信息。
3. 生物特征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是一种先进的网络访问控制技术,它通过识别和验证用户独特的生物特征来确认其身份。
常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准确性较高,同时也比较难以冒充,因此在一些高安全性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是指通过验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来确认其权限和访问资源的能力。
身份认证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数字证书数字证书是一种确保网络通信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它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体系,通过颁发证书来验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数字证书是一种可靠的身份认证方式,它可以防止身份冒充和数据篡改等风险,常用于电子商务和在线银行等场景中。
2. 单点登录单点登录(SSO)是一种方便用户登录多个应用程序的身份认证技术。
网络访问控制技术综述
![网络访问控制技术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9597737d15abe23492f4dcd.png)
网络访问控制技术综述摘要: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运用更加普遍。
在计算机技术运用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越发重要,网络访问控制技术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常用方式。
本文介绍了研究网络访问控制技术的意义,主流的访问控制技术以及在网络访问控制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关键字:信息安全网络访问控制技术0.引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愈加广泛。
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
当今社会生活中,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及网络的普及,信息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商业、金融和国防等领域的网络应用中,安全问题必须有效得到解决,否则会影响整个网络的发展。
一般而言信息安全探讨的课题包括了: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etion)、加密(Encryption)、认证(Authentieation)、访问控制(Aeeess Control)以及审核(Auditing)等等。
作为五大服务之一的访问控制服务,在网络安全体系的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谓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即为判断使用者是否有权限使用、或更动某一项资源,并防止非授权的使用者滥用资源。
网络访问控制技术是通过对访问主体的身份进行限制,对访问的对象进行保护,并且通过技术限制,禁止访问对象受到入侵和破坏。
1.研究访问控制技术的意义全球互联网的建立以及信息技术飞快的发展,正式宣告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信息网络依然成为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神经中枢,网络的诞生和大规模应用使一个国家的领域不仅包含传统的领土、领海和领空,而且还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空间。
随着现代社会中交流的加强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和部门间的协作日益增多。
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访的过程逐越来越多,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安全问题也越发担忧。
因此,如何保证网络中信息资源的安全共享与互相操作,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信息要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才会更能体现出它的价值,而更多更高效的利用信息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谁掌握的信息资源更多,就能更好的做出更正确的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安全的组成
物理安全性
●设备的物理安全:防火、防盗、防毁坏等
通信网络安全性
●防止入侵和信息泄露
系统安全性
●计算机系统不被入侵和毁坏
用户访问安全性
●通过身份鉴别和访问控制,阻止资源被非法用户访问 数据安全性
●数据的完整、可用
数据性
●信息的加密存储和传输
安全的分层结谈判主要技术
物理安全
层网络安全
层
系统安全
层
用户安全
层
应用安全
层
数据安全层
加密访问控制授权用户/组管理单机登录身份认证反病毒风险评估入侵检测审计分析安全的通信契约VPN 防火墙存储备份
系统安全
保护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中的资源
●计算机
●网络设备
●存储介质
●软件和程序
●数据和数据库
●通信资源:端口、带宽等
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
访问控制和授权
安全审计
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 隔离和阻断(防火墙) 入侵检测
灾难预防和恢复
用户帐户管理
帐户:用于管理访问计算机系统的实体●人
●软件实体
●其它计算机
●……
用户登录系统时,确定每个用户访问系统资源的权限
●登录计算机
●访问文件系统
●执行系统命令
●系统管理
●……
用户登录
用户只有登录才能访问系统
用户身份识别
●用户名/口令
●智能卡
●身份认证契约:PAP、CHAP、Kerberos、…
●……
对用户的访问授权
●根据用户帐户数据库中的信息对登录用户授权
●存在多种访问控制方法,相应的授权和管理方法也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