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pptx
合集下载
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2020年10月2日
9
易患因素
在相同的年龄组中,妊娠的妇女发生VTE的 危险性比同年龄的未妊娠妇女高五倍。其 中75%的DVT发生于分娩前,66%的PE发生于 分娩后。
虽然口服避孕药可以使DVT的危险性增加3 倍,但年轻妇女的基础发病率非常低(约每 年0.3/10,000)。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16
症
状
PE是一种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潜在致死性疾病 (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到无临床症状和体征)。 怀疑PE的病例中,90%是根据临床症状,例如呼吸 困难、胸痛或晕厥,它们可以单独出现或共同表 现。在一个经典研究中,无心肺疾患的PE患者中 97%的人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或胸痛。同样,在 近期一个25%的患者既往有心或肺疾病史的系列研 究中,97%的PE患者新近有呼吸困难发作、胸痛或 晕厥。10%的PE是因为肺部X-线或螺旋CT扫描偶然 发现高度提示PE的放射学所见,才被怀疑的。
已确定的最常见的基因缺陷是:对激活的蛋白C 不敏感(在90%的病例中是由于V因子点突变所 致的)、因子II20210A突变、高半胱氨酸血症、 抗凝血酶III(ATIII)、蛋白C和蛋白S的缺乏
2020年10月2日
6
易患因素
继发性 创伤/骨折
高龄 吸烟 慢性静脉机能不全 肾病综合症
血小板异常 恶性肿瘤±化疗 心力衰竭 口服避孕药
2020年10月2日
11
易患因素
VTE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已被充分证明。近期 的研究表明,10%所谓特发性PE患者随后发 生恶性肿瘤。
查找PE患者的恶性肿瘤仅需要详细的病史 和体格检查、以及胸部X线片、血常规、基
础实验室检查等常规检查。更多的检查对
诊断无助。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由于PTE与DVT在发
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 因此统称为VTE。
DVT+PET=VTE
ppt课件
16
流行病学
VTE年发病率为100~200/10万人。
高风险,确诊率 不高!
根据现有流行病学模型估计,2004年总人口为4.544亿的欧盟六国, 与急性肺栓塞有关的死亡超过317 000例。其中,突发致命性急性肺栓 塞占34%,死前未能确诊的占59%,仅有7%的早期死亡病例死前确诊。
CUS诊断近端血栓的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95%。
ppt课件
40
遗传性易栓症相关检查
抗凝蛋白缺陷是中国人群最常见的遗传性易栓症,建议筛查的检测项 目包括抗凝血酶、蛋白C和蛋白S的活性。
ppt课件
41
诊断
采取"三步走"策略
临床可能性评估
初始危险分层
逐级选择检查手段
ppt课件
42
ppt课件
有VTE复发史的患者更易反复发作,无明显诱因的VTE较有暂时性危险 因素的VTE更易复发。
抗凝治疗期间或停药后D-二聚体水平升高者复发风险增加。
ppt课件
22
病理生理
ppt课件
23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1.症状:表现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栓塞的部位及患者是否存 在心、肺等器官的基础疾病。如呼吸困难、胸痛、先兆晕厥、晕厥和 (或)咯血等。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策略 治疗方案
*
临床表现
PE多发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3-7天;10%患者死于PE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 5-10%PE表现有休克或低血压;50%患者没有休克但是伴有右室功能障碍或损伤的实验室证据; 90%死亡病例是未治疗过的,只有10%死亡病例是被治疗的 0.5-5%的被治疗过的PE患者出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 未经抗凝治疗的有症状PE或DVT患者有50%在三个月内复发
(续左) 易患因素 患者相关 环境相关 中等易患因素(OR 2-9) 恶性肿瘤 口服避孕药治疗 卒中瘫痪 产后 浅静脉血栓 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
*
临床表现
对1880例PE患者(13.J Am Coll Cardiol,2011,57:700–706)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上述症状和体征出现的频度分别为: 呼吸困难(50%)、胸膜性胸痛(39%)、咳嗽(23%)、胸骨后胸痛(15%)、发热(10%)、咯血(8%)、晕厥(6%)、单侧肢体疼痛(6%)、单侧肢体肿胀(24%)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策略 治疗方案
*
基本概念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指来源于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枝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动脉血栓形成(pulmonary thrombosis)指肺动脉病变基础上(如肺血管炎、白塞氏病等)原位血栓形成,多见于肺小动脉,并非外周静脉血栓脱落所致,临床不易与肺栓塞相鉴别。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策略 治疗方案
*
临床表现
PE多发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3-7天;10%患者死于PE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 5-10%PE表现有休克或低血压;50%患者没有休克但是伴有右室功能障碍或损伤的实验室证据; 90%死亡病例是未治疗过的,只有10%死亡病例是被治疗的 0.5-5%的被治疗过的PE患者出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 未经抗凝治疗的有症状PE或DVT患者有50%在三个月内复发
(续左) 易患因素 患者相关 环境相关 中等易患因素(OR 2-9) 恶性肿瘤 口服避孕药治疗 卒中瘫痪 产后 浅静脉血栓 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
*
临床表现
对1880例PE患者(13.J Am Coll Cardiol,2011,57:700–706)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上述症状和体征出现的频度分别为: 呼吸困难(50%)、胸膜性胸痛(39%)、咳嗽(23%)、胸骨后胸痛(15%)、发热(10%)、咯血(8%)、晕厥(6%)、单侧肢体疼痛(6%)、单侧肢体肿胀(24%)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策略 治疗方案
*
基本概念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指来源于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枝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动脉血栓形成(pulmonary thrombosis)指肺动脉病变基础上(如肺血管炎、白塞氏病等)原位血栓形成,多见于肺小动脉,并非外周静脉血栓脱落所致,临床不易与肺栓塞相鉴别。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肺栓塞主要死亡原因为右心衰竭,复发性肺栓塞及慢性肺动脉高压。 5%~10%急性肺栓塞患者来院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其死亡率为25%,稳 定患者为4%。半数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肺栓塞患者超声心动图发现有右心功 能不全,该组患者的死亡危险为15%,无右心功能不全者几乎无死亡。
另外,经过治疗的肺栓塞患者中4%可发生成慢性肺动脉高压。近 来有报道,3个月全死亡率为17.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为 58.3%,死亡患者中死于肺栓塞者为45.1%,心源性猝死和呼吸 衰竭各为11.8%,3个月内复发率为7.9%
(二) 实验室检查
1 .胸部X线检查 : 可提示肺栓塞的阳性征象达80%,常见的有区域性肺血管纹理稀疏、
纤细,肺透亮度增加,栓塞部位肺血减少,未受累部分肺纹理相对增 多(即肺血分布不均)。肺梗死时可发现肺周围浸润阴影,形状不一, 常累及肋膈角处,也可出现盘状肺不张。上腔静脉和奇静脉影扩大, 肺门动脉扩张 ,右肺下动脉横径可增宽,也可正常或变细。心影扩大, X线也可“完全正常”。
状,此型较为常见 5. 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 :发病隐匿,缓慢,发现较晚,主要表现为重
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是临床进行性的一个类型
(一)症状和体征
• 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都是非特异性的 1. 症状: A 呼吸困难(82%):以活动后明显。 B 胸痛 (49%):有两种性质,多数为胸膜性疼痛, 少数为心绞
•
急性肺栓塞引起的肺血管阻力增加,除机械性堵塞因素外,近年研究还证实
了体液因素的作用。血小板和白细胞是肺血管活性物质两个重要的来源。
• 血小板致密颗粒储存并可释放5-羟色胺和二磷酸腺苷(ADP),收缩肺血管
• a颗粒释放血小板生长因子,直接收缩肺血管,并激活其他肺血管活性介质的释 放
另外,经过治疗的肺栓塞患者中4%可发生成慢性肺动脉高压。近 来有报道,3个月全死亡率为17.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为 58.3%,死亡患者中死于肺栓塞者为45.1%,心源性猝死和呼吸 衰竭各为11.8%,3个月内复发率为7.9%
(二) 实验室检查
1 .胸部X线检查 : 可提示肺栓塞的阳性征象达80%,常见的有区域性肺血管纹理稀疏、
纤细,肺透亮度增加,栓塞部位肺血减少,未受累部分肺纹理相对增 多(即肺血分布不均)。肺梗死时可发现肺周围浸润阴影,形状不一, 常累及肋膈角处,也可出现盘状肺不张。上腔静脉和奇静脉影扩大, 肺门动脉扩张 ,右肺下动脉横径可增宽,也可正常或变细。心影扩大, X线也可“完全正常”。
状,此型较为常见 5. 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 :发病隐匿,缓慢,发现较晚,主要表现为重
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是临床进行性的一个类型
(一)症状和体征
• 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都是非特异性的 1. 症状: A 呼吸困难(82%):以活动后明显。 B 胸痛 (49%):有两种性质,多数为胸膜性疼痛, 少数为心绞
•
急性肺栓塞引起的肺血管阻力增加,除机械性堵塞因素外,近年研究还证实
了体液因素的作用。血小板和白细胞是肺血管活性物质两个重要的来源。
• 血小板致密颗粒储存并可释放5-羟色胺和二磷酸腺苷(ADP),收缩肺血管
• a颗粒释放血小板生长因子,直接收缩肺血管,并激活其他肺血管活性介质的释 放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10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策略 治疗方案
11
静脉血栓栓塞易患因素
• 患者自身因素:多为永久性因素(原发 性)
• 环境因素:多为暂时性因素 6周到3个 月内的暂时性或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外 科手术、创伤、制动、妊娠、口服避孕 药或激素替代治疗等)可诱发VTE
3
基本概念
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 是指肺栓塞发生后引起 肺组织出血或坏死。
深静脉血栓形成(de胞等血液成份在深静脉管腔内形成凝血 块(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lism,VTE): PTE 和DVT 是同一疾病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 统称为VTE.
• 我国肺栓塞防治项目对1997年~2008年全国60多家三甲 医院的PE患者进行了登记注册研究,在16,792,182例住 院患者中共有18,206例确诊为PE,发生率为0.1%。
9
流行病学情况
• 临床误诊与漏诊情况 – 漏诊率67% 假阳性率63% 正确诊断率9% – 阜外医院资料,院外肺栓塞的误诊率为79% – 国内另一组82例肺栓塞误诊63例(76.8%) – 国外报道本病生前诊断率不到50% – 国内两组尸检报告,在90例及64例中生前作出诊断 者分别为7.8%(7例)及12.5%(8例)。 – 据国外资料,误诊中60年代主要为漏诊,80年代以 后又主要为过诊。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指来 源于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枝引起肺循环障 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动脉血栓形成(pulmonary thrombosis)指肺动脉病变基 础上(如肺血管炎、白塞氏病等)原位血栓形成,多见于肺 小动脉,并非外周静脉血栓脱落所致,临床不易与肺栓塞相 鉴别。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策略 治疗方案
11
静脉血栓栓塞易患因素
• 患者自身因素:多为永久性因素(原发 性)
• 环境因素:多为暂时性因素 6周到3个 月内的暂时性或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外 科手术、创伤、制动、妊娠、口服避孕 药或激素替代治疗等)可诱发VTE
3
基本概念
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 是指肺栓塞发生后引起 肺组织出血或坏死。
深静脉血栓形成(de胞等血液成份在深静脉管腔内形成凝血 块(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lism,VTE): PTE 和DVT 是同一疾病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 统称为VTE.
• 我国肺栓塞防治项目对1997年~2008年全国60多家三甲 医院的PE患者进行了登记注册研究,在16,792,182例住 院患者中共有18,206例确诊为PE,发生率为0.1%。
9
流行病学情况
• 临床误诊与漏诊情况 – 漏诊率67% 假阳性率63% 正确诊断率9% – 阜外医院资料,院外肺栓塞的误诊率为79% – 国内另一组82例肺栓塞误诊63例(76.8%) – 国外报道本病生前诊断率不到50% – 国内两组尸检报告,在90例及64例中生前作出诊断 者分别为7.8%(7例)及12.5%(8例)。 – 据国外资料,误诊中60年代主要为漏诊,80年代以 后又主要为过诊。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指来 源于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枝引起肺循环障 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动脉血栓形成(pulmonary thrombosis)指肺动脉病变基 础上(如肺血管炎、白塞氏病等)原位血栓形成,多见于肺 小动脉,并非外周静脉血栓脱落所致,临床不易与肺栓塞相 鉴别。
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及治疗要点PPT课件

关于肺栓塞的诊治-2014PTE指南
静脉血栓栓塞 的诱发因素
诊断策略
治疗策略
危险分层
福建省立重症医学提高班 培训课程
关于肺栓塞的诊治-2014PTE指南
静脉血栓栓塞 的诱发因素
诊断策略
治疗策略
危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层
福建省立重症医学提高班 培训课程
静脉血栓栓塞的诱发因素
常见诱发因素:
1. 下肢骨折、骨科手术 2. 创伤或活动受限 3. 长期卧床 4. 恶性肿瘤 5. 高凝、肥胖、糖尿病 6. 口服避孕药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疗指南
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二科 洪东煌 主治医师
急性肺栓塞—高发病率、高致死率
急性肺栓塞是常见的致命性急症。 美国每年的发病数在60万,其中约1/10在1
小时内死亡,在美国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 和缺血性心脏病。
福建省立重症医学提高班 培训课程
几个概念
肺栓塞: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 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栓塞的诊断-临床可能性评估
Wells评分(原始版vs简化版)
福建省立重症医学提高班 培训课程
2.肺栓塞的诊断-临床可能性评估 肺栓塞的诊断-临床可能性评估
Geneva评分(原始版vs简化版)
福建省立重症医学提高班 培训课程
关于肺栓塞的诊治-2014PTE指南
静脉血栓栓塞 的诱发因素
症状+辅助检查+ 临床可能性评分
临床危险分层-2008年ESC版本
肺梗死:肺栓塞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
肺栓塞 肺梗死
福建省立重症医学提高班 培训课程
关于肺栓塞
关于肺栓塞栓子来源:外源性或内源性 1. 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 2. 右心腔血栓、细菌性栓子; 3. 恶性肿瘤引起的瘤栓; 4. 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等; 5. 意外引起空气栓塞; 6. 寄生虫和异物栓塞。
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优选PPT资料

• CT对亚段PTE的诊断价值有限。
MRI
• 对段以上肺动脉内栓子诊断敏感性与特异 性均较高,避免了注射碘造影剂过敏的缺 点。
肺动脉造影
• 为PTE诊断的经典与参比方法 表现出休克、低血压等显著的临床问题,需与心源性休克、急性瓣膜功能不全、心包填塞和主动脉夹层等疾病鉴别。
使用肝素抗凝务必达有效水平。 危险分层:肺栓塞相关早期死亡风险的预期水平代替以往大面积、次大面积、非大面积。 呼吸困难及气促(80-90%):是最常见的症状,尤其以活动后明显。
• 对于高危PTE,因其对生命的威胁极大,上述绝 对禁忌症应被视为相对禁忌症
• 溶栓药物
• 尿激酶(UK);负荷量4400IU/kg,静脉注射 10min,随后以2200IU/kg/h持续静脉滴注12h; 另可考虑2h溶栓方案:20000IU/kg持续静脉滴注 2h。
• 下肢DVT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周径增粗、 疼痛或压痛、浅静脉扩张、皮肤色素沉着、 行走后患肢易疲劳或肿胀加重。约半数以 上的下肢DVT患者无自觉临床症状和明显 体征。
动脉血气分析
• 常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肺泡-动 脉血氧分压差增大。部分患者的结果可以 正常。
心电图
• 大多数病例表现有非特异性心电图异常。 较为多见的表现包括V1-V4的T波改变和ST 段异常;部分病例可出现SⅠQⅢTⅢ征(I 导S波加深,III导出现Q/q波及T波倒置); 其它有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肺 型P波;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观察到心 电图的动态改变较静态异常对于提示PTE具 有更大意义。
• 当CT相对禁忌症(肾衰、造影剂过敏)时,可选择加压 静脉超声,
• 当D-dimer增高,而CT检查有相对禁忌时,可行肺通气灌 注显像
• 对于疑似非高危肺栓塞患者,超声心动图主要用于预后分 层。
MRI
• 对段以上肺动脉内栓子诊断敏感性与特异 性均较高,避免了注射碘造影剂过敏的缺 点。
肺动脉造影
• 为PTE诊断的经典与参比方法 表现出休克、低血压等显著的临床问题,需与心源性休克、急性瓣膜功能不全、心包填塞和主动脉夹层等疾病鉴别。
使用肝素抗凝务必达有效水平。 危险分层:肺栓塞相关早期死亡风险的预期水平代替以往大面积、次大面积、非大面积。 呼吸困难及气促(80-90%):是最常见的症状,尤其以活动后明显。
• 对于高危PTE,因其对生命的威胁极大,上述绝 对禁忌症应被视为相对禁忌症
• 溶栓药物
• 尿激酶(UK);负荷量4400IU/kg,静脉注射 10min,随后以2200IU/kg/h持续静脉滴注12h; 另可考虑2h溶栓方案:20000IU/kg持续静脉滴注 2h。
• 下肢DVT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周径增粗、 疼痛或压痛、浅静脉扩张、皮肤色素沉着、 行走后患肢易疲劳或肿胀加重。约半数以 上的下肢DVT患者无自觉临床症状和明显 体征。
动脉血气分析
• 常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肺泡-动 脉血氧分压差增大。部分患者的结果可以 正常。
心电图
• 大多数病例表现有非特异性心电图异常。 较为多见的表现包括V1-V4的T波改变和ST 段异常;部分病例可出现SⅠQⅢTⅢ征(I 导S波加深,III导出现Q/q波及T波倒置); 其它有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肺 型P波;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观察到心 电图的动态改变较静态异常对于提示PTE具 有更大意义。
• 当CT相对禁忌症(肾衰、造影剂过敏)时,可选择加压 静脉超声,
• 当D-dimer增高,而CT检查有相对禁忌时,可行肺通气灌 注显像
• 对于疑似非高危肺栓塞患者,超声心动图主要用于预后分 层。
急性肺栓塞诊断及治疗指南护理课件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 紧张、焦虑等情绪,增强 治疗信心。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性肺 栓塞的相关知识,提高对 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指导康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 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 炼,促进康复。
03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以 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是急性肺栓塞 治疗的基础。
对于不适合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可 以考虑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等,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 防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对于特定患者,如病情严重或血栓形 成时间较短,可采用溶栓药物如尿激 酶、链激酶等进行溶栓治疗,以加速 血栓溶解。
手术治疗
肺动脉血栓摘除术
对于一些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摘 除肺动脉内的血栓。
总结词
成功预防急性肺栓塞的案例分析
详细描述
该病例总结了多种预防急性肺栓塞的方法,包括控制基础 疾病、改变生活方式、科学饮食和定期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详细描述
该病例介绍了一名成功预防急性肺栓塞发生的患者的经历, 通过分析其预防措施和经验,为其他患者提供借鉴和指导。
总结词
提高预防意识
总结词
预防急性肺栓塞的方法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等综合诊断,确诊需要依赖肺动脉 造影或CT肺动脉成像。
02 急性肺栓塞的护理
基础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生命体征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避免发生窒息。
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 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儿童急性肺血管栓塞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部分患儿可出现咯血,咯血量多 少不等,严重者可出现大咯血。
发热
患儿可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 ,少数情况下可出现高热。
呼吸困难
儿童急性肺血管栓塞时,常出现 突然发作的呼吸困难,程度轻重 不一,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
其他症状
如咳嗽、心悸、乏力、出汗等。
诊断方法和标准
病史询问
详细询问患儿病史,了解有无相关危险因 素,如心脏病、血液高凝状态等。
肺动脉球囊扩张术
对于肺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儿,可以使用 球囊扩张术来扩张血管,改善血流。
肺动脉支架植入术
对于严重肺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儿,可以 考虑植入肺动脉支架来保持血管通畅。
05
并发症与风险
并发症类型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栓塞导致肺动脉阻力增加,进而引 发肺动脉高压。
右心功能不全
长期的肺动脉高压会导致右心负荷增加, 进而引发右心功能不全。
诊断方法和标准
核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
对于碘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可选择MRPA进行检查。
诊断标准
结合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当满 足以下条件时可诊断为儿童急性肺血管栓塞
诊断方法和标准
存在相关危险因素;
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典型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液高凝状态或纤溶活性 增强; 影像学检查显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或肺动 脉阻塞。
儿童急性肺血管栓塞的 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xxx
2024-01-25
CONTENTS
• 引言 • 病因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与预后 • 并发症与风险 • 儿童急性肺血管栓塞的挑战与
前景
01
引言
急性肺栓塞诊疗指南 ppt课件

2
ppt课件
概述
肺栓塞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 脉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 合征, 肺栓塞引起的肺出血或坏死称为肺梗 死(pulmonary infarction) 。 临床可以表现为无症状、咯血、猝死, 症状 与栓子大小、栓塞发生速度及基础心、肺 功能相关。
3
ppt课件
概述
15
ppt课件
3 对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再认识
在英国临床工作中, 医院生化室也测定血浆D-二 聚体, 作为诊断和排除肺栓塞的一项指标。而在 急诊, 很多的医院主要应用美国Shortness of Breath Panel 来测定creatinekinase MB (CKMB) 、myoglobin、troponin I、B-type natriureticpeptide (BNP) 、D-dimer , 来判 别患者的呼吸困难是心源性,还是肺源性。 其中还可以诊断患者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衰 的严重程度。
ppt课件
20
4 X线胸片、CT 肺动脉造影、通气2血流 灌注比值显像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右心的大小和功能, 对病 情危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可疑急性大面 积肺栓塞有诊断价值,可列入首选, 在患者 就诊2h 内完成。 待病情稳定后行下肢静脉超声可发现下肢深 部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thrombosis , deep venous thrombosis , DVT) 。
ppt课件
14
3 对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再认识
D-dimer 的生成D-Dimer 是纤维蛋白胶连 蛋白的代谢产物, 急性肺栓塞时血浆含量 增加, 敏感性高, 但特异性不强, 应排除 手术、外伤和急性心肌梗死。 如D-Dimer 低于500μ g/L , 可排除急性肺 栓塞诊断, 不必作肺动脉造影。
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课件

03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04
肺动脉造影:确诊肺栓塞的金标 准
05
诊断流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肺动脉造影
06
诊断标准:符合临床表现、实验室 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肺动脉造影结 果,可诊断为急性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治疗方 法
抗凝治疗
1
抗凝药物:如肝素、 华法林等
抗凝效果:降低血栓形
血小板药物等
5
教育预防:提高 公众对急性肺栓 塞的认识,加强 预防意识,采取
预防措施。
患者教育和健康指导
戒烟:吸烟是导 致肺栓塞的重要 危险因素,戒烟 可以降低肺栓塞 的风险
控制体重:肥胖 是肺栓塞的危险 因素之一,控制 体重可以降低肺 栓塞的风险
运动:运动可以 降低肺栓塞的风 险,但应避免剧 烈运动
3
成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2
抗凝时间:根据病情 和患者情况决定
注意事项:监测抗凝药
4
物剂量,避免出血风险
溶栓治疗
01
溶栓药物:如尿激酶、
链激酶等
溶栓时间:发病后6小
02 时内进行溶栓治疗效果
最佳
03 溶栓方式:静脉注射
或动脉内注射
溶栓效果:可迅速溶解
04 血栓,恢复血流,减轻
症状,降低死亡率
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异常情况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制
C
定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定期
监测药物疗效
生活方式调整:指导患者调整生
D
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适
当运动等,降低肺栓塞复发风险
谢谢
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意 识障碍、昏迷等症状
胸痛:患者可能出现胸痛、 胸闷、心悸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患因素
约10%-20%的病例,其栓子来源于上腔静脉 区域的血栓。最近有创检查和治疗操作(如 静脉留置管,静脉内化疗)使上肢静脉血栓 也变得更为常见。
在该病的总发病率中心源性PE仅占小部分。
易患因素
一项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揭示了血栓部位与PE 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如果DVT局限于腓静脉,PE的发生率为46%。 如果股部受累,则上升为67%。 如果累及盆腔静脉,则上升为77%。 严重的PE的大部分栓子来自于近端静脉的血 栓。然而,在栓塞前这样的血栓多起源于腓 静脉并在栓塞发生前逐步发展至近端静脉
流行病学
PE的诊断经常是困难的,并常常被漏诊。 未经治疗的PE死亡率大约为30%,但经过 充分治疗(抗凝)后,死亡率可降低至 2~8%。
从长期来说,反复的栓塞或肺血管系统的 无再灌注将有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危险。
流行病学
为临床目的,将PE分为两大类: 大片状PE: 有休克和/或低血压(收缩压<
易患因素
因为腓静脉内的血栓不易被无创检查发现,尸解 常规不分离探查膝盖以下的静脉,所以临床和尸 检研究只在50%-70%的病例中找到血栓栓子的起源。 另外,还有血栓的脱落和游走,不再能确定血栓 的起源点。
可以探查到血栓来源的患者中,70%-90%的人在下 腔静脉血流区域。近来的尸检研究显示了来源于 盆静脉即前列腺周围静脉丛和子宫周围静脉丛的 血栓栓子数量增加。
病理生理学
由于肺血管阻塞造成的右心室后负荷增加 同时将导致右心功能衰竭,右室扩张后心 包压迫或室间隔向左移位,导致心脏指数 全面下降。
因为右心室不肥厚,因此几乎不能克服最 初增加的后负荷。所以很可能急性PE时, 这些事件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病理生理学
急性PE,特别是大块PE,低氧血症的可能原因: 通气/灌注不匹配,V/Q比值在低灌注区增高,在
以及反复发作DVT或PE及有阳性家族史的患者应认 真考虑其发病可能性。 已确定的最常见的基因缺陷是:对激活的蛋白C 不敏感(在90%的病例中是由于V因子点突变所 致的)、因子II20210A突变、高半胱氨酸血症、 抗凝血酶III(ATIII)、蛋白C和蛋白S的缺乏
易患因素
DVT和PE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这种趋势可 能归咎于年龄增加常伴发其它疾病,而其它疾病 往往是VTE的真正危险因素(如癌症,心肌梗死)
90mmHg或血压下降≥40mmHg持续15分钟以上,而 不是新发生的心律失常、低血容量和败血症等所 致)。 若不属于上述情况则诊断非大片状PE。
易患因素
原发性 抗凝血酶缺乏 血栓调节蛋白 抗心肌碱脂抗体 蛋白C缺乏 纤溶酶原缺乏
蛋白S缺乏 Ⅻ因子缺乏
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高半胱氨酸血症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过量 前凝血酶20210A 突变 V Leiden因子(APC-R)
易患因素
在相同的年龄组中,妊娠的妇女发生VTE的 危险性比同年龄的未妊娠妇女高五倍。其 中75%的DVT发生于分娩前,66%的PE发生于 分娩后。
虽然口服避孕药可以使DVT的危险性增加3 倍,但年轻妇女的基础发病率非常低(约每 年0.3/10,000)。
易患因素
近期大规模前瞻性试验证实,绝经后激素替代治 疗也使DVT的危险性增加三倍。但基线危险性仍是 低的(每年约为15/10,000)。大部分专家赞同除非 近期发生静脉血栓性疾病(一年之内),否则DVT史 并不是应用激素替代治疗的绝对禁忌证。特别是 冠状动脉疾病的高危妇女。
某些相对高灌注区或肺不张部位可能下降。 由于原已存在的肺内动静脉吻合支开放或卵圆孔
未闭而造成肺或心脏内分流。 心输出量降低所致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弥散成分的改变。 在大部分病例中,上述各种机制可能相互作用,
其重要性取决于可能的基础心肺病理学。
自然病程与预后
未经治疗的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致命或不 致命)有很高的复发危险
抗凝治疗可以减少PE患者75%的死亡率 经过治疗的,非大块性VTE的预后主要依赖
于是否有共存的疾病,例如恶性肿瘤和心 血管疾病
症
状
PE是一种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潜在致死性疾病 (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到无临床症状和体征)。 怀疑PE的病例中,90%是根据临床症状,例如呼吸 困难、胸痛或晕厥,它们可以单独出现或共同表 现。在一个经典研究中,无心肺疾患的PE患者中 97%的人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或胸痛。同样,在 近期一个25%的患者既往有心或肺疾病史的系列研 究中,97%的PE患者新近有呼吸困难发作、胸痛或 晕厥。10%的PE是因为肺部X-线或螺旋CT扫描偶然 发现高度提示PE的放射学所见,才被怀疑的。
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在卒中的患者中(下肢瘫痪) 是30%~60%,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是5%~35%,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超过12%。
易患因素
关于制动,即使是短期(一周内)也易于导致VTE。 在实施疝修补术的患者中DVT的发生率大约为5%,
腹部大手术为15%-30%,髋骨骨折的患者中为50%75%,脊髓损伤的患者中为50%-100%。 单独的瓣膜置换术后罕见PE;但DVT在冠状动脉旁 路移植术后并不少见(发生率3%-9%)。 大约1/4的术后PE发生于出院之后;这一比例在那 些实施了所谓低风险手术的患者群中甚至更高。
最近护士研究(Nurses study)提示吸烟是PE的独 立危险因素。
易患因素
VTE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已被充分证明。近期 的研究表明,10%所谓特发性PE患者随后发 生恶性肿瘤。
查找PE患者的恶性肿瘤仅需要详细的病史 和体格检查、以及胸部X线片、血常规、基 础实验室检查等常规检查。更多的检查对 诊断无助。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 诊断和治疗
流行病学
PE是一个国际化的健康问题,估计在法国 其年发生率超过10万例,每年在英格兰和 威尔士的住院病人中有6.5万例,而在意大 利每年新发生的病例至少为6万例。
实际上,在尸检中PE的发生率(住院病人 中约12~15%)30年来并无变化。 由于现代医疗提高了肿瘤病人、心脏病人 和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寿命,所以PE可能 成为一个更常见的临床问题。
异常纤溶酶原血症
易患因素
继发性 创伤/骨折 高龄 吸烟 慢性静脉机能不全 肾病综合症
血小板异常 恶性肿瘤±化疗 心力衰竭 口服避孕药
பைடு நூலகம்
卒中 中心静脉导管 妊娠/产后期 克隆氏病 粘滞性过高
外科手术 肥胖 长途旅行 假体表面
易患因素
血栓的先天性易患因素是罕见的。 对小于40岁出现原因不明的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