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带宽与采样频率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示波器测量之带宽与采样率

在具体测试过程中,示波器到底选择多少带宽比较合适呢?

首先,看下面的实例。

从上图可以看出,带宽越大,所能显示的信号频率分量越丰富,也就能更加接近真实的信号波形。

1、示波器带宽的精确计算

可按照以下步骤来完成计算:

a、判断被测信号的最快上升/下降时间

b、判断最高信号频率f

f = 0.5/RT (10%~90%)

f = 0.4/RT (20%~80%)

c、判断所需的测量精确度

所需精确度 高斯频响 最大平坦频响 20% BW=1.0*f BW=1.0*f

10% BW=1.3*f BW=1.2*f

3% BW=1.9*f BW=1.4*f

d、计算所需带宽。

举例说明:

判断一个高斯响应示波器在测量被测数字信号时所需的最小带宽,其中被测信号最快上升时间为1ns (10%~90%):

f = 0.5/1ns = 500MHz

若要求3%的测量误差:所需示波器带宽= 1.9*500MHz = 950 MHz

若要求20%的测量误差:所需示波器带宽= 1.0*500MHz = 500MHz

因此,决定示波器带宽的重要因素是:被测信号的最快上升时间。

示波器的系统带宽由示波器带宽和探头带宽共同决定:

a、高斯频响:系统带宽=

b、最大平坦频响:系统带宽= Min{示波器带宽,探头带宽}

例如:1GHz带宽的示波器,配置1GHz带宽的无源探头,若它们的频响为高斯频响,则系统带宽为:700MHz左右。

2、影响示波器带宽的因素

通常,这些因素有:采样率、频响曲线。

a、频率曲线

频响曲线如下图所示。

b、采样率

根据Nyquist采样定律,采样频率必须2倍于信号最高频率,即:

Fs > 2 * fmax

才能保证信号可以被无混叠的重构出来。

(1)对于理想砖墙频响来说,采样率=示波器带宽*2,即可重构出信号。但是该情况在真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大多数示波器的频响都是介于理想砖墙频响和高斯频响之间。

(2)对于高斯频响,采样率=示波器带宽*4,可对被测信号中的大部分频率成分进行无混叠重构。通常实际示波器的频响大多比高斯频响陡一点。

(3)对于最大平坦频响,采样率=示波器带宽*2.5,即可对被测信号中的大部分频率成分进行恢复。目前一些高端示波器都可以做到利用2.5倍带宽的采样率来完成信号重构。

是不是采样率越高量测精度越高?

以1GHz正弦波观测为例,见下图。

以6GHz带宽最大平坦频响的示波器(20GSa/s和40GSa/s)为例,

被测信号为:1.25GHz时钟,上升时间为100ps左右。测试结果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在采样率为带宽6.6倍时,相比3.3倍的情况,波形的重建并不太大改善。因此,采样率够用就好。

相反,更高的采样率并不一定会带来更高的量测精度,原因如下:

(1)更高的采样率会使用多个ADC拼接,造成波形失真。

(2)采样率过高,会使ADC的有效位数降低(可能只能达到4~5位的分辨率)。

因此,量测精度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采样率在够用的前提下,不一定是越高越好,在有些情况下,高采

样率反而会带来更差的量测精度。

2.示波器测量之波形捕获率

在测量过程中,高的波形捕获率对于示波器来说很重要,它可以提高示波器捕获随机事件和低概率事件的能力。

何谓死区时间?即:两次采集之间,示波器触发释抑、重新准备下一次采集、数据处理时间的总和。死区时间可能比采集时间长,而且长很多。下图显示了一个波形捕获周期的示意图。

在上图中,捕获的死区时间包括固定死区时间和可变死区时间两部分。固定死区时间取决于各个仪器的架构本身。可变死区时间则取决于处理所需的时间,它与设定的捕获样本数(记录长度)、水平刻度、采样率以及所选的后处理功能有关(例如,插值、数学函数、测量与分析等)。

死区时间过长容易导致一些关键信号信息丢失。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下公式,如果波形捕获时间(即:样本数*分辨率,或10格*水平刻度)、波形捕获率和信号事件发生概率均已确定,那么增加测量时间可加大捕获并显示信号事件的概率。

其中:

P:捕获偶发重复信号事件的概率[单位是%]

GlitchRate:信号故障频率(例如,重复脉冲干扰)[单位是1/s]

T:有效捕获时间或波形显示时间(记录长度/采样速率,或记录长度* 分辨率,或10 * 时间量程/格)[单位是s]

AcqRate:波形捕获率[单位是wfms/s]

Tmeasure:测量时间[单位是s]

下面举例说明。

例一:

假定毛刺出现频率为10次每秒,观察时间窗口为50ns(10格*5ns/div),观察时间为5s。

按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如下:

(1)若波形捕获率为1000次波形每秒:

死区时间%=(1ms-50ns)/1ms=99.995%

毛刺捕获概率P=100-100*(1-10*50ns)1000*5s=0.25%

(2)若波形捕获率为100万次波形每秒:

死区时间%=(1us-50ns)/1us=95%

毛刺捕获概率P=100-100*(1-10*50ns)1000000*5s=91.8%

见下图所示。

例二:

假定某个信号带有一个每秒重复10次的异常。要使该信号显示在示波器上,所采用的水平刻度为10ns/div,如果所用显示屏有10个水平格,则可以计算100ns的有效捕获时间。为了确保捕获所需信号事件的置信度较高,需要达到99.9%的概率。现在,所需的测试时间取决于示波器的波形捕获率,结果见下表:

表1 捕获重复异常信号所需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