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行为的引导和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教学行为的引导和管理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而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引导和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教师的教学行为范围很广,分类很复杂,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层面,理念和事件两个层面,贯穿于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今天的探讨不求面面俱到,希望能抓住重点,解决突出问题。

引导和管理教师的教学行为,就是引导发现教师教学行为的问题,转变自己不合理的教学行为,增强教师教学行为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引领从反思开始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之所以迷,原因很多,缺少内省是重要原因之一。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如果缺少反思,就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正如美国金沃丰所说的“人们在非常努力地犯错误。”这就需要旁观者特别是教学管理者帮助他们反思自己,发现问题,探索改正的办法。教学行为问题多的教师,越努力问题越突出,对教学的伤害越大,还不如不努力。教师教学行为方面的问题很多,这里针对,对我校教师教学行为的现状,依据我们的观察了解,归纳出一些共性的突出的问题。

1.备课忽视学生因素

教师的备课非常注意对教材的把握、对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点的落实,而十分忽视学情的了解,以致教学效果存疑。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太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需要、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等。备课不备学生是一个备课通病。

2.课堂结构不够合理

很多教师喜欢按知识点或知识体系组织课堂教学,而不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过程组织课堂教学,造成过程甚至预言的重复。比如,先入为主式的知识传授,是先把知识呈现给学生,然后解释知识,要学生理解,而不是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知识,然后教师加以总结提升。

3.不相信学生

教师总以为学生听不懂,总担心学生弄不清,课堂讲到脚,满堂灌。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不到一分钟就要学生回答,课堂显得很匆忙。学生的回答明明是基本正确的,教师总要来一个“提升”,把学生说的话重复一遍,然后来一个“但是……”既重复累赘,又挫伤学生积极性。总之,教师讲的多是教师教学行为当中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

4.按教师的学习方法教学生

县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二是学习必须学生的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应该成为学习的基本形式,预习—展示—反馈应成为课堂的基本流程……”又是观之,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迁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是怎样

学的,教师就怎样教。现在流行一种叫“自传式”教研方法,就是教师回顾自己是怎样学习的,然后考虑自己怎样教学生,其实也是一种反思。

如上述不合理的教学行为还有很多,比如广告式的课堂导入、权威式的课堂小结、填鸭式的课堂问答等,都需要认证的反思和改进。

二、引导以理念先行

前面说过,教学行为分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内隐行为及教师的教学理念。上文所述的诸多问题,都是由错误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行为误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教学行为习惯。要使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就必须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1.放下教师的架子

大家都知道学生是主体的道理,但就是放不下教师的身段,极力维护师道尊严,在教学中显示自己渊博的学识,展示自己有一的才华,总是对学生不放心,讲了又讲,强调在强调。

教师教学行为的许多问题,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即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和把握。教师不仅是知识权威、布道者,叶不仅是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更重要的是教学的参与者和学生的促进者。道理简单,做起来很难。教师的一些不恰当的教学行为成了习惯。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理念,以理念战胜习惯。

2. 突出学生的地位

要树立生本教育观念,最重要的是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记牢,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在很多情况下学习是教师的事。

有两句经典话语,教师在生气时经常对学生说:“给我考得好一点!”学生在生气时会说:“我不给你读了!”“给我考”和“给你读”两个词正好说明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严重缺失。在教学中必须把学习的责任感、主动性、创造性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成长中感受快乐,体验到学习的幸福和价值。要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的一种大爱,不能把学生当做考试的机器,甚至当做追名逐利的工具。大爱无疆,诚者无敌。有一种爱叫放手,把学习交给学生吧。由此可见,理念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

三,管理以制度为依据

陶行知认为,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以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有了制度,行为就有了依据,有了约束。教学有一定的规律,教学工作应当符合而不能违反教学规律,必须制定出教学常规。所谓教学常规,就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符合教育规律为前提,约定俗成制定的通常实行的规则。教学常规的制定,必须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学校教学实际出发,有所调整,具体可行。

(一)制度的制订

我校根据县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轻负担高质量”课堂教学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施行)》等有关文件净胜,制订了威坪镇中教师

教学行为常规,包括课程管理、备课、上课、课堂教学、作业、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详细规定。具体内容见附录《以生为本,聚焦课堂,狠抓常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制度的落实

制度的制订很容易,关键在落实。我校为了落实教师教学行为规范,采取了一系列检查、监督、管理措施。

1.备课本检查

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备课组长每周对组内教师的备课本检查一次,在专用的记录本上记录。教研组每月对学科组的记录本检查一次。教务处分其中和期末两次对教研组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备课本进行不定期的抽检。学校上下组成了一个备课督查网,强化教师的认真备课行为。

2.领导巡检

学校领导一周内轮流值日,走观巡视教室,检查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了解教师是否按时到位,教师课堂的教态,课堂纪律,课堂教学环境气氛等。如果发现问题,值日领导如实作出记录,课后找有关教师谈话,责令整改。每周的周前会对一周内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作出点评。

3.教师相互评课

教师间的相互自由评课,既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有相互监督的作用,评课频率高了,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良好教学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意义。我校积极倡导教师间的相互评听课,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中层以上领导不少于20节,每次听课都要在听课本上做好记录,学期末有学校教务处统一检查。

4.领导推门听课

领导巡视只能看到课堂外观,不能深入课堂。推门评课能弥补这一不足。县教育局文件《关于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校长要推门听课,而且每一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我校积极响应上级领导的号召,不仅校长推门听课,而且倡导中层领导也参与推门听课活动,以加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督导。

四、管理以教研为平台

制度作为一种传统管理手段,有其重要的作用。但不是万能的,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制度如果执行不力,将变为一纸公文,过程也可能流于形式,走过场。况且教育有其特殊性,是一门人文科学,需要人文化管理。学校需要通过教研活动,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一道和管理搭建平台,提高广大教师规范和改进自己教学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化外在压力位内在动力。

1.教学反思

我校十分重视教学反思,为教师的教学反思塔尖了许多平台,营造了浓厚的教学反思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其中主要的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比如,倡导每位教师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