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调查 2019年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的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江苏省淮安市辖区内28所城乡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其中高中7所,初中10所,小学11所,并从办学质量上关注到重点示范学校、一般合
格学校、农村薄弱学校的抽取以及从学校所在地域方面注意到中心城区学校、典型农村学校、城乡接合部学校的抽取。发放问卷3200份,回收有效问卷318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9.5%,其中
教师1300人,家长890人,学生993人。访谈教师120人次,
家长80人次,学生130人次。
(二)研究工具
1、运用了自编的《淮安市师生关系调查问卷》(教师卷、家长卷、学生卷)
每个问卷均设计为封闭式问题,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什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目前师生关系总体的感觉和评价、师生关系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和影响、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增进师生关系的方式有哪些等。
2、运用了自编的《淮安市师生关系访谈提纲》(教师卷、家长卷、学生卷)
主要包括作为教师如何认识和访谈提纲设计为开放式问题,
评价学生、作为学生喜欢与亲近什么样的老师、作为家长期待和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善中小学师生关系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存在问题与现状
通过我们的问卷和访谈,我们得知:在当今的形势下,师生关系的状况总的来说比较满意的,但毋庸置疑,师生关系也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师生心理距离较远,师生缺乏感情与心灵的沟通;教师工作作风不够民主,教育方式方法简单、武断,表现对教学和评价的“单一性”;教师专业意识亟待树立,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智育,教育合力形成渠道不够通畅;物质利益维系师生关系的不正常现象日趋突出,造成学生的抵触与对抗。具体表现一下一些特征:
(一)中小学师生关系表现日趋冷漠化、麻木化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老师是我国的光荣传统,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老师是否爱学生时,只有9%的学生和17%的家长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爱。在学生回答“你喜欢的东西,能与老师分享其中的快乐吗”的问题时,选择“能”的,仅占23%。在学生回答“心里的话愿意向谁倾诉和当遇到麻烦,首先想到找谁帮助”的问题时,选择的排序是:首选是好朋友,占61%,其次是家长,占17%,再次是同学,占16%,最后才是老师,占6%。在教师回答“你的学生有些心里话,有,回答“部16%多少人愿意对你讲”时,回答“都很乐意”的占.
分学生愿意”的占69%,回答“很少人愿意”的占6%,回答“没有人愿意”的仅占9%。在家长回答“您的孩子是否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跟老师说”时,选择“喜欢跟老师说”的占35%,选择“从不跟老师说”的占26%,选择“有时说”的占 39%。由此可见,中小学师生关系表现日趋冷漠化、麻木化,并且这种冷漠化、麻木化的师生关系也呈现一些特点:小学阶段好于初中,初中优于高中,农村好于城区,一般学校优于重点学校。
(二)中小学师生关系表现日趋对立化、紧张化
在我们问卷调查中,当老师被问及:您怎么看待、评价现在的学生?有31%的教师对学生持积极或辩证的评价;41%的教师持消极负面评价,28%的说不清或不想评价;47%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反感甚至愤怒情绪。当学生回答:你对老师的教育能接受吗?17%选择能,48%选择有时能,35%选择不能。当家长回答:你能容忍老师体罚你的孩子?53%的家长选择绝对不能容忍,34%的家长选择有条件容忍,13%的家长选择能容忍。访谈中,我们发现,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视为被动的客体,管辖的对象,不顾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往往采用注入式灌输法、强制入轨法,用系列理性法则去规范要求学生,把学生一些不经意间的行为一概斥为“越轨”,甚至采用“严打、高压政策”去制服学生,以至产生了师生对立情绪,互不理解,互不信任。于是,背后辱骂教师者有之,给教师起绰号者有之,与教师对着干更个别还采取离家出走或自杀方式表示对教师的不满,的有之,
有甚者出现了学生或者家长与教师之间发生的暴力伤害的刑事
犯罪现象。这种日趋对立化、紧张化的师生关系,颠覆了我国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必须引起重视。
(三)中小学师生关系表现日趋功利化、世俗化
家长与教师交往密切,会影响对学生的教育行为,造成偏爱、偏袒行为的发生。教师是一种神圣的特殊职业,但由于受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市场经济副作用的影响,部分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工作热情衰退,责任感淡化。表现在教育中对学生有亲疏,在排座位、安排班干部、评优评先、教学辅导等具体行为中,常夹杂教师本人的利益因素,不能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结果使纯洁的师生关系,多了功利,少了真诚,染上了铜臭色彩,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了教师的人格力量,玷污了学生心灵。更为严重的是,功利性正有发展为物质性的趋势。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家长在回答
?“节日时,有没有给正在任教的老师赠送礼品和有价证等”的问题时,回答每次都送占19%、、从没有送过占37%、有时送过占44%。访谈中,我们得知有关有偿家教、集资赞助、“利用节日向学生索要礼品”、“在家中开展家教,暗示家长要送子女来接受辅导”、“把学生当赚钱工具搞创收”等等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中小学师生关系表现日趋功利化、世俗化,这种现象高中甚于初中,初中甚于小学;城镇学校甚于农村;重点学校三、改善中小学师生关系的对策甚于一般学校。.
(一)营造和谐育人氛围,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首先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老师欣赏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了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每个学生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闪光的地方。这些闪光点,不是教师所恩赐的,教师仅仅是起到挖掘、培养、塑造的作用。既然老师能成为学生的崇拜对象,学生也应该能被老师所欣赏。感觉到被欣赏,学生就会从老师身上找到知已的感觉。其次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才能培养出有自尊心、有民族自豪感的人。教师不应该看不起学生,对学生应态度温和、谦逊、平等、友好,让学生有表达自我的机会,有保留意见的空间,有发挥特点的余地。抱着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平等互助的态度,学生才会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才会有主人翁的精神。再次教师要学会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犯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基础。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犯错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学得更聪明。整个人类,也是在不断地犯错、不断地碰壁中,获得进步。吃一堑,长一智,当孩子犯错后,我们不要指望,孩子就不再犯错误了。孩子的每一次的错误、失败都有可能成为今后某一个成功的铺垫。因此营造和谐育人氛围,提升教师人文素养,才能避免师生关系的日趋冷漠化、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