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 论文

合集下载

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

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

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偏头痛是一种罕见但极具困扰性的神经性疾病,表现为周期性的头痛发作。

近年来,偏头痛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偏头痛的疾病特点,本文开展了一项临床观察研究。

研究方法:本次观察研究中,我们选择了100名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60名为女性,40名为男性。

年龄分布范围在20岁至60岁之间。

根据国际头痛协会(IHS)的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偏头痛诊断。

研究结果:1. 偏头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观察研究发现,偏头痛发作频率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研究对象中,有36%的人每月发作1-2次,有25%的人每月发作3-4次,有16%的人每月发作5-6次,剩余的23%的人每月发作7次以上。

至于头痛持续时间,绝大多数患者(85%)的头痛持续时间在4-72小时之间。

2. 偏头痛的症状:观察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偏头痛患者在头痛发作期间的症状。

大部分患者(70%)在头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和呕吐,约有40%的患者伴随光过敏和声音过敏。

此外,头痛期间有22%的患者出现视觉暗点或闪光。

3. 偏头痛的影响:观察研究还关注了偏头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结果显示,偏头痛对个人社交活动、家庭和工作生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约有60%的患者在发病时需要请假或减少工作时间。

此外,约有30%的患者因为头痛无法完成日常家务和社交活动。

4. 偏头痛的治疗情况:观察研究还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近半数的患者(48%)使用了非处方镇痛药物来缓解头痛。

约有30%的患者使用处方药物治疗偏头痛,而剩余的22%的患者使用替代疗法,如按摩和针灸。

结论:通过本次观察研究,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状况。

偏头痛发作频率和症状的差异性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此外,头痛对患者生活的严重影响提示了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这一人群的需求。

综合治疗方法可能是改善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尽管本次观察研究对偏头痛的理解提供了一些线索,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深入探索这一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偏头痛的案例

偏头痛的案例

偏头痛的案例
小明是一名30岁的白领,最近几个月来频繁出现头痛的情况。

他感觉头痛时非常难受,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小明去了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神经性头痛,常表现为单侧头痛,通常伴随着恶心、呕吐、光和声音过敏,还可能有视力模糊和眩晕的症状。

偏头痛的发作时间不定,有些人每周都会有几次发作,而有些人则很少发作。

由于其发作原因多种多样,如压力、饮食、环境等,因此很难根除。

小明在医生的建议下,采取了以下措施来缓解偏头痛:
1. 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尽量保持作息规律,固定的起床时间和就寝时间可以帮助身体调整自己的节奏,从而减少偏头痛的发作。

2. 饮食调整:避免过度饮酒、吃辛辣食品、高咖啡因、巧克力等易引发偏头痛的食物。

3. 放松技巧:通过深呼吸、放松肌肉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也可以通过冥想或瑜伽等方式来帮助身体放松。

4.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来缓解偏头痛。

这些药物包括预防性药物和急性治疗药物,前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而后者则是在出现偏头痛时立即使用。

通过以上措施,小明的偏头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他意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偏头痛非常关键。


时,他也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坚持规律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习惯,以预防偏头痛的发作。

中医治疗偏头痛眩晕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

中医治疗偏头痛眩晕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

中医治疗偏头痛眩晕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中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病因素多与药物、激素、天气、运动及家族遗传等相关,该疾病所带来的痛苦、经济压力以及环境压力等因素会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本文主要通过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西医治疗组和中医辨证组,各30例,西医治疗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6-64岁之间,平均年龄岁,病程7个月至11年,平均(±)年,本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医辨证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17-67岁之间,平均年龄(±)岁,病程5个月至12年,平均(±)年。

本组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可进行对比。

治疗方法西医治疗组患者治疗方法本组患者给予口服西比灵胶囊,1粒/d,治疗时间为一个月。

中医辨证组患者治疗方法(1)风寒外束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舌红苔白,脉相浮紧以及枕后疼痛,畏寒。

采用散寒疏风,通络止痛的方法治疗。

具体配方为:白芷、藁本、荆芥、防风剂量均为10克,羌活、蔓荆子剂量均为12克,白芍、川芍剂量均为15克,甘草剂量为5克,细辛剂量为6克,蜈蚣2条,少许清茶。

(2)肝肾亏虚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失眠耳鸣,且乏力神疲,头痛目眩。

采用滋补肝肾、益精活络的方法治疗。

具体配方为:僵蚕、巴戟天、当归、杜仲、茱英构祀子剂量均为10克,熟地、龟版、人参叶、川芍剂量均为15克,鳖甲剂量为9克、细辛剂量为克、蜈蚣2条。

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体会论文

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体会论文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通过中医内科方法治疗患者的偏头痛症状,分析临床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偏头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医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患者,其中中医组给予的是中医治疗,采用内科的辨证分型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是采用西医的对症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对所有患者经过2个疗程至3个疗程的治疗,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是疾病得到控制有23例患者,占到56.0%,有11例患者显效,占到22.0%,有8例患者为有效,占到16.0%,还有3例无效,占到6.0%,最终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4.0%。

对照组患者控制有26例患者,占到52.0%,有10例患者显效,占到20.0%,有10例患者为有效,占到20.0%,还有4例无效,占到8.0%,最终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2.0%。

结论关于偏头痛的治疗,通过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见效果令人满意,总之中医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辨证分型;治疗在临床上,偏头痛作为一种头痛的病症,具有发作周期性的特点,这种疾病的其发病机理是:因为患者的神经系统或者是患者的血管功能发生了障碍,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的程度头痛,且具有阵发性特点。

发生偏头痛的患者具有的临床症状一般的表现主要包括感觉头痛反复发作,且在偏侧或者是双侧有疼痛感,在现代医学治疗中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可以彻底将偏头疼治愈的方法,主要的解决方法是是进行控制或者是减轻症状。

本文主要是研究利用现代的中医理论探讨偏头疼的治疗方法,在中医理论中根据辨证分型将偏头痛按照发病的机制进行总结,可以分为肝阳上亢型和、浊邪型、清窍失养型和清阳不升等类型[1]。

通过对症进行标本兼治,在临床上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汇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偏头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医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患者,其中中医组有男性患者29例,有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在18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2.5)岁;患者的病程为2周至18年不等,平均病程为(3.8±1.1)年;对中医组患者按照辨证分型分型,针对性标本兼治,主要类型有19例为瘀阻脑络患者,有15例为肝郁气滞患者,有9例为风刚上扰患者,还有7例为肝、肾阳虚。

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试析论文

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试析论文

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试析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0例患者均为2002~2005年我院门诊病例,均符合1990年国际偏头痛会议制定的国家偏头痛诊断标准[1]。

其发作程度和频度都具有该病特点。

其中男66例,女94例;年龄18~50岁,平均36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年;发作频率:每月发作1次88例,每月发作2次42例,每月发作3次以上30例。

1.2辅助检查本组在治疗前后均查眼底,治疗前均示有不同程度的眼底血管痉挛改变。

同时检查血、尿、便常规、血脂、血糖、脑CT扫描全部正常。

1.3头痛分型160例全部排除高血压、外伤、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其他原因所致头痛。

无先兆型偏头痛120例(75.0%),有先兆型偏头痛36例(22.5%),椎―基底动脉型4例(2.5%)。

1.4治疗方法治疗前1周停服任何药物,给予尼莫地平20mg,每日3次,口服,2周为一疗程。

1.5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控制:服药期间头痛未见发作;显效:服药后头痛明显减轻,并延长了下一次发作间歇期,眼底血管痉挛改善;无效:用药后头痛有所减轻,发作间歇期未延长,停药后又发作。

2结果2.1疗效160例中,控制121例(75.6%),显效24例(15.0%),无效15例(9.4%)。

其中服用1个疗程者120例,2个疗程22例,3个疗程者18例。

经随访观察,控制者在停药后6个月略有一侧或两侧轻度头部胀痛或搏动样痛,其发作间歇期明显延长,或未见发作。

显效者发作间歇期延长12例,转为无效者6例。

2.2不良反应160例中出现不良反应者10例(6.3%),具体表现为头晕5例,疲乏5例,一般症状轻微,3天后消失,不需停药。

3讨论3.1偏头痛发病机制偏头痛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主要症状,并有或无先兆和伴随症状的综合征。

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1)血管学说,即血管舒缩失调;(2)类天然吗啡学说。

Sicuteri等[2]认为偏头痛在病理、生理上与类天然吗啡物质有关。

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标题: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摘要:本论文旨在通过研究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实验,探讨中药对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为中药在临床治疗偏头痛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将进行有关中药治疗偏头痛的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和结论。

第一部分:研究问题及背景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药在治疗偏头痛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机制和临床应用情况仍不明确。

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中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中药的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第二部分:研究方案方法1.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患有偏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中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2.研究对象: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具有偏头痛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头痛患者。

3.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4.数据收集: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观疗效评价和客观指标变化等数据,包括头痛的频次、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第三部分: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如平均数、标准差、频数等,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

通过生存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头痛发作的时间。

第四部分:结论与讨论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评估观察组中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对比两组治疗的差异,分析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机制和可能的作用途径,并讨论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结论:本研究旨在从临床实践中评估中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中药治疗偏头痛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能够对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和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建议,促进中药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

同时,本研究的结论和讨论还能够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治疗偏头痛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偏头痛论文:偏头痛经络辨证循经取穴

偏头痛论文:偏头痛经络辨证循经取穴

偏头痛论文:偏头痛经络辨证循经取穴【中文摘要】观察运用经络辨证理论,采用循经取穴针刺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与常规针刺疗法的疗效比较。

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头痛指数评分及经络辨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40例)按经络辨证理论,采用循经远端取穴进行治疗。

对照组(40例)按病因辨证理论,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后的即刻疗效、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组的即刻疗效、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分别为58.91%,70.95%和91.08%,对照组的即刻疗效、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分别为48.84%,57.09%和81.51%。

可见,两种方法治疗偏头痛均有效,但各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络辨证结合循经取穴针刺疗法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病因辨证的常规针刺疗法,为广大偏头痛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

【英文摘要】:The observation of treating migraine’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using the selecting the acupuncture point according to the channels with 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dialectical theory,and compares with the convention acupuncture treatment.Methods:Divides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stochastically 80examples migraine patient.Two group of patient’s sexes, the age, the course, headache index grading and 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dialectical do not have the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P>0.05), has the commeasurability. The treatment group (40 examples) according to 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dialectical theory, use the far-end acupoint selection to carry on the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40 examples) according to the cause of disease dialectical theory, use the conventi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to carry on the treatment. After two groups treatment, observes the instantly curative effect,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and forward curative effect, records and carries on statistics analysis.Results:The treatment group’s instantly curative effect, the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forward curative effect will respectively be 58.91%, 70.95% and 91.08%.The control group’s instantly curative effect, the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forward curative effect will respectively be 48.84%,57.09% and 81.51%. Obviously, two methods treat migraine to be effective, but each group of curative effects have the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P<0.01), the treatment group curative effect surpasses the control group obviously.Conclusion: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using the selecting the acupuncturepoint according to the channels with 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dialectical theory surpasses the cause of disease dialectical conventi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bviously, and provides a new curative effect remarkable treatment method for the general migraine patients.【关键词】偏头痛经络辨证循经取穴【英文关键词】Migraine 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dialectical theory Selecting the acupuncture point according to the channels【目录】循经取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摘要4-5ABSTRACT5前言7-9文献综述9-49一、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9-33(一) 头痛的源流与命名9-12(二) 病因病机12-18(三) 诊断依据18-19(四) 辨证分型19-23(五) 中医治疗方法23-33二、西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33-49(一) 西医学关于头痛的概述及分类33-35(二) 西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35-49 1. 病因病理35-38 2. 临床特征38-41 3.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41-44 4. 西医学治疗44-49临床研究49-58一、临床资料49-511、研究对象及分组492、诊断标准493、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49-504、偏头痛程度评价标准50-51二、治疗方法51-52三、疗效评定标准52-53四、统计学分析53-58讨论58-63一、立题依据58二、本研究理论依据58-62三、本研究临床疗效观察62四、评述与展望62-63结论63-64致谢64-65参考文献65-67【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

偏头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偏头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偏头痛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导读:急性发作的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治疗的目标是:立即控制偏头痛发作。

中医辨证施治是我国独特的治疗偏头痛方法。

治疗,偏头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偏头痛,治疗偏头痛是临床上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好发于女性。

其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头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疼痛[1]。

典型的偏头痛出现前兆,60%~90%表现为各种视野异常变化、盲点及视物模糊等,少数表现为偏轻瘫、晕厥、以及情绪、语言和记忆的改变,先兆出现后10~30min开始偏头痛发作[2]。

论文格式,治疗。

对于偏头痛的治疗,由于其发作无规律,随机性强,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尽管其治疗非常棘手,可随着人们对偏头痛病因机理认识的逐步深入,新的疗法不断出现,防治偏头痛的药物研究也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偏头痛治疗进展简要做一综述:一、药物治疗1 急性发作的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治疗的目标是:立即控制偏头痛发作,尽量减少复发;使患者恢复正常工作能力;少用“顶药”,避免滥用药;指导患者自我保健、自我调整;要考虑费用/ 疗效比;最小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

1.1 非甾体抗炎药及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是传统的控制头痛急性发作的一线用药。

近年来,由于选择性5-HT 受体激动剂的出现,其应用不如原来广泛,但因副作用较小,故仍用于某些轻、中度发作的偏头痛。

Lange等[3]进行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显示,阿司匹林泡腾片1000mg,服用2小时后,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明显,且绝大多数已缓解的患者24小时内不会复发。

1.2 麦角胺制剂麦角胺是5-HT1 非选择性激动剂,一种较强的血管收缩药,是治疗急性偏头痛的基本药物之一。

其副作用较多,使用较受限,故临床多采用麦角胺咖啡因片。

麦角胺能抑制无菌性外周血管炎,还能抑制CGRP的释放[4],使过度扩张的颅外血管恢复正常减少其搏动,故可使头痛减轻。

咖啡因与之协同并对抗其副作用。

还有研究发现,麦角胺直肠给药的头痛缓解率为大于舒马曲坦的缓解率(73% :63%),其口服吸收不稳定,且有持续收缩血管的作用[5]。

偏头痛论文

偏头痛论文

偏头痛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进展浅析【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对于偏头痛患者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药物治疗、预防治疗以及康复治疗、中医治疗对于控制病情的重要意义。

此外,药物护理、改善医疗环境、关注心理健康对于治愈疾病、减轻痛苦、降低治愈费用有正面意义。

【关键词】偏头痛;诊断;治疗;护理;研究进展1引言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发作的神经血管性疾病,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1]。

其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头痛,发作时间持续为4-72小时,疼痛性质常为单侧、搏动性,疼痛程度为中、重度,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临床症状,发作前常有视觉、感觉和运动觉等方面的先兆。

本病常有明显的家族史,首次发病常在青春期之后,发病高峰期为40-50岁[2]。

女性更为多见,男女患病比例为1:2-1:3。

本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资料统计,全球范围内,本病的患病率约为10%[3]。

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偏头痛的发作突然且反复无常,持续时间长,疼痛剧烈且没有迅速有效地缓解或治疗手段,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学习、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1年发布的《世界卫生报告》中将偏头痛定性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4]。

同时偏头痛也是冠心病、脑卒中、抑郁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近几年,对偏头痛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实验和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将对这些成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探讨,综述报告结果如下。

2偏头痛的诊断2.1偏头痛的分类国际头痛学会(HIS)于2005年5月发表的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CHD-Ⅱ R1中,将偏头痛分为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儿童周期性综合征、视网膜性偏头痛、偏头痛的并发症以及可能性偏头痛[5]。

其中,无先兆偏头痛和先兆偏头痛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偏头痛的先兆持续时间约为10-20分钟,分为视觉、感觉和运动觉先兆,其中视觉先兆最常见,如:暗点、闪光、黑矇和短暂的眼盲等[6]。

偏头痛范文四篇

偏头痛范文四篇

偏头痛范文四篇偏头痛4篇治疗偏头痛的偏方头疼的原因非常多,感冒发热、五官有毛病、血压异常、头部有障碍、贫血、便秘、煤气中毒、酒精中毒、神经疲劳等都会引起头疼。

头疼可能是脑膜受到了刺激,血管收缩使张力增加引起的,也可能是脑部提醒我们氧气不足,需要更多氧气的信号。

只要含着许多氧气的血液流入到疼痛的地方,头疼就会立刻消失。

不过必须找到头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才能解决头疼的问题。

物理因素:能引起颅内外炎症、损伤的各种原因;因肿物压迫等原因导致血管牵引、伸展、移位、扩张;脑膜受刺激;肌肉收缩;直接刺激支配头面部的感觉神经等,都能引起头痛。

神经精神因素:当身心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时,往往会产生忧虑、焦虑等情绪,从而导致偏头痛的发作。

据调查,有84%的忧郁症患者都会伴有偏头痛症状。

同时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种种不愉快或是生气、焦急、激动等剧烈的情绪刺激后会感到全身不适,偏头痛。

饮食因素:食用过量咖啡,会使血管扩张而刺激神经引发偏头痛;而当吃下过凉的冰淇淋时也会感到头疼;饮酒过多后酒精中的乙醇作用于血管,同样会造成头疼,这些都是由饮食不当而引发的头疼。

专家统计出容易诱发头痛的食物排行分别是:巧克力,酒精饮料、生乳制品、柠檬汁、奶酪、红酒。

睡眠因素:这是比较常见的偏头疼病因。

由于睡眠严重不足而引发了头痛,另外紧张的工作也会引起相似症状。

疾病因素:眼、耳、鼻及鼻窦、牙齿、颈部等病变可刺激神经,反射性或扩散性的影响头面部,都会引起反射性或牵涉性偏头痛。

缓解偏头疼的方法冰袋冷敷: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

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症状自然会减轻。

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偏头疼发作时,不妨在光线较暗、四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一会儿,一般来说,只要睡上半个小时,偏头痛就会有所减缓。

按摩头部: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是缓解偏头疼的有效方法。

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你可以用食指来按压,可以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回转动按摩。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研究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研究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研究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常常表现为头部一侧或两侧搏
动性头痛,严重时会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学认为,偏头痛是因为气血不畅或精神郁闷所致,治疗上强调心情调节、舒展筋骨、调理气血,通
过药物治疗和辅助疗法缓解症状。

我曾担任过一位偏头痛患者的中医内科医生,通过治疗和交流,我体会到以下几点治
疗体会:
1. 注意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压力
偏头痛患者常常有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等症状,这些情绪因素在病发时会起到引发
和加重症状的作用。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同时给予
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和焦虑,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2. 辅助疗法的重要性
偏头痛的治疗不仅有药物治疗,还需结合辅助疗法,如推拿、针灸等。

这些疗法可以
刺激身体经络,舒展筋骨,调和气血,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在治疗中可以针对患者不同的
体质和病情选择不同的辅助疗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3. 药物治疗要个体化
中药对于偏头痛的治疗相对而言副作用较小,治疗效果也不错,但治疗过程中也需要
注意剂量和药物配伍。

因为偏头痛的发作机制较为复杂,在选择药物上要考虑疼痛程度、
症状出现的时间等因素,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综上,偏头痛治疗需要注意患者情绪和心理状况,结合中药标本兼治,辅以其他中医
辅助疗法可以更好地治疗该疾病,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医学中的偏头痛研究

医学中的偏头痛研究

医学中的偏头痛研究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头部强烈的疼痛和其他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光和声敏感。

偏头痛患者常常会感受到剧烈的疼痛,这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偏头痛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在医学领域中的偏头痛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目前,医学专家认为偏头痛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血管收缩和扩张。

由于许多偏头痛患者认为自己的病发于与压力和环境有关,这也衍生出了一些与心理相关的疗法。

一项研究表明,偏头痛的发生与神经元网络密切相关。

据信,一些因素,例如感光和声光刺激,可以改变这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从而导致头痛。

研究者发现,当偏头痛发作时,位于大脑皮层某些区域的神经元会开始过度兴奋,从而引发疼痛和其他症状。

研究者表示,这一发现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帮助。

针灸疗法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疗法。

近年来,许多针灸实践也证明了其确实可以减轻偏头痛疼痛的程度和频率。

一份对偏头痛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针灸能够有效地减轻疼痛和其他症状,甚至有些患者在疗程中出现了明显的症状缓解。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

目前,医生通常会给患者开出一种名为三叉神经痛合剂的药物。

此药可以减轻疼痛和其他症状,不过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依赖。

因此,科学家们正在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

总之,医学领域中的偏头痛研究尚未结束,但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研究结果表明,偏头痛可能与神经元网络和血管收缩扩张等因素有关,且针灸和药物都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手段。

未来,科学家们还将继续关注偏头痛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帮助。

病例分析——偏头痛

病例分析——偏头痛

病例分析——偏头痛
病例分析
李某,女,32岁,6个月前感冒后,头痛一直绵延至今,时轻时重,遇劳则甚,虽多方医治,效果不佳,后又出现记忆力减退,耳鸣、耳聋,腰膝酸软,身困乏力。

现头痛时作,痛连两侧太阳穴,甚则连及巅顶,头脑如空,经常眩晕,右侧耳鸣、耳聋,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形体消瘦,面色晄白,记忆力明显减退,饮食差,大便时有溏薄,月经量少色淡。

舌体偏大,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
中医诊断:头痛(肾虚受风)。

西医诊断:偏头痛。

•方药:
蒸首乌15g,山药20g,山茱萸10g,枸杞子10g,当归10g,川芎10g,杜仲10g,续断10g,菊花10g,蔓荆子10g,白芷10g,细辛5g,天麻10g,甘草3g。

5剂,水煎服。

二诊
头痛减轻,余症状无明显变化,食欲差,舌体不大。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方药:
蒸首乌15g,山药20g,山茱萸10g,枸杞子10g,当归10g,川芎10g,黄精15g,砂仁6g,菊花10g,蔓荆子10g,白芷10g,细辛5g,天麻10g,甘草3g。

10剂,水煎服。

药后诸症悉除。

追访结果
停药后半年追问患者,病变未再复发。

偏头痛-论文

偏头痛-论文

长期从事电脑工作对偏头痛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长期从事电脑工作对偏头痛的影响,从而明确病因,为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初诊的126例从事电脑工作的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各种类型的头痛,进行病因分类。

结果:长期从事电脑工作者同其他病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发现由于长期从事电脑工作引起的偏头痛占绝大多数,结合本研究的开展情况,对于已明确病因的偏头痛患者应劝告他们注意劳逸结合,配合药物治疗,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发作性头痛病,其诊断根据头痛的特点和相关症状做出。

其中,从事电脑工作的人群偏头痛发病率尤其高,患者常常伴有失眠,恶心与呕吐,导致工作效率差,严重者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其病因较为复杂,约50%病人有家族史。

女性病员偏头痛倾向在月经来潮前发作,怀孕后发作减少提示发病可能和内分泌或水潴留有关。

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气候骤变、强光刺激、烈日照射低血糖、应用扩血管药物或利血平、食用高酪胺食物酒精类饮料均可诱发偏头痛发作。

而明确病因可以在从事电脑工作者的偏头痛预防和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1]。

为此,我们选取了2002年7月至2008年2月在我科门诊就诊及治疗的126例从事电脑工作的偏头痛患者进行了病因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全组共有218例,其中男87例,女131例。

全部病例均经脑血管多普勒超声、CT或MRI检查头颅未发现明显异常。

根据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i Headache Society 2004)分类,全部病例均为无先兆的偏头痛即普遍偏头痛,并符合该协会诊断标准。

1.2 排除对象1.2.1 感染引起的头痛,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等。

1.2.2 血管病变引起的头痛,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等。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研究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研究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研究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头痛,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患病率。

传统中医内科在对待偏头痛的治疗中秉持“辨证论治”的理论,注重个体化治疗,通过调整患者的体质和治疗病因,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本文基于对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体会及相关研究论文的综述,对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体会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为更好地应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提供了一些思路。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确定具体的疗效方案。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偏头痛的病因主要有肝郁气滞、肝肾不足、湿痰瘀血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采用针灸、中药、推拿等方法,可以调整患者的体质,改善气血循环,达到缓解头痛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我观察到一些较为突出的治疗效果。

首先是针灸治疗的效果。

针灸是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刺激神经末梢,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改善血液循环。

临床观察发现,针灸治疗能够缓解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是中药治疗的效果。

中药是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重要手段,通过服用中药,可以调整患者的体质,改善病因,缓解头痛。

某些舒肝理气的中药可以改善肝郁气滞导致的头痛;某些滋补肝肾的中药可以改善肝肾不足导致的头痛。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还需要注重个体化治疗。

不同的患者可能存在着不同的体质和病因,因此针对不同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体质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提高疗效。

在治疗肝郁气滞导致的头痛时,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结合的方法,辅以舒缓心情、调整饮食等措施,综合调理患者的身心状态。

综合以上观察和总结,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具有一定的疗效。

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评估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评估主要是基于临床观察和患者自觉感受,缺乏客观的指标和评估方法。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机制尚未明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从事电脑工作对偏头痛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从事电脑工作对偏头痛的影响,从而明确病因,为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初诊的126例从事电脑工作的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各种类型的头痛,进行病因分类。

结果:长期从事电脑工作者同其他病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发现由于长期从事电脑工作引起的偏头痛占绝大多数,结合本研究的开展情况,对于已明确病因的偏头痛患者应劝告他们注意劳逸结合,配合药物治疗,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发作性头痛病,其诊断根据头痛的特点和相关症状做出。

其中,从事电脑工作的人群偏头痛发病率尤其高,患者常常伴有失眠,恶心与呕吐,导致工作效率差,严重者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其病因较为复杂,约50%病人有家族史。

女性病员偏头痛倾向在月经来潮前发作,怀孕后发作减少提示发病可能和内分泌或水潴留有关。

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气候骤变、强光刺激、烈日照射低血糖、应用扩血管药物或利血平、食用高酪胺食物酒精类饮料均可诱发偏头痛发作。

而明确病因可以在从事电脑工作者的偏头痛预防和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1]。

为此,我们选取了2002年7月至2008年2月在我科门诊就诊及治疗的126例从事电脑工作的偏头痛患者进行了病因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全组共有218例,其中男87例,女131例。

全部病例均经脑血管多普勒超声、CT或MRI检查头颅未发现明显异常。

根据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i Headache Society 2004)分类,全部病例均为无先兆的偏头痛即普遍偏头痛,并符合该协会诊断标准。

1.2 排除对象
1.2.1 感染引起的头痛,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等。

1.2.2 血管病变引起的头痛,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等。

1.2.3 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如脑肿瘤、颅内转移癌、颅内白血病浸润、颅内囊虫病或包虫病等。

1.2.4 颅脑外伤引起的头痛,如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等。

1.2.5 颅骨疾病引起的头痛,如颅低凹入症、颅骨肿瘤等。

1.2.6 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引起的头痛。

1.2.7 神经痛引起的头痛,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枕神经痛等。

1.2.8 眼、耳、鼻和牙疾病引起的头痛等。

1.2.9 急性感染引起的头痛,如流行性感冒、伤寒、肺炎等发热性疾病。

1.2.10 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头痛,如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

1.2.11 中毒引起的头痛,如铅、酒精、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如颠茄、水杨酸类)等中毒。

1.2.12 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头痛,如神经衰弱及癔病性头痛。

1.2.13 其他各种类型的头痛,主要为丛集性头痛、头痛性癫痫、尿
毒症、低血糖、贫血、肺性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期及绝经期
头痛、中暑等[2]。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病因分类
病因例数构成比(%)遗传倾向19 8.72
含苯乙胺食物27 12.39
含酪胺食物20 9.17
酒类饮料8 3.67
从事电脑工作每天小于4小时44 20.18
从事电脑工作每天大于4小时82 37.61
月经期10 4.59
无明显病因8 3.67
合计218 100
*P<0.05
2 结果
2.1 本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发病年龄等因素相比,P>
0.05,无显著性差异。

2.2 从事电脑工作者同其他病因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偏头痛是由于发作性血管收缩功能障碍以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引起的头痛,有的病例伴有脑和自主性神经功能暂时性障碍。

本病好发于青年,其病因较多。

随着科学的进步,电脑已经成为办公、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工作离不开电脑,长期从事电脑工作已成为偏头痛的重要病因。

本组选取在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全身性疾病、五官疾病、颅内器质性病变和其他各种类型的头痛,进行病因分类,发现由于长期从事电脑工作引起的偏头痛占绝大多数。

长期从事电脑工作者,较长时间精神集中,导致患者体力下降,画面光源的频闪效应的危害[3]均是使其成为偏头痛病因的深层因素。

总之,在电脑日益发展的今天,有必要向长期从事电脑工作者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调节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不宜过度紧张或疲劳,以减少偏头痛的发生。

对于已明确长期从事电脑工作为病因的患者,应告懈他们,注意休息,配合药物治疗,以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澍青少年偏头痛的影响因素评价.内蒙古北方重工业有限公司医院院报,2007,12(4)
[2]戚仁铎,王友赤主编诊断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14
[3]论电光频闪效应的危害性及改进对策。

中国照明网,2007,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