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发展史
总结我国的陶瓷发展史

中国陶瓷发展史1. 历史概述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拥有悠久的陶瓷发展历史。
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人民就开始制作和使用陶器。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陶瓷逐渐成为世界陶瓷文化的代表之一。
2. 元代青花瓷的出现元代(1271-1368年)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青花瓷首次出现并得到广泛传播。
青花瓷以其鲜艳的蓝色图案而闻名于世。
它采用了铜钴釉料,在高温下进行釉下彩绘,然后再进行二次焙烧。
3. 明代景德镇窑的兴起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
景德镇窑成为明代最重要的窑场之一。
景德镇窑以其白色瓷胎和精美细致的装饰而著名。
在明朝晚期,景德镇窑开始生产青花瓷。
青花瓷在明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出现了更加精细复杂的图案和装饰。
4. 清代粉彩瓷的繁荣清代(1644-1912年)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粉彩瓷成为主流。
粉彩瓷以其丰富多彩的颜色和精美细致的装饰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清代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陶瓷技术——官窑。
官窑是专门为皇室和贵族制作陶瓷的窑场。
它以其高质量和稀有性而备受珍视。
5. 进一步思考中国陶瓷发展史展示了中国人民对陶器制作技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通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陶瓷从最初简单实用到后来追求艺术表达,不断演变和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陶瓷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其他国家都受到中国陶瓷的启发,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陶瓷文化。
在当代,中国陶瓷工艺继续发展和创新。
许多陶瓷艺术家致力于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创意的作品。
总体来说,中国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
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史的深入了解和保护,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千百年来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
注意:由于任务要求避免敏感词汇和话题,本文只涉及了中国陶瓷发展史中的一部分内容,并没有涉及一些具体窑场和具体时期的细节。
如需更加全面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相关资料或联系专业人士。
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简述摘要:一、概述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二、中国陶瓷的起源与早期发展1.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出现2.商周时期陶瓷的初步发展3.汉代陶瓷的繁荣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发展1.瓷器的出现2.青瓷与白瓷的竞争四、唐代陶瓷的鼎盛1.官窑制度的建立2.五大名窑的兴起3.陶瓷艺术的繁荣五、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发展1.各大窑口的延续与创新2.陶瓷工艺的进步3.陶瓷贸易的兴盛六、现代陶瓷产业的崛起1.传统陶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2.工业陶瓷的发展3.陶瓷艺术的多元化正文: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可谓悠久,其根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早期陶器制作技术的发展,为后来的陶瓷艺术奠定了基础。
商周时期,陶瓷工艺逐渐成熟,出现了原始青瓷。
汉代时期,陶瓷业迎来了繁荣,河南的釉陶和四川的井盐釉陶尤为著名。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终于在我国问世。
当时,青瓷与白瓷相互竞争,形成了我国陶瓷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紧接着,唐代陶瓷迎来了鼎盛时期。
官窑制度的建立,使得陶瓷生产得到官方的支持。
同时,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纷纷兴起,推动陶瓷艺术走向繁荣。
宋元明清时期,陶瓷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
各大窑口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陶瓷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陶瓷贸易也随之兴盛。
景德镇成为了全国陶瓷产业的中心,其所产瓷器远销海内外。
近现代以来,陶瓷产业在我国继续蓬勃发展。
传统陶瓷技艺得到了传承与创新,工业陶瓷崭露头角。
此外,陶瓷艺术形式更加多元化,融合了绘画、雕塑等元素。
如今,中国陶瓷已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载体,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魅力。
总之,中国陶瓷发展历程可谓一部丰富多彩的史册。
从原始陶器到现代陶瓷产业,历经数千年的沉淀,我国陶瓷艺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就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与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就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与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就是制瓷原料必须就是富含石英与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
二就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
三就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
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与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就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就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与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与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就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与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陶瓷发展简史

中国陶瓷的发展简史:
1.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
这一时期的陶器
主要是实用性的,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和祭祀用具。
2.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彩陶工艺发展起来,陶器表
面装饰有丰富的图案和颜色。
3.商代中期:创造了原始瓷器,标志着由陶器向瓷器的过渡。
4.周朝至秦汉:这个时期的陶瓷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出现了青瓷
和釉陶。
5.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生产中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尤其是浙江的
越窑,烧制出精美的青瓷。
6.隋唐时期:唐代时,陶瓷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白瓷、三彩瓷、
黑瓷等品种繁多,而景德镇也开始崭露头角。
7.五代十国及宋朝: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名窑如汝窑、
官窑、哥窑、定窑、钧窑等各领风骚,尤以五大名窑最为著名。
此外,青花瓷在这个时期也初步出现。
8.元朝: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青花瓷的烧制技术大为改
进,同时,蓝地白花、红绿彩等新型装饰技法得到广泛应用。
9.明朝:明初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达到全盛,景德镇的官窑更
是生产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瓷器。
其他种类如斗彩、五彩、黄釉、霁蓝釉等也有显著成就。
10.清朝:清初康雍乾三代,瓷器制造业继续繁荣,特别是粉彩瓷
和珐琅彩瓷的创新使陶瓷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1.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的中国陶瓷业逐渐走向现代化,出现
了许多新的工艺和技术,如仿古瓷、釉下彩瓷、釉上彩瓷等。
陶瓷的发展史简单介绍

陶瓷的发展史简单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烧制瓷器的国家,最早的瓷器产于江西的景德镇,后来流传到了全国各地,其中以四川和浙江两省生产的瓷器最为有名。
中国的瓷器以白瓷,青瓷,黄瓷,红瓷和黑瓷五大名窑而闻名世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烧制出瓷器的国家,但是陶瓷的历史却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中国制瓷技术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间。
其发明和发展都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陶器是人类最早创造出的实用生活用品之一,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了原始瓷器。
中国制瓷业有着悠久而又丰富的历史,从考古发掘中可以知道中国制瓷业早在公元前7000年就开始了。
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开始使用天然原料进行陶瓷制品的烧制,这时人们已掌握了一系列制陶技术。
随着陶器制造技术的提高,人们已能用粘土制作出质地坚硬、外观美观、色彩丰富的各种日用器皿和工艺品。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制瓷业已达到很高水平。
在陕西蓝田、河南郑州等地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制作精美的陶器。
—— 1 —1 —。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一、古代陶瓷的起源与发展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人工材料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古代,陶器主要用于储存食物、烹饪和装饰等方面。
古代陶器的制作主要依赖于手工技艺,通过将黏土制成形状后,经过干燥、烧制等工艺步骤完成。
二、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历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陶瓷的国家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就开始制作陶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陶瓷工艺逐渐发展壮大,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陶瓷种类。
以下是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历程的简要描述:1. 原始陶器时期(约8000年前):以彩陶为代表,采用手工制作,器物形状简单,装饰图案较为原始。
2. 新石器时代晚期(约5000年前):出现了红陶和黑陶,制作工艺逐渐提高,器物形状多样化。
3. 商代(约1600年前):商代是中国古代陶瓷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青铜器和商代陶器的结合,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陶制饰品。
4. 周代(约3000年前):周代陶瓷工艺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青瓷、白瓷和黑瓷等不同种类的陶瓷。
5. 秦汉时期(约2000年前):秦汉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著名的汉代陶俑和汉代瓷器。
6. 隋唐时期(约1400年前):隋唐时期的陶瓷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唐三彩和瓷器的繁荣。
7. 宋代(约1000年前):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著名的青瓷和汝窑瓷器。
8. 元明清时期(约700年前):元明清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的后期,出现了明代的景德镇瓷器和清代的粉彩瓷器等。
三、世界陶瓷的发展历程除了中国,世界各地也有着丰富的陶瓷发展历史。
以下是世界陶瓷的发展历程的简要描述:1. 古埃及(约5000年前):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陶瓷的国家之一,他们制作了许多用于储存食物和装饰的陶器。
2. 古希腊和罗马(约3000年前):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陶瓷工艺发展迅速,出现了著名的古希腊黑陶和罗马红陶等。
3. 古印度(约2500年前):古印度的陶瓷工艺受到了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出现了独特的佛教陶瓷。
中国工艺美术史陶瓷的发展过程

中国工艺美术史陶瓷的发展过程
中国的陶瓷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末期。
以下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中陶瓷的发展过程:
1. 先秦时期:此时期的陶瓷大多用于生活用具,如鬲、鼎、壶、盂等,样式以简约为主。
2. 汉唐时期:此时期的陶瓷逐渐进入繁荣时期,各种陶瓷器具不断地出现。
汉代黄釉和唐代三彩都是非常著名的陶瓷器种类。
3. 宋元时期:此时期的青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中的经典之作,是中国瓷器制作的巅峰。
宋代官窑和元代景德镇窑瓷器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4. 明清时期:明代以景德镇窑、宜兴紫砂推行工艺技能,并创造了“臞仙”、“素三彩”等开创性的艺术形式;清代以宜兴描金陶器、景德镇青花瓷器为代表的装饰技法,提高了陶瓷工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5. 现代及当代:1920年代,经过改革,陶瓷工业发展迅速。
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陶瓷进入了现代化的制造阶段,同时,也逐渐开创了一些新型瓷器的艺术风格,如现代简约风格、民族复古风格以及欧美艺术风格等。
总之,中国陶瓷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创新,发展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形式和风格,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陶瓷的发展史

中国陶瓷的发展史中国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早期的中国陶瓷是用手工制作的,并有限制的形式和装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陶瓷工艺逐渐改进,技术不断提高,形式和装饰也变得更丰富多样。
以下是中国陶瓷的发展史的概述:1.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时期,中国陶瓷的原始形式还存在,红陶和黑陶是主要的材料。
2. 前秦时期:前秦时期,陶瓷工艺显然高超。
据史书记载,当时制造伏牛山青铜器所用的陶土从信阳赵村、陕西白水以及漆水地区运来。
在彩绘方面,将属于天然矿物的常石灰、矾石等试成彩料,洒在釉面上之后,烧制而成。
3.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高峰期。
当时的青瓷和白瓷质地均匀,器形流畅,线条柔和,十分精美。
唐代的越窑和刘越瓷器是当时的一大特色。
4.宋代:宋代时期,青花瓷应运而生。
青花瓷的釉面光滑,图案清晰,色彩明亮,再加上瓷器制作工艺的发展,使得宋代的青花瓷成为当时的一大取悦人们的文化符号。
5.明代:明代是中国陶瓷的发展高峰期。
当时的景德镇瓷器成为了中国陶瓷的代表产地。
明代的景德镇官方瓷器制作工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手法精湛,器物造型新颖,而且装饰品种之多,细节之详,是瓷器制造最辉煌灿烂的时期之一。
6.清代:清代的瓷器风格和制作工艺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外来影响。
当时的瓷器工艺在继承宋明两代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西方传入的各种元素。
清代的瓷器制作工艺不断变革、发展,瓷器也在装饰手法、器形设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总的来说,中国陶瓷的发展史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悠久,加上各个时期的殷实实力,都给了中国陶瓷制作以更多的发挥空间,也使得中国的陶瓷艺术不断繁荣和发展。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广泛应用的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腐蚀和装饰性能。
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用于制作日常生活用品,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艺术和科技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陶瓷的发展历史,从原始陶器到现代陶瓷工艺的演变。
1. 原始陶器时期(约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3000年)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人们开始使用陶器。
最早的陶器是由粘土制成,通过自然干燥或简单的烧制工艺完成。
这些陶器主要用于贮存食物和水,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
在此时期,陶器的形状和装饰相对简单,主要以几何图案和刻线为主。
2. 古代陶瓷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500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陶瓷工艺逐渐发展。
在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中国等文明古国,陶瓷制作达到了较高水平。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陶轮来制作陶器,使得陶器的形状更加规整。
同时,人们还探索出釉料的制作和应用,使得陶瓷表面具有光滑的质感,并增加了装饰性。
3. 唐宋时期的瓷器(公元7世纪-13世纪)在中国的唐宋时期,瓷器制作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三彩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装饰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而宋代的青瓷和白瓷则以其青翠透亮的釉色和纤细的造型成为瓷器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个时期,瓷器的制作工艺更加精细,烧制温度和时间得到更好的控制,使得瓷器的质地更加均匀细腻。
4.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陶瓷(14世纪-17世纪)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陶瓷制作在艺术上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意大利的马伊契奥拉陶瓷以其精美的彩绘和雕刻而闻名。
同时,荷兰的蓝白陶瓷和英国的马耳他陶瓷也成为当时的热门产品。
这个时期的陶瓷制作注重艺术性和装饰性,往往以描绘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为主题。
5. 现代陶瓷工艺的发展(18世纪至今)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陶瓷制作得到了革命性的改进。
在18世纪末,英国的斯波德瓷器和德国的普鲁士瓷器成为当时最先进的陶瓷产品。
19世纪末,法国的琺瑯陶瓷和美国的艺术陶瓷开始流行。
中国瓷器历史简介

中国瓷器历史简介
中国瓷器历史简介
瓷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艺术价值。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吧。
一、陶瓷时代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开始了陶器的制作,最早的陶器具有简单的技艺和粗糙的外观,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储存。
从此开始了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
二、唐代的瓷器
唐代是中国瓷器的重要阶段,它在造型、釉色、烧制、装饰等方面都有了独特的特点。
其中,三彩瓷器是唐代最为著名的瓷器品种之一。
三、宋代的瓷器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高峰时期,其制瓷技术和艺术水平均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宋代瓷器以青瓷和白瓷为主要代表,它们通常比唐代的瓷器更为纤细和精致。
四、明清时期的瓷器
明清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另一高峰期,这个时期的瓷器以青花瓷为
代表,被誉为“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
清代的瓷器由于釉色更为绚丽,装饰更为华丽,成为了又一重要的瓷器时期。
五、现代的瓷器
现代的瓷器则集中于工艺的创新和发展上,瓷器形式更加多样化,手
工瓷器和机制瓷器在市场上都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如今,中国的瓷器
工艺和技术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总之,中国瓷器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艺术传统,其技艺与艺术价值一
直被世界所推崇和欣赏。
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我
们的文明和智慧。
瓷器的发展史

瓷器的发展史瓷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新石器时代,在当时古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陶器装饰自己的生活了。
在此基础上,瓷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中国陶瓷文化的代表之一。
以下是瓷器的发展历史:一、原始瓷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1600年)最早的瓷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1600年的时期,那时人们使用的瓷器并不完全符合我们现在定义的瓷器,在这个时期制造的陶器多以点刻纹饰和夹砂纹饰为主。
此外,当时的瓷器还未完全完成高温烧制的工艺,这使得瓷瓶比较容易裂开。
二、青铜瓷和褐瓷(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221年)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221年之间是长达四百多年的青铜瓷和褐瓷时期,这个时期的瓷器质地虽然不是很完美,但制作工艺已经不断演化,而且这个时期的古人们已经发展出了不同的釉料和釉彩。
三、汉代的高温瓷器(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在中国古代,汉代可谓是瓷器发展的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高温烧制的窑炉烧制瓷器,这种瓷器的耐高温特性更好,而且制作时对釉料和釉彩的要求也更高。
四、唐代的陶瓷画(公元618年至907年)唐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高峰期,那时候瓷器的质地和形态都已经非常完美,而且出现了很多非常著名的瓷器,如长沙窑、定窑、景德镇窑等。
在这个时期,人们还开始进行瓷器的烧画,即在瓷器上画图案,这种用画笔绘制的画就被称为陶瓷画。
五、明代青花瓷(公元1368年至1644年)在明代期间,青花瓷成了中国陶瓷制品中的一种代表,青花瓷主要由底胎和青花两部分组成,釉色以明亮的白色为主,青花的图案非常精美,比较典型的有莲花、人物等。
六、清代的景德镇瓷器(公元1644年至1912年)清代是一段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期,也是瓷器发展的顶峰期。
景德镇瓷器在这个时期独占鳌头,景德镇窑在清代为皇室烧制御用瓷器,而景德镇瓷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综上所述,瓷器的发展历程漫长而丰富,从原始瓷器的简陋,到汉代的高温瓷器,再到唐代的陶瓷画,以及明代青花瓷和清代景德镇瓷器,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表现出中国瓷器文化不断追求和探索的动人魅力。
中国陶瓷发展史简述

中国陶瓷发展史简述
中国陶瓷发展史简述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两万年的历史。
最早的陶瓷制作,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公元前 7000 年至公元前 2000 年),当时的景德镇及安徽黄山等地就有以粘土为原料,经烧制而成的陶类产品。
此后,陶瓷产品不断发展变化,至唐代(公元 618 年至公元 907 年),陶器以它的高质量和高雅艺术水准赢得了国际知名度。
元朝(公元 1271 年至公元 1368 年),陶瓷的表现技术更加成熟,古典陶瓷
的技艺已经基本达到现代水平。
明朝(公元 1368 年至公元 1644 年),陶瓷在技术和活动上得到进一步发展,景德镇和官窑各具特色,成为中国陶瓷史上最著名的两大窑系。
清朝(公元 1644 年至公元 1911 年),陶艺继续蒸蒸日上,绘画、雕刻、高古、拈花等技艺发展更加成熟,各种窑系品种更加异彩多彩。
到了近代,中国陶瓷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景德镇技艺开始与世界各地的陶瓷技术和风格接轨,并开始大量输出。
至今,中国陶瓷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技艺到创新,从形式到功能,从单调到多样,中国陶瓷的发展前景非常光明。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 —词也有"中国"的意思。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 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 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 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 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
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C 以上。
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
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 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 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 胎体质薄轻巧, 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 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一、古代陶瓷的起源和发展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一种工艺品,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约2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古代陶瓷主要分为陶器和瓷器两大类。
陶器是通过将黏土制作成形状后经过烧制而成,而瓷器则是在陶器的基础上经过更高温度的烧制,形成致密的陶瓷材料。
在中国,陶瓷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
当时的陶器主要以红陶为主,制作工艺相对简单。
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的制作工艺逐渐提高,出现了黑陶、灰陶等不同种类的陶器。
二、中国古代陶瓷的黄金时代中国古代陶瓷的黄金时代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
唐代的陶瓷以三彩陶为代表,其釉色鲜艳多彩,绘制了大量的人物、花卉等图案,极富装饰性。
而宋代的陶瓷则以青瓷和白瓷为主要代表,青瓷釉色独特,白瓷则以洁白纯净而闻名。
宋代的青瓷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其制作工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青瓷的烧制需要极高的温度和特殊的瓷土,因此制作难度较大。
青瓷的外观呈现出深绿色的釉面,质地坚硬而透明,成为了宋代陶瓷的代表之作。
三、明清时期的陶瓷发展明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明代的陶瓷制作工艺继承了宋代的传统,但也有了新的发展。
明代的景德镇成为了中国陶瓷的中心,出产了大量的青花瓷、五彩瓷等精美陶瓷作品。
清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
清代的陶瓷制作工艺继续发展,出现了粉彩瓷、釉里红等新的瓷器种类。
清代的瓷器制作工艺更加精细,装饰更加华丽,成为了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时期。
四、现代陶瓷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创新,现代陶瓷的制作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现代陶瓷不仅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上进行创新,还结合了现代科技的应用,推出了更多样化、功能更强大的陶瓷产品。
例如,现代陶瓷材料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器件、医疗器械等领域。
陶瓷在这些领域中具有优异的性能,如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性能等,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现代陶瓷的艺术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艺术家们通过创新的设计和技术手法,将陶瓷制作成各种精美的艺术品,展现出了陶瓷的独特魅力。
中国史前陶瓷的发展史

中国史前陶瓷的发展史
中国史前陶瓷的发展史大致如下:
新石器时代。
原始陶瓷始于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主要窑口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等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甘肃一带的黄河流域。
商周秦汉时期。
商中期出现原始瓷器,为后来瓷器发明奠定了基础。
日常生活用具仍是陶器,大量烧黑陶,还有刻纹白陶和印纹硬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历经360余年,陶瓷生产发展迅速。
产区规模不断扩大,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均有窑址分布,以青瓷为主。
此外,还有隋唐五代、元代等时期,陶瓷业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中国陶瓷发展史简述

中国陶瓷发展史简述
中国陶瓷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2100年的时候,当时是以陶
器的制作为主,几乎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因此,中国陶瓷的发展一直是在
古老的文化基础上积累和继承下来的。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今河南,山西,河北,新疆等地,就有
陶器文化出现了。
经历了陶器早期、成熟期以及商周陶瓷时代,并逐渐引
入瓷器的发展,到了秦汉时期,中国瓷器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又进入
瓷器的塑性阶段,多种地方烧制瓷器,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唐宋时期,中国陶瓷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地烧制各种各样的陶瓷,使中国陶瓷技术达到了绝顶高峰,被欧洲早期
探险者所发现,从此,中国陶瓷影响了欧洲陶瓷的发展。
明清时期,中国陶瓷也保持着增长,受到极大的推崇,特别是宣德年
间青花瓷的出现,又使中国的陶瓷家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彩釉色泽、刀工、烧制工艺等都处于全世界领先水平,受到了国外人士的追捧。
清末民初时期,以乾隆、嘉庆时期为高峰,窑口活跃,陶瓷制造技术
更是出类拔萃。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工艺品之一,它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陶瓷的发展历史,从原始陶器到现代陶瓷的演变过程,以及陶瓷在不同文明中的应用和发展。
1. 原始陶器时期原始陶器时期是陶瓷的起源阶段,大约距今7000-6000年前。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粘土制作简单的陶器,如陶罐、陶盆等。
这些陶器主要用于储存和烹饪食物,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2. 古代陶器时期古代陶器时期是陶瓷发展的重要阶段,大约距今6000-2000年前。
在这个时期,陶器的制作技术逐渐提高,出现了更多种类和样式的陶器。
例如,中国的彩陶、纹饰陶和青铜器等,希腊的黑陶和红陶等。
这些陶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3. 古代陶瓷时期古代陶瓷时期是陶瓷发展的高峰阶段,大约距今2000年前后。
在这个时期,陶瓷的制作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出现了许多精美的陶瓷作品。
例如,中国的青瓷、白瓷和瓷器等,埃及的法老陶等。
这些陶瓷作品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4. 现代陶瓷时期现代陶瓷时期是陶瓷发展的现阶段,从18世纪开始至今。
在这个时期,陶瓷的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创新,陶瓷的种类和用途也更加多样化。
例如,瓷砖、瓷器、陶瓷雕塑、陶瓷餐具等。
现代陶瓷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还成为了艺术品和收藏品。
陶瓷在不同文明中的应用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1. 中国陶瓷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陶瓷文化。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在古代就非常发达,特别是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
中国的青瓷、白瓷和瓷器等享誉世界,成为了中国陶瓷的代表作品。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和文化传统对世界陶瓷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印度陶瓷印度也有着悠久的陶瓷传统。
印度陶瓷以多样性和独特性而闻名,不同地区的陶瓷制作风格各异。
例如,孟加拉地区的彩陶和纹饰陶,拉贾斯坦邦的蓝釉陶等。
印度陶瓷的发展受到了宗教、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日本陶瓷日本陶瓷以其简约、精致的风格而闻名。
陶瓷发展历史

6.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陶瓷 发展的鼎盛时期,出 现了许多著名的陶瓷 产地,如陕西的耀州 、河南的巩义等。此 时,陶瓷器的形状和 装饰更加精美,釉色 更加丰富多样。此外 ,还出现了三彩器等 新品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8. 近现代时期(1800年至今)
近现代时期的陶瓷发展,可以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崭新篇章。自19世纪初以来,中国 陶瓷开始面临来自欧洲和日本的现代化陶瓷的竞争。然而,中国陶瓷在吸收西方艺术风格 和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了自我创新和发展
8.1 19世纪初至中叶
在19世纪初至中叶,中国陶瓷业在技术、工艺和艺术上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为了应 对西方陶瓷的竞争,中国的陶瓷工人们开始引进新的制瓷技术,如机械化生产、高温 烧成等。同时,他们也开始尝试在陶瓷上使用新的装饰手法,如釉上彩绘、雕刻等
侠
肝
义
胆
白
鹿
情
,
仗
笔
天
涯
写
人
生
,
飞
雪
连
绵
书
不
尽
,
沧
海
一
笑
陶瓷发展历史
驾 鹤 行 。
1 1. 新石器时代 3 3. 春秋战国时期 5 5. 魏晋南北朝时期 7 7. 宋元明清时期
2 2. 夏、商、周时期 4 4. 秦汉时期 6 6. 隋唐时期 8 总结
9 8. 近现代时期(1800年至今)
陶瓷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体现,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 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陶瓷史》课件

REPORTING
• 中国陶瓷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 中国陶瓷的种类与特点 • 中国陶瓷的制作工艺与技术 • 中国陶瓷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 • 中国陶瓷的影响与传承
目录
PART 01
中国陶瓷的起源与早期发 展
REPORTING
原始陶瓷的产生
总结词
原始陶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陶瓷的萌芽,其制作技术虽简单,但为后续陶瓷发 展奠定了基础。
数字化与智能化
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 ,推动陶瓷产业的转型升 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 动中国陶瓷走向世界舞台 ,共同推动全球陶瓷产业 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VS
模具成型
模具成型是一种利用石膏模具进行成型的 工艺,其优点是可以快速、大量地生产陶 瓷制品,且制品形状和尺寸一致。中国陶 瓷史上,模具成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简 单到复杂的过程,从单一模具到多套模具 的演变。
陶瓷装饰工艺
釉彩装饰
釉彩是中国陶瓷装饰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 釉下彩和釉上彩等。釉下彩是在生坯上施彩 ,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烧成后色彩渗 入釉层之中,呈现出独特的装饰效果。釉上 彩则是先烧成瓷器,再在瓷器表面施彩,经 低温烧制而成,色彩鲜艳、亮丽。
刻划、雕塑装饰
刻划、雕塑是中国陶瓷装饰的另一种重要手 段。刻划装饰是在陶瓷表面刻划出各种图案 和花纹,如龙纹、花卉等;雕塑装饰则是通 过雕刻、堆贴等方式创造出立体感强的装饰 形象。
陶瓷烧成工艺
要点一
烧成温度
烧成温度是陶瓷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不同 类型和不同用途的陶瓷制品需要不同的烧成温度,甚至同 一种陶瓷制品也可能需要不同的烧成温度。中国陶瓷史上 ,烧成温度的掌握和控制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那几个生产
3
乐华 安华 佛山
第一 档次
1条大 窑、1条
瓷器的地方?
约1.2—1. 景德镇 1.5亿 2. 唐山
小窑
3. 潮州
4. 佛山
4
乐华 美加 佛山 华
第一 档次
2条大窑
约1.3—5. 德兴 1.7亿 三 景德镇有
四大传统名瓷
5
东鹏 东鹏 佛山
第一 档次
1-2条大 约1.5— 你知道哪几
窑
2.0亿 种?
中我们可以深刻感觉到中国陶瓷史的博大精深;也领略了中国劳动人民
的勤劳和智慧。而且从中国的陶瓷艺术中,我们不仅是简单地看到有关
中国陶瓷艺术的种类和特点,我们还能看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
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的发展,以及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
化,中国人审美观念的变换等等。
近年陶瓷的销量
国内
序 号
档次
0.6亿
1.骨质
16
乐华
维可 图
佛山
第二 档次
2条大窑 (与美加 华共用)
17
新中 源
派拉 素
佛山
第二 档次
待进一步 了解
18
新明 珠
冠珠
佛山
第二 档次
待进一步 了解
19
新明 珠
莎米 特
佛山
第二 档次
待进一步 了解
20
爱力 华
吉美
待进 一步 了解
第三 档次
1条大窑
21
伊丽 伊丽 佛山
第三 档次
型优美,品种繁
9
恒洁 恒洁 潮州 第二
2条大窑
约1.5— 多,装饰丰富,风 格独特。瓷质“白
档次
2.0亿 如玉 明如镜 薄如
纸 声如磐”,景
10
力丰 金牌 开平
第二 档次
1条大窑
约0.7— 德镇陶瓷艺术是中 国文化宝库中的重
0.9亿 要财富
四 景德镇的
11
力丰
奥斯 曼
开平
第二 档次
1条大窑
约0.7— 瓷器你知道分 0.9亿 几类吗?
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7000-8000年,我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制作陶 器。由于当时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很低下,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不高,因 而导致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粗糙、古朴制作不精良的特点。在新石器时 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等十几个文化遗址的挖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其主要品种有灰陶、 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陶等。原始彩陶器彩绘纹饰又多以几何形出现, 手法粗糙,构图新颖流畅,表现了当时中国制陶的技艺水平。龙山文化的 黑陶少有装饰,却整体浑圆端正,器壁薄而均匀,表现出惊人的技巧。 夏至两晋时期 商朝陶器,总体上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样式,在种类上并没有多大的发 展。 周代陶器的重要发展,是陶器应用到了建筑方面,如版瓦、简瓦、瓦当、 瓦钉、阑干砖等。 两汉时期,釉陶大量替代铜质日用品,从而又使陶器得到迅速发展。汉代 的釉陶已发展到很高阶段,这是由陶向瓷过渡的桥梁。 西晋时期,国家的稳定,越窑的青瓷的烧造又有了提高。 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文化
50年代得以恢复的浙江龙泉窑,不断创新出玲珑青瓷、薄胎青 瓷、青瓷釉下彩以及“青白结合”、“青瓷堆花”、“青瓷堆 花”、“青瓷堆花”、“青釉开光”等400余种新品,其釉色宛美玉, 呈现柿青、浅青、月白等各种色彩。近年来又有效地控制了裂纹的大 小、方向和形状,新研制出两种色相、不同纹片结合的新工艺。
50年代以来,老一辈硅酸盐专家用现代科技理化测试分析手段,测 定釉的物化状态,用配位场理论研究釉中呈色离子价态和配位体的关 系,用热力学状态参数研究烧制工艺与呈色的关系,用科学理论和实验 揭示了釉料发色的奥秘,将能工巧匠的实践经验升华到理性的高度,变 偶然为必然、化感性为理性,使祖传秘方和传统经验更完善、更科学、
更合理。如今,由于采用科学方法进行配料和窑温控制,改进了新的窑 炉结构和烧成技术,发掘和运用了新的原、燃材料,不仅提高了色釉的 质量,且研究出了适合柴、煤、油、气不同烧成条件的配方,使颜色釉 瓷烧成范围更宽、呈色更稳。近年,在钧瓷烧制中选用还原性材料渗入 釉料中,使钧釉中还原烧成新技术获得成功,是钧瓷史上的一大技术突 破。 70年代景德镇研制出“无铅钧红”釉,其色相、光泽度及稳定性 均有大贴画度提高,且无铅毒,又是一次铜红釉烧制工艺上的革新。铜 红釉的烧制从过去只能烧小件到创烧出3米多高、通体一色的红花瓶和 口径1.08米的铜红釉碗,这都标志着现在色釉的配制技术和空投温的控 制技术均达到了极高水平。
如“脱胎”。从配方、拉坯、修坯、彩饰、上釉到装窑烧成,若一环有
失,则前功尽弃,工艺难度系数极高。尤其是修坯“少一刀则厚,多一
刀则破”。近现代精于薄胎修制的能工巧匠,凭着鬼斧神工的绝技,能
修制高达60厘米以上,小到拇指般的薄胎器。111厘米直径、壁厚仅
0.24厘米的巨型薄胎碗,140厘米×55厘米的薄胎皮灯都接喠问世。薄胎
20世纪的中国瓷器艺术,不仅颜色釉
争奇斗艳,釉下装饰妖娆多姿,而且釉上装饰亦成就瞩目、欣欣向荣,
并以其强烈的民族文化和审美特徵、丰富的艺术表现技巧和品类而屹立
世界 。
结束语:通过对陶瓷从古到今的变化
发展历程的了解,其中既有辉煌的时期,也有衰落的阶段,但总体来说
是进步远远大过退步,陶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点点的发展壮大,从
厂家 品牌 地域
综合 定位
生产窑数
国内销 售额
关于陶瓷 市场问卷
调查表
档次
一 你对瓷器
有过了解吗?
1 乐华 箭牌 佛山 第一 4条大窑 约4亿 1. 1. 不了
档次
解
2. 2. 一般了解
2
乐华
法思 莎
佛山
第一 档次
1条大 约1.2—3. 3. 了解
窑、1条
4. 4. 很了解
1.5亿
小窑
二 你知道以
70年代后,山东淄博陆续研制出滑石瓷、高长石瓷、高石英瓷、钠 长石质瓷、色瓷等类型的精细日用瓷而居全国领先地位。河北唐山的骨 瓷,文象岩厚胎瓷,邯郸的增韧骨灰瓷、刚玉强化瓷,a-方石英强化 瓷,景德镇和醴陵高白釉瓷、高硅瓷、特种耐热瓷等均有瞩目的成 就。
杭州在80年代烧制成功南宋官窑瓷,进而研制出异光变色釉、雪花 釉等新釉色。更有甚者,南宋官窑青瓷工艺在广州开花结果,如广州美 院高永坚教授研制的粉青纹片釉,釉色莹润,纹片中呈现冰花似的複杂 层面而精彩至极福建德化恢復了失传200多年的象牙白瓷,同时又利用 不同质料的泥釉烧造出莹洁的高白瓷、清雅的普白瓷、灵气的孩儿红, 华丽的色泥釉,还新开发了宝石黄、银丝釉、开片釉等新品种。80年代 后,为适应勾线点垛写意的现代青花之所需,配制仿古“炸料”晕散 淋、色泽浓重、沉而不灰、蓝而不俗。亦有用“海碧”青料绘制,色调 更加鲜丽艳蓝。尽管如此,大凡青花瓷均具幽靓素雅,晶澈明亮,彩翠 色润,青白相映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特徵,且经久耐磨、永不褪色、无铅 毒害,故居名瓷之首。
1.青花瓷
新乐
2.粉彩瓷
6
(原 鹰卫 佛山 第一
1条大窑
约1.3—
3.颜色釉 瓷
鹰牌 浴
档次
1.7亿
4.玲珑瓷
厂)
5.调朔瓷 6.薄胎瓷
7
惠达 惠达 唐山
第一 档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13条 约1.7—
7.影青瓷
大窑
2.0亿
8.釉里红 瓷
8
中陶 中陶 唐山
第一 档次
不详
约1.5—
9综合装饰 瓷
2.0亿
景德镇瓷器造
现代玲珑瓷在品种上除不加任何修饰而单独以玲珑作为装饰的“素玲 珑”外,又有与青花青碧交辉的“青花玲珑”、与釉上彩雅丽和谐的“玲珑 加彩”、在厚釉的深青色中透亮的“青瓷玲珑”、与半刀泥玉碧相映的“映 玉玲珑”以及透丽盈彩的“五彩玲珑”等。近年来,稀土元素镨、呈色更 加稳定。“玲珑眼”的形状也从传统的米粒状演化到月牙、流线、圆珠、 菱角、多角等规则和不规则形状,尚可雕成蝴蝶、花草、水浪、云朵等 各种图案。不仅在日用餐茶具中享誉遐迩,而且已拓展到各式花瓶、花 插、花钵、吊灯、壁灯、皮灯等各种花器和灯具上,充分显示了玲珑的 表现力和感染力,薄胎 薄如蝉翼、轻若浮云的薄胎瓷是泥坯工艺装饰 之一绝。它始于明代永乐年间,胎薄似“半脱胎”,至成化年间竟薄
人无限联想。
随着现代文明进程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
日趋多元化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陶艺家们不断地从民族传统中吸吮母
乳,从异域文化中汲取营养,探索和追求装饰的多种语言、形式、技法
的综合应用,在烧成工艺、泥坯处理、施釉技巧、材质选配、肌理应
用、釉彩结合等方面多方位、多层次地精思巧制,以达到更加丰富多彩
的艺术效果。
中的典型代表。定窑,也称粉定,以烧白瓷而著称,碗、盘制品彩覆烧工艺, 口沿上不施釉,俗称“芒口”汝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烧造工艺达到 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极致。官窑的瓷器釉色胎骨坚薄,釉色翠美清新,腴润 如脂,纹片纵横,飘逸流畅。哥窑,又称章窑。瓷器造型端庄古朴,器身釉色 滋润腴厚,传世者祢足珍贵。钧窑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 黑花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宋瓷在工艺上取 得较高成就,形成品种丰富多彩、造型简洁优美、装饰方法多种多样。 官私名窑名瓷都风格各异,有的清秀、有的浑厚、有的典雅、有的绚 丽、有的淳朴、有的民间色彩浓厚、百花争艳,个现独特的风格之美。 元代由于战乱,打击了制瓷业,但制瓷业工艺仍有新创新,出现了青花 瓷和釉里红技法。 明、清时期的陶瓷文化
1条大窑
22
加美 勒
加美 勒
佛山
第三 档次
1条大窑
6. 4.46岁以上 八 您的职业是:
1.机关、事业单位 2.厂矿企业 3.个体经营户或私营企业户 4. 其它 九 在多种销售渠道都可以买到陶瓷,你觉得哪种最方便? 1.当地销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