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化学与电化学仪器测试

合集下载

化学分析仪器的研究及其应用

化学分析仪器的研究及其应用

化学分析仪器的研究及其应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化学分析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化学分析仪器作为化学分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就化学分析仪器的研究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化学分析仪器的分类化学分析仪器根据其测量原理和分析目标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常见的有质谱仪、光谱仪、色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热分析仪和气体分析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分别用于不同领域的分析和鉴定,如环境监测、食品质量检验、药物分析、生命科学研究等。

二、化学分析仪器的原理与特点1.质谱仪质谱仪是一种分离、检测和鉴定化学成分的仪器。

其原理是利用化合物在电场中的分子碎片进行质量分析,并通过对碎片质量比的测量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质谱仪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和准确性高等特点。

常用于环境监测和有机化学合成研究中。

2.光谱仪光谱仪是利用光的散射、吸收和发射等现象进行化学分析的仪器。

其原理是根据样品在特定波长下吸收或发射光线的不同特点,通过分析光的颜色和强度来确定样品的结构和组成。

光谱仪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准确性和灵敏度,常用于药物分析、生命科学研究和质量检测等领域。

3.色谱仪色谱仪是利用样品在固定相和液相中以不同速度进行分离的仪器。

其中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都是常见的色谱仪类型。

其原理是根据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液相之间吸附、分配和扩散的不同,来实现对样品的分离和鉴定。

色谱仪具有高分离效果、操作简便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

4.电化学分析仪电化学分析仪是测量电学量(如电势、电流、电荷量、电容量、电导率等)对电化学过程进行分析的仪器。

该仪器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与电化学反应的耦合,通过观察和测量电流、电压和电荷的变化,对样品进行电化学分析。

电化学分析仪具有高度的选择性、高精度、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等优点。

常应用于药物研发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5.热分析仪热分析仪是一种测量物质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作为分析依据的仪器。

化学分析方法与仪器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的使用

化学分析方法与仪器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的使用

化学分析方法与仪器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的使用化学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样品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析,以获得所需信息。

在化学分析中,仪器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的使用。

一、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化学分析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分析方法,确定物质成分及性质的科学技术。

它依据物质的化学反应或物理性质,将样品转化为可测量或可观察的信号,再通过这些信号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

1.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中特定成分的浓度或量,来确定该成分的含量。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容量法、重量法、比色法、电量法等。

在定量分析中,常用的仪器有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分析仪器等。

2.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通过判断、鉴别样品中存在的特定物质或功能团,来确定样品的成分。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颜色反应、沉淀生成反应、气体生成反应等。

常用的仪器有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

二、常用仪器的使用在化学分析中,仪器的选择和使用对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仪器及其使用。

1. 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中物质浓度的仪器。

其原理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与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使用时,将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测得吸光度后,根据比例计算出浓度。

2. 电化学分析仪器电化学分析仪器包括电位计、电解槽等。

它们通过测量电荷传递过程中的电势变化,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浓度。

电化学分析广泛应用于电解质溶液中物质的测定、电极反应的研究等领域。

3. 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用于测量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情况,通过分析样品所吸收的特定红外波长,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学键和功能团。

红外光谱仪在有机物质结构分析和定性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4. 质谱仪质谱仪用于测量物质中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并通过离子的质荷比来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

质谱仪广泛应用于有机物质的结构解析、同位素分析等领域。

总结:化学分析方法是通过实验和分析手段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其中仪器的使用起着关键作用。

如何快速检测水质问题

如何快速检测水质问题

如何快速检测水质问题水是生命之源,但是如今世界各地的水质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确保我们的饮用水安全,快速检测水质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和工具,帮助您快速检测水质问题。

一、物理测试方法1. 温度测试:使用水温计可以准确测量水的温度。

水温对于一些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非常重要,因此水温异常可能提示水质问题。

2. 观察水质:直接观察水的颜色、悬浮物或沉淀物的有无,这可以对水质问题提供大致的判断。

如果水呈浑浊的白色或黄色,或者有明显的异味,那么可能存在污染问题。

3. pH值测试:使用酸碱度测试纸或数字pH仪器,可以快速测量水的pH值。

水的pH值反映了水的酸碱度,对饮用水的安全和适用性有重要影响。

二、化学测试方法1. 化学试剂盒:化学试剂盒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测试方法,可以用于检测一系列指标,如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和总氮等。

根据试剂盒的指导书,按照说明进行测试,可以快速得出水质指标的结果。

2. 电化学分析仪器:电化学分析仪器可以精确测量水中的溶解氧、电导率、酸碱度等指标。

这些仪器通常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操作,但是提供了更准确和全面的水质数据。

三、微生物测试方法1. 大肠杆菌测试:大肠杆菌是一类常见的肠道细菌,其存在可能表示水源受到粪便污染。

通过培养基和试剂盒,可以快速检测水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从而判断水质是否受到细菌污染。

2. 快速微生物检测仪器:市场上有一些快速微生物检测仪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检测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这类仪器通常使用光学或电化学技术来实现快速检测。

四、其他常见的水质检测方法1. 重金属测试:某些区域的水源可能受到重金属污染,例如铅、镉等。

使用专业的重金属测试仪器或试剂,可以快速检测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并判断是否安全饮用。

2. 水中有害物质测试:水中可能存在一些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草甘膦等。

使用相应的测试仪器或试剂,可以快速检测水中有无这些有害物质的污染。

快速检测水质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健康风险。

无机化学常用仪器

无机化学常用仪器

无机化学常用仪器引言: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及其性质、结构和反应的学科。

在无机化学的实验中,常用到各种仪器设备来进行各种测量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无机化学仪器,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红外光谱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和电化学工作站。

一、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测量无机物质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它利用原子吸收现象,通过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来测量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该仪器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精确度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药物分析等领域。

二、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特性。

它利用物质在红外光区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红外光谱仪具有非破坏性、高分辨率和快速分析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研发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三、质谱仪质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

它通过将化合物分子分解成离子,然后根据离子的质量-荷比进行分析和检测。

质谱仪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准确度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研发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四、核磁共振仪核磁共振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环境。

它利用原子核的自旋和磁性来测量样品中的核磁共振信号,并通过信号的频率和强度来确定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核磁共振仪具有非破坏性、高分辨率和定量分析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五、电化学工作站电化学工作站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备,用于研究电化学反应和材料的电化学性质。

它通过控制电势和电流来进行电化学实验,并通过测量电流-电势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等数据来分析样品的电化学行为。

电化学工作站广泛应用于电池研发、腐蚀分析和电化学催化等领域,为无机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结论:无机化学常用仪器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红外光谱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和电化学工作站。

测量物质的电化学参数

测量物质的电化学参数

测量物质的电化学参数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电荷转移和电流产生的学科。

电化学参数是用来描述电化学反应过程和物质电化学性质的物理量。

测量这些参数是电化学研究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电化学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一、电池电势电池电势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电池两极之间产生的电动势。

电池电势是衡量电池储能能力的重要指标。

电池电势的测量需要使用电位计。

电位计是一种测量电势差的仪器,由电极和电子电路组成。

常见的电位计有离子选择电极电位计、氢电极电位计和参比电极电位计等。

二、电解液电导率电解液电导率是指电解质溶液在电场作用下传导电流的能力。

电解液电导率的测量是电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测量电解液电导率可以使用电导计。

电导计是一种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仪器,由电极和电子电路组成。

常见的电导计有恒流源电导计、离子选择电极电导计和热电导计等。

三、电极电位电极电位是指一种物质(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电极电位是描述物质电化学性质的重要参数。

电极电位的测量需要使用电位计。

在电位计中,参比电极连接标准氢电极,被测试的电极连接电压计。

通过比较参比电极和被测试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可以得到被测试电极的电位。

四、电极反应速率电极反应速率是指电极上电化学反应的速率。

电极反应速率的测量需要使用电化学工作站。

电化学工作站由电极、参比电极、计时电路和电源等组成。

电极反应速率的测量可以通过计算电极上电流的变化率来实现。

五、电极电容电极电容是指电极可以储存电荷的容量。

电极电容是描述物质电化学性质的重要参数。

电极电容的测量需要使用电容测试仪。

电容测试仪由电极、电源和电容计等组成。

通过充放电电极并测量电压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电极的电容。

六、总结电化学研究需要对物质的电化学参数进行测量。

常见的电化学参数包括电池电势、电解液电导率、电极电位、电极反应速率和电极电容等。

对这些参数的测量需要使用电位计、电导计、电化学工作站和电容测试仪等仪器。

对电化学参数的准确测量是电化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实现电化学应用的前提。

电化学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

电化学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

电化学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电化学系统是指在电化学领域中应用的各种设备、电池、传感器等与电化学现象有关的器材,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化学实验和应用的结果。

因此,对电化学系统的性能进行准确的测试和评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系统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的测试仪器。

1. 循环伏安法循环伏安法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通过对电极的偏置电位进行连续的电位循环,使电化学反应过程在正反两个极限电位附近进行,从而绘制出电流-电位曲线,得出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和体系的电化学特性。

该方法常用于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储能性能研究和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测试。

2. 恒流充放电法恒流充放电法是一种测试电化学储能材料性能的常用方法,它通过在电解液中施加固定的电压或电流,使材料充放电,观察并记录充放电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和电容变化,从而得出电化学储能材料的容量、循环寿命等性能指标。

该方法常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储能领域。

3. 交流阻抗法交流阻抗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电化学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施加交流电位,测量电化学系统的交流阻抗谱,从而得出体系中各种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以及氧化物和还原物的介电特性等信息。

该方法常用于电解质、气体传感器、腐蚀研究等领域。

4. 原位红外光谱法原位红外光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电化学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电极表面施加外场(如电压、电流等),同时使用红外光谱仪监测体系中的反应产物,从而实现体系反应的原位红外光谱测试。

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电极催化反应、电化学合成等领域。

在进行电化学系统性能测试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

2. 严格控制实验参数,如电极材料的制备、电解液的配制等,都应该按照严格的实验标准进行操作。

3. 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对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从而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

4.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如优化电解液组分、改进电极材料结构等,以提高电化学系统的性能。

分析化学中的常用仪器和方法

分析化学中的常用仪器和方法

分析化学中的常用仪器和方法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化学中,常常使用各种仪器和方法来进行样品的分析。

本文将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仪器和方法。

一、光谱仪器光谱仪器是分析化学中广泛应用的仪器之一。

它通过测量样品对辐射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来获取样品的信息。

常用的光谱仪器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红外光谱仪可以用于鉴别有机物的官能团,质谱仪则可以用于确定物质的分子量和结构。

二、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仪器。

它通过将样品中的化合物挥发为气体后,在柱子中进行分离并检测。

气相色谱仪通常由进样装置、柱子和检测器组成。

它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三、液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是另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仪器。

与气相色谱仪不同,液相色谱仪使用液体作为流动相进行分离。

常见的液相色谱仪有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离子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广泛用于药品的分析和纯化,离子色谱仪主要用于离子分析和水质监测。

四、电化学分析方法电化学分析方法是利用电化学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位滴定法、伏安法和电导法等。

电位滴定法可用于测定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物质的浓度,伏安法可用于测定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的浓度,电导法则可用于测定溶液的电导率。

五、质谱仪器质谱仪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物质分析的仪器。

它通过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解为离子,并根据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和鉴定。

质谱仪广泛应用于有机物的结构鉴定、代谢物的分析和药物的定量等领域。

六、核磁共振仪核磁共振仪是一种重要的仪器,用于研究原子核的性质。

核磁共振仪利用核自旋的性质来获取样品的信息,广泛应用于有机物的结构鉴定和药物的研究。

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和方法众多,上述只是其中的几个常用仪器和方法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和样品特性来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与仪器

化学分析方法与仪器

化学分析方法与仪器化学分析是化学科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通过分析样品的物质组成和性质来揭示物质的本质和特征。

为了进行准确、可靠的化学分析,必须借助各种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并阐述其应用领域和优缺点。

一、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利用物质的吸收、发射、散射、干涉等光谱现象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其中,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等是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光谱通过测定物质对可见光的吸收情况来研究物质的化学键、电子转移等性质。

红外光谱则通过测定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情况来确定物质的官能团和结构。

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则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质量等信息。

二、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根据物质在固体或液体载体上的分配行为来分离和测定目标物质的方法。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是常用的色谱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适用于挥发性物质的分析,通过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实现物质的分离。

液相色谱则适用于非挥发性物质的分析,通过将样品溶解在流动相中,经过固定相的柱子实现物质的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则是液相色谱的改进版本,具有分离效率高、分离时间短的特点。

三、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电化学方法测量物质在电极表面的电流、电势和电荷等特征,以推测物质的组成和浓度的方法。

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导度法、极谱法、恒电位法和循环伏安法等。

电导度法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来推测其中的离子浓度和电解质的化学性质。

极谱法则通过测量电位差来确定物质的浓度和电极反应的速度等。

恒电位法和循环伏安法则可以分别用于测定溶液中的可逆反应和非可逆反应等。

四、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利用物质的质谱图谱来确定物质的分子量和结构的方法。

质谱技术主要包括质谱仪、电离源和质谱图谱等。

常见的质谱仪有质子对质谱仪、气相质谱仪和时间飞行质谱仪等。

电离源则可以通过电子轰击、化学电离、光解或热解等方式将样品中的分子转化为电离的粒子。

初中化学实验室仪器及药品归类

初中化学实验室仪器及药品归类

初中化学实验室仪器及药品归类仪器及药品在化学实验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为了方便实验管理和安全使用,常常需要对实验室仪器及药品进行合理归类。

本文将从仪器和药品两方面进行分类,对常见的实验室仪器及药品进行一一介绍,并深入探讨其用途、特点与使用注意事项。

一、仪器类仪器类别众多,根据功能和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常用仪器、量具、分析仪器等多个小类。

以下是对几种重要仪器类别的详细介绍。

1. 常用仪器常用仪器是指在多种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基础工具。

包括显微镜、加热设备、天平、pH计、温度计、力计等。

- 显微镜是用来放大样品以观察其微细结构的仪器。

常见的有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 加热设备包括燃气灯、电热板、电炉等,用于加热反应容器或加热试样。

- 天平广泛应用于测量物质的质量,通常有电子天平和机械天平两种。

- pH计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度,常见的有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的组合电极。

- 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变化,有普通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两种。

- 力计用于测量力的大小,分为弹簧测力计和电子测力计。

2. 量具量具是用于测量和调节实验中物质的质量、容积和长度等参数的工具。

常见的有量筒、烧杯、容量瓶、分液漏斗等。

- 量筒用于精确测量液体的体积,分为普通量筒和蒸馏量筒两种。

- 烧杯是一种常用的容器,用于加热、搅拌等操作。

- 容量瓶用于测量和存储溶液的体积,常见的有狭颈容量瓶、广口容量瓶等。

- 分液漏斗通常用于分离混合液体,其设计可以方便地控制液体流动速度。

3. 分析仪器分析仪器主要用于对物质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测试。

包括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等。

- 光谱仪用于分析物质的光谱特性,常见的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光谱仪。

- 质谱仪用于测定物质的分子质量和结构,是分析有机物和其他复杂化合物的重要工具。

- 色谱仪通过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来分离、测定和分析物质。

- 电化学分析仪主要包括电位滴定仪、电解质分析仪等,用于测定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以及测量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

仪器分析试题答案

仪器分析试题答案

仪器分析试题答案一 填空1 仪器分析包括:(光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 )、(质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热分析法)、(分析仪器联用技术)。

2 光学分析方法分为:紫外可见法、红外法、核磁法、荧光法、原子发射法、原子吸收法3 色谱分析法可分为: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电色谱法、薄层色谱法、超临界色谱法4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其分子中外层价电子跃迁的结果(三种):σ电子、π电子、n 电子5 离域结果:①(电子云密度)趋于平均化;②(键长)趋于平均化;③(大∏键比烯烃)易极化、活性高;④ 电子云(分散程度)大,(内能)低,(分子)稳定。

6紫外-可见分析中常用的无机显色剂:硫氰酸盐、钼酸铵、过氧化氢等;偶氮类显色剂:偶氮胂Ⅲ、PAR 等;三苯甲烷类:铬天青S 、二甲酚橙等7 红外光谱测定固体样品的制样方法:压片法、糊状法、溶液法、薄膜法8 对于外层为一个电子的原子,其能态可以由4个量子数描述:主量子数n 表示电子层;轨道角l 量子数表示电子云的形状;轨道磁量子数m 表示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自旋量子数s 表示电子的自旋9 光栅的分光作用是(多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总结果。

10 原子发射光谱鉴定元素的方法:(铁光谱比较法),(标样光谱比较法),(波长测定法)。

11 石墨炉工作时,要经过(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四个步骤。

12 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即固定相)上的(亲和力大小)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离子交换色谱法。

13 利用大小不同的分子在(多孔固定相)中的(选择渗透)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凝胶色谱法或尺寸排阻色谱法。

14 对于一个给定色谱体系,组分的分离最终决定于组分在(每相中的相对含量),而不是(相对浓度),因此,分配比k 是衡量色谱柱组分保留能力的重要参数。

分配比k 值越大,(保留时间)越长。

15 van Deemter 方程的数学简化式为μμC B A H ++=式中μ为(流动相的线速度);A,B,C分别代表(涡流扩散项系数),(分子扩散项系数),(传质阻力项系数)。

仪器分析知识点整理

仪器分析知识点整理

仪器分析知识点整理分子光谱法:UV-VIS、IR、F原子光谱法:AAS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位滴定色谱分析法:GC、HPLC质谱分析法:MS、NRS⒈经典分析方法与仪器分析方法有何不同?经典分析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由某已知量求待测物量,一般用于常量分析,为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方法:是利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又称为物理或物理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仪器分析方法的基础,仪器分析方法离不开必要的化学分析步骤,二者相辅相成。

⒊简述三种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要求一、工作曲线法(标准曲线法、外标法)特点:直观、准确、可部分扣除偶然误差。

需要标准对照和扣空白应用要求:试样的浓度或含量范围应在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内,绘制工作曲线的条件应与试样的条件尽量保持一致。

二、标准加入法(添加法、增量法)特点:由于测定中非待测组分组成变化不大,可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应用要求:适用于待测组分浓度不为零,仪器输出信号与待测组分浓度符合线性关系的情况三、内标法特点:可扣除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误差应用要求:内标物与待测组分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相近、浓度相近,在相同检测条件下,响应相近,内标物既不干扰待测组分,又不被其他杂质干扰1、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电子能动级跃迁的关系吸收光谱: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与该物质的原子核、原子或分子的两个能级间跃迁所需要的能量满足ΔE=hv的关系时,将产生吸收光谱。

M+hv→M*1/10页2、带光谱和线光谱带光谱:是分子光谱法的表现形式。

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

线光谱:是原子光谱法的表现形式。

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

2、原子吸收定量原理:频率为ν的光通过原子蒸汽,其中一部分光被吸收,使透射光强度减弱。

3、谱线变宽的因素(P-131):⑴多普勒(Doppler)宽度ΔυD: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致。

几种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

几种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

分析仪器方法类型光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热分析法、分析仪器联用技术。

光谱1.红外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包括: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及记录系统。

2.红外光谱是基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

3.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具有不连续的量子化能级,只有当某波长光波的能量与物质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差相等时,才发生物质对某光波的吸收,也就是说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

4.红外光谱仪用能斯特灯与硅碳棒做光源。

5.在光谱法中,通常需要测定试样的光谱,根据其特征光谱的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而光谱的强度与物质含量有关,所以测量其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6.根据光谱产生的机理,光学光谱通常可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

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钨丝灯,氢灯或氘灯做光源。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 V)朗博比尔定律-单色光成立,测定大部分无机和部分有机物。

紫外光源:氘灯,可见光源:钨丝灯定性描述:几组峰是几种物质,波长是物质种类原理:利用物质的分子或者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的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的分析,所依据的光谱是分子或者离子吸收入射光特定波长的光而产生的光谱。

操作步骤:打开电源-预热(一般30分钟)-设定波长-模式选择-调零(将蒸馏水倒入比色皿-透射比打开盖子调为0,盖上盖子为100.吸光度相反。

连续几次)-模式调为吸光度(A)-润洗-上样-测定。

思考题:1.试简述产生吸收光谱的原因。

解:分子具有不同的特征能级,当分子从外界吸收能量后,就会发生相应的能级跃迁.同原子一样,分子吸收能量具有量子化特征.记录分子对电磁辐射的吸收程度与波长的关系就可以得到吸收光谱.2.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解:首先光源不同,紫外用氢灯或氘灯,而可见用钨灯,因为二者发出的光的波长范围不同.从单色器来说,如果用棱镜做单色器,则紫外必须使用石英棱镜,可见则石英棱镜或玻璃棱镜均可使用,而光栅则二者均可使用,这主要是由于玻璃能吸收紫外光的缘故.从吸收池来看,紫外只能使用石英吸收池,而可见则玻璃、石英均可使用,原因同上。

电化学分析仪器设备的原理与应用

电化学分析仪器设备的原理与应用

电化学分析仪器设备的原理与应用电化学分析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使用电化学分析仪器设备,可以准确快速地进行各种物质的分析和检测。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分析仪器设备的原理、分类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电化学分析仪器设备的原理电化学分析仪器设备的原理基于电化学反应的规律,利用电化学电势、电流和电荷等参数来探测和判断被测物质的特性和浓度。

电化学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电解反应和电荷传输等过程。

1.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化学分析的基础,它涉及到物质的电子输送和转移。

在电化学分析中,被测物质通过与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或电势的变化,从而实现对被测物质的分析和检测。

2. 电解反应原理电解反应是指通过电流作用下,将化学物质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的过程。

电化学分析仪器设备利用电流测量被测物质的电解反应的速率和程度,从而确定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

3. 电荷传输原理电荷传输是指在电化学分析中,电荷沿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传递体系(如电极、电介质等)通过迁移和传输的过程。

通过测量电荷传递的速率和程度,可以获得被测物质的相关信息。

二、电化学分析仪器设备的分类根据应用范围和原理特点的不同,电化学分析仪器设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化学分析仪器设备。

1. 电化学电位计电化学电位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电化学反应中的电势差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来监测反应过程或测定被测物质的浓度。

常见的电化学电位计有标准氢电极、玻璃电极和离子选择性电极等。

2. 电化学电解池电化学电解池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分析仪器设备,用于进行电解反应。

它由电解槽、电极和电解液等组成,通过施加电压引发电解反应,从而分离出需要分析的物质。

电化学电解池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3. 电位滴定仪电位滴定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溶液浓度的电化学仪器。

它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溶液电位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浓度。

化学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科学领域,其核心是确定和测量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它是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环境科学、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等等。

仪器分析是化学分析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仪器分析通过使用各种仪器和技术来测量和分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相比传统的手工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更快速、精确和可靠。

1. 工作原理化学分析化学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测量手段来确定和测量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它涉及到常见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如重量法、容量法、光谱法、电化学法等等。

仪器分析则是借助各种仪器和设备来进行样品分析。

常见的仪器包括质谱仪、光谱仪、色谱仪等等。

这些仪器通过测量样品与特定信号的相互作用,如质谱仪通过测量样品离子质量和相对丰度来进行分析,光谱仪则通过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或发射来判断其化学成分。

2. 应用领域化学分析化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环境科学中,化学分析化学可以用于水质监测、空气污染物检测等。

在生物医学领域,化学分析化学则可以用于药物分析、体液分析等。

在食品安全领域,化学分析化学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残留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仪器分析同样也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制药工业中,仪器分析可用于药物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在石油和化工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石油产品的分析和质量检测。

在环境监测中,仪器分析可以用于检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水中的有害物质。

3. 仪器分析技术仪器分析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仪器和技术。

其中一些常见的包括光谱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等。

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的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光谱分析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

色谱分析技术则是基于物质在液相或气相中的分配和迁移行为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分析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电化学分析技术则是基于物质在电化学过程中的电流、电势和电荷量等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与仪器设备

化学分析方法与仪器设备

化学分析方法与仪器设备化学分析是指通过实验手段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

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分析方法的选择和仪器设备的使用非常重要,它们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

一、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1.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与电磁辐射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光谱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光谱分析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其中,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常用于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法常用于有机物的结构分析,质谱分析法常用于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2.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将混合物中的组分按照溶解度、挥发性、极性等特性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分析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常用于有机物的分离和定性分析,液相色谱常用于无机、有机物和生物大分子的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在最近几年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3. 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法包括电位滴定法、电位扫描法、电导法和极谱法等。

电化学分析法主要用于溶液中有机无机物的含量测定、溶液的PH值测定以及电极催化反应等。

4. 元素分析法元素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元素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元素分析法主要包括单质法、滴定法、电导法和比色法等。

元素分析法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药品等领域,是对材料进行组成分析的重要手段。

二、相关的仪器设备1. 光谱仪光谱仪是用于光谱分析的仪器设备,能够测定样品在电磁辐射下的吸收、散射、发射等光谱信息。

常见的光谱仪有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和质谱仪等。

2. 色谱仪色谱仪是用于色谱分析的仪器设备,能够将混合物中的组分按照特性进行分离和测定。

常见的色谱仪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3. 电化学分析仪电化学分析仪是用于电化学分析的仪器设备,能够测定样品在电化学过程中的电位、电流等参数。

化学实验中的电化学仪器

化学实验中的电化学仪器

化学实验中的电化学仪器电化学是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化学反应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而在电化学实验中,电化学仪器则是至关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实验人员进行电化学测量和分析,从而推动电化学研究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化学仪器,并探讨它们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电化学分析仪电化学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中电流-电位关系的仪器。

它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工作电极、对比电极和参比电极。

其中,工作电极是进行电化学反应的位置,对比电极是用来比较工作电极与环境之间的电位差,而参比电极则用于提供稳定的参考电位。

通过调节电位差,电化学分析仪可以对溶液中的电流进行准确测量,从而得到与化学反应相关的信息。

二、离子选择电极离子选择电极(ISE)是一种特殊的电极,用于测量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

ISE通常由玻璃膜或液膜构成,这些薄膜可以选择性地与目标离子结合。

当目标离子与薄膜发生反应时,ISE的电位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这种变化,可以确定目标离子的浓度。

离子选择电极在环境监测、食品分析和药物检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pH电极就是一种ISE,它可以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三、电解槽电解槽是用于进行电解实验的装置。

它由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和一个电解质溶液组成。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通过电解槽,实验人员可以观察到电流与电解过程之间的关系,并研究电解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性质。

电解槽广泛应用于电镀、电解制氢和电解水等实验中。

通过调节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可以控制电解过程中的产物生成量和纯度。

四、电化学工作站电化学工作站是一个多功能的实验装置,它通常包括电化学分析仪、离子选择电极、电解槽等组件。

电化学工作站可以实现多种电化学实验的自动化控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电化学工作站广泛应用于电化学研究、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和能源存储等领域。

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实验人员可以进行复杂的电流-电位扫描、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等实验,进一步深入了解电化学体系的特性。

电化学临床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

电化学临床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

自动生化分析仪 — 含电解质分析。
二、电解质分析仪的结构 (一)湿式电解质分析仪 基本组成
离子选择性电极 参比电极 分析箱 测量电路 控制电路 驱动电机 显示器
湿式电解质 分析仪
结构框图
分 析 Na电极 K电极 测 量 电 路 显 示 器
箱 参比电极
驱 动 器
逻辑控制电路
操作键
测定原理 样品通过某离子选择性电极时由某相应的 电解质渗过电极膜时产生了电流,通过对该电 流的放大,同标准液 A 标及 B 标通过电极时 产生的电流进行对数及斜率比较,计算出样品 中某一电解质的值。 测定过程 ① 由动力泵将 A 标准液抽入电极池(抽样 长度由光电开关检测),并停留几秒进行 A 标 标定,然后由动力泵将 A 标准液抽回废液瓶。
标本盘、三通阀和蠕动泵的转动、转换均 由微机自动控制。
MEDICA 全自动 电解质 分析仪
4.电路系统 电解质分析仪的电路系统由五个模块组成 电源电路模块
微处理器模块
输入输出模块
信号放大及数据采集模块
蠕动泵和三通阀控制模块
时钟 复位
蠕动泵
ROM
RAM
步进电机
三通阀
V20 CPU
A/D
键盘接口 键盘
PO2 电极是氧化还原电极,对氧的测 量是基于电解氧的原理实现的。
目前用得最多的氧电极是电解式的 Clark氧电极,Clark氧电极是由铂阴极、 Ag/AgCl阳极、KCl电解质和透气膜所构成。
Clark 氧电极的结构 待测溶液中的O2可以借助电极外 表面的O2渗透膜(约20m的聚丙烯或聚 乙烯或聚四氟 乙烯),依靠 PO2梯度透过 膜而进入电极。
(二)干式电解质分析仪
电解质的干化学测定法目前主要有两类:

临床电化学分析仪器

临床电化学分析仪器

二、血气分析仪的仪器结构
(一)电极系统
电极是血气分析仪的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主要包括两大类: 离子极----主要有K+、Na+、Li+、Ca2+、Cl-、pH和pCO2 电极 伏安型传感器----主要是PO2 电极 一般的血气分析仪使用四支电极:
pH电极、PCO2 电极、PO2 电极、pH参比电极
雷度系列血气分析仪
概述
二、电化学分析法(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电化学分析法是建立在溶液电化学性质基础上的 一类分析方法。
测定 物理量
电位 电流 确定 电导 电量
参与反应的化 学物质的量
第一节 电解质分析仪
电解质分析仪(electrolyte analyzer)
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ISE)测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仪器 。
通常把确定电极系统工作曲线的过程叫做定标或校准(Calibration)
每种电极都要有两种标准物质来进行定标,以便确定建立工作曲
线最少需要的两个工作点。
定标
pH系统: 使用7.383和6.840两种标准缓冲液进行定标。
氧和二氧化碳系统: 用两种混合气体来进行定标。
5% CO2和20% O2 10% CO2
5.检测不到电极 解决办法:
➢ 确认电极安装正确
➢ 检查参比电极,如果需要,清洁参比套,或更换参比电极
6.堵塞液体通路 不能清洁样本通路,或不能定标。
解决办法是: ➢ 检查电极上的O形圈是否完好,确认液体没有泄漏 ➢ 检查液体通路中有无堵塞或结晶,特别是在吸样针、样本传感器的管 路和样本传感器 ➢ 检查样本传感器,做测试程序确认,如果需要,清洁样本传感器;
3.检测不到参比液

几种常见的化学检测仪器使用方法

几种常见的化学检测仪器使用方法

⼏种常见的化学检测仪器使⽤⽅法笔式pH计的操作步骤和使⽤时注意注意事项⼀.笔式PH计使⽤操作步骤(1)拔下笔式PH计的PH电极帽,将pH复合电极在纯⽔中搅动洗净并甩⼲。

按键仪器通电,仪器经⼏秒钟⾃我诊断(显⽰SELFCAL)后液晶屏显⽰pH单位符号,表⽰进⼊测试状态。

(2)将pH电极浸⼊pH7.00校正溶液中,稍加晃动后静⽌放置数秒钟,待显⽰值稳定后按住键2秒钟,液晶屏会显⽰CAL符号,然后闪烁7.00字符,⼏秒钟后校准完成时,液晶屏先显⽰SR符号再显⽰END符号,并返回正常显⽰模式。

此时,液晶屏左下⾓会显⽰?符号,表⽰pH7.00校准完成并被芯⽚记忆。

(3)将pH电极在纯⽔中洗净并甩⼲,浸⼊pH4.00校正溶液中,稍加晃动后静⽌放置数秒钟,待显⽰值稳定后按住键2秒钟,液晶屏会显⽰CAL符号,然后闪烁4.00字符,⼏秒钟后校准完成时,液晶屏先显⽰SR符号再显⽰END符号,并返回正常显⽰模式。

此时,液晶屏左下⾓会显⽰?符号,表⽰pH4.00校准完成并被芯⽚记忆。

(4)将pH电极在纯⽔中洗净并甩⼲,浸⼊pH10.01校正溶液中,稍加晃动后静⽌放置数秒钟,待显⽰值稳定后按住键2秒钟,液晶屏会显⽰CAL符号,然后闪烁10.00字符,⼏秒钟后校准完成时,液晶屏先显⽰SR符号再显⽰END符号,并返回正常显⽰模式。

此时,液晶屏左下⾓会显⽰?符号,表⽰pH10.01校准完成并被芯⽚记忆。

(5)被测溶液测定,将pH电极在纯⽔中洗净并甩⼲,浸⼊被测溶液中,稍加晃动后静⽌放置,待数字稳定后即可读数,就是该被测溶液的pH值。

⼆.笔式ph计使⽤注意事项:(1)防⽔型笔式pH计可以采⽤⼆点校准或三点校准,⾸先要校准7.00pH,然后根据被测溶液的pH值和精度要求,再校准4.00pH或10.01pH,如果选择三点校准,则在全量程范围内可以得到最精确的读数。

⾃动校准时,仪器会⾃动识别校准溶液,但如果标准溶液不准确,会使校准出现误差;如果校准溶液⼤于或⼩于标准值(4.00、7.00或10.01)1个pH值,仪器会显⽰CAL和END 符号,表⽰⽆法校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图可得体系R、Rct、Cd以及参数,与扩散系数有关,利用它可以估算 扩散系数D。由Rct可计算i0和k0。
Rct
RT nFi0
RT
n2 F 2CO0 2DO
2.电化学阻抗谱图分析
低频
中频
高频
交流阻抗谱图分为三个部分:高频区→小半圆,中频区→较大半圆, 在低频区→扩散区.
一般认为: 高频区半圆→ 与锂离子通过多层SEI膜扩散迁移相关; 中频区半圆→ 与电荷传递过程相关 ; 低频区斜线→ 与锂离子在活性材料中的固态扩散相关; 极低频区垂线→ 与锂离子在活性材料中的累积和消耗相关。
锂电池的研究中多数为两电极电池,两电极电池测量的电压 (voltage)是正极电势(potential)与负极电势之差。
1.循环伏安测试参数设置
初始电位,设定的起始电压 高电位,电压窗口的最高电压 低电位,电压窗口的最低电压 截止电位,设定的终止电压 扫描方向,第一步是正向还是负向 扫描速度,一般 0.0001 V/s 扫描段数,两段是一圈 响应间隔,隔多少V出一个点 静置时间,测量前体系静置多长时间 灵敏度,可以理解为纵坐标的量程 自动灵敏度
2.电化学阻抗EIS
等效电路及拟合
3.电池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
恒流充放电测试: 例如:电流密度100mAg-1 电流(mA)=电流密度(mAg-1) *活性物质质量(g) 其中:活性物质质量(g)= (电极片质量-空箔质量)*配比 中活性物质所占比例
3.电池测试
查看常用的绘图
3.电池测试
数据保存及导出
ZW 1/ 2 (1 j)
RT
n2 F 2CO0 2DO
2.电化学阻抗EIS
电路的阻抗:
Z
R
jCd
Rct
1 1
1/ 2 (1j)来自实部:虚部: (1)低频极限. 当足够低时,实部和虚部简化为:
消去,得:
2.电化学阻抗EIS
Nyquist 图上扩散控制表现为 倾斜角/4(45)的直线。
(2)高频极限. 当足够高时,含-1/2项可忽略,于是:
氧化峰
还原峰
1.循环伏安测试
W称为工作电极(working electrode,WE), 工作电极的电极过程是实验研究的对象; R代表参比电极(reference electrode,RE) ,是电极电势的比较标准,用来确定工作电极 的电势。 C代表辅助电极(auxiliary electrode),也 称为对电极(counter electrode,CE),用 来通过极化电流,实现对工作电极的极化。
2.电化学阻抗EIS
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简称EIS):给电 化学系统施加一个频率不同的小振幅的交流信号,测量交流信号电压与电流的比 值(此比值即为系统的阻抗)随正弦波频率ω的变化,或者是阻抗的相位角Φ随ω 的变化。 即测定不同频率(f)的扰动信号X和响应信号 Y 的比值,得到不同频率下阻抗 的实部Z,、虚部Z,,、模值|Z|和相位角,然后将这些量绘制成各种形式的曲线, 就得到EIS抗谱。
Nyquist plot
高频区 低频区
Bode plot
log|Z| / deg
2.电化学阻抗EIS
锂离子电池中是电荷传递和扩散过程混合控制的EIS:
电极上的反应:
电极过程由电荷传递过程和扩散过程共同控制,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同 时存在时,则电化学系统的等效电路可简单表示为:
Cd R
ZW
Rct
Warburg阻抗 Warburg系数
Z
R
jCd
Rct
1 1
1/ 2 (1
j)
Z
R
1
jCd
1 Rct
Nyquist 图为半圆 电荷传递过程为控制步骤时等效电路的阻抗
2.电化学阻抗EIS
电极过程由电荷传递和 扩散过程共同控制时, 其Nyquist图是由高频区 的一个半圆和低频区的 一条45度的直线构成。
高频区为电极反应动力学(电荷传递过程)控制,低频区由电极反应的反 应物或产物的扩散控制。
2.电化学阻抗EIS参数设置
初始电位,设定的电势条件,一般设 定为开路电压,则测定的是开路条件 下的阻抗。若低于开路电压,则是放 电条件下的阻抗,反之则是充电。 高频率,给予交流扰动的最高频率。 低频率,给予交流扰动的最低频率。 振幅,给予交流扰动的振幅大小,越 小则得到的结果越精确,同时噪音信 号也会越大。 静置时间,测量前体系静置多长时间。
3.电池测试
倍率性能测试:
倍率定义(C):用来表示电池充放电时电流大小的比率,即倍率。如 1200mAh的电池,0.2C表示240mA(1200mAh的0.2倍率),1C表示 1200mA(1200mAh的1倍率)。一般充放电电流的大小常用充放电倍率 来表示,即:充放电倍率=充放电电流/额定容量
P代表极化电源,为研究电极提供极化电流;mA代表电流表,用 于测量电流;V为测量或控制电极电势的仪器。P、mA和辅助电 极、研究电极构成了左侧的回路,称为极化回路。在极化回路中 有极化电流流过,可对极化电流进行测量和控制。V、参比电极 和工作电极构成了右侧的回路,称为测量控制回路。在测量控制 回路中,对研究电极的电势进行测量和控制,由于回路中没有极 化电流流过,只有极小的测量电流,所以不会对研究电极的极化 状态、参比电极的稳定性造成干扰。
(假设溶液中有电活性物质) 则电极上发生如下电极反应: 正向扫描时,电极上将发生还原反应: O + n e- === R 反向回扫时,电极上生成的还原态R 将发生氧化反应: R === O + n e(设电极反应为O + ne ≒ R式中 O表示氧化态物质,R表示还原态物 质)
1.循环伏安测试
在一定扫描速率下,正扫(从低电压向高电压扫描)是指从负电位到正电 位, 溶液中的离子在电极表面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扫出的峰就是氧化峰;负扫 (从高电压向低电压扫描)是指从正电位到负电位,离子到电极表面得到电子 而被还原,扫出的峰就是还原峰。
仪器测试
循环伏安测试 阻抗谱测试 电池测试 拉曼光谱测试
1.循环伏安测试
原理
循环伏安法是将循环变化的电压施加于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当到达 某设定的终止电位后,再反向回扫至某设定的起始电压,并记录工作电极 上得到的电流与施加电压的关系。当对工作电极施加扫描电压时,将产生 响应电流,以电流对电位作图,称为循环伏安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