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3例疗效观察
四逆散合左金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四逆散合左金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四逆散合左金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引言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样疼痛、胃酸倒流至食管、胸口灼热感等。
尽管针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已经有所进展,但传统中医药治疗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本研究旨在探索四逆散合左金丸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
材料与方法选取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50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30-60岁。
根据患者的自愿,将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而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逆散合左金丸治疗。
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和内镜检查。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减轻、胸口灼热感消失等。
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的食管糜烂面积和程度减少明显,细胞观察显示黏膜修复情况良好。
而对照组的内镜检查结果与治疗前基本无变化。
讨论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中,四逆散和金匮肾气丸分别作为独立的治疗方剂,对一些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疗效。
文献中也有报道称四逆散合左金丸对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治疗效果。
我们的研究结果也验证了四逆散合左金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性。
分析其机制可能是该药方可以有效调节胃酸分泌,促进食管黏膜修复。
然而,我们的研究仅仅是初步探索,仍需更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和更详细的机制研究支持。
结论本研究表明,四逆散合左金丸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在缓解症状和食管糜烂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然而,由于样本数量较小且仅为初步研究,仍需更多临床试验和机制研究来证实这一结论。
期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中药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机制,并提供更具体的治疗方案和指导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四逆散合左金丸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缓解症状并改善食管糜烂情况。
然而,由于样本数量较小且仅为初步研究,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和机制研究来验证这一结论。
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分析
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分析张志涛【摘要】目的对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4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加味四逆温胆汤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一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共有46例治愈,占对照组总数的63.88%,22例患者有效,占对照组患者总数的30.55%,4例患者无效,占对照组患者总数的5.55%.观察组患者共有52例治愈,占观察组患者总数的72.22%,18例患者有效,占观察组患者总数的25%,2例患者无效,占观察组患者总数的2.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22%,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胃镜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6.11%,观察组的胃镜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4.44%.两组患者的胃镜疗效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30例复发,占对照组患者总数的41.66%,观察组患者中有10例复发,占观察组总数的13.88%.结论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能够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改善,并使患者的食管黏膜损伤愈合.【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5(013)017【总页数】2页(P28-29)【关键词】四逆温胆汤;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疗法;噎膈【作者】张志涛【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科,辽阳111000【正文语种】中文如果患者的食管长期在胃蛋白酶和胃酸的环境中暴露,就很容易发生黏膜损伤和食管炎症。
患者的食管反流症状通常是由酸反流引起的[1]。
在西医中,一般是使用一些措施来对胃酸的分泌进行抑制,一般情况下质子泵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使用范围较广。
本文选取了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44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了加味四逆温胆汤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四逆散和左金丸联合治疗反流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四逆散和左金丸联合治疗反流食管炎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四逆散和左金丸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40例胃食管炎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名,观察组采用四逆散口服液加左金丸,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潘多利酮作为对照。
两组均为对照组,各治疗周期为3周,并进行临床效果评价。
同时,对两组病人进行了为期6个半月的长期临床观察,并将两组病人的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临床总有效率在95%左右,而对照组则为100%。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差异不明显;在这六个月的时间里,有3个病人在观察组中被确诊为复发,并且平均有15%的复发率,而在控制组中有6个病人的复发率是30%。
结论:四逆散与复方左金丸结合治疗效果好,长期使用效果好,可广泛用于临床。
关键词:四逆散;左金丸;反流性食管炎反血流性食管炎综合症(RE)是临床实践中其他常见的消化系统急性炎症类型之一,其临床表现概括为胃灼热、胸廓或后壁疼痛、反胸酸、反食和咽黏膜明显不适等[1]。
虽然西医结合治疗确实可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善身体的一些局部病理症状,但由于药物副作用也很大,药物往往容易复发。
反流性食道炎是因为胃和十二指肠反流引起的。
人的食道,可导致黏膜的炎症反应,如溃疡、溃疡、纤维化。
西医的作用是抑制胃酸和胃动力的药物,但是西医的作用并不是很好。
中医认为,此病可归类为“吵闹”,“恶心”,“呛咳”,“痞子”。
肝、胆、脾、肺等脏器的升降功能紊乱。
其病因在《内经》中记载了很久。
此症由情绪麻痹、抑郁、愤怒伤肝、伤胃;饮食不节、油腻、油脂、湿热、多种病机交互作用,会造成肝气不降,从而引发疾病[2]。
其治法以降肝泻火,解郁健脾,降逆胃,用左金丸四逆散,黄连寒泻火方,吴珠玉降视网膜炎,制酸止痛,均能有效地控制黄连的凉性。
柴胡疏肝理气;沉香、陈皮、枳壳等能降浊气,使肝气平稳上升。
老中医创制的四逆散方配合中药左轮津丸辅助治疗,相比之下,效果相当令人满意,值得继续临床推广。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的临床观察》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的临床观察》一、引言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一系列症状。
其中,肝胃不和型是GERD的一种常见类型,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是中医常用的方剂,具有调和肝胃、消食化积的功效。
本研究旨在观察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的临床效果。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120例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2. 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加减。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胃镜检查等指标。
三、结果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的反酸、嗳气、胃胀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持续时间较短。
2. 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实验组患者的食欲、睡眠、情绪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3. 胃镜检查实验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胃镜检查显示炎症、糜烂等病变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四、讨论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的临床效果显著。
该方剂具有调和肝胃、消食化积的功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该方剂还能够减轻胃镜检查显示的炎症、糜烂等病变程度,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与常规西药相比,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具有整体调节、标本兼治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病情。
五、结论本研究表明,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该方剂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胃镜检查显示的病变程度。
因此,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
厚朴 汤合 四逆散 辅助 治疗 GERD,获得 满意 效果 ,现 报 告如 下 。 1 对 象和方 法 1.1 对 象 选择 2015年 1月 至 2017年 3月 我 院 收 治 的 124例 GERD患 者 ,所 有患 者 均 具有 GERD的典 型症 状 并 经 胃镜 提 示 为 反 流 性 食 管 炎 。排 除 标 准 : (1)消化道溃疡、食管裂孔病、消化道肿瘤 ;(2)合并严 重 的肝 肾功 能 不 全 ;(3)合 并 精 神 系 统疾 病 。随 机 分
DOI:10.16833/i.cnki.ibmc.2018.02.051
O bservation of the curative efect of Banxia houpu decoction com bined with Sini powder in the treatm 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 lux disease YE Xufing,DAI Zhaoyan,XU Suyu
tion combined with Sini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GERD is safe and efective,which San further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when assisting western medicine. KEY W ORDS Banxia houpu decoction;Sini powder;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 e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Zha ̄iang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uangdong,Zha ̄iang 524037,China) ABSTRACT 0bjecf 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Banxia houp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Sini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Methods:124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GER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6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加味四逆散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医证候改善 及胃泌素 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中医中药・加味四逆散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医证候改善及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李士英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胃、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诱发的一种食管炎症!在内镜下患者可表现为食管黏膜破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痛等!严重者可出现食管阻塞、出血等!严重影响着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多首选质子泵抑制剂、比受体阻断剂等为主,但疗效仍有可提升的空间。
随着近年来中医治疗的不断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也逐渐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
四逆散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具有疏肝理脾之效,可治胃溃疡、胃炎、胆囊炎等肝胃不和、肝脾气郁等症'1($在中医中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和肝胃不和、肝脾气郁之间有密切联系'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味四逆散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对中医证候积分、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改善效果。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诊的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孔有典型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临床症状,并通过胃镜检查确诊。
内镜下分级:0级为正常(可伴有组织学改变);l a级为条状或点状发红、糜烂位置<2处;l b级为条状或点状发红、糜烂位置!2处;"级为有条状发红、糜烂表现且有融合、但非全周性,融合程度< 75%;#级为病变部位广泛,有明显发红、糜烂表现且融合成 全周性,融合程度!75%$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主症包括呃逆暧气、吞酸烧心、胸胁胀满,次症包括情志抑郁、口干口苦、易怒烦躁、大便干结,舌苔红且黄腻,脉象弦,辩证为“肝脾气郁证”$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中医诊断标准;②年龄40~65岁;③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药物性食管炎、腐蚀性食管炎、霉菌性食管炎、免疫相关食管病变等、食管癌等;②近2周内未服用过质子泵抑制剂、比受体阻断剂等药物;③既往有胃肠道手术史;④合并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胃腺体萎缩、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等消化道疾病;⑤合并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严重疾病;⑥合并严重肝、肾、心功能障碍、糖尿病、恶性肿瘤等;⑦对研究药物过敏;⑧妊娠期哺乳期$1.2试验设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3例疗效观察
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3例疗效观察
高成芬;郭学梅
【期刊名称】《四川中医》
【年(卷),期】2002(20)12
【摘要】采用中药四逆散辨治反流性食管炎 6 3例 ,结果显效 2 9例 ,有效 2 3例 ,无效 11例 ,总有效率 82 5 3%。
【总页数】2页(P29-30)
【关键词】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中医药疗法
【作者】高成芬;郭学梅
【作者单位】达州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71
【相关文献】
1.雷贝拉唑联合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J], 赵世民;杨彩丰;高春燕;苏小青;侯静芳
2.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疗效观察 [J], 毕鹏
3.四君子汤合四逆散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J], 杨洁;陈文剑
4.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疗效观察 [J], 毕鹏
5.加味四逆散联合温针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J], 苏琛;唐冰喜;凌芳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君子汤合四逆散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四君子汤合四逆散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以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胸闷、反酸和吞咽困难等症状为主。
传统中医药认为,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脾胃虚弱、气滞和热毒内结所引起的。
因此,中医药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旨在观察四君子汤合四逆散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50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治疗组给予四君子汤合四逆散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单独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食管炎症状积分和食管上皮组织损伤程度等指标。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明显缓解,疼痛、胸闷、反酸和吞咽困难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效果相对较差。
治疗组患者的食管炎症状积分在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对照组的食管炎症状积分变化不明显(P>0.05)。
此外,治疗组的食管上皮组织损伤程度在治疗后明显改善,对照组的改善效果较差。
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四君子汤合四逆散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四君子汤作为一剂具有健脾和胃、理气化痰的方剂,可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减少食管和胃之间的胃酸和胃液的反流。
四逆散则具有行气、散寒、除痰的作用,能够舒缓胃肠道的痉挛和炎症反应,减少食管炎症状的发生。
埃索美拉唑则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食管黏膜的腐蚀作用,并且能够控制胃酸的分泌量,减少反流情况的发生。
结论:四君子汤合四逆散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减轻疼痛、胸闷、反酸和吞咽困难等症状,并改善食管炎症状积分和食管上皮组织损伤程度。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可以考虑采用该方剂联合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采取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观察其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74%,复发率18.42%;对照组有效率73.68%,复发率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明显提升了临床效果,降低了复发率,是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四逆温胆汤;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031-02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ur o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stomach disharmony reflux esophagitisZhang Dingrong, Wang Xuemei.Cangxi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angxi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628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take four inversion bile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liver and stomach reflux esophagitis, observe its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January 2016-2016 year in May, to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76 cases of reflux esophagitis patien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4.74%, the recurrencerate was 18.42%; the control group was 73.68%,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39.4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in treating bile four invers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linical effect,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is the treatment of liver An effective means of disharmony of the stomach in reflux esophagitis.【Key words】FourWendan Decoction;Disharmony of liver; Stomach反流性食管炎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灼热、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严重可引发食管狭窄或溃疡[1]。
四逆散合左金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观察
四逆散合左金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析四逆散合左金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GERD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n=33,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n=33,给予四逆散合左金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评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3.9%,与参照组的75.8%进行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结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较参照组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在GERD治疗中应用四逆散合左金丸与雷贝拉唑,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GERD;四逆散合左金丸;雷贝拉唑;临床疗效GERD是消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些年来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1]。
现今,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以西药治疗为主,具有疗效快、用药方便、疗效好的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复发率高[2]。
所以,为了进一步探讨GERD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66例GERD患者进行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GERD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n=33,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n=33,给予四逆散合左金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
参照组中,女18例,男15例;年龄20~63岁,平均(46.5±5.9)岁;病程1~52个月,平均(18.1±3.5)个月。
治疗组中,女20例,男13例;年龄21~61岁,平均(46.1±5.7)岁;病程1~48个月,平均(18.0±3.6)个月。
通过对患者上述资料的统计分析可知,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对比价值。
四逆散加味治疗反流性食道炎
四逆散加味治疗反流性食道炎
侯立玲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07(027)008
【摘要】反流性食道炎是胃液或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道引起的食道下段粘膜炎性病变,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呕吐”、“胃反”等。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劳累过度而发病。
【总页数】1页(P10-10)
【作者】侯立玲
【作者单位】德州联合医院,山东,德州,253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四逆散加味治疗反流性食道炎30例 [J], 刘红
2.经方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脾气郁型膝痹病验案一则 [J], 任毅
3.四逆散加味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气滞型)的疗效评价 [J], 程伟慧;许英铭;黄晓静
4.四逆散加味治疗儿童感冒后咳嗽效果观察 [J], 肖健;兰作发
5.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J], 孙化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的临床观察》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的临床观察》一、引言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一系列症状。
其中,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之一。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治疗方法,针对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符合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的病例,共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
2. 治疗方法四逆散合四君子汤的组成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柴胡、枳实等中药材。
根据患者病情,可适当加减药物。
治疗组患者以口服中药为主,每日一剂,连续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镜检查结果、生活质量评分等。
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的胃痛、胃胀、反酸、嗳气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生活质量评分也有显著提高。
2. 胃镜检查结果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食管黏膜炎症程度、糜烂程度及范围均有所改善,且黏膜修复速度明显加快。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胃镜改善情况更为显著。
3. 统计学分析通过对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发现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四、讨论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
该方剂通过调和肝胃、理气止痛、降逆止呕等作用,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清肝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清肝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吉林市龙潭中医院132021【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清肝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例数均为30例,分别采取清肝四逆散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反酸、胸骨后灼烧痛、嘈杂、口干口苦、两肋胀痛、大便秘结等中医症状积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反酸、胸骨后灼烧痛、嘈杂、口干口苦、两肋胀痛、大便秘结等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采取清肝四逆散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食管炎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清肝四逆散;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在临床上发生率相对较高,患者在发病的时候,会出现反酸、胃胀痛等情况,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比较大[1]。
药物治疗是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为了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除了常规西药治疗之外,还需要引入清肝四逆散等中药汤剂进行治疗,通过中药汤剂治疗更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清肝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48.05±1.44)岁,患者最长病程39个月,最短病程3个月,平均病程(16.36±1.88)个月。
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31岁,平均年龄(48.11±1.42)岁,患者最长病程38个月,最短病程4个月,平均病程(16.45±1.83)个月。
加味四逆散联合温针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80-Journal$Minimal l y Invasive Mediine,Apr.2021,Vol.16,No.2加味四逆散联合温针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苏琛唐冰喜凌芳菊(平果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广西平果市531400)【摘要】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联合温针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纳入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
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口服加味四逆散,试验组采用口服加味四逆散联合温针灸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胆汁反流情况、胃0痛消失时间、反酸消失时间、饱腹感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胆汁反流频率、持续时间均有所好转,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
试验组患者胃0痛、反酸、饱腹感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反流性食管炎采用加味四逆散联合温针灸综合疗法,可发挥疏肝和胃、理气降逆、制酸止痛、清热安中之功效,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愈时间,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加味四逆散;温针灸;反流性食管炎【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DOI:10.11864/j.issn.1673.2021.02.34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情志失调、生活作息和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导致胃食管反流现象越来越普遍。
胃食管反流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会使食管受到胃酸的过度刺激,引起食管病变,甚至发展为食管癌。
反流性食管炎可因多种因素引起,如食管下括约肌和膈膜的抗反流屏障功能异常、解剖结构异常(食管裂孔疝、食管胃角)、胃排空 功能下降、腹内压增高、心理作用等[1]。
西医治疗该病多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组胺H2受体、促胃动力等药物,虽可缓解症状,但副作用较大[2]。
四逆散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68例
按
道・ 临证 纷
四堙散治疗 胃食管反 流性咳嗽 6 8例
郭 麦 荣
镇 原县第一人 民医院, 甘肃 镇原
[ 摘
7 4 4 5 0 0
要] 目的: 观察 四逆散 治疗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 G E R C ) 的 临床疗效 。方 法: 将1 3 6例 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
Tr e a t i n g 6 8 Ca s e s o f Ga s t r o e s o p h a g e a l Re l f u x Co u g h b y S / Ni Po wd e r
GUO Ma i r o n g
Z h e n y l l x t n C o u n t y t h e F i r s t P e o pl e ’ S Ho s p i t a l , Z h e n y u a n 7 4 4 5 0  ̄C h i n a
一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0 - 2 5
作 者简介: 刘永孝 ( 1 9 7 O 一) , 主治 医师。研 究方向: 内科常见
病的诊治 。
— \ 79 / / _
援 道 ・ 临证 劈
。 啪 乃 帆 伽 。 如 珊 , 2 0 J 5 D f . 2 8 Ⅳ 0 . 8
e a c h g r o u p , he t o b s e r v a t i o n ro g u p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h t S i Ni p o wd e r , t h e c o n ro t l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r o u t i n e r t e a t me n t o f we s t ・ e r a me d i c i n e i n c l u d i n g o me p az r o l e c a p s u l e s , s u e r a l f a t e s u s p e n s i o n , d o mp e id f o n e t a b l e t s a n d o t h e r s . To o b s e r v e c l i n i c a l
四逆散加味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气滞型)的疗效分析
四逆散加味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气滞型)的疗效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3T01:22:39.18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3年1期作者:冉守权[导读] 观察四逆散加味疗法应用于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气滞型)患者的有效性。
冉守权南部县富利镇卫生院四川南充 637535【摘要】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疗法应用于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气滞型)患者的有效性。
方法:110例,均患有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气滞型),就诊时间[2021年5月-2022年5月],选取随机方式,均等拆分,设立2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例数55例,前者为常规西药疗法方案,后者为四逆散加味方案,对比差异。
结果:观察组的胃功能相关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P<0.05)。
结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气滞型)患者得到四逆散加味疗法的治疗后,胃功能指标得以优化,临床症状得以缓解,疗效显著。
【关键词】;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气滞型);四逆散加味;临床效果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患者常伴有典型的胸骨后灼烧感、由上腹部向上至颈部的烧心以及反流等症,但就医时经内镜检测并无胃粘膜及食管损伤,对患者正常的生活有较为负面的影响[1]。
常规的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药以及促胃动力药在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气滞型)初期,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患者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单一服药一段时间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疗效欠佳[2-3]。
本文就四逆散加味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气滞型)患者临床症状的积极作用进行探索,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0例,均患有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气滞型),就诊时间[2021年5月-2022年5月],选取随机方式,均等拆分,设立2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例数55例。
基本信息和对比结果由表1进行呈现,较为相似(P>0.05)。
【孙喜才:四逆散为基础方,分四型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虽然病机复杂,症状多变,但临床辨证时,当法宗四逆散之义再审其虚实寒热,分而治之。
肝气犯胃型常有情志不遂或工作紧张史,症见胸脘闷痛,咽下困难,时有恶心,反酸嘈杂,打嗝,嗳气,心烦易怒,喜叹息,纳食差,大便干燥,舌淡红,苔白,脉沉弦。
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用四逆散加减以治之。
药方:柴胡12g,白芍12g,枳壳12g,陈皮12g,清半夏12g,厚朴12g,枇杷叶10g,炒瓦楞30g,鸡内金10g,麦芽6g。
肝脾不和型本型常因情志内伤日久所致,肝强脾弱,脾虚清气不升,胃腑浊气上逆,症见面色萎黄,神疲消瘦,纳差乏力,反酸嘈杂,胸闷胀痛,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弦缓。
治宜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用四逆散加减。
药方:柴胡12g,白芍12g,枳壳12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5g,陈皮12g,清半夏12g ,煅瓦楞30g,乌贼骨30g,鸡内金10g,大枣5枚。
脾气虚弱型常因久病脾虚或饮食伤胃所致,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胸脘胀满,进食后加重,嗳气频频,嘈杂呃逆,肠鸣腹胀,失气屎出,舌淡苔薄,脉沉弱无力。
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降浊,方用四逆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味。
药方:柴胡12g,白芍12g,枳壳12g,炙黄芪10g,白术12g,陈皮12g,清半夏12g,升麻6g,当归12g,煅瓦楞30g,枇杷叶10g,鸡内金10 g,炙甘草6g,海沉香3g。
胃阴不足型常因吐泻或放疗、化疗刺激者,症见胸脘隐隐灼热或时发灼痛,吐酸纳差,口渴唇燥,心烦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或剥脱或光红无苔,脉弦细。
治宜滋阴养胃降浊,方用四逆散合益胃汤加味。
药方:柴胡12g,白芍12g,枳壳12g,麦冬12g,竹茹10g,海沉香3g,川黄连6g,吴茱萸3g ,煅瓦楞30g,鸡内金10g,小陈皮12g,清半夏12g,火麻仁30g。
出处:贵阳中医学院学报孙喜才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
四逆散合乌贝散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76例临床观察
证 加 减 : 胃湿热 加黄 连 6g 竹茹 1 ; 胃虚寒 加 脾 , 0g 脾 黄芪 1 , 参 1 , 姜 6g 胃阴不 足 加 沙 参 1 5g 党 0g 干 ; 0 g 麦 冬 1 , , 0g 石斛 1 。每 I 1剂 , 煎 2次 , 药 0g : I 水 得
汁 约 2 0ml 0 。服 法 : 次 1 0ml每 日 2次 。2个 月 每 0 , 为 1 疗程。 个
辨证 各有 侧重 : 为 脾 胃湿 热 、 胃虚寒 、 分 脾 胃阴不 足
3型 。治疗 予 四逆 散 合 乌 贝 散 加 味 : 胡 9g 白芍 柴 , 1 , 壳 1 , 草 6g 乌贼 骨 2 , 贝 1 , 5g 枳 5g 甘 , 0g 浙 2g 苏
梗 1 , 2g 荷梗 1 , 2g 白及 1 , 2g 三七 粉 3g 冲服 ) ( 。随
维普资讯
北京 中 医 2 0 0 7年 7月 第 2 6卷 第 7期 B in o ra o M ,uy2 0 . e igJ un l f j TC Jl,0 7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四逆 散 合 乌 贝散 加 味治 疗 反 流 性 食 管 炎 7 临床 观 察 6例
反 流性食 管 炎 (elxeo h gt ) 由多 种 因 rf sp a i s 是 u i 素 引起 的 胃和 ( ) 或 十二 指肠 内容 物 反流 至食 管 引起 食 管黏膜 损伤 , 生 炎 症 、 烂 或 溃 疡 的一 种 疾 病 。 产 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芬 郭学 成 梅
提要: 采用中药四逆 散辫治反流性食管炎6 例 , 3 结果显效2 例, 9 有效 2 例,无效 1 例, 3 1 总 有效率 8 3 o L5%
关键词 : 反 流性食 管炎 一 中医治疗 四逆散
柴胡、 丹皮各 1 , 5 积实、白 g 芍各 2 , 0 香附、 9 桅子各1g 2, 黄连 l , o 沉香 3 冲服) 甘草 6。水煎服, i g g( , g 每} 1 剂, 分3 次服, 剂。 7 二诊: 服上药后症状明显级解, 现以胸 部灼热和咽部不适为主。于上方加丹参 3g 地愉 1 , 0、 5 7 g
王xx ,男性,4 岁, 01 1 月 1 1 20 年 2 3日就诊。主
诉,胸骨后灼痛 3年 。加重半 月。现病史 :患 者近 3年来
四 医 川 中 otao S ha o TaioaC ie M-;n unl i un r tnl ns f c f d i h e ,}e I ,
治疗前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及内 镜检查食管炎分级无明显 变化〔 2 1
32 6 M果 . 4 > 显效2 9例 ,有效 2 3例 ,无效 1 1例 ,总 有效率 8 .36 25 90 4 病案举例
促进胃 蠕动和排空[ 临证中常用此方辨证论治, 4 1 应用于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是根据 此病特殊 的病理特点 。本治疗 结果显示 :对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的改善时间大大缩短 , 内镜 下食管炎枯膜象的恢复明显加快。说明中药四逆散辨治反
伤与颅 内器质性病变 。
2 治疗 方法
方药组 成 :薄荷 2g 4 ,川芍 、荆 芥各 1g 2 ,羌 活 、白芷 、菊花各 6 ,炙甘草、细辛、僵蚕各 3 , 9 g 防风 5a辨 证加减 ,血 疲者 加丹 参、红花 、桃 仁 g 各 9 ;阳亢者 减细辛 ,加钩 藤 1g g 2 .石决 明 1g 8; 湿胜者加苍 术、获等 、厚朴各 9 ;不寐 者加 夜交 g 藤 、酸枣仁各 1g 2 。每 2日 1 ,水煎 2次 ,取汁 剂 40 ,早晚 兑普 通 清茶 浸 泡液 5 一 8m 分 服 。 0ml 0 01 尼莫地平 lrg oo 加人 096 50 l .9N 0 m 静脉 滴注,每 S
20 02年第 2 0卷第 1 期 2 Vo. ,N〕 2 20 l2 0 .1 , : 0
四 川 中 医
o ra o Sc un Trdtoa Chns Meiie un l ih a o f f a i n l iee dcn i
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6 例疗效观察 3
1 2 8一 1岁 2 3例 ,2 2一 4 3岁 1 9例 ,4 4一5 1岁 4 例 ;病 程 最 短 7个 月 ,最 长 1 1年 。
12 诊断标准D ()主症: . 1 1 反复发作性头痛,
病程在 6 个月 以上,疼痛部 位多在头部 一侧额顺 、 前额、嫩 顶或 呈全头 痛 ;疼 痛性 质多 为胀 痛、跳 痛 、刺痛 、昏痛 、隐痛或爆裂样痛 ;疼痛持续时间
反 性 茸 发 机制 杂, 仅由 食 下端 其 病 复 不 于 管 括 流 食 炎
约肌功能和食管运动异常 ,而 且伴有 胃排 空和幽 门括 约肌 功能障碍。与饮食、情志有关 。近 来国 内的中医学者对该
病的辨治进行多方探索, 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 病名虽
尚未定论 ,但可归属 于中医胸痹 、痞 满、呕吐 等范礴。如 陈无择 《 三因极一病证 方论 ・ 胸痞论 治)曰: “ 胸痞证 者,
医经典著作 《 伤寒论》 原为少阴四逆证而 从药物组成 , 设, 来看是以 甘、辛为主, 苦、 具有宜达郁滞之功。方中 柴胡
宣 阳解郁使阳气外达 ,权 实破滞气 ,白芍和血 ,甘草缓 中 调 胃以解郁热。柴胡 、甘草 同用 ,和中疏肝 ;权实 、白芍 同用 ,通经散结。现代研究表明四逆散能够调节胃肠运 动.
反复出现胸骨后灼热 疼痛 ,以夜间 为甚 ,曾在某 医院做内 镜检查 ,诊断为食管炎 ,经 用雷尼替 丁治疗症状 缓解。近 半月来 由于饮食不 当使症状加重 ,而来院求治 。患者 感沿 食管循行部位灼热 疼痛, 自觉咽部 有肿胀感 ,伴 吸气、腹
反流性食管炎 伽ex pat)是指胃、 1 e hi 1 s gi u o s 十二指肠
脉弦。心电 图检查 :无 异 常发 现。血常 规 :正常 。诊 断 :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诊 断 :胸痞 。辨 证:气郁化 火,胃气 上逆。治疗 :理气 开郁 ,清热 降逆。 方用 :四逆散 加味:
及住院病人。男性4 例, 4 女性 1例; 9 年龄 1-7 岁, 8 9 平
均 4 .士6 1 57 . 岁;病程半月 一巧 年 。临床症状 :胸骨 后疼 痛、中上腹胀 痛、烧灼 感 、反 酸 、呱 逆等 ,舌质 多正 常 , 或舌边有齿印 ,或 有青 暗 的窟 血斑 ,舌 苔薄 白,或 白厚 , 或黄腻 ,脉弦 、滑。 12 病例诊断与 选择标 准 . ①根 据临床典 型症状 中的 1 ,
19 , ) 8 93 ( : 1 4
前景广阔, 值得广大同行进一步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3
则 ,19 参 考 文 掀 95 [1 4 李岩.芍药甘草汤、四逆散对胃排z及小肠推进功能影 [)岑戎,徐富星, 1 郑松柏,等.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 的3 例 响的拆方研究,中华消化杂:, 6 () k 19, :8 ' 9 1 1 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 () 3- 97 1 3 : 8 1 6 1 4 0 《 收稿 4期 20 0 一2) 02一 9 7 「〕于中麟.反流性食管炎内镜诊断及治疗方案.内位, 2
20 02年第 2 0卷第 1 期 2
Vo. 0, o 1 . 0 l 2 N . 2 2 : 0
川芍茶调散加尼莫地平治疗血管 神经性头痛 4 例临床观察 6
马 富 方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 成都 600) 150
提要: 川芍 应用 茶调散和尼莫地平治 疗血管 神经性头 4 例。结果: 痛 6 临床痊愈 2 例, 7 叉效 1 例, 2 有效6 例, 无效 1 例,总有效率9.%a 78
以四逆散为基本方: 柴胡 1g 5,积实 1 ,白芍 2g 2 g 0, 甘草 6o临床辨证属肝胃不和加陈皮、法夏、 9 沉香 ( 冲
服) 、香附、炒莱服子 ;脾 胃湿热加竹茹 、黄连 、桅 子、白 范 ( 后下) 、该仁 ;脾 胃虚弱加 黄蔑 、党 参、白术 、肉桂 、 大枣;兼 血癖 加 丹参 、丹 皮 、川 芍、穿 山 甲 ( 先煎 ) 、土 鳌。水煎服,每 日 I 。分 3次服,连服 1一1 剂 。在 较 剂 0 5 长时间服用汤药取得明显疗效后 ,还须把上方 4 -5剂,研
脾 、胃、肝 、胆 ,实证 居多,故临床 组方 以疏肝 降胃、清 热化1 F为法则。四逆散是东 汉医圣张 仲景的名方 ,出 自中
3 疗 荆 标准z 显 反 性食 炎症 . 效 断 { 效: 流 普 状完全 1 [ 1 消
失, 内镜检查食管炎表现基本消失。有效: 反流性食管炎
症状明显减轻 ,内镜 检查食 管炎 分级呈 轻度 改变。无 效 :
()发病可有诱 因.发病前常有先兆症状 。()神 3 4
经 系 统 检 查 及 理 化 、' 、 MRI 查 ,除 外 颅 脑 外 I 检
顶痛或两侧头痛 ,羌活善治后 头痛,白芷善治前额
痛 ,效 力 强 ;用 细 辛 、荆 芥 、 防 风辛 散 上 行 ,疏 散 上 部 风 邪 ,其 中 细 辛 长 于 治疗 少 阴经 头 痛 ; 同时 重 用 辛 凉 薄 荷 ,清 利 头 目 ,增 强 疏 风止 痛 之 力 ; 炙甘 草 益 气 和 中 ,调 和 诸药 ; 服 用 时 兑清 茶 液 取 其 清 上 降 下 之性 ,既 可 上 清 头 目 ,又 能 限制 风 药 之 温 燥 外 散 ,加 入 菊 花 、 僵 蚕 与薄 荷 、 清 茶 相 配 ,制 约辛 温 药 物 之 温 燥 ,共 奏 疏散 风 热 、 清 利头 目之 功 。
2日 1次 ,扩 张 血 管 改 善 大 脑 供 血 。治 疗 四周 为 1 流性食管炎疗效 肯定。由于 中药药源 丰富,价格便 宜,故
参 考 文 献 [)陈信义主编.内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中l古籍出版社, I K
1 9 : 9 5 7
( 收稿 E期 20 一0 一2) 02 9 7
剂 。三诊 :自觉症状基本 消失。嘱 继续 服用二诊 方 , 改 井 为丸剂服以巩 固疗 效。2月后复查 内镜 ,食管 症状。 镜诊断标准[, ②内 [ 或做2h 2 ) 4 食管 p 监测。③ H 中医辨证参照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yl a e
2 治疗方法
血管神经 性 头 痛 是 临 床 上 较 常 见 难 根 治 易 复 发
的一种疾病。笔者自19 年 7 98 月至 20 年 7 02 月,
应用川芍茶调散加减加尼莫地平静脉滴注治疗血管
神经性头痛 4 6例 ,取 得 满 意疗 效 , 现 报告 如 下 。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 资料 . 4 6例 患 者 中 ,男 7例 , 女 3 9例 ;
为细末,每服处, 1日2 次,温开水送服,以便长期服用,
加强疗效。1 月为 1 程。在连服 2个疗 程后停药 1 , 个 疗 周 复查内镜。治疗前后测血常规 、尿常规 、肝功能 、尿 素氮 、 心电图 ,记录症状缓解情况及药物不 良反应 。
3 结 果
胃 中不和, 心下坚硬, 干呕,恶寒,汗出,晚气不除…… ” 又云: “ 咽塞不利, 如痒,喉中千燥, 习习 时欲吐呕, 烦 闷,自 汗时出, 痛引彻青・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 ・ … 发现 该病的病机关键为胃失和降, 病理表现为肝郁血 涉及 央,
关键词 :血 管神经性 头痛 川 芍茶调散 尼莫地平 疗 程,一般治疗 1- 个疗程。 -2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 临 床 痊 愈 : 头 昏头 痛 消 失 , 治 疗 后 观 察 6个 月 无 复 发 ; 显 效 :头 昏 头 痛 明 显 减 轻 有 效 : 头 昏痛 减 轻 ;无 效 :头 昏 痛无 改 善 。 32 . 4 讨 治 疗 结果 论 4 6例 中 临 床 痊 愈 2 7例 , 显 效 1 2 例 ,有 效 6例 ,无 效 1例 ,总 有 效率 为 9 89. 7. 6 血管神经 性 头 痛是 一种 发作 性 头颅 部 大 脑 血 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