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教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别的社会属性
1性别(sex)
解刨学意义上的男女。
差异表现在染色体、性腺、性激素、解剖构造、生理机能、身体形态、运动机能等方面。
染色体测量成为判定性别的主要方法。
2社会性别(gender)
以文化为基础、以符号为特征来表达的性别行为。
由语言、互动、文化符号等文化要素构成,并形成具有共识的社会标准。
社会性别角色态度与社会性别角色行为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社会性别研究的基本内容:
揭示两性不平等的现状
显性的性别不平等:可以通过统计数字表达出的不平等。
隐性的性别不平等:不易被察觉到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很难通过性别统计表现出来,但当事人却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分析性别不平等产生和再生产的社会机制
琼·W·斯科特对性别制度的分析
文化象征的种种表现
有关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含义
性别与权力关系的分析
性别关系再生产
两性平等:
机会平等
法律、政治、经济等机会上的平等;
工作报酬上、获得人力资本和其他生产资料上的机会平等;
话语权的平等。
结果平等
承认基本差异之上的事实平等。
伙伴关系的社会模式:
Riane Eisler:人类社会存在过一个伙伴社会,并倡导重建伙伴关系的社会。
新型的男女关系社会,以平等合作来替代统治关系,以伙伴关系取向的文化取代统治关系取向的文化,和平、合作和创造性是这一文化的主体。
以圣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为标志的伙伴关系社会。
性关系革命
女性重新争取她们本应拥有的对自己的肉体、性欲、性爱和性事快乐的权力。
实现性-肉体关系从统治关系向伙伴关系的复归。
改善两性关系、家庭内部的夫妻关系和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1男性气质(Masculine/Masculinity)
男性气质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且是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指男性具有成就取向和
关注任务的行动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
男性被构建成有理智、有逻辑、追求真理、强壮有力并具有“当然”权威的人。
“真正的男人”被视为能够满足自己性需要的人。
对女人的性支配能力,即对女性的控制权力,是男性气质和男性身份的重要体现。
女人与孩子的保护人,负责养家糊口。
固化与稳定的内容至少包括三个成分:地位、坚强和非女性化。
2女性气质(Feminine /Femininity)
女性具有同理心、令人亲切、对他人关心等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
贤惠和依从是女性气质之本。
母性是女性的天命。
性吸引力是女性气质的一部分。
女人需要男人保护、养活,所以女人要为悦己者容。
圣母形象使得女人不能放胆施魅、煽情。
三次女权运动
第一次浪潮的女权运动
18世纪呼唤人权和平等。
1792年,玛丽·沃尔斯通克拉福特(Mary Wollstonecraft)的《妇女权利宣言》要求妇女享有那个时期的男性享有的所有权利和自由。
妇女在婚姻中的合法地位、离婚的权利、财产继承权和子女监护权等,特别是选举权。
强调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事情区分开,着重改变公共领域中的性别不平等的统治规则。
第二次浪潮的女权运动
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运动。
抵制不利于妇女的法律,并以群众游行、政治游说等行动为特征。
激进女权主义理论形成。
要求女性的性自由,选择使自己感到满意的、自由的生活方式,根除包办婚姻和要求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权。
第三次浪潮的女权运动
有色人种、第三世界国家或殖民地国家的妇女要求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求不仅摆脱性别压迫,还要摆脱阶级和种族的压迫。
“社会性别”一词由美国的女权主义者提出。
注意到女性内部的差异和多样性
把“差异”当作社会性别的差异,即男女差异;
把“差异”当作女性内部由种族、阶级、族裔和性倾向等因素导致的不一致性。
女权主义的理论流派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
深受自由主义影响,批判性地继承了自由主义的理念;
自由主义虽然强调人人生而平等自由,但女性依然缺少人的尊严;
将女性视为平等的个体应享受更大的性别平等权,两性要在政治、法律、军事、经济、职业和受教育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为女权辩护》。
激进女权主义
20世纪60现代末和70年代初的第二波妇女运动中得到发展;
女性受到的压迫来自于父权制,一整套男性权威系统,该系统在性、个人关系和家庭方面尤为明显,性行为是父权制赖以存在的关键;
父权制获得了性别分工的支持和强化,并无所不在;
米莉特《性政治》、苏珊·布朗米勒的《违背我们的意愿:男人、女人和强奸》、费尔斯通的《性的辩证法:女权主义革命案例》。
文化女权主义
与激进女权主义相互作用;
妇女拥有独一无二的特征,与男人不同,是直觉和精神倾向;
强调“女性化”的文化,即批判思维和非理性的、直觉的作用;
性暴力是男性文化的本质和目的,关注和抨击大众传媒和色情作品中的性暴力;
两性差异中女性有的诸多特殊的和优秀的品质;
理论具有本质主义的特点,遭到学术界的普遍怀疑,女性气质对男性气质的替代也就替代了性别平等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
源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理解女性受压迫的原因;
从“再生产”出发,认为女性受压迫的原因与她们从事的那些维持和再生产工人的无报酬劳动有关;
无酬劳动导致父权制和阶级结构对妇女的压迫,只有重新界定妇女劳动的报酬和价值的衡量方式,才能改变社会结构,资本主义体制支持父权制,应当予以废除。
生态女权主义
德·欧本纳
存在着一种“男性世界观”,即人们相信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如同人对自然的支配一样;
关注种族主义、经济剥削和对女性及自然的控制,认为人们将自然处于“他者”地位的态度是扎根于父权制统治原则的共同信仰体;
建构人类同自然以及动物之间新关系的思维方式,以取代西方科学特有的客体化模式。
后现代女权主义(Postmodern Feminist)
否定自由女权主义、激进主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理论的普适性,强调在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女性经验的独特性,关注主体性的构成、语言以及相关的意义系统在交流、解释和反映性别角色中的重要作用;
贝尔·胡克斯;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不是来自受性别迫害最深的黑人劳动女性,而是白人中产阶级女性的无病呻吟。
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
“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反对霸权关系,从不同的维度剖析西方对“东方”的知识生活的机制和霸权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使人们看到“东方”是如何在西方的想象中变形和扭曲的。
印度裔学者加亚特里·查克拉沃蒂、美国黑人学者贝尔·胡克斯;
西方女权主义者在建构她们对第三世界妇女的知识和话语时,也在复制着帝国主义新的文化霸权
共同点
对普遍接受的、充满男权观念的“常识”和“知识”的提出质疑和挑战。
强调持续不断地对女性受压迫的机制进行剖析。
要求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释放两性的潜能。
性别气质的心理建构
●性别认同:也称性别身份或性别同一性,是人们对自身作为某种性别存在的确认,是一
个人对自己所属群体形成相对稳定的理解和认知的过程。
●心理学认为,社会通过性别认同完成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建构。
●人们需要“表演”出性别特征以证明自己的男人或女人,表演失败则被视为异类。
●女权主义者认为,性别气质不是一个经验事实,也不是一种永远的类型,而是存在于符
号关系和社会关系之中。
●父权制下,性别气质的建构是一个由父权制文化编码的程序化过程——婴幼儿从开始发
展社会意识的最初一刻起,女孩就进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中。
对性别气质建构的批判
●皮埃尔·布迪厄认为,建构出来的性别气质不仅是对女性的压迫,对男性也构成了压迫。
●男性气质既是一种特权,也是一个陷阱,它使男性永远要应对紧张和压力。
●女性在服从于贬低和否定其自身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了克制、顺从和沉默的消极道德。
第四性征:双性气质的挑战
●“去性别化”指男性和女性没有明显的分化,男性和女性取长补短,兼具男性气质和女
性气质的心理特征。
●“雌雄同体说”,意在打破男女两性对立的性别特质,无论男女在决定自己的性别角色
定位的时候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能够展示他/她们认为与自身环境相适应的性别特征。
●“颠覆性别”,男人和女人皆为“人”。
性别计划
●了解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充当的社会角色:
●生育
●生产
●社区管理
性别发展指数
●通过测定两性在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实际收入上的状况和差异。
性别刻板印象
●是由于人们忽略或不顾及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而把对某一个体或某一部分的认识归属
于同性别的每一个人。
●性别刻板印象是性别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偏见就是由对某一性别的刻板印象发展
而来的。
●性别刻板印象是通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之分将性别范畴,即个体划分为男女两个范畴,
每一范畴对应相应的规则、权利和义务,由此简化人们的社会知觉。
社会范畴化的中介因素很多,诸如民族、年龄、性别等。
从批判的角度看,性别气质的建构具有社会功能。
实现一系列的社会控制;
将劳动性别分工合法化,实现一套社会性别关系秩序;
通过性别气质构建完成个体从社会管理向自我管理的转化;
使性别角色和不平等的两性关系得以再生产;
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和等级化特征的各种刻板印象叠加在一起。
性别的文化霸权
●通过文化的软性力量实现的对某一群体的统治,这些文化力量以话语为主要形态,媒体、
教育和意识形态都可以建立起文化霸权。
性别文化霸权的重要特征是:传媒的主体和叙述的知识是以男人为中心和标准的,由男性主流社会论述,代表男性利益。
以女权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社会性别研究
●从要求妇女解放和两性平等逐渐发展为要求变革不平等的法律、文化和社会制度,并从
社会制度、文化和结构等方面分析父权制的生产和再生产。
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
1性别本质主义,
●认为人类的第一性征、第二性征和第三性征决定了两性的差异,并进而决定了两性的社
会地位;
●传统的性别本质主义认为,父权制的社会秩序是一种自然的、合理的统治秩序;
●研究者致力于研究男女的大脑构造,说明两性差异的科学基础;
●现代性性别主义走向极端,强调女性接近自然的本性,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加具有直觉和
创造力;
●理论可能演化出来的观念和研究成果掩盖了社会中存在的种种性别不平等的实践。
2性别建构主义
●性别不是一个人特有的本质,而是一种具有动力机制的建构,其中充满社会行动者之间
的策略行动;
●理论假设一,社会性别不平等是人类有意图的产物,男性利用财产、技术、地位和各种
象征符号等策略,排斥和剥削女性;
●理论假设二,性别不平等具有结构化特点,被人类创造出来的社会结构给了人们各种各
样的机会和限制,个体对这些限制和机会做出反应的同时也在重新创造着结构;
●波伏娃认为,妇女拥有的身体和心理是被建构出来的,面临的社会和文化也是被建构出
来的,这两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强调了妇女的从属地位,女性遭受着强大的束缚甚至于失去人性。
1)社会角色的建构理论
人们的生活受到不同角色的塑造,家庭角色、工作角色等对两性有不同的界定;
家庭分工和职业角色的类型化构成角色的地位、声望和权利;
角色差异使两性在兴趣、特长等方面有所不同;
社会角色本身塑造了从事这些工作的人的性情和行为。
2)表演(操演)性别的建构理论
强调社会化、历史文化以及现代传媒工具通过符号与意义世界再生产两性不平等的关系;男女的思维、行为和互动主要是由他们生于其中的文化决定的;
社会性别可以理解为一种可变的、不确定的文化建构;
理论受到符号互动理论、拟剧理论和常人方法论的影响;
两个重要的互动条件为,话语研究和对刻板化性别气质的研究。
3)情境模式的性别建构理论
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从人际互动、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出发,认为性别的变化机制和性别存在和活动的社会场域具有重要的联系;
理论假设为,男人和女人进行大多数社会行为的潜在可能性是一样的,但是行为受到个人选择、其他人的行为情境的影响,因此可能会大相径庭。
4)福柯的权力建构理论
无论是生理性别还是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都是随历史演变而变化的,性别的结构与权利结构共存;
性别的权利结构是话语的产物,是异性恋霸权的产物,是在性实践和性别实践中形成的;权利的技术是借助权利/知识共生的关系,要特别关注知识建构对性别关系的作用
性别研究的认识论
●认识论(Epistemology)是有关知识获得和知识有效性的理论,与人们在什么条件下获
得怎样的知识有关。
●认识论指导人们形成具体的研究方法,即有关如何提问、如何收集资料和如何解释资料
的知识体系。
●对于认识社会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
性别研究的方法
西方女权主义认识论
女权主义的经验理论
反对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所强调的理性、客观和价值中立等基础上发展而来;
女性和其他底层群体是行动的主体,其经验是被忽略的,应复原这些底层主体的主体经验(性别、种族、民族、阶级和性取向);
女性和其他底层群体的经验既能分析和理解统治者,又能展示被压迫群体的经验和智慧,有助于了解权利关系,洞悉真相;
揭示两性的经验,并改变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将行动带入研究,形成行动研究。
女权主义的立场理论(feminist standpoint theory)
人类的信仰和知识都是情境化的(situated),不同的社会情境会对知识进程产生不同的影响,人们的知识依赖于认知者的生命轨迹和其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
认识论的逻辑起点是,假设两性有不同的立场,其结果是两性在思考对象和思维方式上存在深刻差异。
知识应当来源于对话和研究者作为主体的参与性活动,来源于个人的经验、情感和共情,来源于社会学具有的个人道德和责任感。
后现代的女权主义认识论
关注与个人身份相关的话语和身体,不仅不相信知识可能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且根本否定了“事实真理”的存在因为知识是一种叙述,是根植于社会关系和历史情境中,是被社会建构的。
研究取向多元的,主题是多方面的:集中于研究意义的建构、叙述和权威者对意义的控制上;关注身体,肉身具有独特的意义,并形成特定的身体政治;反省白人中心的价值观和立场,关注第三世界国家、殖民地国家的女性所具有的生存状态和其不甘于被殖民的努力。
性别研究的方法
可操作的、跨学科的研究手段。
研究方法包括收集资料和信息的技术、分析的理论视角和基本理论取向。
妇女/性别研究是将日常生活中令人疑惑的问题,从经验层面进行观察和调研,在概念层面加以理论化,并作用于知识的生产。
具体步骤
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观察生活,提出那些自己困惑或社会关注的研究问题(“是什么”和“为什么”)。
进行社会观察和调查,以全面描述和展示所关注问题的现状和特点。
将研究问题概念化,用所学的概念和理论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分类或刻画其典型特征。
将研究问题理论化或政策化。
挑战传统意识形态,创新理论。
妇女/性别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
●口传传统的收集和研究
●生活史和口述史的资料收集和研究
●实验方法
●问卷调查
●民族志或参与观察
●文本分析
性别研究的基本理论取向
批判取向:强调对两性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进行反思。
经验取向:把男女两性经验纳入研究视野,在研究方法上可采取比较研究方法。
行动取向:以行动改变不平等的性别关系。
创新取向:对女性经验的命名的意义。
性别气质的形成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建构是作用于两性不平等的重要机制。
对于气质与性别,女权主义者支持社会建构理论,即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身体都是社会建构的。
社会性别是以生理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建构,是社会以及符号的创造物。
性别气质并非是人的天生使然,而是社会化长期作用下形成的结果。
性别气质的历史文化建构
1.文化转化的周期运动
文化转化是在“剑”所象征的陈腐僵硬的“男性”价值和“圣杯”所象征的旧的温柔的或“女性”价值之间的周期争斗。
在社会特别不稳定时期,男女合作模式始终充当一种弱小但持久的“周期”吸引子。
即使在男性统治时期,女性并没有被严格限制在家庭的私人领域的时代和地方——她们作为“女性精神气质”的携带者和传播者,可以更自由地进入公共领域,她们把一种更强调男女合作的世界观引入社会的主流。
2父权制历史
皮埃尔·布迪厄:男性秩序通过男性统治世世代代延续,男性统治永久存在的因素在于教会、
国家和学校等。
这三个机制被客观地组织起来,共同作用于无意识的结构。
宗教对性别气质的建构
在教会、宗派和宗教组织这些等级系统中,女性基本上被排除在权力之外,在基督教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基督教通过对生命起源的解释建立起性别关系秩序和两性气质——肋骨和生育工具(亚当和夏娃的故事)。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婚姻革命》中对基督教道德观的分析。
基督教的道德由于注重性的纯洁性,所以极大地降低了妇女的地位。
由于那些道德家都是男人,所以女人就成了妖妇;如果道德家都是女人,那么男人也就取代了女人的位置。
既然女人都是妖妇,所以我们应当减少她们引诱男人的机会。
父权制早期存在家庭之中的,但是被国家利用,成为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的基础。
父权制先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又强化了这种父权关系,世界经济体制依然是一个父权制的系统。
国家通过公共父系制来规定私人父系制的规则,其道德秩序是维持男人对女人、成人对孩子的优先权。
将道德等同于力量、勇气和对身体的支配。
以普及性学校教育为基础的现代教育对性别气质构建的重要作用在于其教育功能的演变。
学校教育的目的与维护国家权威、宗教正统和建立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又能服从命令的现代军队有关。
对女孩的教育被纳入制度建立中,女子受教育是因为其最终将成为母亲,承担起未来战士和选民的早期培养责任。
学校教育通过知识的方式将男强女弱、男贵女贱的性别标签传递下去。
现代男性气质的产生
文化变迁导致了欧洲大城市对性和人格的新理解。
殖民历史产生的男性职业是产生男性气质的重要因素。
作为商业资本主义中心的城市的成长创造了日常生活的新环境。
一系列的欧洲内战建立起强大的中央政权,父权制秩序被巩固,男性力量被大规模地制度化。
在这四种因素的影响下,到18世纪,现代男性气质的基本模式已经在欧洲大陆形成。
家国同构中的男性家长气质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家庭被视为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国同构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观点。
这种文化环境中,形成了中国男性一种两面气质:一方面,在皇权统治下,要服从于官僚体系,求取功名,封妻荫子,失去个性;另一方面,在家庭内部,男性家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充满权威。
而女性则相夫教子,做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贤妻良母
社会化概述
社会化:使人们获得个性,并学习其所在社会生活方式的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
它是
联系个人和社会的必要环节,是一个过程。
基本内涵:第一,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第二,社会化的途径有正式社会化和非正式社会化。
第三,社会化的类型。
A 初始社会化
B 次级社会化
C 继续社会化
D 重新社会化
性别社会化;是社会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学习如何做个男人或女人的过程,它反映
了多重因素对男人和女人的共同作用,从人一出生就开始了。
内容:1)性别期望:是社会对属于不同性别的人的要求与期望。
社会对男女两性期望不同,表现在:
第一,发展一定的性别气质;
第二,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针对男女两性建立不同的性别规范。
2)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的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
3)性别认同
社会的性别认同:社会赋予性别的属性,表明一个人是男人还是女人的标志。
自我的性别认同: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性别的看法。
3、特点
1)性别社会化贯穿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从出生、学龄前、学校期、青春期、成人期、老年期直到死亡。
2)早期社会化的成果及不同的性别体验尤其重要。
3)生命事件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升学/就业/结婚/生育/升迁
女性生命事件与家庭活动相联系,易产生认同危机;男性生命事件与社会活动相联系,不存在认同危机。
4)生命转折点对女性社会化具有特殊意义。
性别社会化的实现过程
1、婴幼儿时期的性别社会化。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具有明显的性别分化。
▲婴幼儿时期的性别社会化主要通过示范和模仿完成,这一过程中的强化机制与社会的性别标签联系在一起。
2、青春期时期的性别社会化。
▲强化女性自卑心理。
▲性别社会化具有双重性与冲突性。
3、成人期的性别社会化。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