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的研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做好“放权”和“放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责任,进而让课堂散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效益才能的以提升。“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的课改模式,以创建合作学习小组为住的学习方式,正是印证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学生自住管理、自住学习、自我教育真正做到提高学习效益从而打造高效课堂。2010年,我县开始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一种被倡导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开始普遍应用于课堂。但在具体实施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只有“小组”而没有“合作”;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自己顾自己,没有团队意识……等等。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由于缺乏评价标准,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随意性较大,对学生的合作行为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规范,没有持续的要求,所以学生的合作行为随意性明显,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提出《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学评价的改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评价目的由甄别转向促进:由选拔优秀发展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评价主体由一元转向多元:由教师评价发展为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评价;

评价内容由一维转向多维:由单一的对知识的评价发展为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评价方式由单调转向多样,由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转化为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在小组合作中的评价分:自我评价、师生间评价、生生间评价、小组间评价等,评价形式多种多样,除课堂评价外,作业、检测、每日常规等也进行小组评价。而且所有的评价结果及时在醒目位置张榜公布。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主要指"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所以具体分为:

(一)评价的主体

预期的想法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评价,分四个组成部分:

1. 学生对自己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学生对本组其他成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3. 教师对每个小组合作时的整体状态进行评价;

4. 教师对每个学生合作时的状态进行评价。

(二)评价方式和工具

我们选择了两种方式:等级制评价方式和描述性评价方式,设计了两种评价工具:评价表和儿童成长六个一档案袋。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设计了三个评价表,其中表1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采用了等级制评价方式,将评价项目分为A、B、C、D四个层次,根据合作过程中学生个人和小组整体的状态分别评定为不同的等级;表2由小组所有成员共同填写,表3由每个成员填写,表2、表3采用的是描述性的评价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对小组成员和自己给予评价。

表格 1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儿童成长六个一档案袋的使用可以彰显学生的个性。每完成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后,

实验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深有体会的事记录下来,装入学习档案。如对某个问题的独特理解、某个问题的争论过程、自己的心得体会等等。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有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

(一)调查法

在课题研究初期,为了获得原始的、详实地资料,课题组对本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共有八题,其中第二是填空题,第八题是选择和填空的综合题,其余是选择题。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是否满意、是否有合作学习的意向、对合作学习的了解和需求、对小组人数及评价方面的要求等。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份,收回23份,收回的试卷全部有效。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得到以下结论:

1. 我县从09年开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有很大改变,许多学生在课堂中开始尝试小组合作,并有积极地参与评价的意识。这是课题研究的基础。

2. 有近三成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这部分学生应该成为合作学习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部分。

3. 合作小组的成员应以6人左右为宜。

4. 关于对小组合作的评价,一方面学生要求小组的分数和个人的分数都要记录,并且公布。这反映出学生既有集体观念,也有个人意识。在课题研究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平衡好这两种意识的关系,既不能搞“一言堂”,也不能“人云亦云”。另一方面,关于评价的主体,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以教师为主,体现出学生对教师的充分信任,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千万要慎重。

这次调查,是课题研究的设计依据之一。

(二)文献法

课题组查阅了大量的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资料,如王坦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张华的《杜威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与实践》等文章。通过这些文献,课题组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历程,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五个基本要素“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个体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小组自评”加深了理解。实验教师一致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到共同学习的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它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山东教科所王坦教授)。”关于对小组合作的评价,从所查阅的资料来看,至今还没有形成权威性的理论,许多专家和教师对如何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过程和效果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谓见仁见智。综合其中的共同点如下:

1. 关于评价的依据:所有资料一致认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该依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而进行。

2. 关于评价的内容: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认为评价要贯穿小组合作的始终,对准备工作、合作过程、最终成果三个方面都要关注。

3. 关于评价的主体:多数资料都采用三个主体:即教师主评、组内自评、小组互评。

4. 关于评价的方式:很多资料都采用评价表的方式,所设计的评价表样式不一、内容各异,有的是根据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而设计,有的是根据评价主体不同而设计的,……,不一而足。

这些资料是课题组设计实验方案的主要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