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儿童依恋安全性,意图归因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1.引言

攻击行为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品德和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二十世纪以来,对于攻击行为的研究得到了较大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大多都只是对男孩研究得到的,而关于女孩的攻击行为研究很少。以往的研究认为,男孩比女孩更有攻击性(Eagly & Stenffen,1986; Hyde, 1984; Maccoby & Jacklin, 1980)。然而近些年来发现,并不是女孩子攻击行为较少,而是攻击行为分类和测量工具的局限,导致较少测量到女孩子的攻击行为。Crick(1995)第一次提出要把攻击行为划分为外显攻击(overt aggression)和关系攻击(relational aggression)来研究在攻击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性别差异。自此关系攻击的研究逐渐得到关注(Crick & Gropeter1995; Crick, 1996,1997; Conway, 2005;陈英和等,2004)。

许多研究都发现外显攻击和关系攻击都对儿童社会化有消极影响(Crick et. , 1995,1996,1997,1999; Prinstein, Boergers & Vernberg, 2001)。正由于攻击行为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大部分的研究都关注攻击行为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其中解释攻击行为的产生原因,影响最深的理论就是Dodge(1994)提出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SIP),该理论认为儿童是带着过去的经验和过去的生理局限来适应这个社会的,儿童的攻击行为是连续几个步骤地社会信息加工功能的表现,当加工存在缺陷或偏差则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出现。许多关于外显攻击儿童的研究,都发现这些儿童在意图归因,结果预期等加工过程都存在认知偏差。更有实验证明,儿童对模糊情景的敌意归因导致了外显攻击行为的产生。许多对关系攻击儿童的研究也发现他们存在认知偏差(Crick,

1995; Crick,Grotpeter & Bigbee,2002)。那究竟这些认知偏差是怎么产生和形成的呢?

因此许多研究关注儿童过去的相关经验,来了解认知偏差和攻击行为的产生。其中,关注得最多的就是家庭因素的研究。家庭压力(family stress)、惩罚、依恋关系以及儿童特质是影响攻击行为的四大因素(Speltz & Deklyen,1993,for a review)。其中,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的虐待和父母教养方式,会通过影响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来影响攻击行为(Dodge & Pettit,2003, for a review)。不安全性依恋与外显攻击行为正相关(Karlen,1996,for a review; Gould, Rosalind & Yale, 1982)。近年来有些研究表明,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是不安全性依恋影响外显攻击行为的中介变量(Bookwala et al.,2003; Ann & Lincoln,2002)。但是依恋和关系攻击的关系却显少有研究探究,也不清楚依恋,信息加工和关系攻击这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而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起点。Bowbly早在1980年就指出个体关于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表征是在儿童与其看护者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而且这种构造是一种稳定的构造,并在长大后影响他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因而,本文的研究目的之一是探讨依恋关系与关系攻击的关系,之二是探讨依恋关系,信息加工和攻击行为三者的关系。一方面,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为攻击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2.文献综述

2.1 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指的是有意伤害他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有些研究认为,攻击行为包含两个特点:愤怒感受和故意伤害(e.g Crick,1996; Dodge & Coie,1987)。而也有研究认为攻击行为的两个特点包括,一是被攻击的一方对这个攻击行为有消极感受;二是该攻击行为必须是有意的(Galen & Underwood, 1997)。攻击行为的研究主要涉及攻击行为的分类,攻击行为与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社会适应的相关性研究。

2.1.1 攻击行为的分类

80年代以前,普遍受到认同的分类,是Hartup把攻击行为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张文新,1995)。80年代末之后,Dodge和Crick把攻击行为分为主动攻击和反应攻击。

这些分类都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但是这些分类都是在对攻击性男孩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以往的研究认为男孩比女孩更有攻击性(Eagly & Stenffen,1986; Hyde, 1984; Maccoby & Jacklin, 1980)。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女孩和男孩在攻击的量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他们的差别表现在攻击形式上。Cairns等人(1989)研究发现四年级的女生中存在社会排斥和控制同伴接受度的情况。也就是说女孩存在着和男孩不同的攻击形式,这种攻击是比较隐蔽不容易察觉的,以往的研究并没有能包含这种隐蔽的攻击形式。

Crick(1995)提出把攻击行为分为外显攻击和关系攻击。外显攻击,指的是有意的伤害他人身体和言语威胁他人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打人,推人,以及威胁伤害某一个同伴等。关系攻击是指通过破坏、控制他人的人际关系,或者通过威胁破坏他人的人际关系达到伤害的目的,主要表现把同伴排挤出朋友圈,散播他人谣言等行为(Crick & Gropeter,1995)。这种分类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主要表现在,同伴提名和教师评价外显攻击行为和关系攻击行为都较高的相关(Mcevoy, Estrem, Rodriguez & Olson, 2003);研究儿童对攻击性的知觉时,发现女孩认为关系攻击更容易感到愤怒,而男孩认为身体攻击更容易感到愤怒,关系攻击和言语侮辱是女孩常用来伤害他人的方式,而身体攻击和言语侮辱是男孩常用来伤害他人的方式(Crick, Bigbee & Howes,1996)。外显攻击和关系攻击的提出,开拓了对女孩攻击行为的研究。

2.1.2 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大多数研究表明,关系攻击的儿童中大部分是女孩,而外显攻击的儿童中大部分是男孩无论是学龄前儿童,还是学龄儿童,青少年,甚至是大学生都得到同样的结果(Crick et., 1995,1996,1997,1999, Underwood & Galen, 1997)。但是却有一些对小学儿童的研究发现,男孩在外显攻击和关系攻击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女孩(Tomada & Schneider, 1997;Henington et.,1998)。

在性别差异上得到不同的结果,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不同的测量方法可能得出来的结论不一样;二是不同国家文化不同可能导致性别差异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