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天气(地理研究性学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争与天气
从中国三国时的赤壁之战到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战争与天气从来密不可分。
天气对军事活动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不同天气条件对军事活动的影响往往不同,即使是同一种天气条件,也常常因指挥员和部队利用是否得当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总参气象水文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刘俊从气象、水文和空间天气三个方面来解读天气与战争的关系。
气象对战争的影响
风:大风和强烈的垂直气流是危及飞机飞行、导弹发射安全,影响火炮射击精度的重要因素;
云:低云影响侦察、射击、投弹,积雨云对导弹、火箭发射和飞机飞行安全威胁很大,云层对再入大气层的导弹弹头可以造成侵蚀从而增强或减弱核爆光辐射效应;
雾:大雾给飞机起降、舰艇编队航行、军种兵种协同作战等带来困难,雾层能使化学毒剂蒸气产生凝结、沉降和水解从而降低杀伤效能等,雾也可以作为“天然烟幕”,掩护部队的作战行动;
降水:暴雨、大雨和连续性降雨可引起山洪暴发、土壤流失和泥石流等灾害,从而冲毁军事设施。毛毛雨、雪会降低能见度,冻雨可使飞机、导弹外壳和雷达天线等积冰而影响性能;
沙暴:能引起电磁波衰减,干扰无线电通信,危害兵器和设备,强烈的沙暴卷起沙石可形成沙壁向前推进,使能见度接近于零。
典型战例——三国时,周瑜命诸葛亮造10万狼牙箭,限期3天。诸葛亮胸有成竹,准备战船20只,束草千担,在漫天大雾中把船驶进曹营。曹操误以为是周瑜偷营,吩咐乱箭齐发,于是使诸葛亮“借”得10万狼牙箭。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第三舰队遇强台风袭击,约800人死亡,飞机被毁146架,若干舰只沉没。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一场强沙尘暴使美军飞机被迫降落或停止起飞,通讯网络装备被毁,2架直升机坠毁,士兵全部被“驱赶”进入就近的散兵坑、军车和帐篷。
水文对战争的影响
海浪:能改变舰船的航向、航速,甚至产生船身共振使船体断裂,破坏海港码头、水下工程和海岸防护工程,影响雷达的使用、水上飞机和舰载机的起降、水雷布放、扫雷、海上补给、舰载武器使用和海上救生打捞等。小浪利于潜艇隐蔽接近敌方,大浪影响鱼雷发射和舰艇安全航行,不利于登陆作战;
潮汐:掌握潮汐发生的时间和高低潮时的水深是保障舰船航行安全,进出港口、通过狭窄水道及在浅水区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建设军港码头、水上机场,进行海道测量、布雷扫雷、救生打捞,构筑海岸防御工事,组织登陆、抗登陆作战和水下工程建设等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潮流:登陆作战中,乘涨潮顺流而入,利于部队登陆;逆流而行,会降低舰船速度,延长时间,增加登陆困难。潮流大的海区不宜布雷、施放水下障碍物和舰艇锚泊待机。
典型战例——二战初期,德军潜艇利用英国沿海潮流变化,潜入英国海军基地佛罗港,击沉近3万吨级的英国旗舰“皇家橡树”号后安全返航。
1982年马岛战争中,狂涛伴大雨,英军乘机夺回马岛。但同时由于风浪大、能见度差,英军一架直升机坠毁,21人丧生。
空间天气对战争的影响
对航天器的影响:高层大气阻力可使航天器动能减小,运行轨道高度降低,轨道收缩;宇宙间高能带电粒子不断轰击航天器表面,可造成航天器辐射损伤,更高能的粒子可穿过电子器件,在电子信号串中改变数据位,导致仪器发出混乱指令或提供错误数据;
对军用电磁通信、预警、导航定位的影响:当空间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无线电通信和雷达信号传输会受到影响,卫星微波通信也会因电离层扰动而降低通信质量。电离层闪烁可导致GPS卫星导航、定位误差高达几十米至几百米,甚至信号中断;
对战略武器使用的影响:当太阳爆发导致高层大气密度发生剧烈扰动的时候,导弹飞行的实际轨道将严重偏离预测轨道;
对人的影响:据估计,如果飞船在深空飞行或在磁层外进行舱外活动时,大约有十分之一的宇航员会受到致命剂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辐射。
典型事件——1982年12月26日,美国地球同步轨道业务4号卫星的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计,在太阳耀斑发出的高能质子到达45分钟以后失效,在一系列强磁暴袭击加利福尼亚海岸时最终完全损坏。
1989年3月空间大磁暴期间,低纬地区的无线电通信几乎完全失效,美国海军的4颗导航卫星被迫提前一年停止有效服务,飞机、舰船的导航系统失灵。
2001年4月3日凌晨,25年来最大的太阳X射线爆发事件,使我国的短波通信和侦测等用户系统受阻、中断约3小时。(夏群良、施永才)
通讯:记解放军总参谋部气象水文中心
当华夏大地上升起第一朵“蘑菇云”,当世纪大阅兵的足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当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遨游太空……在所有这些辉煌时刻的幕后,总有一群来自解放军总参谋部气象水文中心的科技工作者在观测风雨、号脉海天。
天气不是决定行动的唯一因素,但往往是必要条件。许多载入共和国史册的重大军事行动、重要国防科研试验,关键时刻都离不开气象水文保障。
20世纪60年代,为了制作原子弹、氢弹大气层试验外场烟云移动路径预报,气象中心一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在设备简陋、资料奇缺、任务紧迫的情况下,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准确预报了核爆炸的烟云移动路径,为核试验的成功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2002年,“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前夕,出现了罕见的持续低温,根据预报,发射日温度比规定最低发射气温低1.5摄氏度。箭在弦上,各系统都已做好准备,发射每推迟一天要花费数千万元的维持费用。气象水文中心高级工程师、载人航天工程气象水文保障专家组组长潘剑翔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位多年前在国外留学时曾签下“生死合约”闯进台风体内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学者深知,美国“挑战者” 号航天飞机就是因为低
温影响而机毁人亡。经过反复会商,中心作出果断预报,建议指挥部推迟一天发射。他们的意见被采纳了,“神舟”四号成功发射。
同样的波折发生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时,而这一次更为惊险:发射前一天,测控海区发回消息说,浪高可能会超过6米,不仅测控工作受到影响,测控船只安全也面临威胁;发射前夜,发射场风速突破了当地高空风的历史记录;飞船着陆前夕,着陆场浅层风速超过了安全风速……面对一个个坏消息,总参某部气象局局长刘建发紧锁双眉。计算、分析,订正误差,再计算、分析……气象水文中心的专家们昼夜奋战,最终向指挥部拿出了预报意见和决策建议。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如期升空。2003年10月16日凌晨,在绕地球飞行14圈之后,“神舟”五号安全降落。中央军委领导称赞说,气象为飞船发射选择了一个“金窗口”。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的领导感慨道,气象专家们真是神机妙算、呼风唤雨!
作为一支为军委、总部决策指挥提供气象水文战略保障的专业技术部队,战争,始终是气象水文中心关注的焦点。
2003年春,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远在千里之外的解放军总参谋部气象水文中心就以特有的敏锐投入了“战斗”。在缺少气象实况资料的情况下,中心收集整理了中东地区几十年来的气候数据,紧跟事态发展,严密监视伊拉克及周边地区的天气变化,在战争打响前14天就开始向军委、总部发布海湾地区滚动天气预报,并成功预报了战争期间的每一次转折性天气过程。
在别人的战争里锻炼自己为军事行动提供保障的能力,中心主任刘俊把气象水文中心称为战争“特殊的参与方”。
向战争学习战争,按照战争需求研究战争。1998年,中心开始攻克海洋气象水文保障这个世界性难题。3年后,他们的“全球海洋水文分析应用系统”被评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如今,中心又把探索的触角伸向了更远的空间环境,我军气象、海洋、空间环境“三位一体”的新型气象水文保障体系正在这里初显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