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24
盲目扩大再生产
矛 盾 工 人 受 剥 削 购 买 力 低 下
生 产 相 对 过 剩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三大独立工人运动
1831、1834 法国里昂 工 人起义 1836-1848 英国宪章 运动
1844德意志 西里西亚纺 织工人起义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同时 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
总量。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 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无产阶级革命目的 必须用暴力达到
《共产党宣言》摘录
阶级斗争在 阶级社会推 动历史发展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与意图。
他们公开公布: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
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 ……至今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 历史。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历史学习三步曲
了解--理解--见解
(准)-(深)-(新)
■历史学习第一步——“了解”: (历史史实、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结合教材列举六个标志性事件:
1、列举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2、列举19世纪上半期人类三大思想理论成果 3、列举19世纪上半期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 4、指出马克思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 共产主义者的标志性事件 5、列举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三次历史性会晤 6、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这样 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 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17岁在中学毕业论文上写的话
课标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秀版)ppt课件
你应该选择保送读大学的。麦克深情地对妻子说:你是我做过的最好选择,只是我忘记了。
你很容易找到。他是我们三年级二班的一个男生,晨会、做操、放学排路队时总是站在第一排,教室里最脏的抽屉一定是他的。对了,他的书包通常不是放在课桌抽屉里,而是扔在地 上。几乎每节课我都要提醒他或是帮他捡起,但下节课再来看,他的书包又咧着大嘴躺在了地上,书本散落一地,他的双脚,正无情地踩在一个练习本上……每每此时,我都无语凝噎, 不忍直视那么,他的抽屉里不放书包放什么?课外书、牛奶盒、瓜皮果壳、小玩具、蚂蚁、毛毛虫、小树枝、黑乎乎的樟树籽、金灿灿的棕榈树籽……总之,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老 师刚收缴了一批,立马他又塞进另一批……其更新换代的速度堪比火箭发射,让人叹为观止……因为小Z的不讲卫生,每到周一换座位时,轮到坐他座位的同学总是叫苦连天、自认倒 霉,皱着眉头、捂着口鼻一遍一遍地擦,先用抹布蘸着水擦,再用纸巾擦,直到完全闻不到异味才勉勉强强坐下。尽管如此,小Z同学却有很多的好朋友。每次分组活动,大家都抢着
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
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的
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指工业革命。
15
4、马、恩的革命实践
马克思有哪些实践活动? 马克思的故居 16
恩格斯的故居
思格斯有哪些实践活动?
17
18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街头,广泛接触工人群众 19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
的
深 社会
刻 关系
变 的变 使社会分裂为
化革
两大对立阶级
工人运动的 兴起和发展
7
2、阶级基础(三大独立工人运动)
1831、1834法国 里昂工人起义
1836-1848英国 宪章运动
你很容易找到。他是我们三年级二班的一个男生,晨会、做操、放学排路队时总是站在第一排,教室里最脏的抽屉一定是他的。对了,他的书包通常不是放在课桌抽屉里,而是扔在地 上。几乎每节课我都要提醒他或是帮他捡起,但下节课再来看,他的书包又咧着大嘴躺在了地上,书本散落一地,他的双脚,正无情地踩在一个练习本上……每每此时,我都无语凝噎, 不忍直视那么,他的抽屉里不放书包放什么?课外书、牛奶盒、瓜皮果壳、小玩具、蚂蚁、毛毛虫、小树枝、黑乎乎的樟树籽、金灿灿的棕榈树籽……总之,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老 师刚收缴了一批,立马他又塞进另一批……其更新换代的速度堪比火箭发射,让人叹为观止……因为小Z的不讲卫生,每到周一换座位时,轮到坐他座位的同学总是叫苦连天、自认倒 霉,皱着眉头、捂着口鼻一遍一遍地擦,先用抹布蘸着水擦,再用纸巾擦,直到完全闻不到异味才勉勉强强坐下。尽管如此,小Z同学却有很多的好朋友。每次分组活动,大家都抢着
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
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的
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指工业革命。
15
4、马、恩的革命实践
马克思有哪些实践活动? 马克思的故居 16
恩格斯的故居
思格斯有哪些实践活动?
17
18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街头,广泛接触工人群众 19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
的
深 社会
刻 关系
变 的变 使社会分裂为
化革
两大对立阶级
工人运动的 兴起和发展
7
2、阶级基础(三大独立工人运动)
1831、1834法国 里昂工人起义
1836-1848英国 宪章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
社会背景
01
02
03
社会矛盾的加剧
工业革命的发展带来了经 济的繁荣,但同时也加剧 了社会矛盾,如贫富分化 、阶级矛盾等。
工人阶级的困境
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 下遭受剥削和压迫,生活 困苦,需要寻求解放的道 路。
民主运动的兴起
19世纪欧洲各国民主运动 兴起,人们开始要求改革 政治制度,实现民主和自 由。
04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哲学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 用。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它强调事物之 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事物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历 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 供了理论指导。
政治经济学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 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规律,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 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克服的顽疾。
思想背景
01
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
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亚当·
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件第0-1章
瓦特-蒸汽机
• 产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的革命,同时也是 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它所造就的以机器生产体系和雇
佣劳动为标志的工厂制度,彻底摧毁了封建主义,从而 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占据了统治地位。
• 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统 治地位,同时也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开始逐步激化起 来,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
工人运动的发展遭遇重重阻力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分期
(一)
◆第一个历史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科学理 论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时期,时间跨度为19世 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
◆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 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立 场转变。
• 在这一过程中,唯物史观的发现有着重大的意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 的初步探索,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第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随着 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的历史。
◆第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
◆第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吸收人类优秀文 化成果并同各种错误理论和思潮斗争的历史。
◆第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在曲 折中前进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与时俱进, 而且能够联系具体实际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 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以马克思主 义的形成、传播和发展过程及其 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历史科学和理论科学的有机 统一。
•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 科学社会主义史等研究马克思主义某个组成部分 发展历史的学科不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从整 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ppt课件
列宁主义的主要标志:辩证法理论体系雏形;帝国主 义理论;一国胜利论;“新经济政策”。
2.抛弃过时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1872年德文版序 言中说过:“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 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 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 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 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 阶级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 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 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 过时了。”
1.具体描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主要代表人物创立、 应用、丰富、发展、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
2.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创新规律、 重心转移规律、具体化规律、民族化规律、大众化规律等 等。
3.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领导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
4.研究马克思主义呼应与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特别 是与反马克思主义、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斗争的历史过 程及其一般规律。
2、从理论到现实的社会制度(酝酿准备)
从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列宁理论和实践 活动时期。列宁一生的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 面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前期是就如何对待资本主义展 开的,成就是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后期是围绕如何 对待社会主义展开的,成就是提出从战时共产主义走向新 经济政策,总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把 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四个时期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奠基)
(1)从1836年到1848年是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阶段。青年 马克思恩格斯从信奉青年黑格尔思想和革命民主主义政治 立场经过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而走向并创立马克思主义时期。 (2)从1848年到1875年是马克思主义应用和系统化阶段。 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 阶级专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经过革命实 践和经济学的双重证明,被确立为科学理论。 (3)从1875年至1895年恩格斯逝世是马克思主义的展开 时期。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前社会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 以及对资本主义新变化、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新思想。
2.抛弃过时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1872年德文版序 言中说过:“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 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 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 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 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 阶级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 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 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 过时了。”
1.具体描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主要代表人物创立、 应用、丰富、发展、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
2.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创新规律、 重心转移规律、具体化规律、民族化规律、大众化规律等 等。
3.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领导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
4.研究马克思主义呼应与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特别 是与反马克思主义、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斗争的历史过 程及其一般规律。
2、从理论到现实的社会制度(酝酿准备)
从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列宁理论和实践 活动时期。列宁一生的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 面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前期是就如何对待资本主义展 开的,成就是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后期是围绕如何 对待社会主义展开的,成就是提出从战时共产主义走向新 经济政策,总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把 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四个时期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奠基)
(1)从1836年到1848年是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阶段。青年 马克思恩格斯从信奉青年黑格尔思想和革命民主主义政治 立场经过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而走向并创立马克思主义时期。 (2)从1848年到1875年是马克思主义应用和系统化阶段。 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 阶级专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经过革命实 践和经济学的双重证明,被确立为科学理论。 (3)从1875年至1895年恩格斯逝世是马克思主义的展开 时期。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前社会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 以及对资本主义新变化、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新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演示课件
• 1836-1848年英国宪 章运动
• 1844年德意志西里 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标志无产阶级已经作为 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 上了历史舞台。
政府军在里昂 镇压工人
宪章运动的群众集会
13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
你知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是什么吗?
1、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1847年底, 马克思、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 盟代表大会,并接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他 们起草的纲领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眼见公社是吃“大锅饭”的,不论出力
由于“新和谐公社”脱离社
多少,一律平等付酬,干多干少一个样, 渐渐便觉得自己吃了亏,干活也懒散了。
会现实,内部矛盾激化,短 新和谐公社四周仍然是资本的世界,它
短几年就失败了。不过,它 无法挡住外部世界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
表明了人们对旧制度的不满
15
它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 的进步作用;同时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 展,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 生产的需要。因此,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 主义所取代。
展示了一种崭新的历史社会观:社会主义 是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前景,社会主义的 实现系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恩格斯 这个学说是什么?
2
《共产党宣言》
3
千年第一思想家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 (BBC)和路透社 (Reuters)先后以 “千年第一思想家”为 题进行民意测验,在全 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 票,结果马克思位列第 一,爱因斯坦排名第二。
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来自4本课的知识目标:
《共产党宣言》手稿中的一页
14
• 1844年德意志西里 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标志无产阶级已经作为 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 上了历史舞台。
政府军在里昂 镇压工人
宪章运动的群众集会
13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
你知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是什么吗?
1、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1847年底, 马克思、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 盟代表大会,并接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他 们起草的纲领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眼见公社是吃“大锅饭”的,不论出力
由于“新和谐公社”脱离社
多少,一律平等付酬,干多干少一个样, 渐渐便觉得自己吃了亏,干活也懒散了。
会现实,内部矛盾激化,短 新和谐公社四周仍然是资本的世界,它
短几年就失败了。不过,它 无法挡住外部世界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
表明了人们对旧制度的不满
15
它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 的进步作用;同时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 展,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 生产的需要。因此,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 主义所取代。
展示了一种崭新的历史社会观:社会主义 是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前景,社会主义的 实现系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恩格斯 这个学说是什么?
2
《共产党宣言》
3
千年第一思想家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 (BBC)和路透社 (Reuters)先后以 “千年第一思想家”为 题进行民意测验,在全 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 票,结果马克思位列第 一,爱因斯坦排名第二。
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来自4本课的知识目标:
《共产党宣言》手稿中的一页
14
第15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14张PPT)(共14张PPT)
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浏览课本P83小字内容,概括马克思、恩中,少年立志 为人类解放事业而献身,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成为“世界公民”。
恩 格 斯
恩格斯出生于资本家家庭,但为了谋 求全人类幸福毅然全力支持马克思的事业, 并与之共同奋斗。
生 产 蒸力 汽大 时大 代提 高
“ ”
财富的增长: 工业革命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 然资源,使生产率的史无前例的增长成为可能。大不列颠首 先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使其资本从1750年的英币50000万镑增 长到1800年的150000万镑、1833年的250000万镑和1865年的 600000万镑。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根据材料,概括并归纳工业革命后工人的地位。
第15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欧洲工人的觉醒
英国宪章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亚德 纺意 织志 义 工西 人里 起西
早期三大工人运动中最著名的是——
英国宪章运动
规模最大、时间最长
失败
多次迫使英国政府和资本家向工人让步, 沉重打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认识不清,也不清楚要用什 么样的新社会来代替目前这个不合理的社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巴黎的伟大会见
马克思和恩格斯 同工人交谈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不是如何改善资本主 义社会的弊端,而是研究如何推翻资本主义,使 人类进入到一个更高、更理想的社会。
他们共同的理论成果称之为
“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
一个幽灵,共产 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 荡。为了对这个幽灵 进行神圣的围剿,旧 欧洲的一切势力,教 皇和沙皇,梅特涅和 基佐,法国的激进派 和德国警察,都联合 起来了。
0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工程
第一,恩格斯通过对产业革命及其影响的分析,阐释了物 质生产及其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第二,通过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分析,恩格斯揭示了无 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争取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
第三,通过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关系的研究,恩格 斯还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必然的、合理的。
二、清算旧哲学影响,为新世界观的形 成奠定基础
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黑格尔集其大成。 德国古典哲学是它所处的欧洲资本主义,特别是德国资本
主义发展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康德
康德以其著名的“ 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 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建构了一个“真善美” 三者统一的哲学体系。
主要观点: “ 人为自然界立法” “ 人是目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一、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公开阐述 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
义的创立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1848 年欧洲革命的理
论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 公开阐述
马克思在其著作《哲学的贫困》中深入批判蒲鲁东错 误思想的同时,对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以及科学社 会主义思想作出了较《德意志意识形态》更为精确的 表述, 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获得了突 破性进展,为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即剩余价值理 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基本形成的标志。 这一伟大的科学发现不仅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哲
学领域中的革命性变革,而且为他们创立完整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基础。
具体领域
就哲学来说,唯物 史观的伟大革命意 义就在于:它使马 克思主义哲学成为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 元论的世界观,克 服了历史上一切旧 唯物主义的不彻底 性, 以近乎完美的 形式修补好了唯物 主义整个大厦的上 层, 从而将唯心主 义从它的最后避难 所———社会历史 领域中驱逐了出去。
第二,通过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分析,恩格斯揭示了无 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争取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
第三,通过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关系的研究,恩格 斯还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必然的、合理的。
二、清算旧哲学影响,为新世界观的形 成奠定基础
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黑格尔集其大成。 德国古典哲学是它所处的欧洲资本主义,特别是德国资本
主义发展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康德
康德以其著名的“ 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 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建构了一个“真善美” 三者统一的哲学体系。
主要观点: “ 人为自然界立法” “ 人是目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一、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公开阐述 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
义的创立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1848 年欧洲革命的理
论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 公开阐述
马克思在其著作《哲学的贫困》中深入批判蒲鲁东错 误思想的同时,对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以及科学社 会主义思想作出了较《德意志意识形态》更为精确的 表述, 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获得了突 破性进展,为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即剩余价值理 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基本形成的标志。 这一伟大的科学发现不仅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哲
学领域中的革命性变革,而且为他们创立完整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基础。
具体领域
就哲学来说,唯物 史观的伟大革命意 义就在于:它使马 克思主义哲学成为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 元论的世界观,克 服了历史上一切旧 唯物主义的不彻底 性, 以近乎完美的 形式修补好了唯物 主义整个大厦的上 层, 从而将唯心主 义从它的最后避难 所———社会历史 领域中驱逐了出去。
课件教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精品课件1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感悟历史
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
倒;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 隋朝的意义: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影响:对西方的殖民侵略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经济发展;与世隔绝,限制了中外文化交
实践基础 马、恩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马 克
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
思
社会发展规律
主 义 的
阶级斗争学说 内容: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诞
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生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意义: ①标志:…… ②从此国际工运有了……形成了……
课堂训练
A 1、在马克思诞生的条件中,最基本的是(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英国宪章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 工人运动。《人民宪章》是由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 出的一份请愿书。 宪章运动的目的是,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 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 工人阶级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大理 论来源
,是对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的变革。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位代表人物
[法]圣西门
[法] 傅立叶
[英] 欧文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对于未来理想社会消灭私有财
产、消灭剥削、实施共同福利等的美好描述,激发了人们的
期待和向往。”
——王青山《社会学概论》
找出这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张。
感悟历史
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
倒;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 隋朝的意义: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影响:对西方的殖民侵略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经济发展;与世隔绝,限制了中外文化交
实践基础 马、恩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马 克
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
思
社会发展规律
主 义 的
阶级斗争学说 内容: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诞
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生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意义: ①标志:…… ②从此国际工运有了……形成了……
课堂训练
A 1、在马克思诞生的条件中,最基本的是(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英国宪章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 工人运动。《人民宪章》是由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 出的一份请愿书。 宪章运动的目的是,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 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 工人阶级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大理 论来源
,是对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的变革。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位代表人物
[法]圣西门
[法] 傅立叶
[英] 欧文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对于未来理想社会消灭私有财
产、消灭剥削、实施共同福利等的美好描述,激发了人们的
期待和向往。”
——王青山《社会学概论》
找出这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张。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ppt课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 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理解的 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 立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列宁继承和发 展并推进到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即列宁 主义,以及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与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 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 克思主义。
一 序言
世纪之交: 马克思的回想和反思
世纪之交:在多次公众媒体伟人评 选中:
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 “最伟大的哲学家”引起的思考
第一次: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
文牛因和率 。 顿斯第高
和坦四于马 进、的分克 化万相别思 论有对名高 的引论列居 提力的第榜 出的创二首 者发立、, 达现者第得 尔者爱三票
♦ 1998年,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 在巴黎召开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讨论会,有1500多 人参加。
♦ 1998年在巴黎召开了有500多人参加的“第二 届马克思大会”,在莫斯科还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国
可以说,近年来, “马克思热”遍布全欧洲。
……
这是为什么?
*马克思在西方各国公共媒体、政治生活和社会 思想研究领域产生了这样的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把握一个主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现时 代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贯穿一条主线: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 基本规律
突出一个重点: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主要问题
一序言:世纪之交的回想和反思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特点 五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工作不能活, 毋宁战斗而死。”
“ 建立民主共和国”
宪章运动
“ 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 上已经成型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
“反对私有制社会” “ 反对资本主义剥 削”
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其奠基者是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新世界观的 探索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和新世界 观的初步探索
二、清算旧哲学影响,为新世界观的形成奠 定基础
三、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及其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和新 世界观的初步探索
1.马克思对新世界观的初步探索 于1844年4—8月写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
1.彻底清算青年黑格尔派
1845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第一部理论巨著《神 圣家族》在法兰克福出版。在这部著作中,他们对黑格 尔思辨唯心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露了思辨唯心主 义的实质。他们还特别批判了青年黑格尔分子鲍威尔、 施蒂纳等人的唯心史观。
首先,揭露思辨哲学的秘密,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题。
1.马克思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1842年1月—1843 年3月),是他从唯心主义世界观转向唯物主义世界观、从 革命的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起点。
如果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得出的结论是马 克思的两个转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的话,那么他于1844年
初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两篇重要文章《论犹太人问题 》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两个 转变的基本完成。
产业革命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大机器生产替代分散的小规 模的手工劳动,从而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生产力发展相对迟缓的状况。
大机器及其生产方式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在生 产中的广泛运用。
瓦特-蒸汽机
产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的革命,同时也是生 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它所造就的以机器生产体系和雇佣劳 动为标志的工厂制度,彻底摧毁了封建主义,从而使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占据了统治地位。
简称《手稿》)。 《手稿》是马克思在完成思想转变过程中,系统阐述无产
阶级的理论学说的第一次尝试。
《手稿》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异化劳动理论,这是马克思把哲 学分析与政治经济学论证相结合所获得的重大成果。
《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 中具有重大意义。
《手稿》也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进行探索所取得的重 要成果。
黑格尔
黑格尔从辩证法的观点出发,把历史看做是一个由低级阶 段向高级阶段前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为历史内在规律所支 配。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体系, 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期。
其奠基者是威廉·配第,完成者是大卫·李嘉图。英国古典 政治经济学的代表性著作是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 质和原因的研究》和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和赋税 原理》。
首先,马克思指出,蒲鲁东关于交换价值起源的观点是脱
离了历史真实的先验性虚构。
其次,马克思着重批判了蒲鲁东价值论的核心——“ 构成价
值” 说,指出“ ‘构成’ 价值是经济矛盾体系的基石”。
总之,在《哲学的贫困》和稍后的《雇佣劳动与资本》这两 本著作中,马克思已初步完成了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变革, 这也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研究政治经济学所 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 系,初步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其次,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奠定了劳动价 值论的基础,为政治经济学最终成为一门科学发挥了积极 作用。
最后,古典政治经济学还在地租、利润和利息等具体形式 上研究和探讨了剩余价值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剩 余价值的起源。
其次,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在 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再次,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指明人民群众是历 史的创造者。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思想也得到了 一定的深化。《神圣家族》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重 大意义,就在于它为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的基础。
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 地位,同时也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开始逐步激化起来, 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
总之,工业革命所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以及社 会关系的急剧变革,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
2.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19世纪30—40年代,在当时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发生的工人起义和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的斗争开始成为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表明无产阶级已作 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法国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傅立 叶和欧文。
他们的主要贡献表现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首先,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猛烈的抨击。 其次,在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
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的方案。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立场和思 想的转变
第一,恩格斯通过对产业革命及其影响的分析,阐释了物 质生产及其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第二,通过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分析,恩格斯揭示了无 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争取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
第三,通过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关系的研究,恩格 斯还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必然的、合理的。
二、清算旧哲学影响,为新世界观的形 成奠定基础
首先,阐明了阶级斗争的伟大历史作用。 其次,进一步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最终目
的。
对中国的影响
二、《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 主义的创立
1.《共产党宣言》形成的过程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
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 起草的政治纲领 ,于1848年2月在伦敦公开发表。《共产党宣言》是对马 克思主义首次完整、系统的表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的转变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和 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 世纪上半叶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一、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公开阐述 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
义的创立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1848 年欧洲革命的理
论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 公开阐述
马克思在其著作《哲学的贫困》中深入批判蒲鲁东错 误思想的同时,对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以及科学社 会主义思想作出了较《德意志意识形态》更为精确的 表述, 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获得了突 破性进展,为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即剩余价值理 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批判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阐述阶 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蒲鲁东从自己的唯心史观和经济学观点出发,提出了一整 套带有空想色彩的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政治主张。他 反对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工人阶级的一 切经济和政治斗争。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小资产阶级改良 主义时,阐述了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丰 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一,阐明了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出发点。 第二,考察了分工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第三,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矛 盾运动。
第四,分析了市民社会(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第五,表述了社会形态及其更替的基本观点。
2.唯物史观基本形成的重大意义
1.批判蒲鲁东经济学的哲学基础,阐述马克思 主义哲学基本理论
首先,在批判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的过程中丰
富了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
其次,马克思还批判蒲鲁东研究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方法
,阐述了辩证法的核心思想。
蒲 鲁 东
2.批判蒲鲁东的经济理论,初步阐述科学的劳 动价值论
蒲鲁东经济学思想的中心是他的价值理论,他认为“ 价值 是经济结构的基石”。
2.清算费尔巴哈哲学和“新唯物主义” 纲领的提出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 ) 写于1845年春。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 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
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 长点和立足点。
《提纲》依据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 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克服了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 义在内的旧哲学的局限性,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统一 起来。
三、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及其重大意义
1.对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化、发挥 了《提纲》的基本思想,进一步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 费尔巴哈哲学和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确立了唯物 史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 命。
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 西欧主要国家已经确立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 断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尖锐, 无产阶 级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产业(工业)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