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定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为: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为:首先要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基础资料,然后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监测项目,设计布点网络,选定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和监测技术,建立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提出监测结果报告要求及进度计划等。
二、监测目的是:
1.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大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订的大气质量标准,并为编写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报告提供数据。
2.为研究大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3.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三、有关资料的收集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包括:弄清污染源类型、数量、位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量、所用原料、燃料及消耗量等。另外,区别高低烟囱形成污染源的大小,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应区别清楚。
二)气象资料。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输送及变化情况有影响。主要有要收集监测区域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温度的垂直梯度和逆温层底部高度等资料。
三) 地形资料。地形对当地的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情况等有影响。因此,是设置监测网点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四) 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这也是设置监测网点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状况是不同的。如工业区、商业区、混合区、居民区等污染状况各不相同。
(五) 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环境保护的目的是维护自然和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群的健康。因此,掌握监测区域的人口分布,居民和动植物受大气污染危害情况及流行性疾病等资料,对制订监测方案、分析判断监测结果是有益的。




第三章大气和废气监测

第二节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为:首先要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基础资料,然后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监测项目,设计布点网络,选定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和监测技术,建立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提出监测结果报告要求及进度计划等。
一、监测目的
1.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大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订的大气质量标准,并为编写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报告提供数据。
2.为研究大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3.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二、有关资料的收集
(一)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弄清污染源类型、数量、位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量、所用原料、燃料及消耗量等。另外,区别高低烟囱形成污染源的大小,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应区别清楚。
(二)气象资料: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输送及变化情况有影响。
要收集监测区域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温度的垂直梯度和逆温层底部高度等资料。
(三) 地形资料:地形对当地的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情况等有影响,因此,是设置监测网点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四) 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这也是设置监测网点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状况是不同的,如工业区、商业区、混合区、居民区等污染状况各不相同。
(五) 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环境保护的目的是维护自然和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群的健康。因此,掌握监测区域的人口分布,居民和动植物受大气污染危害情况及流行性疾病等资料,对制订监测方案、分析判断监测结果是有益的。
(六) 监测区域以往的大气监测资料:供参考。 三、监测项目
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多种多样,应根据优先监测的原则,选择那些危害大、涉及范围广、已建立成熟的测定方法,并有标准可比的项目进行监测。
(一)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项目
1、必测项目:SO2、NOx、总悬浮颗粒物、硫酸盐化速率、灰尘自然降尘量;
2、选测项目:CO、飘尘、光化学氧化剂、氟化物、Pb、Hg、苯并(a)芘、总烃及非甲烷烃。
(二)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项目
四、监测网点的布设
监测网点的布设方法有经验法、统计法和模式法等。一般,经验法用得较
(一)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二)采样点数目
一般都是按城市人口多少设置城市大气地面自动监测站(点)的数目。详见111页表3-5、3-6。
(三)布点方法
布点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先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和居住混合区、交通稠密区、清洁区等,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功能区分别设置相应数量的采样点。
2.网格布点法:适用于污染源较分散的情况,如调查面源。对城市环境规划和管理有重要意义。 3. 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多个污染源组成的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对调查点源较合适。
4. 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上风向应设对照点。
五、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采样时间: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

时间。
采样频率:在一定时间内的采样次数。]
在《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要求测定日平均浓度和最大一次浓度。若采用人工采样测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应在采样点受污染最严重的时期采样测定。
(2) 最高日平均浓度全年至少监测20天;最大一次浓度样品不得少于25个。
(3) 每日监测次数不少于3次。
六、采样方法和仪器
根据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浓度、物理化学性质及监测方法的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仪器。
七、监测方法
在大气污染监测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是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
为获得准确和具有可比性的监测结果,监测方法应尽量统一和规范化。我国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国情,于1990年出版了《空气和废气监测方法》一书,提出了80个监测项目,150多种监测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分为国标、推荐和试行三类,是我国目前进行大气污染监测的统一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