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词( 937-978)
李煜鹅梨帐中香诗句
![李煜鹅梨帐中香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86da067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f.png)
李煜鹅梨帐中香诗句
《鹅梨帐中香》是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37年―公元978年)所创作的一首诗词,全文如下:
《鹅梨帐中香》
南唐·李煜
瑶光醉,浮花碎。
金陵荣景仍在,元朗马蹄纷飞。
十年明月肌如雪,一朝金缕绣香鞋。
芳树又秾丽,香奁映新人。
邀舞明台上,凤箫兮思娥皇。
玉蝉羽化奏霓裳,首不复兮忆未央。
烧槽琵琶我怀抱,唯有鹅梨帐中香。
注:
相传,鹅梨帐中香是李煜曾经钟爱的大周后娥皇所制,鹅梨帐中香是专门在床帐中焚熏的香品。
鹅梨帐中香能够让人心情愉悦舒畅,代表了夫妻二人的情谊绵长。
后唐李煜的古诗词大全
![后唐李煜的古诗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135cb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d.png)
后唐李煜的古诗词大全李煜(937年-978年),字重光,后唐明宗李嗣源之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之一。
他在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众多精美的古诗词,才情出众,被誉为“南唐二主”。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后唐李煜的古诗词作品,欣赏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一、爱情诗李煜的爱情诗描绘了他与妻子的深情厚意,而后唐李煜与宰相之女赵婉儿的爱情故事更是广为传颂。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就是《渔父》,情深意切,充满了对妻子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渔父渔父罢渔归去迟,河面风光共四时。
春风杨柳绕船回,月明花落水离披。
夜夜钓人河水清,多情自古空伤别。
画船空载浔阳秋,鸳鸯不独去烟波。
这首诗以渔父归去迟的经历为线索,描写了春天的美景以及渔父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通过优美的描写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无尽眷恋之情,令人动容。
二、田园诗李煜的田园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他的田园诗题材广泛,涵盖了农民劳作、田园风光等方方面面。
《秋思》是他最著名的田园诗之一。
通过对四季的感悟和对乡园生活的描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秋思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渐近东篱把酒听,道是无晴却有晴。
细雨鱼儿出水蓼,微风燕子散林莺。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寓意,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和故乡的深情思念。
三、豪情诗李煜的豪情诗情感奔放,意境广阔,充满了对自由、对人生的追求和抒发。
他以此表达自己对困境的抗争和对命运的反抗。
《金陵晚望》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表达了对都城金陵的留恋和对命运的反思。
金陵晚望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波浊未消今古踪,铜雀春深锁二宫。
去国还家唯守残,金钿更是饶颜锁。
这首诗通过对金陵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豪情万丈、不畏命运的激情。
同时,揭示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悲愤情怀。
后唐李煜的古诗词作品丰富多样,不仅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眷恋,也揭示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豪情的追求。
七年级语文上册 八 词三首 李煜《相见欢》赏析素材 长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八 词三首 李煜《相见欢》赏析素材 长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0bcf4967ec102de2bd89d1.png)
李煜《相见欢》赏析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身囚待罪于汴京。
宋太祖赵匡胤因其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
李煜忍屈负辱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赐酒毒死。
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
李煜词以被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蕴藉;后其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
“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
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的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
仰视天空,缺月如钩。
“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
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
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以上具是写景佳作。
写雨中梧桐,能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
写缺月梧桐,则又是一番境界。
苏轼语“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
李煜最经典的十首词破阵子
![李煜最经典的十首词破阵子](https://img.taocdn.com/s3/m/343d1df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7.png)
李煜最经典的十首词破阵子引言李煜(937年-978年),南唐最后一位皇帝,文学才华出众,尤以其词作闻名。
李煜撰写了大量的词,其中最经典的十首词之一便是《破阵子》。
本文将深入探讨《破阵子》的语言特点、艺术形象以及词牌背景,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破阵子》的语言特点借景抒怀,情感真挚李煜的《破阵子》以借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
词中描绘了夜晚战场上的残酷景象,折射出作者内心的痛苦与彷徨。
李煜用含蓄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他对战争与生活的思考,使作品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奇峰比喻,意境深远《破阵子》中运用了大量的奇峰比喻,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意境。
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作者将自己的孤独与无助融入其中,给人一种深远的艺术享受。
丰富的修辞手法,表现技巧高超《破阵子》中融入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夸张等,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词中使用夸张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
《破阵子》的艺术形象战场上的孤独《破阵子》通过描绘战场上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
词中提到“两岸青山相对出”,暗示着作者在战场上的孤独无助感。
这种形象给人一种深深的思考,使人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直观的产生认识。
生死的挣扎在《破阵子》中,李煜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战士们在生死面前的挣扎。
词中提到“玉关谁敢过”,表达了作者对生死的恐惧和不安。
而“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则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争的愤怒。
忧国忧民《破阵子》中还展现了李煜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
词中提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复兴的期盼和对人民幸福的祝福。
《破阵子》的词牌背景《破阵子》使用了南唐宫廷旧调词牌,这是一种代表南唐政权的独特音乐形式。
这种词牌曲调优美,旋律宛转,能够使人产生共鸣。
而李煜在《破阵子》中的选词、押韵与词牌相得益彰,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破阵子》的影响文学影响《破阵子》作为李煜最经典的十首词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千古词帝”李煜诗词全集
![“千古词帝”李煜诗词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9801b9d83b3567ec102d8aca.png)
“千古词帝”李煜诗词全集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
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
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长相思·一重山》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捣练子令·深院静》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令·云鬟乱》云鬟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更漏子·金雀钗》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乌夜啼》李煜PPT课件
![《乌夜啼》李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4cf19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2.png)
2024/10/16
8
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人生感慨?“林花春红”有怎样的象 征意义?
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 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 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 考。 林花春红,象征着生命的鲜艳和美丽。
4.“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人生感慨?
朗读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赏析:“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
“ 林花谢了春红 ”,寄托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太匆 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的进一步强化。狼藉残 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 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太匆匆”的感慨, 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 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自己生存状态 的理性思考。
2.作者与林花为何能“流泪”“相留醉”?
作者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林花是盛时不 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 “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 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 花为风侵欺,状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 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 于彼,使之人格化。
对后世影响亦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 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 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王国维《人间词话》
李煜的词,就是这种真性情, 这种赤子之心的真实流露。
写作背景
李煜这首词是在他亡国之后写的,是国亡后在“日 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的一首泣尽以血 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词坛的“南面王”(清沈 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 到沧桑语始工”。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古诗词阅读理解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古诗词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12129a2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7d.png)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古诗词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李煜(937―978),即李后主,为南唐末代君主。
北宋灭南唐李煜被俘,这首词即作于被软禁之时。
1.这是一首词,它的词牌应是()A.水调歌头B.踏莎行C.声声慢D.浪淘沙令2.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阕用倒叙先写梦醒时的凄凉景象和悲凉感受,后写梦中的片刻欢愉。
B.“梦里不知身是客”借梦境表达了词人旅居异乡四处漂泊的孤寂之感。
C.“别时容易见时难”化用李商隐《无题》诗句,叹失国之易复国之难。
D.“天上人间”暗指今昔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充溢着无可奈何的情绪。
3.“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中的“莫”字,《全唐诗》中写作“暮”。
请体会各自独特的意境,比较两字使用效果的异同。
【答案】1.D2.B3.同:“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无限往事。
两者从表达的意思看相似。
异:两个字所表达的意境、情感的程度是不同的。
“莫”的情感更强烈。
“莫”是为避免思见故国而勾起无限悲苦所采取的一种主动行动,是因为已经有过的切肤之痛使然。
这种情感的烈度是远远超越思乡怀人。
所以本词用“莫”更能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判断词牌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了解词牌,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所以叫词牌也叫词典。
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
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
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
例如《沁园春雪》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
《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
李煜诗词精选80句
![李煜诗词精选80句](https://img.taocdn.com/s3/m/90d1119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2.png)
李煜诗词精选80句李煜(937年-978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君主,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他的诗词以抒发深情痛苦的爱情为主题,形象地描绘出了自己的苦难人生。
以下是李煜的80句诗词精选:1. 梦觉流年已苦短,迷津欲经杳冥茫。
2. 春草何年秋远,明明征途是一场空。
3.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 珠箔鸣秋水,直忧则无端。
5. 美人清江报恩愿,琪花白石无言语。
6.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7.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8. 十五清明时节雨,淋漓忧思正无踪。
9.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10.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11. 独坐幽篁里,彷徨寻旧梦。
12.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13. 锦字囚翁破鼻,裴回千里劳如赛。
14. 君臣一心绝蠢愚,群才盡避拗梳須。
15. 夕阳红地照眉黛,夜行搏虎声若雷。
16. 冷雨之中睡弱女,一枕春风醉夜归。
17. 萧萧离别已成病,箫声将尽知何时?18. 望断天涯路,思绵旧梦难。
19. 君不见,碧山夜雨润骅骝。
20. 明星不及系马前,青贮若无人。
21. 梦中相见不敢言,棠梨浅笑,夜夜愁眠。
22. 落日未能归,江湖百事非。
23. 茫茫歌尽千里随,独自留人在楚囚。
24. 折柳何人扰乱筵,春风得意落英天。
25. 暮尘飞去咫尺归,不谋莫虑两行惊。
26. 手中把筹何万事,千里迢迢梦一场。
27. 远客寒烟葬花飞,少年凄苦入秋辞。
28. 烟透兰花草逢秋,少女相见情无休。
29. 病夜披无黄羊帕,倩人牵红线作结。
30. 怜花痴羡他乡雪,谢发双飞上达巅。
31. 万水千山鹅鉴宝,何必忠臣欲致身。
32. 人不信,夜深春舞艳阳天。
33. 醒时一半生潢粉,睡时八抬白棉布。
34. 人间共行深夜雨,弹琴只听声声泪。
35. 光景惟欤舞倚楼,花尽河阳岸垂杨。
36. 黯然销魂龙卧地,湘江哀老杜陵苍。
37. 独自垂钓江潭秋,那回蓼莪塞桂舟。
38. 每日清秋漪戏鸥,兀船穿叶独回忧。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f6e15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5.png)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李煜词的艺术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后主,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
他的
词作以其豪放洒脱、深情苦楚而著称。
下面列举一些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自抒忧愁,深情苦楚
•李煜词充满了自抒忧愁的情感,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哀怨和痛楚。
他借词抒发心中之情,笔触纤细却表达深刻,让人
感受到他的忧伤和痛苦。
•他的词作往往以爱情为主题,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热烈渴望和无尽哀怨。
他的词语饱含情感,激荡着读者心中的情绪。
豪放洒脱,意境广阔
•尽管李煜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但他的词作却不乏豪放洒脱之气。
他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将忧愁寄托于广阔的意境之中,使其情感显得更加凄凉壮美。
•李煜以秋天、夜晚等寓意广阔的意象来烘托自己的痛苦情感,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形成了意境宽广的艺术效果。
这
种手法使他的词作既自然流畅又富有诗意。
显达其才,自成一家
•李煜的词作在南宋以后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唐之绝艳也”。
他以独特的艺术天赋和才情在词坛上独树一帜。
•李煜深受王安石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他的词语简洁明快,运用了许多新颖的表达方式。
他善于把握词牌的特点和音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以及他独有的艺术手法。
总结
李煜词的艺术独具特色,以自抒忧愁,深情苦楚为主题,同时兼
具豪放洒脱和深邃广阔的意境。
他的词作凭借独特的才情和艺术天赋,在南宋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煜的词作表达了他内心的忧愁和痛楚,却又不乏豪放洒脱之气,使读者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他的情感
世界。
提出词至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一观点的是()。
![提出词至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一观点的是()。](https://img.taocdn.com/s3/m/98d3c2f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b.png)
提出词至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一观点的是()?
一、题目
提出词至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一观点的是( )。
A.曹丕
B.冯正中
C.王水照
D.王国维
正确答案:D.王国维
二、题目解析
王国维说李煜的词“始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是因为李煜
的词的风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
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
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相见欢》。
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
“南面王”。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为苏辛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王国维在这里所说的“伶工之词”指歌妓舞女、伶人乐工在青楼教坊、酒席宴会或宫廷深院演唱的歌词;“士大夫之词”则是文人抒
写个人身世经历,以寄托感慨、忧国伤时之词。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亡国之君,世称李后主,是五代时期非常有成就的词人。
作为君主,他好声色,重享乐,非一代明君。
但作为词人,却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
李煜词以亡国被俘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作品多描写风花雪月,抒发对帝王生活的迷恋,风格绮靡,仍沿袭西蜀花间词风。
南唐灭亡之后,李煜被囚禁在汴京,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加上囚徒生活的孤寂与悲凉,
使其词风陡变,往日的柔媚婉转变为沉郁凝重,题材也由过去的风花雪月扩展到亡国之叹、人生之思。
对此,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
试论李煜词的文学史意义
![试论李煜词的文学史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438a7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1.png)
试论李煜词的文学史意义引言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后主,字重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词风和才情著称于世,被誉为“李清照之后宋代第一名儿词人”。
本文旨在探讨李煜词的文学史意义,揭示其对中国文学及后世音乐文化的深远影响。
1.李煜词的时代背景李煜生活在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动荡不安,各个政权更迭频繁。
面对混乱与不安,文人们常常把情感寄托于诗词之中,以表达内心的愁苦及对乱世的不满。
而李煜的词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2.李煜词的艺术特色2.1感情真挚李煜的词以情感真挚著称。
他的词语表达深沉而动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他在词作中巧妙地运用意象和描写,将自己流露的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产生共鸣。
2.2反映社会现实李煜词作中也折射出时代的黑暗和社会的动荡。
他对战乱、别离以及宫廷生活等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描绘,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困境与不公。
2.3音乐性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其音乐性的强大。
他注重词的音韵与韵律,选词考究,词调动听,给人一种乐曲般的感受。
他的词往往可以通过音乐来演绎,成为了后世音乐创作的重要素材。
3.李煜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李煜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的词作为南唐文化的瑰宝,对后世南宋文人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李煜的词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影响了后世词人的创作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结论通过对李煜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李煜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远的文学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他的词不仅开启了后世文人以个人情感为创作主题的先河,同时也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形式和内容。
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和音乐艺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词曲虽苦,充满着李煜对命运的反抗和对爱情的追求,他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影响力将永存于世,成为传世佳作,为后人所传颂。
李煜词选集
![李煜词选集](https://img.taocdn.com/s3/m/0151ba9e6bec0975f465e21b.png)
望江梅①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②,满城飞絮辊轻尘③。忙杀看花人! 闲 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④。
[注]①此为双调 《忆江南》 ,写入宋后对江南故国的眷恋。 ②渌:清沏。③辊(gǔn):滚 动。 ④笛在句:唐赵嘏《长安晚秋》诗:“长笛地声人倚楼。” 此用其意。
捣练子令(深院静) 阮郎归(东风吹来日衔山) 清平乐(别来春半)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来)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望江梅(闲梦远) 望江南(多少恨)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清平乐①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②,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 凭③,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④。
[注]①此词为春天怀人而作,疑于《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作于同 时。 ②砌下:台阶之下。 ③雁来句:古代谓雁可传书。相传汉苏武陷于 匈奴,牧羊北海。武之属吏常惠夜见汉使,诡言武帝在上林苑射得一雁,足有 帛书,知武等在某泽中。遂被释归。见《汉书·苏建传》附。 ④离恨二 句:《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①,车如流水马如龙②。花月正春风! 多 少泪,断脸复横颐③。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④。肠断更无疑!
[注]①上苑:指在故都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御花园。 ②车如句:《后汉 书·马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③横 颐:谓泪水横流于颊上。颐:腮。 ④凤笙:汉应劭《风俗通·声音》:“《世 本》:‘随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李白 《襄阳歌》:“凤笙龙管行相催。”
李煜精选十首诗
![李煜精选十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88d69e4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3.png)
李煜精选十首诗李煜(937年-978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末代君主,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千古词帝”。
他的诗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尤以抒写亡国之痛和身世感慨的词作最为人称道。
以下是李煜的部分代表作品:1.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5.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6. 《望江南·多少恨》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7. 《清平乐·别来春半》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8. 《捣练子令·深院静》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9.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10.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以上均为李煜流传较广、具有代表性的诗词作品。
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译文及注释
![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8e88bc2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b.png)
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
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原文: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十国·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注释:
选自《南唐二主词校订》(中华书局2007年版)。
〔虞美人〕,词牌名。
〔李煜〕(937—978),字重光,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
〔春花秋月〕指季节的更替。
〔往事知多少〕意思是多少往事都难以忘却。
〔故国〕指南唐。
〔雕栏玉砌〕雕饰华美的栏杆与用玉石砌成的台阶,指宫殿建筑。
〔朱颜改〕红润的容颜改变了,指人已憔悴。
〔几多〕多少。
浣溪沙红日已高【五代】李煜
![浣溪沙红日已高【五代】李煜](https://img.taocdn.com/s3/m/2394f1270740be1e650e9abe.png)
赏析
• • 这首词是描写大宴歌舞的场景。 起笔大气。一个透字不仅点明了时间,而且意气 风发之至。宫女在金制的香炉里依次添上香料,可以 想见其场面的奢华。红锦织成的地毯,随着舞者的舞步 褶皱着,更进一步写出奢华的味道。一个皱字,很鲜 活,且把人的视角从开阔的大环境引到小细节上去, 微中见妙。舞女随着舞点舞得正急,头上的发钗也随之 滑落。在这种欢快的环境下,醉是自然的。令词人醉 的,不是酒,而是眼前的欢乐和心中的得意。他不时 拈起花朵,闻着花气醒酒,连醒酒的法子也透着风雅与 高贵。结尾将笔墨荡到别殿,由视觉转而听觉,则不 仅令全词悠远许多,富于变化,且场面气势之恢宏, 词人身份之高贵也就可见一斑。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 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 鼓奏。
释义
• 彻夜不废的宫廷歌舞,很难想象有如此疯 狂--日高三丈了,舞兴却还正浓。兽形 的炭料燃尽了,再一炉炉依次添加。红绵 铺成了地衣,随舞步旋转起皱;舞点飞旋 的佳人,已顾不得金钗从发髻滑落。酒无 疑香醇上好,偏嫌它品味中下;唯恐污染 了口鼻,便不时拈花来嗅。这里的歌舞已 够令人炫目,便殿的盛况更不难想像;且 听阵阵箫鼓之音,那歌舞才入高潮!
谢谢欣赏
浣溪沙·红日已高
李煜
作者介绍
•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字重光,初名从 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南唐中主李 璟第六子。公元961年(宋建隆二年)六月李璟 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 后主。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 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公元975年(宋 开宝八年),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李煜被 迫肉袒出降,随即送解到汴京,受封右千牛卫上 将军、违命侯。两年后去世。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李煜《渔父》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李煜《渔父》](https://img.taocdn.com/s3/m/21dfef3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a.png)
⼀壶酒,⼀竿纶,世上如侬有⼏⼈?李煜《渔⽗》⼀壶酒,⼀竿纶,世上如侬有⼏⼈?[译⽂] ⼀壶美酒在⼿上,⼀根钓杆在⾝边,世上像我这样快活的⼈有⼏个呢![出典] 五代李煜《渔⽗》注:1、《渔⽗》李煜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队春。
⼀壶酒,⼀竿纶,世上如侬有⼏⼈?2、注释: ①此词调名亦作《渔⽗》,《历代诗余》中作《渔歌⼦》。
据宋阮阅《诗话总龟》载:“予尝于富商⾼⽒家,观贤画《盘车⽔磨图》,及故⼤丞相⽂懿张公弟,有《春江钓叟图》,上有南唐李煜⾦索书《渔⽗词》⼆⾸。
其⼀⽈:‘浪花有意千⾥雪,……’其⼆⽈:‘⼀棹春风⼀叶⾈,……’”。
②浪花:《词谱》、《花草粹编》中均作“阆(láng)苑”。
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
有意:有本作“有情”。
千重雪:《词谱》、《花草粹编》、《历代诗余》中均作“千⾥雪”。
千重,千层,层层叠叠。
③桃李:《历代诗余》、《全唐诗》、《诗话总龟》中均作“桃花”。
⼀队春:指桃李盛开,由近及远,好像队列有序⼀样排列着,⾔春⾊正浓,春意盎然。
④⾝:《南唐⼆主词汇笺》中作“轮”;《诗话总龟》中作“鳞”。
⼀竿⾝:⼀根钓竿。
⑤侬(nóng):指我,江南⼝语。
快活:《诗话总龟》中作“世上”。
⑥纶:《五代名画补遗》中作“轮”。
纶,钓鱼⽤的粗丝线。
⑥纶:《五代名画补遗》中作“轮”。
纶,钓鱼⽤的粗丝线。
3、译⽂:浪花仿佛是有意地欢迎我,卷起了千万重的飞雪。
桃花李花默默地站成了⼀队,让我感受到了春天。
⼀壶美酒在⼿上,⼀根钓杆在⾝边,世上像我这样快活的⼈有⼏个呢!4、李煜⽣平见问君能有⼏多愁?恰似⼀江春⽔向东流。
和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落花春去也,天上⼈间!。
5、李煜这⾸词,继承的是张志和的“渔⽗家风”,写渔⽗的快乐逍遥。
开篇选取两个场景来表现渔⽗的⽣活玩境,⼀是江上,千⾥浪花翻滚如雪,⼀望⽆际,境界阔⼤。
浪花翻滚,本是“⽆意”,⽽词⼈说“有意”,就写出了渔⽗与⼤⾃然的亲和感。
江涛有意卷起雪浪来娱乐渔⽗的⾝⼼,衬托出渔⽗⼼情的快乐轻松。
李煜词全集
![李煜词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24a7900edaef5ef7ba0d3cf7.png)
李煜词全集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
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
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长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后主本有集,已失传。
现存词四十四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能够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更漏子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一题温庭筠作)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又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又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李煜词对后世的影响
![李煜词对后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1c65f3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5.png)
李煜词对后世的影响引言李煜(937年-978年),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一位著名的文人。
他在位期间以其才华横溢的词作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词中之神”。
李煜的词作在当时影响深远,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李煜词对后世的影响,并分析其造成影响的原因。
李煜词的流传和影响1. 李煜词的创作背景1.1 宫廷生活的体现李煜出生在南唐的宫廷中,他的词作往往反映了宫廷生活的丰富多彩。
他对宫廷内外景物的描写细腻而充满情感,使词作更具真实感。
1.2 引发情感共鸣李煜的词作主题多涉及爱情、离别和人生沧桑等,这些情感主题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
李煜词所表达的情感,深入人心,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2. 李煜词的文学价值2.1 艺术创新的体现李煜的词作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了革新,他大胆地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创新的表达方式,使其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2.2 对后世文学的启示李煜的词作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创作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启示。
许多后来的文人学习李煜的创作风格和技巧,使得李煜的词作成为后世词坛的重要参照。
3. 李煜词对后世文人的影响3.1 文人对李煜的推崇李煜的词作得到了许多后世文人的高度赞赏和推崇。
王安石、陆游等许多文人都对李煜的词作予以极高的评价,认为他的创作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境界。
3.2 李煜的创作风格被传承李煜的创作风格被后世文人广泛传承,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清照等女词人在写作风格上受到了李煜的影响,使得李煜的艺术风格在后世得以延续。
李煜词对后世文学影响的原因1. 李煜词的艺术价值1.1 丰富的情感表达李煜词作中情感的表达丰富多样,使词作具有更高的艺术品质。
这种丰富的情感表达深深地吸引了后世文人,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1.2 独特的艺术创新李煜在词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大胆尝试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种独特的艺术创新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且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
2. 李煜词的社会背景2.1 动荡的历史背景南唐是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李煜的词作受到了这种历史背景的显著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采戏、弈棋也无所不精。 对于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知己,李煜是宠爱不已,
朝朝暮暮与她一起,整日沉浸在轻歌曼舞中。 周娥皇死后,李煜还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思念她。
周娥皇有个妹妹,史称小周后,长得风姿绰约,风 情万种。
小周后的音律才能虽比不上姐姐周娥皇,但却是弈 棋的高手,酷爱围棋与象棋,
他把一生都付诸于或良辰美景、或落花流水的 诗情画意之中,诗词的成就颇大。
在父亲李璟以及当时浓郁的文化环境的熏陶下, 李煜的词多愁善感、华美细腻,没有丝毫的雕 琢痕迹,纯粹是天然而成,可谓鬼斧神工
李煜 生平 大周后 小周后
李煜不仅善填词,而且善音律 皇后周娥皇是司徒周宗的女儿,通书史,且能歌善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鸡塞,即鸡鹿塞,在今内蒙古境内,前人多借指边 塞。因此宋王安石曾对黄庭坚赞这两句“最好”。
菡萏是《尔雅》上的句,《尔雅》上说荷其花菡萏, 是非常古雅的,而古雅就给我们一种距离,一种高 远,一种典雅,一种珍贵的感觉。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注释】:
真珠: 即珠帘。 青鸟: 传说曾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给武帝。这里指带 信的人。
云外, 指遥远的地方。 丁香结·丁香的花蕾。 此外诗人用以象征愁心。
三楚:指南楚、东楚、西楚。三楚地域,说法不一。 这里用《汉书·高帝纪》注: 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带)为南楚。
吴(今江苏吴县一带)为东楚。
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一带)为西楚。
“三楚暮”,一作“三峡暮”。
《摊破浣溪沙》 赏析
这首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 与感慨。
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 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
有人认为这首词非一般 的对景抒情之作,
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严重 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 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
李煜( 937-978)
李璟 李煜生平 李煜词作 李煜影响和地位
本是旷世一才子,奈何生在帝王家
李璟
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 的长子 ,公元943年嗣位称帝,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 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
李璟即位后,改变李昪保守的政策,开始大规模对外 用兵,消灭马楚及闽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
因此而备受李煜的宠爱,二人常常布局厮杀,以此 消遣时光。
李煜词作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 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
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 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
《古今词话》语), 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公元975年,宋围金陵,李煜派使臣
惴惴而问:“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
赵匡胤昂昂而答:“尔谓父子者为两家,可乎?”“江南无罪,但 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乎!”
下阕转而描写夜景:“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诗人因怀人而入梦,因细雨而梦醒之后,在小楼上响起笙声,
细细追索梦境。缠绵的思绪,不写愁而愁思显现。
思考题
1 李璟的词风格怎样 2 李璟的词和冯延巳, 李煜词的风格异同。
李煜 生平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南唐中主第六子。宋建 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摊破浣溪沙》 赏析
李璟的词,已摆脱雕饰的习气,没有晦涩之病。 辞语雅洁,感慨深沉。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全词情景融为一体,气象 雄伟,意境深沉委婉,留有余韵, 可称词中之神品,不为过誉。
黄蓼园《蓼园词选》:清和宛转,词旨秀颖。 《南唐二主词辑述评》引《翰苑名谈》云:清雅可
诵。
李璟《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赏析
这是一首悲秋词。 主题————“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缘景
入情,此时已是深秋,如此的破败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九歌·湘夫人》云:“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二 者相较,前者悲苦,后者缠绵。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人间词话》评此二句云:“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 感。”
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怨声 载道。
好读书,多才艺。“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 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
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熙载、冯延已等饮宴赋诗 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 存词五首,其中《南唐二主词》收四首,《草堂诗余》
收一首。
李璟——《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 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42岁生 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
命人在宴会上下 牵机药 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牵机药
牵机药其实就是中药马钱子,马钱子的主要 成分是 番木鳖碱 和 马钱子碱。
据传,牵机药是一种烈性毒药,服用后肠胃 剧痛,引起全身抽搐不止,头足相就如同弯
对其的画,宋代郭若虚的《图书见闻志》曰: “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 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 惜无书画传世于后。
李煜 生平
从本质上李煜说是一个文人,一个很有才华的 词人,他很有情趣,也注重豪华的排场。
作为皇帝他没有 周世宗 那样的豪气和统一 天下的壮志,对于军事和安邦定国之术从来都 不感兴趣。
弓的形状。两手两脚,忽拳忽曲,头,或俯 或仰列,可称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叁种毒药。
李煜 生平
李煜从小多才多艺,文章出众,尤为擅长书法 和绘画。
他能书善画,对其书法:
陶谷《清异录》曾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樛 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 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 ‘撮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