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
包括区域(空间)经济学理论、社会生态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区域管治理论
一、区域(空间)经济学理论基础
☐空间经济研究: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
☐空间经济的核心问题:解释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

解释经济活动地理结构和空间分布式怎样在集聚的向心力和分散的离心力这两股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空间经济学的基本模型:
⏹区域模型:中心-外围模式(CP Model)
⏹城市模型:城市层级体系的演化
⏹国际模型:产业集聚与国际贸易
☐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生产的空间区位
⏹理论渊源: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区位理论;30年代,特别是二战后,研究
对象:单个厂商区位选择发展成宏观区域决策的理论
☐1、区位论研究
⏹(1)古典的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农业区位论,6个同心农业圈
韦伯:工业区位论,基本决定因素:运费+劳动力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六边形的中心地网络体系
☐(2)战后区位论的发展
⏹从单个厂商区位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
⏹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作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
域模型
⏹区位决策客体,从工业、农业、市场,增加到第三产业(运输,商业,服务
业,银行,保险,旅游,度假等)
⏹区位决策不仅考虑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同时也考虑人们的
居住、采购、出行、游乐等行为效用最大化目标。

⏹贡献最大的是美国、挪威、瑞典和德国学者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面对二、三十年代英国(包括卷入三十年代大经济危机的其它国家)经济困境,明确地承认经济运行存在大量的问题,认为不能再放任自流,必须运用市场机制以外的力量,进行调节和干预,才能恢复经济的均衡发展。

☐西方国家区域经济活动实践证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以具体微观的区位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显然不能适应制订中观或宏观的国家区域发展计划和区域经济政策的需要。

☐为了解决区域问题,跳出区位论的理论限制,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开始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区域问题。

☐研究区内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的演化与升级,区际间合理的劳动分工及其如何采用各种有效的政策手段解决萧条区和欠发达地区的问题,研究如何解决中心城市的过度集聚以及生态条件的恶化,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和保持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等。

……E. M.. 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
⏹起步很晚,系统研究是近年的事。

⏹兴起与西方国家有相似之处,为适应企业扩权、地方分权为主线的经济体制
改革而出现的不同区域发展路径以及区际间协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70年代以前,经济学界研究生产力布局问题,地理学界重点研究产业布局
问题,这些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基础条件,因此有局
限性。

☐研究的中心和主体:
⏹在特定时间下,国民经济总投资的地区分配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分布地区、地
点的选择;
⏹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生产部门、各生产要素、空间组合的安排;
⏹各经济区域之间、各经济中心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与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
及其发展比例关系的确定。

☐生产力布局原则:
⏹①有计划地在全国范围为均衡布局生产力;
⏹②把地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结合起来;
⏹③工业尽可能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地;
⏹④合理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
⏹⑤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战略防御能力和国防的巩固。

☐而平衡布局是总的指导思想,其它原则均从属或服从于它
⏹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的弊端,区域经济主体的“虚无”状态,无活力,经
济效益低下。

⏹经济体制改革以中央向地方和企业放权让利为主线,循着重新构造经济主体
和利益分配机制的道路展开。

一是区域经济出现空前发展和从未有过的经济
建设高潮,地方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登场;二是区域经济的自我组织、
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加强;三是各地区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组合和产
业结构的优化;四是区际间出现了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促进了商
品流通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五是形成了多层次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2、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的区域经济研究冲破过去传统的生产力布局的框框,从全新角度,在全
方位开展区域经济研究:
⏹80年代,编制地区国土规划,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地区产业政策;
⏹90年代,开阔了研究领域,宏观中观领域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
构优化、城市经济、城乡联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区域经济的诸多方面,以
及区际间发展差异分析、区际分工合作等方面研究;微观领域研究企业组织、
企业合并与兼并以及组建企业集团、跨地区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经济活动。

⏹翻译西方区域经济学著作和文献,并与我国区域经济实践结合,逐渐形成新
的分支学科——区域经济学。

⏹不足: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对策”之功,“指导”之力;研究人员从生产力布
局和经济地理研究“转变”过来,研究“惯性”;研究方法偏重规范研究,忽略
实证研究,倾向唯实论,定性多,定量少。

(三)改革开放的深入与我国区域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

⏹区际分工弱化,区域结构趋同严重
⏹区域间摩擦加剧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行为失控
(四)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1、地理学与经济理论
☐(1)经济地理学的五大传统:
⏹德国几何学(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廖什“市场区位论”
⏹社会物理学:捷夫(Zpif)“位序-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空间(城市)
相互作用理论
⏹累积因果关系:缪尔达尔
⏹当地外部经济(区位经济):
⏹地租和土地利用:冯·杜能的《孤立国》农业区位论
☐(2)空间经济学:两次失败的努力
⏹二战以来,两次几乎要开创新时代的空间经济学努力,均功亏一匮。

⏹50年代,艾萨德,创造了一个交叉学科——区域科学,目标是把空间问题
带入经济理论的核心,开创性的贡献是把区位问题重新表述为一个标准的替
代问题。

⏹但,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

⏹60年代和70年代的“新城市经济学”
⏹研究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经典模型:单中心城市,中心商业区周围的土地
使用情况和地租。

⏹冯·杜能模型的翻版,但中心与现实的差距,如络杉矶,有一打甚至更多的
办公楼地区在竞争,波士顿128公路的“边缘城市”
☐2、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1)研究尺度的变化
⏹侧重于区域单体企业(农场、工厂、商业点)的微观分析(侧重企业内部的
经济效果):区位理论→更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考虑企业的外部经济问题):区域科学
⏹区域内(一个区域)→区域之间(多个区域):增长极理论、核心-外
围理论等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客体——企业组织,其战后变化趋势:向多部门、多区
域、跨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企业经营发展。

⏹研究单部门企业区位:古典区位理论→关注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空间结构
的研究:公司(企业)地理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规范性分析→实证主义分析→行为学派→结构主义地理学
(五)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1、均衡理论与非均衡理论
☐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R.Nurkse)为代表。

他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容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影响资本积累。

恶性循环表现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

供给方面是由于低的储蓄能力,引起资本不足,造成生产力低下,导致供给水平低,进而又影响储蓄能力,引起资本不足⋯⋯如此循环不断。

在需求方面,由于购买力低,缺乏投资诱因,部分地造成资本不足,造成生产力低下,导致收入少,购买力低⋯⋯如此循环不息。

☐为了打破这种贫困的恶性循环,纳克斯主张均衡发展的策略。

他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维持各部门均衡发展,可以避免供给方面的困难,避免恶性循环的发生。

如工农协调,社会基础设施配套,支持和鼓励多部门的发展,诱发许多关联性生产,使各产业间互相购买彼此的产品和劳务,并且在空间上建立许多据点,凭借便捷的交通联系,将其发展效果波及邻近地区,导致国家在空间上呈现活跃的景象。

同样,纳克斯认为,多部门平衡投资,可以使各部门互为顾客,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收入、提高购买力,使国内需求扩大,诱发投资,扩大生产。

因而,他认为,平衡增长是提高增长速度的工具。

☐不均衡增长以赫希曼(A.O.Hirschman)为代表。

他不同意仅靠增加资本就可打破恶性循环的说法。

他认为,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策略的制定与资本同等重要。

有些落后国家之所以落后,不是因为缺乏资源、生产因素和资本,而是因为富者奢侈浪费,加上错误的投资策略。

他认为,对不发达国家来说,多部门的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些国家缺乏资金。

最现实的办法是在各部门之间,保持某种比例的不均衡增长。

不均衡就有压力,压力本身推动发展。

在不均衡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干预,支持发展某些私人资本不愿意投资的薄弱部门。

如果政府在不均衡发展过程中不能做到不断地产生诱发性的决策及行动去克服不断出现的在供求上的比例失调,那么,这个政府就无力采取一系列的均衡增长所要求的主动性的决策。

☐不发达国家的资金有限,如将有限的资金均匀分配于各个发展据点和发展部门,这样不仅效果小,而且还会互相抵消,正如把几块小石头均匀投入水面,引起的波纹小,且互相冲突,效果消失。

因此,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重点地区和主导部门,通过横向水平关联效应,吸引相同产业的发展和集中;通过前向关联效应,利用主导部门的产品发展再加工的企业;通过后向关联效应诱发原材料生产,扩大经济效果。

为了此策略的成功,就必须认真选择重点地区和主导部门。

☐2、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growth pole)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普劳克斯(F·Perroux)提出的。

20世纪50年代初,20世纪50年代初,他针对方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

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

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他认为,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增长公司或厂商构成推进型(或称为推动型)产业发展的核心。

一个推动型企业的出现将导致一整群企业销售规模的增长。

☐推动型企业推动效应的大小与其产生外部经济的能力有关。

产业外部经济能力愈大的推动型企业,其推动效应就愈大。

推动效应的大小与产业的关联性相关。

凡是前向、后向、侧向联系广的产业,都有较大的推动效应。

☐增长极将作为以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的城镇出现。

☐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镇联系起来,就使增长极有了确定的地理位置,即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正负影响效果。

☐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结果。

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这种负效果被称为极化效果。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增长极对周围地区产生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结果。

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

这种正效果被称为扩散效果。

☐极化和扩散的地域方式
☐向心极化、等级极化、圈层极化
☐离心扩散、等级扩散、圈层扩散、跳跃式扩散
3、核心-边缘理论
☐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

☐核心与外围(或核心与边缘)发展模式。

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由于核心-边缘理论基本上是以极化效应(即向心倒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即离心扩散效应)来解释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演变机制,与增长极理论的机制解释有许多类似之处
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
☐核心区域是一个城市或城市集群及其周围地区所组成。

边缘的界限由核心与外围的关系来确定
☐核心-边缘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4、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节点与走廊发展模式”
☐点-轴渐进式扩散的理论模式,
☐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
5、梯度推移理论
☐“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论”的启示
☐国家个区域存在发展次序先后和发展水平高低的梯次;产业结构的更新和地区经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命周期的衰退,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地梯度地区多层次转移和推进。

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共同作用;发展次序上应先支持和促进高梯度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带动和促进低梯度地区经济发展。

☐我国的东中西三地带战略
6、圈层结构理论
☐“杜能环”
☐ E.W.伯吉斯
☐城市地域分异三地带学说
☐大城市圈层是由中心地域、城市的周边地域和市郊外缘的广阔腹地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从市中心向外有序排列
(六)区域发展战略
☐1、基本要求
⏹区域空间发展战略是区域产业布局、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布
局的指导,是调整和安排区域内部空间关系的依据。

应体现以下基本要求:
⏹1)区域空间结构优化
☐适合工业化、城市化的整体空间框架,生态空间结构,优越居住环

⏹2)明确开发的重点城市、地区和开发时序或推进的层次关系
⏹3)体现区域和区内各部分空间开发上的问题和未来开发策略
⏹4)体现区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
☐2、基本的理论模式
⏹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自主发展战略
☐高速度增长战略
☐变通经济发展战略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
☐出口替代战略
☐信息化发展战略
⏹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两种趋势:集聚与分散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规划的空间结构核心问题
☐1)集中式发展
☐2)分散式发展
3)集中与分散整合发展
二、社会生态学理论基础
☐(一)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1、人地关系协调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的思想作为一种理论被提出来是在本世二十年代。

☐(之前:地理环境决定论,生产关系决定论)
☐适应论的观点:美国学者巴罗斯,1924年提出,强调人地关系中人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

☐同时代的英国学者罗士培发展了这种思想。

认为人地关系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是一定区域内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首先提出了“协调”的思想,即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于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而这种“适应”,实际上是一种不断的调整,是人类有意识地对人地关系的协调。

☐协调论思想产生以后很快受到各国学者认同和发展。

60年代以后,自然与人文的统一已在世界上再次得到确认。

7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加,各种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缺乏,以及人门对自己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密切的关注,所以协调论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地观,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如何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已成为区域开发与规划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

☐总之,协调论的出现,标志着人地关系理论发展进入了一崭新和成熟的阶段,它是人地关系认识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人地关系协调的内涵
☐包含两层意思:
☐强调人类利用自然界时要保持自然界的平衡与协调
☐强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保持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3、人地关系协调的原则
☐动态原则
☐综合原则
☐长远原则
☐整体原则
☐地域协调
☐科学协调
☐主动协调
☐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方面
☐协调的目的:不仅在于使人地关系的各组成要素形成有比例的组合,关键还在于达到一种理想的组合,即优化状态。

☐优化的目标:多种
☐具体的几个方面:
☐协调人口增长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关系
☐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协调自然、人为因素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协调人类与居住环境的关系
☐协调地区之间的关系
☐5、人地关系协调论在区域规划中的作用
☐指导区域规划目标、原则的确立
☐运用协调原则,合理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保持区域持久、和谐、稳定的发展
☐因地制宜科学地开发与规划
☐(二)生态经济平衡理论
☐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运行如何,取决于生态系统平衡和经济系统平衡的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1、生态平衡
☐2、经济平衡
☐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区域经济平衡是指一定区域内国民经济总体、全局的宏观总量平衡,可具体表现为资金收支平衡、物资平衡和劳动力平衡。

3、生态经济平衡
☐(1)生态经济平衡的涵义
☐现代社会是一个生态经济有机体,就是说现代经济社会不只是由单一经济要素所构成,而是一个包含人口、资金、物资等经济要素和包含资源环境等生态要素的多层次、多目标、多因素的网络系统。

这诸多的经济要素和生态要素正是在社会生产和再产过程中才相互结合成为层次更高、结构与功能更复杂的生态经济有机系统。

☐(2)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
☐生态经济系统中存在着两个基本的平衡关系,即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经济系统的平衡,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生态经济平衡。

☐生态平衡是经济平衡的基础。

生态平衡是第一性的。

因为从发展时序上来看,经济系统是从生态系统中孕育、产生的。

☐经济平衡对生态平衡构成主体关系。

☐从社会需求方面看,人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亦即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取得预期的经济成果以满足社会一定的物质需要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目标。

从经济平衡对生态平衡的作用看,经济平衡并不是被动地去适应生态平衡,而是人类主动利用经济力量去保护、改善或者重建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系统科学理论基础
☐1、系统论概述
☐主要创立者: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Bertjanffy)
☐1945年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论文,宣告了这门新学科的诞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系统论已经蜚声世界,并在现代科学技术群中独树一帜。

系统论不一仅在技术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而且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并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

☐(1)系统
☐系统这一名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为由诸多部分组成的整体,或者说是处在相互关系和联系中的要素集会,它构成某种整体性和统一性。

☐贝塔朗菲的定义:“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

”这个定义强调和突出了两个方面:一是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二是系统不是孤立的,它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

☐普遍公认的定义: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整体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上述定义包括了以下几层含义:
☐(1)系统是由部分组成的。

部分:可指部件、元素、要素和变量等。

☐(2)构成系统的部分不是彼此分割,互不相干,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3)系统是有结构的,系统中的部分不是无序、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的,而是依系统功能的要求,按一定层次有机地组合和排列的。

☐(4)系统是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任何系统在特定的环境中,都可以发挥作用,显示其能力。

☐(5)系统是可分解的。


☐系统的结构性质不同,表现出来的功能也不同。

☐系统无处不有,万物皆成系统。

从微观到宏观,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全。

都普遍地存在着系统。

☐(2)系统论
☐影响较大的系统理论:
☐1.耗散结构论。

☐ 2. 协同论(协同学)。

☐ 3. 突变理论(灾变论)
☐ 4. 大系统论
☐2、区域系统理论
☐(1)区域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
☐相关性
☐动态性
☐有序性
☐目的性
☐适应性(环境适应性)
☐层次性
☐非加和性
☐地域性
☐多目标性
☐(2)区域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
☐1)整体性原理
☐整体形式的多样性
☐整体的有机性
☐整体的加和性和非加和性
☐2)子系统原理
☐子系统的普遍性
☐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层次性
☐等级性
☐3)结构与功能原理
☐系统的结构是系统保持整体性以及具有一定功能的内在依据。

它是系统诸要素相互联系与组织的方式,是系统各要素间关系的总和。

☐结构是系统的基本属性。

结构的形式又是多样的。

例如: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时空结构、自然结构、人工结构、复合结、宏观结构、微观结构和耗散结构等。

结为有许多一般性质,稳定性、层次性、可变性和相对性。

☐功能是指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效等。

系统有外部功和内部功能。

☐各种系统结构,都有相应的功能。

系统的功能是普遍存在的。

☐系统的功能也具有多种特性。

如可变性、相对性和相互作用性。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

结构是功能的内在依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

一定的结构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功能,一定的功能总是由一定的结构产生的。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结构。

☐4)系统的演化原理
☐任何系统并非是从来就有的,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较为高级,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有序走向高有序,以及从一种系统变为另一种系统的演化过程。

☐性质各异的系统,在不同条件下,演化的形式也不相同。

其基本形式有:直线式演化、振荡式演化、阶段式演化和飞跃式演化等。

☐系统在演化中逐步走向老化和消亡。

☐3、区域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
☐系统中从事信息处理工作的部门、人员、设备组成信息系信息系统是任何组织中都有的一个子系统。

☐信息系统又可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综合性的信息管理与辅助技术。

它是在70年代广泛发展起来的。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数据的收集和录用、信息的存储、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

☐现代信息系统建立的基本条件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系统和管理科学基础、维护管理系统的决策人员;可靠的硬件和;科学基础和经济保障等。

☐信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经济信息管理、经济区(规)划、区域开发及资源管理、环境评价、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D S S技领域。

☐信息系统按内容、规模大致可分为国家级综合性系统、国家题系统、区域综合系统及区域专题系统四类。

按内容可分为:综合性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分析与规划系统、制图系统、信息检索与显示系统。

☐除上述系统类型外,还有一些专门信息系统。

如:企业信息。

银行信息系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