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外籍建筑设计事务所在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umschlager Eberle Architects(B+E)建筑设计事务所

B+E建筑设计事务所带到中国的除了用科技方法解决人居环境问题之外,更少不了研究每一种创新的可能,从而实现以尽可能低的预算,达成建筑和空间在形式和功能上的突破,特别是在有限的资源内如何得到更好的设计利用。这成了他们带给中国的一门新的学问——空间经济学。

目前,中国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业市场正处于爆发性的阶段,相比较欧洲最大建筑规模的城市柏林来说,中国是整个国家。中国对这些西方建筑师与设计师来说有着太大的吸引力。从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的建筑与空间设计形式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中国来,但前期进来的主要是美国、新加坡以及香港的一些设计师,基本上以商业性建筑和空间为主,而且已经构成了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框架。但这些年来,一些立足艺术化的欧洲建筑师以及他们的事务所也纷纷进到中国,从社会、文化、历史以及人际关系等层面出发,把建筑与空间设计放在城市发展和人居生活的大环境中思考,促使我们从满足人们的真实性需要上更加真实和全面地去理解建筑与空间。

在这一进程中,大家普遍认为具有代表性的事务所大都来自德国、荷兰、瑞士、法国和意大利,而事实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国家,那便是奥地利。今

天,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音乐、甜点、茜茜公主、金色大厅”以外,奥地利人还把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特产——建筑艺术与居住文化带到中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代表就是奥地利著名的B+E建筑设计事务所(Baumschlager Eberle Architects)。

也许你不了解B+E建筑设计事务所,但说到万国城Moma和上地Moma,你一定都会知道。不错,它们都是B+E建筑设计事务所在中国的设计项目。不管是万国城Moma,还是上地Moma,遵循的都是科技住宅和宜居的设计理念,沿着可持续的发展思想,探讨关于“建筑·科技·艺术”三者如何结合的问题。这正是B+E建筑设计事务所一直所秉承的:建筑离不开艺术,因为建筑的载体是人,而人类对于美感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建筑更离不开科技,

正如B+E建筑事务所的创始人艾伯利(Dietmar Eberle)教授曾说:“任何时候,建筑设计都不能脱离技术,它随着技术发展,两者的融合会使建筑具有更好的生命力。”人类的发展依靠科技的支撑,而科技也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B+E建筑事务所来说,建筑不光应是舒适的建筑,更应该是能耗特别小的,因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现在,还指将来,即在将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也是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地球的生态环境应尽的责任。

长期以来,B+E建筑事务所一直在观察现实的中国。他们发现,一大部分的人还在头痛有没有房子住的问题:破败的棚户区、简易的筒子楼、直到价格优惠的经济适用房等等,都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运而生的建筑形式。然而,这些看似廉价的住宅却未必真正的经济。今天,对棚户区的危房改造已经成为政府的一块心病,筒子楼生活的种种不便早已悉人皆知,

而正为人热捧的经济适用房也面临着密度过大、交通不便、建筑式样单一等非宜居因素的困扰。另一方面,一部分国人的确已经可以并开始思考“怎样住更好”的问题了。豪宅府邸动辄几千万的身价,打造地标型建筑的口号、斥资多少亿营建的奢华空间等宣言等也可以部分代表这其中一些人的极至追求和品味。然而,被其忽视的事实是——资源的有限性问题不可置否地存在着。这正是中国的两个极端——牺牲美的经济和牺牲经济的美。在这两个极端中摇摆的住宅,将始终无法令人“诗意的栖息”,更无“和谐”可言。

面对这样的现实,B+E建筑设计事务所从科技进步孕育出的现代主义理念出发,在坚持建筑和空间对社会及历史应尽责任的前提下,正试图以他们在中国的实践来转变和解决现实的居住环境问题。

根据他们在奥地利的经验,住宅的艺术化和经济性并不相悖。奥地利面积小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精打细算是建筑师从业的基本条件。和其他奥地利事务所一样,他们最花时间研究的两项任务是土地和开支。经济的概念被引入设计之中,便诞生了其设计作品时的两项基本原则:空间至上和严格预算的原则。经过对每一块土地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细致而周密的分析,建筑师总是力求让有效生活空间最大化,从而达到最优的舒适程度。并且,建筑师全程参与工程的各个部分,甚至从陪伴业主挑选地皮开始,从而有效节约了各个环节的开支。而在这样严格预算下设计出的房子,结果却绝非平庸。从90年代开始的一场新建筑运动,正使一些令人兴奋的新建筑美学观趋于形成,居住文化在这个国家充满着活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B+E建筑设计事务所带到中国的除了以科

解决人居环境的方法,更少不了研究每一种创新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以尽可能低的预算,达成建筑和空间在形式和功能上的突破,特别是在有限的资源内如何得到更好的设计利用。这成了他们带给中国的一门新的学问——空间经济学。

在此基础上,空间的概念被重新定义,新的空间塑造原则和方法,保证了空间的经济性和美学表现。这种从社会生活真实需要出发的设计,保证了艺术化实践的出路——这必将是一条经济和艺术相互辉映的建筑之路。

您如何看待北京这座城市?

北京能让我明显地感受到它作为中国首都的特质,通过许多重要的历史建筑的展示,让人对北京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也能隐隐理解它的历史。与此同时,我又能清晰感受到的是它作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地的日新月异的迅速变化。与这种高速发展的建筑相比,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和建设的滞后。我想说的是北京需要更多为人服务的城市公共空间,而不

是只为汽车而存在。上世纪末五、六十年代,全球经历了高度密集的建设时期,我想说那是一个高度量化的时代,而进入21世纪,我们正在步入一个质化的时期。北京正处在这个过渡阶段,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量化

与质化结合在一起。向全世界做出21世纪的表率,是北京在目前阶段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其中,将会有许多问题。但这是一个起点,对其他新兴城市在日后的发展都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示范。北京人需要理解自己的城市,而不能低估了它,你们必须相信,北京将是世界的代表和象征。是的,我们了解目前北京乃至中国存在的问题,但是我们不知道真的答案,因为这些问题都太新了。北京向全世界的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抛出了这些崭新且有趣的问题,让我们深入地去思考。

建筑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于我来说,建筑意味着三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回答有用性和人们真实性需求的问题,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建筑的使用必须着眼于未来,而不仅仅是现在。第二,理解其自身包含的历史含量。被建筑记录的历史对建筑师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第三,建筑需要记录自身的艺术表现和规则或者说是秩序。如果让我给建筑取一个名字,我叫它“思考一百年”。也就是说,思考一个建筑如何让我们生活和使用一百年。这是一个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懂得如何维护和保存(Sustain)一个建筑。没有任何理由随意地在十年间就去推倒一个建筑。目前,北京正在经历一个短期效应的建筑市场时期。但这也很正常。以后,将会非常清楚地显示什么是短期效应和长期的社会公众效益。随着城市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可以缓解与平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