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故事”激趣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故事”激趣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符合学生兴趣的学习能达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始终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而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其中,“历史数字故事”激趣法就是有效方法之一。
什么是“数字故事”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故事叙述呈现出信息化、立体化、可视化的特点,开始从传统的“用声音和姿态来分享故事”,逐渐演变为背景音乐、图片、字幕、视频等多元素材有机结合并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相结合来呈现的一种可视化展现方式。
换句话说,就是使故事叙述数字化了。
这个概念从西方引入后,在我国被简称为“数字故事”。
1、用历史数字故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别致新颖、妙趣横生的课堂导入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激发探知结果的渴望,从而为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教学进入最佳的状态。
笔者通过形象化的故事讲述,以直观性的视频画面和匹配的背景音乐以及启发性的问题等方式给学生一些恰
当的较强的信息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之收敛与学习无关的思绪和活动,把兴奋点转移到新的学习任务上,迅速从非学习状态转移到学习状态。
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时,视频播放第五次反围剿的历史场景,老师叙述黄家祥曾经讲述的故事:“长征一个月,一个军团倒下四分之三。
”“我是江西宁都人,‘扩红’时参的军。
”1934年,入伍不满一个月的黄家祥就参加了保卫苏区的战斗,“我是红8军团39团3营9连4班的班长。
”黄家祥回忆说,“当时李德下达了用堡垒死守阵地的命令。
”根据命令,黄家祥所在营死守连在一块的3个山头。
“靠什么守呢?我们听从命令在山头上修土工事。
”黄家祥回忆说,他和战友们挖出坑道,用三层木料架起来,上面再铺上一尺多厚的土。
这种“堡垒”看起来很坚固,但根本受不住敌人飞机的轰炸。
“我们9连负责守卫中间的山头,敌人飞机来了,丢了3个炸弹,我们班修的那个‘堡垒’就被炸得不成样子了。
”“死了很多人,旁边山头上的7连被炸得只剩下7个人。
”带着伤痛,黄家祥泪别家乡,踏上了征途。
说到这里,老人已是满眼泪光。
……
听完这段故事后不少同学都已泪流满面,我知道他们已经完全进入了情境,我直接发问:“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呢?从哪里出发的?碰到了那些困难险阻?结果怎样?”这样通过有目的地创设一个有一定时空范围、以形象
为主题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将学生的身心引入这个场景中,以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2、从历史数字故事中注意历史知识与历史故事的紧密结合
我们在进行数字故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知识与数字故事的紧密结合。
历史数字故事兼具历史学科特性、传统的故事叙述艺术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要做到上面所说的这一点,作为我们老师应该具备丰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以及娴熟的运用多媒体的能力。
对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要多采纳和吸收,并把历史知识和历史数字故事紧密的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要信手拈来、灵活运用的境界。
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讲述历史知识,让学生在看视频、听故事的过程当中就已经掌握了历史知识。
如:学到“红军强渡乌江”时,我运用了老红军唐进新的故事。
乌江,堪称天险,当地自古即有俗语:“横走天下路,难过乌江渡。
”迎着新年的第一缕晨曦,红军迅速在大雾弥漫中展开了突击队形。
在通信员唐进新的心里,这也许是庆贺从军4年的最好方式,而对于刚刚从湘江血战中挣脱出来的中央红军来说,面前的这条急流却是必须跨越的关口。
1934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在距离乌江南岸不远的瓮安县猴场举行了政治局会议。
当时的中央负责人博古仍然提议红军“不渡乌江”,回头“去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军事顾问李德随即警告说,乌江很可能是另一条湘江,强渡很可能失败,或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然而大多数与会者都认为,中央红军应继续向西,争取在黔东北寻找立足区域。
政治局最终做出了突破乌江的作战方针。
午夜时分,回到住处的毛泽东并没有立即进屋吃警卫员为他准备的年夜饭,而是长时间地在雪地中独自徘徊着。
这是辞旧迎新的时刻,然而红军的命运能够因为新年的到来而展现曙光吗?“除夕晚上,我们还喝了‘酒’哩!”唐进新对在乌江南岸猴场过的那个新年记忆犹新:红军官兵在冰天雪地里端着热气腾腾的开水,以茶代酒,高兴地互祝新年快乐。
“半夜,首长们还没吃年夜饭,突破乌江的战斗命令就下达了。
”唐进新说,为了确保战斗顺利,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师和红三军团分三路强渡乌江。
……1935年1月3日,中央红军军委纵队和五军团在江界河渡口顺利渡过乌江,为遵义会议顺利召开赢得宝贵时间。
这样,通过历史数字故事将课本内容作改编,从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中汲取关键的知识点丰富到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去,学生很自然就掌握了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意义等知识。
这种注意激发了学生参与意识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主动、自觉、有效的去掌握课本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通过联系故事情节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习能力
联系故事情节构建知识体系,主要是指故事讲完后对课本内容的再联系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采取“历史问题故事化”的形式来完成。
在《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上完后,我给出了六张幻灯片,分别是遵义会议、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学生根据上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再回顾,讲述了长征原因、经过,结束、长征精神等,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悟。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重新对课本内容进行了再梳理,把相互孤立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记忆,并加强了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这种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中,教师要有所规定、要求,就是故事中最基本的史实,如时间、地点、具体战役的名称、人物等应有所涉及,在这基础上鼓励学生尽情发挥,充分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
这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也是历史教学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4、升华学生情感,提高学习效率
“情”是情境教学中所有关系的纽带,而故事的情节性也注定了它与“情”息息相关,历史数字故事应用于课堂,学生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理解故事中蕴藏的情感,充分投入到情境之中,进而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的距离。
而且,制作或欣赏历史故事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能够
在学生心灵深处激起感情的浪花,走进学生的内心,触及学生的灵魂,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元素,最大限度的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中,我讲述红军“一袋干粮”、“七十六粒粮食”等故事,在听故事过程中,有些学生就忍不住泪流满面,听完后,我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宣泄自己的情感。
他们纷纷发言。
我再作总结:从这些事迹中体会到要主动为他人排忧解难,体味助人的快乐;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用红军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自己,从而自觉牺牲个人利益,主动关心集体利益。
今天,我们学习长征,并不是让大家一定要亲自去尝尝吃皮带的滋味,我们要学习的是长征中的精神,学习红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豪情,学习他们在困境里舍己为人、互相帮助、共度难关的集体主义精神,学习他们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我们生活得如此美好,有的人却怨天尤人,抱怨这,
抱怨那,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天天瞎混过日子。
这种精神,这种面貌,与我们的红军相比,真的是有天壤之别,我们一定要有红军在那种困境之下仍然抱着必胜希望的心态,好好学习,只争朝夕,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强大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这样,再次在学生既有认知基础上,引发其内心情感,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数字故事教学并不是单纯地讲故事,要有效地发
挥它的作用就要注意历史数字故事的制作,最基础的是PPT 制作,但制作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教学资源的再开发,因此,无论是故事创作的角度还是资料的选择都需要精心设计,把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穿插到故事内容中去,通过故事的讲述,使学生在饶有兴趣中不知不觉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总之,在我们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把“历史数字故事”运用好了,就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促进历史学科的教学,特别是在教学资源缺乏的农村历史教学中,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发挥出“历史数字故事”特有的优点,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