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旅游文化概论目录-沈祖祥

旅游文化概论目录-沈祖祥
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形成期
一、先秦:由神本走向人本的旅游文化
二、秦汉:多元开放、恢弘大度的旅游文化
第二节 旅游文化的勃兴期
一、士人漫游
二、宗教旅游
三、园林;自然山水的人性化
第三节 旅游文化的鼎盛期
一、隋唐:热烈奔放、丰富多彩的旅游
二、宋:内敛娴雅、意在理趣的旅游文化
第四节 旅游文化的发展期
第五节 旅游文化的转型期
第六节 世界旅游文化的历程
第四章 旅游文化的基础
第五章 旅游主体文化
第六章 旅游景观文化
第七章 旅游文化的特点
第八章 旅游文化的传统
第九章 旅游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主要考书目
后记
【作者简介】
沈祖祥,1963年生,上海崇明人。1981-1985年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工作。现为复旦大学旅游系副教授。涉猎较广,研究领域主要以中国古代史,特别是笋魏晋南北朝史为主。1991年起转攻旅游经济并专业从事旅游文化、旅游史和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论著有《旅游心理学》、《旅游与中国文化》、发表有《旅游史学科建设的若干构想》等论文20余篇。
第一章 旅游文化理论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一、经济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的理解
二、文化学角度的理解
第二节 文化的概念
一、文化的定义
二、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 旅游文化的概念
一、旅游+文化说——广议旅游文化
二、民族文化说
三、主体说与客体说
四、碰撞说
五、本书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旅游文化的结构
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的结合,是旅游的一个重要层面。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首先应从旅游和文化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着手。

旅游美学参考书目

旅游美学参考书目

旅游美学参考书目
以下是一些关于旅游美学的参考书目:
1.《旅游美学导论》—黄天平
2.《旅游美学研究》—黄天晟
3.《旅游美学》—张亚平
4.《旅游哲学:精神旅程的意义与滋养》—陈平原
5.《旅途的意义》—杜可风
6.《锦囊世界:旅行见闻与人文思考》—凯夫卡
7.《旅行的艺术》—阿尔贝·卡缪
8.《旅行与生命:毕加索的阿尔卑斯山旅行》—雨果·劳斯
9.《危地马拉笔记》—偉士·卡寧安
10.《世界游记》—马可·波罗
11.《意大利中古城市之旅》—李约瑟
12.《托斯卡纳游记》—鲁福
13.《梦之旅人:一个摄影师的世界旅行》—斯蒂夫·麦科里
14.《一千零一夜的旅行》—佩特拉·哈马赫科娃
15.《游记·夏洛特·勃朗特》—夏洛特·勃朗特
以上书目涵盖了旅游美学的理论、文化、艺术、哲学等方面,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旅游文化实训教材

旅游文化实训教材

旅游文化实验教学大纲(Tourism and Culture)(供四年制旅游管理专业2012级试用)课程编号:面向专业:旅游管理实验类别:专业课实验实验时数:6考核方式:考试实验总的目的与要求:通过实训将旅游文化学科中的理论知识点和原则性规定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要领,使学生在熟悉景区工作环境特点和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培养初步的适应能力,在策划、讲解、组织应变、景观调查等方面获得锻炼。

通过模拟景区作业实训,学生能够进行设计和撰写项目策划,做好接团讲解工作,并能进行安全维护,环境布置等。

其中:验证性实验0 %,设计性实验50 %,综合性实验50 %教材及参考书目:[1] 张文祥.旅游文化.第二版.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9[2]王明煊,胡定鹏.中国旅游文化.第一版.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 谢贵安.旅游文化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喻学才.旅游文化.第一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5] 赵荣光,夏太生.中国旅游文化.第一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6] 曹诗图.旅游文化与审美.第一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7] 仲富林.中国饮食文化.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8] 章海荣.旅游美学导论.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执笔人:蒯小群审核人:龚艳教学院长:刘曙霞《旅游文化》课程实训指导书洪波编写目录实训一旅游特色饮食线路设计实训二永宁寺参观与导游词讲解实训一旅游特色饮食线路设计实训时数:3课时实训目的:1、能够运用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编写美食文化、风物特产和旅游资源专辑。

2、通过调查,能够分析某一旅游地的美食文化、风物特产和旅游资源构成情况。

实训内容与形式:一、理论基础(一)中国菜肴的特点1、选料广泛,菜品繁多2、刀功精细,刀法多样3、精于火候,技法多样4、调料繁多,方法多样5、盛器讲究,追求完美6、医食同源,注重养生7、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二)中国菜系的分类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湘菜、徽菜、浙菜1、四川菜四川菜简称川菜,由成都、重庆两地的地方菜组成,还包括乐山、江津、自贡、合川等地的地方菜。

旅游管理授课方案

旅游管理授课方案

旅游管理授课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的迅速增长,旅游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本文提出一套完整的旅游管理授课方案。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旅游管理领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和趋势,掌握旅游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旅游行业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旅游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大纲1. 旅游发展历程及趋势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当前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旅游发展历程及趋势。

2. 旅游规划与设计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流程和步骤,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旅游规划与设计的核心技术。

3.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资源的种类、开发、利用和管理,使学生具备独立开发旅游资源的能力。

4. 旅游市场营销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市场营销的性质、特点和规律,以及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设计与实施,使学生能够掌握旅游产品设计、品牌营销等技能。

5. 旅游企业管理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企业运营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包括运营策略与组织架构、质量管理与客户服务、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等知识,使学生具备独立经营旅游企业的能力。

6. 旅游法律法规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法律法规及其在旅游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旅游法律法规的适用方法。

7. 旅游文化与生态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文化与生态保护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让学生了解旅游文化与生态保护对旅游业的重要性,掌握旅游文化与生态保护的管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授课、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团队作业、实地考察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配合,使学生在整个学期内逐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逐步深入了解旅游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在实际中掌握相应的运用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论文、期末考试和团队项目报告。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一篇旅游管理相关的论文,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呈现;期末考试将对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考核;团队项目报告主要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旅游文化学课件——概论

旅游文化学课件——概论

内Hale Waihona Puke 与学时安排章 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内 容 绪论 旅游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背景与旅游文化 山水旅游文化 古典园林旅游文化 建筑旅游文化 宗教旅游文化 饮食旅游文化 旅游与文化艺术 旅游企业文化 学时 3
自学
6 6 6 6 6 6 9
(三)文化的结构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 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 物质文化 具以及其他各种物质产品。 2、制度和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 制度和行为文化: 制度和行为文化 规范,包括经济制度、婚姻制度、法律制度等。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 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包括各种风俗习惯等。 3、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创造、提炼并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 精神文化 审美情趣、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的总和 。 三者水乳交融,互相依存。精神文化居于核心地位,它是文化发 展的动因,起支配制约作用;制度和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在人们行为 活动中的体现;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在物质产品 上的体现,
(四)文化的种类: 文化的种类
1.主文化和亚文化 主文化是在一定群体中共同奉行并占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 的文化。亚文化是在这一范围里相对处于次要状态的文化。 2.雅文化和俗文化 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的文化称为雅文化,文化程度较低的 群体的文化称为俗文化。 3.主文化和反文化 与主文化相反或对立的文化就是反文化。
社会性: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 地域性:不同的地域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形成独具特色的文 化内涵。 民族性:文化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 时代性: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文化的内容和功能都不同。 继承性:一种文化一旦形成,便在特定群体中代代相传。 变异性:人类在继承前辈所创造的文化成果的同时,又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从事新的文化创造 。

第二章 旅游文化

第二章  旅游文化
继黄帝之后,尧、舜、禹个个都是旅游爱好者。尧去西方 拜见西王母,此后到西方拜见西王母成为华夏帝王的西游情结, 只要有可能都做昆仑游。
舜死于“巡狩”南方,最终死于苍梧之野。其妻娥皇、女 英闻讯循迹寻夫,也身投潇湘。湘妃竹。
夏朝女以太康是历史上第一个因游玩而丧国的,整天耽于 游猎。继位两年后一天,他带着宠妃和亲信去游猎,竟然一去十 旬不归,不知去向,朝野为之一片混乱。后弈乘机造反,夺取政 权。
最后,山水比德说为旅游活动在人生中的崇高地 位的形成奠定了哲学和美学的基础。两千多年来, 中国人几乎无不受孔子这两句话的影响,到大自 然中去旅游赏美,美化心灵与激发艺术灵感。由 孔子所总结的欣赏自然美的传统,代代相续,流 传至今。欣赏,能得到美的巨大感染力,它能陶 冶性情,净化心灵,使人忘忧去烦,消除杂念, 到达纯净自由的精神境界。构成了“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游历名山大川,承天地之灵气,接 山水之精华的思想,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大特色。
1.以形媚道、澄怀味象的审美情趣的提高;
——儒家的山水比德说只注重自然美的社会属性,而忽 视了其自然属性,对自然美本身所具有的线条、形体、 色彩、气韵等美学内容,缺乏应有的关照。而以形媚道 则确认自然界存在的形式美。
山水比德说的意义
一方面反映了儒家重人伦的色彩,自然的美要经过 “人化”之后,要体现出一种伦理关系上的德,才 具有美的价值,带有一种牵强附会的感觉。
另一方面,又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山水比 德说将人类对大自然的恐惧转化为人类可以理解的 知己力量,将大自然从神秘异己变为理解亲和,表 明人的山水意识已经从神的羁缚中解放出来,因而 进入了人类与山水融合的新时代。
尚古观——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为文化遗产和文物 遗迹的保存立下了汗马功劳。尚故意识对后世的影 响:评价旅游景点越古越好;杜撰名胜,抬高身价; 沿波讨源,重视古人古事的介绍

旅游专业课程设置

旅游专业课程设置

1、旅行社管理Management of Travel Agency课程编号:053L01Y学分数:3 总学时:51 学时分配:讲课34,自主学习17先修课程:导游业务课程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行社的性质、业务、分类及其设立等基本知识,了解旅行社的经营、旅行社市场开拓、旅行社的竞争策略以及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基本原理和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旅行社服务和管理工作、提高旅游企业的管理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旅行社经营管理》,马爱萍编,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现代旅行社管理》,上海春秋旅行社、中国旅游出版社,1996年《旅行社管理》,杜江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2、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Tourist Business课程编号:053L02Y学分数:3 总学时:51 学时分配:讲课34,自主学习17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设计、员工招聘和录用、员工业绩的考评、薪酬及激励制度、人力资源培训和教育等旅游企业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在企业中运用,提高学生实际管理能力。

教材:《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赵西萍,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参考书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余凯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3、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Scenic Spots课程编号:053L06Y学分数:3 总学时:51 学时分配:讲课34,自主学习17先修课程: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景区的结构与构景原理、旅游景区规划、旅游景区开发投资与效益预测、旅游景区的经营活动管理、旅游商品开发和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管理等基本知识和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和原理进行旅游区的总体设计、旅游线路和旅游图的设计等。

《民俗与旅游作业设计方案》

《民俗与旅游作业设计方案》

《民俗与旅游》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民俗与旅游》是一门旨在探讨民俗文化与旅游业之间干系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了解到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珍爱和传承民俗文化。

二、课程目标1. 了解民俗文化的观点和特点;2. 掌握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和意义;3. 进修如何珍爱和传承民俗文化;4.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民俗文化的观点和内涵;2. 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和意义;3. 民俗文化的珍爱和传承;4. 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室讲授,介绍民俗文化的相关观点和知识;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当地的民俗文化景点,了解实际情况;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民俗文化和旅游业的看法;4. 教室演讲:鼓励学生进行教室演讲,展示对民俗文化和旅游业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1. 个人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民俗文化与旅游业干系的个人论文,包括对相关观点和案例的分析;2. 实地调研: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民俗文化景点进行实地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3. 小组展示:要求学生组成小组,选择一个民俗文化主题进行展示,并进行口头答辩;4. 教室讨论:每周安排一次教室讨论,讨论当下热点话题和进修心得。

六、考核方式1. 个人论文占总成绩的30%;2. 实地调研报告占总成绩的20%;3. 小组展示和口头答辩占总成绩的30%;4. 教室讨论和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0%。

七、教学资源1. 课程教材:《民俗与旅游》;2. 参考书目:《民俗学导论》、《旅游学概论》;3. 网络资源:民俗文化资料库、旅游业报告。

八、课程评判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干系,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旅游业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为《民俗与旅游》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修和理解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干系。

感谢您的阅读!。

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

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

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掌握旅游文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2.理解旅游行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3.掌握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4.具备旅游文化解读与传播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时程安排1.旅游文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2周)-旅游文化学的定义与意义-旅游文化学的学科特点与研究方法-旅游文化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领域2.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研究(2周)-旅游与文化的定义与内涵-旅游行为对文化的影响与变革-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塑造和限制3.旅游目的地文化特色(4周)-旅游目的地文化的概念与特点-旅游目的地文化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旅游目的地文化特色的表达与传播4.旅游文化解读与传播(4周)-旅游文化解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旅游文化的传播形式与策略-旅游文化解读与传播的案例分析5.旅游文化与旅游市场(2周)-旅游文化的市场价值与影响-旅游市场对文化的需求与反哺-旅游产品的文化定位与开发6.旅游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周)-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文化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的影响与倡导-旅游文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传承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

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文献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和参考书目1.主教材:《旅游文化学导论》2.参考书目:-《旅游文化与旅游学概论》-《旅游与文化:旅游学基础教程》-《旅游与地理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景观》-《旅游文化传播与解读》-《旅游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资源与开发》五、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占比:30%-课堂表现与参与度:10%-小组讨论与报告:10%-作业与项目:10%2.期中考试占比:30%-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3.期末考试占比:40%-题型:综合题、分析题、论述题六、教学团队与资源本课程由旅游学院专业教师授课,学院配备多媒体教室、实地考察资源等教学资源,可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和实践机会。

《旅游学概论》课程介绍

《旅游学概论》课程介绍

《旅游学概论》课程介绍一、课程概述《旅游学概论》是一门介绍旅游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的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旅游的定义、发展历程、影响因素、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以及旅游市场的特点等内容。

同时,本课程还将介绍旅游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日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内容1.旅游概念与发展:介绍旅游的定义、类型、特点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分析旅游对经济、文化、环境等领域的影响。

2.旅游经济学:介绍旅游需求与供给的关系,解析旅游经济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讨论旅游对经济增长、就业和贸易的影响。

3.旅游市场与消费者行为:分析旅游市场的组成、运作机制和特点。

研究旅游者的行为决策过程,包括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产品购买等方面的因素。

4.旅游规划与管理:探讨旅游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介绍旅游资源评价、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目的地营销等内容。

5.旅游文化与社会:研究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旅游现象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讨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6.旅游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旅游研究的能力。

包括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

三、教学方法1.授课:采用讲解、示范、举例等方式,讲解旅游学概念和理论框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2.研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较小的团体中共同研究、探讨和解决问题。

通过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实践活动:组织旅游实地考察和实践实习,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旅游行业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同时,学生也将利用实践机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探讨旅游业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综合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实践作业和期末考试等。

其中,平时成绩考核包括课堂作业、小组研讨和实践报告等。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1.《旅游学导论》周恩来中国旅游出版社2024年版2.《旅游经济学》王庆华中国旅游出版社2024年版参考书目:1.《旅游学理论与实践》王宏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2.《旅游规划与管理》罗伟杰中国出版社2024年版3.《旅游市场学》王刚暨南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六、预期成果通过学习《旅游学概论》课程,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和知识:1.理解和运用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

199 旅游管理类综合能力参考书目

199 旅游管理类综合能力参考书目

199 旅游管理类综合能力参考书目《旅游管理类综合能力参考书目》是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该书汇集了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文化传播、旅游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是帮助学习者全面掌握旅游管理相关能力的重要指南。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按照知识的文章格式,为你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综述《旅游管理类综合能力参考书目》是为了帮助旅游管理类学习者全面掌握相关能力而编写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它既包含了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又涵盖了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文化传播、旅游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有效提升自己在旅游管理领域的综合能力。

二、深度探讨1. 管理学《旅游管理类综合能力参考书目》中关于管理学的部分,涉及了领导力、组织行为、决策理论等内容。

这些理论和方法对于培养学习者的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良好的管理能力能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组织和协调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为旅游企业的发展注入动力。

2. 旅游经济学在现代旅游产业中,经济学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旅游管理类综合能力参考书目》对于旅游经济学的介绍较为全面,包括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投资分析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旅游产业的运作规律,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3. 文化传播旅游与文化传播密不可分,这也是现代旅游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旅游管理类综合能力参考书目》中对于文化传播的部分,从文化差异、沟通技巧、跨文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知识,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为自己的旅游工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4. 总结回顾通过对《旅游管理类综合能力参考书目》的深度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对于学习者的学习和成长意义重大。

它不仅帮助学习者建立起扎实的管理基础,还能够提升其在经济学、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这些能力将成为学习者在旅游管理领域立足的重要保障。

导游基础知识参考书目

导游基础知识参考书目

《导游基础知识》参考书目:《中华文化史》.周天瑜等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化概论》.李宗桂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中国传统文化》,顾建华编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邵骥顺编著,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喻学才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旅游与中国文化》.沈祖祥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现代旅游文化学》.马波编著,青岛出版社1998年出版。

《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吴祚来,陈宏仁编著,江西美术出版。

《旅游文化论文集》.白槐编著,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年出版。

《中国山水审美文化》.任仲伦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旅游与生活文化》.杨乃济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陈传康、刘振礼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国旅游地理》.刘振礼等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

《旅游地理学》.雷明德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旅游地学》,辛建荣等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观赏树木学》.陈植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年出版。

《中国风物志》.北京旅游出版社,1989年出版。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民俗学》,乌丙安编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

《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出版。

《中国民俗旅游》,巴兆祥编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罗竹风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道·仙·人》.陈耀庭等编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出版。

《中国宗教纵览》.周燮藩等编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

《道教基础知识》.曾召南等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华夏诸神》.马韦田编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出版。

《佛教与中国文化》.文史知识编辑部编著,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

旅游学概论参考书目

旅游学概论参考书目

旅游学概论参考书目1、刁宗广主编:《旅游学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王娟主编:《旅游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王明星主编:《旅游学基础教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版4、周武忠主编:《旅游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常莉主编:《旅游学概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6、刘住著:《旅游学学科体系框架与前沿领域》,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7、李云霞等编著:《旅游学概论:理论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版8、李洁、李云霞主编:《旅游学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9、孙月婷、蔡红主编:《旅游学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0、克里斯·库珀等编著:《旅游学:原理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1、董观志主编:《旅游学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2、马洪元主编:《旅游学导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3、查尔斯·R·格德纳、J·R·布伦特·里奇著:《旅游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4、王晓云、张帆编著:《旅游学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版15、王兆明主编:《旅游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16、王雅红、何新胜编著:《旅游学原理与西北文化旅游》,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7、许春晓主编:《旅游学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8、董观志主编:《旅游学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9、安应民主编:《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20、李丽、范智军主编:《旅游学概论》,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21、傅云新、蔡晓梅主编:《旅游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2、唐宇主编:《旅游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3、陶汉军编著:《旅游学简明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4、李伟主编:《旅游学通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5、李冠瑶、刘海鸿主编:《旅游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6、李肇荣、曹华盛主编:《旅游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7、袁俊主编:《旅游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8、蔡敏华主编:《旅游学概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29、高国兴,、高尚卿主编:《旅游学概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30、邹春阳、单纬东主编:《旅游学教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31、李天元编著:《旅游学概论-5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2、王洪滨主编:《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年版33、傅云新编著:《旅游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4、石长波主编:《旅游学》,概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5、李天元主编:《旅游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6、方相林主编:《旅游学概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7、乔正康主编:《旅游学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8、黄福才编著:《旅游学概论-第2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9、苏勤主编:《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0、赵长华主编:《旅游学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41、李天元编著:《旅游学概论-第4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2、马勇主编:《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43、刘伟、朱玉槐著:《旅游学》,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年版44、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旅游学概论-2版》,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45、谢彦君等编著:《旅游学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6、田里编著:《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7、李天元、王连义编著:《旅游学概论-第三版》,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8、李天元著:《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49、[美]麦金托什著:《旅游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5年版50、李天元、王连义编著:《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51、邓观利著:《旅游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9 旅游管理类综合能力参考书目

199 旅游管理类综合能力参考书目

199 旅游管理类综合能力参考书目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旅游业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要在旅游管理行业取得成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全面丰富的综合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提升旅游管理类综合能力,我整理了以下书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基础知识类1. 《旅游概论》这本书是旅游管理类的入门教材,对于了解旅游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非常有帮助。

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旅游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发展趋势,是了解旅游行业的必备之书。

2. 《旅游心理学》旅游管理者需要了解游客的心理需求,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游客的行为动机、旅游态度和旅游满意度等心理因素,对于提升服务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非常重要。

三、管理类3. 《旅游管理学》这本书涵盖了旅游企业的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旅游管理的各个环节。

对于想要在旅游业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来说,这本书是非常有价值的。

4. 《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本书介绍了旅游经济的基本理论和现实应用,包括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消费和旅游投资等内容,对于了解旅游产业的经济特点非常有帮助。

四、营销类5. 《旅游营销学》这本书介绍了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和实践,深入探讨了旅游市场的特点和营销手段,对于想要在旅游行业进行营销工作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参考书。

6. 《旅游服务管理》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这本书介绍了旅游服务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包括旅游服务设计、实施和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非常有帮助。

五、实践类7. 《旅游管理案例分析》这本书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读者了解旅游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对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8. 《旅游项目策划与管理》旅游项目的策划和管理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这本书介绍了旅游项目的整体规划和细节管理,对于想要开展旅游项目的人来说是一本必备书目。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的全部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旅游文化概论》课程教案五、考核方式考核的方式:考查(其中平时成绩占40%)六、具体教学内容设计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在初步掌握旅游和文化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明确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的本质特征,从而认识旅游和文化互相依存关系和提高旅游者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二、主要内容:第一节旅游文化概述一、文化与旅游文化释义二、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第二节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一、旅游文化的特征二、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第三节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一、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旅游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难点:中国旅游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四、学时分配:4学时五、授课方式与手段:课堂多媒体教学六、参考书目:▪(1)柳诒微编著.中国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2)向仍旦编.中国古代文化史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3)沈祖祥主编。

旅游文化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4)甄尽忠主编。

中国旅游文化.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5)余秋雨著。

文化苦旅.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七、思考讨论题:1.什么是文化?如何理解文化的含义?2。

什么是旅游文化?如何理解旅游文化以及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3。

如何分析旅游文化的构成体系?理解旅游文化的构成对从事旅游工作有什么现实意义?4.文化在旅游业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5.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关系?第二章旅游山水文化一、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山水景观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价值,提高山水审美意识和鉴赏水平。

地区旅游业发展参考书目

地区旅游业发展参考书目

地区旅游业发展参考书目
地区旅游业发展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知识的复杂课题,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

以下是一些参考书目,涵盖了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领域,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1.《地区旅游规划与开发》(作者,刘国华)该书系统介绍了地区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涵盖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规划、旅游环境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了解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框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地区旅游经济学》(作者,李兴旺)该书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包括地区旅游产业链、地区旅游投资与融资、地区旅游经济效益评价等内容,对于理解地区旅游业的经济特征和运行规律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3.《地区旅游资源论》(作者,王志刚)该书系统介绍了地区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开发利用等内容,对于理解地区旅游资源的本质和特点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有助于深入挖掘地区旅游资源的潜力。

4.《地区旅游管理与服务》(作者,张宏伟)该书主要介绍了地区旅游管理与服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包括地区旅游管理体系、地区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地区旅游市场营销等内容,对于了解地区旅游业的管理与运营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5.《地区旅游文化与传播》(作者,陈明)该书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地区旅游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传播方式,包括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播、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等内容,对于理解地区旅游业与文化的关系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以上书目涵盖了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多个方面,希望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当然,地区旅游业发展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课题,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书籍和文献资源,希望你能够根据具体需求进一步深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文化部分参考书目[美]艾尔·巴比着《社会研究方法》李银河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法]菲利普·李·拉尔斯着:《世界文明史》罗经国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常璩:《华阳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陈育德着:《西方美育思想简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重庆宗教》,重庆出版社2002年重庆市文化局:《壮丽的长江三峡文化长廊》,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荷]弗兰斯·德瓦尔,李志磊等译:《猴·猩猩的故事》,海南出版社,2003年邓平等:《重庆旅游完全手册》,重庆出版社2003年邓永进:《民俗风情旅游》,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京),1984年樊纲:《全球化与中国》,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冯沪祥:《从中国美学看民族精神》,载《中华易学》(台)1985年,6卷8期冯国玉等编:《千奇百怪的大千世界》,山东友谊书社,1988年易卜拉欣·冯今源等着:《伊斯兰教文化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年高小刚《图腾柱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法]雷纳·格鲁塞:《蒙古帝国史》龚钺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韩儒林:《元朝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龚源鼎:《小三峡之旅》,北京出版社,1993年郭跃、张述林:《旅游资源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年古朗士着:《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李玄伯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1月,影印本。

顾建光编译:《文化与行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美]威廉·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何新:《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古希腊]赫西俄德着,张竹名、蒋平译:《工作与时日·神谱》商务印书馆,1997年[美]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胡昭曦:《宋蒙(元)关系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黄海德,李刚:《简明道教词典》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蒋冰海《美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商务印书馆,1962年[美]塞·诺·克雷默着《世界古代神话》魏庆征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波斯]拉施特:《史集》,余大钧周建奇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廖伯康等主编:《四川旅游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赖辛格, 特纳着,朱路平译:《旅游跨文化行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年李克勇主编:《重庆旅游文化专题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理查德·利基,吴汝康等译:《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林惠君:《巴蜀旅游文化》,重庆出版社1995年林松:《古兰经知识宝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林忠亮,李明:《巴山蜀水的民俗与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4年刘安:《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刘道平主编:《钓鱼城与南宋后期历史——中国钓鱼城暨南宋后期历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重庆出版社,1991年刘歆:《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罗兹柏、张述林:《中国旅游地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罗秉芳等选译《佛经故事选》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年[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冯承钧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许金声等译,三联书店,1986年南怀谨:《禅宗与道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潜明滋:《中国神话学》,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乔修业:《旅游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仇春霖:《大学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仇春霖《美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任桂园:《大巫山文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邵骥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1996年1-5期陶洁等选译:《古希腊罗马神话一百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王洪滨:《旅游学概论》,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年。

王柯平:《旅游审美活动论》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年王钟印:《中国旅游地理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1994年王柯平:《旅游美学新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年王毅着:《江山重庆奇迹之乡——重庆文化的壮美基调及其经济潜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王毅、傅晓微:“A New Theoretic Framework on Tourism: Modern Tourism andTour-promotism”,(亚太旅游协会第五届年会Asia Pacific Tourism Association Fifth Annual Conference参会论文打印稿),1999年[德]维尔纳着:《人类文明编年纪事》龚荷花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年武世珍:《神话学论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年[南]S·翁科维奇:《旅游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俄语室塞语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许有为:《中国美育简史》,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杨冠雄主编:《西南旅游资源开发与布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杨利慧:《女娲的神话与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附图袁珂:《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袁珂,周明编:《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袁庭栋:《巴蜀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阴法鲁,许树安主着:《中国古代文化史》,1-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雍万里:《中国自然地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喻学才:《近七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上下)》,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经济》1997年2期张庆威,章立源:《加强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见《群言》1997年4月张映勤:《佛道文化通览》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张永安:《巴渝戏曲舞乐》,重庆出版社2004年张云飞着《天人合一——儒学与生态环境》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钟世伦:《南北文化与美学思潮》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中国旅游文化学会编:《旅游文化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庄锡昌等《多位视野中的文化理论》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朱洪国:《旅游与导游》,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日]洼德宗:《道教入门》萧坤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美育双月刊》1989-,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台北:台湾省台北市南海路47号《重庆市市中区文化艺术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四川历史研究文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宋史》卷416,《余玠传》《元史》本纪卷3《宪宗》《万县地区文化艺术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Abbs ,Peter,(1942-).A is for aesthetic :essays on creative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 FalmerPress,1989.Alexondria, Mongol Conquests:Time from AD1200~1300,Amsterdam:Time-life Books,1989.Allsen,Thomas T. Mongol Imperialism:The Policies of The Grand Qan Mongke in China, Russia, and the Islamic Lands,1251~1259.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Beaver ,Allan.1934-,A dictionary of travel and tourism terminology,2002.Best, David. The rationality of feeling :understanding the arts in education ,1992.Boyle,John Andre. The Mongol World Empire 1206~1370.London:Varioum Repprints,1977.Chambers, Devil's Horsemen:The Mongol Invasion of Europe. London:Weidenfeld and Nicolson,1979.Christian,David. (1946- ).A history of Russia, Central Asia, and Mongolia. Oxford ; Malden, Ma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8.Cleaves,Franxis Woodman (ed.&trans.),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 Cambridge, Mass & London,1982.Dervaes, Claudine. The Travel Dictionary. Tampa, FL: Solitaire Pub., 1992.Echtner, . & . Janal. “The Disciplinary Dilemma of Tourism Studi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24:868-883.Eagleton,Terry,The Idea of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0.Franke, Herbert. (1914-)China under Mongol rule Brookfield, Vt. : Variorum, 1994.Hodgson, Peter, ed. Dictionary of Hotels, Tourism and Catering Management. Cambridge: Peter Collin Pub. Ltd. 1997.Harris, Robert and Joy Howard. Dictionary of Travel,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Terms. Melbourne: Hospitality Press,1996.Kooy ,Michael John. 1969-,Coleridge, Schiller,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2002.McIntosh, . &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1995.Medik, S.. Dictionary of Travel,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Oxford:Butterworth-Heinmann,2003.Metelka, Charles J.,ed., The Dictionary of Tourism. Merton House Miller. A study of Schiller's "Letters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1986.Morgan,.”The Mongols in Syria,1260~1300”in Crusade and Settlement(ed Edbury, .)Cardiff. 1985.Murray, Patrick Timothy 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 aesthetic theory from Kant to Schiller 1994Nicolle, David ; plates by Richard Hook, The Mongol warlords : Genghis Khan, Kublai Khan, Hülegü, Tamerlane Dorset : Firebird Books, 1990.Patema ,Trevor. Key concepts :a guide to aesthetics, criticism, and the arts in education,1991.Saunders,. Muslims and Mongols:Essays on Medieval ,NZ,1977.Smith, Ralph A..The sense of art :a study in aesthetic education,1989.Smith,.”Ayn Jalut:Mamluk Success or Mongol Failure”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XLIV/2,1984.Stuart,Kevein C.,The Mongols In Western/ American ,.:Edwin Mellen Press,1997 Thorau,P.”The Battle of Ayn Jalut:A Re-examination” in Crusade and Settlement. 1985.Turnbull,Stephen. Genghis Khan & the Mongol Conquests,1190-1400. NewYork :Routledge,2003.Webb ,Edwin,(1943-),Literature in education :encounter and experience,1992.A study of Schiller's "Letters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19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