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济南版(18)第一节尿的形成《二》导学案
济南版生物七下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word教案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材分析】“尿的形成和排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齐鲁版)初一下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本章的教材内容与前面的三章的内容联系密切。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呼吸、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
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老师点拨为辅,获取有关泌尿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尿液形成与血液循环的关系,特别是通过观察、思考和资料分析,重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和解析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生活经验较少,好奇好动,思维发达而欠缺抽象思维。
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不易理解。
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淡化了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观察、思考和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探究尿液组成的大致过程,并形成人体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根据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通过小组讨论,诱思探究的学习形式,推测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内壁的作用,再结合多媒体动画从而突破尿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知道排泄的概念,描述排泄的三条途径。
(2)、学生能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3)、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血浆、肾小球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提高自身的保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排出机制;2.知道肾脏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掌握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理解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含义和作用。
二、学习内容1. 尿液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会了解人体尿液如何形成的。
尿液的形成是经过很多步骤完成的。
(1)血液中的过滤首先,血液通过靠近肾脏皮质的肾小球,从而进入肾小球内的狭窄血管,称为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壁非常薄,所以血液中的一些成分就被过滤出来了,包括水,无机盐和一些有机物质,例如尿素和葡萄糖。
(2)肾小管的吸收接着,过滤过后的液体进入肾小管。
肾小管是长条状的结构,由管壁上的细胞吸收和分泌物质,从而将有用的物质重新吸收回去,并排泄掉有害物质。
新形成的一部分液体在肾小管中已经被吸收了,不符合排出尿液的条件,就返回到毛细血管中。
(3)荷尔蒙的作用肾小管细胞中含有许多微细的血管,可以分泌荷尔蒙。
荷尔蒙可以对肾小管壁的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大小和形状产生影响,从而对排出液体的量进行调节。
2. 尿液的排出当足够的尿液形成满足排泄的要求,就会排出人体。
人体将尿液排泄出体外的机制如下:(1)膀胱的储存肾脏制造出的尿液,全部进入到膀胱中储存,等到适当的时候再排出体外。
(2)括约肌的收缩如果在膀胱中积累的尿液多了,那么括约肌就会收缩,这样就可以将尿液排出体外。
3. 尿液的成分尿液是由以前不需要的水和其他物质组成的。
尿液的主要成分如下:(1)水尿液中的主要成分就是水,差不多占了尿液总量的90%。
(2)氨和尿素氨和尿素是肝脏对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废物。
进入肾脏后,它们就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3)盐人体对盐有一定的需要,但是多余的盐会在尿液中排出体外。
(4)糖和其他有机物质在特定的情况下,糖和其他有机物质也可以出现在尿液中,例如在人体糖尿病患者中。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会以讲解、绘图等方式呈现,同时也会借助案例和拓展阅读材料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解释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七年级生物下册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时)教案2 (新版)济南版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 ,了解泌尿系统位置和功能;②理解排泄的概念;③掌握肾脏的结构 ,以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 (重点 )①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 ,认真观察泌尿系统的图片、课件、猪的肾脏 ,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②通过自主学习 ,提高主动获取知识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问题、推测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根本观点;体验肾脏结构的精巧 ,感悟生命的珍贵和人间的真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①多媒体课件类: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②观察用具及材料:新鲜的已(解|剖)好的猪的肾脏 ,(解|剖)盘 ,(解|剖)针 ,肾脏内部结构挂图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助学的自主学习等预习工作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同学们知道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不断从生物圈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 ,也就必然会产生各种小组讨论归纳:排泄的途径:1、联系生活实际 ,从学生熟悉的实5分钟废物 .这些废物如何排出体外的呢 ?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66页第|一段内容 ,说说什么是排泄 ?思考人体排泄的主要途径是有哪些 ?探究一:排泄的概念和途径[自学]:由生活感悟出发 ,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说出人体产生的废物有哪些 ,这些废物如何排出体外 .粪便是不是属于代谢产物 ?今天老师就跟你们一起来学习 "尿的形成和排出〞 (板书 )〔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局部结构的作用 . 一局部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 .2、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3、绝|大局部水、无机盐、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例出发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2分钟展示泌尿系统的结构挂图 ,请一位同学说说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讲述:人的泌尿系统主要有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肾脏位于人的腰部 ,脊柱的两侧 ,左右各一个 ,肾脏是泌尿系统最|重要的器官;膀胱有暂时储存尿的作用 ,而输尿管是把尿从肾脏送到膀胱的;尿道排出尿液 .归纳:肾:形成尿液泌尿输尿管:输送尿液整体感知泌尿系统的组成并答复(其他同学补充修改 )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同学合作交流 ,积极答复以下问通过识图 ,初步认识泌尿系统的各个器官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采用边讲边观察的方式进行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系统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结论:肾是排泄的主要器官 .探究二:尿液的形成器官 - -肾脏自学:阅读课本66页至|67页的内容 ,完成以下问题:1、位置:对照图片指出位置 ,每个肾大约包括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 .2、外形:对照图片描述肾脏外形像 ,颜色是 .3、宏观结构:展示肾纵剖结构模式图 .肾脏的结构分为、、和三局部 .演示实验:观察肾的结构:请前后位4位同学为一组 ,结合课本66页肾脏的结构图 ,来认真仔细地观察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纵剖开的新鲜的猪肾 ,看看它是由哪几局部构成的 ?注意每一局部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观察肾脏的结构 ) .思考: (1 )肾脏的外形像什么 ?什么颜色 ?什么气味 ?(2 )肾脏的结构分为几局部 ?各局部有什么特点 ?(3 )注意观察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题 ,其他同学思考并指出正误 .小组讨论归纳:1、每个肾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 .2、外形像蚕豆 ,颜色呈红褐色 .3、结构分为皮质 ,髓质和肾盂三局部 .学生认真观察猪肾的外形特征 .在教师指导下 ,把实物和插图对照 ,观察肾动脉和肾静脉 ,联系前面学过的毛细血管的知识进行分析 ,便可想象出肾脏里分布着通过问题设置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表达能力 .在指导学生实验观察时 ,按先观察外形 ,再观察内部结构的顺序进行观察 ,使观察明确具体 ,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据所学过的知识思考:为什么皮质的颜色要比髓质的颜色深 ?讲述:血液流经肾脏不仅给肾脏运送养料和氧气 ,运走废物 ,还能在肾脏中形成尿液 . 大量的毛细血管 ,所以呈现红色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7分钟肾脏的微观结构:肾单位同学们翻开书P67 ,阅读课文 ,观察课本图3.4 -2并课件出示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探究链:①肾单位的结构组成 ?②描述肾小球是怎样形成的 ?肾小球的实质是什么 ?③肾小球这个毛细血管球与一般的毛细血管网有什么不同 ?④注意观察肾小球与肾小囊腔是否相通 ?肾小囊腔与肾小管是否相通 ?⑤结合肾小体与肾小管在肾的分布特点 ,解释为什么肾的皮质局部比髓质局部颜色深 ?不会的知识点小组讨论并展示结果 ,交流评价 .探究三:肾单位的血流特点小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1 )通过课件展示观察肾单位血液循环示意图 ,完成以下探究链:①血液在肾单位里是怎样流动的 ?②血液在肾单位里经过了几次小动脉 ?几套毛细血管 ?③肾单位中的物质交换是在肾小球还是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2 )用文字和箭头写出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阅读教材第67页相关文字 ,观察肾单位的组成示意图 ,通过观察来认识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其分布情况 .小组讨论归纳:1、经过2次小动脉 ,2套毛细血管;2、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这一教学环节 ,既是教学的重点 ,又是教学的难点 .结合课件观察,增强直观性 ,加深同学们的印象,突破重、难点 .在预习的根底上让学生学习几个名词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肯定学生的答复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通过教师的引动方向 .展示答案并点拨结论:血液在肾单位的流动方向: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肾静脉易错点:肾脏中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的是出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球中流动的都是动脉血 .肾脏里不但有这些陌生的结构 ,就连我们 "似曾相识〞的毛细血管也与别处有所不同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说出二者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肾小球这一结构的特殊性 ?提示:毛细血管的特点是什么 ?管壁最|薄、内径 (管腔 )最|小、血流速度最|慢 ,这些特点有利于物质交换 ,也就是说毛细血管多的地方很可能就是物质交换的地方 .肾单位中有两处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一处是肾小球 ,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另一处是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注意观察肾小球的结构的特殊性 .回忆一下毛细血管的作用 ,并观察肾单位中毛细血管的主要分布在肾单位的哪些部位 ?导 ,使学生发现问题并作出假设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也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性 .回忆已有的知识 ,为建构下面的新知识即:"肾小球的滤过〞作好根底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6分钟小组为单位归纳肾脏的内部结构 ,列成图表(注意图表要符合实际 ,还要美观 )师生共同画出肾单位结构简图 .进一步延伸:最|后请同学们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并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其他同学再补充 ,口头或书面的 .在草纸上归纳 ,并试画出肾单位结构简图 ,派代表展示 .通过画肾单位的组成示意图 ,学生上台讲解 ,增强直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附:课堂达标检测题 (5分钟 )A类:根底过关1、人体皮肤、呼吸系统、肾脏都具有的功能是( )A.排出水B.排出尿素C.排出二氧化碳D.散发热量2、人体形成尿的结构单位是 ( )A.肾脏B.肾单位 C.膀胱D.肾小球3、与肾小球毛细血管两端相连的血管分别是 ( )A.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静脉 B.入球小静脉和出球小动脉C.人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D.人球小静脉和出球小静脉4、以下关于肾小囊结构的描述 ,有错误的选项是( )A.肾小囊壁有内、外两层B.肾小球被包在肾小囊腔内C.内层肾小囊壁紧贴着肾小球D.肾小囊腔是形成原尿的场所B类:课后提升1、水、无机盐、尿素的主要排泄途径是( )A.肾脏B.皮肤C.肺D.随粪便排出2、人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的血分别是( )A.动脉血、静脉血 B.静脉血、动脉血C.静脉血、静脉血D.动脉血、动脉血3、在以下各项中 ,属于排泄的是( )A.呼出体内二氧化碳B.吐出痰液C.排出大便D.伤口感染排出脓液C类:(中|考)链接1、 (2021·聊城 )关于肾单位的表达 ,不正确的选项是 ( )B.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C.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 ,使原尿形成尿液D.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物质是尿素和局部无机盐2、 (2021·南通 )人体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 ,形成尿液的根本单位是 ( )A.肾小球 B.肾单位 C.肾小体 D.肾小管3、(2021·济宁)人喝进体内的水 ,有一局部会随尿液排出 .这局部水一定不会经过 ( )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在设计时本着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 ,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主要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主动理解 "尿的形成过程〞 .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表达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内容图片资料丰富 ,教学中充分利用图解 "泌尿系统组成图〞、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再结合多媒体动画 ,引导学生由点到面 ,由局部到整体地观察图 .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讨论交流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 .。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版
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学目标:1.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重点、难点)2.比较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重点、难点)3.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重点)4.知道排尿的意义。
5.通过对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6.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提高学生保健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通过利用肾单位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尿液的形成,并且引导学生分析结构特点和实验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进一步建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基本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观看视频,分析数据,观看动画,课件演示和游戏体验等,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自学教材,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
“尿液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难点知识,对此采取让学生分析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液体成分的不同,提出质疑,然后学生自学进行解疑,再此基础上动画展示尿的形成过程,最后老师点拨释疑。
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识图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肾单位的模型、课件。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查询、搜集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肾透析的知识。
教学过程:输尿管尿道阅读教材自主学习:1、泌尿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板书设计:第一节尿液的形成与排出(第2课时)一、尿液的形成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二、尿液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三、排尿的意义1、排出体内的废物。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有: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推测。
这一设计应用在“尿的形成”教学的导入阶段。
在强化肾单位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肾单位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尿的形成过程,从而将尿的形成和血液循环联系起来,形成初步认识,为下一步重难点的突破做好铺垫,渗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案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回到血液。剩余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1、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滤过到肾小囊腔内,但小分子蛋白质可以,所以原尿中含有微量的蛋白质。
2、肾小球中的物质滤过到肾小囊腔中需要经过两层细胞: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内壁。
3、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的原因:
①胰岛素分泌过少
②肾小管病变,影响重吸收能力
③短时间内食入大量糖,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有限
2、血浆、原尿、尿液中各种物质含量比较
2、尿液的排出:
3、排尿的意义:
(1)排出体内代谢废物。
(2)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1.先独立完成;
2.小组进行交流
3.组间展示
4.师生归纳总结
归纳反思
巩固练习
课堂总结
7、②与①相比,②中浓度明显升高的物质是:
8、⑦与①相比,⑦中成分显著减少的是:
9、⑧与④相比,⑧中液体不含:
10、在下列血管中含尿素最少的血管是( )
A.入球小动脉 B.肾静脉
C.肾动脉 D.肺动脉
11、口服青霉素片后,尿液中会有青霉素的味道,请写出青霉素随尿液排出的路径:
尿液的排出
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图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2、通过学习尿液的形成,让学生了解到泌尿系统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4.1尿液的形成与排出导学案2022--2023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执教教师:学生姓名及班级使用时间:尿液的形成与排出【学习目标】1. 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结构和功能。
2. 说出肾的结构及肾单位的组成和分布。
3. 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学习重难点】重点:肾的结构及肾单位的组成和分布。
难点:尿液的形成过程。
【使用说明】1.先研读教材独立学习解决问题。
如有困难不能独立解决,请先把解决不了的问题用彩色笔记录在我的疑惑中。
2.学习态度好的、有独到见解的、答案完整的、提出有价值问题的(疑惑)均可得到奖励分。
【知识链接】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过滤形成尿并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肾脏具有内分泌功能,通过产生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1,25-(OH)2D3等,参与调节血压、红细胞生成和钙的代谢。
所以,肾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上述正常功能均可受到影响,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自主学习】(▼导学提醒:同学们请你自己先阅读课本P66-69相关内容,并结合课本图3.4-1,3.4-2,3.4-4来思考下列问题)1. 泌尿系统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肾脏的结构、功能?(完成右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肾脏的位置?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标出肾单位的结构组成。
【合作探究一】(▼导学提醒:同学们请你结合图3.4-3再仔细阅读课本P68,先自己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最后把答案整理下来。
)1、尿的形成分哪两个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血液、原尿、尿三者成分有什么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二】(▼导学提醒:同学们这个问题可能有点难度,但相信有你的聪明和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解决。
济南版生物七下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尿液的排出过程:阐述膀胱的储存和排尿反射的机制。
尿液的成分与变化:分析尿液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变化,如比重、酸碱度等。
尿液检查的临床意义:介绍尿液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意义,如肾功能评估、尿路感染等。
难点
尿液形成的生理 机制:尿液形成 涉及多个复杂的 生理过程,如肾 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 的转运功能等, 需要深入理解。
环节。
尿液的排出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肾脏的功能:产生尿液、排泄废物和毒素 输尿管的功能:输送尿液到膀胱 膀胱的功能:储存尿液,控制尿液的排放 尿道的功能:排泄尿液到体外
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四章
重点
尿液的形成过程:详细介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以及分泌作用。
解尿活学生的前知
提问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与 尿液相关的知识
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展示尿液 形成与排出的过程
小组合作:让学生合作探究尿 液形成与排出的机制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 加深学生对尿液形成与排出的 理解
教学策略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 生理解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尿液检查的意义:用于诊断肾 脏疾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
评价与反馈
第八章
设计评价策略
评价目标:确保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功能正常 评价方法: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量等指标 评价标准:尿液颜色正常、无异味、量适中 反馈机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为学生提供反馈
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评价和反馈,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济南版生物七下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下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尿液形成的过程及其重要性;2.掌握尿液产生的主要机制;3.了解尿液排出的途径和调节机制;4.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概念介绍;2.尿液形成的过程;3.尿液的成分和特点;4.尿液排出的途径和调节机制。
三、教学重点1.尿液形成的过程;2.尿液的成分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1.尿液形成的机制的理解;2.尿液排出调节机制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形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概念介绍(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意图的展示,介绍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尿液对身体的重要性。
3. 尿液形成的过程(25分钟)a. 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讲解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尿液形成的起始点。
b. 肾小球滤过讲解肾小球滤过的过程,包括滤过膜的作用和滤过液的成分。
c. 肾曲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介绍肾曲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的过程,以及其对尿液成分的调节作用。
d. 肾小管的排泄讲解肾小管的排泄过程,包括排泄物的形成和排出。
4. 尿液的成分和特点(20分钟)a. 成分的介绍讲解尿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分、废物、盐类和有机物质。
b. pH值和尿比重讲解尿液的pH值和尿比重,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 尿液排出的途径和调节机制(15分钟)a. 尿液的流向和排出途径介绍尿液的流向和排出途径,包括尿管、膀胱和排尿。
b. 尿液排出的调节机制讲解尿液排出的调节机制,包括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以及神经反射的调节作用。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共同反思和讨论。
六、教学评价1.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尿液形成和排出的理解;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尿液异常的原因。
七、板书设计济南版生物七下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尿液形成的过程及其重要性;2. 掌握尿液产生的主要机制;3. 了解尿液排出的途径和调节机制;4.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初一生物济南版第一节 尿的形成(1)导学案
学习目标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第一课时)
议一议
1.了解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组成。
2.认识肾脏的结构和特点。
预习导学
阅读教材P66—67
1.人体将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当血液流经时将多余的
_____、和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
是主要的器官。
2.肾脏位于,背面部脊柱的两侧各一个。
3.肾单位由和组成,肾小体包括和。
肾小球是个,由入球小动脉发出数十条弯曲盘绕汇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是一种壁的囊,与相通。
肾小管细长曲折,分布在
和,周围缠绕大量的。
一.肾
1.综合回顾人体的消化和呼吸,理解葡萄糖和氧气随血液循环到达人体的组织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进而引发呼吸作用产生的废物是怎样排出的?
2.区分新陈代谢废物与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不同,理解“排泄”的内涵
合作探究一观察肾的结构
1、描述肾的形态结构
2、肾的结构分为哪几部分
3、为什么肾的皮质部分比髓质部分颜色深?
合作探究二认识肾单位的结构1。
说出肾单位的结构组成?
2。
血液在肾单位里是怎样流动的?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填写下表:
经过的器官物质形式物质种类或系统
气体
皮肤少部分水无机盐含氮
废物
尿液
作业。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导学案
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3.形成人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复习回顾】
1.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什么?
2.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肾单位的组成?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68,分析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差异。
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哪些成分可以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哪些成分全部或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
3.尿液的排出
(1)途径:尿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外。
(2)排尿的意义:
①排出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调节人体内___和_______的平衡。
③维持______________正常的生理功能。
【预习检测】
1.在肾脏中,形成原尿的部位是()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盂
2.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应有的是()
A.水B.无机盐C.尿素D.葡萄糖3.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
A.尿液B.原尿C.血浆D.组织液4.尿液的主要成分是()
A.水、无机盐、尿酸、尿素B.水、葡萄糖、尿酸、尿素C.水、葡萄糖、无机盐、二氧化碳D.蛋白质、葡萄糖、尿酸、尿素5.下列不属于原尿成分的是()
A.葡萄糖B.无机盐C.尿素D.大分子蛋白质。
济南初中生物七下《尿液的形成和排出》word教案 (2)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2 )知识与能力: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2、说出肾脏的结构和特点 . (重点 )3、描述尿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 (难点 )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教材中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及泌尿系统的示意图 ,培养观察能力、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尿液的形成过程难度较大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涉及到原尿的形成与成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涉及到终尿形成与成分.这里必须让学生明白肾单位中血液的来龙去脉和尿液的产生与排出途径,也就是说要血路、尿路都清楚.然而,让学生理解看不到的结构与其功能确有难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设计学生活动,如肾单位模型观察、观察尿液形成的动画、亲自操作模拟尿液形成动态演示装置,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具体化,学生在亲自体验中主动构建相关概念.采用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动画展示的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课前准备:(1 )一些粮食 ,里面有白扁豆、黑豆、花生、黄豆、大米等并掺些沙子、筛子 (2 )铁架台、注射器、输液器管、烧杯、漏斗、滤纸、红墨水、84消毒液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恰当设问3分钟情景导入:视频播放患有尿毒症的女孩通过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 .血液透析是用机器模拟肾脏功能 .血液透析的病人很痛苦 ,我们看到这位小姑娘坚强乐观的面对病魔 ,她患了什么病 ?她的肾脏怎么啦 ?她的尿液检测单上藏着什么秘密 ?她为什么要做透析 ?我们要揭密 ,还得从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学起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血液透析 ,模拟肾脏功能 ,与后面设计血液透析原理相照应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真实透析过程让学生获得感官认识 ,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保护自己 ,珍爱生命的观念 .复习提问1、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学生观察肾单复习上节课内3分钟2、肾脏的结构分哪三局部 ?3、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根本单位是______,它是如何组成的 ?4、血液在肾脏内的流动路线是怎样的 ? 位图形答复以下问题 .容,温故而知新 ,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分析问题合作探究20分钟探究活动一尿液在肾单位中形成的原因肾单位中为什么能形成尿液 ?肾单位有什么特别之处 ?请同学们分组探讨下面的问题:1、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都由一层细胞构成有何好处 ?2、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与肾小囊内壁紧贴有何好处?3、肾小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何好处 ?探究活动二尿液形成的过程1、模拟活动 - - - -筛粮食教师准备一些粮食 ,里面有白扁豆、黑豆、花生、黄豆、大米等并掺些沙子 ,让学生想方法去除粮食里的沙子 .学生想到了用筛子筛粮食 .教师让学生上讲台操作并让学生观察 .在模拟活动的根底上组织学生观看尿液形成的动画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 )什么样的物质可以筛出去 ?模拟了尿液形小组代表展示本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各抒己见,形成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尿液形成的动画 .:学生1:(1 )小颗粒的物质 .模拟尿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学生领悟 "形成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成过程中的什么过程? (2 )筛出去的杂质能不能直接倒掉 ?(3 )将杂质中漏掉的小颗粒大米再捡回来 ,有模拟尿液形成的什么过程 ?2、教师指导学生特别关注血液流经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下面让我们分析两个资料:出示材料 (一 ):肾小球内血液与肾小囊腔中的液体的成分 ,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比拟 成分肾小球中的血液肾小囊腔内的液体 (原尿 )血细胞 有 无 蛋白质 有 微量 葡萄糖 有 有 无机盐 有 有 尿素 有 有 水有有1 )你发现肾小囊中有哪些物质 ?肾小球的血液中又有哪些物质 ?2 )推测肾小囊中的液体只能来自哪 ? .3 )由此你推测肾小球和紧贴肾小球的肾小囊内壁起何作用 ?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总结尿液形成的第|一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 ,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血浆中的一局部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被滤过到肾小囊腔 ,形成原尿,而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那么不能被滤过 .出示材料 (二 )课本图3.4 -3 ,分析原尿及尿液成分 ,讨论完成以下问题:液形成的滤过作用 .学生2: (2 )不能 ,因为里面还有一些营养物质大米 . 学生3: (3 )模拟尿液形成的重吸收作用 .学生分析、讨论后表达交流: 1.肾小囊中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等 .肾小球的血液中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和血细胞等2.肾小囊中的液体只能来自肾小球中的血液 .3.由此推测肾小球和紧贴肾小球的肾小囊内壁起滤过作用提出明确的问题 ,有助于学生有目的地分析问题 ,是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能促进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水平 .尿液里有那些成分 ?它比原尿少了什么成分 ?说明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总结尿液形成的第二个过程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形成尿液形成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 (全部葡萄糖、局部水和无机盐 )等被肾小管重吸收 ,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被送回到血液 ,而剩下的物质 ,如尿素、局部水和无机盐等物质那么由肾小管流出 ,形成了尿液 . 3、学生操作尿液形成的动态演示装置首|先让学生说一说 ,模拟尿液形成的动态演示装置中的注射器、输液器管、漏斗、滤纸、绕在玻璃管外的管子分别代表什么 ?注射的红色液体代表什么 ? 推动注射器的拉杆 ,观察红学生答复:全部葡萄糖、局部水和无机盐被重吸收了 .学生分组操作色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是模拟了哪个过程 ?烧杯中的红色液体和透明液体分别代表什么 ?最|后安排一组学生在讲台前进行展示 ,一位学生负责操作 ,另一位学生解说 ,组内成员补充完善 ,其他学生进行质疑、评价 .探究活动三尿液的排出教师提问:通过尿的形成示意图分析 ,肾小管中的尿液将流向何处 ?让学生观察教材图 3.4 -4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并阅读69页内容 ,探究完成以下问题:(1)泌尿系统是如何组成的 ?各部位有何功能 ?(2)尿液沿怎样的路线排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泌尿系统组成及其各器官功能 ,尿液的排出路线1 肾脏 - - - - - - - -形成尿液2 输尿管 - - - - - - - -输送尿液尿液形成动态演示装置 .注射器──肾动脉输液器管──依次表示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肾静脉;滤纸──肾小囊内壁;漏斗──肾小囊(上面的"V〞形 )、肾小管(用下面的长颈表示 )红墨水──血液 .学生讲解:推动注射器拉杆,血液(红墨水)依次流经"入球小动脉〞、 " 肾小球〞、 " 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 肾静脉〞;当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 "血液〞中的局部物质经"肾小球壁〞和"肾小囊内壁〞(滤纸 )过滤到"肾小囊〞 (漏斗 ) ,形成 "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局部物质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联系上节课内容 ,继续向学生渗透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人体结构的精致与神奇 .3 膀胱 - - - - - - - - - -储存尿液4尿道 - - - - - - - - - -排出尿液讨论:尿的形成是连续的 ,而排出是间歇的 ,为什么呢 ? 外的毛细血管〞;由 "肾小管〞流出的液体称为"尿液〞;红墨水由输液管末端流出表示"已过滤的血液〞 .交流互动思维碰撞8分钟一、数据推敲下表列出了三种液体中各主要成分的含量 ,请根据该表答复有关问题 .种类尿素尿酸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A 0B 0 0C(1 )请判断A、B、C三种液体分别是血浆、尿液和原尿中的哪一种 ?A是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 .(2 )C中的蛋白质含量为8 ,而、B中的为0 ,这说明______________ .(3) A中的尿素含量与C中一样 ,为0.03 ,而B中的却为1.8 ,这是由于________ .(4 ) A中的葡萄糖为0.1 ,而B中的为0 ,这又说明_________ .二、知识拓展医生除了化验血液还可以通过化验尿液成分的方法检测病人病症 .学生对健康人体内的血浆、原尿、尿液3种液体进行数据分析 ,找到区别3种液体的依据 .分析数据 ,厘清概念 ,明确了尿液形成的原理和过程后 ,然后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分类方法归类总结 .4、用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不乱用药 (是药三分毒 ,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 升,体内物质氧化可生水300毫升,故每日应补充水分2200毫升 ,包括饮食中的含水量 .夏天每日补充水分在3000毫升左右,才能满足人体需要 .(3 )排尿的意义:1、有利于废物及时随尿液排出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 .课堂总结当堂稳固5分钟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我们每天排出的尿液是在中形成的,包括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作用两个过程 .经过输尿管运输到膀胱 ,然后排出体外 .稳固训练:1、在以下血管中含尿素最|少的血管是( ) (知识目标3 )A、入球小动脉B、出球小动脉C、肾动脉 D、肾静脉2、人体排出的尿液中 ,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知识目标3 )A、无机盐B、水C 葡萄糖D、尿素3、人喝进体内的水 ,有一局部会随尿液排出 ,这一局部水不一定会经过的器官是 ( ) (知识目标3 )A、心脏B、肺静脉C、肾动脉D、肾静脉4、写出尿液排出的途径肾盂、_____、_____、尿道、体外 .(知识目标1 )5、下面是某医院的几个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样本 ,请分析并答复以下有关的问题 .(注: " +〞表示较多 , " + +〞表示很多)学生总结本课知识点并独立做练习 .当堂总结本课知识 ,通过练习稳固所学知识 .葡萄糖蛋白质 无机盐尿素红细胞 白细胞 样本A 0 0样本B 0 0 0样本C+ ++ + + +⑴原尿是样本 ,因为里面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正常尿液是样本 ,因为里面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不正常尿液是样本 . (知识目标3 )6、上图是尿液形成的示意图 ,据图答复以下问题 .(1 )出图中代号所示的名称 (知识目标2 )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④_______⑤_______⑵在①和②内流动的物质是_______ ,在⑥内流动的物质是____ ,在⑦内流动的物质是_______ . (知识目标3 )⑶㈠表示肾的_______过程 ,㈡表示肾的_______过程 . (知识目标3 )①②③ ⑤ ④ ⑦⑥㈡㈠⑷在㈠过程中 ,血液中除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外 ,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肾小球壁和肾小囊壁 ,进入肾小囊内;在㈡过程中 ,原尿中全部的________________ ,大局部____________和局部____________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 . (知识目标3 )板书设计: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2 )1、肾小球和肾小球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一、尿液的形成过程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过程: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二、尿液的排出 1、有利于废物及时随尿液排出 .意义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3、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在上节课学习的根底上 ,继续向学生渗透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就宏关而言 ,泌尿系统的组成是学生熟知的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易与学生产生共鸣 .但微观上 ,具体到肾单位 ,对学生而言又是陌生的 ,因此教师注意适时出示动画 ,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 .尿的形成过程距离生活常识较远 ,因此教师不急于阐述尿液形成的完整过程 ,而是以点连线 ,先以资料分析使学生比拟出血液、原尿、尿液成分的不同 ,归纳肾单位各局部的作用 ,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根底上 ,模拟尿液形成的动态演示装置 ,让学生自己表述出尿液形成的过程 .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主动探寻知识的本质或规律 ,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 ,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边动手制作 ,边思考体会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形成过程 ,在 "做中学〞 "学中做〞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 .自制教具模型:一、尿液的形成动态演示模型的构造注射器──肾动脉 (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应用稍大一点的注射器 );输液器管──依次表示入球小动脉、肾小球 (输液器管在 "肾小囊〞内多绕几圈即可 ,并在其上打几个小眼以便使红墨水从管中渗出 )、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将输液器管在 "肾小管〞外多绕几圈即可 )、肾静脉;滤纸──肾小囊内壁;漏斗──肾小囊 (上面的 "V〞形 )、肾小管 (用下面的长颈表示 )红墨水──血液 .二、尿液的形成动态演示模型的使用方法1、课前用84消毒液将滤纸打湿 .2、认识肾单位的结构;3、动态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推动注射器拉杆 ,血液 (红墨水 )依次流经 "入球小动脉〞、 " 肾小球〞、 " 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 肾静脉〞;当 "血液〞流经 "肾小球〞时 , "血液〞中的局部物质经 "肾小球壁〞和 "肾小囊内壁〞 (滤纸 )过滤到 "肾小囊〞 (漏斗 ) ,形成 "原尿〞; "原尿〞流经 "肾小管〞时 ,局部物质被重吸收进入 "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由 "肾小管〞流出的液体称为 "尿液〞;红墨水由输液管末端流出表示 "已过滤的血液〞 .备注:因为滤纸事先用84消毒液打湿 ,由 "肾小球过滤〞流出的红墨水变成了无色的液体── "原尿〞 ,所以由 "肾小管〞流出形成 "尿液〞 .。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活动二:自主学习归结总结出示图片,请先生依据知识、课本说出肾的位置、数量、外形、颜色等外部形状特征。
以及肾纵剖后肾的结构。
先生首先明白效果,阅读课本和图片找出相关内容。
同窗们带着效果观察肾脏的结构。
先生说出相关的答案肾脏是构成尿液的器官,由皮质、髓质和肾盂构成。
设计意图:先生经过效果驱动下的自主学习,可以充沛发扬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动性,锻炼自己的效果归结才干和言语表达才干活动三:协作探求,讨论交流活动目的:肾单位的结构组成。
活动顺序:先生自己阅读课本67页看法肾单位各局部的结构。
尝试描画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活动状况。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员提供的模型组装肾单位的模型。
活动战略:先生自学课本,看法肾单位的结构。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活动状况。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员提供的模型组装肾单位的模型。
加深对肾单位结构的看法。
先生自学课本,看法肾单位的结构。
先生首先将依据自己的学习,看法肾单位的结构。
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构成肾小体,肾小球的实质是一个血管球。
然后小组讨论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活动状况。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员提供的模型组装肾单位的模设计意图:经过协作探求,观察思索和整理,可以增强先生动脑,搜集和处置相关信息的才干,经过小组协作、讨论交流,培育了先生的协作看法,激起先生自动学习的愿望和学习的自动性,经过展现汇报、提升了先生的言语表达才干,锻炼了先生的思想才干。
复备:。
2018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word导学案
学习目标:1、说明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重、难点)2、养成良好的泌尿系统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阅读教材67—68页内容及图3.4—3,完成下列问题:(一)尿液的形成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时,除和大分子的外,血浆中一部分、、________和等物质都可以经过滤过到 __________内形成。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的,全部的和部分被重吸收回血液,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
阅读教材69页内容及图3.4-4完成下列问题(二)尿液的排出1、尿液的排出途径:肾盂 _______ ________ 尿道体外。
2、排尿的意义:①排除体内的。
②调节体内和的平衡。
③维持____________ 理功能二、问题探究:探究一:尿的形成探究过程:仔细观察教材68页图3.4-3,对比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及含量,分析并讨论:⑴、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哪些成分可以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⑵、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哪些成分全部或部分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1、医生在检验某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则推测此人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收集管2的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输尿管学习体会:本节课你的收获或疑惑是: 1.)A.葡萄糖B.氨基酸C.尿素D.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2.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一定没有()A.无机盐B.尿素C.葡萄糖D.大分子蛋白质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是()A.水B.C.葡萄糖D.尿素4.尿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肾的作用和作用拓展思考:1、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有疾病,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发生了病变?2、如果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呢?3。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2)》教案
《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知识目标:1、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2、描述尿的排出过程。
3、说出排尿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1、通过资料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收集资料,挂图、视频。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2分钟) 1.说出肾的形态、结构和在人体中的位置。
2.说出图中各个结构名称,并说明血管在肾单位里形成了几次毛细血管网3、人体在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复习、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学生思考并说出准确、规范的答案复习旧知识,准备建构新知识。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分钟) 播放视频: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田世国。
他为他敬爱的、身患尿毒症的母亲捐献了他的一个肾,使他的母亲重获生命。
肾有什么作用与尿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探讨尿的形成和排出(板书)学生被田世国捐肾救母的事迹所感动,并产生疑问:排尿对人体有什么意义?尿液是怎样形成的?通过田世国的事迹导入新课,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 (12分钟)出示肾单位的结构简图,请同学们看图,说出图中各部分代表的结构名称。
过渡:血液在流经肾单位时发生了哪些变化?可能与哪些结构有关呢?请结合此图分析下面的数据。
资料分析一:进入肾的血液与尿液的比较主要成分肾动脉的血液(g/100ml)尿液(g/100ml)水90 95蛋白质8 0葡萄糖0.1 0无机盐0.72 1.1尿素0.03 1.8血细胞若干0讨论:1、比较尿液与血液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判断随尿液主要排出哪些物质?2、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你能作出何种推测?提问:1、血液中的物质要被过滤下来,只有在哪一类血管中才能实现这种过滤?为什么?(提示:思考毛细血管适宜于过滤的结构特点)2、在肾单位中,有几处毛细血管?提问:由此你又能作出何种推测?过渡:当血液流经肾小球,这个毛细血管球时,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让我们从下面的一组数据中去分析寻找答案吧。
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案 济南版精编版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案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尿的形成和排出》是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代谢之后,再进一步让学生知道代谢废物的排出,从而保证健康的生活。
为了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本节内容,编者按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尿的排除和泌尿系统的卫生四个部分进行编写,还安排了两个活动。
在生活中,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对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更是不了解,因此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形成尿液的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本节内容也能使学生领悟到排泄这一生理过程是人体内保持清洁、使生命充满生机活力等美好状态的前提。
2、教情分析1、心理和生理特征:从年龄特征来看,七年级学生平均年龄12岁,他们学习生物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他们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和讨论,对于生物学这门课充满兴趣。
2、知识现状: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
在生活中,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对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更是不了解。
3、知识障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差异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学习成果和不同的学习体会,特别是在理解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时,对于七年级的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血浆、肾小球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形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4.1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第一课时
第一节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第一课时) 编号: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使用教师姓名 使用时间教学目标:描述肾脏的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肾脏的结构及各部分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肾脏的结构及各部分的结构特点教 学 流 程 师 生 活 动【一】预习导学 1.人体将 、 和 等物质排出 的过程叫做排泄。
2.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肾将体内多余的 、 和 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使血液得到净化。
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3.肾位于 背面 部 的两侧,左右各 个。
每个肾由个肾单位组成, 是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肾单位由 和 组成。
肾小体分布在 ,由 和包在它外面的 组成。
肾小球是一个 球,由分出的数十条 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 。
肾小囊是一种 的囊状结构,两层之间的肾小囊腔与相通。
细长而曲折,分布在 和 ,周围缠绕着丰富的 。
【二】合作探究一、肾的外形和内部结构1.观察课本P.66图3.4-1将各部位的名称填写在指示线的后面。
2.肾脏的形状像 。
3.肾脏的肾盂呈漏斗状,与 (管道)相通4.肾脏的结构包括 、 和 三部分。
5.观察图片可知肾脏的皮质颜色 ,髓质的颜色 。
二、肾单位的结构1.肾单位的组成(1)观察课本P67图3.4-2写出下列序号所指部位的名称:[6] [8] [9] [10] ; [11] [12] [13] (2)阅读课本P.67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表格2 8 9 10 12 13 11 7 6 54 3 1预习导学答案1.二氧化碳多余的水无机盐体外2.水无机盐尿素肾3.腹腔腰脊柱一100多万肾单位4.肾小体肾小管皮质肾小球肾小囊血管毛细血管出球小动脉双层壁肾小管皮质髓质毛细血管合作探究一、2.蚕豆 3.输尿管 4.皮质髓质肾盂 5.深浅二、1.肾小管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球囊壁肾小囊腔3、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静脉课堂检测1.C2.B3.A4.B5.C6.B7.A8.D9.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第二课时)(学案18)
制作人:审核人:生物组 04
学习目标
1、描述尿的形成过程。
2、了解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预习导学
1、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的
作用,除了___ 和外,血浆中的一部
分、、和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形成原尿。
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大部分的和部分
会被重新吸收,进入肾小管外部的,被送回,其它物质如:、一部分和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
3、、、和尿道共同组成人体的泌尿系统。
4、每天适量喝水,不但有利于体内的随尿液及时排出,而且对调节人体内的和_______的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合作※探究※交流:
1、读教材P68,并结合图3、4—3或课件,讨论P68 1、2和“原尿中的无机盐被重吸收后,为什么尿液中无机盐的含量会高于原尿中的含量?”。
2、阅读教材P69相关连联接,判断尿检报告单中血尿与蛋白尿,及发病原因。
3、阅读教材P69结合图3、4—4讨论:
(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2)我们为什么每天应喝适量水?
当堂检测:
1、正常情况下,下列液体中不含葡萄糖的是()。
A.尿液
B.尿液和原尿
C.尿液和血浆
D.血浆和唾液
2、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的是()。
①二氧化碳②无机盐③红细胞④尿素⑤水⑥葡萄糖
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②④⑤⑥
3、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里减少的成分是( )。
A.葡萄糖
B.血细胞
C.尿素
D.二氧化碳 4、肾小囊内流动的液体是( )。
A.血液
B.血浆
C.原尿
D.尿液
5、如果某人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病变部位可能是( )。
A.肾小体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肾小管 6、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中所流的血液分别是( )。
A.都是动脉血
B.动脉血、静脉血
C.静脉血、动脉血
D.都是静脉血
7
尿酸含量的变化,AB 段表示(
)
A.入球小动脉
B.出球小动脉
C.肾小管
D.肾小球
8 A.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不变 B.氧、尿酸、尿素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D.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也减少
9、下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 ] 、[ ] 和图中的[ ] 构成一个肾单位。
(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过程,即图中的A 作用和C 作用,通过A 过程形成的液体B 为 ,通过C 过程形成的液体D 为 。
(3)与图中的G 相连的小血管E 为 , F 为 。
(4)液体在A 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 和大分子的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
分、 、 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而在C 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 和部分无机盐被结构I 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围在I 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
10、右图为人体某器官血管分布示意图.
(1)若a 是肺动脉,c 是肺静脉,血液在流经 b 处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 (2)若a 、c 都是动脉,且都流动脉血,则在b 处 发生了__________作用,形成了___________.
(3)若a 、c 都是静脉,且都流静脉血,则b 处是
__________(器官)的毛细血管,该器官起了___________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