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对制度用药反应持续改进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持续改进措施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断改良措施【1 】
一.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运用的合适性(用药顺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门路.用法用量.药物互相感化.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明消失或潜在的问题,制订并实行干涉和改良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运用的进程.
二.处方点评工作每月开展一次.每次抽查100张门急诊处方,检讨内容包含处方书写.运用通用名称.药品用法用量.抗菌药物的规范运用.处方合理用药评价.处方药品费用等,并请求各临床科室组织医务人员卖力进修,总结经验.
三.每月对住院病人用药情形进行抽查,统计住院病人抗菌药物运用率,并对限制类及特别类用药情形进行跟踪,检讨是否有越级运用抗菌药物.
四.每月对病院所有药品用药数目和金额前十位品种及抗菌药物进行统计排名.
五.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查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干划定,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常识培训与教导,制订并落实中断质量改良措施,促进合理用药,包管患者用药安然具有主要意义.
六.医务科.药械科对不合理用药.药品费用比例必须做好干涉工作.
第1页,共1页。
护理查对制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护理查对不到位原因分析
护理查对制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护理查对不到位原因分析护理查对制度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护理查对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患者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本文将对护理查对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护理查对制度存在的问题1.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护士对查对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执行力度不够。
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有时凭借主观印象,如给病人进行治疗时只喊床号,不喊姓名,更换液体时未做到姓名、药名、输液卡三对照,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
2. 执行医嘱不正确:部分护士盲目地执行错误的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错抄漏抄医嘱。
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患者造成影响。
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包括未服药到口或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2小时,错服、漏服、多服药,甚至擅自用药。
有的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等。
3. 未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违反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由于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工作流程不熟悉。
造成病情观察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
如卧床患者翻身不及时造成压疮,违反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造成器械、纱布遗忘在手术切口中,违反护理操作规程,让家属给患者鼻饲造成窒息。
4.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在一些医院,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护士工作压力大,无法充分履行查对职责。
5. 管理层面问题:部分医院管理层对护理查对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制度执行不力。
二、护理查对制度改进措施1. 提高护士对查对制度的认识:加强护士对查对制度重要性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查对制度在保障患者安全中的作用。
2.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熟练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责任心。
3. 完善查对流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查对流程,明确查对内容,确保查对制度的执行。
查对制度持续改进和整改措施
查对制度持续改进和整改措施查对制度是指在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对各项工作进行查对和整改的一种制度。
通过查对制度的持续改进和整改措施,可以不断提高组织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查对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查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组织和管理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1 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合规性通过查对制度,可以避免由于工作中的疏忽、错误或失误导致的不准确或不合规的结果。
通过制定清晰明确的查对流程和程序,可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1.2 防范风险和遗漏查对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风险和遗漏的发生。
通过对工作进行反复查对,可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遗漏,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其对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
1.3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查对制度,可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通过查对工作,可以发现工作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4 提升组织和管理水平通过查对制度的建立和持续改进,可以提升组织和管理水平。
通过查对工作,可以发现组织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组织和管理的水平。
二、查对制度的持续改进和整改措施为了保证查对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进行持续改进和整改。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改进和整改措施:2.1 确定查对流程和程序首先,需要明确查对流程和程序。
查对流程和程序应该明确工作的查对环节和责任人,确保查对工作的有序进行。
2.2 规范查对标准和要求制定并明确查对的标准和要求,确保查对工作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查对标准和要求应该明确反映工作的要求和规范,以便能够准确评估工作的质量。
2.3 建立查对机制和监督制度建立查对机制和监督制度,确保查对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通过建立查对机制和监督制度,可以及时发现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
2.4 推进查对工具和技术的应用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工具,推进查对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利用电子化的查对工具和系统,减少人工操作和误差,提高查对工作的效率。
查对制度、患者身份确认制度持续改进记录
儿科护理工作持续改进项目与实施记录
给药错
误
人员
其他
制度
流程 环境 患者及家属因素
护士长因素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
未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穿刺环境嘈杂,易对护士核对身份造成干扰
操作过程中未
做好解释工作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操作时未执行双向有声查对
护士安全意识欠缺
违反操作规程,输液时未核对输液卡及腕带 核对患者身份方法欠准确
给药制度落实不到位
多个患儿液体挂于一个输液杆上,易至错乱
处理问题能力差 护士因素
护士责任心欠缺
低年资护士临床经验欠缺,风险意识低
对制度落实监管不到位 患儿哭闹,家 属无心查对 科室对违反核心制度处罚力度轻
所辖病区较宽
图表 1给药错误原因分析。
静脉输液查对制度持续改进记录
静脉输液查对制度持续改进记录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2、认真查对输液卡,加入药液后须签名,标时间;3、备药前检查药液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药液有无变质等,同时注意批号、有效期,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不得使用。
4、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i禁忌,配液后检查药瓶内有无细小颗粒、浑浊、变色等。
5、易级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该类药物过敏史、使用前应做过过敏试验。
6、输液前必须用至少两种方式核对病人身份,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7、输液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8、建立输液巡视卡,半小时巡视查看输液速度,有无反应及局部情况。
1、到输血科取血时,应与输血科人员认真核对输血资料。
1)患者姓名、科室、妹号、作院号、血型:2)献血者姓名、血液编号、血型:3)血液成分、血量、采集日期、有效期;4)血液外观检查:标签完整性、供血单位、条形码、血袋完整性、有无明显凝块、血液颜色有无异常、有无溶血等:5)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以上核对完成后,发配血人员及取血人员共同签名后取血。
2、血液白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地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得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3、血液为特殊制品,如不立即输注.应及时送回输血科保存,不能保存在临床科室,血液山库30分钟不能退回。
血液经开封,不能退换。
4、输血前及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填写输血安全护理单并由两名护士核对无误后签名、签日期和时间。
5、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务带病历、输血单、输血用品和血制品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前述内容,呼唤患者姓名以确认受血者,如果想者昏迷、意识障碍或语音障碍时,与其近亲属共同进行确认,或核对患者腕带上的信息。
规章制度之护理查对制度整改措施
规章制度之护理查对制度整改措施护理查对制度是医疗机构内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
为了加强护理查对工作的管理,确保其有效落实和持续改进,制定以下规章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护理查对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二、制度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护理人员,包括护理部门、科室护士和护士长。
三、制度内容1. 护理查对的内容包括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记录,病人饮食、用药、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的查对,病人情况的评估等。
2. 护理查对的频次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要求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为每班至少两次。
3. 护理查对应由责任护士进行,护士长应对查对结果进行审核。
4. 护理查对应建立规范的记录表格,并对记录进行及时归档,备查。
5. 每次查对后应及时向医生汇报有异常情况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6. 对于经常出现查对差错或漏查的护士,应及时进行约谈和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查对方法。
7. 护理查对过程中发现医疗事故的,应立即向医院管理部门和医生汇报,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8. 护理查对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整改,更新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和记录表格。
四、整改措施1. 加强对护理查对工作的督导,建立责任护士值班制度,确保每个班次都有专人负责护理查对工作。
2. 建立定期的护理查对工作检查和评估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查对能力和质量意识。
4. 定期组织护理查对工作经验交流会,分享成功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案。
5. 确保护理查对工作的记录准确、规范、完整,便于查找和追溯。
6. 对护理查对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引入外部专家进行第三方评估,提供改进建议。
严格执行以上规章制度和整改措施,将有效提升护理查对工作质量,确保医疗机构内护理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
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标题: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严格的查对制度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本文将从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的必要性、实施步骤、注意事项、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必要性1.1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查对制度可以避免患者因用药错误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1.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查对制度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1.3 符合法规要求: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是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二、实施步骤2.1 制定查对流程:明确查对的内容、时间、人员以及操作步骤。
2.2 培训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查对制度并能正确执行。
2.3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查对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三、注意事项3.1 严格执行: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查对制度执行,不得有疏漏。
3.2 记录完整:查对过程要求记录完整,包括查对的内容和结果。
3.3 及时反馈: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四、效果评估4.1 患者满意度: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评估查对制度对患者的影响。
4.2 医疗事故率:比对医疗事故率可以评估查对制度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
4.3 定期评估:定期对查对制度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五、持续改进5.1 借鉴经验:可以借鉴其他医院的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查对制度。
5.2 定期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和质量意识。
5.3 加强监督:建立监督机制,对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总结: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是确保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医院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并加以有效实施和监督。
通过严格的查对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合理用药的持续改进措施[修改版]
第一篇:合理用药的持续改进措施......医院促进合理用药的持续改进措施1.单品种用药总量监控季度公示制度,医院药剂科每季度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本院单个品种用药总量进行排序,报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对用量排在前十位的药品进行公示,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为明显不合理的品种给予淘汰。
2.医师用药监控季度通报制度,医院药剂科每季度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使用了公示的药品的医师,要按照其用药数量进行排序,报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结合工作专业特点和工作量进行综合评价,对排在前十位的进行内部通报并公示,根据具体情况,对季度使用同一品种均位于前三位的医师进行使用情况答辩。
3.医师合理用药评价通报制度,医院通过业务查房、药事委员会等形式每季度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督查,发现问题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进行处罚。
质控办、医务科、感染办和药剂科负责人,定期、不定期对住院病历进行合理用药分析,每月抽查住院病历一次,每个科室不少于两份病历,每次抽查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并将评价结果报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对于不合理用药的病历按照合理用药管理办法暂行规定进行处罚。
4.药品用量动态监测与超常预警制度,医院药剂科每季度统计分析药品销量居前十位、上升幅度超50%药品向药事委员会报告,对不普遍常用的抗菌素品种,连续多个季度排在前十位药品、上升幅度超50%药品要写出合理使用情况分析,对有疑问的生产厂家、供应商进行黄牌警告,对连续多个季度仍在前十位的药品做出停用、限量销售等处理。
5.科室临床用药比月通报制度,医院合理确定各科室用药比例,财务科每月统计各科室收入与用药比报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医院利用药事委员会进行通报,并与科室效益津贴挂钩。
第二篇:临床合理用药的持续改进措施临床合理用药持续改进措施一、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医院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改进PDCA成果汇报
医院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改进PDCA成果汇报一、前言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对机体产生的不利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我国医疗机构药剂科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改进工作。
本报告通过运用PDCA(Plan-Do-Check-Act)管理循环原理,对医院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改进,总结近年来的成果。
二、PDCA管理循环原理简介PDCA管理循环原理是一种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四个阶段。
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循环往复,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工作质量的持续提升。
三、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改进措施1. 计划(Plan)阶段(1)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架构:成立以药剂科主任为组长,临床药师、护士长为成员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制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调查、处理等相关制度,明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流程、时间节点及责任人。
(3)培训与教育: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提升报告意识及处理能力。
2. 执行(Do)阶段(1)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用药,关注患者用药情况,发现潜在的药品不良反应风险。
(2)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建立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平台,方便医护人员及时报告、查询药品不良反应。
(3)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评价:定期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药品不良反应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3. 检查(Check)阶段(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检查医护人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2)药品不良反应处理情况:评估药品不良反应处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
药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范本(2篇)
药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范本重大____,大规模调集应急药品的保障方案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制度科室开展药事质量与安全评价活动制度科室季度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分析、评价与改进(二)管理重点1、药事____管理有药事管理____及____的制度和职责;有制度和操作规范指导全院药物管理和使用的各个环节;有每年药事工作(药物管理和使用的系统)的工作____和总结;有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药品遴选制度、“一品两规”的规定、医院“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蕴育供应目录”及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规定。
2、药物管理的系统追踪以药物为追踪对象。
药物管理是医院为病人提供药物治疗的系统和流程。
这涉及药物的选择、供应、储存、医嘱处方、配制、分发、配方、给药、记录和监测药物治疗都应使用有效的流程设计、实施和改的原则。
(1)药物管理。
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____、精神药、毒____、药物样品、易____药、试验用药、诊断用药、放射____、肠外营养剂、血液制品等。
要有临床常规应用药物、抗菌药物、高危药品、____品、精神药品、放射____品、相似药品等药品目录及管理制度;有抗肿瘤药物、肠外营养剂、血液制剂、药物样品、试验用药、儿科用药、患者自备药、医疗用毒____品及易____化学药品的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追踪重点是高危药品。
(2)药物选择、采购与质量管理。
有“医院药品目录”制定和修订制度、新药采购申请制度、急救药品采购制度、断药管理规定;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有药品储备情况的定期评估、分析;有药品质量管理制度与程序。
(3)药物储存管理。
有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有高危药品、相似药品储存管理规定(有统一标识);药品贮存设施、设备与质量要符合规定;有____“五专”和三级基数管理的规定,有____、精神药、毒____等“特殊管理药品”安全管理(防盗设施并____报警装置)规定;有药品召回管理制度与处置流程;有短缺药品管理制度;有患者自备药管理制度;有临床科室急救药品及常规备药管理制度。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持续改进记录
一、前言为了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我院依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了本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现将本制度持续改进情况记录如下:二、持续改进措施1. 加强培训,提高安全用药意识(1)定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参加安全用药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禁忌症、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认识。
(2)加强对新入职医护人员的岗前培训,确保其具备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
2. 优化处方管理,规范用药行为(1)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规范医师处方行为,确保处方内容准确、完整。
(2)加强对医师处方的审核,对不合理处方及时退回,督促医师改正。
3. 完善药品采购、储存、配送环节管理(1)严格执行药品采购、验收、储存、配送等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加强药品库存管理,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及时处理过期药品。
4. 建立用药安全监测体系(1)设立用药安全监测小组,负责全院用药安全监测工作。
(2)建立用药安全监测报告制度,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错误等问题进行及时上报、分析、处理。
5. 强化用药安全宣传教育(1)通过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普及用药安全知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意识。
(2)开展用药安全知识讲座,提高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禁忌症的认识。
三、改进效果通过持续改进安全用药管理制度,我院取得以下成效:1. 医师处方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不合理处方率显著下降。
2. 药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得到提高。
3.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逐步完善,用药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 患者用药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用药安全满意度不断提高。
四、总结我院将持续改进安全用药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同时,欢迎广大医护人员、患者及社会各界对我院安全用药管理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院安全用药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查对制度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查对制度一、目的为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连续性和适宜性,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查对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提供医疗服务的部门和个人。
三、组织结构1. 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改进计划和监督执行。
2. 设立医疗质量监控小组,负责日常的医疗质量监控和数据收集。
四、查对流程1. 定期查对: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医疗质量查对。
2. 随机查对:根据需要,随机抽查医疗服务流程和记录。
3. 专项查对:针对特定医疗服务项目或问题进行专项查对。
五、查对内容1. 医疗文书:包括病历、医嘱、检查报告等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医疗操作:包括手术、治疗、护理等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 医疗设备: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
4. 药品管理:确保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储存条件。
5. 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六、问题处理1. 发现问题后,应立即记录并报告给医疗质量监控小组。
2. 医疗质量监控小组负责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3. 落实改进措施,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七、记录与档案1. 所有查对活动应有详细的记录,并归档保存。
2. 记录内容包括查对时间、参与人员、查对内容、发现问题及处理结果等。
八、培训与教育1.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 加强对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重要性的宣传教育。
九、监督与考核1.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2. 考核结果作为医务人员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十、持续改进1. 根据查对结果和患者反馈,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2. 鼓励医务人员提出改进建议,共同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十一、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本查对制度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查对流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医疗服务中的问题,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
药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2篇)
药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一)标准学习和文件准备《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确定分级分程序》《手术/高风险操作授权流程》《手术(有创操作)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确定分级程序图》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度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手术医师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评估管理制度》《术前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工作流程》《医师进行手术/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度》《医师完成手术/高风险操作授权流程》《病历书写管理规定》《高危险性、高难度操作项目》《医师告知、患者知情同意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及报告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围手术期管理规定》《医院统计分析报告、评价与管理制度》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重大手术并发症的安全分析报告《医院质量改进与安全管理要点》“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二)管理重点1、医院手术分级覆盖全院各手术科室2、施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和手术分级授权动态管理3、管理制度完善、手术流程合理,各项安全措施最大限度规避手术风险4、与手术相关人员遵从安全宗旨,落实规范5、监管文件完整麻醉管理(一)标准学习与文件准备《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确定分级程序》《手术/高风险操作授权流程》《手术(有创操作)分级管理制度》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麻醉医师执业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麻醉医师专业理论及技能培训制度《评估管理制度》《评估重点项目表》《麻醉前评估记录,麻醉后随访管理》《麻醉诱导前评估》《术前病历讨论制度》《中-深度镇静前风险评估管理规定》《医师告知、患者知情同意制度》《重要评估后告知、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明细表》麻醉知情同意制度《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患者正确规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及报告制度》《中深度镇静检查/治疗管理规定》《常用镇静药物使用及注意事项》《患儿检查前使用水合氯醛管理规定》麻醉过程中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和流程麻醉复苏患者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疼痛管理规定》慢性疼痛镇痛治疗管理规范《输血管理规定》《临床用血工作流程》自体输血管理规定手术中用血制度与流程《____品及精神药品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检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二)管理重点1、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动态管理2、麻醉评估、方案制订3、麻醉安全核查与知情同意4、实施麻醉的观察、记录与风险、并发症的防范5、安全输血6、监管文件完整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一)标准学习与文件建立《医院药物治疗学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度》《药物管理和使用制度》《临床用药管理制度》《〈医院药品目录〉制定和修订制度》《病区备药管理制度》血液制剂临床使用管理办法生物制剂及高危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新药采购申请制度》《急救药品采购制度》《断药管理》《药品质量监控制度》《药品购进、储存和养护制度》《药品效期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制度》《____品及精神药品管理制度》《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急救车管理制度》《合理用药审核监测制度》《处方管理制度》《调剂工作管理制度》《静脉用药调配质量管理制度》《静脉配置人员管理制度》《全静脉营养液管理》《药品召回制度》《非临床科室储备药品管理制度》《药品报损制度》《退药管理制度》《药物存入安全管理制度》肠外营养液和危害药物等静脉用药调配规定《医嘱管理制度》《处方权限管理制度》《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给药人员权限管理规定》《查对制度》《住院病人自查药品制度》《门、急衣西药处方调配流程》《prn 医嘱管理》《儿科用药管理制度》《出院带药管理规定》《重点药物观察制度及程序》《胰岛素使用规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与评价分析报告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监控管理《非临床科室备药管理制度》药事管理应急预案药物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检测管理制度》《不良反应重点监测情况表》《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____药事管理应急预案____医疗救治药品目录药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二)十、药事管理质量安全和持续改进方案____中山骨科医院药事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方案会议学习内容如下:检查标准一。
给药制度查对制度
预防医疗差错
给药制度是医疗安全的 重要保障
预防医疗差错是提高医 疗质量的关键
给药制度可以减少用药 错误和药物不良反应
给药制度可以降低医疗 事故的发生率
提高医疗质量
减少用药错误:通过查对制度,确保用药准 确无误,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保障患者安全:查对制度可以确保患者用药 安全,避免因用药错误导致的不良反应。
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 行检查,确保制度的 有效执行
03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
结果,对查对制度进 行持续改进,提高查 对制度的有效性
02 评估效果:对查对制
度的执行效果进行评 估,分析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
04 培训教育:加强查对
制度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员工的查对意识 和技能
提高医疗效率:通过查对制度,可以减少重 复用药、漏用药等情况,提高医疗效率。
降低医疗成本:查对制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 用药,降低医疗成本。
核对患者信息
01
核对姓名、性别、 年龄等信息
02
核对诊断、治疗方 案等信息
03
核对药品名称、剂 量、用法等信息
04
核对药品有效期、 生产厂家等信息
05
核对患者过敏史、 用药禁忌等信息
04
询问患者是 否正在使用 其他药物, 并确认药物 之间的相互 作用
培训医护人员
A
培训内容:给药制度查对 的重要性、流程、方法等
B
培训方式:理论授课、实 际操作、案例分析等
C
培训对象:所有参与给药 制度查对的医护人员
D
培训效果评估:考核、 反馈、持续改进等
建立查对制度和流程
制定查对制度:明确查对内容、方
04
检查药品有效期:核对药品 有效期是否在有效期内,避 免使用过期药品
药事及药物使用管理及持续改进
9药库管理未由药学专业人员负责,科室或病区备用 药品未指定专人管理。扣0.5分。
5
3、执行“特殊管理药品” 管理的有关规疋。
1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 等“特殊管理药品”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定相应的管理 制度,缺一项扣0.5分。
损坏或近效期药品及时报损或更换。做不到一项扣0.5分。
3药事管理委员会对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情况定期检 查,对存在冋题及时整改,持续改进有成效,做不到 一项扣0.5分。
5
5、落实药品调剂制度, 遵守药品调剂操作规程, 保障药品调剂的准确性。
1无按《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 等有关规定制定药品调剂制度和操作规程。扣0.5分。
2药师未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 核和调配发药,扣0.5分。未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 用药交代的制度与程序,扣0.5分。
3无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的规定与程序。扣0.5分。
4无对临床超说明书用约的监控措施和记录。扣0.5
分。
5医院每年用药金额排序前十位的药品与医院性质及 承担的主要医疗任务不相符合。扣0.5分。
2“特殊管理药品”无安全设施,扣0.5分。
3无“麻、精”药品实行三级管理和“五专”管理的制度与 程序。扣0.5分。
4有“麻、精”药品实行批号管理的制度与程序,开具的 药品可溯源到患者,缺一项扣0.5分。
5无“特殊管理药品”管理的应急预案,扣0.5分。
6药事管理委员会定期对“特殊管理药品”检查,至少每 月1次。缺一次扣0.5分。
4协助医院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
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有记录,缺一项扣0.5
医嘱查对错误整改报告
医嘱查对错误整改报告一、背景医疗质量是医疗服务的基础,医嘱的正确执行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医疗纠纷案例的增多,医嘱查对错误的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我国卫生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标准,对医嘱查对工作进行严格要求。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医嘱查对错误仍时有发生。
为此,我院决定对医嘱查对错误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二、查对错误情况分析1. 查对制度不健全:部分科室未制定完善的医嘱查对制度,或制度执行不力,导致医务人员对医嘱查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 查对流程不规范:部分医务人员在执行医嘱时,未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查对,如未对医嘱内容、患者身份、用药时间等进行仔细核对。
3. 沟通不畅:医务人员之间沟通不足,导致医嘱执行过程中出现误解和错误。
4. 培训不足:部分医务人员对医嘱查对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5. 信息化水平不高:虽然我院已初步实现医疗信息的电子化,但部分科室在医嘱查对环节仍依赖人工操作,导致效率低下、错误率高。
三、整改措施1. 完善查对制度:各科室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医嘱查对制度,明确查对流程、责任人及奖惩措施。
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对医嘱查对重要性的认识。
2. 规范查对流程:医务人员在执行医嘱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查对,包括对医嘱内容、患者身份、用药时间等进行仔细核对。
此外,加强床旁查对,确保医嘱执行正确无误。
3. 加强沟通与协作:医务人员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医嘱的正确传递和执行。
同时,设立医嘱查对小组,定期对医嘱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
4. 提高培训质量: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每位医务人员掌握医嘱查对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医嘱查对制度、流程、方法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分析。
5. 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医嘱查对环节的信息化水平。
实现医嘱电子化、床旁终端查询等功能,减少人工操作,降低错误率。
药品不良反应持续改进记录
《药品不良反应持续改进记录》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随着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药品安全关注度的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持续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记录关于药品不良反应持续改进的一系列工作和成果,旨在不断提升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背景在医疗实践中,药品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不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还会给医疗单位和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和不良影响。
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事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持续改进,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必然要求。
二、监测与报告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一)监测网络的构建为了全面、及时地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我们首先建立了覆盖全院的监测网络。
各临床科室设立了专门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员,负责收集本科室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并及时上报至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部门。
医院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管部门以及相关医疗机构建立了信息交流渠道,确保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和相关政策法规。
(二)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制定了详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明确了报告的范围、流程、时限和要求。
要求医务人员在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后,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填写报告表格,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至监测管理部门。
对于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还要求立即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补充报告。
加强了对医务人员关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知识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报告意识和报告质量。
(三)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发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不良反应报告的上线填写、审核、统计和分析功能,提高了报告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系统可以实时查询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分布特点等信息,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完整版)药物查对制度和执行、核对制度及流程
完整版)药物查对制度和执行、核对制度及流程1.药物查对制度1.1 目的药物查对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在患者用药过程中,药物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得到充分保证,避免药物误用和错误的发生。
1.2 内容药物查对制度包括以下方面内容:患者信息核对:正确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住院号等,以避免发生患者身份混淆或错误用药的情况。
药物医嘱核对:核对医嘱内容,包括药物名称、剂量、途径和频率等,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药物配药核对:配药时核对药物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防止配药错误和混淆。
药物发药核对:在药物发放过程中,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签名等信息,确保正确的药物发放给患者。
药物输入核对:在给药过程中,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途径等信息,避免药物输入错误和误用。
1.3 执行药物查对制度的执行需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研究培训:医护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药物查对的重要性和执行步骤。
2.配备必要的工具:确保有适当的药物查对工具,如核对单、贴签纸等。
3.严格执行:在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执行药物查对制度,保证每一步都得到正确核对。
4.文档记录:将每一次药物查对的结果进行记录,便于事后查证和追溯。
2.核对制度及流程2.1 目的核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各项操作都经过准确的核对,以降低医疗错误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2.2 内容核对制度包括以下方面内容:患者身份核对:在每一次操作前,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等信息,以确保与医疗记录一致。
医嘱核对:核对医嘱的内容,包括药物、剂量、途径、频率等信息,防止误用或错误的发生。
检查结果核对:核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因错误结果导致诊断和治疗的错误。
手术前核对:在手术前核对手术部位、手术项目、患者姓名等重要细节,减少手术错误的风险。
转运核对:在患者转运过程中,核对患者的身份、转运目的地等信息,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正确转运。
2.3 执行核对制度的执行需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培训教育:医护人员需要接受针对核对制度的培训,了解核对的重要性和执行步骤。
[护理质量问题整改措施]护理整改措施 护理查对制度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问题整改措施]护理整改措施护理查对制度整改措施护理质量问题整改措施引言概述:护理质量问题是医疗机构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医疗机构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探讨护理质量问题整改措施,着重介绍护理查对制度的整改措施。
一、建立全面的护理查对制度1.1 制定明确的护理查对标准:明确不同科室、不同病种的护理查对标准,包括护理操作、用药管理、感染控制等内容。
1.2 设立查对频次和时长:确定护理查对的频次和时长,保证每位患者都能接受到规范的护理查对。
1.3 建立查对记录和反馈机制:建立完善的查对记录和反馈机制,及时记录查对情况并对不合格的护理进行整改。
二、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管理2.1 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定期进行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2.2 强化护理人员管理:建立健全的护理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考核和监督,确保其遵守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
2.3 激励护理人员积极性:设立奖惩机制,激励护理人员积极履行职责,提高服务质量。
三、优化护理设施和设备3.1 更新护理设备:定期更新护理设备,确保设备功能完好,以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3.2 设立护理便利设施:在病房设置便利设施,方便患者及时接受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3.3 建立护理安全制度:建立护理安全制度,确保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四、强化护理质量监管4.1 建立护理质量评估机制:建立护理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
4.2 加强护理质量监督: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监督,建立护理质量监督巡查制度,确保护理质量符合标准。
4.3 推行护理质量考核:设立护理质量考核机制,对护理质量进行考核评分,激励医护人员提高服务水平。
五、建立护理质量改进机制5.1 成立护理质量改进小组:成立护理质量改进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护理质量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5.2 实施护理质量改进方案:根据护理质量问题整改方案,实施具体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kpyy-fck-005
妇产科用药反应处理持续改进评估表
项目名称护理工作中药物反应处理落实持续改进
目标设定
科室人员坚持落实护理查对制度,知晓各种药物反应的处置流程,体现
及时有效,减少用药反应的发生。
部门妇产科质管员:庞青青
起止时间2015年1月1日起---2015年6月11日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用药反应的处置流程知晓率不高,在护理操作后药疗指导不到位,患者对于用药后不良反应缺少认识。
分析原因通过召开科室人员座谈会、进行集体讨论的方式,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进行分析。
主要原因是:
1、护理查对制度落实仍有丢落;
2、相关用药反应的处置制度及流程培训较少,知识覆盖率不全;
3、检查督导工作不到位;
4、护士责任心不强,药疗指导不到位,处理不及时。
改进方案1、严格要求医护人员执行医嘱核对、护理查对制度;
2、利用岗前培训时间,进行用药反应相关知识的培训;
3、由护士长进行检查和督导;
4、对已发生的用药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
科质控小组意见科室持续改进小组评估:
□满意□较好□一般□较差
科组长签字:
年月日
科质控检查意见科室持续改进检查组长的评估:
□满意□较好□一般□较差
科组长签字:
年月日
科考核
意见主任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