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城市案例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城市”理念最早是由钱学森先生在1990年7月31日给北京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提出的。钱学森教授提出,山水城市概念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与现代城市建设结合起来。
苏州的网师园,位于长长的、窄窄的小巷内,犹如抒情诗中的一串含蕴丰富的省略号,其意义表示: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富者我不攀,贵者我不顾,故“轩车不容巷”
宋代大诗人苏轼对竹子情有独钟,“无竹使人俗”,王献之的“不可一日无此君”,因为竹子代表气节高尚;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这些植物都寄托了园主人的人生态度,即与世无争,自我清高,自在逍遥。
山水城市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从大的环境看,指那种依山傍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建设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如依山造林,为城市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修渠引水,为城市提供生活用水又可以提供景观用水和一些水景的建设;而对于中国国土上的大部分城市来说,大多位于平原地区,没有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在这些城市中建造山水城市只能从第二层含义出发。
第二层含义是从小的环境看,指的是在城市中的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等比较小的范围内进行的环境景观的建设,主要是学习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以人工建设为主,模拟自自然中的山水,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古典园林的建造对于绿化是非常重视的,园林各要素的分配是:“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
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占用了大自然一片绿地,就要在屋顶上还给大自然一片绿色”
2006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中国城市环境保护》报告指出:我国城市环境出现三大新问题:一是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日益显现;二是城市机动车污染更为严峻;三是城市生态失衡不断严重。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水而灵”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
永康市溪心片区城市设计
浙江省永康市是县级市,隶属于浙江省地级市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永康,古称丽州,相传,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孙权之母因病到此进香,祈求"永葆安康"。吴国太病愈,孙权大喜,遂赐名为"永康",并单立为县。唐朝时曾擢升为州。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2010年末户籍人口达到57.34万人,外来人口30余万,现辖11镇、3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
1. 城市区域特征
溪心片区位于永康市东南,东南临永康江,西南侧由山体包围。规划范围东南至永康江,西以金胜山为界,北至城南路,总用地面积为403.2 万平方米。溪心片区西有金胜山,是今后全市的大型城郊公园。南部为永康江及山体,并与白云风景区相连。片区现有白坝溪和三联坝两条溪流,水流常年不断,自然环境极佳。片区内分布大小村庄8 个。现状空地主要是农田、小山丘、河流,农田主要分布在永康江沿岸,小山丘主要分散在西南部。
2. 城市区域环境优势
(1)山体的优势
片区的西部有金胜山大型城郊山林公园,南部有悠然起伏的白云山景区。整个片区天然绿化良好,植被极其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形成。
(2)水系的优势
片区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永康江由西南向东北经过片区东侧,三联坝由南部永康江发源,由南向北穿越片区用地。片区亲水性良好,适合发展有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
3. 设计面临的问题
(1)地理环境问题
片区西部和西南部多为坡地,整体地势较高,有利于创造趣味空间环境,但不利于施工建设。东部及东北部皆为平坦农田,适合建设的需要,但易受洪水的威胁。
(2)建筑景观问题
片区内有八个居民点,居住布局零乱,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环境质量差,整体居住品质低劣,且居民点所处位置为新区中心,对城市的发展有相当大的阻碍作用。
(3)产业区块问题
片区北部现有村属溪心工业区,主要为家庭作坊式,设备简陋,且有一定的污染,对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 规划设计的对策
(1)总体布局
根据溪心片区城市设计的定位及目标,本片区的功能以居住为主,用地大致可分为居住、文化娱乐、教育、旅馆业、办公、商业、绿地、医疗卫生等类别。其布局形态遵循开放、灵活、便于使用、易于分期开发的原则。规划结构主要由中心区、居住区、滨水区、度假区等四大功能区构成。城市空间基本由“四轴”“、三环”、“二带”、“一心”构成:以南北向的金胜路南段构成本片区的景观主轴,轴线的南端底景是白云山的绿色山峦,北端是中央广场,向西北延伸进入旧城;东西向的外环线为本片区的景观副轴;以中央广场为核心景观空间,金胜路南段中部东侧是以水为主题的步行商业空间。空间景观序列由通过金胜路、永康江、三联坝、金胜山等线性空间串接,形成本片区的主要空间景观序列。
(2)水空间系统的营造
溪心片区水空间的设计处理主要依托场地中永康江和三联坝的环境,营造出滨水居住区
的滨水公园和城市步行商业街的水街。永康江沿岸设临水步道、路灯、台阶、坡道、栏杆、绿化等,突出宁静、平和的主题。滨水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呈楔形插入城市居住空间,使滨水区渗透入城市,居住空间和滨水地区的步行系统紧密相联,使居民能够顺利地到达水边来欣赏景色。溪心片区范围内的三联坝是反映场地特征的主要城市设计元素。三联坝在古时用于灌溉水田,本次设计在对三联坝河道进行整治的前提下采取局部改道、拓宽、抬高等手段,将水域引入休闲广场、步行商业街和城市中央广场。在休闲广场中,利用三联坝,拓宽水面、糅合地形的起伏,形成一处自然气息浓郁的空间环境;在步行商业街设置以水为素材的艺术作品,通过喷泉、水街、叠水、溪流等园林手法,使水的空间素材成为商业文化空间的联系纽带;在中央广场更注重建筑的室外空间环境须有亲水性的空间元素,使水环境自然地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同时还加强永康江的水污染治理,利用该坝蓄水功能控制水位高差的变化,以防洪排涝,为市民提供丰富而洁净的亲水空间和滨水景观空间。
(3)坡地住宅空间的处理
针对溪心片区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坡地,且已拥有自然景观优美的金胜山大型城郊山林公园,规划中将此处设计为坡地住宅居住区,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居住环境溶入自然生态中。建筑体型与坡地环境协调,体型不大,且处理成坡顶或退台式,与山形相得益彰。建筑成为整体景观的组成部分,一方面要考虑到外界视线观赏建筑,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生活在建筑中的人们有条件去观赏周围的景观,应使住宅室内的主要房间及户外阳台平台等均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同时,将坡地的自然地形和环境渗透入居住区,楔形绿地插入住宅组群,真正体现人居环境与自然山水的亲密性。
本溪
本溪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旧名“本溪湖”,这里矿藏丰富,被誉为“地质博物馆”,以产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而著称。主要旅游景点有本溪湖、本溪水洞以及东北道教名山——九顶铁刹山等。山野菜、人参、鹿茸、冻梨等是当地著名的风味特产。
环保打造天蓝水清
本溪市区内最高的山峰平顶山,每日都会迎来很多的晨练者,攀爬在山顶可以俯视整座城市。就在这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人们能感觉到这样的变化:往日里遮挡其视线的晨雾总是会提前散去,工厂烟囱里冒出的那一缕缕黄烟颜色变淡了,河道中那一股股污水消失了,眼前这座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城市随之变得清晰且富有生气。这一切让人无比欣慰。
点亮母亲河的风采
太子河是本溪的母亲河。在本溪市区,太子河正好横贯东西,地图上,这条穿越城市的河流蜿蜒而优美,全长26.85 公里。老本溪人对太子河独具眷恋,岁月的回忆无不镌刻着一个悠远的关于河流的情结。外地人一听到“太子河”的名字,便觉得古风古韵,得知这条河流不仅穿越乡村和山峦,还穿越了城市的中心区,就越发神往。
踏着父亲山的肩膀
平顶山,海拔高度657 米,作为本溪的城中之山,她与太子河遥相辉映,养育和庇护着山城人民代代繁衍生息。山上植被茂盛,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喻为本溪的“城市之肺”。多年以来,由于平顶山基础设施陈旧、景区景点贫乏,广大市民希望这座父亲山也能壮阔起来。1600 米长、3 米宽的登山步道已成为本溪市民休闲健身、追求健康生活的一个品牌,登山成为一种需要,一种文化,2000 多级台阶的登山步道被市民亲切地喻为政府与百姓的连心道。
营造有序的城市空间
本溪市除了平顶山之外,还有一座海拔略低的城中山公园——望溪公园。近年,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