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的受力验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四章桩基础的设计计算

1.本章的核心及分析方法

本节将介绍考虑桩与桩侧土共同抵抗外荷载作用时桩身的内力计算,从而解决桩的强度问题。重点是桩受横轴向力时的内力计算问题。

桩在横轴向荷载作用下桩身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目前较为普遍的是桩侧土采用文克尔假定,通过求解挠曲微分方程,再结合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桩各部位的内力和位移,该方法称为弹性地基梁法。

以文克尔假定为基础的弹性地基梁法从土力学观点看是不够严密的,但其基本概念明确,方法简单,所得结果一般较安全,在国内外工程界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公路、铁路在桩基础的设计中常用的“m”法、就属此种方法,本节将主要介绍“m”法。

2.学习要求

本章应掌握桩单桩按桩身材料强度确定桩的承载力的方法,“m”法计算单桩内力的各种计算参数的使用方法,多排桩的主要计算参数及其各自的含义。掌握承台计算方法,群桩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了解桩基设计的一般程序及步骤。本专科生均应能独立完成单排桩和多排桩的课程设计。

第一节单排桩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

一、基本概念

(一)土的弹性抗力及其分布规律

1.土抗力的概念及定义式

(1)概念

桩基础在荷载(包括轴向荷载、横轴向荷载和力矩)作用下产生位移及转角,

2

使桩挤压桩侧土体,桩侧土必然对桩产生一横向土抗力zx σ,它起抵抗外力和稳定桩基础的作用。土的这种作用力称为土的弹性抗力。

(2)定义式

z zx Cx =σ (4-1)

式中: zx σ——横向土抗力,kN/m 2; C ——地基系数,kN/m 3;

z x ——深度Z 处桩的横向位移,m 。 2.影响土抗力的因素

(1)土体性质 (2)桩身刚度 (3)桩的入土深度

(4)桩的截面形状 (5)桩距及荷载等因素 3.地基系数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1)概念

地基系数C 表示单位面积土在弹性限度内产生单位变形时所需施加的力,单位为kN/m 3或MN/m 3。

(2)确定方法

地基系数大小与地基土的类别、物理力学性质有关。

地基系数C 值是通过对试桩在不同类别土质及不同深度进行实测z x 及zx σ后反算得到。大量的试验表明,地基系数C 值不仅与土的类别及其性质有关,而且也随着深度而变化。由于实测的客观条件和分析方法不尽相同等原因,所采用的C 值随深度的分布规律也各有不同。常采用的地基系数分布规律有图下所示的几种形式,因此也就产生了与之相应的基桩内力和位移的计算方法。

3

图4-1 地基系数变化规律

现将桩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弹性地基梁计算方法概括在表下中。

桩的几种典型的弹性地基梁法表4-1

上述的四种方法各自假定的地基系数随深度分布规律不同,其计算结果是有

差异的。实验资料分析表明,宜根据土质特性来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

(二)单桩、单排桩与多排桩

1.单排桩的概念与力的分配

(1)概念

是指与水平外力H作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仅有一根或一排桩的桩基础。

(2)力的分配

对于单排桩,如下图所示桥墩作纵向验算时,若作用于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为N、H、M y,当N在单排桩方向无偏心时,可以假定它是平均分布在各桩上的,

4

n

M M n H

n N P y i i i ===;;Q (4-2) 式中:n ——桩的根数。

当竖向力N 在单排桩方向有偏心距e 时,如图所示,即M x =Ne ,因此每根桩上的竖向作用力可按偏心受压计算,即

图4-2 单桩、单排桩及多排桩 图4-3 单排桩的计算

2i

i

x i y y M n N P ∑±=

(4-2) 由于单桩及单排桩中每根桩桩顶作用力可按上述简单公式计算,所以归成一类。

2.多排桩概念基力的分配 (1)概念

是指在水平外力作用平面内有一根以上桩的桩基础(对单排桩作横桥向验算时也属此情况)。

(2)力的分配

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公式计算各桩顶上的作用力,须应用结构力学方法另行计算。

(三)桩的计算宽度

1.定义

5

计算桩的内力与位移时不直接采用桩的设计宽度(直径),而是换算成实际工作条件下相当于矩形截面桩的宽度b 1,b 1称为桩的计算宽度。

2.采用计算宽度的原因

为了将空间受力简化为平面受力,并综合考虑桩的截面形状及多排桩桩间的相互遮蔽作用。

3.计算方法

根据已有的试验资料分析,现行规范认为计算宽度的换算方法可用下式表示:

f K b =1·0K ·K ·b (d 或) (4-3) 式中:b (d 或)——与外力H 作用方向相垂直平面上桩的边长(宽度或直径); f K ——形状换算系数,即在受力方向将各种不同截面形状的桩宽度乘以 f K ,换算为相当于矩形截面宽度,其值见表;

0K ——受力换算系数,即考虑到实际桩侧土在承受水平荷载时为空间受力 问题,简化为平面受力时所采用的修正系数,其值见表; K ——各桩间的相互影响系数。如图所示,当水平力作用平面内有多 根桩时,桩柱间会产生相互产生影响。为了考虑这一影响,可将桩

的实际宽度(直径)乘以系数K ,其值按下式决定:L 1≥0.6h 1时K =1.0;

当L 1<0.6h 1时

0.9

d

11+

6

图4-4 相互影响系数计算

1

1

6.0'1'h L b b K ⋅-+

= (4-4) 式中:L 1——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一排桩的桩间净距(图3-53);

h 1——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桩柱的计算埋入深度,可按下式计算,但h 1值不得大于桩的入土深度(h ),h 1=3(d +1) m ; d ——桩的直径,m ;

b '——根据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所验算的一排桩的桩数n 而定的系数。当n =1时b '=1,当n =2时b '=0.6,当n =3时b '=0.5,当n ≥4时b '=0.45。

但桩基础中每一排桩的计算总宽度1nb 不得大于(B '+1),当nb 1大于(B '+1)时,取(B '+1)。B '为边桩外侧边缘的距离。

当桩基础平面布置中,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每排桩数不等,并且相邻桩中心距≥(b +1)时,可按桩数最多一排桩计算其相互影响系数K 值,并且各桩可采用同一影响系数。

为了不致使计算宽度发生重叠现象,要求以上综合计算得出的b 1≤2b 。

以上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理论和实践的根据也是不够的,因此国内有些规范建议简化计算。圆形桩:当d ≤1m 时,b 1=0.9(1.5d +0.5);当d >1m 时,b 1=0.9

(d +1)。方形桩:当边宽b ≤1m 时,b 1=1.5b +0.51国外有些规范更为简单:柱桩及桩身尺寸直径0.8m 以下的灌注桩,b 1=d +1(m );其余类型及截面尺寸的桩,b 1=1.5d +0.5(m )。

(四)刚性桩与弹性桩

为计算方便起见,按照桩与土的相对刚度,将桩分为刚性桩和弹性桩。 1.弹性桩 当桩的入土深度α

5

.2>

h 时,这时桩的相对刚度小,必须考虑桩的实际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