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若干技术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若干技术浅析

山羊传染性脓疱又名山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它是一种由口疮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产羔季节易发,发病年龄无严格区分(绵羊主要发生于羔羊),常呈群发性流行,人畜均可感染。病羊和带病毒动物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该病在羊群中可连续危害多年,但发病率在羊群中逐年降低。本文针对这种病的特征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同时,在分析病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行而有效的防治措施。

标签:山羊传染性脓疱病防治技术

0 引言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脓疱病病毒所致的主要危害羔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本病传染性强,山羊羔死亡率高,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严重损失,是目前危害山羊生产的一大主要传染病。本病主要危害3-6月龄羔羊,常呈群发性流行,成年羊发病较少,人和猫也可感染该病。病羊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夏发病最多,这可能与羊只的繁殖季节有关。由于病毒抵抗力较强,本病在羊群中常可连续危害多年。

1 临床症状

病初山羊精神沉郁,不愿采食,口角或上下唇的内外侧充血,出现散在的红疹,以后患部肿大,并形成脓肿,有大量清亮的口涎流出,打开口腔可见齿龈红肿。约经2~4d红疹全部变为脓疱并迅速破裂,形成无皮的溃疡,继而形成一层灰褐黑痂块。痂块逐渐增大,结成黑色疣状硬痂。重症者的口腔内可见黏膜,舌表面形成明显的溃疡和脓疱。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椹状隆起。少数病羊眼结膜潮红,有炎性分泌物,甚至失明。剖解,见病变波及喉、肺、第四胃及肠道。有些母羊的乳房皮肤发生脓疱和烂斑,这是病羔羊吮乳感染所致。

2 病理组织学和病原学检查

2.1 病理组织学变化病变开始为表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充血、水肿。接着表皮细胞增长并发生水泡变性,使表皮层增厚而向表面隆突,真皮充血,渗出加重;表皮细胞呈水泡变性,气球样变基础上溶解坏死,形成多房的小水泡,有些可融合成大水泡。真皮内充血的血管周围见大量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随着中性粒细胞向表皮移行并聚集在表皮的水泡内,水泡逐渐转变为脓疮。可见,病变的特征性变化在真皮部分。真皮浅层无明显变化,真皮深层含有若干个充满红色角蛋白的腔,大小不一,有的呈椭圆形,有的呈圆形,有些角蛋白呈实心状。角蛋白腔的腔壁由基底层细胞构成,基底层之上是棘细胞颗粒细胞层,其中的角质形成细胞在腔壁内形成角化珠,角蛋白脱落后进入腔内。角化珠是由毛囊间的

表皮向深层生长加厚,形成陷窝,最后成为多个封闭包囊,充满永久存在的角质蛋白。随着病理的发展,角质蛋白包囊越集越多,最后与表皮一起形成瘤肿块。

2.2 病原学检查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原为口疮病毒。取唇部病变皮肤,以2.5%戊二醛固定后加工脱水,树脂包埋,超薄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在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可见到散在的、形如痘病毒的颗粒,大小约为290×160nm。

3 防治措施

3.1 预防措施

3.1.1 不要从疫区引进山羊。在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病期引进新羊时必须隔离观察2个月,经检验健康者才与其他羊混合饲养。

3.1.2 加强饲养管理,喂给优质牧草与全价饲料,保证母羊膘情好、奶水足,羔羊身体强壮。产房与育羔舍饲养密度适中,温暖,干燥,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冬春寒冷季节勤换垫草。

3.1.3 防止羔羊口腔等处的皮肤和黏膜出现创伤是减少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因此,应给羔羊提供柔软的垫草和粉细的草料,尽可能挑出带芒刺或尖硬的饲草与垫草。

3.1.4 免疫接种,在本病常发地区,可用羊口疮弱毒苗对7日龄以内的羔羊进行股内侧皮肤划痕接种,10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一年,可有效地防止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的发生。

3.2 治疗措施

3.2.1 清洗疮面,剥离痂垢(一定要剥离干净),然后用0.5%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疮面,2次/d。

3.2.2 涂布药粉,在剥离洗净的疮面上涂布药粉,处方如下:①吹撒青黛散:青黛、黄连、黄柏、薄荷、儿茶各10g,共研细末,混匀,吹撒在患部。2次/d。主要用于成年羊。②涂布碘甘油:碘片5g、碘化钾5g、75%酒精100ml溶解后,加入甘油10ml,涂于疮面;或用5%四环素软膏涂于疮面;2次/d。主要用于羔羊。

3.2.3 内腹给药,每kg体重用Vc0.6g、VB20.6g、吗啉双呱0.8g,一次内腹,2次/d,连用5d。

3.2.4 乳头保护,对哺乳羊乳头用0.5%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方准羔羊吮乳,防止母羊乳头与羔羊互相传染。

3.2.5 全身用药,可以肌肉注射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性恶化。体温

升高的,可肌肉注射解热药。①注射用青霉素钾80-160万IU、5%病毒灵注射液10-20ml,VE0.5-1.5g、VB20-30g,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②注射用青霉素钾80-160万IU、病毒唑(100mg/ml)2ml,地塞米松(5mg/ml)1ml、VE0.5-1.5g、VB20-30g,肌肉注射(羔羊用量为成年羊的~),2次/d,连用3d。③支持疗法,对体况较差却具有利用价值的种羊,可行静脉输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250ml、VB120g、Vc2g、肌苷200mg、ADP200mg,头孢拉啶0.8g。

3.3 特异性预防:发病地区,紧急接种,将患羊口唇部的痂皮取下0.1g磨成细末,加入50%的甘油生理盐水100ml,再加适量的双抗,制成自家疫苗,存放3-5天后,在羊的尾根部腹面光滑无毛处消毒后,用针头划痕接种。1-2天接种部位有轻度炎症;2天后有的变成水疱、脓疱,4-5天后脓疱变小,开始结痂,一周后基本复原,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4 总结

4.1 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痘病毒科(Poxviridae)副痘病毒属(Parapoxvirus)接触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见于世界各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西北及内蒙古等养羊地区有本病发生,对于绵羊主要发生于羔羊,而山羊则无明显的年龄差别。本次发病于大小羊只均感染,与有关报道相符。

4.2 引进病羊是该病在无免疫力的羊群中呈爆发性发生的重要原因。该批种羊来源复杂,未严格执行隔离观察制度,导致了疫病的爆发。

4.3 加强管理、对症治疗,可以减少疫病损失。严格隔离,严格消毒及带畜消毒,有利于减少疫病的流行,能的效保证防治效果。

4.4 利用自制“自家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是在疫区内控制疫情的有效办法之一,方便易行。但是,必须严格使用范围,严格操作程序,严防散毒。

山羊传染性脓疱主要是由创伤感染引起,因而平时应注意保护羊只皮肤、黏膜。可加喂适量食盐,防止羊只因啃土、啃墙而受损伤,尤其是初生羔羊,口腔黏膜娇嫩,容易受伤,这也是羔羊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另外禁止从疫区引进羊只。凡新购的羊,必须隔离检疫一个月以上,同时对羊只蹄部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在确认健康后方可混入其它羊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