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思考

合集下载

初高中数学衔接心得体会

初高中数学衔接心得体会

初高中数学衔接心得体会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初中到高中存在着明显的衔接关系。

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挑战。

在此分享我对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心得与体会。

一、数学知识的持续积累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是一个知识持续积累的过程。

初中数学是基础,高中数学则更加深入和拓展。

初中学习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四则运算、代数与函数、几何等基本内容,而高中则涉及到更多的高阶概念与理论,如微积分、数列与数学推理等。

因此,学生在初中必须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并及时对其进行复习与巩固,以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初高中数学的衔接还需要进行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初中数学偏向具体而直观的问题,注重算法的应用;而到了高中,数学开始呈现抽象和逻辑的特点,更加注重分析和证明。

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调整观念和思维方式,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三、高中数学的拓展与应用在初高中数学衔接过程中,高中数学的拓展和应用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高中数学知识的拓展包括更多的高阶概念和方法,如极限、导数、积分等;同时,高中数学也强调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尤其是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要善于归纳总结,抓住关键点,拓宽思路,培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在初高中数学衔接过程中,师生互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老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掌握情况,及时发现与纠正学生的问题。

同时,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并与老师进行沟通与交流,提出自己的困惑与疑问。

只有良好的师生互动,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初高中数学的衔接。

总之,初高中数学衔接是一个持续而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与学习。

通过数学知识的持续积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高中数学的拓展与应用以及师生互动的加强,我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初高中数学衔接,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思考

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思考

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思考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是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进入高中后,数学的难度和复杂性会明显增加,学生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因此,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概念与基础知识的巩固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的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如代数、几何、函数等。

但是,在高中阶段,这些概念和知识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因此,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应当注重对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巩固。

二、思维方式的培养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进行机械计算和简单问题的解决。

但是,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发展更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如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等。

因此,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一种有效的方法是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和探究性的数学活动。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数学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学习兴趣的培养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通常对数学感到困惑和厌倦。

进入高中,数学的难度增加,学生往往会对数学产生更高的抵触情绪。

因此,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应该注重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热爱。

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启发性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实例和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用有趣的数学故事和实际应用场景,使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会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乐于主动学习。

综上所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在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中,教师应注重对概念与基础知识的巩固、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顺利衔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和全面的能力发展。

加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几点思考

加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几点思考
习惯
智力 、习惯等个性特征 对学习带来的负
面 影 响 , 因此 有 着 广 泛 的 现实 意义 。
以缩短 学生对初高 中数学知识 的跨度 ,
完善学生 的认识结构 。 3从实际出发 ,自编习题 ,因势利导 . 在数学教学衔接 中,可根据学生 的 实际情况 ,以 “ 小步子 、低 台阶、勤反 馈 、重矫 正”的原 则 ,自编一些练 习题 , 使 学生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地学 习掌握
不等式 、方程 及方 程组的解 法和线性 函
数 ;一元 二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和 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 ;任意角 的三角 函 数 与锐角三角函数关系 ;简单几何体 的 点、线 、面与平面几何 中的点 、线 的关 系;抛物线图形与二次函数关 系;配方 、
容突然增多 ,高 中一 年级 整体教学 内容
初 中、高 中教材有 很多内容需要做 好对接工作 ,如 函数概 念 、映射对应 、
探究性 问题 、数 学文化”这i个模块 式 内容 ,主要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这 就 要求 教师要用全新 的教学模式来 教学 , 在数 学知识 的讲授 中,不仅要让学 生掌
握 知识的结论 ,更重要 的是经历 求知的 过程 。这在高 中数学教 学中尤为重要 , 要求教师在初 中高 中教 学衔 接上 ,注意 创设问题情况 ,充分发挥表 象作用 ,帮 助学生把研究 的对象从 复杂 的情 景中分 离 出来 ,突 出知识 的本 质 、热点 ,讲清 知识 的来龙去 脉 ,揭示 新知识 ( 概念 、 公式 、定理 、法则 等 )的提 出过程 以及 例题解法 的探 求过程 、解题方法和规律 的概括过程 ,使学 生对所学 的知识理解 得更加深刻 ,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升华。 3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
差异 、学 习方法 的不同步等原 因,致使

初高中数学衔接心得体会

初高中数学衔接心得体会

初高中数学衔接心得体会从初中升入高中,数学学习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经历了这一过渡阶段后,我对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有了许多深刻的体会。

初中数学相对来说,知识内容较为基础和直观,侧重于基本运算和简单的几何图形。

而高中数学则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大幅提升,不仅知识体系更加复杂,对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往往是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来巩固知识点,例如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几何证明等。

而进入高中,数学概念更加抽象,如函数的概念、向量的运算等。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更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就拿函数来说,初中阶段我们接触的函数主要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较为简单的形式,重点在于掌握其图象和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而高中函数的概念则更加宽泛,包括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多种类型。

函数的性质和应用也更加复杂,需要我们从本质上理解函数的定义和变化规律,能够运用函数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数学对数学语言的要求也更高。

初中数学中,我们主要使用自然语言来描述问题和解决方法。

但在高中,数学语言变得更加精确和专业,包括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等。

例如,集合的表示、不等式的求解,都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和理解数学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初高中也有很大的不同。

初中时,老师可能会手把手地带着我们做题,反复强调重点。

但高中更注重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我们需要学会自己预习、总结归纳知识点,遇到问题主动寻找解决办法。

同时,高中数学的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于听懂老师的讲解,更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心态的调整在初高中数学衔接中也至关重要。

刚进入高中时,面对难度增加的数学课程,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和焦虑情绪。

这时候,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适应和掌握新知识。

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轻易放弃,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做好预习工作。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措施探究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措施探究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措施探究初高中数学教育的衔接是数学教育体系中一个长期存在且备受关注的问题。

目前,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之间的衔接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知识体系的断档、难度跨度大、教学方法的差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探究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1.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差异很大,如果没有好的衔接教育,学生在过渡阶段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动力的持续。

2. 减少学习负担如果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之间没有良好的衔接,学生需要在进入高中后重新学习很多初中数学的知识,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合理的衔接教育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能更加轻松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3.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初高中数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也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提高。

如果学生在初中就建立了扎实的数学基础,那么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将更加顺利,这对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实施措施1. 建立衔接教育桥梁为了保障初高中数学教育的顺畅过渡,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衔接教育桥梁,加强初中和高中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共同制定衔接教育计划,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顺畅性。

2. 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在初中数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重点难点的讲解,确保学生在初中毕业时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

高中教师也要对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和梳理,以便更加顺利地展开高中的数学教学。

3. 转变教学方法初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为了顺利过渡,初中和高中的教师也要转变教学方法,使之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初中的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而高中的教学则应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应用。

4. 加强个性化辅导初高中阶段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个别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很大的困扰。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心得体会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心得体会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心得体会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

下面是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因素1.学生方面分析(1)环境与心理。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

其次,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总算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

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

以上这些因素都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双基”不扎实。

初中数学教学同样受升学压力的影响,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复习迎考,就挤压新课学习时间,删、减那些未列入考试的内容或自认为考试不重要的内容,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基本训练不能到位。

如:初中对函数和平面几何等内容的新课学习时间不够,学生感到困难,带着这样的阴影学生到高中碰到函数和立体几何等内容的学习就感到恐惧,还没有学就产生畏惧情绪。

(3)学习习惯和方法的不得当。

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学生遇到新的问题不是自主分析思考,而是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能力。

2.教师方面分析教师对新课改和减负下的数学教学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学生参加了三年新课改实验,适应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而高中教师是初进课改,还不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因此需要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因此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就更需要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更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和成长。

3.对初、高中教学内涵差异的分析初、高中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有着强烈反差。

随着初中课改的实施,“普九”工作的不断推进,初中教学内容在不断删减,要求在不断的降低,而高中教学内容,就是现使用的实验修订本教材却新增加不少内容。

同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只限于平面几何证明,知识逻辑关系的联系较少,运算要求降得较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得不到培养,至于立体几何,也只能依靠要求较低的零散的立体知识来呈现,想象能力较差。

浅谈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浅谈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浅谈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初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是学习数学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但是,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学习内容的断层
初中数学学习内容主要是初等数学知识和初步代数部分,而高中数学学习内容则涉及到高精度计算、解析几何、函数、导数等知识。

这种内容上的断层会导致学生在高中学习数学时出现困难,而且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学习难度的跨度
初中数学的难度比较适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但是,当学生进入高中后,数学难度突然飙升,让一些学生茫然无措。

三、师资力量的差异
初中和高中的师资力量存在着差异,有些初中老师并没有完全掌握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因此,当学生进入高中时,老师可能会对某些知识点讲解不足,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问题导致了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着许多困难,这也是让很多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

一些改进策略包括:
1、打破学科和年级的限制,采用跨学科教学的方法,在数学、物理等科目间建立联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建立导师制度,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习上更有针对性。

3、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探索数学的本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4、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尽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效果更佳。

总之,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可以解决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

关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

关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摘要:初、高中数学相比而言,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

笔者结合高中数学实践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衔接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数学难学是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

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较好,但步入高中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数学成绩却呈下降趋势,这也是数学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初、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1 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1.1 教材内容衔接问题初、高中数学内容衔接有脱节现象,高中数学学习内容较多、要求高、难度大、学习内容更严谨、更抽象、更系统、体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更多,这也是学生难以适应的重要因素。

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上在不断删减,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体现出了“浅、少、易”的特点,而高中数学内容,就是现使用的教材却增加了不少内容。

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对数、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都转移到高一阶段进行补充学习,这样就加重了高一数学的分量。

高中数学不仅补充了一些全新的课程,其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较初中数学都有着较大的变化。

数学思想方法从算术思想到代数思想的过渡、从代数思想到几何证明思想的过渡、从常量数学思想到变量数学思想的过渡等,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

1.2 教学方法衔接问题初中教学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

具体表现在,初中数学习题类型较为单一,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老师可以对各类习题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巩固所学的知识,只要记住概念、公式、定理和老师示范的例题类型,一般都能取得好成绩。

高中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

许多题目都容纳多个知识点,命题时强调在知识交汇处出题,教师不可能对各类型题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

数学方法视域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数学方法视域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数学方法视域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问题与对策问题:
1.教学内容不连贯: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之间内容上存在断层,学生在高中阶段很难理解和消化初中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导致学习困难。

2.教学方法不一致:初中阶段注重运算技巧的训练,而高中阶段则更加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的转变使得学生难以适应。

3.数学学科内部知识点之间联系弱化: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数学时,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没有将这些知识点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导致学生缺少综合运用的能力。

对策:
1.建立数学知识的递进关系: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将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点提前引入,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初步接触高中数学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渐引导学生从过程和方法中体会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数学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如记忆规律、归纳总结、问题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5.整合资源,加强协作教学:学校可以组织初高中数学教师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

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探讨

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探讨

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数学学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学生在初升高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存在一些知识脱节的现象,因此,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就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1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1.1初高中教材衔接不紧密1.1.1初高中数学教材在设置上存在差异初中数学教材插图较多,色彩鲜艳,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教材研读的专注度和理解度。

同时,初中数学教材语言生动、贴合生活实际且更具有直观性,注重表象性的内容,初中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而高中数学教材插图解释较少,多是定义、定理、数学公式等理论性知识,所使用的语言较为精练且注重抽象性、综合性,较初中内容来说更具复杂性,其重视对学生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

1.1.2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密度不同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少且难度低,内容安排密度小,而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相对来说较多,包含必修教材、选修教材以及选择性必修教材等不同层次的内容,难度大幅度提高、密度增大,内容丰富且理论性强。

1.2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各异初中教师在教学时更注重学生对于定义、公式、解题方法的掌握,对于中考数学的内容,题型较少且不是很灵活,大多只需要学生“依葫芦画瓢”就可以解决,所以教师通常要求学生机械记忆,以反复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高中阶段,教师更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全面掌握,以应对综合性更强的各种考试评价方式。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更加重视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灵活地应用各种解题方法来解决涉及多个知识点的问题等。

例如,初中数学教材对于二次函数的学习要求较低,学生只需要了解几种简单的解题方式就可以掌握相应的知识。

而二次函数是贯穿高中数学教材始终的重要内容,配方、作简图、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判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或最小值或研究闭区间上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与常用方法,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只是记住知识点就可以了,而是要深度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浅析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浅析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浅析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是数学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的过程中,数学教学的衔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在升学过程中的教学压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能力。

本文将从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衔接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进行浅析。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初中数学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函数与方程、数据与统计四大模块。

而高中数学则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初中数学的知识,增加了数学分析、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内容。

在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上,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1. 强调基础知识的扎实性初中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铺垫了很多后续的数学知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性,例如数学运算和基本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转化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强化,以保证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有扎实的基础。

2. 渐进式教学初高中数学教学应当体现渐进式的教学原则,即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和难度适应上,应当体现逐步推进的特点。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逐步引导学生进入高中数学学习的状态,避免因教学内容和难度过大而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3. 重视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初中数学知识是高中数学知识的基石,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初中数学知识,不断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对高中数学内容产生自然的认同感,避免因为初高中数学知识的分割而产生认知上的隔阂。

二、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衔接是实现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环节。

在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上,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1. 教学方法的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衔接性,即在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适应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

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
二 次 根 式 补 充 最 简 二 次 根式 的 概 念 与 运 用 , 式 的 化 根 简 ( 母有理化 ) 分
基 础知识的讲解上 , 不应过于强调难题 、 巧题 乃至 技 高考题 , 否则 不 仅 学 生 难 以 接 受 , 而且 内 容 也 难 以 完 成, 这些与新课改 理念 也是相 违背 的 !尤其 在高 一 数 学教学中宜采用“ 起 点 , 步子 ” 指导思想 , 低 小 的 以 减 缓 坡 度 , 散 教 学 难 点 , 学 生 在 已有 知 识 的水 平 分 让 上, 通过 努 力能 够 理 解 和 掌 握新 知 识 , “ 如 函数 概 念 ”可 以先 复 习 初 中 学 过 的 函数 定 义 , 引 导 学 生 , 并 加 以区别和联系 ; 多举 实例 , 增强 教材趣 味性 、 观 直 性, 如为 了说 明集合 与 } 的区别 , 以类 比空 盒 } 可 子放入空房 子 , 子 空但 房子不 空 ; 用 教具 演示 , 盒 多 借 助 多 媒 体 辅 助 教 学 , 助 学 生 逐 步 增 强 空 间 想 象 帮 能力, 以便学好高 中立体 几何 知识 。另外高 中教学 往往要通过设 导 、 问 、 变 , 发 引导 , 拓 思路 , 设 设 启 开 然后 由学生 自己去思考 、 解答 , 比较注意知识 的发生 过 程 , 重 对 学 生 思 想 方 法 的 渗 透 和 思 维 品 质 的 培 测
养。 三 、 法 指 导 上 的衔 接 学
简单 的无 理方程 , 可化为~元二 次方程 的分 方 程 与 方 式方程 , 含有字母 系数的 方程 , 三元 一次 方 程 组 程 组 , 元 二 次 方 程 组 , 元 二 次 方 程 根 的 二 一 判 别 式 与 韦 达定 理 要 重 点 补 充 介绍平行线 等分线段 定理 , 平行线分线段成 平 行 与 相 比例定理 , 梯形 中位线定 理 , 比例 中等 比定 似 理 、 比定 理 , 三 角 形 两 边 或 延 长 线 的 直 合 截 线平行 于第 三边的判定定理 三 角 形 计 补充射影 的概念和射 影定理 , 固用特殊 直 巩 算证明 角三角形 的三边的比来计算三角函数值 补充三角形 ( 平行 四边形 ) 两边 及夹角 求 用 面积公式 , 正多边 形中有 关边 长、 心距 等 边 的计 算 , 单 的 等 积 变 换 ; 绍 三 角 形 中 四 简 介 心 的有关 概念和性 质 , 三角形 内角平分线 定

数学方法视域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数学方法视域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数学方法视域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问题与对策1. 学习方法的转变问题。

初中数学强调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高中数学则更加注重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升入高中后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这一转变常常会给他们带来困难。

2. 知识内容的承接问题。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在知识内容上有明显的承接关系,但是由于两者之间的知识难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往往在这一过渡阶段难以顺利过渡,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 教学方法的滞后问题。

一些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与高中数学的要求不够契合,导致学生在升入高中后难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甚至难以理解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

1. 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

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衔接教学的目标和路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

2. 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

在初中阶段,教师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为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并掌握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4. 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

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师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相互了解各自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的衔接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5. 引入跨学科的教学方法。

在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如与物理、化学等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数学的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6. 增加实践应用的教学环节。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与实际生活和工程实践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以上的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转折期,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高中数学衔接心得体会

初高中数学衔接心得体会

初高中数学衔接心得体会数学是一门需要扎实基础和良好衔接的学科。

在初中阶段,我们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但是在升入高中后,数学的难度和复杂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因此,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数学衔接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1. 温故知新: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在于梳理复习过的知识,对于初中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我们应该进行适当的温故。

通过重新回顾初中的教材和习题,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只有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才能够为后续的高中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2. 拓宽视野: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内容更广,难度更大。

我们要拓宽自己的数学视野,学会接触和理解更多种类的数学题目。

可以通过参加数学竞赛、加入学科兴趣小组或参与数学研究来拓展自己的数学思维。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够提前适应高中数学的难度,还能培养自己的数学兴趣与创新能力。

3. 强化能力:在初高中数学的衔接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加强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注重的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只是纯粹的计算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拓展题目和较难的问题来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培养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不仅仅会套公式、机械地解题,更要理解背后的原理与思路。

4. 注重习题:在数学学习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让我们更熟练地掌握知识和解题方法。

在初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做习题。

可以通过做同步练习题、模拟考试题或者参加补习班,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同时,要注意对错题的总结与分析,找出解题中的薄弱环节,针对性进行复习与提高。

5. 多方寻求帮助:初高中数学的过渡阶段是一个学习的关键时期。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善于向老师、同学或家长寻求帮助。

高中的数学教学更加系统和深入,不容易追赶掌握,当我们遇到困难或不理解的地方时,及时寻求他人的帮助是很重要的。

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的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出和实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而初高中数学教学之间的衔接又显得尤为重要。

深入探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寻找促进衔接的方法和实践案例分析,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而初高中数学教学之间的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延续和拓展,更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深厚的数学思维能力。

只有确保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顺畅和有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加强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问题提出在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数学教育理念的更新,初中和高中数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成为制约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往往面临数学知识的断层和学习能力的挑战,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积极性。

如何解决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教育难题。

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初中数学知识与高中数学知识之间的整体性缺失,导致学生在高中阶段无法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二是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不同,使得学生在高中阶段难以顺利过渡;三是初高中数学教材之间的不连贯性,使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建立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的连续性。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只有通过全面分析影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因素,找到症结所在,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

【请继续完成正文部分的内容】。

2. 正文2.1 新课程标准对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1.突出学科核心素养。

2024年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总结

2024年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总结

2024年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总结2024年初的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数学的教育重点逐渐向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转变。

而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之间的衔接教学,则成为了一个关键的环节。

在2024年初的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在教材选择上,我们选择了与初中数学紧密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

将高中数学教材与初中数学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和承接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数学的知识。

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选取了一些与教材相关的优质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和巩固。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的方法和解决思路。

在课堂上,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思想的能力,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此外,在课外辅导和习题训练方面,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数学竞赛和活动。

通过参加数学竞赛,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提供一定数量和难度的习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最后,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注重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培养。

开展各类教学培训和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我们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通过以上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生们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有了较好的过渡和延续,不仅能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还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任务仍然很重。

数学知识体系庞大,要想真正做到初高中衔接无缝对接,需要我们的教师队伍不断进步,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平台。

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与高中数学有什么衔接?

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与高中数学有什么衔接?

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与高中数学有什么衔接?初中数学为高中数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着融洽的衔接关系。

理解这些衔接关系,对于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一、内容上的衔接:基础与拓展初中数学通常涵盖数与代数、平面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在高中数学中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例如:数与代数: 初中要学习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等基本概念和运算。

高中阶段则会学习复数、函数、数列、极限等更抽象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运算和推理。

几何: 初中主要学习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的基本性质和证明。

高中阶段将学习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进一步拓展空间图形的性质和应用,并利用坐标系解决几何问题。

统计与概率: 初中主要学习统计图表的绘制和简单概率的计算。

高中阶段则会学习更复杂的概率分布,以及统计推断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二、思维方法上的衔接:从具体到抽象初中数学主要以具体问题为载体,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而高中阶段则更强调抽象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入的逻辑推理和抽象表达。

例如:符号化思维: 初中更多地使用文字和数字表达数学问题,高中则会引入更多抽象的符号和概念,如函数的定义、集合、向量等。

逻辑推理: 初中通常学习简单的逻辑推理,如三段论。

高中阶段则需要掌握更复杂的逻辑推理方法,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

抽象思维: 初中学习的数学概念相对简单,高中阶段则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更加抽象的数学概念,如函数的概念、极限的概念等。

三、学习方法上的衔接:主动学习和探究初中阶段学习数学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

而高中阶段则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

学生需要学会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针对初中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建议1. 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 高中数学学习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初中数学基础之上,学生应将初中数学知识牢固掌握,不仅要注重基础概念的理解,还要加强基本运算能力的训练。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及教学策略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及教学策略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及教学策略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

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

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

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

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寻找解决对策。

一、高一学生学习数学产生困难是造成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一)教材的原因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

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对数、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都转移到高一阶段补充学习。

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

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

(二)教法的原因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且课时较充足。

因而课容量小,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但高中数学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课时少,新课标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高中教学中往往会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现过程,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

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思考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思考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思考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相当多的高一学生数学不及格,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少数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其实,从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思维层次、学习方法上看,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相比,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如何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是解决学生“数学难学”,教师“数学难教”的有效途径。

下面就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一、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的必要性初高中教材不配套、教材部分知识点未对接。

由于目前初、高中使用教材上不具有系统性,这种不配套使得学生不能很好适应高中学习,这点在数学学习中尤其突出。

以前初中教材使用的是国家大纲教材,这和高中教材非常对接,学生进入高中后,在学习上基本不存在知识性的障碍。

可现在初中在新课标下的初中:用十字相乘来因式分解、根式有理化、韦达定理、和圆有关的一系列探索及二次函数的要求降低,严密的推理证明在新课标下可以用泛泛的说明替代等等。

而这些恰恰是高中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学生一进入高中又要经常使用这些知识,这样必然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障碍。

学习方法的变化与学生学习能力的脱节。

我们老师都有这种体会:现在的学生,知识面扩大,组织管理能力强,课堂表现欲强,有合作精神,善于模仿及提出问题。

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有较大的依赖性,部分学生以作业第一,学习被动,缺乏探究精神和分析理解的能力。

学生思维积极,口头表达强于解题速度,尤其是基本运算能力弱(如混合四则运算),对计算器的依赖程度高;解题重视结果而忽视中间的步骤。

缺乏基本运算能力的训练,及解题过程的演绎。

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虽然不少高一教师介绍并强调了高中数学的学法调整,学生也尽量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但突出的问题就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灵活运用。

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不会做题,或者说能做作业但考试不会,在数学上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做练习,但收效不大。

浅谈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浅谈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浅谈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初高中数学科目是数学学科中的重要环节,初中数学的学习直接决定了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数学学科的学习进程和水平。

初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了初高中数学衔接方面的困扰和难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断层。

初中数学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高中数学则注重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了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断层,使得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难以理解和运用初中数学的知识。

2. 难度跨度大。

初中数学的难度相对较低,而高中数学的难度则上升较快。

这种难度跨度的突变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困扰。

3. 教学方法单一。

初中数学教学以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高中数学教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学生在初高中数学衔接时很难适应教学方法的转变,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4. 知识应用困难。

初中数学注重知识的运用,而高中数学则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初高中数学衔接时,学生往往面临着初中所掌握知识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难题,导致学生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欠缺。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改进策略1. 教学内容渐进式过渡。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内容的衔接应采取渐进式过渡的方法,逐渐引入高中数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概念,使学生在初高中数学之间实现平稳过渡。

2. 注重知识理解和应用。

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探索性学习方法的引入。

探索性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来发现数学知识和问题解决方法。

4. 考试评价方式的改革。

考试评价方式的改革可以推动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思考
一、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环境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需要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

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中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会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

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

二、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

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

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时(自习辅导课)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题型也不可能讲全讲细以及巩固强化。

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的衔接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且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与初中数学相比增加了难度。


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阶段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便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的现实。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此外相对初中数学所富有“生活趣味” 来讲,高中数学则更有“数学味”。

高中数学第一章就是集合、简易逻辑等知识,紧接着就是函数问题。

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难点,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又很高。

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

初中删减的内容都需要在高中阶段补充上,因而增加了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些都是升入高中后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客观原因。

四、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高中教学方法上的差异也是高一新生成绩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直观、形象教学,每学习一道例题,都要进行相应的练习,学生板演的机会较多。

一些重点题目学生可以反复练习,强化学习效果。

而高中数学教学则更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工夫。

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往往采用粗线条模式,为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框架,讲授一些典型例题,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存在思维障碍,难以适应快速的教学推进
速度,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学习成绩。

因此,新高一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讲授,尽量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讲解抽象的数学慨念.比如讲映射时可举“某班5O名学生安排到50张单人课桌的分配方法” 等直观例子,为引入映射概念创造阶梯。

由于初中学生尚未形成严格的论证能力,所以在高一证明函数单调性时可进行系列训练,让学生进行板演,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又比如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初中所学过的“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入手,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存量,引导学生找到联系与区别,这样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降低教材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五、学习方法的衔接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

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

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

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

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增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别提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

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因此,教师应在新生入学时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的特点,为搞好衔接打基础;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将学法指导寓了知识讲解、作业评讲、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定期交流,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会使学生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的习惯,使他们掌握思维方法,做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个性化语言,永久地记忆在脑海中,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