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化学课堂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化学课堂心理
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和行为、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尊敬师长、自学互励等方面表现出来的。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是课堂心理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是由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治学精神、管理方式,特别是道德品质和行为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
教的心理环境是影响学生的认识发展的品行形成的决定因素。
教师的心理素质的优化、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展现,是维护和发展课堂良好环境的决定因素。
一、人格是创设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
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品质。
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已被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
同时,有关研究还表明,教师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情感是维持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条件
教书育人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程,知识的琼浆只有通过教法和情感等载体,才能输入学生的心田。
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最佳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
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情境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
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趣味是调节课堂心理环境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初中化学“绪言”时,什么是“火”,为什么会有“火”,铁可以烧吗,真的有“鬼火”吗……与“火”有关的问题的提出,必定能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这样设疑激趣,学生求知欲倍增。
还可用化学实验,如用庶糖做“黑馒头”,“魔棒”点灯等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还可用新的内容、新的观点、新的教具、新的板书等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
四、激励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研究表明“激励因素”能令心情舒畅,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
”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同学首先给予肯定,对有创新的同学给予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每次给予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
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去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快。
所以,激励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五、机敏是形成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措施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家庭、人际等都随时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都可能成为外来的心理应激源,因而需要有相应的应变能力,从而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心理失常与行为失态,面对课堂发生的意外事件,教师要保持镇定、冷静、理智、大度、豁达和宽容,要泰然处之。
教师要用热爱教学事业、广博的知识、严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灵活机敏地处理意外事件。
我在课堂上让一位学生演示“银镜反应”实验后,自己也动手做起来,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目的是想交代清楚实验成败关键,但在操作过程中却发现自己出了错,此时如果停下来重做或不做,必将影响教学气氛,而我继续做了下去,但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与前面实验对照,实验操作步骤有什么不同?是否会有“银镜”出现?这样巧妙地利用实物实验做对照实验,既使学生对成败关键有了深刻的印象,又避免了课堂上“空白”的出现。
六、“诱思”是营造课堂心理环境的主题
在当前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难道教师真这样苦,提高教学质量真这样累。
要改变这种苦教苦学的局面,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变教为诱,变学为思。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只有把循循善诱运用到学生的独立思考上,才会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
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化学科的特点,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课堂心理环境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究的话题,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健康的学生心理,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