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2课时)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两课时)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大洲和大洋”是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是理解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的前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地球的“海洋与陆地”这一基本面貌有初步的认识,为后续学习世界的气候、人口、经济等内容奠定基础。
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结构教材首先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比例入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这一基本特征。
接着介绍了海陆分布的特点,如海陆分布并不均匀等。
然后详细阐述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世界海陆分布的空间概念。
教材中配有丰富的图表和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掌握知识,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七年级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对地球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对于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
他们对一些常见的地理事物名称可能有所耳闻,但对大洲和大洋的具体分布规律、相互位置关系等知识较为模糊。
(二)认知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直观、生动的图像和实例比较感兴趣,但对于一些抽象的地理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还相对较弱。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提高思维能力。
(三)学习特点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对知识理解不透彻等问题。
同时,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发言的意愿较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能够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第三章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现象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关注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教材从设计上更注重从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进行选材,从培养学生兴趣角度选材,本章内容既是今后分区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树立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的思想,体现地理学科的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二、课标解读2022版:阅读某地区降水资料,并据此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降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学生会很容易接受。
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对录像、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四、教学目标1.识降水——结合日常生活了解降水的概念和主要形式。
2.测降水——了解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3.绘降水——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4.析降水——掌握降水量柱状图阅读的一般方法,学会分析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难点: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六、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方法、画图法、探究合作法的综合运用。
季节分配有什么特点?技巧点拨:从降水的季节分配来看,A、B 两地有什么不同呢?学会技巧点拨后,合作探究根据南昌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及降水量柱状图,思考下列问题。
(1)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2)哪个月份降水量较少?(3)家乡南昌的降水是夏季多还是冬季多?(4)南昌的年降水量大概为多少毫米?(出示南昌市近 20年的年降水量)降水不仅有季节变化,也有年际变化。
这是南昌市近 20年的年降水量情况,通过图中折线的起伏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承接:分析完南昌市降水的变化特点之后,我们把目光转向世界,来看看北半球4位驴友的朋友圈。
地理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3.2 世界的地形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1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山高与海深相差悬殊。
(二)认识陆地地形结合第一章的内容进行复习,将知识进行串联。
(三)世界主要地形区及分布出示世界地形图1.认识山地: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山地的分布较为醒目。
很多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称为山脉。
出示世界著名的山地景观图。
2.认识高原: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 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
世界上高原的分布较广。
出示世界著名的高原景观图。
3.认识平原: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
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4.列举我国著名的丘陵。
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5.请在图中找到世界主要盆地。
塔里木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四)自主学习,交流展示:(五)归纳整理,交流纠正:欧洲:以平原、山脉为主;非洲:以高原为主南美洲: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海洋底部与陆地表面一样,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一)认识海底地形类型出示海底地形示意图(二)了解海底地形的特征1.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补充认识:(1)我国是拥有大陆架最多的国家2.大陆架有丰富的矿藏和海洋资源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的巨大坡度,海水深度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
世界上最陡的大陆坡是斯里兰卡岸外大陆坡,其坡度达35°—45°。
3.洋盆:是指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
4.洋中脊是指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一)读图辨认,互动交流从海底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二)互动交流1.认识大陆架的位置2.从图中找出大陆架的位置,从模型图中认识其特征。
3.读一读,图中指认。
4.读一读,观看视频,了解洋中脊的底山脉。
大西洋中脊亦称中大西洋海岭,是沿大西洋南北轴线延伸的海底山脊。
它位于洋盆中部,在一系列延伸到大陆岸边的平坦的深海平原之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读图思考:发现气温逐步升高观看熟悉的天气预报材料,激发探究的欲望。
观测仪器主要有温度计、1.互动交流:(1)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度,一般用℃ 表示。
(2)确切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的气温,是用放置在气象台装置气象观测仪器的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定。
2.读一读:请正确读出四个时间点的气温。
8时:8℃时各进行一次。
2. 引导学生读气温——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
温馨提示: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刻度平行奥!3.气温的计算怎样求出日平均气温?追问: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月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之和/12 4. 气温的变化—日变化出示一天中气温的变化:(1)气温最高值是多少?出现在什么时间?(2)气温最低值是多少?出现在什么时间?(3)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是多少?引入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4)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怎样的?5. 气温的变化—年变化(1)最高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出现在几月?(2)最低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出现在几月?(3)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是多少?(4)一年中,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怎样的?6.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南北半球海洋与陆地的最高与最低气温。
7.方法指导—如何正确判读气温变化曲线示:7.分析归纳:学会析图方法。
该地1月气温最低,随后气温逐渐上升,7月气温最高,然后气温逐渐下降。
北半球8.掌握方法,学会绘制完成学案中的资料绘制(1)该地气温在一年内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2)该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8. 引导学生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出示资料,引导学生练一练,并对比得出气温年较差的大小。
1.按照问题提示分析归纳:等温线:同一时间,气温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2.探究世界等温线分布规律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含两课时)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地理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要求学生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根据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
内容要点说明【海陆分布】1.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面貌的基本特征,并且影响着地球表面其他地理要素的分布格局。
因此,教材以“海陆分布”为题,开门见山地点出了全球海陆分布大势。
2.关于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大势,教材课文主要说明了两点:一是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比例(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二是海陆分布的特点(即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教材图3.3“陆半球和水半球”中,水陆半球是根据地表海陆分布状况而划分的两半球,水半球是海洋面积最大的半球,陆半球则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
但即使是在陆半球,也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这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提供素材和思路。
【七大洲】1.这部分内容是对海陆分布内容的具体化,主要包括大洲的概念,七大洲的名称、轮廓、面积和分布。
教材图3.4表示七大洲的轮廓和面积,重点不是让学生记忆概念和数据,而是读图识别。
2.教材图3.5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常见的地图。
图中展示了这样几条信息:第一,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第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对位置;第三,七大洲的界线;第四,东半球和西半球海陆分布的情况。
3.教材图3.6以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为例,说明大洲界线是如何划定的。
亚洲与欧洲的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全部为天然界线。
亚洲与非洲的界线:苏伊士运河,为人工界线。
4.教材图3.7用一幅巴拿马运河局部的景观照片,形象直观地展示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让学生对运河和洲界有进一步的认识。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世界的地形》同步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在巴基斯坦,人们用“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这样诗歌般的语言来赞颂中巴友谊。
——摘自习近平在巴基斯坦《战斗报》和《每日新闻报》发表的题为《中巴人民友谊万岁》的署名文章,2015年4月19日你知道在地球上是山更高还是海更深吗?计算:地球表面最高点和最深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山高与海深相差悬殊,地表形态复杂多样。
陆地地形1.5种地形类型依据下图,判断地形类型,并说出理由。
①平原海拔在200m以下,起伏很小,平坦广阔;②高原海拔在500m以上,地面坦荡,边缘陡峭;③盆地中间低,四周高;④山地海拔在500m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⑤丘陵海拔在200-500m,起伏较小,坡度和缓。
2.认识世界主要山脉山地的分布较为醒目,很多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称为山脉。
活动:找到世界陆地地形之最,并说出它们位于哪个大洲?①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②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③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④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拓展1: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河的重要水源。
拓展2: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
拓展3:巴西高原是南美洲东部位于巴西境内的广阔高原,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拓展4: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面积超过2,000,000平方公里。
其地理位置横跨赤道两侧,刚果盆地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
【课堂练习】1.阅读世界地形图,将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区名称或位置填入下表。
a.刚果盆地b.青藏高原c.阿尔卑斯山脉d.安第斯山脉e.东欧平原①亚洲中南部②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③北美洲西部④南美洲中部2.从大洲角度概括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第三章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A预报气候 B 说明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C 说明天气与农业的关系 D 说明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3. 收看天气预报时,如果看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卫星云图为绿色,那么此时该地区为( )
A 晴朗天气
B 多云天气
天气
展示几张图片,看图说出天气。
引导学生说出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晴、阴、风、雨
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旗状况,时刻在变化的。
学生看图判断天气。
学生概括天气的特点。
通过观看图片并分析对比,总结得出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过渡]思考:下列描述北京大气状况的词语也是天气吗?(春季温暖多风
、秋季凉爽少雨)
教学设计
课 题
多变的天气
课时安排
1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方面
1.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学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二)能力方面
借助多媒体设备,从感性的生活材料入手,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天气的特点,学会描述天气;通过组织游戏,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熟悉常用天气符号,认识卫星云图。
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学生通过观看天气预报小视频,并思考播报了哪些内容。
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培养学生看图和读取信息能力。
卫星云 图
卫星云图上,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不同的颜色,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不同颜色的含义。
展示卫星云图。
绿色:陆地
蓝色:海洋
白色:云区。(云层越厚降水的概率越大)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海陆的变迁》同步高效教学设计
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
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
沧海桑田东晋时期,《神仙传·王远》记载:“麻姑降于蔡经家,自言曾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蓬莱之水也浅于旧时,或许又将变为平地”。
这则成语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桑田: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地壳的变动①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想想这是为什么呢?②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③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会不断扩大?播放视频:荷兰的填海造陆。
知识拓展:①迪拜的棕榈岛棕榈岛由填海造地而成,包含一系列人造岛屿,从高空俯瞰时形状像一棵棕榈树。
②香港国际机场——填海造陆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有数最繁忙的机场,国际客运量位列世界第五,国际货运量更称冠全球。
从香港国际机场出发,可于五小时内飞抵全球半数人口居住地。
归纳:海陆变迁的原因自然原因(主要):①地壳运动②海平面升降人为原因:人类活动世界地图上的启示1.地球海陆轮廓如何形成的?关于地球上海陆的争论存在运动论和固定论的观点。
2.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科学家魏格纳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满脸疑惑。
“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里再也不能平静,“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魏格纳开始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从古生物化石、地层结构等方面找到了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吻合的一些证据。
1912年,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尽管这个假说当时未能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支持,但它打破了地球“海陆分布的固定论”:的思想禁锢,帮助人类重新认识地球。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主要介绍了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的测量指标以及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天气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于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天气知识的理解仅限于表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提高他们对天气知识的系统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的测量指标,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的概念及其与气候的区别。
2.天气的测量指标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天气现象。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调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户外观察和调查所需的器材和工具。
3.教学PPT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天气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的测量指标,以及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天气现象。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户外观察到的天气现象,总结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新人教版
1.拓展资源
-科普文章:《自然地理》、《气象学报》等期刊发表的有关气温变化与分布的研究文章。
-纪录片:如《地球脉动》、《气候变化之谜》等,通过视觉影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气温变化与分布的规律。
-气温数据集:国家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等机构发布的气温数据集,供学生进行数据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如ArcGIS、QGIS等,用于展示和分析气温分布的空间数据。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掌握气温变化的规律。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目的明确:板书设计应紧扣“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这一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准确精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气温变化与分布的规律。
-结构清晰:板书应按照气温变化的日变化、年变化以及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进行组织,条理分明,便于学生跟随教学思路。
-简洁明了: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文字,使用图表、图像等直观表达气温变化与分布的规律。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3.1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2课时)一、课程标准1.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2.阅读世界地图,说出四大洋的分布。
二、教学目标1.区域认知:能够根据地图,说出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描述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综合思维:通过观察地图,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轮廓,分析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情况。
3.人地协调观:认识大洲和海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海洋、陆地等环境的意识。
4.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地球仪或相关地图,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描述世界的海陆面积比例和分布特点;识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轮廓及其相对位置关系。
2.难点:识记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分析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四、教学方法读图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讲授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世界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中看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水球”。
古人在给地球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观点。
教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地球看上去是“水球”的奥秘,去认识地球的海洋和陆地。
【新课讲授】一、海陆分布1.海洋与陆地阅读课本44页第二段文字,说说: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是如何形成的?观察地球仪我们可以发现,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形成海洋;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成为陆地。
2.海陆面积的比例阅读课本44页第二段文字及图3.2,描述:海陆面积的比例?根据计算,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约占29%(图3.2)。
概括地说,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3.海陆分布(1)观察地球仪,并阅读课本45页,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从地球仪上我们还可以看出,地球上广大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则被海洋分隔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而且世界的海陆分布也很不均匀。
(2)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集中在哪个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三章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三章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全章)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案/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第三节水资源教案/
综合探究三认识我国的主要矿产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的基本特征。
2、了解我国各类自然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的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突破方法:
对于自然资源的分布一定让学生结合地图学习。
必须通过地图,让学生对各个矿产资源的位置把握准确。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突出以下几个......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学目标
1.态度目标:能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的国情,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实施具体行动督促他人及自身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地理的重要内容,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以及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内容涵盖了天气与气候的定义、气团与气旋、气温与降水、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变化等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天气与气候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难点:气团与气旋、气温与降水、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变化等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气与气候的知识。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天气与气候的图像和数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案、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收集天气预报、气候数据等实际案例资料。
3.安排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天气预报和气候数据,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气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对天气与气候有什么认识?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解释天气与气候的形成原因。
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例如,分析我国南方的雨季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北方沙尘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2课时)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世界的地形”是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地形知识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基础,它与气候、河流、人口分布等方面的知识紧密相关。
通过对地形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后续地理知识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地理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材内容结构教材首先引入地形的概念,让学生对地形有初步的认识。
接着讲述了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重要概念,为理解地形的高低起伏提供量化标准。
随后详细介绍了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包括它们的特征、海拔高度范围等内容。
之后重点阐述了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原理与判读方法,这是教材的核心部分,培养学生从平面图形获取立体地形信息的能力。
教材还配有丰富的图表、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形相关知识。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七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地球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地形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少。
他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山、平原等地形名词,但对其准确的概念、特征和区分方法缺乏系统认识。
(二)认知能力此阶段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理解,但对于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需要借助具体实例和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引导才能掌握。
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力,但观察的准确性和深度有待提高。
(三)学习特点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等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自主探究和归纳总结能力相对较弱。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等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并能描述其特征。
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原理与判读方法,能够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3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章单元导学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1.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和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4.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5.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6.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天气与气候》是七年级地理的基础章节,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
教材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年龄特点,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生动化。
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气候有关的图片、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教育理念。
从教学内容上看,本章包括多变的天气、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四个部分。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让学生明确天气的概念及特点,从时间上、变化上来讨论并能区分天气和气候这两个概念的差别;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天气预报,熟悉天气符号;让学生学会判断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指数之间的关系。
这一节课是对天气常用名词的解释,为后三节课做铺垫。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是本章的重点,学习此部分的内容,要注意以图析文,通过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说明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注重对等温线的学习,将其与等高线等进行对比练习。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本章的第二个重点,其中降水量柱状图的识别是本节的重点,也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通过讲解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让学生归纳总结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降水量的因素。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是对第一节第二节课的具体应用,重点介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以及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陆地地形》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
《陆地地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世界的地形》是对上节《地球海陆分布》的细化。
地形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
这一节内容它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学情分析从学习特征来说自我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较强。
认知能力、信息搜集、归纳能力较差。
从心理特点来说好奇心强、表现欲强。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2.理解并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3.能指出世界陆地两大著名山脉带的组成及分布。
4.能在地图上找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世界陆地两大著名山脉带的组成及分布。
难点:世界陆地两大著名山脉带的组成及分布。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以教师给出目标任务——学生分组探究完成——师生总结——练习巩固的方法进行教学。
本节共有四个知识点分成四个任务:(一)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学习采用自学。
(二)五种陆地地形采用看图描述、列表总结、手势演示或画图学习。
(三)两大山脉带的学习采用读图、记图的学习方法。
(四)世界陆地地形之最采用读图、指图、填图学习。
对于每一个任务都是学生读图、析图、看书自主完成。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教会学生记忆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在这三分陆地的表面,我们依据它高低起伏的形态,分成了多种多样的地形。
请大家欣赏不同的地形图片。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新教材第三章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教案
第三节海陆的变迁一、教学目标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通过了解海陆变迁的实例,认识不同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海陆变化,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综合思维: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证据,理解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人地协调观: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分析地理现象和资料,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
掌握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难点理解板块运动的机制。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古今海陆变化的图片或视频,如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的古河道等,提问学生:“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出海陆变迁的主题。
新课讲授海陆变迁的原因讲解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是导致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通过实例和图片进行说明,如地震、火山喷发导致地壳变动,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等。
组织学生讨论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如填海造陆、围湖造田等。
大陆漂移假说介绍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和主要依据。
通过动画或图片展示大陆漂移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大陆曾经是一个整体,后来逐渐分离漂移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
引导学生分析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如大陆轮廓的吻合性、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等。
板块构造学说讲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等。
结合世界地图和板块分布图,让学生认识六大板块的名称和位置。
通过动画演示板块的运动方式,如碰撞、张裂等。
分析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如板块碰撞形成山脉、海沟等,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海洋等。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组织学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日本多地震的原因等。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教案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地理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课题
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材及课标分析
气候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打好基础和把握难度。主要包括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
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地理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地理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还是要深入浅出,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兴趣,减少畏难情绪。另外学生理解能力尚待提高,因此重难点要突出强调,特别讲解,同时注意培养大家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讨论并完成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表
学生抢答完成
学生分析卫星云图的含义
没有被播报的城市如何知道它的天气状况
学生自己掌握天气符号并互相考察
小组准备后上台播报天气预报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们
需要
洁净
的空
气
1、展示两组图片(雾霾图片和蓝天白云图片),提问:你希望在什么样的空气中生活?并播放雾霾视频歌曲
3、对于气温曲线的判读,是这节课的重点,但是为了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能够真正掌握,故减少了教师讲解,而是给了学生通过自己读图切实感受,这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才能有更深刻的记忆。
4、气温曲线图的绘制考察了学生对气温曲线图的理解和动手能力,所以设计了先由教师根据绘图步骤做一示范,这样可让学生迅速了解绘图技巧,减少盲目性。在学生绘图完成之后,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成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己根据点评查找自己绘图的不足,这样也进一步让学生对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有了充分的掌握。
板
书
设
计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地形和地势的主要特征,掌握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
-认识中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和丘陵的分布。
-理解地形和地势对中国气候、河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树立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地形和地势的主要特征。
-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
-主要山脉、高原、平原和丘陵的分布。
2.教学难点-地形和地势对中国气候、河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国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布。
2.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图表,分析地形和地势的特点。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地形和地势对中国的影响。
4.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中国壮丽山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介绍中国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和特点。
-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势的三级阶梯分布。
-详细讲解每一级阶梯的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介绍中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和走向。
-分析地形和地势对中国气候、河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中国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如何利用中国的地形和地势优势发展经济?-中国地形和地势对交通运输有哪些影响?4.课堂总结总结中国地形和地势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绘制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分析某一地形区的地理特征等。
五、教学资源1.中国地形图、地势图等地图。
2.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世界的地形教案(表格式)
新课讲授
环节一:
地形探秘之旅:开启未知的大地画卷
【教师展示】分层设色地形图,回顾五种地形的特征。
(过渡)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还可以判别一个地区的地形类型,并了解其地形的分布。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图。指出主要的山脉,例如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
4.展示人类活动对地形的改造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地形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地形资源、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地形及其分布,海底地形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
海底地形及其分布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地理图片、文字材料、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案例分析
教材结构
教材内容成并列结构。将世界的地形分为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也对应的上一节课学的海陆分布。是上一节内容的深化。陆地地形主要包括陆地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以及各大洲主要的地形特征;在海底地形中主要讲述地形类型的分布。。
学情分析
地理兴趣
初一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大洲和大洋作为地球的主要地理单元,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相关的事物。
地理知识
初一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地理知识相对较少,对地理学科的认识较为初步。在此之前学过基本地形但还未成系统,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准确和深入。
地理能力
初一年级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正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描述一些简单的地形特征,但对于复杂的地形现象和地理问题,难以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和解释。
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多变的天气”是新课程实验教材《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开篇。
之所以将其放在《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节学习,是因为天气与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从教材结构看,它是继续学习气温、降水和气候知识的基础。
从教材内容看,其实践性很强,安排了很多有关天气的常识,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教育理念。
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本节重点和难点重点:①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②通过活动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技能。
难点:①分析天气特征。
②理解天气要素,如风向风力符号的表示。
【学情分析】1.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小学学习了一些地理知识,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
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
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①七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
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逐渐发展。
②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水平方面经过前段的学习,有一定基础。
3.学生学习动力分析七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
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理念】1.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天气现象实例为切入点,以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为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及团体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好地理大有用处,增强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3.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教学手段上借助于比较先进的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材中的信息运用FrontPage 技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度的环境。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课程标准】[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天气的含义,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术语。
2.学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
3.学会运用形象记忆及应用记忆的方法识记地理知识。
4.在学生收看、分析天气预报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5.通过活动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和技能。
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在小组游戏及学做播报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分工协作、团体意识及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设备,从感性的生活材料入手,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天气的特点,学会描述天气;通过组织游戏、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熟悉常用天气符号,认识卫星云图。
进入网络,给学生更广阔的世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认同地理学习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通过对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了解,感受科学精神的教育。
【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天气符号卡片【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成了课件,教学活动有五个模块:课前热身、合作探究、学生活动、延伸拓展、反思。
点击第二模块:合作探究展示探究问题:天气有什么特点?天气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天气预报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你会收听、收看天气预第三模块:学生活动点击第三模块:学生活动认识卫星云图展示:卫星云图游戏“天气符号抢答竞赛”展示:常用天气符号图引导学生通过分类、形象记忆熟悉天气符号。
小小天气预报员同学们,你想不想亲自当一回天气预报员?我们这里就给你这样一个机会。
点击:“GO小小天气预报员”进入下一级网页点击第四模块:延伸拓展点击“实践探索”展示:巩固练习(详见课件)点击“链接生活”最早的天气预报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总结出的丰富多彩的民间天气谚语。
(点击“天气谚语”可进入下一级网页,了解民间流传的天气谚语及其含义)请你收集几个天气谚语,了解它们的含义。
点击“链接网络”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随时获得天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目标l.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及简单的绘图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规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可在上本节课前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让学生注意收听连续三天的天气情况,每个小组分别关注一天的天气情况,每组代表作好记录并填在以下表格当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一天都会关注当天的天气情况,那么,每天的天气状况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回答)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记录的天气状况表格,然后看看,在这个季节里,你们最想知道的是哪一项?是风力,阴天、晴天,还是气温?(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答案不是固定的,只要合理,都应当鼓励与引导,还能调动课堂气氛)现在天气逐渐转凉了,变冷了,我很想知道什么时候气温降到很低了,就可能会下雪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呀?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气温的有关知识。
教学新课:一、气温与生活提出问题: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天气现象是与气温有关的?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在一起相互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位或几位代表站起来发言。
(教师可在下面边巡视,边引导学生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几方面来思考)大屏幕投影:想一想说一说学生回答完后,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活动"部分的五则生活实例,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每则例子分别说明了气温与穿衣、饮食、住房、农作物、交通等的关系。
如果同学思维较活跃的话,还可引导学生说出气温与其他的人类生活、生产方面的关系。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刚才的这个表格,最后两栏是什么?那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怎么测出来的?再看到书上的表3.1,请读出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从这个图表中,你能观察出气温与时间的关系吗?你会用数学方法来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吗?大屏幕投影:看一看算一算(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很容易地就能得出答案,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既然一天当中,会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那么我们在不同的时刻测出来的气温是不是一样的呢?下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在横线上填出几个字,来概括一下气温状况。
大屏幕投影:午晨,冬夏在一天中,一年中,我们这里的气温是不是相同的?那么,现在,这个季节,我国的南方与北方,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气温又是不是相同的呢?由此,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气温是变化的。
从而过渡到第二个问题的学习。
二、气温的变化提出问题:同学们请看课本上的图3.12和图3.13(或者把这两幅图投影到大屏幕上),你们能从这两幅图上看出一些什么信息,然后又能间接地得出一些什么信息呢?(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比较,老师也可适当地引导、提示)大屏幕投影:读一读想一想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讨论、比较,然后经过整理,可能得出以下结论:1.图的纵坐标都是表示气温,横坐标都是表示时间。
(教师正好可以引导学生分别分析出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时刻,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日变化,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月份,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年变化情况)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数值约为31℃,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大概4时左右,数值约为24.5℃。
3.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约为24℃,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约为-6℃。
4.图中的曲线形状都是中间向上隆起,呈波峰式。
(当学生得出这个结论时,可趁势引导他们得出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波谷式,这是判读气温曲线图的要领之一)5.可以间接得出的结论是:通过计算,可以知道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是日较差,约为6.5℃;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年较差,约30℃。
(学生在经过这样的自己分析读图,讨论整理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教师小结:由此可见,这种用曲线的弯曲变化来反映一个地方的气温变化情况的图就是气温曲线图,它能更直观地反映出气温在一天或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好的,下面我想问问大家,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些什么知识?学生经过回忆,思考,先后回答出:1.了解了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知道了气温有最高值和最低值3.会计算气温的平均值4.学会了怎么读气温变化曲线图下面,我就想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了,我们自己动手来绘制一幅气温曲线图。
(根据书上表3.1中的气温数据,按有关提示的步骤,画一幅气温曲线图)大屏幕投影:画一画比一比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可相互讨论,商量,教师可在下面进行适当地引导、指点,然后绘图,最后,各小组选出一到两幅画得比较好的图放到屏幕上投影,让大家进行点评,这样可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第二课时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把下面的“三城市气温比较表”投影到大屏幕上面)请同学们将这三个城市的气温数据变成气温曲线图,并且在同一幅坐标图中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在同一幅图中,用三根气温曲线来反映出三个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情况。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既复习了旧课,又增加了一点难度。
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绘图,教师注意在下面引导和提示,然后把画的比较好的图放到大屏幕上投影出来)大屏幕投影:练一练画好之后,提出问题:这三根曲线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在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可以回答出有两根是波峰状,一根是波谷状,分别表示的是南北不同半球的气温分布情况。
考察了学生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过渡:所以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的分布情况。
教学新课:三、气温的分布(大屏幕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教师引导读图并提问,这是一张什么图?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够回答出来。
大屏幕投影:想一想提问:世界的气温是怎么分布的呢?有什么规律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要先学会读等温线图。
引导学生读书上图3.15,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等温线?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等高线有什么不同?2.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3.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4.等温线的稀疏与气温差之间有什么关系?5.在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等学生答出这些问题后,再回到“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等温线,并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线有什么关系?(经过小组讨论思考,学生可以答出: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并且,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