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规划中园林设计应用论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园林设计应用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景观规划中的园林设计,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景观规划园林设计
在现代高层建筑密集的大城市,在市场商业竞争上确有许多优势,大城市是隐形炸弹,是病毒温床,“三废”污染严重,对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公害。

解决这种公害,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城市景观规划、城市园林设计与绿色生物系统工程结合起来。

1 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基本特点
1.1 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
1.1.1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体验为先
要建成生态型园林城市,仅仅依靠建设绿地是不可能实现的。

应解决好保护和利用、改造和恢复的关系,保护生态系统,利用自然环境,在经济政策制定及城市建设中,避免以损害环境利益为代价的经济短期增长模式及不合理的城区过度开发,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物质生产、能量流动高效及畅通。

城市绿地的服务对象是市民,其最终的目的是为市民创造休娱身心的美好体验(感受),规划的最终结果以实施为手段,以体验为目的。

1.1.2 系统整合,城乡一体;景观分区,风情各具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的规划方法,将城市绿地系统化,实现整体效益大于局部效益之和的绿地效应。

同时,将城市绿地系统和国土绿化紧密联系,把城市当成一个大花园进行规划、建
设和管理,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生态环境。

根据现状自然环境条件,规划出不同的景观分区,各区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形成本区个性化的自然、文化风貌。

1.1.3 绿团隔离,森林围城;经济绿地,健康绿地
以绿地斑块为点,以生态植物廊道为线,以城区及城郊自然植被基质为面,让城市溶解于郁郁葱葱的森林之中,溶解于自然的田园之中,以高树浓荫隔离城市,形成森林围墙、城林合一的景观格局。

规划中应注意协调“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三者间的联系,通过合理利用土地,使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互为促进,以环境拉动经济,以经济促进环境。

在植物树种规划中,突出“健康绿地”的概念,即选择在本地生长健壮的植物品种,以形成生机勃勃、绿意葱茏的健康植物景观。

1.2 城市景观规划的基本特点
园林绿地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主要素材。

尤其是一个城市的机场、车站、主要街道,这些地段的园林建设状况,往往是给新到这个城市人们的第一印象,因此,说园林是城市的大门毫不为过。

若以上地段园林绿地装点丰富,绿荫覆盖,花草成片,且不同的道路以不同的绿化形式,由不同的树木花草构成各异的道路景观,处处郁郁葱葱,花香袭人,给人以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的感受,不仅感到这个城市自然、美丽,而且觉得整个城市生机盎然,富有内涵。

要想使城市景观做到如此花园式效果,规划中必须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2.1 宽厚的绿化网络
街道绿化带是城市园林的骨架,其宽度要占街道总宽度的32%以上,并与临街单位的庭院绿化相结合,形成宽厚的绿化网络。

这一网络向郊外延伸,与防护林体系相互连通,促进市区与郊外气流的交换,以利于消除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稀释扩散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提高道路绿化带的生态效应。

1.2.2 丰富的园林景观
植物造景是现代园林景观的主要成分,利用植物的色调对比与
层次排列,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及季相变化,创造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立体空间艺术。

利用文学、绘画的艺术规律,通过植物种植设计,把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并上升为诗情画意,创造主题,创造意境,创
造融合自然美、建筑美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形成特色各异的园林景观。

创造园林景观,不要抄袭传统园林以建筑为主的套路,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绿化中只能作配角。

要因地制宜,因形随势,要保护利用古老树木和自然景观,以适应生活情趣的多样化。

1.2.3 良好的生态园林环境
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

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现实经济价值,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靠建设园林城市来实现的。

园林城市有一个庞大的植物群落,具有吞噬co2、分泌杀菌素、吸附飘尘、减弱噪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及改善小气候的巨大能力,使城市形成无污染、无飘尘、无噪声、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园林生态环境。

园林生态环境的形成,是园林城市最重要的标志。

1.2.4 有特色的城市风貌
城市风貌决定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形成的风土人情。

在建设园林式城市过程中,以城市的历史为红线,用园林艺术手法表
现它的地理特征、传统特点以及现代风采,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城市风貌。

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依山之城和滨海之城,文明古城和新型城市,其园林风貌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1.2.5繁育和保存种质资源
城市园林应为植物种质资源库的理论,为建设园林城市提供了
一条科学依据。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收集、繁育、培育和利用乡土物种和野生植物,同时引进有价值的外来植物种类,最大限度地扩大园林植物资源,丰富建设园林城市的物质
基础。

2 园林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重要地位
2.1 园林设计的概念
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

具体地讲,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技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水、理石)、种植树木和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并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过程。

2.2 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
2.2.1 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应了解群众的爱好和需要,为他们创造洁净、美丽的环境,引导群众去欣赏那些美丽动人的景观和进行高尚、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
把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视为己任。

2.2.2 贯彻适用、经济和美观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一般情况下,园林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的问题。

所谓“适用”,一层意思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层意思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

“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永恒性。

在考虑是否“适用”的前提下,其次考虑的是“经济”问题。

实际上,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量在投资少的情况下办好事。

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即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美观要求提到最重要的地位。

实质上,美、美感,本身就是一个“适用”,也就是它的观赏价值。

园林中的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氛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实用”价值。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隔的整体。

单纯地追求“适用、经济”,不考虑园林艺术的美感,就要降低园林艺术的水准,失去吸引力;如果单纯地追求“美观”,不考虑“适用”或“经济”问题,就可能产生或缺乏经济基础而导致设计方案成为一纸空文。

所以,园林设计工作必须在“适用”和“经济”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最终创造出理想的园林设计艺术作品。

2.2.3 用生态学的观点进行园林建设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将生态环境科学引入城市科学,从宏观上改变人类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最大和谐。

于是,景观生态、环境美学的理论应运而生。

国家公园的出现和生态系统工程的提出,即是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

园林绿化正是被看作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说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的原理为依据,达到融游赏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的目的。

2.3 园林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居住环境日益城市化。

城市,是人们集中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便是改造自然,创造集中的人居环境的做法。

随着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就必然包含有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使城市人群更贴近自然而生活。

如何才能将与自然分离的城市通过人为的手段有机地融汇到大自然中,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大课题,而这一课题的实施,有赖于园林规划设计的再创造。

在城市中营造园林,将自然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中,使之成为一个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间,这种自然回归力一直在有力地抗衡着城市与自然彼此疏离的倾向。

这样,园林已不仅仅是提高人们休息、娱乐、观赏的场所,而必须同时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对社会功能的满足和实现。

园林,在为人类的活动环境创造美景的同时,还必须给予城市居
民以舒适、便利和健康。

这一设计理念的提出,使园林规划设计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3 将园林设计运用到景观规划中,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3.1 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和理念
现在所提出的生态园林城市,属于大园林的概念,出发点是建立在保护、建设和完善城市大环境的共识之上,其归宿是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环境。

生态园林城市强调人与城市、自然与社会、现在与未来的相互依存和共生。

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是:经济繁荣,市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足,衣食住行方便;城市建筑及构筑物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合理分布,相得益彰;人与动植物相亲相近,和谐共存。

特征是到处绿荫掩映,风清水净,楼台与山水相依,人类与花鸟为伴,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机活力。

生态园林的基本理念在于创造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共生的乐趣,使人们在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2“以人为本”是21世纪城市规划的主旋律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类的基本需求与行为特征,尊重人格,善解人性。

园林设计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随着现代环境运动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景观环境内容,其要点是要从人类的生理感受出发,根据自然界的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创造令人舒适的物理环境。

特别要研究在绿色环境中的大众行为心理,如何随着人口增长、多元文化交流以
及社会科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变化。

在园林的营造活动中,要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活动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综合运用各种园林艺术手法,创造令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人居环境。

城市景观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内涵两重性,自然景观是城市的基础,文化内涵则是城市的灵魂。

生态绿地系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部分,是城市环境中具有生态平衡功能的支撑系统,也是反映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现在,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追求,已从偏重个别封闭、内向的园林转为开敞外向的城市绿色空间,并力求形成网络系统。

城市园林绿化的理念,已从“城市中有花园发展”到“城市在花园中”“城市在森林中”。

“文化、绿野、传统建筑”,已成为国际社会评价城市先进水平的标准,工业城市的规划观念正在被淘汰。

人们正日益注重生态环境质量、城市文明、历史与文化。

园林绿化,不仅有助于创造美好的城市环境,更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情趣。

3.3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景观生态学要求
“生态园林”强调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时,可借鉴以下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3.3.1 整体优化原则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和管理。

3.3.2 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是描述生态镶嵌式结构拼块的复杂性、多样性,自然环境的差异会促成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景观的多样性还包括垂直空间环境差异而形成的景观镶嵌的复杂程度。

这种多样性,往往通过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

还可通过多种风格的水景园、专类园的营造来实现。

3.3.3 景观个性原则
每个景观都具有与其他景观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这是地域分异客观规律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的周边环境,选用适宜的动态景观,将会呈现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景观。

3.3.4 遗留地保护原则
保护自然遗留地内有价值的景观植物,尤其是富有地方特色或具有特点的植物,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和保护。

3.3.5 综合性原则
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生活系统的载体,景观生态规划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种因素,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

例如水生植物景观不仅要具有观赏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其丰富的种类和用途可作为科学普及、增长知识的活教材。

3.4 建设园林城市的措施与对策
3.4.1 加强都市公园规划与建设
生态保护首先是整治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应加强绿地建设,绿色植物及其群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光合作用、
蒸腾等生理、生化过程改善小气候,达到冬暖夏凉;增加空气湿度,制造氧气,吸收有害气体,滞尘,防御风沙,减低噪声,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从而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都市公园是绿地建设最多、绿色植物及其群落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加强都市公园规划与建设,是城市景观规划的主要措施。

3.4.2 控制用地性质,增加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对城市绿地的发展提出总体目标和要求,并对城市的各类绿地进行规划布局,从而控制城市绿地的建设和发展。

坚持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是加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

3.4.3 合理进行植物配置,提高绿地中的绿量
在城市不同性质的用地中进行植物配置,应根据用地性质、建筑物的功能和营造景观的要求以及各地的气候变化特点,合理选择绿地的整体设计风格及树种,力求做到适地适树,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使丰富的植物群落组成多样的园林空间和园林景观,达到既绿
化美化又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

3.4.4 园林绿化应尽量保护原有植被和自然地貌
目前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位地区经济开发上,大规模的推土、移山造地,将原来的风水林毁坏,搞住宅、厂房,或大广场、大草坪等。

从生态观点看这是不可取的。

在城市或城郊,能保持一些本乡的疏林植被是很必要的,它们是当地物种的代表,对研
究当地生态环境及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3.4.5 建立衡量现代园林绿地的科学标准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园林工作者在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时,应对一些体现环境质量的园林科学数据进行衡量:①功能标准。

必须把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来评价;②经济与高效标准。

强调用最少的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满足人类身心再生功能,强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③循环与再生标准。

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避免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④乡土与生物多样性标准。

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乡土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应节制外引物种,保护和发展乡土物种;⑤地方与风土精神标准。

强调每一地方的自然和文化的历史过程,形成地方特色。

园林绿地是地方精神的难得的保存地,对地方精神的表达决不仅仅是形式而是内涵;⑥整体与连续性标准。

园林绿地不是一个独立的游赏空间,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来设计和管理。

4结语
由于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交通繁忙和环境污染,使城市生态失去了原有的平衡。

为使破坏了的城市生态平衡得到恢复和健全,以建立宁静、舒适优美的环境,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好办法是用生态学的观点和途径进行园林规划和建设。

从城市环境质量要求进行规划,这是现代园林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现代园林绿化的主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