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逻辑学教案

授课内容:系统介绍逻辑学的方法,以及运用逻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并侧重于逻辑学和法学的结合,讲解法律中的逻辑问题和规律。

专业及班级:法学授课学时:总学时34;周学时2

选用教材和参考书:法律逻辑学教材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面向21世纪、“十一五”国家级规划课程教材。本书由张大松、蒋新苗担任主编。参考书目如下------

⑴《逻辑学教程》,何向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⑵《律师论辩的策略与技巧》,秦甫编著,法律出版社,2001年。

⑶《法律逻辑学新论》,黄伟力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逻辑、思维和语言的概念;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及法律逻辑学的性质,明确学习法律逻辑学的意义和方法。从而对法律逻辑学有个

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难点是逻辑的含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导语)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机智,数学使人精细,哲

学使人深邃,道德使人严肃,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Francis Bacon

(举例)区分逻辑的几层含义

(图表)呈现逻辑学的历史沿革。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一、“逻辑”含义

“逻辑”一词从词源上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腊词:λογοδ; 拉丁文为:logos(逻各斯);英语为logic;法语为 logique

“logic”在中国的翻译:1.李之藻明代《名理探》;2.严复 1905年《穆勒名学》;中国学者们按先秦传统来理解logic,先后将

之译为名学、辩学、名辩学、理则学、论理学等。严复是把它音译为“逻辑”的第一人。

(一)客观规律

Eg: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例题】事件排序:共15题。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你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

(1)收集书籍(2)购买材料(3)打造书架(4)雇用木工(5)排列书籍

A.4—3—1—2—5 —4—2—3—5

C.4—3—2—1—5

D.3—2—1—4—5

(二)思维规律

Eg: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论证不合逻辑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特殊观点、方法(--“强盗逻辑”)

Eg: “宁可错杀一千,不使一人漏网”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四)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科---逻辑学

(1)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2)7+5=11,这个说法不合逻辑!

(3)逻辑是数学的童年,数学是逻辑的成年。 (罗素)

(4)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逻辑?

二、逻辑学研究对象

-----思维结构及其规律(举例)

(一)思维的结构形式

1.定义

对思维的形式进行抽象的形式化刻画,就会形成逻辑学所分析的思维的逻辑形式。

2.构成要素

(1)逻辑变项

在逻辑形式中表示不同的具体内容的部分。

(2)逻辑常项

在逻辑形式中表示结构形式的部分,它们不随具体内容的不同而变化。

逻辑常项是决定逻辑形式的性质并区分不同逻辑形式的依据。

所有大学生都应守法,

小王是大学生,

所以,小王应守法。

All humans are mortal.

Socrates is a human.

Therefore, Socrates is mortal.

它们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就可表示为:

所有M都是P。

某个S是M。

所以,某个S是P。

(一)思维VS语言

1、统一:

2、特殊:语言结构不同,思维形式相同;(举例)

语言内容不同,思维形式相同;(举例)

三、逻辑学的作用

(一)工具性:发展人的推理能力;

*提高人的批判能力;

*把握问题的核心,并能区分问题的不同方面;

*提高人的口头或书面沟通能力;

*帮助人们理性地组织他们的思想并且以一种清晰的、前后一致的方式表达这些思想。

(二)全人类性: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逻辑学与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并列

为七大基础学科。

四、逻辑学产生发展

五、法律逻辑学特点、作用

(一)特点:一般性;特别性

(二)作用:1、推进法律一致性;

2、提高立法工作水平

3、法学研究及依法办案能力

4、对思辨素质及考公务员的促进

第一单元命题逻辑

教学目的:

了解命题的内涵,解命题的本质属性。了解复合命题的概念、分类及特征。理解重言式、真值函项的涵义。掌握运用真值表法与归缪赋值法证明命题公式真假的逻辑推理的方法。了解NP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

①“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公孙龙子》

理解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等命题类型。握运用自然推理系统NP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了解NP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四种复合命题的形式和性质;复合命题推理的方法

难点是相容选言命题与不相容选言命题的区别;“二难命题”推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过程:

通过定义和实例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命题、复合命题、四种基本的复合命题。然后讲解复合命题推理的公式并以案例来佐证。最后通过大量课内外习题使得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本单元的知识。

教学内容:

第二章命题逻辑

第一节概述

一、命题及其逻辑特征

涵义:借助语句来表达的反映思维对象情况并具有真假之分的思想。

特点:有所断定(不容许模棱两可、未置可否;

真假之分

二、命题·语言

命题与语句(sentence)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A、所有命题都要通过语句来表达。

B、但并非所有语句都表达命题。

一般来说,只有陈述句才表达命题,而仅有所疑问的疑问句不表达判断,仅有所感叹的感叹句以及表达命令的祈使句也不表达命题,因为它们都没有明确断定思维对象。

C、严格地说,命题与语句属于两个不同范畴

命题属于逻辑范畴,对命题的要求是有真假性;语句属于语言学范畴,对语句的要求是要符合语法。

三、命题·判断(judgment)

判断就是对对象的一种主观断定,是被认识主体断定了的命题。

但命题不一定是判断。比如在命题“如果物体受到摩擦,那么物体发热”中,我们既没有断定“物体受到摩擦”,也没有断定“物体发热”,这一命题描述的只是前一事物情况是后一事物情况的充分条件,而这也是该命题所关心的。四、命题·命题函数(propositional function)

命题函数是有变项的判断,而一个命题中是没有变项的,否则就会因变项的不同赋值而有时真有时假。

★、例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