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在词汇层面的适应与选择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性选择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性选择研究作者:关燕梅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6期摘要:作为一个跨学科性质的研究理论,生态翻译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环境的选择过程,强调译者的主体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三维”转换方法实现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因此,文章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通过对比分析方法对《匆匆》两个英译本中译者在三维转换层面的适应性选择作出分析解读。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匆匆》适应与选择“三维”转换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068-02一、生态翻译学理论作为翻译学领域内一种新的研究形态,生态翻译学建立了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中心的翻译理论体系。
生态翻译学理论“以‘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概念为基调,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为核心,能够对翻译本体做出新解的翻译理论范式”。
(胡庚申,2008a)该理论强调译者的主体作用,并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即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不断作出适应性选择的过程”。
根据胡庚申提出的理论基础,翻译适应选择论以“译者”“适应”“选择”作为其核心要素,以“三维”转换为翻译方法来指导翻译实践,即实现译文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因此,作为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生态翻译学突破了以往翻译研究的局限和缺点,将翻译放在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来探讨翻译实践,更好地诠释了翻译过程的本质。
二、《匆匆》及相关研究《匆匆》是散文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文章语言精练,韵味深长,围绕“匆匆”二字将时间流逝的踪迹用细腻的笔触表达出来,同时也传递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通过以往对《匆匆》翻译研究的梳理,大多研究者是从传统翻译视角如翻译“信、达、美”原则(张欣,莉文,2014)、形合意合(李迪,2014)、篇章衔接手段(王聪慧,2012)、功能对等理论(杨帆,2017)等对原文及译文进行分析。
《2024年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研究》范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翻译作为语言文化交流的桥梁,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生态翻译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下,汉英同传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更是一种生态环境的适应和选择过程。
本文旨在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对汉英同传翻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
二、生态翻译学概述生态翻译学是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它将翻译活动置于一个生态系统中,以生态整体观和系统观为指导,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环境适应性、多元性和共存性。
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活动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包括语言、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
三、汉英同传翻译的特点与难点1. 特点:汉英同传翻译是即时性、互动性、准确性和流畅性的高度统一。
它要求译者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源语信息,迅速进行语言转换,并确保目标语表达流畅自然。
2. 难点:由于中英文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汉英同传翻译面临诸多挑战。
如语言层面的词汇空缺、语义差异等;文化层面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
此外,译者的专业知识和应变能力也是影响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
四、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汉英同传翻译策略1. 适应选择原则: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在汉英同传翻译过程中应遵循适应选择原则。
即根据具体语境和目标受众,灵活调整翻译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语言和文化适应。
2. 语言转换策略:针对语言层面的难点,译者应采用多种语言转换策略,如增译、减译、改译等,以克服词汇空缺和语义差异等问题。
同时,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自然性,确保目标语听众能够准确理解源语信息。
3. 文化适应策略:针对文化层面的差异,译者应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实现文化的有效传递和交流。
在翻译过程中,可采用归化、异化等策略,以适应目标语文化的表达习惯。
4. 译者专业素养提升:提高译者的专业知识和应变能力是提高汉英同传翻译质量的关键。
翻译中的适应与选择--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飞白对勃朗宁诗歌的翻译
者 皆是用 第 一人称 。抒 情诗 中第 一 人称 的叙 述 者 往 往 是 作 者本 人 , 但 是 在勃 朗 宁 的戏 剧 独 白诗 中第 一 人 称 则 是诗 中 的独 白者 , 这 就形 成 了奇 特 的视 角 与 很 强 的变动 性 。另 外 , 勃 朗宁 诗 歌 的一 个 重要 特 点
经常 留下大量需要 填补的“ 空 白” 而显得 晦涩难 懂 , 因此 , 被 翻译成 中文难 度 巨大。飞 白对勃 朗宁 诗歌 的翻译成功地再 现了原诗的风采 。从生态 翻译 的角度分析 飞 白对 勃朗宁抒情 诗与 戏剧独 白诗 的翻译 ,
可 以看 出在 翻译 过程中译者为适应翻译 的生态 环境 而对语 言 、 文化等 生态 因素而进行适 当的选择 是翻 译成功 的关键 。
是关注人的心理 , 注意反映人们平 时不注意 的细致 与微妙心理变化 。勃 朗宁一改以往浪漫主义与古典 主义 的风格 , 在 其诗 作 中加 人 了人 的心理 因 素 , 以揭 示 人 的心 理 和 社 会 的复 杂 性 。他 的诗 歌 接 近 生 活 、 探 索生 活 , 打破 浪漫 主 义诗 歌构 建 的唯美 童 话 , 充 分 认 识 到生 活 的 两 面 , 具 有 真 实性 与辩 证 性 。 由 于 中 英 两种 语 言 的差 异 , 勃 朗宁 和 我 们 现代 读 者所 处 的 社 会 与文 化 背 景 的不 同 , 在 译 文 中体 现他 的诗 歌 的 这些特点 , 译 者 必 须 为适 应 翻 译 的生 态 环 境 做 出适 应 的选择 。
“ l e a p ” 和“ s l e e p ” 、 “ b e a c h ” 和“ e a c h ” 、 “ a p p e a r s ”和
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的《青铜葵花》英译的适应与选择
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的《青铜葵花》英译的适应与选择李福珍【摘要】2015年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青铜葵花》由英国的出版社引进并出版,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以这种方式出版还属首次,这为曹文轩本人和其译者汪海岚都赢得了国际声誉.汪海岚版《青铜葵花》英译本在翻译方法、策略、模式上都有了创新,对于中国儿童文学融入世界文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来分析译者汪海岚在英译《青铜葵花》时的适应与选择,以期找到中国儿童文学英译得以成功的方法和技巧.【期刊名称】《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年(卷),期】2018(018)002【总页数】5页(P34-38)【关键词】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环境【作者】李福珍【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公共外语部,山西忻州 0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5921世纪以来,国内不断地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如杨红樱、曹文轩、沈石溪、秦文君等。
在出版界的大力推介下,他们的优秀作品逐渐被翻译成了其他语言,走出国门。
其中,曹文轩的作品对外译介的数量最多。
他的《白马雪儿》《灰娃的高地》《火桂花》《青铜葵花》等作品被译成了多种语言,先后进入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铜葵花》的故事发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北部的农村,讲述的是在文革大背景下,主人公青铜与葵花兄妹俩的故事,传递出的是浓浓的人间亲情,讴歌的是人性美。
这篇小说在2005年出版之后获得了众多奖项,好评如潮,成为我国少年儿童的必读图书。
十年后,英国的汉学家——汪海岚(Wang helen)将《青铜葵花》翻译成了英语,英国出版公司——沃克出版公司再将其出版,将这部优秀作品带入了英语国家少年儿童的视野[1]。
曹文轩在2016年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成为获此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作家。
毋庸置疑,《青铜葵花》英译版为作者获得国际大奖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2017年,译者汪海岚因《青铜葵花》的英译而获得翻译大奖——“马什儿童文学翻译奖”,显示出了其英译本的重要影响力。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研究》范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生态翻译学是一个以生态视角审视翻译活动的跨学科理论,旨在以一种新的思维框架和理念,揭示翻译的生态特征与机制。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加,汉英同传翻译作为语言交流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对汉英同传翻译进行研究,探讨其特点、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生态翻译学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从整体、联系和动态的角度看待翻译活动。
它强调翻译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责任。
在汉英同传翻译中,这一理论的应用体现在对翻译环境、文化背景、语言特性的综合考虑。
三、汉英同传翻译的特点汉英同传翻译是即时性、准确性和流畅性的结合。
它要求译者在短时间内理解源语信息,快速转换语言,同时保持内容的准确性和传达的流畅性。
在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的特点包括:1. 语境适应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考虑语境因素,如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以实现准确传达。
2. 动态性:翻译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变化的语言环境。
3. 交互性:译者和听众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四、汉英同传翻译的策略与技巧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需要采用合适的策略和技巧。
首先,要理解原语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确保准确传达信息。
其次,要运用语言转换技巧,如词汇选择、句式调整等,使译文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分配注意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合理分配注意力,关注源语信息的同时,也要关注听众的反应。
2. 灵活运用非语言手段: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有助于增强翻译效果。
3. 跨文化意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误解导致的信息传递失误。
五、汉英同传翻译中的问题与对策在汉英同传翻译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如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语言表达不地道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文化对比研究: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意识。
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傅雷是中国翻译界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翻译思想对中国的翻译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态翻译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跨学科的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本文旨在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诠释傅雷的翻译思想,探讨其翻译理念、原则和方法在生态翻译学中的体现与应用。
生态翻译学起源于21世纪初,其核心观点是翻译生态环境是翻译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强调译者在此生态环境中的适应和生存。
目前,生态翻译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但其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对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填补空白的意义。
傅雷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高老头》中。
他强调译者的责任和使命,认为翻译应该是对原作进行深刻理解后的创造性再现。
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傅雷的翻译思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诠释:傅雷在《高老头》中强调了翻译生态环境对翻译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译者不仅要深入了解原作的创作背景、作者意图等,还要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和需求,以实现译作与原作的和谐统一。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生态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强调译者在其中进行适应和选择的过程。
傅雷在《高老头》中提倡译者的创造性再现,认为译文应该是译者对原作深刻理解后的再次表达。
在生态翻译学中,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译者被视为生态翻译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其主观能动性对翻译的适应性选择和创造性再现具有决定性作用。
傅雷在《高老头》中提出“适应”与“选择”的概念,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原作进行适应,并在此过程中进行选择。
生态翻译学中的“适应”与“选择”是针对译者的行为提出的,译者在生态环境中进行适应,并对适应的策略进行选择,进而产生译文。
生态翻译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将翻译视为一种生态现象,强调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互动。
傅雷的翻译思想在生态翻译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生态翻译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傅雷的翻译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傅雷在《高老头》中强调了翻译生态环境的作用,这与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口译技巧研究》范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口译技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口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汉英同传口译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口译形式,要求译者在理解原语的基础上,迅速、准确地翻译成目标语言。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为口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汉英同传口译的技巧,旨在提高口译质量,推动口译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二、生态翻译学与口译生态翻译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的生态环境,即翻译活动所处的自然、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
在口译领域,生态翻译学为译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即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去理解和应对口译任务。
在汉英同传口译中,译者需要充分了解语言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以及交际生态环境等因素,以更好地进行翻译。
三、汉英同传口译技巧研究1. 语言生态环境下的口译技巧在语言生态环境中,译者需要关注原语与目标语言的差异,包括语法、词汇、句式等方面的差异。
在汉英同传口译中,译者应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运用语言转换技巧,使译文既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规范,又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色。
此外,还应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自然度,避免直译和生硬翻译。
2. 文化生态环境下的口译技巧文化生态环境是影响口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汉英同传口译中,译者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包括价值观、习俗、宗教等方面的差异。
这就要求译者具备丰富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理解原语的基础上,准确传达文化信息。
此外,还应注重文化信息的转换和补充,使译文更加地道、自然。
3. 交际生态环境下的口译技巧交际生态环境是指口译活动所处的交际环境和交际目的。
在汉英同传口译中,译者需要关注交际双方的背景、目的以及交际场合等因素。
这就要求译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迅速判断交际意图和需求,灵活运用口译技巧,使交际更加顺畅、高效。
同时,还应注重与交际双方的互动和沟通,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实证研究与应用为了验证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口译技巧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
《2024年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研究》范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汉英同声传译(以下简称“同传”)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为汉英同传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旨在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汉英同传翻译的原理、策略及实践应用。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基础生态翻译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翻译研究,它将翻译看作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过程。
这一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的生态环境,包括语言、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因素。
三、汉英同传翻译的特点汉英同传翻译是口译的一种形式,具有即时性、现场性和语境化的特点。
它要求译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理解源语信息,将其转换成目标语言,使听者能够准确理解源语的语义内容及言外之意。
此外,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同传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相应的策略和技巧。
四、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汉英同传翻译策略1. 适应选择论:在生态翻译学中,适应选择论是指导翻译的重要原则。
在汉英同传翻译中,译者需要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包括语言环境、文化环境等。
同时,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2. 语言维度的翻译:在语言维度上,译者需要关注语言的表达习惯、语法结构等差异。
通过调整语言结构、词汇选择等手段,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3. 文化维度的翻译:文化维度是生态翻译学中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汉英同传翻译中,译者需要了解并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等差异。
通过文化对比和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将源语中的文化信息准确传递给听者。
五、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以一次国际会议的汉英同传为例,译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并转换复杂的主题内容。
根据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译者首先需要适应会议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
在语言维度上,注意调整语言表达习惯和语法结构;在文化维度上,了解并传达源语中的文化信息。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研究》范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汉英同声传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翻译理论,为汉英同传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旨在从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出发,探讨汉英同传翻译的原理、策略及实践应用。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以生态整体观为指导的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生态平衡和多元共生。
该理论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是文化、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在汉英同传翻译中,生态翻译学强调译者应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转换能力和跨领域知识,以实现高质量的翻译。
三、汉英同传翻译的特点与要求汉英同传翻译是即席的、实时性的语言转换过程,具有高度的时效性和挑战性。
首先,它要求译者对中英文双语及其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
其次,同传翻译要求译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应对现场的各种变化和挑战。
最后,汉英同传翻译还需考虑语言的可接受性和表达的流畅性,确保目标语听众能够准确理解原语信息。
四、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汉英同传翻译策略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翻译应遵循以下策略:1. 保持语言生态平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中英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力求保持语言的生态平衡。
在保留原语文化信息的同时,尽可能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和审美标准。
2. 适应不同语境:在汉英同传翻译中,译者应灵活适应不同的语境,根据上下文信息调整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
例如,在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的同传翻译中,语言的正式程度和语气都会有所不同。
3. 强调共存与共生:生态翻译学倡导多元共生的理念,在汉英同传翻译中应注重跨文化交际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共生。
通过丰富多样的语言和文化元素,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五、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以某国际会议的汉英同传为例,本文探讨了生态翻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本次会议中,译者通过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如解释性翻译、简化词汇、转换句式等,实现了高质量的同传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口译技巧研究》范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口译技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口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其中,汉英同传口译作为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技巧的研究与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翻译理论,为口译技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旨在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汉英同传口译的技巧,以期为口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二、生态翻译学概述生态翻译学是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过程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口译领域,生态翻译学将口译过程视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语言、文化、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
在口译过程中,译员需要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进行多方面的协调与适应,以达到准确、流畅的翻译效果。
三、汉英同传口译的技巧研究1. 语言层面的技巧在语言层面,汉英同传口译要求译员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译员应掌握基本的语言转换技巧,如词汇选择、句式转换等。
其次,要注意语言的文化差异,确保译文在语义和语用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此外,译员还应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自然度,以提升口译的整体效果。
2. 文化层面的技巧文化层面是汉英同传口译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译员在口译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两国文化背景、价值观和习俗等。
通过文化对比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译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准确地传达信息。
3. 心理层面的技巧心理层面是影响口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汉英同传口译过程中,译员需要保持冷静、自信的心态,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此外,译员还应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以保持最佳的口译状态。
在紧张的口译环境中,心理调适能力对于提高口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汉英同传口译技巧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汉英同传口译的技巧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适应生态环境:译员需要充分了解口译任务所处的生态环境,包括语言、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适应生态环境,译员可以更好地把握口译任务的要求和难度,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口译策略。
若干生态翻译学视角的应用翻译研究
若干生态翻译学视角的应用翻译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技进步的推动,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方式,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应用翻译作为一种将翻译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实际翻译活动的翻译类型,其实践性和应用性日益凸显。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为应用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对应用翻译研究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生态翻译学在应用翻译中的实践价值,为提升应用翻译的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活动的生态性,即翻译活动应该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实现翻译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下,应用翻译研究不仅关注翻译文本的语言转换,还关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传递、交际效果和社会环境等因素。
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出发,分析应用翻译的特点和要求,探讨生态翻译学在应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和实践策略,以期为推动应用翻译研究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应用翻译研究的实践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当前应用翻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生态翻译学在解决这些问题和应对这些挑战中的潜在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本文将揭示生态翻译学在应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为提升应用翻译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实证支持。
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全面深入地探讨应用翻译研究的相关问题,旨在为提升应用翻译的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应用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1. 简述生态翻译学的起源和发展。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翻译研究视角,其起源和发展与全球范围内对生态理念的日益重视以及翻译研究领域的多元化趋势紧密相连。
生态翻译学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生态学的理念开始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包括语言学和翻译学。
学者们开始意识到,翻译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社会、甚至生态的交互行为。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生态翻译学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适应与选择多样性研究综述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金融英语口译“译者主导”研究》范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金融英语口译“译者主导”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金融英语口译作为国际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金融英语口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更是一种在特定生态环境中进行的译者主导的创造性工作。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金融英语口译中“译者主导”的重要性及策略。
二、生态翻译学视角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翻译的理论。
它将翻译活动置于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强调翻译过程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在金融英语口译中,译者需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实现准确、高效的翻译。
三、金融英语口译的“译者主导”特点在金融英语口译中,“译者主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知识的主导:金融英语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和复杂概念,译者需具备扎实的金融专业知识,才能准确理解并传达信息。
2. 语言技能的主导:口译要求译者具备流利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听说能力,以便在短时间内完成语言转换。
3. 跨文化交际的主导:金融英语口译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译者需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
四、策略研究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应采取以下策略以实现“译者主导”:1. 适应生态环境:译者需了解并适应金融口译的生态环境,包括专业领域、文化背景、交流目的等。
2. 提高专业素养: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金融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增强自身的主导能力。
3. 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和礼仪,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 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翻译技巧,以实现准确、流畅的翻译。
5. 注重信息传递:在口译过程中,应注重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确保双方准确理解信息内容。
6. 保持冷静与自信:在紧张的口译环境中,译者应保持冷静与自信,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五、结论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金融英语口译中的“译者主导”具有重要地位。
《生态译学视角下汉英交传译者调适策略研究》范文
《生态译学视角下汉英交传译者调适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生态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生态环境和译者的适应性调整。
本文旨在从生态译学的视角出发,探讨汉英交传过程中译者的调适策略,为译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技巧。
二、生态译学的理论基础生态译学,将翻译看作一个生态环境中的适应过程,它涵盖了社会、文化、语言、交际等多重维度。
译者在面对各种语言转换任务时,需要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做出相应调整,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在汉英交传过程中,这种调适显得尤为重要。
三、汉英交传的特殊性与挑战汉英交传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形式,要求译者具备高度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译者在进行汉英交传时常常面临诸多挑战,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文化信息的传递等。
因此,译者需要采取有效的调适策略来应对这些挑战。
四、译者的调适策略(一)语言层面的调适1. 词汇选择:在汉英交传过程中,译者需要准确理解并选择合适的英语词汇来表达原文的意思。
这要求译者具备丰富的词汇知识和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
2. 句法结构:汉语和英语的句法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译者需要根据语境调整句子的结构和语序,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二)文化层面的调适1. 文化背景知识:译者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便准确传递文化信息。
这包括对中西方的历史、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了解。
2. 交际策略:在交传过程中,译者需要与双方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这要求译者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沟通技巧。
(三)心理层面的调适1. 情绪管理:在紧张的交传环境下,译者需要保持冷静,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这有助于保持译者的思维清晰和反应灵敏。
2. 自我调适:面对复杂的翻译任务和多样的文化背景,译者需要具备自我调适的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翻译策略和风格。
五、实例分析以某次汉英交传活动为例,分析译者在面对不同语境和需求时如何运用调适策略。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诗词翻译——以许渊冲《诗经》英译本为例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诗词翻译——以许渊冲《诗经》英译本为例1.引言国内,胡庚申教授首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这一理论,他借用了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并根据翻译的实际,将翻译的全过程定义为“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即翻译的过程 = 译者的适应 + 译者的选择,明确了这一理论的核心是翻译适应选择论。
具有动态“双重身份”的译者,一方面受制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另一方面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选择和操纵译文。
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谓之“多维”转换,主要落实在“三维”转换上。
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做到语言层面的转换,还要传达文化、传递交际意图。
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外学者对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国际翻译界开始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翻译活动的学者也很多,米歇尔·克罗尼恩在《翻译与全球化》一书中提出要关注语种“翻译的生态”问题,呼吁在不同语种的翻译之间要保持健康平衡。
安德烈·勒非费尔与苏珊·巴斯内特于 1900 年提出“文化转向问题”,多次将翻译的语境描述为“文化环境”,并使用“发现树木生存之地”、“描述植物生长之状”等生态类比翻译研究中语言学家的探索行为。
这些研究都说明从生态学视角解释翻译是可取的,这些研究都为生态翻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国内学者对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自从生态翻译学提出以来,国内许多书籍、期刊杂志上也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近年来,许多在校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都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探索生态翻译学的奥秘,下面将详细分类说明。
(1)关于生态翻译学的书籍2004 年,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出版,其核心就是翻译即适应和选择,在这部作品中,胡教授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原则、过程、方法和译评标准等作出了新的描述与解释。
2013 年 10 月,由商务印刷馆出版的胡教授的《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运用相似、类比、概念移植和系统总观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对生态翻译学做出了全景式的描述与诠释。
《2024年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口译技巧研究》范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英同传口译技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口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汉英同传口译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翻译方式,其技巧的掌握对于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探讨汉英同传口译的技巧,以期为口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操作指导。
二、生态翻译学视角生态翻译学是一种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翻译研究的理论。
它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包括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等方面。
在汉英同传口译中,生态翻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口译技巧。
三、汉英同传口译技巧1. 预判与准备:在口译前,译员应充分了解背景信息、主题和语境,对可能出现的词汇和句型进行预测和准备。
此外,还应关注语言生态中的文化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原文含义。
2. 听力与理解:听力是口译的基础,而理解则是口译的关键。
译员应通过听力捕捉说话人的意图和情感,同时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
在汉英同传中,尤其要注意汉语的隐含意义和英语的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
3. 记忆与笔记:记忆和笔记是口译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译员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快速记忆关键信息,并通过简洁的笔记帮助自己回忆。
在汉英同传中,笔记应采用符号和缩写,以提高书写速度。
4.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口译的核心环节。
译员应运用流畅、自然的语言,将原文意思准确地传达给听众。
在汉英同传中,要注意语言的文化差异和英语的表达习惯,避免直译和生硬的语言。
5. 即时反馈与调整: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应时刻关注听众的反应,根据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
如发现表达不清或误解,应及时进行澄清或重述,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四、实例分析以一次汉英同传口译实践为例,分析上述技巧的应用。
在实践过程中,译员首先通过预判与准备了解主题和背景信息;在听力与理解阶段捕捉说话人的意图;通过记忆与笔记辅助自己回忆关键信息;在语言表达环节运用流畅、自然的英语进行翻译;最后根据听众反馈进行即时调整。
《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下《人类(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下《人类(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生态翻译学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以《人类(节选)》的英汉翻译实践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策略与方法。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概述生态翻译学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为翻译是译者与源语和目标语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
该理论将翻译置于更广泛的语境中,包括文化、社会、语言等多个层面。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充分考虑原文的生态环境,以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生态平衡。
三、《人类(节选)》翻译实践分析1. 原文分析《人类(节选)》选自某部文学作品,内容涉及人类文明、社会现象等多个方面。
原文语言地道,表达方式多样,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 翻译策略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译者需充分理解原文的生态环境,包括文化背景、语言风格等。
在翻译过程中,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音译等,以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生态平衡。
同时,还需注意保持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四、具体翻译方法与技巧1. 词义选择与引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根据上下文准确选择词义。
同时,根据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对某些词义进行引申,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2. 句子结构调整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存在差异,译者在翻译时需对句子结构进行调整,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的语法规范。
3. 文化背景的传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充分了解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背景,以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对于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可采用加注或解释性翻译等方法。
五、案例分析以《人类(节选)》中的某一段落为例,分析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如何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生态平衡。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展示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词义选择、句子结构调整等方法。
六、结论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人类(节选)》的英汉翻译实践。
通过分析原文特点、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以及具体案例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充分理解原文的生态环境,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以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生态平衡。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外交部例行记者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双语表态周媾扬(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要:生态翻译学强调译者“适应”整个翻译生态环境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最终产出适应整体翻译生态需求的译文。
本文力图通过对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人表态的双语版本进行分析,考察在记者会这一个集外交、新闻发布会、双语的情境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策略,总结相应原则,为类似场合的翻译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汐卜交部记者会双语表态;策略0.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政府对外宣事业愈发重视,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双语表态就是一种很好的外宣方式。
从其发布的文字稿中,我们一方面可一窥外宣翻译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体会外交部记者会的语言风格。
1.文献综述笔者对现今生态翻译学的论文进行了检索,主要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得出了一些数据。
(截至2019年5月22日)当在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时,输入“生态翻译学”可以搜索到1726篇论文。
从2008年至2014年论文发表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尤其是2010年至2014年,增长迅速,每年新发表数量由18篇增长到260篇。
2014年至2015年发表数量略有下降,从260篇下降至221篇。
从2015年至2019年处于相对平缓的增长状态,论文数量从221到251篇。
在总的发表数量中,“生态翻译学”占37.92%,“翻译生态环境”占11-16%,翻译过程占5.87%,!交际维”占4.16%,“语言维”占4.10%,“文化维”和翻译策略占3.02%,“生态翻译”占2.88%,“适应与选择”占2.14%,外宣翻译仅占0.77%,数量更少。
在这其中,胡庚申的关于生态翻译学的论文不到40篇,大多以理论介绍为主。
进入知网搜索“外交部记者招待会”,检索结果只有8篇,只有几篇是在释义理论框架下以招待会为例进行分析。
利用高级检索,搜索用生态翻译学理论研究外宣翻译的论文有38篇,进行政治类外宣翻译研究的只有不到15篇,可见在生态翻译学的框架下进行政治外宣类翻译的研究有待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在词汇层面的适应与选择作者:葛媛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1期摘要:外国经典文学的汉译对于我们了解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选择行为[1]。
以凯特·肖邦的经典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为例,对申丹的改译本以及金莉和秦亚青的合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词汇层面分析译者对所处翻译生态环境做出的适应与选择,以期为翻译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时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词汇层面;适应与选择;申丹;金莉和秦亚青;《一小时的故事》生态翻译学由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于2001年在第三届翻译家论坛上首次提出。
传统翻译学观点倡导“原文中心论”,而生态翻译学则以“译者中心论”为基础,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兼顾语言、文化和交际这三个维度,这样才能够确保语义的准确传达,以及文化与交际需求的满足。
翻译实际上是语言的转化,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媒介,而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离开了词汇,语言也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译者在词汇层面的适应与选择对于译者在“三维”生态环境下进行适应与选择具有重要基础。
国内自上世纪80年代起对《一小时的故事》的译介与研究便层出不穷,各种译本对于原文的理解与信息表达也随着译者的意识形态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别,其中被引用率最高的两个译本为金莉和秦亚青的合译本与申丹的改译本。
金&秦的合译本鼓励并推崇女性追求单身自由,解放女性,而申丹则对此呈反对态度,她反对女性追求单身自由。
因此,本文对申译本和金&秦的合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分别探讨两个版本译者在词汇层面的适应与选择,从而进一步挖掘西方作品中所蕴藏的生态翻译学这一新思想。
一、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an ecological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它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提出[2]。
生态翻译学是涉及“生态学”(Ecology)和“翻译学”(Translatology)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3]。
其中“生态学”被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科学”,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其理论核心。
20世纪60、70年代興起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进一步使生态学脱离生物学领域,而现代生态学已经逐步扩展到了对人类与自然界之间本质关系的研究。
近年来,在人文科学和社会领域,“生态”一词已泛指自然健康与和谐共生。
而“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规律和艺术的学科,将生态学中“适应”与“选择”运用到翻译理论中,生态翻译学的概念由此产生。
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与阐释。
二、译者在词汇层面的适应与选择生态翻译学将翻译过程阐释为“译者的适应与译者的选择”[4]。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始终居于相对主导地位,可以依据自己对于原文的理解与阐释,做出适应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但其也同时受制于生态环境的限制,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使译文为目标读者所理解并接受,最终实现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方法简要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而词汇作为语言基本单位,具有的重要意义不可忽视。
三、《一小时的故事》两个中译本译者在词汇层面的适应与选择不同译者因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不同,产生的译本也有所不同。
《一小时的故事》中金&秦译本对于女性追求单身自由持推崇、鼓励态度。
而金&秦译本出来10年左右,由于翻译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旧的版本已不符合申丹的研究需要,因此,申丹便新出一版本,他的版本反对女性追求单身自由。
下面就从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词汇入手,通过对其中一些典型例子进行具体分析,探究《一小时的故事》中两个中译本在词汇层面的适应与选择,以小见大,挖掘两译本背后的深层次内涵。
例1:Into this she sank, pressed down by a physical exhaustion that haunted her body and seemed to reach into her soul.金&秦译:马拉德夫人坐在椅子上,体力上的疲惫不仅使她的身体软弱无力,而且好像侵袭到她的灵魂,使她感到沉重和压抑。
申译:她一屁股坐了下来,全身累得就像散了架,这种体力上的劳累似乎进入了她的灵魂。
原句形象地描述了马夫人在经历丧夫之痛后,回到房间,全身乏力,身心俱疲的状态。
两个译本也都较为充分地表达了这一情景,但是其词汇的选择却有所不同。
从金&秦译来看,他们侧重于选用如“沉重”、“压抑”之类的词来突出马拉德夫人的心理状态,更深刻地体现出饱受压抑与束缚的马夫人遭受的沉重精神压力,为后来马夫人鼓起勇气,争取自由与解放埋下伏笔。
而申译则是刻意制造马夫人身体上与情感上的对立,他认为马夫人出现的体力上的消耗只不过是大哭过后身体器官反应的余波,这与情感无关,因此,他选用“一屁股”、“散了架”这类带有强烈效果的词语,放大身体与情感之间的对立,更加体现出一种反讽效果。
例2:The vacant stare and the look of terror that had followed it went from her eyes.金&秦译:木然迟钝的目光以及随之而来的恐惧神情从她的眼睛里消失了。
申译:紧跟着,从她眼中流露出茫然凝视的神情、恐惧的神情。
原句描写了马夫人在听到丈夫去世的消息后,对面前无法阻挡的“自由”产生的心理状态。
金&秦认为,马夫人从失语状态到现在敢于低声说出“自由”这一过程也是马夫人的“觉醒”过程,因此迷茫以及随后产生的恐惧也只是短暂现象,应该随即就“消失”了,取代而之的是热切和闪光这一喜悦的情感。
而申丹认为小说存在明显的反讽现象,原文中马夫人在“呆滞”、“茫然”以及“恐惧”的非理性状态下被“自由”这种魔力所占据,这一切都是不正常、不理性的,因此她眼神里“流露”出茫然和恐惧的神情。
例3:She did not stop to ask if it were or were not a monstrous joy that held her. A clear and exalted perception enabled her to dismiss the suggestion as trivial.金&秦译:她没有沉静下来,想一想是不是奇特怪异的喜悦占据了。
因为有一种清晰的、使人兴奋的感觉告诉她想与不想只不过是无足轻重的小事。
申译:她没有停下来问问,控制自己的究竟是否是一种邪恶的欢欣。
一种清楚和亢奋的感知使她得以认为这一问题无關紧要,不再加以考虑。
原句描写了在“自由”的侵入下,马夫人的心理状态。
金&秦将原文中“a monstrous joy”译为“奇特怪异的喜悦”,“奇特怪异”属于中性词。
金&秦认为,马夫人逐渐从束缚中挣脱出来,获得了自由,心情上的激动难以言喻,终于释放的心情也让她暂时无暇去思考是不是这种奇怪的感觉控制了自己,只是想沉浸在自己“自由”世界中,享受心情的愉悦与温暖。
而申丹则将“a monstrous joy”译为“邪恶的欢欣”,很明显的对比,“邪恶”与“欢欣”,带有很强烈的反讽意味,从申丹的角度看,此句很可能体现的是着魔状态之下的马夫人自以为是的眼光。
例4:What could love, the unsolved mystery, count for in face of this possession of self-assertion, which she suddenly recognized as the strongest impulse of her being!金&秦译:她突然感到自己生命中最强劲的冲动是意识到了自己。
在这种意识面前,爱情这个不解之谜又能算的了什么!申译:现在可以自作主张了—她突然意识到这是她的生存中最为强烈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爱情这还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在此例句中,译文最大差异在于对于“self-assertion”的解读上,《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中将其解释为“决定发展自己的个性、愿望或观点(determined a dvanced of one’s own personality ,wishes, or views.)”,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与改词直接对应的词。
金&秦认为,”self-assertion”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女性在夫权社会中对追求个性解放、获得自我觉醒的过程,这种觉醒使得神秘的“爱情”在这种自我的强大力量面前微不足道,因此,金&秦将该词译为“意识到了自己”,向读者传递马夫人自我觉醒的状态。
而申丹则认为,马夫人的这种状态是在非理性,受魔鬼般外力驱使下形成的,因此,他将该词翻译成“自作主张”,反映了对于着了魔、连善恶动机都无法区分的马夫人的反讽。
例5:She was drinking in a very elixir of life through that open window.金&秦译:她正在透过敞开的窗户,吮吸生命的甘露。
申译: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
原句展示了马夫人在房间里的所作所为,这与房间外家人的言行有着强烈反差,在房间里的她慢慢找寻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由,呼吸着窗外清新的空气,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惬意。
在此例句中,对于”elixir”,两个版本也都将马夫人轻松愉悦的心情充分表达出了,只是两种版本的用词有细微差别。
金&秦将”elixir”译为“甘露”,将马夫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绪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而申将”elixir”译为“长生不老药”,虽然“长生不老药”也是褒义词,具有永生的意味,可阅读申译本全文后,我们不禁发现,这里的“长生不老药”与最后结局中出现的“死于致命的欢欣”形成巨大反差,对于结局马夫人的悲剧命运起到反讽的效果,这也非常符合申的立场与对于文章的思考与看法。
四、结语通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一小时的故事》两个中译本译者在词汇层面的适应与选择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版本的译者由于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不同,所持立场也不同,对于词汇的适应与选择也存在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