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发电厂作业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单项选择题(
1、1.凝汽式发电厂总效率只有25~35%左右,效率如此低的原因在于:()
A、锅炉设备各项损失太大,致使锅炉效率太低
B、汽水管道散热损失太大,且无法避免
C、冷源损失太大,且无法避免
D、在发电厂生产过程中要消耗掉很多自用电
2、水在锅炉中的加热、汽化过程是一个()。
A、等熵过程
B、定压过程
C、等温过程
D、等容过程
3、电厂实际生产的整个能量转换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存在着各种损失,为此以各种效率来反映其()。
A、不同阶段的初焓和终焓的比值
B、不同阶段的可用热量的大小
C、不同阶段的输入能量转变为有用能量的利用程度
D、不同阶段输入热量的大小
4、电厂实际生产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在数量上以下列哪种热量损失为最大?()
A、锅炉损失
B、汽轮机内部损失
C、管道损失
D、冷源损失
5、电厂实际生产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在数量上以下列哪种效率最低?()
A、锅炉效率
B、管道效率
C、汽轮机相对内效率
D、循环热效率
7、管道效率反映了()。
A、进入汽轮机的热量大小
B、由锅炉送出来的热量大小
C、汽轮发电机组各处管道的泄漏损失
D、管道绝热保温的完善程度
8、凝汽式发电厂的发电煤耗率可表示为:()
A、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发电量之比
B、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对外供电量之比
C、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平均负荷之比
D、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厂用电之比
第二章
单项选择题(
1、1.采用回热循环后,与之相同初参数及功率的纯凝汽式循环相比,它的()。
A、汽耗量减少
B、热耗率减少
C、作功的总焓降增加
D、作功不足系数更大
3、回热加热系统理论上最佳给水温度对应的()。P65
A、回热循环效率最高
B、回热循环绝对内效率为最大
C、电厂煤耗率最低
D、电厂效率最高
5、合理的回热系统应是:()
A、尽量多采用回热加热级数
B、尽可能的提高给水温度
C、由技术经济比较来定
D、使排挤低压抽汽为最少
8、回热式汽轮机最有利的抽汽压力应该是:()
A、使给水加热到一定温度的最低压力
B、能使给水温度尽可能提高的压力
C、能使加热级数较多的压力
D、使给水加热到一定温度的最高压力
10、其它条件不变,提高蒸汽初温,循环效率提高的原因是()
A、冷源损失数量减少
B、平均吸热温度提高
C、蒸汽湿度减少
D、蒸汽容积流量增加
11、其它条件不变,提高蒸汽初参数会使:()
A、锅炉效率提高
B、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提高
C、循环热效率提高
D、汽水管道及加热设备效率提高
12、若50MW机组进行改型设计,现阶段可考虑的合理措施是:()(原机组初压39 ata,初温535℃,终压0.05 ata)
A、排汽压力降至0.01ata
B、蒸汽一次再热至535℃
C、初温提高至560℃
D、初压提高至90 ata
14、采用中间再热的目的是:()
A、提高回热经济性
B、提高初参数后使排汽湿度不超过允许值
C、提高机组设计功率
D、利用锅炉烟道的余热以降低排烟温度
16、在实用范围内,提高蒸汽初压力能提高循环效率,其原因是:( )
A、蒸汽容积流量增加
B、汽轮机功率增加
C、锅炉内饱和温度提高
D、蒸汽过热度提高
17、提高蒸汽初温,其它条件不变,汽机相对内效率()。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先提高后降低
18、提高蒸汽初压,其它条件不变,汽机相对内效率()。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先降低后提高
22、常用的烟气中间再热,再热后蒸汽的()。
A、温度增加,压力增加
B、温度增加,压力下降
C、温度下降,压力下降
D、温度不变,压力下降
23、中间再热使热经济性得到提高的必要条件是:()
A、再热附加循环效率>基本循环效率
B、再热附加循环效率<基本循环效率
C、基本循环效率必须大于40%
D、再热附加循环效率不能太低
25、蒸汽中间再热方法中,蒸汽压损最大的是:()
A、烟气再热
B、新蒸汽再热
C、中间载热质再热
30、热电厂总效率表明了()
A、热变功的程度;
B、发电量与供电量之比;
C、燃料有效利用的程度;
D、电能、热能生产的热经济性。
31、热电厂的质量指标是:( )
A、总效率
B、总热耗量;
C、电能生产率;
D、燃料总消耗量。
32、热电厂的厂供电煤耗率可以表示为:()p33
A、热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发电量之比
B、热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对外供电量之比
C、热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对外供电、供热量相加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