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之三:竹石》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之三:竹石》教学设计

《竹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五四)(2018)六年级下册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之三: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教学目标:

1.读准“劲”的读音,读清楚古诗的韵脚“松”、“中”、“风”,理解“咬”、“磨”、“击”、“任”、“尔”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歌唱古诗,在理解大意地基础上背诵。

3.能展开想象描述古诗画面,感受竹子不屈不挠的精神。

重点

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难点

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流程:

一、话题导入,认识“竹”字(2分钟)

1.识“竹”字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字(板书“竹”字)。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创造这个字的,(出示“竹”字的)。甲骨文的“竹”字很像两根细枝上垂下的六片叶子,这和竹叶的样子很像。所有与竹相关的字,都采用“竹”作边旁。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见过竹子?

2.知竹画

师:如果见到的是画在画上的竹子,那就是——竹子画。

3.揭诗题

师:以竹子为主题的绘画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又往往把竹子和石头(板书“石”字)画到一张画上,诗人又为这样的画题了一首诗,这首诗就叫——《竹石》。

【设计意图:从“竹”字的字形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竹”的象形字很像竹叶,为《竹石》的绘画埋下伏笔。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步一步揭示诗题,学生会对《竹石》会产生亲近感。】

二、吟诵古诗,感受“竹”韵(8分钟)

1.读古诗

师:谁愿意试着朗读一下诗题?

师:对,就这样读,要读得正式,读得庄重。预备起——《竹石》。

师:好诗在手,我们可要认认真真地朗读一番。谁愿意朗读给大家听?要注意“劲”字读

作“jìng”,是“坚强有力”的意思。

2.吟古诗

师:我们刚才读诗的方法是现代人的读法,那么我们古人运用平长仄短来吟古诗。(出示平仄)标上平仄,就是这样一首诗。认真听,老师是怎样吟诗的。

师:谁愿意先来吟给大家听一听?

师:在这样的吟诗声里,你有怎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该诗赞美竹子高尚的情感要首先通过朗读让学生有所感受,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正式庄重的朗读符合该诗的基调。再加以平长仄短的吟诗,使学生进一步从声音里感受该诗特有的韵律与情感。】

三、解读文本,揣摩“竹”意(15分钟)

1.整体感知

师:你知道《竹石》主要写的是什么吗?

2.解题

师:我们再结合资料(出示资料),你发现了什么?

师:其实,《竹石》是一首——题画诗,写的是——画上的竹石。

3.解诗

师:默读古诗,你能说说诗中写了画上竹子的哪些方面呢?

(1)扎根破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板书:扎根破岩)

师:在哪句诗中发现的?

师:这句诗中你喜欢哪些字?说说为什么。

师:“咬定”就是——用力地咬着不松口。诗中“咬定”的是——青山。是说竹子的——根——咬定青山。也就是竹子的根生在——青山之中。

师:“立根”就是——生根,根本来生长在——破裂的岩石之中。

师: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师:你能给竹子和破岩前加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这个画面吗?

师:这样的竹子,给你带来的感觉是——很坚强。为什么这么说?

师:诗人把它写成一句诗,叫——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师:同学们朗读这两句诗时,“松”和“中”读得要比其他字长,这两个字是这首诗的——韵脚。还有一个字也是韵脚——风。我们看看,这三个字的韵母都是——ong。我们来读一下,ong。你发现读ong的时候,声音特别——厚重、有力、悠远,而这样厚重悠远的声音正和竹子坚强的品格结合在一起,一起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师:你发现了诗中写到了竹子扎根破岩,继续找,你还发现了什么?)

(2)坚定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板书:坚定强劲)

师:在哪句诗里?这句诗中你喜欢哪些字?

师:坚劲就是——坚定挺拔。磨就是——折磨,你运用的是——组词法。同样的解词方法还能解决哪些字——击,击就是——打击;任,任就是——任凭。千磨万击是一千次折磨、一万次打击吗——不是,而是——无数次折磨和打击。

师:还有一个字,尔就是——你。那么这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次的折磨和打击仍然坚定挺拔,任凭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师:你能发挥想象,描述一下竹子受到怎么样的磨难还坚定挺拔吗?

师:你能用四字词语说说这样的竹子带给你来的感受吗?(不屈不挠)

师:诗人把它写成一句诗,叫——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师:你发现了诗中写到了竹子坚定强劲,继续找,你还发现了什么?)

4.描述

师:你能结合板书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竹石》的画面吗?

师:同学们,这就是简单的古诗带给我们丰富的想象啊!当我们学习了这些的时候再来吟诗,我们就要注意把松、中、风这样的字吟得厚重有力。就再一次用我们吟诗的声音传达我们心中那不屈不挠的竹子吧。

5.唱诗

师:你们听,老师的吟诵又有什么不一样?(诗唱诗)你发现了吗?

师:原来《竹石》是可以——唱出来的。这首诗要表达竹子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就应该用浑厚的曲调唱出来。谁想模仿着唱一唱?

师:很多人已经掌握了唱诗的方法,这种唱诗,只要把平声延长一点,把仄声唱准一点,就可以了。来,我们一起来——

6.作者

师:《竹石》是一幅清雅的画,更是一首坚定的诗,它带给我们如此的震撼。那么,为画题此诗的诗人是——郑燮。(出示郑燮简介)原来郑燮的诗、书、画世称“三绝”,尤其擅画兰和竹。所以,他才能画出兀傲清劲、别具一格的竹子。他有一句流芳百世的铭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郑燮晚年的这首题画《竹石》就是他这种傲岸和刚直人格的写照。所以,诗中写的是竹,而要表达的却是——自己的情感。这样借助他物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

【设计意图:从诗题入手,让学生了解《竹石》是首题画诗,再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诗中写了竹石的哪些方面?学生随机找出诗中所写竹子扎根破岩、坚定强劲。在理解诗意的时候,采用了组词法和发音法,提高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句理解诗意,并想象描述古诗情景,在理解与描述中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诗意美和竹子不屈不挠的品质。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把古诗唱出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最后,结合作者生平资料,理解古诗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四、拓展艺术,了解“竹”情(7分钟)

1.咏竹诗画

师:郑燮的笔下,有着这样不屈不挠的《竹石》,你都知道哪些有关竹子的诗呢?

师:竹子是坚韧顽强的象征,更是中国古诗的永恒的主题。我们看,(出示诗句)唐朝的王维有这样的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李商隐有诗云——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宋代的张咏有诗云——卷帘阴薄漏山色,欹枕韵疑寒雨声。春晚不知桃李谢,岁寒非避雪霜深。

师:(出示图片)而竹子更是人们进行绘画创作的重要主题。

2.“四君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