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着》看余华小说从“先锋”到“现实”
余华《活着》读书体会及心得(5篇)
余华《活着》读书体会及心得(5篇)余华简练的语言和淡淡的文字,却生动地刻画出了生活的真实,会让人忍不住地去联想自己的生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余华《活着》读书体会及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余华《活着》读书体会及心得1从_年到_年,余华在不断的自序中完整着自己。
写下的《活着》在_年后的今天看来,跨越了时间的障碍,顽强地活着。
深夜读来,数次忍不住泪流。
明明是作者精心的摆布,但读来却穿越了每个文字的阻隔,直逼人心。
相较于时下轻飘飘的煽情、赤__的炫技,余华的文字是让人感觉不到技巧的,命运的厚度与沉重已足够撑起整个故事。
情感本就重得摧人心肝,还何须再去“煽”?我们能做的已经不是旁观与审视,而是站在福贵一家人的茅屋里,和他们一起笑,一起哭。
这是很奇妙的视角,你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谁,但在阅读的每个瞬间却又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其中浑然忘我。
正如余华在_年的自序中所言,当他以旁观者的视角来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困难重重,可是当有一天突然以第一人称来写这个故事的时候,突然顺畅无碍。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这仿佛也是一个奇特的隐喻,这个故事必须让我们进入、替代。
福贵的一生绝不是他自己的一生,《活着》是每个人活着的象征。
尽管我们可能没有福贵的苦痛、没有福贵的欢乐,但是,每个人只要活着,就必然要经历他(她)自己的悲欢。
徐福贵的前半生可以说是自己造的,本来是地主家的少爷,赌嫖俱全,倾家荡产。
可是从败家之后的每一步,似乎就走进了命运的魔掌。
福贵的后半生可以说真是无奈。
去给母亲请郎中时被抓了壮丁,后来又经历三反五反,大跃进的穷困难捱。
儿子死于人祸,妻子死于疾病,女儿难产殒命,女婿事故身亡,的孙子也意外送命。
在死亡面前,人的渺小无助就像福贵面对医院那个小房子时的恐惧和无奈,这就是命运,或者说叫宿命。
在这样庞大的力量面前,人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福贵仍然要乐乐呵呵地活下去。
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余华《活着》优秀读后感【5篇】
余华《活着》优秀读后感【5篇】《活着》里的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他失去的东西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可他仍用友好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余华《活着》优秀读后感,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余华《活着》优秀读后感1《活着》是余华在1992年成书的,曾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如今已名扬海内外,是余华唯一一部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特征的作品。
我曾在几年前看过由《活着》改编的一部电视剧。
当时还小,只是看热闹并不能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感受。
在这个暑假,我有重现看了一遍《活着》这部小说,感触很深。
故事主要是讲述了一个关于名为福贵的一个人的生活。
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
他叫徐福贵,曾经是个阔少爷。
他的祖父白手起家,从养鸡开始,使鸡变成了鹅,鹅变成了羊,羊变成了牛,于是家境变富裕了,拥有两百亩地。
但到了他爹这一代便开始衰败,他爹挥霍奢侈掉了一半土地,到了孙子,也就是徐福贵成了彻底的败家子。
吃,喝,嫖,赌,无一不做,也只会如此。
终于把其余的土地也赌输给别人了。
从此,家庭地位一落千仗,全家都贫穷了起来。
他爹也就被气死了。
从此,他和母亲,妻子,女儿三人相依为命,过着与往日大相径庭的自力更生的农家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国民党抓壮丁进了部队,在那两年的时间里,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也体验了身边战友离去时另人伤心的友情,但是,两年后,他依然活了下来,他的命运还在继续。
回到家后,他的母亲已经死了。
他开始与妻子儿女一起过安稳日子。
但祸不单行,他儿子出意外夭折了。
他是多么伤心啊!他又一次受到打击。
但这就是他的命运,他还要活着!在好不容易把又聋又哑的女儿嫁到了一个好心的人家后,没过多少幸福日子,女儿也因难产死了,仅仅把徐家的根留下了,一条苦命的根。
他老伴不久也伤心地走了,接着,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他的孙子,最后一个亲人,也意外地死了。
余华《活着》创作缘由
余华《活着》创作缘由摘要:长篇小说《活着》以解放前到文革后这一段时间为时代背景,向我们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命运多舛的一生,人物形象富有张力且个性丰满。
这部小说是余华由先锋作家向写实主义转型的标志性作品,作者用冷眼旁观式的写作手法向我们叙述福贵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其中所透露出来的生存哲学不由的让人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余华早期以残酷冷静的叙事风格独树一帜,到了《活着》,余华残酷冷静的叙事风格已不再走极端化的路线,而开始淡化叙事风格的特色,更关注文本本身的意义。
通过冷静质朴地叙写一种在无言抗争中活着的方式,《活着》自始至终蕴含着对人性的礼赞,实现了从注重文本表现形式,到注重文本本身意义的突破,《活着》不仅是余华文学创作的分水岭,也是其文学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
关键词:《活着》;现实意义;人生哲学一、简述《活着》主要内容及作者《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富贵和他的家庭身上。
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富贵塑造成一个存在的英雄。
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富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小说通过这些出乎意料的死亡重复,更加彰显了活着的意义和难能可贵。
悲剧总是接踵而至,令人无法喘息,一个作家甚至因此称《活着》是“中国的《约伯记》。
整部作品的情感节奏像是风中之烛,多舛的命运之风一阵又一阵吹过,忽明忽暗的情感波动中,一个又一个人物的生命之烛被风吹灭。
浅谈余华先锋小说《活着》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
余华也不例外。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
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
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
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
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
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
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
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
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
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
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
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
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
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
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
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
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
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从先锋到现代——余华小说风格的转变
正如一位论者所 言 , 余 华 亵 渎 了传 统 的 世 界 , 颠 覆 了 生 活 的真 实 _ l l 1 。余 华 曾言 : “ 暴力 因为其形 式充满 激情 , 它的 力 量 源 自人 内心 的渴 望 , 所 以 它使 我 心 醉 神 迷 。 , f 2 3 7 人 们 需 要 认 识 到 内心 潜 在 的 渴 望 和 本 我 , 但不 能迷 失于本 我 、 暴 力 和 人 性 恶 之 中 。 而 余 华 前 期 的 小 说 中充 斥 着 酒 神 精 神 的放 纵 , 放 逐 了对 人 性 善 的 追 寻 。
余 华 在 初 期 的小 说 写 作 中像 是 一 位 叙 述 的 暴 君 , 貌 似
不置一词 , 冷酷无情 , 却 任 意 摆 弄 人 物 的命 运 , 小 说 中 的 人 物几乎没有 自己的 声音 , 只是 一群 盲 目、 无 情、 残 忍 的 动 物, 互 相 混 乱 厮 杀 。我 们 能 够 读 出 作 者 对 世 界 的 执 着 追 问, 对 心 灵 家 园 的 寻 觅 以及 失 去 存 在 感 的 悲 观 焦 灼 , 但 很
的, 杀人 无 所 谓 正 义 或 非 正 义 ; 世 界 是 荒诞 无从 解 释 的 。
午出门 , 看 到 的 却 是 门 外 世 界 的 冷 们 疯抢 车 上 的苹 果 , “ 我” 去阻拦 却遭 到 拳脚相 加 。 我们本以为文 中的 司机是受 害者 , 但令 人愕 然地 , 他 抢 走 了“ 我” 的 背包 。无 论 是 文 中 的“ 我” 还 是作者 , 都 未 对 这 些 人的作为作 出道德 评判 , “ 我” 也没有 表示 愤懑 不满 , 只 是 蜷 缩 在 车 里 想 起 自己 出 门 的那 个 “ 明 朗温 暖 的 下 午 ” 。 文 中 并 没 有 出现 具 体 的 时 间 、 地点 , 只 有 一 条 不 知 方 向 的路 , 这 条 路 宛若 没有 目的 地 的 人 生 之 旅 , 充 满 了不 确 定 。这 就 营 造 出 了 一 种 神 秘气 氛 , 让人震撼 。
先锋到现实叙事的转变——以余华《活着》为例
10神州文学先锋到现实叙事的转变——以余华《活着》为例刘玮依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摘要:我国许多作家早年都以先锋作家身份出场,作品多在揭露人性的阴暗与丑恶,带有较强的实验性。
而经历时代的变迁,又逐渐由曲折的形式探索,过渡到严肃的生活思考,转型之路满载着当代作者艰辛不易。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由先锋到现实叙事的转变轨迹,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因此,本文选取余华作者的小说《活着》,研究先锋到现实叙事的转变,希望能为文学创作与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先锋到现实;叙事转变;方案;《活着》余华是当代文学中颇具影响力与争议的著名作家,写作多年依然保持着创作的鲜活力量,其早年以激进的先锋创作姿态闻名,后期峰回路转,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写实特征。
观之前后作品叙事方法悬殊,风格大相径庭,给现代文坛制造了热议许久的重要课题。
一、余华小说《活着》的研究价值历经时代变迁、社会变革,创作的转变是每个作家都不可避免的问题。
在我国九十年代,先锋文学就经历了巨大转变,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而作者余华的小说《活着》,成为了先锋文学转折的重要标志,从实验性、探索性的“技术世界”中抽离而出,转向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及精神境遇。
且力求在条理清晰的故事中,重构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的有效对话关系。
余华的《活着》减弱了先锋小说的创作模式及实验性,以较为平时的语言叙述人文精神的话题,故事情节完整,追求理性的深度。
对于探索文学创作由先锋到现实叙述的转变轨迹,有着较强的研究价值。
为当代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素材,是对文学自由探索精神的本质求索,这也是文学创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余华《活着》由先锋到现实叙事得转变体现1、叙事由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在《活着》之前,甚至在开始创作《活着》的时候,作者余华还在沿用那种保持距离的冷漠式叙述方式。
据作者自己所述,他在这种叙述方式之下,发现创作《活着》时,越发难受,总感觉隔了一层东西。
而后他才开始使用第一人称,以人物自己的角度来发言。
浅析《活着》的死亡重复意象
浅析《活着》的死亡重复意象《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是他由先锋作家向写实主义转型的标志性作品。
书中讲诉了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地遭受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故事。
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在《活着》这本书中,余华不断地在重复死亡这个意象。
《活着》的死亡叙述形式,即重复。
重复是先锋小说作家惯用的一种叙述手段。
它反映了作者的语言功力、集中读者的注意力、也能拥有更强的叙述力、拥有更强大的艺术冲击力。
《活着》是余华将重复叙事运用到了极致的一部经典之作。
在叙事结构上,死亡情节重复、单纯。
死亡叙述在重复中推动情节发展,叙事节奏随着事件的发展成线形推进式人物,沿着非常单纯的“生——死”这一主线发展。
书中共写了十处死亡意象,死的人都是和福贵有关系,自己的亲人、爹娘、妻子家珍、女儿凤霞、儿子有庆,女婿二喜、外孙苦根、还有龙二、及患难与共的老全、春生,都因各种原因失去生命。
尽管死亡的脚步一刻也未曾离开过福贵,但最后,他仍然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好好地“活着”。
书中所写到的死亡意象,皆是自然状态。
仔细研究,这些人的死亡状态几乎大部分都是歪着头,人的死亡,没有人为的痕迹。
如书中写道“我爹嘿嘿笑了几下,笑完后闭上了眼睛,脖子一歪,脑袋顺着粪缸滑到了地上”“我离家两个月多一点,我娘就死了”“凤霞生下了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
事件的语言表述自然,却带领读者领略人生的悲怆,表现人类无边的苦难与艰难的生存困境。
作者书中描述的死亡意象是以否定的手法来肯定活着的意义。
福贵不断地失去亲人,这个过程是苦难的过程,实际上面对的是同一种威胁。
死亡意象写出了人生的痛苦和灾难,并通过这痛苦灾难的人生,以否定的形式来达到肯定活着的意义。
死亡描述使读者在情感的更高层次上获得一种美的再生的享受,更理解生与死的冲突:生命一方面抗拒着死亡,另一方面又不能拒绝死亡。
《活着》读后感800字十篇
《活着》读后感800字十篇《活着》本身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有的只是朴实平淡的自述,一个平凡人物的一生却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下面是我收集推荐的《活着》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活着》读后感800字(一)人生难以一帆风顺,定会跌宕起伏。
这起伏,可能对生命的旅途无关痛痒,诸如作业被批,小考失利;亦可能改变你的人生轨迹,诸如高考、从业……但是,无论大喜,亦或大悲,只有活着,你才能感知这一切,才有机会去细品人间甘甜,才能去遍尝人间疾苦。
书中,春生,书里唯一一个自杀而不是为外界因素而死亡的人,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灰冷的印象。
被拉去当兵,他没想过自杀;为了抢一两个大饼而鼻青脸肿,他没想过自杀;一次次逃走又被抓回,他亦没想过自杀。
他知道,战争终究会结束,即便周围一片黑暗,在那遥远的地方,仍有一丝微茫光明。
他熬过了战争,终选择了自杀。
或许,是从县长位置跌落又为万人所指,身心饱受摧残,或许,是十年动乱,心中的光明比战争的结束来得更遥遥无期,无论怎样,他都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都不会看到被打倒、胜利降临眼前了。
正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所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是的,一切好的、坏的、乐的、悲的,只要我们都还活着,这一切的一切都会被时间的长河,冲散到天涯。
本书的主人公,福贵,给人的,则是一种渡尽劫波仍积极向上的人生色彩。
他家道中落,一个地主家的公子哥儿沦为无家可归,亲人都离他而去,甚至和他相依为命的外孙苦根也死了。
前路凄苦,他为什么要活着?人生黯淡,为什么还要“熬”剩下的一天天呢?为什么还要苟延残喘地活在这个令你身心俱疲的世界上呢?看完《活着》以后,这个问题曾一直一直在困扰着我,无解。
苦根死后,他,没有随着已故的亲人,一起奔赴那虚妄远方,而是天天和老牛一起,孤苦伶仃活在世上,独尝世态炎凉。
生命是享受一切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福贵向往着以后的日子,对将来的未知充满憧憬,经历诸多磨难,不屈不挠,即便在他亲人都离他远去剩下孤零零的自己,即便只剩下一头和他一样苍老的牛。
余华作品《活着》赏析
余华作品《活着》赏析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
余华也不例外。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
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
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
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
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
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
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
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
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
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
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
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
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
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
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
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
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
余华《活着》阅读心得感悟10篇
余华《活着》阅读心得感悟10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余华《活着》阅读心得感悟,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余华《活着》阅读心得感悟篇1余华用质朴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刻着时代烙印的(故事)。
他用一个自然的开头将我们引入故事中,“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看起来不着头绪的一句话却包含了整个故事的主线。
福贵年轻时是一个只懂得享乐的大户人家的少爷。
他祖辈曾有丰厚的基业,但他父亲败了大半家业,他的滥赌又彻底让他破产,从一个少爷变为一个穷人的心理落差非常大,但正是这让他第一次真正地思考活着的意义。
这付出的代价是全部的家产和父亲的生命。
家珍,福贵的妻子,陪伴了他大半生的女人。
但福贵只是在最初对她有过男女之情,陪伴他们走过那么多岁月的是亲情。
这个单纯、隐忍的女人一直像是为了福贵而活着。
在丈夫最后一次滥赌时,她去赌场给丈夫下跪,在父亲要求她回去后,为了家庭她又回来。
我没有经历过动荡的社会,但我也能够了解是怎样的情感让这个伟大的女人一直撑下去。
到了这里,像是一切有了好转,有庆(福贵和家珍的儿子)赛跑拿了第一,凤霞(福贵和家珍的女儿)也嫁给了一个勤劳且对她好的男人,但又给了我们一记重击,有庆死了!为什么?为了给县长大出血的妻子输血。
医生不计后果地抽干了这个孩子的血,只留下了他发青的冰冷的尸体。
家珍差点儿因为这个打击离开,而她坚持下来了。
直到凤霞因为生孩子大出血死去后,这个坚强的女人才真正倒下。
在这里,我们还抱着一线希望,只要有孩子就还有希望和未来。
二喜(凤霞丈夫)也莫名其妙地死去了,只留下苦根(二喜和凤霞的儿子)与福贵在一起。
这时的苦根就像忽然长大了一样,帮忙干活,他心中一直存着那个鸡变鹅、鹅变羊、羊变牛的愿望,但在这个愿望实现前,苦根也死了。
最终留下福贵和一头老牛。
(文章)从福贵的一生映射了当时荒诞的社会,人的性命就好像草芥,很轻易就可以连根拔起,但活着的意义却被给予了不同的含义。
试论余华的活着
试论余华的《活着》分类:工作产物[原创] 2006-01-04 00:24[张晋瓮]余华在八十年代主要从事先锋文学的写作,实验性很强;进入九十年代,他关注的重心逐渐转向民间,开始对一些小人物进行贴进生活本身的观察和审视,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以平实坚忍的民间视角来反映严峻而艰难的现实生活的可能途径。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底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1995年前后,也就是《活着》这篇作品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
《活着》是余华作品由先锋文学向传统的美学和生存哲学归顺的标志。
首先,让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
然后我们在回眸身后,这时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
余华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
”而这个宣言的出现恰恰是在他继《活着》之后,另一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
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唯一兼有现实主义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这篇轰动一时的《活着》。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
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
事实上,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坛并非鲜见。
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都曾经被贴过“先锋”这样的标签或打过“先锋”之类的旗号,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
只是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还要久一些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说,《活着》是作者在进行先锋文学试验过程中思想、灵感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
活着余华的现实主义力作
活着余华的现实主义力作活着- 余华的现实主义力作余华的小说《活着》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描写,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的苦难与人性的挣扎。
小说以主人公福贵的一生为线索,描述了他经历的政治运动、家庭悲剧和个人成长,从而引发了对现实社会的深思。
1. 农村苦难的真实呈现在《活着》中,余华以福贵的视角展示了中国农村普通农民的生活困境。
封建社会主义改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对农村人民造成的深远影响被真实地描绘出来。
福贵的家族在这些历史背景下遭受了连绵不断的灾难,生活条件贫苦,饥饿和死亡无处不在。
2. 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变迁小说中,福贵作为一个普通人,经历了家族的衰落和丧失亲人的痛苦,他在社会动荡中逐渐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然而,尽管身处逆境,福贵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和对家人的责任。
他经历了身份的无常变化,从富甲一方的村支书到被剥夺一切的农民,但他始终坚持活下去,为了人生中剩下的亲人。
3. 人性的荒诞与抗争在《活着》中,余华通过对福贵及其周围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人们面对生死、苦难和命运转折时的真实反应。
福贵一家经历了种种折磨,但他们始终坚持着对生活的渴望。
无论是农村的乡亲还是伴随福贵一生的父亲、妻子,他们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命运抗争,保持了一份坚韧和善良。
4. 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余华通过描写福贵一生中的苦难,深刻反思了社会的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社会制度的失误、个人的无力以及道德的缺失共同构成了人们处境的困难。
福贵一家所经历的悲剧与整个中国农村的现实息息相关,他们的命运是无辜的牺牲品。
通过《活着》,余华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力量。
小说中饱含着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现实的呈现,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以及社会制度所带来的冲击。
《活着》的精彩之处不仅仅在于情节的扣人心弦,更在于其对现实的真实刻画和人性的深刻剖析,这使得它成为一部不可忽视的现实主义巨作。
浅析《活着》中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福贵 死亡 生命
一、死亡意象
《活着》中的人物都不经意地“遭遇”死亡,死亡意象似乎构成了这部小说最鲜明醒目的一道风景。通过密集而频繁的死亡叙述,我们不能不说作家具有一种对死亡的偏爱,在余华笔下,死亡只是作家达到自己创作目的的一个阶梯、工具或手段,它不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形式,作家将其还原为一种生命的真实,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生存方式,并以死亡为跳板,以达到升华主题和剖析人生的目的。法国哲学家弗拉基米尔·扬克雷维奇曾指出:“只有能够死亡的才是有生命的。”“不死亦不会有生。”死亡是活着的参照,它为活着的生命提供意义。不能设想无生无死的生命,那样的“生命”就是死亡。
浅析《活者》中富贵人物形象
摘 要: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作家放弃先锋探索重返写实之路的乡土力作。作家对死亡的偏爱使死亡意象构成了文本最醒目的一道风景,他以死亡为跳板揭示了人生的苦难性质、肯定了生命的韧性与生活的自在性,以及人“活着”的责任与必须,从而达到了升华主题和剖析人生的目的。
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作家放弃先锋探索重返写实之路的乡土力作。 这部小说反映了福贵这一小人物在建国前至70年代末三十年的时代浪潮中命运的跌宕沉浮,并通过主人公一生的生存状态告诉世人活着的自为性与终极性。 “《活着》作为现实主义小说,福贵不仅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亦是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作者在文本中让我们看到了对传统的人性价值和道德信念的坚持和固守。
在《活着》中,福贵的亲人一个个相继死去,唯他孤零零活在世上。面对《活着》时,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一种尖锐的疼痛感。从表面上看,福贵的败家是苦难的开始和根源,是性格因素使然,这只是一个个人的故事。死亡是自然生命的固有特性,每人最终都逃不过死亡这把利刃的屠割。而在《活着》中那一遍遍死亡的重复象征了人对终极命运一步步靠拢的艰难历程。可以说,人生就是苦难,生命就是受苦。
余华作品《活着》赏析
(二)用坚忍来抒写生命的哲学
“痛苦是生命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痛苦与生俱来,并一直伴随生命走向终点”。苦难意识是二十世纪艺术,特别是现代主义艺术灵感的重要源泉。对福贵而言,痛苦像空气一样,时时包围着他,让他不停地呼吸着,生存着。当这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时,这个人还活着,这样的坚忍足以让人震惊于生命的伟大。
这种直面苦难的博大胸襟与生存勇气,余华在韩文版序言中说:“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动的友情„„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这是20世纪中国苦难历史下每个生命个体的痛苦与挣扎。”福贵老人“是余华艺术世界中出现的第一抹乐观主义的曙光,正如卡夫卡日记中所写的:‘不要绝望,甚至不要因为你并不绝望这个事实而绝望,当一切似乎山穷水尽,天欲绝人之时,一股新的力量又从你心底升起,而这正意味着你仍然是活着的’。”这股新的力量就是坚忍,痛苦让福贵得以成长,而这种在痛苦中凝聚出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生动力,是关于生命不息的哲学抒写。
(三)以活着来追问生命的本真
在福贵生命的最后,他不孤独,有生命——一头老水牛陪伴,耕田时对亲人名字的呼喊,正是一种平和的思念的体现,对福贵而言,他们的离开和存在一样,都不曾离开。“人们不能不在泪光中为他和他所忍受的苦难祝福”,他的活着正是对一切灾难最大的嘲笑和最有力的回击。生命是什么?就是经过不屈服,不妥协的斗争获得最后的平铺,领略人生的真谛,达到超然世俗的境界。生命的本真就是活着面对无奈时的痛苦,接受痛苦时的坚忍,学会坚忍时的乐观,保持乐观时的感谢,存有感谢时的宽容,拥有宽容时的平静。
《活着》人物形象分析
活着》人物形象分析余华的长篇小说 《活着》是作家放弃先锋探索重返写实之路的乡土力作。
这 部小说反映了福贵这一小人物在建国前至 70 年代末三十年的时代浪潮中命运的 跌宕沉浮 ,并通过主人公一生的生存状态告诉世人活着的自为性与终极性。
“《活 着》作为现实主义小说 ,福贵不仅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亦是艺术表现 的真正中心。
”作者在文本中让我们看到了对传统的人性价值和道德信念的坚持 和固守。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关于一位普通中国农民福贵一生的故事。
这部有 12 万多 字的长篇, 虽然只是刻意突出了几个农民的个人命运和细碎生活, 但于平凡中达 到奇妙的效果,几近写出了一种民族苦难史和民族生命力。
《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出身于地主家庭,在旧时代吃喝嫖赌,把祖上的家 产败光,他的这一行为气死了老父亲, 接着又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 回来时老 母亲已经死去。
福贵被解放军俘虏后放了回来, 还赶上了分土地, 洗心革面的他 一心要和家人守在一起“好好的活着” 。
可是,公社化和随后的大饥荒、文化大 革命、包产到户, 都波及到了这个普通的农家, 劳累过度而又营养不良的气质家 珍患了不治之症, 最后死去, 儿子友庆为了给县长的老婆输血被医生抽干了血而 死去,女儿凤霞终于嫁了一个知冷知热的丈夫二喜, 让福贵感到生活的幸福, 却 不料凤霞在分娩时难产而死, 随后女婿二喜在劳动中死于意外事故。
包产到户后。
衰老的福贵体力不支, 他的外孙苦根小小年纪就帮助他干农活。
先是淋雨得了病, 又因为吃了过多的青豆胀死了。
最后只有可怜的福贵孤独终老。
、死亡意象《活着》中的人物都不经意地“遭遇”死亡 ,死亡意象似乎构成了这部小说 最鲜明醒目的一道风景。
通过密集而频繁的死亡叙述 ,我们不能不说作家具有一 种对死亡的偏爱 ,在余华笔下 ,死亡只是作家达到自己创作目的的一个阶梯、工具 或手段 ,它不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形式 ,作家将其还原为一种生命的真实 ,是每一个 人都要经历的生存方式 ,并以死亡为跳板 ,以达到升华主题和剖析人生的目的。
余华小说活着读后感(精选3篇)
余华小说活着读后感(精选3篇)活着读后感1——读余华小说《活着》也许你不熟悉作家余华,也许你没看过小说《活着》,但相信你一定听说过电视剧《福贵》,一定对剧中福贵跌宕起伏的一生唏嘘不已。
而在其原著《活着》中,读者能够感怀更多的却是那种“含泪的笑”。
余华,一直以一种先锋者的姿态叱咤于当代文坛。
然而,九十年代初其长篇小说《活着》的诞生,对作家来说,无疑意味着一种精神的蜕变。
且让我们在余华的这部心灵之作中,一起来探询一下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本质吧。
生命是一个简单的词,但其意义的实现过程,却是血泪杂糅,充满艰辛,《活着》中主人公福贵亦终生在苦难的枷锁中穿行。
余华将他的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中国的乡村,那是个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地方。
作为整个社会的底层,那片土地以及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民无疑承载着巨大的苦难。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长达半个世纪间,农民福贵在种种纷至沓来的苦难的蹂躏之后,已近暮年,却仍然以一颗动态的心坚持着对生活的一往情深。
在“死亡”这种无比残忍的力量面前,他的超然,他的达观,都让我们读到两个字“坚韧”。
当福贵的亲人一个个离开人世,对他来说,活着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煎熬,就是对自身生命承载力的摧残。
回首他逐步恶化的命运,由于把家产输光,父亲被气死,随之母亲的死亡,儿子被医院抽血过多而亡,贤惠的妻子积劳成疾离开了他,聋哑的女儿因难产而死,女婿因工伤而死,最后一个亲人小外孙又因饥饿胀食豆子而失去幼小的生命……这里,死亡仿佛已成为一种繁复的惯性存在。
生命的被掠夺正如它的被给予一样没有任何理由。
岁月的残酷,生命的无常以及人生无穷无尽的苦难,都在这位名叫福贵的老人身上铺衍着。
然而,他却始终以一种屹立的姿态为我们深沉且又深刻地诠释了“活着”的内涵——它不是声嘶力竭地呐喊或是呼天抢地的咒骂,它不是怨天尤人的自暴自弃或是在灾难的旋涡里自甘堕落,而是需要忍受,去忍受生命中种种无常,去忍受生存环境的沉重悲哀,去忍受命运肆虐的打击与不公,去构筑起一座心泪的祭坛。
[生活]从《活着》看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型
从《活着》看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型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华的小说创作开始由先锋写作向现实写作转型。
质朴温情的写作风格代替了冷漠、极端化的的话语方式。
本文将通过对余华转型代表作《活着》的解读,比较其与先锋作品的不同,分析余华写作转型的表现,并进一步研究余华写作风格转型的原因和意义。
关键词:余华《活着》转型意义引言: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三十年中,在二十年的时间余华总走在读者最注目的风口浪尖上。
以1989年为界,他的作品前期是以短篇小说为主的先锋创作,后期则转向以长篇小说为主的现实主义创作。
前期的创作文本充满了暴力、冷酷、残忍。
而后期的创作,余华一改往日“先锋话语”的写作状态,笔下不再充溢着恐惧、焦灼、战栗和仇恨,取而代之的是洗尽铅华的质朴和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
但是,前后期创作并非毫无联系,在他后期的作品中,我们在某些情节安排与发展上也能找到前期作品的影子。
为了更好地分析余华小说的创作转型,本文将以《活着》为切入点,从情节内容、人物形象、叙事风格、价值观念四个方面分析余华写作转型的表现,从而探究其转型的内在原因以及对中国文坛的影响。
(一)《活着》中转型的表现余华自1987年携其先锋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登上文坛以来,就显现出与传统小说迥然相异的创作理念。
他试图构建一种背离常规的认知方式,用极端的表达叙述去展现他眼中血淋淋的现实世界。
正如余华自己所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的疏远。
只有脱离常识,背离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
”①然而自1992 年长篇小说《活着》发表以来, 余华减弱了先锋小说的创作模式与试验, 开始关注人物的命运,,重视故事情节的完整,。
以较为平实的语言展开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从意义的消解到对理性深度追求,从而完成了由先锋向现实的转变。
[1]1.价值观念的转型苦难意识的衍生和升华。
苦难一直是全人类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余华也紧紧抓住了这一点。
他小说中所贯穿的苦难意识从来没有中断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活着》看余华小说从“先锋”到“现实”摘要:余华1980年代的创作以“愤怒”的写作显示了先锋文学的挑战性姿态,把人类内心最深处的黑暗、残酷及卑琐释放出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惊恐不安和绝望的世界。
而其1990年代的创作以幸存者的言说表达了虚伪的“活着”的人生关怀,明确显示出向“现实”转变的倾向。
这表明他已进入了“新写实”的行列, 他的人生态度、文学观念等都已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先锋、《活着》、现实、转变一、80年代余华先锋小说的心路历程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余华是在主题和叙事上最“冷酷”的一个,他前期的小说总是与常理相对抗,对传统文化、文学观念进行挑战,对人性中恶的一面予以揭露,“死亡”成为描写最多的主题。
余华在80年代的小说中,主要是用语言将一种完全个人化的真实变成一种对所有他人的真实。
向读者指出的是一个语言场景,这场景已经与世界变得相互陌生和隔离,与世界的对应关系已经消失,所以一开始便以另一种现实形态出现。
余华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和暴力、血腥和冷酷,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和存在的荒谬。
他是基本沿着残雪生存探索的路子走的,即善于超现实画面的营造,但余华与残雪不同之处在于余华更强调了语感和叙述的策略,这点余华由于同一时期的苏童近似。
余华小说主要特点有两点:一,刻意追求“无我”的叙述效果,创造出一个冷漠的叙述者。
二,发掘人性中“暴力”的本性,并用富有诗情画意的叙述进行描写。
1987年1月《北京文学》上刊出年轻作者余华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迅即引起读者的注意。
作品不安排理出牌,不仅叙事次序前后颠倒,故事的内容也似漫无头绪。
然而这篇小说却预告着“余华现象”的到来。
在以后的十年里,余华以一系列的作品引导我们进入一个荒唐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暴力与疯狂的世界:骨肉相人情乖离不过是等闲之事。
在那世界的深处,一出出神智迷离、血肉横飞的大戏正在上演。
而余华告诉我们这也是“现实一种”,也有它的逻辑。
他不仅以文字见证暴力,更要读者见识他的文字就是暴力。
也因此,他的突破必须成为政治的挑衅。
他的现象不但代表文革后伤痕写作的突破,也直指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陆文学、文化界躁动的征候之一端。
事实上,1985年开始小说变革也可以说是小说文体变革,最后归结为叙述语言的变革。
因为“语言便是文体”。
余华小说叙述方法变革我们可以视为是“语言观”的变革,在我看来,他更靠近新亚里斯多德派。
新亚里斯多德派认为:小说是通过特殊的语言模仿一个行动:语言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所有要求都追求的那个唯一目的,便是争取作品在我们身上产生复杂的理性的或者情感上的效果,这种效果来源于作家对作品的全部要求所做的特殊,综合。
……一部小说的世界就是一个被表现了的世界。
①詹姆斯·费蓝著:《来自语言的世界》第12页这是适合余华写作的,虽然余华也强调语感,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差异原则,但他的目的是求得陌生化的效果。
叙事的感觉化和语言问题成了1987年先锋小说的关键性突破点。
余华连续发表了《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往事如烟》(《收获》第5期),《难逃劫数》(《收获》第6期)。
这些小说的出现真正展示了先锋小说写作的新景观:对叙述语言的突破性发展。
我们可以发现,先锋小说叙事试验在此时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倾向,而以余华为代表的是“超现实主义”即是“自恋幻想”构成的“镜像式”写作。
用“无主体话语”界定余华的写作并不妥切,余华既强调罗布-格里耶式的“零度写作”,但又在叙述中加进了语感化描述,这事实上加入了“主体”感受的幻想写作。
余华在叙述中尽量发挥他的空间幻想,一切都在寂静中进行,一切都在被幻化成了一个空间、一个画面、如同梦游人的眼中世界。
这种叙述在当代叙事学中,被称为“视点”的规定性特征。
②华莱士·马丁著:《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第178页我们仿佛在用眼睛看一个场景,而聚焦者就是叙述人。
余华说:在叙述和叙述对象之间存在的第三者(阴沉的天空),可以有效地回避表层实现的局限,也就是说可以从单调的此刻进入广阔的复杂的现在层面。
这种现在的阳光,事实上是叙述者经验里所有阳光的汇集。
因此叙述者可以不受约束寻找最为真实的阳光。
③余华:《虚伪的作品》这就是余华的抽象过程,它既是经验的、概念化的、又是细节的。
二、从《活着》看余华回归现实主义前面提到,1987年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在刊物上发表。
实际上,1987年也是台湾政治史上动荡的一年。
解严之后,种种铭刻伤痕、控诉不易的文学纷纷出笼。
然而在暴露以往政权的颟顸无明之际,我们不见作者走到余华那样的极端。
余华的作品带有“杀气”,以及因此而来的美学魅力。
这当然是种创作的吊诡,也更促使我们进一步揣测形成吊诡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90年代以来,余华创作了数部长篇,如《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在其中他对暴力的辨证执迷如故,但杀气却逐渐褪去。
然而余华并非个例,先锋小说到了90年代的确显示出了一种转变,这些转变可以在北村《陈守存冗长的一天》(1989),《逃亡》(1989),《归乡者说》(1981),《劫持者说》(1990),《披甲者说》(1990),《聒噪者说》(1990),孙甘露《岛》,格非《敌人》(《收获》1990年第2期),苏童《我的帝王生涯》、《妻妾成群》(《收获》1989年第6期),叶兆言《状元境》、《追月楼》、《十字铺》、《挽歌》等小说中见到。
这种转向显示出了几个和共同特点:(1)转入一种历史题材,但叙述语感和视点等仍然是“现在时”。
(2)从形式追求转向了对“故事”的重新寻找。
(3)热衷于文化,社会生命史的题材。
这些的确显示了“先锋”的“退温”和走向经典化,作为艺术品,可以认为这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再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余华的小说《活着》。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
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
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
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
余华也不例外。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
讲述的是关于一位普通中国农民福贵一生的故事。
这部只有12万多字的长篇,虽然只是刻意突出了几个农民的个人命运和细碎生活,“但于平凡中达到奇妙效果,几近写出了一种民族苦难史和民族生命力”。
《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出身于地主家庭,在旧时代吃喝嫖赌,把祖上的家产败光,他的这一行为气死了老父亲。
接着又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
回来时老母亲已经死去,福贵被解放军俘虏后放了回来,还赶上了分土地,洗心革面的他一心要和家人守在一起“好好活着”。
可是,公社化和随后的大饥荒、“文化大革命”、包产到户,都波及到了这个普通的农家。
劳累过度而又营养不良的妻子家珍患了不治之症,最后死去。
儿子友庆为了给县长的老婆输血被医生抽干了血而死去。
女儿凤霞终于嫁了一个知冷知热的丈夫二喜,让福贵感到生活的幸福,却不料凤霞在分娩时难产而死,随后女婿二喜在劳动中死于意外事故。
包产到户后,衰老的福贵体力不支,他的外孙苦根小小年纪就帮助他干农活。
先是淋雨得了病,又因为吃了过多的青豆胀死了。
最后,可怜的福贵只有与一头老牛为伴成为一个孤苦伶仃的鳏夫。
余华在《活着》这部作品中,将核心事件与次要事件巧妙结合在一起。
核心事件是富贵输掉家产,被抓当兵,获释回家。
次要事件是福贵骂私塾先生,有庆给县长夫人献血而死,龙二被枪毙等,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展示了人物性格和环境。
《活着》是对生命与存在的一种追问,但因为有一个“游手好闲”的“收集民间歌谣”的采风者“我”作为听众,因而减少了一些独白的意味,而增加了一种诉说的色彩。
全文共有五处出现了“我”作为听众的话语,分别在家珍回了娘家后、土改后龙儿被逼、有庆因县长春生的女人而死后、家珍去世后以及福贵买了老牛以后。
这种双重叙述的方法,既营造出亲切感,又造成距离感,促使读者超乎苦难,思索生命的真谛。
采风者“我”和福贵“我”都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而采风者“我”扮演了福贵叙述话语的接受者。
余华在解释这种福贵式的“活着”的人生哲学时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因此,“《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当然,《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来是如何熬过来的”。
④余华:《活着·韩文版自序》,作家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余华对《活着》的这番自我阐释,表明这部作品通过福贵的平凡的人生传奇和生活传奇,不但反映了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的艰难的生活历程,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而且,也借以在一个更深入的层面上,解释了一种带有某种乐生主义色彩的生存哲学的奥秘。
展示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超然面世的生活历程,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
三、从《活着》探究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变《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
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
余华有可能像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如果对照余华的自身经历的话,会发现惊人的真实性,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余华写作的最初动因)。
余华在谈到《活着》的叙述方式时说:“刚开始我仍然使用过去的叙述方式,那种保持距离的冷漠的叙述,结果我怎么写都不舒服,怎么写都觉得隔了一层。
后来,我改用第一人称,让人物自己出来发言,于是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叙述里充满了亲切之感,这是第一人称叙述的关键,我知道可以这样写下去了。
”在2007年他给《活着》写的第五篇序(麦田新版自序)中他又补充道:“为何我当初写作突然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转化为第一人称?现在,当写作《活着》的经历成为过去,当我可以回首往事了,我宁愿十分现实地将此理解为一种人生态度的选择,而不愿去确认所谓命运的神秘借口。
为什么?因为我得到了一个最为朴素的答案。
《活着》里的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富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起升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余华用看似传统的叙述方式,用冷酷的叙述,使叙述一次次推向了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