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爱情悲剧别解

安娜爱情悲剧别解
安娜爱情悲剧别解

安娜爱情悲剧别解

对安娜爱情悲剧的解读见仁见智。安娜追求真诚的爱情和上流社会虚伪道德之间的猛烈冲突,自身的幸福观和传统道德感之间的激烈碰撞,理想的爱情和现实引力之间的殊死搏杀,是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真正原因。

标签:安娜;爱情悲剧;必然性

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本应衣食无忧地相夫教子,平凡“幸福”地度过一生。可生活偏要让渥伦斯基介入,她也非要“由着性子”热烈地追求婚外爱情。于是,在理智与情感、真诚与伪善、母爱与情爱、理想与现实之间,安娜痛苦着、矛盾着、奋争着,最终用鲜活生命的陨落谱写了一曲撼人心魄的爱情悲剧交响曲。这曲调如此深沉、悲壮,充满着困惑、紧张和惶恐,也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和生命的张力。

一、追求真诚爱情和社会虚伪道德的猛烈冲突

这种冲突首先表现在她和丈夫卡列宁的矛盾斗争中。他们封建宗法式的婚姻本来就潜伏着悲剧的种子,而卡列宁的虚伪,最让她无法忍受。卡列宁的虚伪本性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待安娜与渥伦斯基相爱这件事情上。他明明已经知晓,当安娜向他公开一切时,让他极度苦恼和不解的竟是“连欺骗也不会有了”。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他采取了在安娜看来“比她所能设想的任何事情都可怕”的决定:继续瞒住世人。最后,他之所以提出离婚,是由于“最近办理离婚的事情达到了这么完美的地步”,不至于“丑声四播”。即使在演出病榻宽恕的一幕时,他所考虑的也只是“我只祈求上帝不要夺取我这种饶恕的幸福”,自以为是一种高尚的宗教牺牲。这里,卡列宁决非故意做作,而是其虚伪本性的自然流露。

卡列宁的虚伪还在于,他总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堂皇的借口,“高举起宗教的旗帜”证明自己一贯正确。他并非真的笃信宗教,只是用宗教欺骗别人,麻醉自己,直至最后完全被宗教所毁掉。他完全被功名和宗教毒化,是贵族社会旧势力、旧观念的代表。安娜同他的冲突,正是同旧的传统观念和旧势力冲突的具体表征。

当然,把安娜逼向毁灭的决非一个虚伪的卡列宁,而是整个虚伪的上流社会。没有爱情的婚姻和婚后的淫乱都表现出贵族社会道德的堕落。恩格斯分析《人间喜剧》时指出,在贵妇人的生活中,“对丈夫的不忠只不过是维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这和她们在婚姻上听人摆布的方式是完全适应的”。安娜的“不贞”,在上流社会本不足为奇,和一般贵妇人的坦然面对以及能够“单纯地甚至快活地”去过双重甚至多重的”爱情”生活相比,安娜的感情过于真诚,因此,只能“从悲剧的方面”去看贵妇人们的所谓快活。培脱西怂恿渥伦斯基追求安娜,渥伦斯基的母亲赞许儿子在安娜身上取得的成功,但是当他们看到这并非一场社交界司空见惯的风流韵事,而是认真的爱情时,立刻视为大逆不道。安娜不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由于她爱上了丈夫以外的第三者,而是由于她竟然敢于公开这种爱情。这是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