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顾城诗歌的语言陌生化

合集下载

浅析顾城的现代主义诗歌艺术

浅析顾城的现代主义诗歌艺术

浅析顾城的现代主义诗歌艺术顾城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诗歌形式、语言风格、创新思想等方面浅析顾城的现代主义诗歌艺术。

一、诗歌形式顾城的现代主义诗歌形式多种多样,有长诗、短诗、清新诗、叙事诗等等。

不同于传统文学中的押韵和定型,顾城的诗歌独辟蹊径,以自由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的诗歌往往不拘泥于传统的文学形式,抛弃了传统的押韵手法和定型模式,采用自由的对比、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的表现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二、语言风格顾城的语言风格独特,富有激情和张力,他的诗歌语言往往简洁有力,富有节奏感,同时在符号和象征方面大胆创新,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例如,他的清新诗《青春之歌》中,以"豆蔻年华,婀娜多姿"来描述青春年华的美丽和光彩,隐喻了人生的快乐和美好。

这些特点在顾城的现代主义诗歌中得到了充实和发扬,也成为了他艺术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创新思想顾城的现代主义诗歌强调个性和创新,崇尚自由、进步和革命的思想,反对旧有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独立自主、思想自由的精神内核,也反映了他对现代文化的思考和建构。

例如,他的《房屋》一诗中,以房屋为隐喻,表达了自由与束缚、欲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在文学史上具有很大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总之,顾城的现代主义诗歌艺术,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诗歌形式、语言风格和创新思想,都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和推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他的艺术成就,既体现了个人的才华和追求,也代表了一代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将为后人提供宝贵的文学遗产和精神滋养。

如何运用诗歌的陌生化对现代诗歌进行鉴赏分析?

如何运用诗歌的陌生化对现代诗歌进行鉴赏分析?

如何运用诗歌的陌生化对现代诗歌进行鉴赏分析?如何运用诗歌的陌生化对现代诗歌进行鉴赏分析?现代诗歌的陌生化作者:吴昕孺 2011-06-09 08:58 星期四晴很多人喜欢诗歌,尤其是年轻人,又尤其是青年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或短或长的抄诗、写诗的经历。

由此,很多人认为,诗歌是青春的产物,是属于年轻人的东西。

这个观点看怎么去理解,从诗歌的魅力来看,她特别容易吸引年轻人,那是对的。

但从诗歌创作来说,仅有青春是不够的,诗歌创作更需要生活的积淀,更需要深刻的观察与感悟,更需要人生智慧。

和青春一样,青春期的诗歌往往也是青涩的,但这时候产量特别多。

我进入大学那年开始写诗歌(1985),狂热得像个疯子。

我读的是政治系,上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些课的时候,我全在读诗、写诗。

课余就更不用说,简直是削尖脑袋往诗歌里钻。

每天都写诗,一个老师笑我“把诗当日记写”,但我因此而赢得了这个老师的赏识。

因为我的执著与狂热,也唤醒了他青年时曾经有过的对诗歌的激情。

后来,他虽然并未走进诗人的行列,但直到现在,我们师徒隔三差五地,总要来那么一次“痛饮酒,熟读《离骚》”的活动。

但诗歌不能总是青春的排泄物。

诗歌对于青春同样是双刃剑,一方面,通过诗歌的调养与发泄,青春可以变得更亮丽、更健康,生理上的排泄有排毒养颜的作用,有利于肠胃功能,心理上的排泄毫不亚于此,它清扫人的消极情绪,让人得到安慰和调整。

可另一方面,如果排泄过分,变成拉稀,那就成了急性肠胃炎,人就会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唉声叹气,一副像林黛玉那样病恹恹的样子。

有些青春期的女生,过于耽溺诗歌,多愁善感,弱不禁风,我们说她害了“诗歌综合症”,和生理上的肠胃疾病症状大约相似。

由于很多人只在青春时喜欢过诗歌,他们脑海中有关诗歌的印象全是青春的、张扬的、罗曼谛克的,甚至是神经兮兮的。

他们对诗歌并没有全面的、完整的、真正的了解,他们还不知道诗歌的本来面目,他们并没完全懂得诗歌的好处与妙处。

浅析顾城的诗歌内容(终极版)

浅析顾城的诗歌内容(终极版)

人文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2012届)论文题目:浅析顾城的诗歌容学院: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师专业年级: 2008级学生学号:学生:海默心指导教师:二〇一二年五月二日目录摘要:0关键词:0Abstract:0Key words:0引言1一、时过境迁故事犹存1二、书写自然、感悟自然凸显自然情结2(一)顾城诗歌自然情结的表现2(二)顾城对自然情有独钟的原因3三、奇特想象、善用修辞展现童话色彩5(一)顾诗的童话色彩在诗歌中的表现5(二)童话色彩突出的影响因素6四、灰暗的意象、鲜明的词汇书写死亡7五、放任自流、自我醉反射巨大孤独8六、结语:满目疮痍、黯然失足,了却一生的执念9 注释11参考文献11辞12浅析顾城的诗歌容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 2012届海默心摘要:七八十年代之交在诗坛崭露头角的顾城,一别朦胧派诗人对文革的关照,转而开始对自然的书写,对死亡的思考。

死亡和自然成为其诗歌的主要容,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其诗歌充满童话色彩。

然而,如梦如幻的诗歌王国中,住着的,始终是一个人,显示了诗人顾城的孤独。

所以,本文试图从顾城留下来的诗歌容中寻找创作的轨迹,对其容作一力所能与地分析。

关键词:顾城自然情结童话色彩死亡孤独感Abstract:At the turn of the seventy or eighty's in the poetry of Gu Cheng cut a striking figure, a don't obscure poets of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s care, start to natural writing, thinking about death. Death and nature becomes the main content of poetry, rich imagination and the legend in his poem is full of fairy tale color. However, dreamlike poem Kingdom, lived, is always a person, shows the poet Gu Cheng's lonel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legacy of Gu Cheng poetry content in search of his creation trajectory, on its characters as a force to analyseKey words:Gu Cheng love of nature the fairy tale color death loneliness引言顾城,1956年9月出生于。

现代汉语诗歌的模糊修辞探析--以顾城作品为例

现代汉语诗歌的模糊修辞探析--以顾城作品为例

单位代码 10635学号112015308000591硕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诗歌的模糊修辞探析——以顾城作品为例论文作者:文惠指导教师:李子荣教授学科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语言学提交论文日期:2018 年3 月20 日论文答辩日期:2018 年5 月26 日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中国 重庆2018年3月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I)绪论 (1)0.1现代诗歌言语与修辞研究 (1)0.2模糊修辞研究现状 (3)0.3研究背景和意义 (6)0.4研究方法 (7)0.4.1描写法 (7)0.4.2归纳法 (7)0.4.3数据库分析法 (8)0.5语料来源 (8)第1章语言与言语的模糊特性 (9)1.1模糊言语 (9)1.1.1语言的模糊和精确 (9)1.1.2文学文本中模糊与精确的作用 (10)1.1.3模糊语言和模糊言语 (10)1.2模糊修辞 (12)1.2.1模糊言语与模糊修辞 (12)1.2.2模糊修辞的正偏离和负偏离 (15)1.2.3模糊修辞和传统修辞 (15)第2章诗歌含义与模糊修辞 (17)2.1诗歌角度 (17)2.1.1诗歌含义 (17)2.1.2诗歌言语与日常语言 (18)2.1.3诗歌含义的精确性 (19)2.2模糊修辞角度 (21)2.2.1模糊修辞的目的 (21)2.2.2模糊修辞原则 (23)第3章模糊语词 (25)3.1单义模糊语词 (25)3.1.1数词 (25)3.1.2形容词 (27)3.1.3人称代词 (32)3.1.4名词和动词 (35)3.2多义模糊语词 (38)3.2.1感情色彩 (38)3.2.2词性 (39)第4章模糊语句和模糊语篇 (41)4.1模糊语句 (42)4.1.1组合层次 (42)4.1.2句法关系 (43)4.1.3深层意义 (44)4.2模糊语篇 (46)4.2.1缺主语 (47)4.2.2主客体转换 (47)第5章模糊辞格 (49)5.1模糊比喻 (49)5.1.1语音比喻 (49)5.1.2语形比喻 (53)5.2模糊隐喻 (57)5.3模糊双关 (59)5.4模糊暗示 (61)5.5模糊反复 (62)结语 (64)参考文献 (66)附录 (70)致谢 (103)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104)摘要现代汉语诗歌的模糊修辞探析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文惠指导教师李子荣教授摘要本论文以现代汉语诗歌的模糊修辞为研究对象,以顾城作品为例,考察《顾城诗全集》中604首诗歌,分析模糊修辞的形成手段及讨论模糊修辞与现代汉语诗歌含义的关系。

浅析顾城诗歌的语言陌生化

浅析顾城诗歌的语言陌生化

汉语广角·修辞长廊诗歌是文学的最高样式,诗更是最能体现语言创造力的文体。

诗歌的跳跃性、联想性和多义性充分体现了语言变换无穷的能力。

“童话诗人”顾城语言善于偏离常规,形成陌生的意象和意蕴,本文试图从“语言陌生化”的视角去感悟顾城诗歌的语言魅力所在。

一、陌生化的含义“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文学理论。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恢复人对生活的感觉,艺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因此,陌生化手法强调的是偏离常规常识,对普遍事物的进行重新思考和构建。

“语言的陌生化”则是建立在“陌生化理论”的基础之上,强调打破言语表达的常规方式,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阻碍。

语言陌生化能够冲击人们惯有的认知角度和思维方式,在阅读中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和体验感。

二、顾城诗歌的语言陌生化(一)超常搭配超常搭配,是指超出常规的语言规则去组织搭配词语的语言现象。

超常搭配不是一种错误的言语现象,而是一种显示语言创新力的手段。

顾城创作诗歌往往喜欢打破语言的线性组合规则,不按照主谓宾、定状补的位序排列词句,从而产生语言的陌生化效果。

比如,《雨行》诗里,在顾城看来,尽管天空在下雨,但冲刷的雨水是洗不干净乌云的。

顾城将主语转变成云,关注点聚焦到“云”,隐藏主体“雨水”,创作出“云灰灰的/再也洗不干净/我们打开雨伞/索性涂黑了天空”这样的诗句,新颖的视角结合词语的非常规搭配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感。

再比如《雪人》一诗,语义本是“我在你门前堆起一个雪人,笨拙的我等了你很久”,然而死板的、常规的表达毫无美感和新意。

顾城打破语言常规,他说“在你的门前/我堆起一个雪人/代表笨拙的我/把你久等”,地点状语置于句首,主语置后,洁白、纯真的人物形象顿时就跃然纸上。

(二)打破认知在文学创作中,作者为了表达特定的情味和意象,有时会故意打破惯常的认知,将没有关系的事物构建一定的逻辑联系,产生陌生的新奇感,这主要表现为抽象概念具体化、具体事物抽象化等。

顾城朦胧诗艺术特色

顾城朦胧诗艺术特色

顾城朦胧诗艺术特色
顾城的朦胧诗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极强的语言形式:顾城的诗歌语言现代感极强,他运用跳跃的短句、迷离的色彩和奇特的意象组合来表现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弹性。

2. 极强的反传统姿态:顾城的诗歌中经常出现不和谐的语法搭配、违反逻辑的奇特修饰,以及各种景象和跳跃性的事物,营造出来的意境所要传达的含义往往超出了诗的字面含义,增强了诗歌的含蓄和朦胧感。

3. 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顾城的朦胧诗通常不直接表达情感或思想,而是通过构建一个模糊、朦胧的诗境来让读者自行感受和理解。

他的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常常是隐约、含蓄的,需要读者深入挖掘和体验。

4. 主题多解多义:由于顾城的朦胧诗常常使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其诗歌主题往往具有多解多义的特点。

这使得不同的人在读同一首诗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感受。

总的来说,顾城的朦胧诗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反传统姿态、模糊朦胧的诗境以及隐约含蓄的诗意,展现出了强大的艺术魅力和深度。

顾城的诗感觉赏析

顾城的诗感觉赏析

顾城的诗感觉赏析顾城的诗感觉赏析《感觉》是顾城的一首小诗,下面就是店铺为您收集整理的顾城的诗感觉赏析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顾城的诗感觉赏析篇1原文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在一片死灰之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赏析小诗题为“感觉”,读来也只有“跟着感觉走”了。

若要揣测顾城的“感觉”无疑难度极大,因为读者会轻而易举被“陌生化”的诗歌语言困扰。

还好,清代词学家谭献为我们提供了扫除这一障碍的良方,他在《复堂词录序》中指出:“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足够像我这样读诗以后还想写点“感觉”的接受者聊以安慰了(看起来对顾城诗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所以读《感觉》,写感觉,终究是我妄加揣测来的“感觉”,与诗人真实的“感觉”扯不上半分关系。

小诗前四句读来就很有感觉,形式上诗人显然有恶搞的嫌疑,“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写的很嫩,像儿歌。

类似的,杜甫也曾写过“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相信即使有着对诗圣敬若神明的信奉,估计也不会以为这四句诗写的好吧。

顾城这里则不然,看似平淡却极富张力。

这四句形式上的重复紧紧地围绕“灰”字做文章,营造了一个混沌的灰蒙蒙的情境,完全把握着读者的阅读感觉。

诗人选用的“天”、“路”、“楼”、“雨”四个意象属于无规则排列,空间逻辑变化并不明确,不像有些诗人或者由远及近、或者从上到下地安排意象。

但是可以明显地看出诗人有意打造一个全景,四个意象暗示诗人目光在游离中所及之处即为灰色,以至于看了天、路、楼的灰色以后,从无色的雨中也看出了灰色。

一切景语皆情语,灰色的世界自然对应着灰色的心情。

当然这个灰色的世界是否有更深的象征意义即使联系后文也难以断定,毕竟是“感觉”嘛。

终于,“在一片死灰中”把一切带入了谷底,诗人的郁闷、压抑也随之到达极点。

但诗人相信事物终会否极泰来!于是孩子出场了,带着醒目的颜色,犹如黑夜中划过一线光明,饱含着希望:对未来新的憧憬与期盼。

顾城诗歌的艺术特点

顾城诗歌的艺术特点

顾城诗歌的艺术特点
1. 顾城的诗歌语言简洁呀,就像“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却能一下击中你的心,让你久久回味,是不是很神奇?
2. 他的意象独特呢,《远和近》中“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把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微妙距离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得多有想象力才能想出来啊!
3. 顾城的诗歌充满了童真啊,例如“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这种孩子般的纯真心境,让人读起来觉得特别可爱又可贵,难道不是吗?
4. 他的诗歌常常带有一种梦幻感哦,像“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哇,这是多么奇妙的表达呀,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你难道不想去体验一下?
5. 顾城诗歌的韵律也很美呢,听“门前,有一颗大树,那是我的凉棚”,读起来朗朗上口,这节奏感就像是跳动的音符,是不是很有魅力?
6. 他还擅长用比喻呀,在“树胶般,缓缓流下的泪”中,把泪比喻成树胶,多么新奇的想法,这让诗歌一下子活了起来,你能不佩服吗?
7. 顾城诗歌里那种细腻的情感太打动人啦,“你默默地转向一边,面向夜晚。

夜的深处,是密密的灯盏”,这细腻的情感就像是轻柔的羽毛,轻轻拂过你的心,怎能不让人沉醉?
8. 他的诗歌有时候很空灵哦,例如“我的心,是一座城,一座最小的城”,是不是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好像带你逃离了尘世的喧嚣?
9. 顾城的诗歌真的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呀,它可以很简洁、很童真、很梦幻、很有韵律,还能有细腻情感和空灵之感,能让我们感受到文字的神奇力量,他的诗歌简直就是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啊!。

浅析顾城诗歌的特点

浅析顾城诗歌的特点

浅析顾城诗歌的特点浅析顾城诗歌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顾城,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曾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他的作品充满着节奏感、细腻的语言、富有张力的句式以及深刻的思想内容。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浅析顾城的诗歌特点。

一、独特的语言顾城的诗歌充满了浓郁的语言特色,他使用了大量的精致的比喻、隐喻、典故等,让读者不断发现其中的新意。

在《时间,你可曾听见》一诗中,他用“时间,你是穿行在天上的风”来描述时间的轻盈穿梭;在《夜》中,他用“夜是一只黑色的鸟,它的翅膀覆盖了整片天空”来描述夜的宁静而又神秘。

二、丰富的情绪顾城的诗歌中透露出丰富而复杂的情绪,他用一种内心深处的敏感来表达对生活的眷恋,也用坚定的信念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在《沉思》中,他用“我不要去期望明天,但也不要忘记昨天”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忧虑;在《初春》中,他用“初春,你好!你带着活力,带着梦想”来表达对新生命的向往。

三、优美的节奏顾城的诗歌带有流畅而优美的节奏感,他用五言、七言、九言等不同格律来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

在《别离》中,他使用五言律诗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沉思》中,他使用七言律诗来表达对人生道理的思考之情。

四、寓意深刻顾城诗歌中隐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寓意,他以独特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以敏锐的心去感受人生。

在《思念》中,他用“思念是一只鸽子,它在夜里唱歌”来表达对亲人遥远之情;在《关于时间》中,他用“时间是一只无声的钟,它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游走”来表达对时间的无奈而又无力。

总之,顾城诗歌所体现出来的特点有很多:独特的语言、丰富的情绪、优美的节奏以及寓意深刻。

他用精妙而诗意化的文字和一种内心深处敏感而真切的感受去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受,这也是顾城诗歌留存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的原因所在。

论顾城诗歌的意象艺术

论顾城诗歌的意象艺术

引言对于中国当代诗坛来说,一九九三年十月八日无论怎样评价都是令人痛心疾首的日子。

朦胧派诗人顾城杀妻后然后自杀的事件宣告了一个充满彩云、塔松和雨珠的童话世界在一瞬间坍塌。

对此,受到刺激的读者、评论家一时众说纷纭。

但大多数都停滞于这一爆炸性事件的感情用事的道德评说上.当一个诗人用握笔的手最终操起一柄斧头时,一切语言都变的软弱无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血迹都变的黯淡而冰凉,诗人留下的诗作为一种固化的精神产品继续延续着诗人的精神生命.他的诗集主要有《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集》《顾城诗全编》等.其公认的代表作主要有《一代人》《远和近》《生命幻想曲》等。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独特风格的诗人,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他,在冰冷的一闪中制造了那个邪恶的瞬间?逝者已逝,许多喧嚣和聒噪已渐渐平复。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对于诗人顾城——这个爱幻想的孩子,怎样在自己构筑的童话王国中一步步走向幻灭的呢?与同期的诗人相比,他既不象北岛冷峻、深沉、富批判精神,又不象舒婷的人道、自尊、富有温情,他显得纯净、有灵性而富幻想。

顾城的诗歌是特殊的,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思想意义,并且有着一个明显的发展、变化过程、这特别表现在意象、意境及语言等方面。

意象作为诗歌的元素,是体现着诗歌生命的基本结构内核和功能单位.郑敏说:“诗人的创造灵感与对生命的敏感与经验都凝结于意象之中”,意象犹如情节之于戏剧与小说,“它诗歌独特的叙述方式”[1]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的天才人物,以他那不泯的童心,既爱幻想又敏感忧思的气质,用他独特的意象表达方式建造了一座与尘俗对抗,充满温情、纯洁的童话世界。

本文通过对顾城诗作的剖析,结合他的人生历程,力图剥去他身上云山雾罩的意象屏蔽,根据意象所形成的意蕴,来展示他走向终结的过程,探询其迷幻的内心世界.最终解开他飘忽不定、猝然陨落的秘密。

第1章自然的意象中透露出纯真--沉醉(1964—1978)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其父为诗人顾工。

谈古代诗歌陌生化语言的审美效果

谈古代诗歌陌生化语言的审美效果

谈古代诗歌陌生化语言的审美效果俄国形式主义美学中,提出了“陌生化”的文学理论思想。

这种理论就是把文学与语言结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遵循文学是语言艺术的根本思想而来的。

其核心就是采用改变、违反日常语法的特殊构造方式,也就是打破词语用法常规,或运用反常句式等,实现日常语言向文学语言转化。

这样的语言形式使读者感到“陌生”,产生“新”的感受。

这样的文学语言更有情趣,更易于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进行深入思考。

因此,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中,注重语言的“陌生化”,不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发学生的思考,是有助于感受到作者孕育其中的思想情感的。

下面我们以几首诗词为例,来具体谈谈诗歌语言陌生化得了审美意义。

首先,用“叠词”造成陌生化效果。

我们以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为例。

全词如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的开始写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最后又写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样的语言形式,可以说只有在诗词中才会出现的,恰恰是这样的语言,给诗歌增添了审美情趣。

我们都知道,诗歌语言可以打破语法“规范”,表现出“陌生化”的形式。

就此而言,读者在阅读中凭着感受也会感悟诗歌的情韵美、意蕴美。

这里,词人运用重叠语言,从“寻觅”、“清冷”、“凄惨”这些词语中,就直觉到其中所蕴含的凄冷、痛苦不堪的情感。

也就是说,欣赏诗歌往往需要感受,不一定理解,在感受领悟。

当读者在诗人强调的“冷清”中“寻觅”而不得的“凄惨”的感受中,情感受到感染,思维得到启发,从而进入思考:在这样清冷肃杀的季节里,词人寻寻觅觅什么?或许是瑟瑟秋风中的一缕温情,或许是一份来自远方的安慰,或许什么也没有寻觅到……如此等等。

诗人顾城的文学语言艺术风格及性格特点

诗人顾城的文学语言艺术风格及性格特点

诗人顾城的文学语言艺术风格及性格特点很连年前就读过顾城的诗,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觅光明”更是成为学生时期记忆的经典。

作为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今世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初期的诗歌作品带有孩子般稚嫩单纯、梦幻情绪,所以又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表达方式来抒发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

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较,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

可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满载着一个成年人的忧伤。

这忧伤虽然有时很淡,但有时又像铅一样的重金属繁重。

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顾城用他不被红尘间污染的思想,用象征隐喻、抽象变形、通感、物象叠合、物人转换、因意取象和省略跳跃等七种艺术特点,让你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

关键词:顾城;诗歌;艺术;朦胧派;语言表达;意境;童话诗人对顾城的诗歌按不同的时刻段能够大致的分为三个时期,别离为“前童话时期” “中童话时期”和“后童话时期”。

但在笔者看来,仅凭舒婷的一首《童话诗人》就作如此的划分确实有些许的牵强。

看过1992年顾城在德国波恩同意《袖珍汉学》杂志的编辑采访,顾城谈到不断转变的“我”的阶段性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把自己诗歌创作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自然阶段、文化阶段、反文化阶段和无我阶段。

从顾城初期诗歌来看,正如舒婷诗中所描述的:“你的眼睛省略过,病树、颓墙,锈崩的铁栅,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动身”,童话诗人之名的确名不虚传,舒婷写于1980年的《童话诗人》也正是对诗人初期作品客观真实的总结归纳。

但从80年代开始,专门是中期以后,也就是按顾城自己划分的“反文化的我”与“无我”状态时期,因为在生活中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无奈,更多的心里情感的转变,使得诗中多了很多灰色的意象,例如“墓地”“死亡”“黑夜”“杀人”等意象开始频繁的出现,并在后期诗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浅析顾城诗歌的特点

浅析顾城诗歌的特点

浅析顾城诗歌的特点
顾城(19242003),原名顾芝敷,宁波人,历史学家、诗人,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诗坛,有“宁波五杰”之称。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被誉为“最新时代最新诗歌”,几乎影响了整个80年代的新诗发展。

顾城的诗歌有着浓郁的宁波地域情调,他把自己的经历及其抒发在诗歌中,表达出深刻的宁波文化、历史意义。

他的诗歌特质是通过描写当时宁波的社会现实,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描述得淋漓尽致。

他的诗句中有着非常强烈的情感,鲜活的生活记叙和精深的思考,将唯美主义、失落感、社会关怀等元素结合起来,体现出浓郁的宁波文化特色。

顾城的诗歌有很强的叙事性。

他利用仪式美学,把历史和传统文化融入其作品,叙述一个真实而抒情的故事。

他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将语言营造出一种流畅而抒情的意境,而不失文字的简洁和精准。

例如他的《宁波湾》、《我爱宁波》等诗,诗中蕴含了浓郁的宁波地域情调,将宁波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相结合,运用流畅的笔调和透彻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情感。

此外,顾城的诗歌更注重对实际的反思,他不仅描写宁波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反思社会的不公正和不稳定。

他的诗多现代化的思想,呼吁人们反省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责任,并通过诗歌帮助宁波改善现实生活,进而使宁波发展得更好。

总之,顾城诗歌的特色在于他浓郁的宁波文化情调、叙事性强烈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实际的反思等。

他的诗歌给80年代的新诗发展
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为当代诗歌研究和宁波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顾城诗歌解读

顾城诗歌解读

顾城诗歌解读顾城诗歌解读导语:顾城绝对是一个让我感到陌生的诗人。

他孩子般稚气的语言,他淡漠尘世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生命出人意料的终结,让我对他的精神世界捉摸不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顾城诗歌解读,欢迎借鉴!1 自然之我《蝉声》你像尖微的唱针,在迟缓麻木的记忆上,划出细纹。

一组遥远的知觉,就这样,缠绕起我的心。

最初的哭喊,和最后的讯问,一样,没有回音。

且不说那些少年天才的作品,从这首写于十五岁的《蝉声》中就能看到,顾城的天性之一就是与自然对话,惯于捕捉那些自然的讯号,“尖微的唱针”,以此来与个人进行交流、共鸣,“划出细纹”。

这个特点也是贯穿于他的生命始终的——顾城在诗中不断地与世界进行对话,或者说,不断地输出他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与其他的“人”的交互极少。

就连后来那首被广为传颂的《远和近》也是如此:《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这其中,让顾城觉得有诗意的.,并不是“你”,而是“远和近”的比较,并且,其中隐藏着人与人的疏远,以及人与自然的亲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顾城语)。

2 文化之我《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节选)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想画下风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画下大海——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所谓“文化”,固然是因为在这个阶段顾城大量学习了东西方文化并加入诗里,但最重要的是,顾城所能理解到的“文化”,其中最主体的一个因素便是与人、与社会的交流。

所以,顾城这个阶段的诗里,才会出现“东方民族”、“北方”、“父辈”、“山岭”、“母亲”这样的词汇,当然也还有各种诗选收录的《一代人》:《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像这种调性的作品,在顾城的创作中其实是比较少见的。

我疑心这是他为了突破而强使自己进行改变的结果,因为在此之后,这样的呼喊就变得很少,顾城又开始回到自我,进行纯粹的个人抒情。

从顾城诗歌看语言陌生化的误区

从顾城诗歌看语言陌生化的误区
从 顾 城诗 歌 看 语 言 陌 生 化 的 误 区
卜凡
本 文 参照 诗 歌 的语 言 特 点 结 合 顾 城 后 期诗 歌 创 作 中 的 问 题 和 当下 网 络 盛 行 的诗 歌体 例 来 剖 析诗 歌 创 作 中对 语 言 陌 生 化 的 理 解误 区 使人 们 对 诗 歌 语 言 陌 生 化 的理 解 更加 明 晰 一 现 代 汉 语诗 歌 及 陌 生 化 现 代 汉 语 诗 歌 是 在 白话 的 基 础 上 重 建 起 来 的 与 日 常 语 言 不 同 的诗 歌 语 言 诗 歌 语 言 是 一 种 超越 常 规 的 艺 术 语 言 在 言语 实 践 过 程 中力 求 标 新 立 异 或 以创 新 为 特 点 这 种 标 新 立 异 从 语 言 学 角 度体 现 在 词 汇 “ ” 语 义 和 语 法 上 是 诗歌 创 作 陌 生化 的外 在 表 现 现 代 汉 语 诗 歌 的特 点 包 括 音 乐性 变 异 性 隐 喻 性 和 意 象性 等 诗 歌 试 图通 过 有 限 的 语 言 形 式 手 段 在 “ ” 不 同 的语 言 层 而 上 让 读 者 产 生 共 鸣 诗 歌 陌 生 化 效 果 的搭 建 是 对 一 定 规 则 的偏 离或 突破 但 这 种 突破 “ ” “ 要 在 更 大 范 围 内遵 守 自由和 限制 的 规 则 受限 于 语 言 的总 特 点 陌 生 化 语 言 现 象 在 一 定 程度 上 ” 反 映 了语 言 变 化 的规 律 实质 上 现 代诗 歌 通 过 语 言 形 式上 的 陌 生 化 实现 着 诗歌 的文 学性 功 能 二 诗 歌 语 言 陌 生 化 的 实 现途 径 诗 歌 语 言 的 陌 生 化 是 打破 常 规 语 言 的规 范 给 读 “ ” 者 一种 出乎 意料 这 种 出 乎 意 料又 分 为 两 种 形 式 不规 则 和 规 则 不 规 则 指 的 是通 过 添 加 删 略 替 代 和 重 组 的 手 段 来实 现 诗 歌 语 言 的 陌 生 化 规 则 指 的是 通 过 重 复 这 种 平 行 结 构 实 现 诗 歌 语 言 的 陌 生 化 三 从顾城诗 歌 看 语 言 陌 生化误 区 现 当代 诗 歌 发 展 到今 日 己 经 走 到 一 个 严 峻 的 十 字 路 口 随着 2 0 世 纪9 0 年代 口 语 化 新 诗 的迅 猛 崛 起 伴 随 着 大 众 文 化 日渐 占领 市 场 大 众 消 费 心 理 和 娱 乐 心 理 也 成 为 很 多诗 人 创 作 的 突 破 口 很 多诗 作 技 巧 替 “ 代 了激 情 和 诗 人 的 生 命体 验 诗 歌 再 也 不 是 诗 意 的 ” 栖居 诗 歌 的 数 量 空 前增 大 但 是 质量 不 断 下 降 无 病 呻 吟 的 状 况越 来越 多 对 诗 歌 的 语 言 陌 生 化 也 产 “ 生 了种 种 误 区 出 现 了 很 多 类 似 于 只 要 说 出 来 就 ” “ ” 行 分 行 就 是 诗 的诗 歌 写作 主 张 因 此 我 们 再 次 讨 论 诗 歌 的 语 言 陌生 化 已 经 不 仅 仅 是 语 言 学 问 题 更 是 一种 文 艺 美 学 的研 究 “ ” 有人说 诗人和哲学家都 是 疯子 某种 意义上 说 这 种 评 价 有 它 的道 理 很 多 诗 人 拥 有 异 于 常人 的 洞 “ 察 力 和 想 象 力 他 们 不 会 随 波 逐 流 所 以有 人 说 他 ” 们 在 灵 魂 安静 以 后 而 液 还 要 流 过 很 多年 代 他们 的存 在 不会 溶 解 于 一 个 时代 他 们 也 不属 于 某 一 个 时 0 世纪7 0 年 代朦 代 而 诗 人 顾 城 就 是 其 中一 位 作 为 2 胧 诗 的代 表 人 物 他 的生 命仅仅 经 过 了 3 7 个春秋 但 是 他 的血液 既不 属 于 7 1 世纪 1 0 年 0 年代 也 不属 于 2 代 而 是 属 于 人 类 理 想 的 年代 他 独 有 的 陌 生 化 语 言 风 格 来 源 于 他 的童 心 思 维 来 源 于 他 独 特 的生 命 体 “ 验 来 源 于 他 敏 锐 的感 觉 诗 人 西 川 如 是 说 每一 个 时 代 都 有 人 宣 判 诗 歌 的 死 亡 他 们 其实 是 不 了 解诗 ” 歌 的生 命力 所 在 而 顾 城 的离 去 或 许 宣 告 的 不 是 诗 歌 的 死 亡 而 是 一 个 时代 的终 结 诗歌语 言的 陌

深度解析顾城的朦胧诗

深度解析顾城的朦胧诗

深度解析顾城的朦胧诗第一篇:深度解析顾城的朦胧诗顾城和朦胧诗人北岛齐名,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

和其他诗人的创作思路不同,顾城又被称作“童话诗人”,他的诗歌是童话体,朦胧的童话般的诗性,让他的诗歌创作更有鉴赏价值。

诗人顾城在1990年创作了一首诗叫《小说》,这首诗在他创作二十周年,也就是2009年,我写过一篇诗评,诠释了它朦胧的含义。

但我觉得那时分析得不够具体和透彻。

于是便写了这一篇诗评。

《小说》是一篇童话体的朦胧诗,诗中藏有不少童话般的句子,如“你们尽可以劝告/鱼在沙滩上晒太阳/鸟在空中睡觉”这一句。

朦胧诗,主要是对整体诗性而言,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朦胧,我们就读不懂它。

相反,有的朦胧诗因为它本身的创作节构的简单,让人容易读懂它。

我之所以再次评《小说》一诗,是因为它具有朦胧诗创作的代表性,也可以说它是一首典型的朦胧诗。

这首诗,在莫种意义上来说,对诗人顾城的死,有所关联。

在诗歌的表达手法中有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诗名“小说”,就是一种缩小的表现手法。

将宏观现实浓缩展现出来。

诗歌第一节“地球是一滴蓝色的水/中间住着微弱的火焰”,首先便装地球这个庞大的事物给浓缩了,整个诗句去掉修饰词后,有一个简单的构架“地球是水,水中住着火焰。

”,很明显,这句话说不通,细一读,不但说是不通顺,而且还有一些矛盾的意味。

诗歌的朦胧意味就在这种矛盾性上展开。

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陆地只占百分之二十九,按理说应该叫水球。

诗歌的前半部分是比较合理的。

而后半句“微弱的火焰”到底指的是什么?这要从诗歌整体来分析,整首诗是以客观的人类为主体,所以这“微弱的火焰”可以归咎于一种精神实质——“欲望”。

但这种判定在后面又表明是错误的。

因为第二节是写的东西和欲望全无关联。

“你们尽可以劝告”一句,很明显的是一种自由支配的思维。

所以前面的“微弱的火焰”是指的灵魂,一种虚弱疲惫的灵魂。

为何是虚弱疲惫的灵魂?从后面的诗句里可以看出。

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

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

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在诗歌的创作中,语言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而“陌生化”则是现代汉语诗歌中一种独特的手法,它通过扭曲、变形等方式,让诗歌语言变得新颖、独特,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感知。

语义陌生化主要是通过词语的搭配、偏移、变形等手法来实现的。

通过打破词语常规的用法,让读者对诗歌产生新的感悟。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用“萧萧”和“滚滚”这两个形容词来修饰“落木”和“长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宏大的、动态的、悲壮的场景。

语音陌生化是通过改变词语的发音、韵律等方式来实现的。

这种手法可以让诗歌的节奏更加鲜明,增强读者的听觉体验。

例如,在余光中的《乡愁》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诗人运用了押韵和叠音的手法,让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音乐感。

语法陌生化是通过改变词语的语法结构、语序等方式来实现的。

这种手法可以让诗歌的表达更加新颖、奇特,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顾城的《远和近》中,“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诗人运用了简短的句式和省略的手法,让诗歌的表达更为独特,引人深思。

语篇陌生化是通过改变文本的结构、叙述方式等方式来实现的。

这种手法可以让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例如,在海子的《麦地》中,“那一年我不到一岁/现在我是两千年”,诗人运用了跨时空的叙述方式,将个人的经历与历史、现实与幻想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诗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现代汉语诗歌中的“陌生化”语言实现,主要是通过语义、语音、语法和语篇等方面的创新手法来实现的。

这些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新颖,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感知,同时也可以拓展诗歌的内涵和表现力,推动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

对于诗人来说,掌握和运用好这些手法,可以提高其诗歌创作的艺术水平;对于读者来说,可以更好地领略现代汉语诗歌的魅力,加深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早安》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它以独特的意象和语言形式,展现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顾城诗歌的语言陌生化
作者:刘梦婧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6期
摘; 要:“顾城”在文艺界被誉为“童话诗人”,其诗歌语言干净简练却又极具感染力、创造力。

文章从“超常搭配”、“打破认知”、“童化修辞”三个方面着眼,浅析顾城诗歌的语言陌生化,感受童话诗人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顾城;诗歌;语言陌生化;超常搭配;修辞
作者简介:刘梦婧(1995.5-),女,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01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样式,诗更是最能体现语言创造力的文体[1],诗歌的跳跃性、联想性和多义性充分体现了语言变换无穷的能力。

“童话诗人”顾城善用语言偏离常规,形成陌生的意象和意蕴,本文试图从“语言陌生化”的视角去感悟顾城诗歌的语言魅力。

一、陌生化的含义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文学理论。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恢复人对生活的感觉,从而使之深入感知事物。

因此,陌生化手法强调偏离常规常识,对普遍事物的进行重新思考和构建。

“语言的陌生化”则是建立在“陌生化理论”的基础上,强调打破言语表达的常规方式,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阻碍。

语言陌生化能够冲击人们惯有的认知角度和思维方式,在阅读中带来全新的审美感、体验感。

二、顾城诗歌的语言陌生化
(一)超常搭配
超常搭配,是指超出常规的语言规则去组织搭配词语的语言现象。

[2]超常搭配不是错误的言语现象,而是显示语言创新力的手段。

顾城创作诗歌往往喜欢打破语言的线性组合规则,不按照主谓宾、定状补的位序排列词句,从而产生语言的陌生化效果。

比如《中弹的雁》里“灿烂的夕阳前/飞过哀鸣的大雁/血滴着/和晚霞一起染红了地面。

”原本是“飞过滴着血的哀鸣的大雁/和晚霞一起染红了地面”,诗人将“滴着血”转换语序为“血滴着”,赋予诗句动感。

语法上定语“血滴着”转变成了状语,修饰中弹的大雁,渲染出悲凉的氛围。

(二)打破认知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为了表达特定的情味和意象,有时会故意打破惯常的认知,将没有关系的事物构建一定的逻辑联系,产生陌生的新奇感,这主要表现为抽象概念具体化、具体事物抽象化等。

顾城代表作《一代人》就跳出了我们惯常的语义认知,具体物象“眼睛”的功能被抽象化,释放了其被逻辑思维限定的意义,富有哲理性。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短短两行诗巧妙地把“眼睛”和“光明”联系了起来,一黑一白鲜明对比之下引人深思。

“树木被砍去枝干留下印记”原本是普通的现象,但是作者打破传统的认知方式,将“枝干”与“臂膀”、“疤痕”与“眼睛”建立一定联系,创作出《杨树》一诗,语言灵动且有生命力。

(三)童化修辞
顾城被誉为“童话诗人”,他认为“诗至少有两个必须具备的因素:一个是美的感觉;一个是精炼的语言。

只有美好的感觉和精炼的语言相结合时,诗才可能出现。

”[3]顾城自己正是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雕琢诗歌语言,再用儿童的笔触去表达感知,两者相结合来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陌生化效果。

1、拟人
拟人即把物当做人来写。

[4]“童话诗人”顾城创作的诗歌“随处可见”拟人手法。

他站在太阳运动的角度表达昼夜交替;把黑夜和灯火当做鲜活的个体,描写夜晚降临。

“带刺的玫瑰”顾城会说成“玫瑰佩戴着锐刺”;“春暖花开”顾城会说成“春天在每个夜晚数她的花朵”。

其实,顾城的创作题材大多源于自然现象,但经过拟人化的表达,诗句又显得新颖別致,不落俗套。

2、譬喻
譬喻就是打比方,找出甲乙两事物间的相似性,其基本类型有明喻、暗喻和借喻。

顾城的诗歌用暗喻手法较多,表达形式往往是“甲就是已”,如“童年的心/是一片净土”、“太阳是我的纤夫”等诗句。

直接指明事物相似性的明喻手法,在《我总觉得》一诗中运用的最为明显:“我总觉得/星星曾生长在一起/像一串葡萄”、“我总觉得/人类曾聚集在一起/像一碟小豌豆”、“我总觉得/心灵曾依恋在一起/像一窝野蜜蜂”……。

诗人顾城以一个孩童的视角写出了“我”理想中的世界。

譬喻只是作为一种语言手段,孩童化的口吻让平实的语言增添了纯真性。

3、移就
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甲印象的性状形容词移属于已印象,名叫移就。

[5]移就是一种词语错位搭配的创造性运用,诗人使用移就手法达到了语言陌生化的效果。

例如《摄》一诗中的“暴雨冲刷着/我灵魂的底片”,“底片”原本是摄影后没有洗的胶卷,但作者将其与“灵魂”相组合;《我的心爱着世界》里“像一个纯净的野火/吻着全部草地”,名词“野火”与数量词“一个”搭配起来本就显得“超常”,作者又用原本指水、指心灵的“纯净”去修饰“野火”,人的情感巧妙的渗透到了事物中,稚气的表达结合移就的使用使得诗句奇异独特。

4、通感
顾城还善于使用通感的艺术手法去打通感觉器官,感触器官的同时与内心纯真的感悟相连。

像“甜甜的红太阳”、“湿润的影子”、“草原样浓绿的短曲”、“河流柔软的滑行”等诗句,诗人灵活转换“味觉”、“视觉”、“触觉”、“听觉”等感觉,并用儿童化的口吻表达感情和意蕴,语言新颖独特、富有想象力。

注:
本文诗句均选自《顾城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1]覃兰.新诗语言的陌生化[J].文学界·语言研究,2010(10).
[2]李慧岚,陈家宁.探析周杰伦歌词中语法的超常搭配[J].语言文字修辞,2016(11).
[3]顾城.学诗笔记[J].福建文学,1985.5.
[4]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第二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