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河湖》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江、黄河的概况。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
2.通过对河流治理和开发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黄河、长江的地理概况。
2.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3.长江的开发利用与治理。
※教学难点1.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2.黄河、长江的治理。
※教学方法读图、探讨、讲练结合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投影仪、录像带以及有关图片。
2.自制投影片、图表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出示《中国水系图》或者《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图》,引导学生看图并说出自己看到地图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学生:中国河湖众多(有众多的河湖)教师:是的,同学们说的很对,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大小不一的天然湖泊星罗棋布。
(板书) 第三节河流与湖泊一、众多的河湖[讲授新课](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被人们誉为大地动脉的河流、大地明珠的湖泊,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它们是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学生回答)河湖对于人类既有好处又有坏处,既有利又有害。
(提问)河湖的好处有哪些呢?(学生回答)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水能资源”,便于人们航运、游泳、养殖水生动植物等。
(教师小结)教师边补充边投影彩色图片。
河湖的好处在于除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灌溉水源、水能资源、航运的便利外,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渔盐便利等。
(提问)河湖不仅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带来过坏处。
河湖有哪些坏处呢?(学生回答)河湖可带来“洪水灾害”“干旱”等。
初中地理_众多的河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二地理导学案2.3.1《众多的河湖》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
2.运用我国内外流河分布图,说出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划分。
3.能从河流的径流量、水位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说出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过程与方法:学会将河流流量图与地形图、气候图对照使用,综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培养读图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求实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学习精神。
学习重点:1.我国主要河流。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学习难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前置自学:1.阅读44页图文,了解河湖的长度、流域面积,知道我国河湖众多及河湖的作用。
2.用自己的话,举图中例子说明什么是外流河(湖),什么是内流河(湖)?3.对比35页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39页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分析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分界线相同?结合地势图分析我国主要河流流向?4.在图中分别找出我国主要的内流河(湖)和外流河(湖),同时在44页图中标注外流河注入的海洋,进行归类(太平洋外流区、印度洋外流区、印度洋外流区)?(可观察44页图或地图册20、21页中国水系图)5.阅读了解京杭运河资料。
展示交流对比以上五题,结合地图,用自己的话展示(注意语言的运用)探究问题活动一:为什么内流湖基本上咸水湖,而外流湖是淡水湖。
(咸淡水湖的形成用自己的话结合44图解释)活动二:我国外流区内的河湖水源补充靠什么?内流区的河湖水源补充来源是什么?(结合我国降水特点和夏季风的运动规律)活动三: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参考资料一:课本45页图2.29(找出流量最大的夏季,该季节水量增大,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反之找出流量最小的季节,该季节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形成枯水期)参考资料二:(1、从北到南,汛期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有什么不同,汛期长短有什么变化?)(2、分析花园口与梧州站两河流量年内变化有什么不同,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参考资料三:1月0℃等温线经过______—______一线,同时是___方与____方的分界线,冬季河流北方(有、无)结冰期,南方(有、无)结冰期。
最新八年级地理河流的教学反思
最新八年级地理河流的教学反思最新八年级地理关于河流的教学反思八年级地理河流的教学反思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教师的教学目的都应是帮助每一个学生有效的,使每一个学生进行充分的发展。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倡导通过活动带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因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活动,灵活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现以八年级地理《长江》《黄河》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一、会动手。
地图是地理学的形象语言,要认识和学习身边以外的地理事物,当然离不开形象直观的地图,因而在地理课堂上要精心指导学生绘制略图,让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
关于《长江》《黄河》的概况,可这样进行引导学生绘制略图,首先从这两条河流干流形状特点(如:长江干流轮廓像两个巨大的英文字母“V”和“W”连在一起,黄河干流像巨大的汉字“几”字)入手,教师在黑板上绘出(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课件),学生在白纸上绘出。
然后将河流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干流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上、中、下游的划分、主要支流和湖泊等概况,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在黑板略图上熟悉,最后在自己绘制的略图中画出、填注。
(注意:河流的三个河段用不同颜色标出)这样引导学生动手绘制略图,即可掌握了长江、黄河的.概况,又可习得了学习河流的一般方法。
二、会动脑。
创设能够满足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最大的限度的动脑思考。
在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前提下,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且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不仅能为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还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欲罢不能,余音缭绕、不断生成新的“问题”。
如在学生掌握河流概况之后,我巧用一组数据“黄河年入海泥沙近10亿吨,如果将这些泥沙堆积成高和宽各1米的沙堤,足可以绕地球赤道20圈”。
引起学生惊叹,黄河含沙量这么大呀!这时适时引导学生阅读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水文特征描述,及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含沙量,之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1、是不是黄河整个河段含沙量都这么大?2、黄河含沙量在历史上就这么大吗?3、如果黄河不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还会不会这么大?4、如果黄河河流经西北内陆,还会不会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5、为在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而含沙量最大的中游却没有形成“地上河”?运用一系列的假设、观察、推导、处理信息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反思(四篇)
八年级地理上册反思反思初二整个的教学过程及结果,有时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分析一下,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
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立足学生学习局限,拓展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由于我校学生,信息来源单一,网络覆盖较差,多数学生缺乏对地理的感性认识,因此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此,对学生进行了了解,充分了解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利用实际条件展开教学:我组织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地理图册,观看地图,又买了世界地图和中国行政地图,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工作做了初步的准备。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极大的调动起来。
正式教学阶段,我针对教材的单元设置,分为大的专题,如学习我国的气候特点,我国的地势地形等等,充分利用央视频道的《天气预报》,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能力,选取和教材密切相关的片段整合,进行专题教学。
二、改变传统的文字学案,努力构建以地图教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学案根据心理学和认识学理论,人对图片和视频接触最为敏感,记忆最为深刻。
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这个规律。
我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努力构建以图片和视频为主要内容的课件,这样教学课程中文字大幅压缩,除了一个必须的归纳表格,全部字数仅仅三十余字。
根据教学观察,有的教师课件制作水平较高,但是课件穿插了太多的卡通动画,本来卡通动画只需在导学部分应用,能调动课堂气氛即可,却一再使用,使得学生被和教学关联性不强的卡通动画干扰,极大的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据此,笔者制作课件本着朴素明快的原则,对视频和图片是反复推敲,充分保证引用资料与教学的密切度。
八年级上地理河流学反思(精选12篇)
八年级上地理河流学反思(精选12篇)八年级上地理河流学反思篇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外流河(湖)、外流区、内流河(湖)、内流区的概念、内(外)流区的分界、位置和主要的内(外)流河,了解了我国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征,分析了季风气候对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同时也懂得了由于我国季风气候面积广大,各地区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不同,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本节课开头运用黄河图片和《黄河颂》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学习的参与者,分析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同学们踊跃发言。
黄河各河段特征的学习,让同学们充分利用水利图与地形图进行比较分析,增强了同学们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让同学们针对黄河各河段不同特征找准治理措施,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各小组成员积极此文转自斐.斐.园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
动画演示“地上河”成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联系我们潍坊张面河等的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各河段特征配上图片录象更直观,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运用“一碗水,半碗泥”,“跳进黄河洗不请”等俗语,利于学生理解,也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
提出黄河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分析问题更全面、更主动一些。
八年级上地理河流学反思篇2河流作为预备年级的一节课,其重要性在于能够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世界主要河流的分布,以及几条非常著名的河流,不仅了解世界大河的状况,更重要的是从情感上给学生以美的教育,认识到是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
按照本来的教学设计,我是按部就班先学习河流的概况,再了解河流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但是之前在一个班级教学的时候我却发现,这节课按照这样一个顺序来上,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很难让学生一上来就投入到老师的课堂教学里,而是较被动地接受,并且从引入部分来说其实很难作到又能让学生认识到河流的重要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后面几个班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的教学方式。
部编RJ人教版 初二八年级地理 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以外流河为主
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一、教学目标1.阅读地图,认识我国主要河流。
2.阅读地图并运用综合比较的方法,概括内流区和外流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
3.阅读地图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
2.教学难点: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和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通过阅读地图、运用综合比较的分析方法,了解河流的概况,掌握河流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要完成的任务素材。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文学作品导入,贴近学生已有知识教师:河流和山脉向来是文学作品的重要来源,作者借用它们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述自我的感想。
前面学习中我们回顾了一些和山脉有关的文学作品,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些和河流有关的文学作品,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相信大家知道的比我还多,哪位同学和大家分享。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除了刚才诗句中提到的河流,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重要河流吗?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讲授新课──读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认识我国主要河流教师:给学生分发已经准备好的学习任务。
根据老师的描述,从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中找到我国重要的河流,在图上画出,并完成表格。
完成学习任务需要大家学会如何正确阅读河流分布图:河流最初开始的地方是河流的发源地,注入大海的地方称为入海口;河流在流经途中会汇聚很多的小河流,也就是支流;入海(湖)的地方与发源地也就是源头相比,水量较大,表现在地图上也有粗细之分,源头较细,入海口较粗。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河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三节河流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重难点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图片,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学生:交流讨论并举例说出我国的一些河流和湖泊。
二、新课教学(一)众多的河湖(1)同学们想一想,被人们誉为“大地动脉”的河流、“大地明珠”的湖泊,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它们是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学生回答)河湖对于人类既有好处又有坏处,既有利又有害。
(2)河湖的好处有哪些呢?(学生回答)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水能资源,便于人们航运、游泳、养殖水生动植物等。
教师小结:河湖的好处在于除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灌溉水源、水能资源、航运的便利外,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渔盐便利等。
(3)河湖不仅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带来过坏处。
河湖有哪些坏处呢?(学生回答)河湖可带来洪水灾害、干旱等。
2.读图学新知引导学生读图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观察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塔里木河和弱水与其他河流有何不同?(塔里木河和弱水最终没有注入海洋。
)(2)我国绝大多数河流注入什么海洋?(太平洋)(3)我国某某北部的额尔齐斯河和某某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各自最终注入什么海洋?(北冰洋、印度洋)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归纳外流河、内流河、外流湖、内流湖的概念。
引导学生阅读外(内)流湖图后思考:为什么外流湖是淡水湖,内流湖是咸水湖?(学生回答)外流湖湖水靠外流注入其他河流输出,水中盐度大大降低,因而成为淡水湖;内流湖湖水靠蒸发输出,水中盐分较高,因而成为咸水湖。
(二)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划分与分布1.读图学新知引导学生对照图2.6《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和图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仔细观察我国内、外流河各分布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哪一侧地区?(内流河分布在它的西北地区,外流河分布在它的东南地区。
《众多的河湖》的教学反思
《众多的河湖》的教学反思
《众多的河湖》的教学反思
在上《众多的河湖》这一内容时,我先通过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了一组反映河流湖泊的风景照,让同学们感受自然之美。
然后,让同学们比一比下面内容谁知道得多:有中国主要的河流、中国主要的湖泊、中国最长的河流、中国最大的湖泊、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海拔最高的湖泊等。
我的意图是由近及远,由中国到世界,让大家从比较熟悉的事物谈开来。
谁知就在这一环节卡壳了,很多同学是一脸茫然,对这些知之甚少,特别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海拔最高的湖泊等,基本上没有人知道,我只好把答案告诉他们。
课后,同学科的老师告诉我:关于中国地理知识部分的内容,新课本放在七年级下册来讲的,上册是从整个人类社会的角度来阐述我们的生活环境的。
我这才恍然大悟,也对自己不了解学情懊恼不已。
通过这一件小事,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的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真的很重要!时代在发展,课本知识也在时时更新。
我们应该具有前瞻性,教哪一门课,就要对这门课初中阶段初一到初三的内容都有充分了解,而且对学生在小学阶段学的`内容也要去做了解。
在上课之前,充分“备”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这样才能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河流与湖泊》听课反思 - 丹徒区荣炳中学
《河流与湖泊》听课评析丹徒区荣炳中学夏艳梅今天,我在支显宗中学听了褚晓玲老师的一堂地理课,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河流与湖泊》的第一课时,我感想颇多,受益颇多。
下面是褚老师的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播放我国河流与湖泊的视频师:你们知道画面展现的是我国的哪些河流和湖泊吗?生:交流讨论并举例说出我国的一些河流和湖泊。
二、讲授新课(一)众多的河湖师: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不但会直接影响生产、生活,而且气候中降水量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河流与湖泊水量的改变。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了解我国的“河流与湖泊”。
联系镇江,列举你所知道的本地的河流、湖泊。
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生:镇江有长江、京杭大运河等,中国有淮河、海河、珠江、京杭运河、塔里木河、鄱阳湖、太湖等。
师:从你们的回答可以看出,我国的河湖众多,河流就像大地的动脉源远流长,湖泊就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
还有许多人工开凿的河流,例如京航运河、灵渠等。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材料《京航运河》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这几幅图片说明河流和湖泊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生:灌溉、航运、旅游……,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灾害。
师:对。
这些大江、大河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收益,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灾害。
那么,这些河流大部分注入哪个大洋呢它们的流向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生: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只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澜沧江、怒江等注入印度洋,塔里木河没有注入大洋;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师生小结:(演示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图)我们把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外流区,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内流区。
位于内流区的湖泊称为内流湖,例如:青海湖,内流湖基本上是咸水湖,位于外流区的湖泊称为外流湖,外流湖是淡水湖,例如:鄱阳湖。
师:如果把整个流域面积分三份的话,内外流区的面积大约各占几份?为什么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内?它们的分界线大致与那一条等降雨量线一致?生:外流区约占2/3,内流区约占1/3,因外流区降水充沛,内流区降水稀少。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河流和湖泊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河流和湖泊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我国河流和湖泊资源的认识,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
难点: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河流和湖泊。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
(二)新课讲解1.讲解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特点。
(1)教师展示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河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布特点。
2.讲解我国主要湖泊的分布特点。
(1)教师展示青海湖、洞庭湖、太湖等主要湖泊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布特点。
3.讲解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1)教师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如水位、流速、流量等。
(2)教师讲解湖泊的水文特征,如水位、水质、湖泊类型等。
(3)教师分析河流和湖泊的成因,如气候、地形、地质等。
4.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长江流域的地图,引导学生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请学生绘制一张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讲解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及成因时,教师运用了生动的案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5.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了课堂效果。
6.不足之处:在讲解湖泊的水文特征时,部分学生对于湖泊类型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补充。
六、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我国河流和湖泊资源的认识,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
众多的河湖
《众多的河湖》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设计依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教学中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的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突出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的内容,不仅对他们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用。
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充分应用学校现有的班班通设备辅助教学。
【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一目——众多的河湖。
在前面几节,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的地形、气候等知识,为继续学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体现出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此外,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学习我国的水资源、水能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2、教学内容本节选定的教学内容包括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各内容彼此联系紧密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
了解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和湖泊的特点,了解京杭大运河沟通的水系及航运价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表、资料等水文特征的分析,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和用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地协调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增强民族自豪和社会责任感。
4、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内流区和外流区,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难点: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学生分析】1、知识基础分析:河流和湖泊的知识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知识的时候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且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了我国地形、地势和气候的知识,对于学生学习河流湖泊的分布、水文特点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
2、学习能力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识图和资料分析能力,但综合应用知识能力还有待提高。
3、学习兴趣分析:河流湖泊尽管是学生十分熟悉的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但学生对他们并不十分了解,学习兴趣可能会不太强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主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优秀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优秀教学反思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优秀教学反思本节难度不大,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过世界人口的有关知识,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将本节内容分为四大块:1、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趋势;2、我国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3、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的特点;4、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5、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是否应该采取措施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本节内容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1、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教师引导学生以读图分析为主,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3、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一定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样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灵活教学,这样比较容易吸引学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内容图形比较多,而且类型多。
例如:从人口增长图上可以看出,1840年前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1840年后尤其是1949年以后曲线较陡,人口增长速度很快。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安定,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日益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从几方面了解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和庞大的人口总量。
从而总结出: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带来学生负担。
因此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在小组自学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多变的手段,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第一组向第二组学生提问的类似方式展开。
最后采用辩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辩论过程中,甲方认为: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应采取措施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乙方认为:西部大部分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宜大量移民,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的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河湖》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我在上《众多的河湖》这一课时要求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到黄河,学生们很迅速的就找到了黄河,看到学生们都用手指指着黄河这两个字,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不出所料问题果然出来啦。
因为我对这个问题已经很留心啦,我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在挂图上亲自给学生示范,用笔从黄河源头一直描到黄河的入海口,最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图上将黄河描一遍,知道黄河的大概的轮廓?避免学生片面地认为“黄河”两个字所在的位置就是黄河,这样就给学生自己一个直观概念,让他们知道了黄河在图中的位置。
于是我借用这个小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中,果然连学生都很惊讶,因为对他们来说黄河这个概念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学生按照我的提示,在图上将黄河画了出来,于是学生才从错误的印象中直观地意识到这才是“黄河”。
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在图上将长江找出来,学生也很快地用笔将长江描了出来,这样长江和黄河的位置学生牢牢的掌握。
教学的技巧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这是教师实际的教学中,通过自己的钻研,总结出来的经验。
通过这一件小事,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的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的获得需要长期不断地积累总结。
在上课之前,充分“备”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这样才能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正是我在这方面所欠缺的,今后我会不断地总结自己,找到的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