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日本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篇

第十四章日本的新闻传播事业

1.亚洲报业在二次大战前的状况如何?二战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目前现状怎样?

答:(1)亚洲报业在二次大战前的状况

亚洲报业发展的历史相当悠久,最初的报纸大多是殖民者为适应殖民统治的需要,用外国文字出版的。其中最早的当数荷兰人1615年在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出版的《新闻纪要》。

19世纪中期起,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相继办报,用以制造革命舆论,争取民族独立。这些民族报刊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报业的主流。

(2)亚洲报业二战后的变化

战后,中国、朝鲜、越南、蒙古、老挝等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以共产党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除此以外,以日本和印度为代表的多数国家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发展资本主义报业。至二十世纪末,亚洲报纸的发行量占世界的30%,比例看起来较大,但由于人口过多,实际上每千人占有日报32份,除了少数国家,总的来说并不发达。此外,亚洲报业发展很不平衡,日本每千人报纸占有率居世界前列,平均线以下的国家也不在少数。

亚洲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日本有着世界上技术程度最高、最普及的广播电视网,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及西亚产油国的广播电视事业也较为发达。而一些国家如不丹在1999年才引入了电视,成为世界上最后一个引入电视的国家。

(3)20世纪末的亚洲报业

①1996年4月,亚洲开始实行广播电视数字化。以香港为根据地的卫星电视台的日语广播和汉语普通话广播开播,采用了数字技术。1996年10月,马来西亚的“阿斯特罗电视台”使用马来西亚一号卫星,用23个频道的卫星直接进行入户广播。印尼、泰国、中国、韩国等也随即开始了数字电视广播。

②亚洲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通讯社,有的国家甚至有两个或三个。亚洲的通讯社大多数由国家控制着,或者由国家创办,也有少数是私营的。有些国家,像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既有官方的通讯社,也有私营的通讯社。亚洲大多数私营通讯社都直接或间接地受政府控制和影响。

③亚洲还出现了地区性通讯社和国际性通讯社,前者如1981年建立的亚洲—太平洋新闻通讯社,后者如中国的新华社。它们促进了地区间的新闻沟通,为缩小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状态做出了贡献。

④亚洲的新闻教育和培训方兴未艾,大多数国家已在大学建立了新闻系(院)。本地教科书正越来越通用,但许多材料仍来自于西方。

⑤发展新闻学在亚洲非常牢固地建立起来。发展新闻学是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学者提出的一种要求从正面报道他们国家发展状况的新闻学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2.何谓“瓦版”?其形式和内容如何?

答:日本报业在封建势力的控制下发展迟缓,1868年明治维新后才开始出现日报。而在此之前大约17世纪时,在江户(今东京)街头出现类似报纸的出版物,即“瓦版”。

(1)瓦版被认为是日本报纸的雏形或萌芽状态,是大约17世纪出现在江户街头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

(2)这种单面的新闻印刷品用粘土做成瓦坯,在上面雕以文图,经烧制定型后,印在

纸上而成,故称“瓦版”。

(3)内容多为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战争等,因贩卖者在街上边读边卖,又称“读卖瓦版”,现存最早的是1615年的大阪安部合战之图,记载的是发生在大阪的一次战争。

3.“明治维新”前日本报刊状况如何?以何种报纸占主导地位?

答:(1)“明治维新”前日本的报刊状况

明治维新前日本报刊可分为读卖瓦版,翻译、翻刻报纸,外国人在日本办的报刊和日本人自己办的报刊几种。

①读卖瓦版

17世纪时,在江户(今东京)街头出现一种单面新闻印刷品,用粘土做成瓦坯,雕以文图,烧制定型后印在纸上,因贩卖者沿街边读边卖,称“读卖瓦版”,内容多为灾害、战争、怪异之事等。读卖瓦版已具有现代报纸的某些基本特征,而且存在时间较长,故被认为是日本报纸的雏形或萌芽状态。

②翻译、翻刻的报纸

16世纪中期受西方的威胁,日本幕府于17世纪开始实行长达200年的闭关锁国政策。这时的报纸,都是原样翻译或翻印的,报纸形式、印刷手段都很落后。

a.“锁国时代”幕府了解海外信息的惟一渠道是《荷兰传闻书》,由长崎荷兰商馆收集各国商船带来的消息,整理成册,经官办翻译机构翻译而成,只在幕府少数官员中传阅。

b.《官版·巴达维亚新闻》是日本最早的官方译报,由官方机构“洋书调所”工作人员翻译并印刷发行,内容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机关报《爪哇新闻》的翻版。后又根据同一来源,发行《官版·海外新闻》九卷和《官版·海外新闻别集》上中下三卷。除此之外,“洋书调所”还翻印了英美在中国发行的中文报纸,分别以《官版·中外新闻》、《官版·六合丛谈》、《官版·香

港新闻》的报名在日本江户等地发行。

③外国人在日本办的报刊

a.外国人创办的外文报刊。这些外文报纸最早出现在横滨、神户、长崎等有治外法权的城市。英国人汉萨德的《长崎航运及广告报》是日本首份外文报纸,之后陆续出现十几种。幕府令“洋书调所”翻译这些外文报纸,于是出现了外文报纸的日译本(均为手抄报纸)。

b.外国人创办的日文报刊。主要有《海外新闻》、《万国新闻纸》、《伦敦新闻纸》、《各国新闻纸》四种。最有影响的是由美国领事馆副翻译官海科(美籍日本人)1865年创办的《海外新闻》。该报以向日本人传播外国文明为主旨,大量收集外国商船带来的各种信息,其内容远比“官版”报纸充实。

④日本人自己办的报刊

“明治维新”的动乱时期,出现了日本人自己办的报纸,这些报纸还未能做到定期发行,并且印刷手段落后,发行量不大,因此它们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报纸。

1868年初,明治政府在京都出版了政府公报——《太政官日志》报,这是日本的第一份官办报纸。接着大阪出现了支持明治政府的《各国新闻纸》、《内外新闻》。同时幕府所在地江户出现了支持幕府的佐幕派报纸,如柳河春三的《中外新闻》以及随后在江户、横滨等地出现的《日日新闻》、《江户新闻》、《远近新闻》、《内外新闻》、《公私杂报》、《海陆新闻》、《新闻事略》、《外国新闻》、《东西新闻》等。

(2)外国人在日本办的报刊占主导地位

在幕府末年的各类报纸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由外国商人、传教士创办的报纸。它们不但数量多,存在的时间长(汉萨德的《日本先驱报》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停刊),而且对后来日本人自己创办的报纸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