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加味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黄耆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制做中医药方,不仅需要信心和细心,并且要对各种各样食物的营养元素有一定的掌握,不然,搭配不当,将影响药方的功效与作用和味儿。下边我们为大伙儿强烈推荐一种作法。备受大家热烈欢迎的药方加味黄耆建中汤。
牙龈药方特异
黄耆白芍药各6克川芎4.5克山参白术茯苓麻黄根牡蛎粉各3克官桂1.5克麦芽糖10ml红枣2枚
牙龈功效与作用特异
阳虚喷射式畏寒,盗汗,乏力,下虚者。
牙龈使用方法使用量特异
中作1服。水2钟绳·伤寒》卷七
上边便是文中对加味黄耆建中汤这类药方的简易详细介绍,加味黄耆建中汤可以承传迄今也在一定水平上表明了它是很好的药方,因此大伙儿能够安心的服食。
牙龈功效与作用特异
健脾补血脾,益气固抑汗。治伤寒恢复期,阳虚,喷射式畏寒,盗汗,乏力下虚者。
牙龈使用方法使用量特异
中作一服。自来水400ml,煎至320ml,空肚时温服。
牙龈摘抄特异
《证治准绳·伤寒》卷七
牙龈药方特异
黄耆2钱,白芍药2钱,川芎1钱半,山参1钱,白术茯苓1钱,麻黄根1钱,牡蛎粉1钱,官桂5分,麦芽糖1匙,红枣2枚。
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工桂枝9g 炙甘草6g 大枣工2枚芍药18g 生姜9g 胶饴200ml 黄芪30g上7味除胶饴外,以水1400ml,煮取600ml,去滓,内胶饴,温服200ml,日三服。
(功效)益气生津,补气固表。
(主治)虚劳发热,洒淅恶寒,腹中拘急,心悸而烦,四肢酸痛,倦怠乏力,盗汗,身重气短,喘咳,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微而弱。
(临证加减)1.血刺身痛,本方加川芎、当归。
[直指方]2.病后、产后及久病虚热,兼见四肢倦怠,而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劳累加重,属气血阴阳俱虚者,加生黄芪50g,当归log以补气养血。
3.溃疡病,本方适用于虚寒型之胃脘痛者j如吐酸嘈杂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呕吐苦水者加旋覆花、竹茹、黄连;呕吐清水者加吴茱萸、半夏、干姜;胀满者加厚朴、大腹皮、砂仁、广木香;痛甚者加川楝子、元胡、炙乳没;四肢逆冷者加制附子;心下有水声者合二陈汤;食少纳呆者加代代花、厚朴花、谷麦芽等。
[福建中医药,1989 cd,:1834.本方加味治疗溃疡病:药用黄芪、芍药各12g,炙甘草4.5g,桂枝9g,生姜3g,红枣5枚,饴糖30g。
反酸者加乌贼骨12g,川贝母6g;痛甚加延胡索4.5g,丹参9g,川楝子3g。
每日煎服1剂。
[广西中医药,1981,《4,:45]5.本方加减治疗胃窦炎:本方用黄芪、白芍、丹参、大枣各30g,甘草、桂枝、桃仁、延胡索各lOg,干姜5g。
虚寒甚加熟附片、党参、麦冬各15gl胃阴不足去干姜、桂枝,加南沙参、麦冬各工5g;肝胃不和加柴胡、香附各10g;痰浊中阻加法半夏、陈皮各lOg;食滞加神曲、山楂各lOg。
每日服工剂。
[河北中医,1987,(1):2836.本方加味治疗虚寒性溃疡病:药用黄芪12g,桂枝9g,白芍18g,生姜3片,大枣7枚,炙甘草5g,饴糖50g(冲)。
上方水煎去渣,加入饴糖烊化。
每日工剂,分2次服,连服7剂为1个疗程,于第8天服粗鹿茸3g。
黄芪建中汤加味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黄芪建中汤加味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
量
导语: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疾病的困扰,那么面对疾病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遇到疾病应该怎么办?又要如何调理?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种中药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疾病的困扰,那么面对疾病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遇到疾病应该怎么办?又要如何调理?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种中药方剂黄芪建中汤加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习下哦。
【处方】黄芪24克,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15克,桂枝6克,白芍15克,当归7.5克,甘草4.5克,生姜6克,大枣3枚。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甘温除热。
主机体伤损,正气虚弱。
(胃癌术后发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林如金方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黄芪建中汤加味功效和用法等。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虽然黄芪建中汤加味的好处很多,但是还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况下再去服用。
生活常识分享。
60.6 加味黄芪建中汤
60.6 加味黄芪建中汤60.6 加味黄芪建中汤【来源】杨泽民,《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黄芪20克,桂枝、白芍各10克,煅瓦楞30克,延胡索10克,虎杖20克,生姜3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取汁300毫升,痛前服100毫升,日服3次。
【功用】益气温中、制酸疗嘈杂。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浅表萎缩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之属中焦虚寒胃脘痛,或伴嘈杂泛酸者。
【疗效】屡用屡验,坚持治疗,每获良效。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肝胃气滞)方处方:佛手、旋覆花、陈皮、香橼各15克,枳壳7.5克,川楝子、法半夏、香附、甘草各10克,黄连6克,吴茱萸3克,白芍1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肝胃气滞型。
症见胃脘胀痛连胁,嗳气频作,食后腹胀,或有烧心反酸,大便不畅,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舌多正常,脉弦。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胃热内蕴)方处方:吴茱萸3克,黄连6克,大黄4克,佛手、香橼、谷芽各10克,败酱草、连翘、煅瓦楞、陈皮各15克,蒲公英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泻热和胃。
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胃热内蕴型。
临床症见患者胃脘灼痛,泛酸嘈杂,口干,口臭,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数。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脾胃气虚)方处方:党参、白术、茯苓各15克,炒薏苡仁、炙黄芪各30克,炒山药20克,枳实12克,陈皮、泽泻、绿萼梅各10克,砂仁5克,生姜3片,大枣6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助运,升脾降胃。
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型。
症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差,食后胀闷,倦怠乏力,便溏,舌淡或胖,苔薄白,脉细弱。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胃阴亏虚)方处方:沙参、石斛、佛手、陈皮、元胡各15克,白芍18克,五灵脂、玉竹、麦冬、绿萼梅各10克,黄连5克,蒲公英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汉方译作加味归芪建中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效佳
汉方译作加味归芪建中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效佳归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加当归、黄芪)是华冈青洲先生所创,在已经出版的一些书籍中认为该方主要用于各种化脓性创伤与肌肤溃疡之类的疾病,其表现为:疮疡溃破之后,持续流出稀薄脓液,始终没有新生肉芽。
这次,我们应用本方加味治疗了4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病例1. 男,78岁主诉:多关节疼痛既往病史:无特别之处家族史:无特别之处现病史:14年前,出现风湿性关节炎,经过西医内科治疗,病情得以缓解。
12年前,发现十二指肠乳头癌,随即做了手术。
随后,关节疼痛再次出现。
9年前,出现十二指肠乳头癌肝转移,随即做了肝脏S5段与S6段部分切除术。
术后,膝关节与足关节疼痛进一步加重,因此用上了轮椅。
自觉症状:多关节疼痛,全身倦怠感,无精打采,易惊恐,因疼痛而致睡眠不佳,早晨关节有晨僵现象,大便干结。
他觉症状:身高172厘米,体重62公斤,血压136/80。
两手关节、两膝关节、两足关节肿胀并有热感,皮肤干燥枯槁与脱发。
脉诊:稍浮紧。
舌诊:舌质淡红,胖大,有裂纹,有少量白苔。
腹诊:腹力软弱,上腹部腹直肌挛急,脐上悸动,小腹不仁,结肠脾曲部位有鼓音。
临床经过:根据以上表现,诊断为虚劳病,故用了加味黄芪建中汤。
患者血虚表现明显,夜间即使睡着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便会疼醒。
于是,从服药的第八天起,改为归芪建中汤加龙骨牡蛎。
患者服药后,各种症状迅速改善,在换方后的第三周就出院了。
变方后第六周,步行困难与疼痛引起的失眠完全消失。
后来,残留的少许关节疼痛也渐渐消失了。
为了巩固治疗效果,患者断断续续地服用了5年的时间。
后来,不但关节疼痛完全消失,而且十二指肠乳头癌也没有再复发。
如今,患者同往常一样,能够从事各种农田劳作。
病例2. 女,60岁主诉:多关节疼痛既往史:无特别之处家族史:无特别之处现病史:患者1987年患风湿性关节炎,两手关节与两足关节肿胀、疼痛。
2000年11月,来我科就诊,随即开始了汉方治疗。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笔者自1994~1996年对我院住院及门诊部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5例;年龄15~29岁5例,30~59岁15例,51~69岁13例,70岁以上3例,平均年龄47.7岁。
胃溃疡5例,十二指肠球体溃疡31例。
临床表现:呕血和/或黑便,出血量<500ml,无明显循环障碍症状,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
2治疗方法药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同时给予补液支持疗法。
方药:炙黄芪12g,白芍、煅瓦楞各30g,桂枝、炙甘草各5g,炮姜6g,怀山药、海螵蛸各15g,白及10g,大枣7枚,饴糖30g(冲服)。
气虚甚者加党参;湿滞者加焦白术、半夏;气滞者加砂仁、陈皮;阳虚甚者加熟附片。
1剂/d,分二次煎服。
连服7天为1个疗程,如第7天出血未止者加用洛赛克治疗,用法:20mg口服,2次/d.3治疗结果显效:(3天内出血止,大便潜血阴性,症状体征消失)11例,有效:(4~7天出血止,大便潜血阴性,症状体征消失)21例,无效:(7天以上仍出血不止,症状体征减轻或无减)4例。
总有效率为88.89%.4典型病例章某,男性,19岁,1997年6月18日诊。
患者于昨天觉头晕乏力肢软未引起重视。
今晨起床又感眼前昏暗,汗出肢冷,解下柏油样黑便约400ml.既往有胃中嘈杂、饥饿感,但未作胃部检查。
刻诊:面部无华,精神欠佳,kPa16/9.33,HR84次,律齐,腹软,无明显压痛点,HGB8g/L,RBC3.8×1012/L,大便隐血试验()。
舌淡苔薄,脉细而软。
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
证属中阳亏虚,气不摄血。
拟黄芪建中汤加味治之。
方药:炙黄芪、焦白术各15g,桂枝5g,白芍30g,白及、炮姜各6g,煅瓦楞30g,海螵蛸20g,地榆炭、焦山楂各10g,饴糖25g(冲服)。
3剂后大便已转黄,隐血试验阴性,惟精神欠佳,仍宗原方治疗。
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萎缩性胃炎
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萎缩性胃炎陈×× 男 62岁农民蕲春达城乡榔木冲村人。
2001年4月10日初诊。
胃脘部胀闷不适两年余,曾在深圳某院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先后服多种中西药治疗,未见好转。
刻下:胃脘部胀闷、隐痛,食后尤甚,喜温喜按,纳呆,神疲乏力,畏寒,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
证属脾胃虚寒,治以温中健脾养胃为主。
佐以活血化瘀。
拟方加味黄芪建中汤:炙黄芪30g,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6g,生姜3g,大枣3枚,饴糖30g ,柴胡6g,延胡索10g。
每日一剂,煎2次,去滓,内饴糖。
微火消解,每天服3次。
服5剂后症状减轻、一个疗程结束,自觉症状消失。
2个疗程后胃镜复查,胃粘膜基本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按: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粘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
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增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
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症状,当首推上腹胃脘部痞满饱胀,兼有胃脘疼痛及嗳气、恶心、纳呆等消化不良症状。
但也有一些病人以胃脘疼痛为主或胃脘痛胀并见,这大概跟西医诊断所讲的合并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等病变有关。
因此,萎缩性胃炎多属古代医籍中的“痞”、“否膈”、“心下痞”、“痞满”等范畴,结合主症特点及病位所在,称之“胃痞”更为恰当。
萎缩性胃炎患者之痞满多表现为胃脘饱胀,纳谷不馨,而食后或进肥甘则胃胀加重。
《灵枢·平人绝谷》指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可见胃为水谷之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表现。
胃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病。
出现《灵枢·胀论》中描述的“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可见萎缩性胃炎痞满饱胀之机理亦乃胃失通降之故也。
那么,食后胃胀或进肥甘则胃胀加重如何解释?这是由于萎缩性胃炎病生于胃,而脾胃向居中焦,互为表里。
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黄芪建中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
本文将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一、黄芪建中汤的药理作用黄芪建中汤的主要组成为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益气健脾、祛湿化痰、调节胃肠功能等。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益阳升阳、健脾益胃、固表止汗等作用;白术具有健脾温中、祛湿利水、止痛化湿等作用;茯苓具有利水祛湿、健脾益胃、安神平肝等作用;甘草具有益脾胃、和中止痛、解毒润肺等作用。
以上药物组合在一起,可以协同作用,从而达到健脾益胃,调节胃肠功能的效果。
二、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1. 临床研究针对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黄芪建中汤加减的临床疗效观察。
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治疗。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胃肠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等情况。
2. 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后,发现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组的患者在胃肠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指标,如胃肠蠕动加快,胃肠蠕动节律恢复正常等指标也得到显著改善。
说明黄芪建中汤加减在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三、临床应用建议1. 针对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进行治疗。
2. 在使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时,应注意严格掌握适应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加减用药。
3.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 结合临床辅助检查,如胃肠功能检查,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疗效情况。
5. 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对患者的指导,帮助患者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促进疗效的提高。
结语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是显著的。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食道癌晚期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食道癌晚期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食道癌晚期,几个关键点:
1,食道癌晚期,本虚标实。
体质太虚,如果不能承受手术放化疗的副作用,就一定不要手术放化疗,否则只会加速生命的终结。
2,扶正祛邪,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扶正本身也可以祛邪。
内径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3,腑以通为用,食道下接于胃,同属消化道,属传化之腑,泻而不能藏。
一定要保证大便通畅。
4,以黄芪建中汤为基础方,见证加味,稍佐几味药即可,不可本末倒置,滥用清热解毒类抗癌药。
5,中医界一直提倡,带瘤生存,和平共处。
这个案例是受山东沂南县人民医院蔡建春院长邀请网络远程会诊的案例。
患者今年68岁,去年7月份发现食道癌晚期,已不能手术,也没接受放疗化疗。
至今健在。
处方:
夏枯草20g,土贝母10g,海藻10g,昆布10g,黄芪20g,白芍20g,桂枝10g,炒麦芽30g,生姜20g,大枣15g,甘草10g。
7副,每天一副,煎两遍,早晚趁热喝。
注:
黄芪建中汤中不用饴糖,改用炒麦芽30g。
加夏枯草土贝母海藻昆布软坚散结。
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引言: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胃痛、消化不良、胃酸过多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是溃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目前,中医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中加味黄芪建中汤与瑞巴派特三联疗法的联合应用更是备受推崇。
本文将探讨这种联合疗法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一、加味黄芪建中汤是什么?加味黄芪建中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温中益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胃痛、腹泻等症状。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具有补脾益气、祛寒止泻的作用。
二、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是什么?瑞巴派特(rabeprazole)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对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是将瑞巴派特与两种抗生素(通常是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应用,用于根除胃部幽门螺杆菌,防止溃疡的复发。
三、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1. 提高治疗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加味黄芪建中汤具有温中益气、祛寒止泻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与单独应用瑞巴派特或抗生素相比,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在治疗溃疡病的同时可以调整脾胃功能,减少胃部不适的发作。
2. 减轻不良反应研究显示,加味黄芪建中汤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抗溃疡的作用,可以减轻瑞巴派特三联疗法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联合应用加味黄芪建中汤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3. 防止溃疡的复发加味黄芪建中汤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可以改善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溃疡的复发。
而瑞巴派特三联疗法的主要作用是根除幽门螺杆菌,两者联合应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溃疡的复发率。
黄芪建中汤加味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建中汤加味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黄芪建中汤加味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遭受病症的困惑,那麼应对病症我们又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呢?碰到病症应当该怎么办?又要怎样调养?今日就给大伙儿强烈推荐一种中医药方黄芪建中汤加味,有兴趣爱好的盆友能够学习培训下哦。
生产药方疫苗
黄芩24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9克,薏苡仁15克,桂枝6克,赤芍15克,川芎7.5克,甘草4.5克,姜片6克,红枣3枚。
生产功效与作用疫苗
益气,辛温除热。
主机体伤损,气正孱弱。
(胃癌术后发热)
生产使用方法使用量疫苗
水煎服,每天1剂,日服3次。
生产摘抄疫苗
林如金方
以上便是为大伙儿详细介绍的黄芪建中汤加味作用和使用方法等。
根据所述文章内容的详细介绍,大伙儿能够见到尽管黄芪建中汤加味的益处许多,可是還是要在充足掌握它的状况下再去
服食。
黄芪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黄芪建中汤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常用中药方剂。
它是由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等数味中药组成。
黄芪建中汤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调理脾胃、益气健脾、祛湿化痰、补中益气、增强体质等。
黄芪建中汤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黄芪。
黄芪,又称黄芪、人参。
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草药,属于豆科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中益气、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
研究表明,黄芪可增加人体膜导电率和细胞内钠离子含量,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黄芪还可促进人体血红蛋白的合成,改善贫血状况。
此外,黄芪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黄芪建中汤的另一味重要成分是白术。
白术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属于菊科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地区。
白术具有益气健脾、渗湿化痰、止泻止汗等药理作用。
研究表明,白术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增加食欲;白术还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黄芪和白术的药理作用相辅相成,对调理脾胃、益气健脾具有协同作用。
黄芪建中汤中的茯苓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属于石斛科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的江南地区和西南地区。
茯苓具有祛湿化痰、利尿排浊、调和脾胃等作用。
研究表明,茯苓可减少体内的水肿,改善湿热症状;茯苓还具有降低血压、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并且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茯苓与黄芪、白术的药理作用相辅相成,对祛湿化痰有着良好的协同作用。
此外,黄芪建中汤中还包含了甘草。
甘草是古老的中药之一,也是备受广泛使用的中草药。
甘草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舒肝理气等作用。
研究表明,甘草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胃肠道反应,缓解胃痛、腹泻等症状;甘草还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氧化等作用,并且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甘草与黄芪、白术、茯苓的药理作用相辅相成,对调和脾胃、增强体质有着良好的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黄芪建中汤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调理脾胃、益气健脾、祛湿化痰、补中益气、增强体质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黄芪建中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建中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3-03-21T10:58:33.5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任德全[导读] 黄芪建中汤是在小建中汤中加入黄芪,因此其具有增强益气建中的作用。
任德全(湖北省医药学校湖北武汉 430064)【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在本文研究将收集国内文献中关于黄芪建中汤药理作用方面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同时选择4例不同病症患者进行临床药物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冠心病、心肌炎、产后发热,临床疗效显著。
结论黄芪建中汤可起到建中补气、缓急止痛之效,同时还可对循环、呼吸以及消化机能等有增强功效,进而促进患者的新陈代谢,另外还能有效补充人体营养,此乃治疗各种身体虚弱性疾病之良方。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药理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337-02黄芪建中汤是出自于《金匮要略》中,其最先由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虚劳里急, 诸不足”治疗中所首创,其处方药物组合严谨,寓意深远,因此在之后几千年中倍受中医学家的重视。
黄芪建中汤处方主要是由黄芪、饴糖、芍药、桂枝、甘草、大枣、生姜加减组成,其具有缓急止痛、温中补虚之疗效。
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将深入探讨黄芪建中汤的药理作用,并辨证运用本方进行临床实践,以此来有效提升其临床疗效,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药理作用对于黄芪建中汤从处方成分上来看,其主要是由小建中汤加黄芪一两半而合成的,而小建中汤则是在桂枝汤基础上加用饴糖、芍药而成。
其中桂枝汤内证可化气调阴阳,而外证则可营卫和解肌。
虽然小建中汤是由桂枝汤基础上加用饴糖、芍药,但是其药理特征还是与桂枝汤有区别,如:加入芍药,使其可益阴缓急,因此可应用于虚劳里急证(尤其是由肝脾失调、中焦虚寒而引起的),可起到滋阴益血、清泄肝木、缓急止痛等疗效;而加入饴糖,其可起到缓急止痛、温中补脾之功效。
黄芪建中汤■损脾导致皮肤、口疮或胃黏膜、肠黏膜溃烂久不愈
黄芪建中汤■损脾导致皮肤、口疮或胃黏膜、肠黏膜溃烂久不愈
黄芪建中汤加味(黄芪桂枝白芍高良姜煅瓦楞子姜半夏元胡大枣甘草)
——主治:胃脘痛。
凡胃脘痛、饥饿、受凉、进冷食易发或加重,进软食热饮缓解,或泛酸呕吐清水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皮肤、口疮或胃黏膜、肠黏膜溃烂久不愈怎么办?中医认为这是脾土的问题,脾土主肌肉功能减退。
损其脾者,饮食不为肌肤!当一个人脾脏受损后,吃进来的水谷精微不能很好地去修复供养肌肉,新鲜的气血难以取代局部腐败的溃疡死肌。
虚则补其母,什么能够生土?唯火可以生土!所以用益火生土法,选用黄芪建中汤。
不仅修复慢性口腔、胃肠溃疡效果良,更能够强壮小孩体质。
小孩脾常不足,容易面黄肌瘦,小腹冷,容易外感风寒。
益火生土,散寒则风邪祛,补土则胃口开。
药尽五分力,养生五分力。
什么能够损脾?一者大饱喂养过度伤脾,二者饮食生冷伤脾,三者思虑过度伤脾。
此三者当谨守而防之,不患病之不愈,而患病之复起。
黄芪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黄芪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黄芪又叫做北芪,在中药中黄芪被用作补气药,而且功效是很明显的,能够治疗很多气虚方面的疾病,保健的效果是很好的。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黄芪建中汤的功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黄芪建中汤的功效和作用黄芪建中汤是一款由饴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黄芪(5克)、炙甘草(6克)等等各种对人体有好处的材料共同配合熬制而成的。
黄氏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可以帮助人体温中祛寒,其主治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症,症状为腹中时时拘急疼痛,喜温喜按,少气懒言;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劳则愈甚,面色无华;或伴神疲乏力,肢体酸软,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等等。
因此黄氏建中汤有着良好的食用功效与作用,不过大家需要正确食用。
黄芪建中汤的用法用量其实黄氏建中汤是有着其正确的用法用量的。
黄氏建中汤的用法主要是煎水服用,而用量一般是每日水煎三次温服,其中成年人常用的剂量可为5剂。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切记因为黄氏建中汤有着对人体不错的食用功效与药用价值,就以为可以过度或者大量食用哦。
如若过度过量食用,可能会使得身体发生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反应,甚至对身体健康有所损害。
因为大家食用期间一定要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
黄芪建中汤的宜忌人群黄氏建中汤是有着自己的食用宜忌人群的。
其中黄氏建中汤的适宜食用人群有:需要进行祛寒的人群;患有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症的人群;有着腹中时时拘急疼痛,喜温喜按,少气懒言;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劳则愈甚,面色无华;或伴神疲乏力,肢体酸软,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等等症状的人群。
黄氏建中汤的禁忌食用人群主要有:孕妇需要慎重食用。
孕妇还是尽量少长期刻意食用黄氏建中汤等补品,建议每日饮食营养均衡就可以。
黄芪建中汤可以长期吃吗相信大家都对黄氏建中汤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知道黄氏建中汤是一款对人体有着良好的食用功效作用而且也有着良好的药用价值的一款补品。
黄耆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耆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黄耆建中汤在中医学上属于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中药方剂。
根据相关的一些医学研究上认为,这样的中药试剂十分的安全、有效,适合很多疾病的症状,下面就去认识下黄耆建中汤这种方剂吧。
【别名】黄耆汤(《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黄耆4.5克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枣12枚芍药18克生姜9克胶饴30克【功能主治】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治虚劳里急,诸不足,小腹急痛,脐下虚满,面色萎黄,唇口干燥,胸中烦悸,少力身重,骨肉酸痛,行动喘乏,食欲不振,病后虚弱,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4升,煮取600毫升,入胶饴,更上微火消解。
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别名】黄耆汤【处方】小建中汤加黄耆2两,人参2两。
【功能主治】男女因积劳虚损,或大病后不复常,若四肢沉滞,骨肉疼酸,吸吸少气,行动喘惙,或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阴阳废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
久者积年;轻者才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则难可振复。
【用法用量】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千金》卷十七【别名】黄耆汤【处方】小建中汤加黄耆1两半。
【药理作用】①抗溃疡作用《药学学报》(1965;7:440):以黄耆建中汤煎剂给大白鼠皮下注射10g/kg时,可防止结扎幽门所致胃溃疡发生,并抑制胃液分泌,减少游离酸及总酸度,使胃液PH值上升。
另以本方减去甘草的煎剂皮下注射,同样也有抗溃疡作用,但作用较弱。
说明黄耆建中汤除甘草外,尚有其他抗溃疡的成分。
②中枢镇静作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60;3:208):加味黄耆建中汤(本方加当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使小白鼠自由活动减少。
但没有催眠和中枢的镇痛作用,对平滑肌的正常运动有抑制作用,尤其在异常兴奋状态下更为显着,有较弱对抗由组织胺引起的胃酸增高现象。
认为本方的主要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的镇静及对胃肠平滑肌的解痉作用,抗酸作用可能不是主要的。
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嗳气、泛酸、食后腹痛,甚至呕吐、腹泻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脾胃虚寒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机之一,因此针对这一病机进行中医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加味黄芪建中汤作为治疗脾胃虚寒的经典方剂,具有温中益气、祛风散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
而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是一种现代治疗溃疡的常规方法,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将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加味黄芪建中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由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等中药组成。
《伤寒论》中记载:“伤寒脉浮者,白术黄芪汤主之。
”又由《金匮要略》中认为“舌上带白者,黄芪建中汤主之”。
由此可见,加味黄芪建中汤主治脾胃虚寒证已有悠久的历史。
黄芪、白术益气健脾、温中祛寒,茯苓健脾祛湿,甘草调和各味,使本方具有温中益气、祛风散寒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瑞巴派特三联疗法则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流方法之一。
瑞巴派特,又称“泮托拉佐”,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胃酸,从而减轻溃疡的刺激。
三联疗法还包括抗生素和胃粘膜保护剂的应用,以根除幽门螺杆菌、减少胃酸刺激和保护胃黏膜,能有效地控制和治疗消化性溃疡。
对于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结合的治疗方法备受关注。
既能充分发挥中药温中益气的优势,又能利用现代药物的快速有效作用。
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的治疗方案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明显。
加味黄芪建中汤能够温中益气,祛风散寒,改善脾胃虚寒的病理状态,缓解疼痛、胀气等症状,促进溃疡面愈合。
瑞巴派特三联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的刺激,保护胃黏膜,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对消化性溃疡有良好的疗效。
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原文】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组成与用法】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
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功效】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医案】1.漏下初诊: 2005年7月12日。
林某,女,20岁,未婚。
13岁初潮,月经周期紊乱5年,或先期,或不至,6~7天净,末次月经4月5日来潮,至今阴道不规则出血3个多月未净,血量少,色紫暗,今日经色反转红,夹血块,伴腰酸。
其人外貌清癯,神疲,腹胀纳减,寐安,二便正常,带下无殊。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西医诊断:青春期功血。
治法:温经固冲。
方剂:黄芪建中汤加味。
炙黄芪12g 桂枝5g 炒白芍10g 炙甘草6g 炮姜5g 饴糖(冲)30g 大枣6个仙鹤草30g 阿胶(烊)10g,3剂。
二诊:2005年7月15日。
经水将净,经色转暗,倦怠无力,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荆芥炭10g、党参15g,3剂。
三诊:2005年7月21日。
经水昨净,纳欠,带不多,色白。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助运。
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加鸡内金6g、炒谷麦芽各10g,7剂。
2.经期过长初诊:2005年8月16日。
李某,34岁,6年前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剥除术、放置宫内节育环,术后月经周期规则,但经期过长,15~20天方净,伴下腹隐痛。
曾经用抗生素治疗,疗效不佳。
生育史:1-0-2-1。
B超检查提示:子宫肌瘤15mm×14mm×19mm,11mm×7mm×10mm。
末次月经7月26日来潮,至今未净,倦怠无力,二便正常。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软。
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前位,大小正常,活动,质地偏硬,表面不平整,无压痛,两侧附件压痛。
西医诊断:(1)多发性子宫肌瘤。
(2)两侧附件炎。
治法:益气温经止血。
方剂: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
董建华加味黄芪建中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董建华加味黄芪建中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加味黄芪建中汤【配方组成】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5g,饴糖30g,生姜5g,大枣7枚(切),三七粉3g(冲),炒五灵脂10g,蒲黄10g,酒当归10g【作用与功效】辛甘通阳.【适应证】脾胃阳虚,症见胃痛喜暖喜按,饥时痛甚,得食痛缓,舌黯苔薄,脉细弦或沉弦.【董氏临证心得】胃病日久不愈,由实转虚,由胃及脾.中土虚寒,肝木来侮.由于气馁不能充运,营虚不能滋荣,此时非甘温不能扶其衰,非和营不能缓其急.宜以辛甘通阳,培土泄木为重点.若有形之滞填塞其中,宜先标后本,积去方可议补.治疗此证,董先生常以自己配伍的加味黄芪建中汤为主,药用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饴糖、高良姜、大枣、金铃子、延胡索、陈皮.方中饴糖甘平补中缓急,辛温之桂枝温中散寒,二药合用,取辛甘化阳之义,共为主药.以酸苦微寒之白芍和营敛阴,甘平之甘草调中益气,二药合用,取酸甘化阴之义,能缓急而止痛.姜、枣调和营卫,黄芪大补中气,金铃子行气通滞,延胡索活血止痛,陈皮理气和胃.诸药合用,使脾胃阴阳平调,营卫协和,气血通畅,脾运胃健.【解读赏析】盖胃脘痛证,《医述》曰:'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食滞者兼乎消导,寒滞者兼乎温中.(张景岳)胃脘痛大率气、食居多,不可骤用补剂.盖补之则气不通而痛愈甚.若曾服攻击之品,屡发屡攻,渐至脉大空虚者,又.当培补.盖脾得补而气自运,痛自缓.此虚实之分也.'(《证治汇补》)'胃与包络近,俗谓之心痛,非也.真心痛则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无药可救者也.盖阳明中土,乃水谷之道路.多气多血,运化精微,通于脾而灌溉四脏,为后天之本.人生酒色过度、七情乖违、饥饱不节,胃脘因之而痛,有寒、热、气、血、痰、虫、食滞、内虚之不同.治虽各别,然总不外虚、实、寒、热、气、血之辨也.夫痛而虚者必喜按,痛而实者必拒按.寒者得温稍定,热者饮冷稍安.中焦寒则气虚不运,或生痰饮,或蓄瘀血或蛔虫上逆.中焦热,则气阻不行,或吐酸味,或吐苦汁,或食停蛔动.如真如其为虚寒痛也,则塞因塞用以补之;真知其为实热痛也,则通因通用以泻之.虚寒而夹食、夹瘀、生痰、生虫者,以温补药中消之、逐之;实热而夹食、夹瘀、吐蛔、呕酸者,以清凉药中攻之、伐之.'《灵枢·五味》指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而,医家历来认为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即生,无胃气即死'.《灵枢·决气》中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脾胃又是血液的生化之源.由此可见,胃乃多气多血之腑,胃内气血的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胃的强盛衰弱.胃内气血功能一旦发生了障碍,那么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病变.情志不遂,饥饱失常,劳累过度,冷热失节等内外因素,都能使胃的气血功能异常而发生种种病理变化.例如胃气壅滞不通,轻则为胀,重则为痛;胃气上逆则见反胃嗳气,胃气久郁化火则见烧心、吐酸或大便秘结等症;气滞久延,导致血瘀,必伤经络,或痛如针刺,或症见出血;若胃痛日不愈,必然由实转虚,或伤及脾阳,致使升运失常而见阳虚之候,或损及胃阴,造成津少液涸而见阴虚之证.这种由实转虚的病变,当然与每个患者的体质强弱、治疗是否得当有关,但究其根源,起因还是在于胃气壅滞不通.所以,治胃病的根本,还在于调和气血.调气以和血,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气滞型胃痛证的治疗.引起胃气阻滞的原因,临床上常见的大致有两类:一是由胃本身引起的,诸如饮食冷热不节,饥饱失常;二是由于忧思恼怒,情志失调,肝气犯胃而影响了胃气的通降.气滞胃痛的临床表现,除了脘腹胀满外,常伴嗳气频作,大便不畅.如果是肝气郁结而犯胃,那么就伴有攻撑作痛,痛连两胁的感觉.气滞胃痛的关键虽然在气,但'气为血之帅''气滞血亦滞',气的功能失常,必然会导致血的功能紊乱.'气行血亦行',胃气通降了,胃的运动功能正常了,血的流行必然也就畅通无阻了.临床使用的加味香苏饮(紫苏梗、香附、陈皮、枳壳、大腹皮、香橼皮、佛手)可以作为治疗气滞胃痛以胀为主的主方.如伴见胁肋胀痛,口苦泛恶,肝郁不疏症状者,可加柴胡、青皮、郁金等味以疏肝解郁;若伴便秘、腹胀、腑行不畅者,可入酒大黄或瓜蒌、莱菔子以导滞通腑;如伤食生冷,胃寒作痛者,可加高良姜或荜澄茄等品以行气散寒止痛;如顽固腹胀,反复不愈,则可配用鸡金散(鸡内金、沉香或木香、砂仁、香橼皮等量研末,每服3g,日2次)健胃消胀化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建中汤加味的功效与作用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疾病的困扰,那么面对疾病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遇到疾病应该怎么办?又要如何调理?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种中药方剂黄芪建中汤加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习下哦。
【处方】
黄芪24克,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15克,桂枝6克,白芍15克,当归7.5克,甘草4.5克,生姜6克,大枣3枚。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甘温除热。
主机体伤损,正气虚弱。
(胃癌术后发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
林如金方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黄芪建中汤加味功效和用法等。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虽然黄芪建中汤加味的好处很多,但
是还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况下再去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