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所谓自我管理,就是自我教育、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服务、自我实现,以能动的心态发挥主体作用。
自我管理并非单纯的外在行为,它伴随着深刻的内心变化;自我管理并非狭隘的生活,而是全方位的德、智、美、劳诸方面的自我管理,其范围是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其空间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其时间是初中学段的全过程。由于初中学生还不完全成熟,其自我管理水平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我管理。
理论告诉我们:自我管理的心理过程是自我监控的过程。这种主动的监控、反馈、迁移、调节的过程,是人类智慧的杰出体现。
所以,抓住了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就抓住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一、自我管理的必要性
1.小学生自我管理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核心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其外在表现的突出特点是走向独立。他们逐渐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十分敏感别人对自己的眼光和态度。这时自尊需要处于亢奋状态,极易树立、又极易受到伤害,但它不易泯灭。当它没有良性表现机会时,就会畸形发展,误入歧途。此时,他们的独立倾向十分明显,对父母的“唠叨”出现逆反心理:心理话不愿与老师、家长讲;即使发生了重大事件,也不愿告诉老师,其因是怕同学们看不起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几年前处处依靠老师的情况大相径庭。他们遇事喜欢独立思考,坚持己见,有强烈的尝试和体验的愿望。
人的一生总要从依赖走向独立,总要迈向自我管理。而自我意识的提高,正是在初中年龄段完成的。既然学生需要独立,必然独立,就应指导训练他们如何独立,缩短它的过程,优化它的水平,达到让学生自己安排自己、自己主宰自己。让他们成为时代的主人。
2.自我管理适应社会的需要
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前苏联教育家雷姆林斯指出:“只有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一个人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客观世界。一个人要建功立业,必须适应社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自律意识。
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由于性激素的分泌,大脑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导致情绪不稳,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极端性。成功时兴高采烈,受挫时灰心丧气,喜欢寻求新奇与剌激。这个时期,由于学生对是非的理性认识比较肤浅,不能划清勇敢与冒险、哥儿们义气与友谊、正确与错误、美与丑的界线,遇到剌激不一定能正确判断,周全考虑,头脑一热不顾一切,其情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所以这是一个必然犯错误的阶段。加之课程增多、视野扩大、交际变广、行为规范标准提高,仅靠他律已远远不够了,必须加强自控训练,鲜明地倡导自律,让学生学习对自己、对他人负责,按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要求自己。把“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自觉地遵守班规校纪、社会公德。这样就能使学生学会适应社会,为自身发展获得宽松的外部环境。
3.自我管理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小学生是创造性思维发展时期,要抓住这一最佳时机进行训练。小学生的认
识能力大大提高,有意注意逐渐形成,记忆力、想象力迅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频频闪烁。马斯洛把创造力看成是与自我实现相联系的人格特征,创造力开发的未来走向之一,就是把创造力与自我发动、自我指导的学习联系起来。这就从理论上证明中学生要强化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独立思考、敢于怀疑、锻炼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科学方法、思维方法,逐渐去掉依靠思想、杜绝依赖思想,使之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就会使学生时时产生强烈创造欲望。反之,初中生不具备学习上的自我管理能力,没有程序,没有独到之处,忙乱无绪,死记硬背,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离开老师六神无主。这样最多也只是高分低能,继续深造将有很多困难,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的也难立于不败之地。
二、对学生自我管理的策略
指导学生自我管理是学校行为,学校领导是关键,班主任是设计师,直接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是教师。因此:
1.要转变思想观念,反对专断型管理、保姆式管理、放任型管理,要实行民主发展型管理,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加期望,尝试与研讨,爱在深层次,严在各方面。
2.要精心研究学生自我管理发展的现状,要选好突破口,精心设计训练程序,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奋发的状态下健康成长。逐步变师控为自控,最终形成习惯。
3.要弄清两个关系,一是教师的他管与学生的自管的关系,为了自管必须他管,通过自管取代他管。因此,老师的指导不仅不能削弱,反而要加强。人们常说:小学生抱着走,初中生扶着走,高中生自己走。怎样才能把初中生扶好,有着高超的技艺,必须精雕细琢。老师要走入教室,把眼睛留在学生中间,要摒弃粗放式管理,进入学生心灵深处的隐密角落。所以,倡导学生自我管理,教师既是导师又是设计师。二是心理教育不等于德育,又与德育密切联系。自我管理应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出发,坚持民族传统,拓宽教育功能,增加教育含量,表现出鲜明的德育色彩。自我管理是一种心理训练过程,应严格遵循心理发展规律,不能完全用德育代替,应从实际出发,突出其个性特色,依照不同年龄区别确定训练的密度和强度,要多用诱导、联系、迁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体验、矫正。
4.要把自我管理的各个目标系统化
(1)要掌握学情。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思想认识水平。可通过系列问卷、谈心、活动、座谈、演讲等方式来获得学生的一些信息。
(2)了解自我。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明白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明白未来社会的人才标准,自觉扬长避短,坚定努力方向。
(3)明确目标要达到的程度、范围、时限,师生共同制订详尽的训练计划。
(4)确立操作顺序,设计训练的步骤、内容,收集反馈信息、检查评比。
(5)总结评价。每次完成一个训练环节,都要总结评价,让老师积累经验,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进步和体验成功。
三、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训练目标
小学生自我管理要达到的目标是自强、自律、独创与合作。自强即自强不息,在自觉自信的基础上,迸发竞争意识,百折不挠,当仁不让,超常付出,悦纳自己,有健康高尚的人生追求;自律即按行为规范和社会伦理道德,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面对人生;独创精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