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课件 小鹅瘟
禽病学讲义-第二章 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10-小鹅瘟)
禽病学(Avian Medicine)讲义第二章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第十节小鹅瘟(Gosling Plague, GP)一、简介:小鹅瘟又名鹅细小病毒感染、雏鹅病毒性肠炎,是由小鹅瘟病毒(Goose Plague Virus, GPV)引起的雏鹅与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危害3-20日龄小鹅,以传染快,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下痢和渗出性肠炎(小肠粘膜的大部分坏死脱落,与渗出物形成假膜状的栓子堵塞肠道)为特征。
对养鹅业和养鸭业危害严重。
二、病原学:(1)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属于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直径20-22nm,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
(2)单股线状DNA,5-6kb。
(3)一个血清型与番鸭细小病毒有部分共同抗原。
(4)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65˚C 30min滴度不变,pH3.0 37˚C 1h下稳定,对氯仿和乙醚有抗性。
(5)实验室宿主:鹅胚、番鸭胚及其原代细胞培养物。
(6)首次分离宜用鹅胚或番鸭胚,一般经5-7d死亡,典型病变:绒毛尿囊膜水肿;胚体全身性充血、出血和水肿;心肌变性呈白色;肝脏出现变性或坏死,呈黄褐色。
三、流行病学:(1)(20日龄以内的)鹅,番鸭及其一些杂交系易感,其他动物不易感。
(2)有年龄依赖性?3-4d, 1w, 20d, 60d(3)病禽直接接触或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是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4)也可以通过种蛋将病毒传播给孵化器中易感雏鹅和雏番鸭造成本病的垂直传播。
(5)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低与母鹅的免疫状况有关。
四、临床症状:(1)潜伏期与感染雏鹅的日龄密切相关;雏鹅感染本病时日龄不同,其临床症状、发病率、死亡率和病程长短有较大差异。
(2)最急性型:1周龄内的雏鹅或雏番鸭;起病突然,传播速度迅速;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95%以上;往往无前期症状,发现时即极度衰弱或倒地两腿乱划,不久即死亡。
(3)急性型:1-2周龄内的雏鹅或雏番鸭;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渴欲增加,严重下痢,排灰白色或黄绿色带有气泡的稀粪;临死之前头触地,两腿麻痹或抽搐;病程2-5天。
鹅的几种主要传染病的防治PPT课件
鼓励养殖户与兽医部 门合作,共同参与防 疫工作,提高防疫效 果。
定期组织养殖户参加 防疫知识讲座或培训 班,增强其防疫意识。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与检疫工作
严格控制养殖环境的卫生条件, 定期清理和消毒鹅舍、水源和饲
料等。
实施严格的检疫制度,对进出场 区的鹅进行健康检查和隔离观察。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共同打 击非法交易和运输病死鹅的行为。
特点
具有流行性、传染性和免疫性的 特点,对鹅群健康和养殖业发展 具有较大影响。
鹅传染病对养殖业的影响
01
02
03
降低生产性能
感染传染病的鹅生长缓慢, 产蛋量减少,饲料转化率 降低,给养殖业造成经济 损失。
增加治疗成本
为了防治鹅传染病,养殖 户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 力和财力,增加治疗成本。
威胁人类健康
05 鹅传染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加强疫苗研发与接种工作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应加大投入,研发针对鹅常见 传染病的疫苗,并推广接种。
针对新型传染病,应迅速研发 出相应的疫苗,以遏制疾病的 传播。
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减少接种过程中的副反应。
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
加强养殖户的防疫培 训,提高其对传染病 防治的认识和技能。
鹅的几种主要传染病的防治ppt课 件
co概述 • 鹅的主要传染病种类 • 鹅传染病防治方法 • 鹅传染病防治案例分析 • 鹅传染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01 鹅传染病概述
鹅传染病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鹅 体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和病程 ,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和病理 变化的一类疾病。
02 鹅的主要传染病种类
小鹅瘟
病原
鹅的几种主要传染病的防治PPT
鹅传染病对养鹅业的影响
死亡率高
增加养殖成本
一些烈性传染病如禽流感、小鹅瘟等, 一旦爆发,若不及时采取措施,会造 成大量鹅只死亡,损失惨重。
为了防治鹅传染病,养鹅户需要增加 疫苗采购、免疫接种、药物防治等方 面的投入,从而增加了养殖成本。
生产性能下降
感染某些慢性传染病的鹅只,虽不一 定立即死亡,但生产性能会明显下降, 如生长缓慢、产蛋量减少等。
创新防治技术
加强科研力度,探索新型的防治技术,如开发新型疫苗、药物等,以提高防治 效果和降低防治成本。
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防治技术水平
加强防疫知识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向养殖户宣传鹅传染病的防疫知识,提高其防疫意识,使其能够自 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培训养殖户掌握防治技术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养殖户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科学的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
鹅禽流感
病原
01
A型流感病毒
症状
02
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症状
防治
03
加强养管理,定期消毒,使用疫苗进行预防,发病后及时隔
离并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Part
03
鹅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合理配置饲料
根据鹅的品种、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合理配置饲料,确保鹅获 得足够的营养。
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
鹅的几种主要传染病 的防治
• 鹅传染病概述 • 鹅的几种主要传染病 • 鹅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 鹅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展望
目录
Part
01
鹅传染病概述
鹅传染病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鹅体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和病程,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 状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
小鹅瘟
的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的病变可作出初步
诊断。本病确诊需经病毒分离鉴定或血清特异性抗体
检查。
1.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病料采集:以无菌操作法采取急性期病、死雏鹅的肝、 脾、肾等实质器官或血液作为分离材料。
(1)鹅(番鸭)胚接种:12-14日龄的鹅胚或番鸭胚 (无母源抗体)接种,如5-8日内有死亡,则收获尿囊 液和羊水做进一步鉴定。
③呼吸困难,喙的前端色泽变暗(发绀),眼鼻端有 浆性分泌物,嗉囊有多量气体和液体。
④病鹅临死前常出现神经症状,头颈扭转、两脚麻痹 全身抽搐。
⑤病程2~4d。
3.亚急性型:
①2周龄以上病例病程稍长,一部分转为亚急性型, 以精神萎顿,拉稀,消瘦为主要症状。病死率一般在 50%以下。
②大部分耐过鹅在一段时间内都表现为生长受抑制, 羽毛脱落。
2.其他器官的变化
后期,病鹅可见皮下充血、出血,全身肌肉暗红。 出血主要见于大腿内侧皮下,胸肌、心内外膜、肺 脏等,在这些部位有淤斑、淤点。
①心脏变圆,心房扩张,心壁松驰,心尖周围心肌 晦暗无光,颜色苍白。
②肝脏暗黄红色、明显缩小,仅为原来的1/2-1/3。 ③胆囊肿大(超过正常2-4倍),充满暗绿色胆汁。
3.传播方式:水平传播为主。
4.传播途径:消化道为主。
5.流行特点:无明显的季节性。
6.本病发生与母鹅的免疫状况有关。
当年留种鹅群的免疫状态对后代雏鹅的发病率和成 活率有显著影响。如果种鹅都是经患病后痊愈或经无 症状感染而获得了坚强免疫力的,其后代有较强的母 源抗体保护,因此可抵抗天然或人工感染小鹅瘟。
③成年鹅经人工大剂量接种后也能发病,主要表现为 排出粘性稀粪,两脚麻痹,伏地3~4d后死亡或自愈。 病程5~7d或更长。
小鹅瘟
小鹅瘟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以严重下痢和渗出性肠炎为特征。
1 病原学鹅细小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
病毒存在于病雏内脏组织、肠管、脑及血液中。
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一15~一20℃下能存活4年,56℃3小时不会被完全灭活,但病毒对2%~5%氢氧化钠、10%~20%的石灰乳敏感。
2 流行病学传染源为病雏鹅及带毒鹅。
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垂直传播。
鹅、灰鹅、狮头鹅以及其他品系的雏鹅易感。
番鸭也易感,其他禽类及哺乳类动物不易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于育雏期间。
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龄、母源抗体水平有关。
3 临床症状自然感染潜伏期为3~5天。
临床上可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三型。
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和1周龄内雏鹅,发病突然,快速死亡。
急性型:多发生于l~2周龄雏鹅,或由最急性转化而来。
具典型的消化系统紊乱和神经症状特征。
主要表现为离群、嗜睡,两肢麻痹或抽搐;下痢,排灰白色或淡黄绿色、浑浊稀便;眼和鼻有多量分泌物,病鹅不时甩头,食道膨大有多量气体和液体。
病程1~2天,多取死亡转归。
亚急性型:多见于2周龄以上雏鹅或流行后期发病的雏鹅,病程3~7天,部分能自愈。
4 病理变化特征病变在消化道,尤其是小肠急性浆液性一纤维素性炎症。
剖检可见肠黏膜发炎、坏死,呈片状或带状脱落,与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质地坚实似香肠样。
最急性型仅见小肠黏膜肿胀充血,上覆有大量淡黄色黏液。
亚急性病例还可见肝、脾、胰肿大充血。
5 诊断5.1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病原分离与鉴定:12~14日龄雏鹅胚接种试验。
血清学检查:可用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等。
样品采集:采取病雏鹅的脾、肝或胰等病料。
6 防治措施1、种蛋、种鹅苗及种鹅均应购自无病地区。
《禽病学》课件之病毒病小鹅瘟44页PPT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
课件:小鹅瘟
亚急性:肠道变化更为明显,严重者肠栓从小肠中下段至直肠内。 病死雏鹅肝脏肿大,呈深红色或黄红色。 胆囊肿大,胆汁充盈,颜色变深。 脾脏和胰腺充血,偶有灰白色坏死灶。
• 显微病理变化:
消化道:小肠膨大处的变化为典型的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假 膜脱落处残留的黏膜组织仍保留原有轮廓,但结构已破坏。
固有层中有多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少数嗜中性粒细胞 浸润。
小鹅瘟发病及死亡率的高低,与母鹅的免疫状况有关。病愈的雏 鹅,隐性感染的成鹅均可获得坚强的免疫力。成鹅通过卵黄将抗体 传给后代,使雏鹅获得被动免疫。因此,在每年全部更新种鹅的地 区,本病的爆发和流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大流行的一、二年内 都不致再次流行。在不是每年更新全部种鹅的地区,不表现明显的 周期性,每年均有发病,但死亡率较低,在20%~50%之间。
3、亚急性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2周龄以上,尤其是3-4周龄。 患病雏鹅精神沉郁、消瘦、站立不稳、拉稀。稀粪中杂有多量
未消化的饲料、纤维碎片和气泡。少数幸存者在一段时间内生长不 良。
最急性型 双腿麻痹、倒地乱划,抽搐而死
急性型 腹泻,排黄白色或青绿色稀粪,肛周羽毛被污染。
五、病理变化
•
感染雏鹅剖检病变以消化道炎症为主,随病型不同有一定的差异。
最急性:病变不明显,仅见于小肠前端黏膜肿胀,充血,覆有大量浓厚的淡
黄色黏液。
急性:全身败血症状,机体脱水,皮下组织充血。
心肌苍白,肝肿大。
多数病例在小肠的中段和下段,特别是在靠近卵黄柄和回盲部的肠 段,外观变得极度膨大,呈淡灰白色,体积比正常肠段增大2~3倍,形如
香肠状,手触肠段质地很坚实。
栓子物很干燥,切面上可见中心为深褐色的干燥肠内容物,外面包裹着厚层 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和坏死物凝固而形成的假膜。 具有神经症状的病死雏鹅,脑血管充血,大脑表面有散在的出血点。
小鹅瘟(鹅细小病毒感染)
小鹅瘟(鹅细小病毒感染)小鹅瘟(鹅细小病毒感染)【病因】本病为雏鹅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原体是小鹅瘟病毒,存在于病鹅脑、肝、脾、肠内容物及其他组织中。
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与病鹅直接接触或接触病鹅的排泄物沾污的饲料和饮水、带病毒的种蛋是传播的主要途径。
【症状】7日龄左右的雏鹅感染后,往往是最急性型,有时不见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只有半天或1天的病程。
病初精神不振,缩颈,打瞌睡,拒食,但多饮水,排出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并混有气泡,气喘流涎,两腿麻痹或抽搐,两脚缩起,半小时即死。
【诊断】主要是1日龄鹅易感,成年鹅不感染。
临床症状表现为严重的下痢和排出灰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稀粪,剖检见肠管膨大,里面含有带状或圆柱状的白色栓子,基本可确诊。
【预防】小鹅瘟主要是通过孵坊传播的,因此孵坊中的一切用具设备,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清洗消毒。
收购来的种蛋最好用福尔马林熏烟消毒。
刚出壳的雏鹅要注意不与新收进的种蛋和大鹅接触,以防感染。
预防可接种小鹅瘟鸭胚化GD弱毒疫苗。
每只小鹅喂服2粒白胡椒,只用1次,可预防小鹅瘟。
【治疗】方l新鲜鱼腥草适量,捣汁灌服或自饮。
病鹅每只每次1~2毫升,分早、午、晚3次灌服,也可让其随意自饮。
何日远[《中兽医学杂志》介绍,用此方给病鹅每次灌服2毫升,1日3次,连灌2天痊愈,取得100%的治疗效果。
方2马齿苋120克,黄连50克,黄芩80克,黄柏80克,连翘75克,双花85克,白芍70克,地榆90克,栀子70克(200只鹅用量)。
上述药物以水煎煮,药液灌服或拌饲料喂,1日2次,连用3~4天。
治疗效果很好[卢文贵,《中兽医医药杂志》。
方3每10只小鹅,每天用鲜半边莲50~100克,以冷开水捣烂取其汁。
肉豆蔻15~25克、大风藤(入地麝香、过山香)20~30克、砂仁3~5克,如下痢不止或遇寒冷阴雨天可再加肉桂3克、鸡矢藤5~10克,加清水共煎。
取上述两种药液和大米粉混成米浆(或浸米),饲喂病鹅(7日龄内的小鹅应极少喂或不喂青菜)。
医学课件鸭病诊治图谱细小肝炎小鹅瘟图谱
病
雏
鸭
病
初 精
雏 番 鸭
神细
沉 郁
小 病 毒
,
厌
食
。
雏番鸭细小病毒:雏番鸭发病后迅速脱水消瘦, 死后双脚干瘪,体重明显减轻。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雏发生纤维素性浮膜性肠炎, 小肠的中后段膨大,触感硬实(上为正常对照)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雏发生纤维素性浮膜性肠炎,小肠粘 膜脱落,黏膜下层出血,肠办容物呈灰白色柱状(由纤维
雏番鸭细小病毒
• [防制]加强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与清洁消毒,注意保 温,保持棚舍干爽清洁及合理进行免疫接种是控制 本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可供使用的 疫苗及其应 用方法为: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小鹅瘟二联弱毒 疫苗,主要 用于雏番鸭,经皮下注射1—2头份/ 只;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小鹅瘟二联油乳灭活苗, 主要用于种鸭产蛋前和产蛋中期的免疫,以使其后 代雏鸭获得天然被动免疫力,经肌肉注射1—1.5 毫升/只。另外,对雏番鸭还可使用雏番鸭细小病 毒病——小鹅瘟高免卵黄抗体或雏番鸭细小病毒 病——小鹅瘟高免血清进行被动免疫预防,或在发 病时作治疗。另外,对 发病雏鸭群,在注射高免 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的同时,适当使用一些抗 生 素控制某些细菌的合并感染或继发感染也是有益的。
• 症 状 雏鸭初发病时表现精神萎靡、缩脖、翅下垂、不爱活动、行动发 呆、常跟不上群、蹲卧、眼半闭、不爱吃食或不食。发病半天到一天即发 生全身性抽风,病鸭多侧卧,头向后背,故有“背脖病”之称(图)。两脚痉 挛性地反复蹬踏,有时在地上旋转。一般病鸭出现抽风后十几分钟即死亡。 有的可持续5小时
纤维素较薄)
小鹅瘟:纤维素性浮膜性肠炎。小肠粘膜脱落,粘
膜下层潮红,肠内有白色长索状的纤维素性凝固物。
雏番鸭细小病毒
小鹅瘟ppt
小鹅瘟的流行有一定周期性。 小鹅瘟的流行有一定周期性。 在大流行后, 在大流行后,当年余下的鹅群都获得主动免 年发生大流行。 疫,因此不会在一地区连续2年发生大流行。 因此不会在一地区连续 年发生大流行 每年全部更换种鹅群一般间隙2~ 年大流行 每年全部更换种鹅群一般间隙 ~5年大流行 一次,部分更换种鹅群每年常有小流行发生。 一次,部分更换种鹅群每年常有小流行发生。
流行病学
本病仅发生于4-20日龄以内各种品种的雏鹅 日龄以内各种品种的雏鹅 本病仅发生于 和雏番鸭。 和雏番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与易感雏鹅的 日龄有密切的关系。 日龄有密切的关系。 其他禽类包括中国鸭、 其他禽类包括中国鸭、半番鸭和哺乳动物均 不感染发病。 不感染发病。
本病的自然临诊疾病仅发生于鹅和番鸭的幼雏。 本病的自然临诊疾病仅发生于鹅和番鸭的幼雏。雏鹅 的易感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周龄以内的雏鹅死亡率 的易感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1周龄以内的雏鹅死亡率 可达100%, 日龄以上者死亡率一般不超过 %, 日 %,10日龄以上者死亡率一般不超过 %,20日 可达 %, 日龄以上者死亡率一般不超过60%, 龄以上的发病率低, 月龄以上则极少发病。 龄以上的发病率低,而1月龄以上则极少发病。 月龄以上则极少发病
细小病毒的外观呈圆形或六 角型,无囊膜, 角型,无囊膜,二十面体对 病毒; 称,单股DNA病毒;病毒颗 单股 病毒 粒大小,角对角直径 纳米 纳米, 粒大小,角对角直径22纳米, 边对边直径为20纳米, 边对边直径为 纳米,直径 纳米 20~22纳米 纳米, 为20~22纳米,有完整病毒 形态和缺少核酸的病毒空壳 形态两种。空心内直径为 形态两种。空心内直径为12 纳米,衣壳厚为 纳米 纳米; 纳米,衣壳厚为4纳米;壳 粒数为32个 粒数为 个;核酸大小约为 6kb。 。
兽医课件-小鹅瘟
免疫。 被動免疫:出殼後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黃抗體。
3、亞急性: ➢ 15d以上雛鵝; ➢ 精神沉鬱、腹瀉、消瘦,生長發育受阻。
1周齡以內的雛鵝,往往不見症狀,突然倒地死亡
雙腿麻痹、倒地亂劃,抽搐而死
精神沉鬱 腹瀉,肛周羽毛被糞便污染
頭頸扭曲頭頸前伸四源自病變最急性: 腸道急性卡他性炎症
急性、亞急性: ➢ 空腸、回腸:急性卡他性-纖維素性壞死性炎症,腸管膨
小鵝瘟
由鵝細小病毒引起的雛鵝的一種急性或亞急性 敗血 性傳染病; 4-20日齡以內的雛鵝; 特徵:嚴重下痢、滲出性腸炎、腸道內形成臘腸樣栓 子; 傳播快、發病率和死亡率高, 1956年,揚州大學的方定一首先發現並進行研究。
一、病原學
細小病毒科、細小病毒屬、小鵝瘟病毒(鵝細小病毒) 無血凝性 僅有一種血清型 分佈:雛鵝內臟組織、腸、腦和血血液中, 鵝胚尿囊腔中接種增殖。 對外界抵抗力強,
大,似香腸,觸之堅硬,剖檢腸粘膜脫落,與纖維素性滲 出物構成假膜,包裹腸內容物形成腸芯,堵塞腸道。 ➢ 肝臟:出血點和壞死灶; ➢ 心臟心力衰竭,心房擴張,心壁鬆弛。
腸黏膜出血,壞死、脫落 形成栓子,堵塞腸道
整個腸管內容物形成栓子,前段 呈黃綠色,後段呈紅色
心臟變圓,心肌鬆弛
五、診斷
1、初診: 20日齡內雛鵝,發病率高、死亡率高; 腹瀉,神經症狀; 滲出性腸炎變化(空腸、回腸卡他性-纖維素
性壞死性腸炎),腸粘膜和臟器出血。
2、實驗室診斷: (1)病毒分離培養 採集肝、脾、胰等組織,製成懸液; 12-15日齡鵝胚尿囊腔接種,進行培養; 5-7d收集尿囊液,尿囊液做瓊擴試驗。
(2)血清學診斷 瓊擴試驗、中和試驗、ELISA
《禽病学》课件:19 小鹅瘟
四、临床症状
小鹅瘟的症状以消化道病变和中枢神经系统紊 乱为特征,但其症状的表现与感染发病时雏鹅 的日龄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病程的长短,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 三种类型。
最急性型:常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当发现精神 呆钝后数小时内即呈衰弱,或倒地两腿乱划,很快 死亡。
三、流行病学
易感性 自然临诊疾病仅发生于鹅和番鸭。其易感性 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一周龄以内的雏鹅死亡率可 达100%,10日龄以上的死亡率<60%,20日龄以 上的发病率低,而1月龄以上则极少发病。
传染途径 1、直接或间接接触;2、垂直传播。 传染源 病雏从粪中排出大量病毒。大龄鹅可建立亚
三种结构蛋白VP1,VP2,VP3(主要) 抵抗力较强,在-20℃至少存活2年,耐56℃达3h。 初次分离病毒可在鹅胚成纤维细胞(GEF)上繁殖,不
产生细胞病变。GEF适应毒,能形成分散的颗粒性细 胞病变和发生细胞脱落,并见细胞融合成合胞体。镜 检,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
培养:传代后对鹅胚或鸭胚毒力增强;无血凝活性。
或头颈向前伸
五、病理变化
主要特征是肠道发生弥漫性、急性、卡他性炎症和 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小肠粘膜大片坏死、脱落, 积集于小肠后部形成特征性栓子堵塞肠腔。 全身性败血症,心衰,肝肿大。 组织学变化:心肌纤维有颗粒变性、脂肪变性。肝 脏细胞空泡变性和颗粒变性。脑膜及脑实质血管充血 并有小出血灶,神经细胞变性,严重者出现小坏死灶, 胶质细胞增生。
胆囊肿胀,胆汁充盈
最急性型仅见肠道有急性卡他性炎 症
六、诊 断
新生雏鹅大量发病和死亡、结合症状和病变可作出 初步诊断。
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病料接种12~14日龄鹅胚或番 鸭胚,中和试验鉴定病毒。
兽医课件:小鹅瘟
2、实验室诊断: (1)病毒分离培养 采集肝、脾、胰等组织,制成悬液; 12-15日龄鹅胚尿囊腔接种,进行培养; 5-7d收集尿囊液,尿囊液做琼扩试验。
(2)血清学诊断 琼扩试验、中和试验、ELISA
(3)分子生物学诊断 PCR
六、防治
1、治疗 用抗血清皮下注射,及早注射能制止80-90%
出的雏鹅获得坚强免疫力。 受威胁的雏鹅:1日龄皮下接种小鹅瘟弱毒疫苗,如种鹅未
免疫。 被动免疫:出壳后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
的大批死亡。
三、症状
1、最急性: ➢ 3-5d雏鹅; ➢ 往往无前驱临床症状,极度衰弱,倒地划动,
不久死亡。
2、急性型: ➢ 5-15d雏鹅; ➢ 精神沉郁,拒食,饮水增加 ➢ 腹泻,排灰白色/黄绿色粪便; ➢ 呼吸困难,鼻流浆液性分泌物; ➢ 神经症状,两腿麻痹或抽搐。 ➢ 1-2d出现死亡。
对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敏感,但2-5%氢氧化钠,10-20%石 灰乳能将其杀灭。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鹅和番鸭易感,鸭和鸡有抵抗力。 主要感染20日龄以内的雏鹅,年龄↑—易感性↓; 1周龄内:死亡率100%, 10日龄以上:死亡率<60%, 20日龄以上发病率低,1月龄以上极少发病。
2、特点 病鹅和带毒鹅为主要传染源; 消化道传播,种蛋垂直传播。 暴发:病毒垂直传播后的雏鹅群; 孵化室用具、环境,种蛋的严重污染,孵出雏鹅
3、亚急性: ➢ 15d以上雏鹅; ➢ 精神沉郁、腹泻、消瘦,生长发育受阻。
1周龄以内的雏鹅,往往不见症状,突然倒地死亡
双腿麻痹、倒地乱划,抽搐而死
精神沉郁 腹泻,肛周羽毛被粪便污染
头颈扭曲
头颈前伸
四、病变
小鹅瘟的诊断与防控课件(共29张PPT)《禽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又称细小病毒感染,是雏鹅的一 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小鹅瘟
在临床上主要是精神萎顿,食欲 废绝,严重下痢和出现神经症状。
小鹅瘟
病变的主要特征: 发生渗出性肠炎变化,小肠粘膜
有时大片坏死脱落和凝固,形成栓子 堵塞肠腔。
小鹅瘟
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死亡率
病原
✼ 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 ✼ 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 ✼ 病毒为球形,没有囊膜,没有血凝
剖检变化
1、最急性 ✼ 死亡很快,病变不明显 ✼ 只有小肠前段粘膜肿胀充血,覆盖有大量浓厚的淡色
粘液,有时可见粘膜上有出血
剖检变化
1、最急性 急性型的如病雏大于10日龄,病程
在2天以上的,可能出现特有的肠道病变。
剖检变化
2、急性
✼ 小肠中下段整片肠粘膜坏死脱落,并与大量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栓子或包裹 在肠内容物表面的假膜,堵塞肠腔,使该处肠道不通,外见极度膨大,质地坚实, 形如香肠状。
肺水肿,腿剖和胸部肌肉出血等
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仅发生于鹅和番鸭
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仅发生于鹅和番鸭 ✼ 主要侵害5-25日龄的雏鹅与番鸭 ✼ 10 日 龄 以 内 的 鹅 发 病 率 和 死 亡 率 可 达 95%-
100% ✼ 以后随着日龄增大而减少 ✼ 成年鹅不发病,但可携带病毒和向外排毒
2、种鹅的疫苗接种
✼ 在种鹅产蛋前10-30天用小鹅瘟弱 毒苗进行免疫接种,每只肌注2-4 头份
✼ 如果种鹅未免疫,应对初生雏进行 免疫接种,通常每只1头份,进行 皮下或肌肉注射
防控措施
3、用高免血清紧急预防和治疗
✼ 对没有母源抗体(种鹅没注射小鹅瘟疫苗)的雏鹅在 1-2日龄时紧急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每只皮下注射 0.5毫升
小鹅瘟
胆囊肿胀,胆汁充盈
诊断
•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可做
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试验室诊断。 • 1、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 2、血清学试验 • 3、分子生物学诊断
防制
• 1、加强兽医卫生管理措施
• 2、免疫接种:种鹅产前1个月免疫注射母鹅(流
行地区免疫两次);雏鹅注射高免血清。
小鹅瘟
• 定义:小鹅瘟(GP)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3-20d)与雏 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 特征为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腹泻和有时出现神经症
状,病变特征主要为渗出性肠炎,小肠粘膜表层大片坏死
脱落,与渗出物凝成假膜状,形成栓子阻塞肠腔。
病原学
• 病原为鹅细小病毒(G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
• 传染源:病雏及带毒成年禽 • 传染途径:1、直接或间接接触;2、垂直传播 • 流行特点:本病的爆发与流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临床症状
•
雏鹅感染本病时日龄不同,其临床症状,发病率、 死亡率和病程长短有较大差异。
• 1周龄内发病者常呈最急性型,往往无前期症状,一
发现即极度衰弱或倒地乱划,不久即死亡。
头 颈 扭 曲
病理变化
• 本病的典型病理变化集中在肠道:
• 最急性型病例除肠道有急性卡他性炎症外,其它器官一般
无明显病变。
• 急性病例表现为全身性败血变化。心脏变圆,心房扩张, 心壁松驰,心尖周围心肌晦暗无光,颜色苍白。肝脏肿大, 呈深紫色或黄红色,胆囊肿大,充满暗绿色胆汁,脾脏和 胰腺充血,部分病例有灰白色坏死点。部分病例有腹水。
最急性型通常发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往往不见任何症状, 突然倒地死亡
很快双腿麻痹、倒地乱划,抽搐而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使用小鹅瘟强毒株疫苗对成年种鹅和番鸭进行接种可
产生较强的母源抗体,并通过卵黄传递给初生雏,但
可能造成强毒株扩散,目前少用。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七、防 制
• 目前多使用小鹅瘟弱毒苗用于种鹅(番鸭)和雏鹅
(番鸭)的免疫接种。种鹅(番鸭)于开前15~45d, 皮下肌肉注射弱毒疫苗2~4头份,可使整个产蛋期孵 出的初生雏得到母源抗体有效保护,如种鹅(番鸭) 未免疫,应对初生雏进行免疫接种,通常每只1头份, 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三、流行病学
• 病雏及带毒成年禽是本病的传染源。在自然情况下,
与病禽直接接触或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是本病传 播的主要途径。本病毒还可附着于蛋壳上,通过蛋将 病毒传给孵化器中易感雏鹅和雏番鸭造成本病的垂直 传播。当年留种鹅群的免疫状态对后代雏鹅的发病率 和成活率有显著影响。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 根据本病仅引起雏鹅、雏番鸭发病的流行特点,结合
严重腹泻与神经症状的出现以及小肠出现特征性的急 性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的病变可作出初步 诊断。本病确诊需经病毒分离鉴定或血清特异性抗体
检查。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六、诊 断
• 本病主要注意与下列疾病相区别: • 鸭瘟特征性病变是在食道和泄殖腔出血和形成伪膜或
• 病毒经65℃ 3h滴度不受影响,在PH3.0溶液中37℃条
件下耐受1h以上,对氯仿,乙醚和多种消毒剂不敏感, 能抵抗胰酶的作用。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二、病 原
• 病毒存在于病雏的肠道及其内容物,心血,肝脾、肾
和脑中,首次分离宜用12~15胚龄的鹅胚或番鸭胚, 5~7d死亡,绒毛尿囊膜水肿,胚体全身性充血、出血 和水肿,心肌变性呈白色,肝脏变性或坏死,黄褐色, 鹅胚和番鸭胚适应毒可稳定在3~5d致死,胚适应毒能 引起鸭胚致死,也可在鹅、鸭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 3~5d内引起明显细胞病变,经H.E染色镜检,可见到 合胞体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血灶。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六、诊 断
溃疡,必要时以血清学试验相区别。
• 鹅流感、鹅副伤寒可通过细菌学检查和敏感药物治疗
实证来区别。
• 鹅球虫病通过镜检肠内容物和粪便是否发现球虫卵囊
相区别。
• 番鸭肠道发生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是
与鸭病毒性肝炎在病变方面的显著区别。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七、防 制
• 本病目前无有效治疗药物。除采取常规的卫生防疫措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
二、病 原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三、流行病学
• 本病仅发生于鹅与番鸭,其它禽类均无易感性。本病
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与日龄密切相关,主要侵害5~25 日龄的雏鹅与雏番鸭。10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 达95%~100%,以后随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1月龄以
上较少发病,成年禽可带毒排毒而不发病。
三、流行病学
• 如果种鹅都是经患病后痊愈或经无症状感染而获得了
坚强免疫力的,其后代有较强的母源抗体保护,因此 可抵抗天然或人工感染而不发生小鹅瘟。如果种鹅群 由不同年龄的母鹅组成,而有些年龄段的母鹅未曾免 疫。则其后代还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疾病危害。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 雏鹅感染本病时日龄不同,其临床症状,发病率、死
性垭坏性肠炎,小肠中下段整片肠粘膜坏死脱落,与 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栓子或包裹在肠内容物表 面的假膜,堵塞肠腔,外观极度膨大,质地坚实,状 如香肠。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 剖开栓子,可见中心是深褐色的干燥的肠内容物。有
的病例小肠内会形成扁平带状的纤维素性凝固物。亚 急性型更易发现上述特有的变化。一些病鹅的中枢神 经系统也有明显变化,脑膜及实质血管充血并有小出
性分泌物,嗉囊有多量气体和液体。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 病鹅临死前常出现神经症状,头颈扭转、两脚麻痹、
全身抽搐,病程1~2d。2周龄以上病例病程稍长,一 部分转为亚急性型,以精神萎顿,拉稀,消瘦为主要 症状。病死率一般在50%以下。大部分耐过鹅在一段时 间内都表现为生长受抑制,羽毛脱落。少数病鹅可以 自然康复。成年鹅经人工大剂量接种后也能发病,主 要表现为排出粘性稀粪,两脚麻痹,伏地3~4d后死亡 或自愈。番鸭的临床症状与鹅相似。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七、防 制
• 也可对雏鹅(番鸭)在1~3日龄内注射抗小鹅瘟高免
血清或卵黄抗体,必要时于10~13日龄重复一次,有 良好的预防效果。
• 对于发病初期 的病鹅(番鸭)每只注射抗小鹅瘟高免
血清或卵黄抗体1~2ml也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
亡率和病程长短有较大差异。
• 1周龄内发病者常呈最急性型,往往无前期症状,一发
现即极度衰弱或倒地乱划,不久即死亡。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 在第2周内发生的病例多为急性型,病鹅表现精神萎顿,
缩头,行走困难,常离群独处,食欲减退,进而废绝, 严重腹泻,排出灰白色或黄绿色带有气泡的稀粪。
• 呼吸困难,喙的前端色泽变暗(发绀),眼鼻端有浆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 最急性型病例除肠道有急性卡他性炎症外,其它器官
一般无明显病变。急性病例表现为全身性败血变化。 心脏变圆,心房扩张,心壁松驰,心尖周围心肌晦暗 无光,颜色苍白。肝脏肿大,呈深紫色或黄红色,胆 囊肿大,充满暗绿色胆汁,脾脏和胰腺充血,部分病
例有灰白色坏死点。部分病例有腹水。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 本病的特征性病变为小肠发生急性卡他性——纤维素
肠腔。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二、病 原
• 病原为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属细小病
毒科,细小病毒属。
• 病毒为球形,无囊膜,直径为20~40nm,是一种单链
DNA病毒,对哺乳动物和禽细胞无血凝作用,但能凝集 黄牛精子。国内外分离到的毒株抗原性基本相同,而 与哺乳动物的细小病毒没有抗原关系。
动物传微染生病物学教案
水禽传染病专题
小鹅瘟 雏鹅细小病毒病
(Gosling Plague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一、病 性
•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与雏番鸭的一种急性
或亚急性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 特征为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腹泻和有时出现神
经症状,病变特征主要为渗出性肠炎,小肠粘膜表层 大片坏死脱落,与渗出物凝成假膜状,形成栓子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