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合集下载

浅析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运用

浅析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运用

浅析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运用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方式,其中陌生化运用是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

通过使用陌生化语言,诗人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感受,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与日常生活不同的审美体验。

陌生化语言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故意使用那些普通人不常使用或陌生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

这些陌生的词汇和句法结构可能是已经存在的语言中的罕见或生僻的部分,也可能是诗人自创的新词汇和语法结构。

通过使用陌生化语言,诗人可以营造出一种超脱常规、神秘而深刻的氛围,引发读者对诗歌内容的深思和联想。

在现代诗歌中,陌生化语言的运用可以出现在各种形式的诗歌中,如自由诗、象征诗、抽象诗等等。

陌生化语言的使用不仅可以使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同时也可以让诗歌更富有个性和创造力。

陌生化语言的运用可以表现出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超越和突破。

通过使用陌生化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诗人可以创造一种新的语言空间,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脱离日常生活的限制,进入一个全新的感受和体验世界。

这种陌生化的语言给予读者一种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将他们带入到一个陌生却又熟悉的诗意之中。

另外,陌生化语言的使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诗歌的表现力。

某些情感和体验可能很难通过常规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而通过使用陌生化语言,诗人可以用一种奇特而又直接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读者,从而使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更加深入。

陌生化语言的运用不仅可以表现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还可以增加诗歌的神秘感和朦胧感。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常常追求一种模糊而深邃的美感,而陌生化语言的运用正是为了实现这种美感的追求。

通过使用陌生化语言,诗人将诗歌转化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体验到一种超越日常的美的享受。

当然,在使用陌生化语言时,诗人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陌生化语言的使用应该符合诗歌的整体语言风格,以避免过度刻意和造作的感觉。

其次,诗人需要注意诗歌语言的可读性,要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分析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分析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陌生化”,是指在内容上违反习见、常情、常理、 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惯性、俗常、重复、老旧,以 情思和形式的新异与独特,使人们从对生活的漠然和麻木 中惊醒,从而对世界获致全新的认知和感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的《有的人》
一、陌生化体现在语言上,与自动化相反。写诗,就是一场 与习惯语言(自动化语言)的搏斗,语言的痛苦与突围,是诗人恒 久的,一刻也不能擅离的艺术宿命 。
在伤口里。沉醉 风,打开殷红的那支 五天里,涂唇,涂心,涂指甲 二十天里,沉然,失血,一点点溃破 ………
——来小兮的《花瓣》
二、 陌生化根植于意象创造。 每一个诗人身上都应该有一颗 勇敢的种子,致力于同意象的陈旧、僵化做斗争,不断地创造出醒 人心目的奇特的意象,以使诗歌别开生面。
快渴死的金鱼 一池火焰嘶咬着 脱不掉紧身的红鳞 ——傅天琳的《迪斯科· 在西柏林布达舞厅》
三、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还来源于情感的极化和意念的精深。 诗歌表达的情感,不是自然状态的原生情感,而审美情感。审美情 感与自然情感的差别,在于它的变异性。变异,即极化。或强,或 弱。诗中情感只有极化,才能以超常的力量,打动人心。
一次分手,一次小小的死亡。
——王渝(台湾) 啊,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舒婷 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 都失去了重量。 ——韩瀚的《重量》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 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徐志摩《沙扬娜拉》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 ——冯至《蛇》 “ 当守门人沉睡,你和风暴一起转身,拥抱中老去的是,时间 的玫瑰” ——北岛《时间的玫瑰》
以上几个例子中,徐志摩把女子的低头比作水莲花的娇羞;

诗歌语言陌生化

诗歌语言陌生化

诗歌语言陌生化诗歌语言陌生化1:引言1.1 背景在文学创作中,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常常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形式吸引读者的注意。

然而,有些诗歌作品使用了陌生化的语言,使得读者阅读起来感到困惑和陌生。

本文将探讨诗歌语言陌生化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2:诗歌语言陌生化的定义和特征2.1 语言陌生化的概念诗歌语言陌生化指的是诗歌作品中使用了晦涩难懂、陌生或不常见的语言,使读者在理解诗歌意境和内容时感到困惑和陌生。

2.2 诗歌语言陌生化的特征诗歌语言陌生化常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使用罕见的词汇和古老的词语;- 创造新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运用隐喻、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 打破常规的语法和句法规则;- 引用其他语言或方言的词语和句子。

3:诗歌语言陌生化的原因3.1 追求独特性和创新性有些诗人希望通过使用陌生化的语言来展示自己的独特思维和创造力,以突出诗歌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3.2 表达隐含意义和情感陌生化的语言可以帮助诗人更好地表达隐含意义和情感,通过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达到更深层次的艺术效果。

3.3 跳脱现实世界的限制通过使用陌生化的语言,诗人可以创造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构世界,打破日常生活的常规和限制,让读者体验到一种全新的感知和认知方式。

4:诗歌语言陌生化的影响4.1 阅读困难陌生化的语言常常使读者难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内容,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读。

4.2 情感交流的障碍陌生化的语言可能导致读者无法真正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情绪,从而降低了读者与诗歌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鸣。

4.3 文化背景的限制陌生化的语言常常涉及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知识体系,对于不熟悉这些背景和体系的读者来说,理解诗歌可能存在困难。

5:附件本文档附带了以下附件供参考:- 诗歌作品《陌生的语言》- 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案例分析6:法律名词及注释1:陌生化的语言:指存在于诗歌作品中晦涩难懂、陌生或不常见的语言。

2:诗歌意境:诗歌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抽象概念或思想等。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在阅读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语言似乎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原则但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这些语言不受语法规范的制约和制约,给人一种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我们称之为这种语言为"陌生语言"。

它主要出现在诗歌、小说、散文中,常见于。

由于其独特的酯功能,值得我们重视。

一、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1.名词并置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历历在目,脍炙人口。

2.主谓反常他配①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毛(采莲子)②晨钟云外湿(杜甫《夑州雨湿不得上岸》)例①“鸟声”(主语)与“沾在睫毛”(谓语)反常搭配。

例②“晨钟”与“湿”反常搭配。

③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④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洛夫)例③说“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寻味。

例④诗人别出心裁,“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时间推移,又蕴含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

⑤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到山上去了。

(吴伯箫《山屋》)⑥可惜的是这张脸填错了性别,竟然长在男子汉马而立的身上,使一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陆文夫《围墙》)例⑤和例⑥分别出自散文或小说,例⑤用“撒”形容马蹄声,突出了马蹄声细脆轻快的特点。

例⑥说“这张脸填错了性别”,颇有意趣,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⑦罗汉大爷的双耳底根上,只流了几滴血,大爷双耳一去,整个头部都变得非常简洁。

(莫言《红高粱》)“简洁”通常形容语言,莫言创造性地用“简洁”来形容头部,新奇、贴切,令人叫绝。

3.动宾反常搭配①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②梦想,好像一张有奖有息的奖券,买了至少也不会赔本。

你可以向梦想的银行透支快乐。

(姜丰《痴人说梦》)例①“纺”与“疲惫的歌”动宾反常搭配,例②“透支”(动)与“快乐”(宾)反常搭配,都显得新颖别致。

尹才干:关于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探索

尹才干:关于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探索

尹才干:关于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探索尹才干1979年,笔者在学习中华古体诗歌的基础上,想探索一种比格律诗容量更大,表达更充分,语言更新颖的新体诗歌,于是提出“十六行诗”理论,尤其重视“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探索。

因为诗歌,是语言皇冠上的明珠,其语言最忌“熟”“俗”。

“熟”“俗”是诗歌同质化的特质,是平庸作品的明显标志。

而“陌生化”是诗歌语言精神的闪光剂,它能增加诗歌本身的骨质硬度和光芒。

要避免“熟”“俗”,就要注重提炼语言,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

”(《白石诗话》)并总结出“词语的反常搭配”“词语的异类并举”“语义(或语境)上下对抗”等方法,后经过修改打磨,作为诗歌创新方法写进《诗歌创作入门》讲义;作为歌词创新方法写进《歌词创作概论》教材,作为写作创新方法引进《写作学教程》《创意写作学》等课程,读者纷纷转发,掀起了“诗歌(歌词)语言陌生化探索的浪潮”。

1、词语的反常搭配遣词造句,不按常规进行,而出人意料地将一些不合搭配习惯的词语偏偏巧妙地搭配在一起,以达到出新(陌生化)的效果。

如尹骞《朝天门》中的“石梯走不完岁月的坎坷/滑竿抬不尽轿夫的艰辛”;王珂《我是你一生的思恋》中的“无论时光牵出多少白发”,“无论脸庞染进多少夕阳”;邓成彬《天下中国人》中的“黄皮肤是张通行证/黑眼睛是张介绍信”;才干《甜甜的歌谣》中的“你(葡萄)是一串串甜甜的歌谣”等等便是。

其中“石梯——走坎坷,滑竿——抬艰辛,时光——牵白发,脸庞——染夕阳,皮肤——通行证,眼睛——介绍信,葡萄——是歌谣”等等都是词语间的反常搭配,让人耳目一新,拍案称奇,取得了别具匠心的艺术效果。

2、词语的异类并举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在前后多个格式、色彩相同(或相近)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句子中,将多个意义不同的词语并举,也能获得“创新”(陌生化)的效果。

如王希异《老巷》中的四句“捧一块秦砖,捧一部传奇/读一片汉瓦,读一页华章/品一盏绿茶,品一份淡泊/沐一轮斜阳,沐一身清爽。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陌生化”,是指在内容上违反习见、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惯性、俗常、重复、老旧,以情思和形式的新异与独特,使人们从对生活的漠然和麻木中惊醒,从而对世界获致全新的认知和感悟。
01
活着 死了; 死了 着 ——臧克家的《有的人》
02
什么是语言的“陌生化”?
——傅天琳的《迪斯科·在西柏林布达舞厅》 陌生化根植于意象创造。 每一个诗人身上都应该有一颗勇敢的种子,致力于同意象的陈旧、僵化做斗争,不断地创造出醒人心目的奇特的意象,以使诗歌别开生面。
脱不掉紧身的红鳞
快渴死的于情感的极化和意念的精深。诗歌表达的情感,不是自然状态的原生情感,而审美情感。审美情感与自然情感的差别,在于它的变异性。变异,即极化。或强,或弱。诗中情感只有极化,才能以超常的力量,打动人心。
如何营造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添加标题
01
一、陌生化体现在语言上,与自动化相反。写诗,就是一场与习惯语言(自动化语言)的搏斗,语言的痛苦与突围,是诗人恒久的,一刻也不能擅离的艺术宿命 。
在伤口里。沉醉 风,打开殷红的那支 五天里,涂唇,涂心,涂指甲 二十天里,沉然,失血,一点点溃破 ……… ——来小兮的《花瓣》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 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徐志摩《沙扬娜拉》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 ——冯至《蛇》 “ 当守门人沉睡,你和风暴一起转身,拥抱中老去的是,时间的玫瑰” ——北岛《时间的玫瑰》
1
2
01
02
所以,陌生化是诗歌创造性的事业,是诗歌对艺术的审美欲求:出新、变异、不落俗套;精巧、微妙,以少总多,以变守恒……
对世界与内心的突进、深入、开掘、体验、发现、超拔、升华…… 也是诗人对个性、独创、别致、奇趣的求索与掌控;也是诗人对个体独异的艺术风格与美学境界的展现与营造;更是他自我主体的人格、品性的卓然特立,孤素独标!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审美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审美

学法教法研究诗歌语言陌生化是由俄国文学理论家维·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具体指打破日常用语惯用的方式来使用文学语言,用不落俗套的表达来延伸感受的时间,增强感受的高度和难度来唤醒大家的审美情感。

同时,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对诗歌语言陌生化的作了进一步阐释:赋予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通过唤醒人们对习惯的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他去看见凡俗世间的美丽,从而激起美学感悟。

而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化腐朽为神奇”,强调的也是陌生化的审美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通过对语言的“腾挪躲闪”产生疏离的效果从而拓展读者的审美过程,强化读者的审美体会。

陌生化就是打破语言习惯性的表达方式,以一种鲜活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对读者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唤回读者对生活的感受力,会到感受的本初,删繁就简,返璞归真,遇见审美的极致。

在诗歌语言中运用陌生化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会令诗歌获得非同一般的审美效果,使读者得到最直接的审美体验。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提升了审美内容的多样化。

具体而言,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音和词汇构成,二是措辞和句子的表义结构。

对于司空见惯的语言或习以为常的表达,人们往往比较麻木,他们不会去仔细体会文字,也不会去感同身受的理解文字与文字的组合间所蕴含的意味。

然而,当诗人把文字以新鲜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时,大家才突然领悟到文字的新奇所带来的美的体验。

从陌生化的角度,诗人依据独特的审美逻辑组织语言材料,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语言表意系统,这样的语言系统把语言的固有规范打破了,却直击人心,给读者带来美的感受与全新的体会。

如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译成现代汉语,则是“昨天夜里刮了一整夜的西北风,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我孤单一人登上高楼,远望着一条大路通往天边。

”这样理解完全正确,但是原诗歌中孤独的意境却是荡然无存。

正如黑格尔所说:“众所周知的东西,正因为它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根本不被人们所认识。

”生活语言是日常生活的反映,这种语言由于惯常的使用失去了仔细思量的魅力,失去了对语言的新鲜感受进而不在乎语言审美性的追求。

艾青诗选陌生化语言赏析

艾青诗选陌生化语言赏析

艾青诗选陌生化语言赏析
艾青是当今流行文学界的一支奇葩,他的诗歌给人的感受是强烈的,格调新颖,具有一定的现代特色。

他的诗歌融合了西方文学技巧和东方文学思想,语言也很有趣,经常使用“陌生化”的语言来表达,让普通读者很难看懂,但他的技巧却吸引了众多读者。

艾青在他的诗歌中经常使用“陌生化”的语言。

首先,他经常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既用正常的语句,也用特殊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得诗歌逻辑更为清晰,增加诗歌内涵;其次,他经常使用一些词汇来表达,这些词汇并不常见,很多是他自己创造的,或者他引用其他文化的词汇来表达,让人更加深入的理解诗歌的内涵;再次,有时他也结合了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将不同文化糅合在一起,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艾青诗歌中“陌生化”的语言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这种陌生的语言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诗歌的内涵,比如“山有木兮木有枝,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或者“你以天真的手抚摩着复杂的世界”,这种陌生的表达方式恰好诠释了艾青的情感,激发了读者的共鸣。

同时,艾青结合了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使得诗歌中的陌生语言更具有吸引力,比如“苍生若有话,那就是你”,因为艾青用传统文化赋予了这句话更多的意义,更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

艾青诗歌中的陌生语言也有一定的发展性。

起初,艾青使用普通的语句,表达出他的情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开始使用更加陌生的表达方式,不仅使用自创的词汇,还结合了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
表达他的感情,使得他的诗歌更加具有深度,更加有现代感。

艾青的“陌生化”的语言赋予了他的诗歌更加独特的特色,因为他使用了一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他的诗歌的内涵,也激发了人们的共鸣,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受到读者的欢迎和推崇。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完美整理版)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作文素材及指导1230 0803:我们读诗的时候,常隐隐约约中感觉自己与诗歌有种陌生感和距离感。

其实,这种感觉的产生诗是源于诗歌语言。

诗歌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很直接很随意地描述某一对象。

而在诗歌语言里,它就不会如此直截了当地陈述某一对象,而是把普通的、习以为常的、陈旧的语言和生活经验脱离出来,然后将其置于另个完全与之无关的语言环境中,使它具备新的语义潜在性。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诗歌语言就是要打打破我们接受信息的思维定势,改变那种机械的方式去接受信息,增加我们对诗歌语言的感受难度。

这种无形的障碍和陌生感刺激着我们不得不的调整新的视野和心理,努力地去感受语言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去真切的体会诗歌的表现方式和内容。

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是陌生化才能使文学性展示出来。

陌生化突出的效果就是打破人们的接受定势,还人们以对艺术表现方式和内容的新鲜感。

因此,要谈诗歌的陌生化,我们不妨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把握。

一.诗歌形式上的陌生化我们都很清楚,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要描述某一客观对象,就会很直截了当地进行陈述,而不会拐弯抹角委婉且又含蓄地表露。

例如,我们要描述月亮,就会从月亮地形状和光亮等方面来谈论。

听者和读者就会从你所描述地信息中得知月亮的模样,完全不会产生什么理解上的困难和障碍。

然而,在诗歌语言中就大相径庭,它不会直接把意思呈现出来,就象羊肠小道九曲十八弯,用一种含蓄且委婉的方式进行叙述,使读者必须经过一番思索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比如说同样写月亮,庚肩吾在《奉和春夜应令》说“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而张九龄在《望月怀远》说“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前者就用一个“皎”字,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夜色宛如白天那样明亮;后者无“月”字,却能感受到月亮的明亮和满月。

这两句诗,无不让读者体会到月亮的圆和洁,诗人用一字甚至不用就将意思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见,这种本来是直接地陈述,却反其道而行之,用含蓄的方式使读者要改变思维重新面对陌生地语境经过一番思索才能领会其要旨。

唐诗三百首陌生化的语言例子

唐诗三百首陌生化的语言例子

唐诗三百首陌生化的语言例子
唐诗三百首中陌生化的语言例子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
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王维《画》
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之涣《泊船瓜洲》
5.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这些诗句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读者感到新鲜、惊奇和美妙,这种陌生化的语言效果能够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语言特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诗歌的语言被认为是高度抽象和难以理解的,使得许多人对诗歌产生了远离感。

本文将探讨诗歌语言的陌生化现象,并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

首先,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可能是由于诗歌本身的特点所致。

诗歌通常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押韵和节奏来表达作者的意境和情感。

这些修辞手法和语言形式对于读者来说可能并不熟悉,使得他们难以理解诗歌的真正含义。

此外,由于诗歌的紧凑性和高度简练性,有时候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也会让人感到困惑。

因此,诗歌的语言陌生化使得它变得难以被广大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其次,社会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变化也是造成诗歌语言陌生化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语言习惯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社会注重实用性和直接性,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这种日益流行的语言风格与诗歌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给了人们一种诗歌是陈腐、古板的错觉。

另外,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也会对诗歌的理解产生影响。

诗歌中的一些隐喻和典故往往依赖于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这使得那些并不了解这些背景知识的读者难以解读诗歌。

那么,如何解决诗歌语言的陌生化问题呢?首先,诗人在创作时应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抽象和难以理解的语言形式。

他们可以通过运用更加直接简洁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此外,诗人还可以适当注释或解释诗歌中涉及到的一些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

另外,教育也是解决诗歌语言陌生化问题的关键。

学校可以将诗歌纳入课程教学,并教授相关的阅读和解读技巧。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提高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此外,教育机构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诗歌活动和比赛,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诗歌的接受度。

最后,新媒体的利用也可以帮助解决诗歌语言陌生化问题。

诗歌中的陌生化语言答题

诗歌中的陌生化语言答题

诗歌中的陌生化语言答题陌生化语言是指在诗歌中使用一种与日常语言不同的、较为陌生或独特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思想、情感或意象。

这种语言形式可能是古老的、外来的、虚构的、抽象的或者是经过创造性改编的。

陌生化语言在诗歌中被广泛运用,旨在创造一种独特的诗意和审美效果。

首先,使用陌生化语言可以突破日常语言的限制,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

通过使用古老的或外来的语言,诗人可以借助这种陌生感来传达特定的情感或意象。

这种陌生感可以唤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诗歌更具有吸引力和神秘感。

其次,陌生化语言可以帮助诗人创造出独特的声音和韵律。

陌生化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往往与日常语言不同,这种差异可以为诗歌赋予独特的节奏和音韵。

通过运用陌生化语言,诗人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性,使诗歌更具有韵律感和美感。

此外,陌生化语言还可以加深诗歌的象征意义和隐喻含义。

由于陌生化语言的不熟悉性,读者需要通过联想、推测和解读来理解诗歌中的意义。

这种解读过程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使诗歌更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

然而,使用陌生化语言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陌生化语言可能导致理解上的困难。

由于读者对这种语言形式不熟悉,他们可能无法准确理解诗歌中的意义和情感。

这就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诗歌解读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陌生化语言的诗歌作品。

其次,陌生化语言的使用也要注意平衡和适度。

过度使用陌生化语言可能导致诗歌难以理解和接受,使读者感到疏远和困惑。

因此,诗人在运用陌生化语言时需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避免过度追求独特性而忽略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陌生化语言在诗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诗意和审美效果,丰富诗歌的声音和韵律,加深诗歌的象征意义和隐喻含义。

然而,使用陌生化语言也需要注意平衡和适度,以确保诗歌的理解和接受性。

诗歌的陌生化手法

诗歌的陌生化手法

诗歌的陌生化手法
诗歌的陌生化手法是一种创新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对传统语言
的颠覆、调整和创新,达到一种独特的陌生感效果,使诗歌更具审美
价值和艺术魅力。

陌生化手法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段之一,可以通过对语言的扭曲、变形、嵌套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使用词语的新词义或违背常规
使用顺序创造新的词语组合,模拟本来与词语无关的感官经验等等。

这些陌生化的表达方式打破了人们对日常语言的习惯性认知,进而使
读者能够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从而更深入地挖掘文字潜能。

通过对诗歌的陌生化表达,不仅丰富了词汇的使用,更是激发了
人们探索文学及其内在意蕴的求知欲,对人物形象、情感、事件等进
行深入分析。

同时,这种表达方式还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官新奇感,传递作者的想法或气氛,增加了诗歌的艺术价值。

总之,诗歌的陌生化手法是一种创新的诗歌表现形式,通过独特
的语言运用与思维颠覆,为读者带来一种独特的体验,具有强烈的艺
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

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

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摘要:一、引言二、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2.特点三、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1.词语陌生化2.语法陌生化3.形象陌生化4.结构陌生化四、实例分析1.具体诗歌实例2.分析诗歌中语言陌生化的运用五、陌生化语言在现代诗歌创作中的作用1.提高诗歌的艺术价值2.丰富诗歌的审美内涵3.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六、结论正文:一、引言现代诗歌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形式,其语言表达往往充满陌生化。

陌生化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诗人有意识地运用非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以突破读者惯有的阅读思维,使诗歌呈现出新的审美价值。

本文将对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其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以期为诗歌爱好者和创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二、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是指诗人有意识地突破传统诗歌的语言规范,运用新颖、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诗歌呈现出一种新奇的艺术效果。

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可以是词语、语法、形象和结构等方面的创新。

2.特点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常规:陌生化语言打破读者对传统诗歌的认知,使诗歌语言具有现代性。

(2)创新性:陌生化语言体现在词语、语法、形象和结构等方面的创新,为诗歌创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3)审美价值:陌生化语言使诗歌呈现出新的审美内涵,提高诗歌的艺术价值。

三、现代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1.词语陌生化词语陌生化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诗人有意识地使用生僻、新颖的词汇,以突破读者惯有的阅读思维。

如:将“月亮”称为“月牙儿”,将“春天”称为“绿潮”等。

2.语法陌生化语法陌生化是指诗人打破常规语法规则,重新组合词语,使诗歌语言具有新奇感。

如:将“我要去远方”改为“远方,我要去”等。

3.形象陌生化形象陌生化是指诗人通过独特的形象描绘,使诗歌中的事物具有新的视觉感受。

如:将“雪花”描绘为“天空的白糖”等。

4.结构陌生化结构陌生化是指诗人突破传统诗歌的篇章结构,重新组织诗歌形式,使诗歌具有新颖感。

诗文陌生化手法

诗文陌生化手法

诗文陌生化手法
诗文陌生化手法是指在诗歌中采用一些新颖、独特的手法来表现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诗文陌生化手法:
1.意象陌生化:在诗歌中通过描绘和表达方式的变化,将日常经验中的事物
变得陌生化,从而唤起读者不同寻常的感知和思考。

例如,将阳光形容为“撒满金色粉末”,让读者感受到非凡的光芒。

2.语言陌生化:在诗歌中采用非日常的、新颖的语言表达方式。

可以是使用
生僻字、罕见词汇或古词,也可以是运用拟声词、拟态词、排比等修辞手法。

这种陌生化的语言可以破坏读者的语言预期,使其感到诗歌中充满了新奇和神秘感。

3.称物变人、称人变物和虚沙非山:例如,将一种物品比作人类的行为,如
“东风静,绿牡丹素手挽:仙蝶翩,凤蝶合双翅翻。

”其中,芬芳绿牡丹这一物品,被比作凤蝶一般地合双翅翻舞,从而形象地表达了这一物品的美丽神奇。

这些陌生化手法可以让诗歌更具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同时也可以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

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

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在诗歌的创作中,语言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而“陌生化”则是现代汉语诗歌中一种独特的手法,它通过扭曲、变形等方式,让诗歌语言变得新颖、独特,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感知。

语义陌生化主要是通过词语的搭配、偏移、变形等手法来实现的。

通过打破词语常规的用法,让读者对诗歌产生新的感悟。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用“萧萧”和“滚滚”这两个形容词来修饰“落木”和“长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宏大的、动态的、悲壮的场景。

语音陌生化是通过改变词语的发音、韵律等方式来实现的。

这种手法可以让诗歌的节奏更加鲜明,增强读者的听觉体验。

例如,在余光中的《乡愁》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诗人运用了押韵和叠音的手法,让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音乐感。

语法陌生化是通过改变词语的语法结构、语序等方式来实现的。

这种手法可以让诗歌的表达更加新颖、奇特,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顾城的《远和近》中,“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诗人运用了简短的句式和省略的手法,让诗歌的表达更为独特,引人深思。

语篇陌生化是通过改变文本的结构、叙述方式等方式来实现的。

这种手法可以让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例如,在海子的《麦地》中,“那一年我不到一岁/现在我是两千年”,诗人运用了跨时空的叙述方式,将个人的经历与历史、现实与幻想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诗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现代汉语诗歌中的“陌生化”语言实现,主要是通过语义、语音、语法和语篇等方面的创新手法来实现的。

这些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新颖,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感知,同时也可以拓展诗歌的内涵和表现力,推动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

对于诗人来说,掌握和运用好这些手法,可以提高其诗歌创作的艺术水平;对于读者来说,可以更好地领略现代汉语诗歌的魅力,加深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早安》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它以独特的意象和语言形式,展现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艾青诗选陌生化语言赏析

艾青诗选陌生化语言赏析

艾青诗选陌生化语言赏析中国古代诗人艾青被认为是“古体诗之祖”。

他的诗歌以其特殊的语言和情感特色而被青睐,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诗歌作家。

在艾青的诗歌中,他极其善用陌生化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他凝练而多变的陌生化语言,使他的诗歌更具有意象性,表达能力也大大增强。

以下将以《艾青诗选陌生化语言赏析》为标题,介绍艾青诗歌中常用的陌生化语言及其意义。

首先,艾青常用的陌生化语言主要有三种:称物变人、称人变物和虚沙非山。

其中,称物变人是指将一种物品比作人类的行为,例如艾青的《咏桃》,“东风静,绿牡丹素手挽;仙蝶翩,凤蝶合双翅翻。

”其中,芬芳绿牡丹这一物品,被比作凤蝶一般地合双翅翻舞,从而形象地表达了这一物品的美丽神奇。

称人变物则是指将人类的行为比作物品,例如艾青的《赋鹅》:“衔芦芽,垂杨柳秋水头;集鹅群,落草燕子夜书。

”此处将鹅群落草一般地衔来衔去比作燕子夜书,形象地表达了鹅群的美丽动人。

最后是虚沙非山,这一词语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沙,另一个是山。

它指的是将沙子比作大山,例如艾青的《关山月》:“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月似钩,弯弯挂水中;山如衣,披银霞满陇头。

”这里,将沙子比作山,形象的表达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此外,艾青的陌生化语言还包括许多形象、比喻、拟喻等等,这些形象比喻拟喻更多地反映了艾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艾青的《炎夏》,“莎草空映雪路旁,陌上野花迷离香。

鹧鸪栖树日日惊,燕子和鸣夜夜长。

”此处将野花和燕子拟人,描绘出一幅清新、安逸、情意深厚的图画,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更加真实生动。

以上便是艾青诗歌中的陌生化语言的一种概括,其中的称物变人、称人变物、虚沙非山、形象比喻拟喻等,为艾青的诗歌增添了不少特色。

从而,使他的诗歌显得更加凝练有力,更具有意象性和表达能力,深受大家的喜爱。

艾青诗选陌生化的语言例子

艾青诗选陌生化的语言例子

艾青诗选陌生化的语言例子《艾青诗选陌生化的语言例子》艾青的诗,那独特的语言魅力总是让我沉醉。

就拿《我爱这土地》来说吧,“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谁能想到把自己比作一只鸟呢?可艾青就这么写了,一下子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土地那深沉的爱。

还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里,“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连续用三个“她含着笑”,陌生又新奇,让我们看到了大堰河的勤劳和善良。

艾青的诗总是这样,用陌生化的语言给我们带来惊喜。

比如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把寒冷拟人化,好像它是一个会封锁的敌人,这种表达太独特了!再看《黎明的通知》,“请他们准备欢迎,请所有的人准备欢迎,当雄鸡一次鸣叫的时候我就到来”,让黎明来通知大家,多有意思呀!艾青用他陌生化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诗歌的奇妙世界,让我们在阅读中不断感受到惊喜和感动。

《艾青诗选陌生化的语言例子》说起艾青的诗,那陌生化的语言可真是一绝!就像《向太阳》里写的,“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

把太阳比作滚来的火轮,这画面一下子就活了,真新奇!《光的赞歌》中也有,“光给我们以智慧,光给我们以想象,光给我们以热情,光帮助我们创造出不朽的形象”,这样的排比和对光的赞美,让人眼前一亮。

还有《火把》,“火把从那里出来了,火把一个一个地出来了,数不清的火把从那边来了”,简单的重复,却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氛围。

在《鱼化石》里,“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用如此生动的语言描绘鱼的活力,和成为化石后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

艾青就是这样,用独特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艾青诗选陌生化的语言例子》艾青的诗,总有一些陌生化的语言让我印象深刻。

比如说在《北方》中,“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浑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把黄河的波涛和北方的灾难联系起来,这种写法真特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诗歌的陌生化,关涉到它的整体与全部,并不只是简单的几 个层面。然而,其艺术构成和艺术表达的一个总的原则,是“反常合 道”。即以外在的不合常识、常理的新颖、奇突,而合乎内在的至情 至理,从而产生奇趣和奇妙。正如布莱克所说:“打破常规的道路指 向智慧之宫”。 “他什么时候来?” “他说,他夏天来。” “现在不是夏天了吗?” “不是,因为她没有来。” “他要是不来了呢?” “那就没有夏天!” ——李勇进的《因为他没有来》
象时间”变成了可见可闻可感会枯萎的玫瑰,这是具象化的物品。 在方法上,陌生化 经常运用通感、比喻、 拟人等手法 来使原有
的诗歌意象变形,从而使 事物变得新奇,充满诗意。
创造陌生化艺术不是容易的事情。诗人面前到处是惯常化的陷 阱,稍不留神就会跌入这个陷阱。诗人任洪渊表达了他的苦恼与困 惑。他以诗的形式,写出了他遭受语言文字围困的焦灼状态: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陌生化”,是指在内容上违反习见、常情、常理、 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惯性、俗常、重复、老旧,以 情思和形式的新异与独特,使人们从对生活的漠然和麻木 中惊醒,从而对世界获致全新的认知和感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的《有的人》
一、陌生化体现在语言上,与自动化相反。写诗,就是一场 与习惯语言(自动化语言)的搏斗,语言的痛苦与突围,是诗人恒 久的,一刻也不能擅离的艺术宿命 。
在伤口里。沉醉 风,打开殷红的那支 五天里,涂唇,涂心,涂指甲 二十天里,沉然,失血,一点点溃破 ………
——来小兮的《花瓣》
二、 陌生化根植于意象创造。 每一个诗人身上都应该有一颗 勇敢的种子,致力于同意象的陈旧、僵化做斗争,不断地创造出醒 人心目的奇特的意象,以使诗歌别开生面。
快渴死的金鱼 一池火焰嘶咬着 脱不掉紧身的红鳞 ——傅天琳的《迪斯科· 在西柏林布达舞厅》
三、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还来源于情感的极化和意念的精深。 诗歌表达的情感,不是自然状态的原生情感,而审美情感。审美情 感与自然情感的差别,在于它的变异性。变异,即极化。或强,或 弱。诗中情感只有极化,才能以超常的力量,打动人心。
一次分手,一次小小的死亡。
——王渝(台湾) 啊,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舒婷 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 都失去了重量。 ——韩瀚的《重量》
鲲鹏之后
已经没有我的天空和飞翔 抱起昆仑的落日 便不会有我的第二个日出 在孔子的泰山下 我很难再成为山 在李白的黄河苏轼的长江旁
我很难再成为水
晋代的那丛菊花 一开 我的花朵
都将凋谢
——任洪渊《我只想走进一个汉字,……》
所以,陌生化是诗歌创造性的事业,是诗歌对艺术 的审美欲求:出新、变异、不落俗套;精巧、微妙,以 少总多,以变守恒…… 对世界与内心的突进、深入、开掘、体验、发现、 超拔、升华…… 也是诗人对个性、独创、别致、奇趣的求索与掌 控;也是诗人对个体独异的艺术风格与美学境界的展现 与营造;更是他自我主体的人格、品性的卓然特立,孤 素独标!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 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徐志摩《沙扬娜拉》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 ——冯至《蛇》 “ 当守门人沉睡,你和风暴一起转身,拥抱中老去的是,时间 的玫瑰” ——北岛《时间的玫瑰》
以上几个例子中,徐志摩把女子的低头比作水莲;北岛把“不可触摸 ”的“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