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陌生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现象
刘涛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内容提要:“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奉献给文艺学界的一个颇具学术价值的基本概念,它既是一种艺术手段,又是一种艺术效果。
陌生化理论的成立有其内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氛围的营构主要体现在陌生化的语言、陌生化的形象、陌生化的意蕴三个层面。
从审美现代性来看,陌生化就是通过文学技巧和形式因素的强调恢复审美感受的真实性,追求文学的本真存在状态。
关键词:陌生化陌生化氛围熟悉的陌生化本真状态
“陌生化”一词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
……被人们称为艺术的东西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要重新去体验生活,感觉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的。
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一种幻象的事物的感觉,而不是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反常化”程序及增加了感觉的难度与范围的高难形式的程序,这就是艺术的程序,因为艺术中的接受过程是具有自我目的的,而且必须被强化;艺术是一种体验人造物的方式,而在艺术里所完成的东西是不重要的。
①
这里提到的“反常化”也就是所说的“陌生化”,只是翻译略有不同。
什克洛夫斯基创造性地提出这一理论,并将其上升为艺术的总原则,随后“陌生化”理论日渐引起文学理论界的关注。
正如荷兰学者佛克马所说“欧洲文论家几乎每一个新派别都从这‘形式主义’传统得到启发。
”②陌生化概念应用于文学理论预示着现代主义思想的艺术潮流正从俄国形式主义这里孕育,事实上整个二十世纪文艺理论在西方由作者本体论到作品本体论的历史发展恰恰肇始于此。
因此,陌生化理论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范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应结合中国文论发展现状予以深入地探讨。
“陌生化”一词是什克洛夫斯基按照俄文构词法生造的一个新词。
这个词是由副词“ctpahho”变成的动名词,含有“使之陌生、惊奇、不寻常”等涵义。
③什克洛夫斯基将其界定为“使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难度和时间的方法。
”④在形式主义者看来,文学史是不断的突破传统模式的,在旧有文学表达方式失却陌生化效果时,以新的陌生化效果取而代之的过程。
通常认为,“陌生化”即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
陌生化理论是有其内在的心理学基础的,“巴甫洛夫学说”证明人的大脑皮层上的优势兴奋中心不是长期保持在皮层的某一个部位上,而是不断地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先前处于优势兴奋状态的区域,过了一些时候可以转为抑制状态。
而先前处于抑制状态的部位可以转为兴奋状态出现新的优势兴奋中心。
人的注意的这一生理特点无疑为陌生化提供了生理学的佐证。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序言》中说,“一般来说,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
有一种最习以为常的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在认识的时候先假定某种
东西是已经熟知的,因而就这样地不去管它了。
”从总体来看“陌生化”具有审美认识功能,审美距离的存在使主客体间发生着或远或近的关系。
同一陌生化手段,对于不同的欣赏主体,所创造的审美距离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陌生化是相对的,对于某些欣常主体而言,它可能是陌生的,而对于另一些欣赏主体则相反。
造成陌生化的这种相对性的原因,除了审美距离外,还有地域差别和历史变迁,某一国度陈旧了的艺术形式进入其他国度却成为了陌生的,如20世纪80年代,国外当时已经渐趋消逝的各种文艺思潮涌入中国,中国文坛呈现了轰轰烈烈的创新局面。
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艺术形式也是呈现出不同的面孔,无论中外远古时代都以诗为最早的文学形式,散文属于陌生化的形式,而今天则是相反的局面。
随着历史的推移以及读者的审美经验、道德观念、知识经验的演变,相应地引起主体接受的变化,从而使陌生化的文学现象不再陌生,抑或在某一历史条件下不被接受的文学作品而后又被重新发现。
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与费多的《法妮》两作品面世时,《法妮》一连出版,而《包法利夫人》相形失色,而后来《包法利夫人》为世所公认,而《法妮》则默默无闻。
总之,文学的陌生化理论并非只是形式上的扭曲难懂和意蕴的含混艰涩,它的最终目的就是推陈出新。
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陌生化是为了摆脱自动化带来的人的思维贯性的阻碍,寻找文学的本真状态。
陌生化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其价值在于能否营构陌生化的艺术氛围。
文学创作主体借助于陌生化手段引导接受主体在一种奇异新鲜的陌生化效果中感受到事物的本真状态。
陌生化使事物变得陌生,使感知重新变得敏锐和深刻,因而营构陌生化的艺术氛围异常重要。
从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两个向度来看,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文学形象的陌生化和文学意蕴的陌生化是文学作品中营构陌生化氛围的主要方式。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其最基本的形态是文字的物理上的排列组合。
文学作品的语言层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中介与桥梁,对于创作者来说,语言的陌生化是一种艺术手段,通过语言的陌生化达到使读者充分接受的目的。
对于读者来说,语言的陌生化是一种可感的艺术效果,能够克服审美疲劳和审美惰性,更深入的的去理解语言形式所暗含的审美内涵。
语言的组合与其声音都是可视可听物质形态,是感性的。
人们可以感性的理解和运用语言。
但由于受心理与生理特点的影响,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心理定势,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方的既成心理图式,称为阅读经验期待视野。
④如果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本文之间长久的顺向相应极易使读者兴味索然,而“陌生化”的语言则由于超出读者的期待视野,为物重新命名,使物浮出物性,使存在无蔽的呈现,这种倾向最后直接的效果是使人重新拾回对语言审美内涵的自觉意识。
当代文学创作中,语言的陌生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熟悉的陌生化。
生活语言如口语、方言、行话等引入文学创作,作品以文学语言与生活用语的同构同形使读者在切身的语言的回忆中放大生活情趣,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
这种熟悉的陌生,极易引起读者的惊喜感与亲近感,当代作家都做了有益的尝试。
如贾平凹的《秦腔》运用了大量的民间口语、俚语和土语,为清风街树碑立传。
莫言的《丰乳肥臀》也引入了大量的俗语、土语创造出一个具有深度可逆性的话语世界;二是变形的陌生化。
普通语言在文学作品中被扭曲、
伸缩、颠倒,造成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疏远与悖离,使读者在与正常语言的规范比较中加深理解,从而保持一种新鲜感与奇特感,唤醒和更新对周围世界的情感体验。
如托尔斯泰“在描写事物时对它的各个部分不使用通用的名称,而是使用其他的事物中相应部分的称”⑤这种有意被难化,被歪曲变形的诗语,与散文语言的直白、通晓、易懂形成强烈对比,犹如希腊古籍记载王子脱光衣服,裸露着身体,倒立着用手跳舞⑥一样,诗人所用的比喻如波德莱尔说兽尸像卖笑的娼妓一样抬起了腿,舒婷将铜枝铁杆的橡树比喻成男性的阳刚之美,红硕的花朵的木棉为女性之美,都打破了常规的语言规范,产生陌生化效果同时,引起读者的兴趣,更充分的表达出作者复杂的情感。
文学形象的陌生化。
文学是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的艺术,读者在语言的感染下经过联想和想象,便可在头脑中唤起相应的文学形象,从而构成一个动人心弦的艺术世界。
比如一个时期,在我国文坛上有这样一类作品:只要作品中出现一个贼头贼脑、尖嘴猴腮的人物,人们大致会料到这是个阶级敌人,以下便有投毒、放火、盗窃之类的破坏活动,最后必然会被心明眼亮的人民群众发现,让其受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制裁。
⑦大量类似的文学形象已难以激起读者的兴趣,中国古典作品是梅兰竹菊等形象代表的意义都固定化模式化,因而也难以使读者产生新鲜感。
文学形象的陌生化就是要以全新的典型形象打破这些固定化模式化恢复对形象的真实体验。
文学形象陌生化的方式大致有:一是性格的异化。
人物性格往往与环境是一致的,但叛逆的人物形象往往令人难忘。
如明知夫为妻纲的繁漪偏要去爱丈夫前妻之子,爱而不能就毁灭一切。
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在畸形情泯灭后把疯狂的反复转移到儿女身上。
类此的异于常理的性格极易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憾与反思,诱使读者进入一个新奇的艺术空间,体验到文学作品的真正的艺术魅力;二是外形的扭曲。
文学形象往往是内外的统一,文学接受者也是由其神态、语言、行动来推测出其大致内在思想的。
创作者有意扭曲其外形,使其内外形成强烈反差,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卡夫卡《变形记》中的人物变成了大甲壳虫,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伽西莫多外形奇丑但内心善良。
扭曲的外形或直接是流露内心的压抑,引起读者共鸣;或者是与外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印象深刻。
由于形象是借助于语言在读者头脑中想象出来的,所以陌生变形较之现实主义变形,它大大超越了加工、改造的一般层面,提升到创造的层面。
这种创造性在本质上是对传统手法乃至惯例规范的一种解构或颠覆,这种颠覆或使“标记”与“非标记”的关系颠倒过来,或“创造出一种有关客体的幻觉”,或打破逻辑关系创造出离奇怪诞的艺术世界等,种种陌生化形象带来无穷的艺术魅力。
文学意蕴的陌生化。
文学意蕴是文学作品的纵深层次,由于文本语言与形象都是一个开放的结构,作者与读者都可以发挥能动性,就使得意蕴层面呈现出多层次的丰富意蕴。
作者用反常的语言描写神奇的人物和玄虚的场景,创造出一种神秘的陌生化的意蕴,开拓读者的想象空间,启迪人们反思现实,审视生命。
文学意蕴的陌生化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一是叙述视角的改变。
作者采用独特的叙述视角,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日本夏目淑石的《我是猫》就是以猫眼看世界,通过猫的感觉达到对现实的批判与反省的目的;而托尔斯泰的《霍尔斯托海尔》以马眼看世界,实现了对社会的批判功能。
叙述视角的改变往往影
响故事中的情绪氛围,呈现出一种异于人类的神秘的文学意蕴,展示出生活本身的玄妙与幽深。
二是创作基调的陌生化。
创作构思时,作者便以一种异于常理的情感注入其中,或冷漠的叙述或激烈的抒情,创作基调的陌生化为整个作品规定了一种反常的氛围。
如贾平凹的《废都》一开始就描写“天上出现四个太阳”,这种离奇的想象就为全书规定了一种神秘诡测的玄虚基调;如萨特的《禁闭》则通过描写三个关在攻不破的堡垒中倍受煎熬的疯子,营构了一种荒诞的氛围。
“陌生化”理论总是从全新的视角观察问题,不断更新着文学世界的感知方式。
究其实质,陌生化理论就是要破除日常经验的遮蔽性和欺骗性,是要破除思维方式的机械性和习惯性。
“在狭义上说,我们将把那种被特殊程序创造出来的事物称为艺术作品,而所谓特殊的目的在于,要使这些事物尽可能地被人们称为艺术品来感受。
”⑧但是陌生化也是一种写作和阅读策略,凭借陌生化理论,创作者不但制造了惊奇和新鲜的感受,而且还可以不必在乎时局的禁锢和牵连,尽可能展示真实内心感觉;接受者也以同样的方式读懂作者的真实内心。
因而,恢复感受和激发感受,让人重新回到富有情趣味和发现意味的现实生活中去,是陌生化理论的主要目的。
陌生化理论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洞见,它不但肯定了接受者的“求奇趋新”的心理规律,为艺术的独创性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同时陌生化理论将研究深入到艺术文本与接受者两个维度,为后来现代主义诸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陌生化作为构筑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基石,永远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注释:
①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第10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②张溪隆:《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第86页,三联书店,1986。
③张冰:《陌生化诗学》第16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④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289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⑤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第25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⑥张冰:《陌生化诗学》第210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⑦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30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⑧维·什克洛夫斯基:《作为程序的艺术》,转引自《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