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经验交流)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写结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宁涛 2012年8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新课标中有200多处改动,其中有30多处提到了“运用”,可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多给学生创设理解、感悟、运用的机会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呢?我认为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读写结合的训练是一条必由之路。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且,阅读与写作更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水平。
有效的读与写教学,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因此,语言教学中读与写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绝不能孤立的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写结合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基本的、具体的教学方法。
一、我校的具体实施办法。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也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主要方面。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读写能力低,自主精神差,缺乏学习兴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从教学目标看,语文教学缺乏量化的指标,教学随意性较大。
从教学方法看,形式主义多,课堂热热闹闹,但训练不落实,支离破碎,大部分语文教学时间都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浪费掉了。
从学习效果看,学生读得少,写得少,要想提高语文水平是很难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为了深化教育改革,探索一条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蹊径,依托我校总体科研课题,以“自主、导学、高效”为根本,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为途径,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为目标,决定开展“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的研究。
决心通过3年的时间初步达到实验效果。
1、研究目标:
(1)总目标: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2)具体目标:通过《教师导学案》和《学生自主实践》的推广运用和完善,改变语文教学存在的读写脱节、课堂“高耗低效”、训练不扎实等现象,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2、主要内容:
(1)通过编写《教师导学案》和《学生自主实践》,探索出读写结合训练的系列方法和操作模式。
(2)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3)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4)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得到整体提高。
二、几点具体的操作方法。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关键,学生在课堂中究竟学到了什么,课后得到了什么,这永远都是任何教学所必须追问和思考的,也永远是我们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潘瑞金先生在《浅谈新课程实施中教学的有效性》中指出: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课文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读的有目的,写的不茫然,有方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课堂才能真正的高效,下面介绍几种找准读写结合训练点的方法。
(一)找准文本结合点,培养读写能力。
在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知道,读与写是一个互逆的过程。
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
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
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而表达能力的增强,又促进着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
明确了这个关系,知道了读与写迁移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创新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
作文能力,而且对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不无裨益。
(二)训练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水平。
对于读写训练形式的设计,在具体的研究和实践中要注意这样四个问题:
一是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他们的具体认知能力,既要循序渐进,又要持之以恒;
二是要关注训练点的衔接,不要零碎进行,要通盘考虑;
三是要注意训练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形式上可采用说写结合,开始多说,逐步多写,内容上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增强训练兴趣;
四是要及时跟进点评反馈,让学生既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又及时得到写作指导,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1、仿写经典文段
如《少年闰土》中“雪地捕鸟”的动词的锤炼等经典片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仿写。
如《小摄影师》中的对话练习,提示语的位置及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既生动又简单,便于学生模仿。
2、续写故事结尾
如《去年的树》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教师可以相机设计练笔。
再如,《陶罐和铁罐》的结尾,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写出不同的结果。
3、扩写深刻语境
一些古诗文语言凝炼、隽永短小,情理丰富,令人回味,让学生把古诗文扩写成故事既能加深学生对古诗文内容、情感和哲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创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三)让古诗成为写作素材。
古诗内涵隽永,意味深长。
潜入古诗,与作者对话,挖掘其深层思想,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这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
诗歌的改写或仿写是再创造过程,是情智意念、语言抒发的过程,是阅读行为转化为创造行为的过程,是将诗人的财富转化为学生的财富的过程。
学完《宿新市徐公店》后,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诗的内容按要求将其改成记叙文。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读着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描写捕蝶这一场面时,要写出动态。
这样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