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选煤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选煤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选煤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选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简要地阐述了我国选煤工业的发展历程,并根据我国目前选煤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研究开发状况,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我国目前选煤技术法与工艺、选煤设备等面的发展及现状;并结合国外选煤工业的技术应用与发展情况,阐述了我国选煤工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向。

关键词:煤炭选煤发展趋势

我国选煤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建立自己的选煤工业,经历了两次快速发展时期,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80年,以“洗煤保钢”为主要容的选煤大发展。30年来,全国原煤年入洗量由510万t增至11422万t,原煤入选比例由7.67%提高到18.40%,基本满足中国钢铁工业对炼焦煤质量的要求。

第二阶段,1981~2000年,以“洗煤节能”为主要容的选煤阶段。1982年,国务院颁发了“发展洗煤,节约能源”的指示,对促进洗煤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全国原煤入洗能力从1.1亿t增至2000年的5亿t以上,原煤入洗量从1.2亿t提高到4亿t。第三阶段,从2001年起,煤炭工业面临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压力,选煤作为洁净煤技术的基础,选煤工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主要是发展动力煤洗选和提高炼焦煤精煤质量。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中国的原煤产量为19.6亿t,正在运行的选煤厂有2000余座,其中中型以上选煤厂394座。选煤设计能力7.5亿t/a,实际生产能力6.0亿t/a,入洗能力占原煤产量的38%。到2005年,预计选煤能力将达8.0亿t/a,入洗量将达到6.5亿t/a。原煤入选量的增长速度超过原煤增长速度。

近年来,动力煤的洗选加工发展很快。2003年已发展到107座,入选能力23509万t。另外正在建设的选煤厂,90%为动力煤选煤厂。

1 我国选煤技术现状

我国选煤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很大进步,20年前主要选煤法是跳汰选,重介质分选刚刚起步,选煤厂装备水平较差,筛子只有12m2,跳汰机只有14m2。在80~90年代,先后出现了开滦各庄、兖州兴隆庄、平朔安太堡等一些技术和装备先进的选煤厂,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并推广应用,国产的大型选煤设备,如3.6×6.0m2前振动筛、35~40m2的筛下空气室跳汰机已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还有空气压滤机等技术的成熟使用,我国选煤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各种选煤法所占的比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目前我国选煤厂使用的选煤法的具体情况如下:跳汰选大约占26%,重介质分选大约占54%,浮选大约占14%,风选约占5%,其它法约占1%。

随着技术的交流和经济的开放,国外的选煤工艺和选煤设备在我国选煤厂的建设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另外,随着环境要求的不断格和用户对煤炭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我国一些老选煤厂由于技术落后和设备旧,将面临着大围的改造,包括选煤技术改造、工艺流程改造、设备改造、选煤厂布置改造、自动化程度改造等等。

下面就我国选煤厂目前使用的选煤法和选煤工艺及设备等进行论述。

1.1 选煤法及工艺

1.1.1 选煤法

我国地域广阔,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煤质变化较大,从世界围看,可选

性属难选煤和极难选煤。所以,各种选煤法在我国均有应用,主要法为跳汰、重介、浮选以及干法选煤。

跳汰法选煤对不同煤质的煤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具有系统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分选效果好等优点,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主要的选煤法。目前在我国的各种选煤法中约占1/3的比例。动筛跳汰近几年逐步地被应用,用来代替人工排矸。重介法选煤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已日趋成熟,特别是重介旋流器分选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主要归功于耐磨材料的应用,它延长了设备和管道的使用寿命,以及密度自动控制水平的提高,它使生产操作更加简单。同时,也降低了介质消耗。

由于重介选煤的投资及生产成本已与跳汰接近,而随着社会对精煤产品的要求提高,使煤炭的可选性变难,近几年重介法得到突飞猛进的应用,大有取代跳汰法成为第一的趋势。

浮选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但在应用中,只有炼焦选煤厂和用于高炉喷吹的无烟煤选煤厂选用浮选工艺。目前也广泛地用于煤泥分选,已提高选煤厂煤炭的回收率。

干选(包括流化床选煤和风力选煤)在西部寒冷、水资源短缺地区以及易泥化煤种得到应用。但数量较少,且主要为风力选煤。

摇床分选、螺旋分选、自生介质螺旋滚筒分选、水力旋流分选在我国小型易选煤矿也有应用,但应用的较少。而国外螺旋分选在处理细粒煤中应用的较多。磁选、电选、X射线选、微波选、化学选、生物选尚在研究试验阶段。

1.1.2 常用的选煤工艺

我国现行的选煤厂主要有以下几种工艺:①大于0.5mm级的煤,一般用跳汰、

重介选或跳汰与重介组合分选;②小于0.5mm级的煤,一般用浮选或煤泥重介选;③特大块煤一般采用手选或动筛选或重介选。

1.2 选煤设备

1.2.1 分选设备

发展较快的设备主要有:重介质旋流器、干法、分选机、动筛跳汰机、微泡浮选柱(机)、重介刮板分选机(浅槽)等。

发展较慢的设备主要有:跳汰机、浮选机、重介斜(立)轮分选机、螺旋分选机等。几乎没有发展的设备主要有:螺旋滚筒分选机、水介质旋流器、摇床等。(1)重介质旋流器

传统的DSM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精度高,一般用于分选比较难选的末煤。近年来,重介质旋流器发展很快,技术日趋成熟,应用越来越广。大直径(Φ1000mm)重介质旋流器(DSM)、无压给料重介质旋流器(LARCODEMS)、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

重介质旋流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4个面:①大直径,入选不分级原煤;②无压给料,减少次生煤泥量;③三产品,简化分选工艺;④长寿命,降低维护费用。中国制造的二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最大直径为1300mm,处理能力为550t/h左右,分有压给料和无压给料两种。目前国应用最多的二产品重介旋流器直径在660~1000mm之间。进口产品最大直径已达到1500mm(应用在马脊梁选煤厂,为澳大利亚产品),处理能力为800t/h左右。

中国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研制和应用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大直径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在全世界独领风骚。有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最大直径为1400/1000mm(四台选煤厂);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最大直径为1400

/1000mm(盘江老屋基选煤厂)。大直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简化了重介质分选工艺系统,促进了重介质选煤工艺在中国的应用。

(2)跳汰机

近年,随着重介质选煤工艺的大力推广,跳汰选煤工艺所占比例在下降,跳汰机的发展创新也相对缓慢。现阶段所追求的目标是设备大型化、智能化,提高单机处理能力、分选效率、控制装置的灵敏准确性,检测装置的精确性和整机可靠性。目前国使用较多的国产跳汰机有X系列、SKT系列筛下空气室跳汰机,少数为CT、LTG系列筛侧空气室跳汰机和BM系列跳汰机。X系列跳汰机最大跳汰面积45m2,SKT系列跳汰面积24m2。国外引进的有德国的巴达克跳汰机。巴达克跳汰机在性能及可靠性上略优于国产设备,但价格较高,目前国使用不多。动筛跳汰机应用于大块煤的排矸,在300~50mm原煤排矸下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排矸量大,用水量小,系统简单,故障少。在兖州地区,动筛跳汰机几乎成为各矿大块煤排矸的必配设备。目前不少矿区(如等)都在考虑采用动筛跳汰机代替手选,其发展势头迅猛。

国产动筛跳汰机有液压传动式和机械传动式两种类型,最大面积为3.6m2。,处理能力为200t/h。

液压传动式使用效果较好,但故障率高,液压系统尚需进口。机械传动式机构简单、可靠,适合目前我国的操作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受欢迎,但存在噪音较大、不便在线调节的缺点。

(3)干选机

干选机从早期的风力摇床、风力跳汰,到近年的空气重介选、复合干选的应用,逐步走向成熟。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有复合式干选机和空气重介干选机两类设备。

空气重介干法选煤处理煤炭粒度下限为6mm,要求入选煤的外在水分<4%。虽然空气重介流化床在干法选煤工艺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实际应用效果却大受影响。主要原因为:由于机械化采煤过程中喷水较多,很难达到外水<4%的要求,原煤进行6mm分级非常困难;空气重介流化床所要求的介质粒度较窄,0.3~0.15mm级含量越高越好,<0.074mm的含量越低越好,这种粒度组成的介质很难配备。为此,空气重介干法选煤设备目前在我国使用不多,仍处于科研阶段。在我国使用较多的是FGX系列复合式干选机和FX系列风力干法选煤机。这两种设备综合了摇床和风力分选的优点,实用性强,投资较低,吨煤投资3~6元;煤炭加工费用比较低,吨煤加工费2~3元;入料粒度6~75mm,入料外在水分<7%。经过分选后,精煤灰分比原煤灰分降低约5~10个百分点。作为湿法分选的补充,FGX和FX系列干选机已在我国推广,在干燥缺水地区和对产品质量要求不高的企业,该干选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微泡浮选机(柱)

浮选机一直是用于<0.5mm级粉煤分选的主要设备。我国目前大量使用的是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但其单槽容积已趋向大型化,最大的单槽容积16m3。

近年我国引进了德国KHD公司生产的微泡浮选机,单槽矿浆处理能力高达400m3/h。田庄选煤厂和株洲洗煤厂合作开发的Φ3m、Φ2m微泡浮选机,采用压入空气和射流吸入空气相结合的进气式,强化了微泡矿化过程。Φ3m微泡浮选机单槽矿浆处理能力可达200~250m3/h,干煤泥处理能力为15~20t/h,精煤灰分低于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应用前景广阔。

浮选柱用于细粒煤的分选,近年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经过不断改进的浮选柱在柱体高度上大大降低,对细粒煤的选择性较好,如在浮选泡沫层加喷淋水,精

煤灰分较浮选机的低1-1.5个百分点。现国使用较多的是FXZ系列静态浮选柱和FC-SMC系列旋流一静态微泡浮选柱(床)。

FXZ系列静态浮选柱直径1~3m,高度6~9m。FCSMC系列旋流一静态微泡浮选柱有浮选柱、浮选床两个系列,柱体高度5.5~6m。处理能力相当时,浮选床的占地面积较小。

浮选柱的缺点是:①对粗粒煤泥的选择性较差,当入选物料粗粒级含量较多时,尾煤存在跑粗现象;②浮选药剂耗量较普通浮选机大;③当在泡沫层加喷淋水时,由于浮选精煤浓度减小,粒度较细,故精煤脱水比较困难。

(5)重介质分选机

20世纪80~90年代,在我国使用的用于块煤分选的重介质分选机多为斜轮、立轮分选机。20世纪90年代末,平朔安太堡选煤厂首次从美国弓l进了重介质刮板分选机(俗称浅槽),用于分选150~13mm级块煤。由于该设备具有易操作、易维护、低投资和高效率等特点,有替代重介斜轮、立轮分选机的趋势。目前我国新建选煤厂块煤分选工艺多采用重介浅槽和动筛跳汰机。重介浅槽分选机和动筛跳汰机相比,在价格和分选精度上有优势。与块煤跳汰机相比,也具有分选精度高,块煤破碎率低,矸带煤量少的优势。国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美国彼德斯公司生产的重介分选槽,其设备排矸量在250~300t/h,分选槽槽宽2~7m。国产重介浅槽分选机目前应用数量较少,但各种技术参数与国外设备差别不大。

1.2.2 辅助设备

发展较快的设备主要有:筛分机、煤泥脱水设备(如加压过滤机、隔膜压滤机)等。发展较慢的设备主要有:末煤脱水离心机、破碎机等。几乎没有发展的设备主要有:渣浆泵等。

(1)筛分机

选煤厂通常使用各种筛分机来实现物料的分级、脱水、脱介。>50mm原煤分级大量使用的是圆振动筛、50~13mm筛分多使用直线振动筛、香蕉筛、棒条筛、概率筛;对于6mm及其更小粒级物料的筛分和外水较高煤炭的干法筛分,多采用棒条筛、琴弦筛、弛筛等。

选煤产品的脱水、脱介大量采用的是直线振动筛。弧型筛+直线振动筛是我国选煤厂最常见的脱介式。近年来,高频振动筛广泛用于粗煤泥的脱水,香蕉筛广泛用于产品脱介。

20世纪80年代引进美国RS公司技术制造的YA系列圆振动筛、ZKX系列直线振动筛使我国筛分机制造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世纪90年代引进德国技术制造的USK系列圆振动筛、USL系列直线振动筛、YK/YKR系列圆振动筛和ZK /ZKR系列直线振动筛,更为我国筛分机的选型增加了新品种。这些筛分机目前仍是我国选煤厂主要分级设备,近几年,国产筛宽3m及其以下筛分机的可靠性已不断提高,不需要再引进设备。

采用高频筛,对1.5~0.2mm物料进行初步脱水,然后与13~1.5mm末煤混合进离心机脱水,是近几年使用的粗煤泥脱水法之一。高频筛因此得到重视和发展。

目前筛分机的研究向主要有三个面:①增加筛分面积,提高筛分机的单机处理能力;②提高筛分机的工作可靠性;③提高筛分效率。

(2)离心机

末煤脱水使用较多的仍是各种立式、卧式离心机。其发展向是加大筛篮直径、增加单机处理量,降低产品水分。长期以来,卧式振动离心机在我国推广缓慢,

立式刮刀离心机创新更少。

沉降过滤式离心机因其设备动平衡要求高、维护量大、占地面积大、电耗高等缺点,在我国使用数量在不断减少。

(3)加压过滤机与隔膜压滤机

过滤式煤泥脱水设备在引进设备的推动下有了长足的进展。自20世纪90年代末,大柳塔选煤厂、田庄选煤厂引进奥地利Andritz公司的加压过滤机以来,加压过滤机以其处理能力大、产品水份低且呈散状易掺混的特点,在我国得到推广。国产加压过滤机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后,经过不断改进,其性能可与进口设备相媲美,且在有些环节超过进口设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加压过滤机数量最多的,目前加压过滤机已形成系列,并将朝着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的向发展。快速隔膜压滤机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煤泥脱水设备,以其循环期短、单位处理能力较大、产品水分低的优势逐渐得到认可。板框式压滤机虽然技术改进不大,但仍是选煤厂大量使用的最终煤泥回收设备。

(4)破碎设备

随着选煤厂的大型化,破碎设备近年也向着大型化的向发展。大通过量、简化工艺配置、降低机体高度、增加设备可靠性是破碎设备研究所追求的目标。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的分级破碎机在国使用较多。国开发的FP、2PGL等系列分级破碎机或强力破碎机,已逐渐成为主流机型.

FP系列破碎机具有破碎强度高、处理能力大、超粒和过粉碎较少、能处理湿粘物料的特点,且带有自动控制装置,可便地纳入全厂集控,可靠性高。其中FP500分级破碎机主要用于选煤厂原煤或精煤的破碎作业。入料粒度上限400mm,少量可到500mm;排料粒度40mm、50mm、80mm、120 mm、150mm、200mm。

如果系统采取了除铁和除钼的有效措施,则原煤无需预先筛分及手选而直接破碎,从而简化选煤工艺流程,降低厂房高度,减少选煤厂的建设投资与生产费用。

(5)渣浆泵

对于采用重介旋流器工艺的重介质选煤厂,渣浆泵是关系到分选效果好坏的关键设备之一。引进澳大利亚技术生产的沃曼泵和按两相流理论设计的国产渣浆泵基本覆盖了国选煤市场。沃曼泵的特点是过流通道大,可泵送大粒度物料,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但泵的重量大,效率稍低;应用两相流理论设计的系列泵的特点是泵的体积小,效率高,由于采用了高铬耐磨材料,使用寿命长。

2 国选煤新技术的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选煤技术特别是选煤新技术进一步得到推广和应用。选煤新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面:

(1)模块选煤的设计和建设引进我国,截至2003年底,已投产和在建的模块选煤厂已达50座,年处理能力达2亿t左右,80%以上为动力煤选煤厂,吨煤投资在20~35元之间。

(2)极细粒煤微泡分选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分选下线达到10μm,短型微泡浮选柱2003年在田庄选煤厂通过鉴定,已推广应用。

(3)细粒煤的脱水技术也有了较大发展。精煤压滤机在我国部分选煤厂应用,特别是加压过滤技术最近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从60~120m2形成了系列。由于细粒煤脱水技术的进步,近年,我国精煤平均水分降到10%以下。

(4)重介质技术近年发展很快,包括三产品和二产品重介、有压和无压重介都有了较大提高,重介质旋流器直径最大达到1500mm。我国近几年来建设的选煤厂很大一部分采用了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技术,选煤效率达到90%~95%。

(5)选煤排矸技术发展的也很快,应用于缺水地区的风选、动筛跳汰和单段跳汰技术以及浅槽重介排矸在煤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煤炭的在线灰分分析技术逐渐被选煤厂和煤矿所接受,清华大学生产的在线灰分分析仪已在煤矿和选煤厂使用。由于采用了在线测试技术,进一步指导和促进了选煤厂的生产。

(7)选煤厂自动化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选煤自动化技术不仅用于生产管理,也用于选煤生产监控,除了跳汰单机自动化外,选煤厂各工艺环节都可实现单机自动化。

(8)在加强我国选煤技术发展的同时,引进国外选煤技术装备,自动撞车技术已在大线和近期建设的大型选煤厂得到了应用。此项技术大大节省了撞车时间和准确性,同时也保证了撞车人员的安全。

3 我国选煤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选煤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面。

(1)原煤入选比例较低,商品煤灰分高。原煤入选比例大约为35%,特别是动力煤入选比例更低,因此商品煤平均灰分在20%~24%,电力用煤灰分在24%~28%,而发达在16%以下。由此导致煤炭利用率低,燃煤造成的污染重。国外原煤入选比例在50%~90 %以上,冶金用的炼焦精煤灰分在5%~8%,我国平均9.0%以上。美国电厂用煤平均灰分9.3%,我国平均灰分25 %左右。

(2)选煤厂平均规模小,经济效益差。我国现有选煤厂平均能力只有45万t/a 左右,国有重点煤矿选煤厂平均能力也只有160万t/a,比国外平均规模低50%左右。因而全员效益、经济效益均较差。

(3)技术水乎差别悬殊,总体水乎落后。我国虽然拥有一批选煤技术和设备属世

界一流的选煤厂,但绝大部分选煤厂的技术水乎只相当于国外60、70年代水平。还有一些技术、设备相当落后的乡镇小选煤厂。这些小选煤厂工艺落后,没备简陋,生产环节不配套,产品质量不稳定,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

(4)选煤设备可靠性差,自动化水平低。机械设备的制造质量差,可靠性低,自动控制水平不高,特别是一大型高效选煤设备的可靠性有待提高。因此选煤厂需要备用设备,使系统变得复杂,增加了维修工作和维护人员,提高了加工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5)生产能力闲置重。一面原煤入选比例低,另一面生产能力闲置重,2002年全国选煤厂能力利用率仅为61.5%(国有重点矿选煤厂)。

(6)选煤工艺落后。先进高效的重介质选煤工艺仅占30%左右,大多数选煤厂多采用跳汰工艺,煤泥浮选更少,造成精煤损失大、产品灰分高、分选效果差。

(7)共伴生矿物的分选、提纯和综合利用技术尚不成熟,煤系非金属矿产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低级煤的提级法和工艺技术还没有得到重视。

(8)细粒煤泥的处理和脱水技术,洗水闭路循环和煤泥的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加强合理工艺和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高煤的回收率,降低环境污染。

(9)选煤设备质量还不过关,一些大型的关键的选煤设备,如大型筛子、大型选煤机、大型离心脱水机主要还是靠进口。

制约我国发展选煤的因素主要有:

(1)环保、节能、质量意识差,很多人认为炼焦煤必须洗选,动力煤洗不洗都可以。

(2)洗后动力煤价格比原煤高,因为原煤经过洗选,一般排除15%~20%的矸,要增加加工费、税收和利润,所以洗后的动力煤比原煤价格高30%~50%。

(3)在燃煤设备上,过去多数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窑炉是按高灰分低质量的原煤、中煤设计的,必须经过技术改造才能采用洗后的优质动力煤。

(4)在运输上,由于铁路运力紧,不能完全保证精煤的分装、分运、分贮,用户往往得不到所需的煤炭品质和规格,影响了煤矿发展,选煤的积极性。

(5)在资金上,对煤炭工业的建设投资不足。往往先考虑矿井的建设,造成选煤能力大大落后原煤生产能力。

(6)对选煤技术和设备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进展不大。

4 我国选煤发展向

4.1 选煤法

我国原煤在灰分较高,可选性难,近年发展起来的具有分选精度高、对原煤适应性强、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的重介质选煤技术的产业化将成为我国选煤技术近期优先发展领域,使重介质选煤的比例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西部高寒干旱地区动力煤洗选应提倡采用省水型的选煤技术,如动筛式跳汰机、浅槽式重介分选机、单段跳汰机等,以及复式干法选煤。

为了提高稀缺的炼焦粉煤资源的回收,应采用先进的浮选法和螺旋分选技术充分回收细粒精煤。

4.2 工艺流程

通过采用先进的选煤技术和大型、高效设备尽量简化工艺流程,减少设备数量和工艺环节,以便于操作和管理,节省建设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率。为适应市场变化对产品的需要,工艺流程应力求机动灵活。工艺系统要有利于实现煤泥厂回收、洗水闭路循环和煤矸综合利用。

以高效深度脱硫降灰为主要容的选煤工艺与设备、动力煤分选、大型选煤设备

提高可靠性与机电一体化,将成为重点开发研究的关键技术。

还有细粒煤泥的处理和脱水工艺与技术的优化,解决洗水闭路循环和煤泥的利用。

4.3 选煤技术理论

在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机理、选煤设备磨损机理、非线性科学,在选煤科学中的应用、浮选、微生物选、电化学选等面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开发一系列前瞻技术,为选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4 选煤厂建设规模

矿井选煤厂建设规模应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配套。选煤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与选煤厂的规模有密切关系,应选择适宜的地点,建设具有~定规模的集中型选煤厂。动力煤选煤厂处理能力应在60万t/a以上,炼焦煤选煤厂能力应在30万t/a以上,逐步淘汰小选煤厂。

采用金属结构的装配式选煤厂,可以减少厂房体积、降低厂房高度和生产能耗,提高建设速度。同时,应该采取防震、减震、防腐蚀和降低工业噪音的设施。4.5 选煤设备

提高国选煤设备的制造质量和技术性能,提高设备可靠性是建设优质高效现代化选煤厂的关键。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率可靠的选煤设备是实现选煤设备国产化的前提。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选煤厂,是提高选煤过程自动控制和装备水平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选煤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

4.6 现有选煤厂的技术改造

采用先进的选煤技术和设备改造现有选煤厂,充分发挥其能力,提高利用效率。通过技术进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效益,向优质、高效、

洁净生产向发展。

对现有的大量的小选煤厂进行整顿、治理、联合和技术改造,使它们成为有一定规模、技术比较先进、环节配套、产品质量稳定、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的选煤厂。

4.7 贯彻“清洁生产法”

以选煤为龙头,延伸产业链,搞好煤泥、煤矸的综合利用。在选煤厂充分发挥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发展煤泥、煤矸发电,生产建筑材料,实现清洁生产和矿区循环经济,搞好环境和生态保护。

选矿新技术概论

课程小结

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矿物B101

学号:0

学生:丁林

指导教师:常省

2013年10月26日

煤浮选剂配方工艺

1、一种废弃油改性作为浮选剂对煤浮选的方法 2、粉煤灰和浮选尾煤再浮选方法及工艺 3、一种煤泥浮选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及浮选煤泥的方法 4、针对低阶煤浮选的冷态油泡制造方法及浮选装置 5、一种煤泥浮选促进剂及制备浮选药剂的方法 6、一种选煤厂浮选系统及浮选方法 7、用于煤泥的浮选装置和浮选方法 8、一种从煤矸石中浮选提取精煤、硫铁和高岭土的方法 9、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煤泥浮选精煤灰份软测量方法 10、从原煤中回收有用煤的起泡剂组合物和泡沫浮选方法 11、煤浮选方法 12、一种用动植物油脂及废弃油制备煤浮选剂的方法 13、一种用于煤浮选的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14、一种褐煤反浮选药剂组合使用方法 15、一种精煤磁尾用作浮选喷水消泡方法 16、用于通过浮选生产低灰分含量精煤的混合起泡剂 17、一种浮选尾煤分级回收的工艺方法 18、一种浮选尾煤脱水的工艺方法 19、一种煤浮选剂 20、一种用氧化煤油浮选煤泥的方法 21、一种高硫细粒煤浮选脱硫降灰方法 22、一种从高钙型石煤中浮选预富集钒的方法 23、一种利用浮选精煤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方法 24、微小造粒煤的浮选回收方法 25、煤的泡沫浮选方法 26、粉煤浮选起泡剂及其制造方法 27、煤用浮选药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28、浮选精煤制浆用强力动态陈化机 29、一种煤的浮选剂 30、浮选尾煤的浓缩方法及浓缩装置 31、一种煤岩显微组分的电浮选分离方法 32、带有浸没式充气搅拌装置的煤用喷射式浮选机的放大方法 33、一种细粒煤的电解浮选方法 34、一种浮选精煤浓缩过滤脱水工艺 35、褐煤浮选方法 36、用铝电解废阴极浮选炭粉和沥清煤焦油生产炭电极的方法 37、一种中煤破碎解离重介旋流器主选煤泥水二次浮选工艺 38、带有扩散锥体的粉煤灰浮选分离设备 39、采用浮选与炭化由粉煤灰制备活性炭的系统 40、采用浮选和炭化由粉煤灰制备活性炭的工艺 41、内-外式粉煤灰多级浮选分离系统 42、内-内式粉煤灰多级浮选分离系统 43、采用浮选法由粉煤灰制高比表面活性炭的系统 44、带有物理分离装置的粉煤灰浮选分离设备

选煤基本知识

一、选煤的作用 原煤在生成过程中混入了各种矿物杂质,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又混入顶板和底板的岩石及其它杂质(木材、金属及水泥构件等等)。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原煤质量将越来越差,表现在混入原煤的矸石增加,原煤灰分提高,末煤产率增长,水分提高。为了降低原煤中的杂质同时把煤炭按质量、规格分成各种产品就要对煤炭进行机械加工以适应不同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为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创造条件。 选煤是利用煤炭与其它矿物质的不同物理、物理—化学性质在选煤厂内用机械方法除去原煤中杂质,把它分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产品,以适应不同用户的要求。 选煤的主要目的是; 1.除去原煤中的杂质、降低灰分,提高原煤质量,适应用户需要。例如钢铁厂需要低灰分炼焦精煤,以便生产高质的焦炭。冶金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精煤灰分每降低1%,焦炭灰分可降低1.33%,而焦炭灰分降低1%,炼铁焦比可降低2%,高炉利用系数可提高3%,同时还可提高生铁的质量。因此,钢铁厂需要低灰分的炼焦精煤。 除去原煤中的杂质,可以减少铁路的无效运输。现在原煤中含矸量一般为20-30%,有的还更高,原煤经过洗选,研石就地排弃,就可以减少无效的运输。 除去原煤中的杂质可以减少燃煤对大气的污染,保护环境。 2. 把煤炭分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产品,供应用户对路产品,以便合理利用煤炭,节约能源。原煤经过洗选,精煤供给炼焦厂.中煤供给电厂,矸石就地废弃或综合利用。煤炭经过筛分分级,块煤可供铁路蒸汽机车、化肥厂,末煤供给发电厂,以达到合理利用的目的。 煤炭用途: 弱粘结煤:末煤供电厂用;块煤供蒸汽机车用。也可作气化、液化和热解加工及玻璃、陶瓷、烧制水泥炉窑用煤。低灰分的弱粘结煤还可与强粘结性肥煤配合炼焦。 长焰煤:主要作动力和民用燃料。 二、选煤方法

我国选煤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选煤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9-01-03T10:21:19.4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李皓季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建设,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煤矿 235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建设,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015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65%,其中原煤产量达到了38亿吨左右。但是,由于我国的煤炭生产工艺不成熟,商品煤、中高硫煤所占的比例较大,使得煤炭成为了我国最大的空气污染源,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远远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因此,我国需要加强研究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来处理煤的选煤技术,有利于提高煤炭清洁高效的利用率。 关键词:选煤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本文首先从我国选煤工业的发展现状出发,了解了许多选煤厂不仅在设计、建设和管理水平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同时设备自动化、工艺灵活化发展迅速,大幅度提高了原煤入选的比例。其次,分析了我国煤泥浮选技术、跳汰选煤技术、高效重介质选煤技术等选煤技术的现状。最后,本文从在最大程度上合理化利用煤炭资源、优化选煤结构、提高煤泥质量、装备自动化程度变高、简化选煤工艺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我国选煤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选煤工业发展现状 (一)原煤入选比例大幅提高 由下表1可知,我国的原煤入选量从2005年的7亿吨增长到了2015年的24.7亿吨,并且原煤的入选比例在这十年提升了35%左右,不仅充分满足了国家要求的到2015年全国原煤入选率在65%以上的要求,同时对还推动了动力煤入选比例的增长速度。并且,我国对原煤进行分级加工的方式有通过不同的原煤筛分设备来完成的螺旋筛、琴弦筛等等,目前已经有超过90%的原煤在分级之后进行销售,在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同时,有利于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 表1 我国原煤入选量和入选比例 (二)选煤厂大型化、工艺灵活化发展迅速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在2010年拥有1800余座具有规模的选煤厂,而到了2015年已经上升到了2000座左右,新建了包括57座年入选原煤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设计入选能力在6.5亿吨的拥有大量齐全设备、先进选煤技术、规模超大型的选煤厂。虽然这与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选煤厂高达1000吨每小时的处理能力有着较大差距,但是凭借大型选煤厂运营费用低、生产效率高、建设成本低的特点,有利于我国对选煤厂进行综合化、高效化、规模化的改变,从而不断完善对原煤的分选系统,充分提高其分选效率,实现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 二、我国选煤技术现状 (一)跳汰选煤技术 由目前的情况可知,在全世界每年入选原煤的过程中,超过半数都是通过跳汰分选技术筛选出来的,而在我国,利用该技术挑选出来的精煤更是高达60%。因此,跳汰选煤技术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地位的煤炭分选技术,它凭借着发展时间长、各项环节都较为完善的优势,不仅能够利用简单的工艺流程来处理基数较大的原煤,在很大程度上为操作设备的工作人员减轻压力,同时还能够确保选煤的精确度,并且对于直径在0.5mm~150mm之间的粒度较小的原料煤都可以运用跳汰分选方法进行处理。 (二)煤泥浮选技术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直径分类为1米、2米、3米的长柱和短柱型微泡浮选柱,开始在选煤厂进行推广和应用,它能够对粒度极小的原煤进行分选,并且能够提高2%左右的精煤产率。经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微泡浮选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它不仅在柱体高度上有了明显的降低,在细粒煤的选择方面也愈加稳定。 (三)高效重介质选煤技术 高效重介质选煤技术可以分为大型高效重介选煤简化工艺、原煤不脱泥重介分选工艺等几种类型,对于前者,它将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作为主体,再以小直径煤泥重介旋流器、高效脱介筛等自动化程度较高、技术水平先进的检测控制设备作为辅助;而对于后者,它是以小直径重介质旋流器配合大直径重介质旋流器的方式从而实现对全粒级原煤的效率高、投资少的选煤过程。 三、我国选煤技术发展趋势 (一)优化选煤结构,提高煤泥质量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最大炼焦型选煤厂的处理能力已经达到3000万t/a,最大动力煤选煤厂的处理能力更是达到了4000万t/a,并且我国炼焦煤选煤厂已经实现全部入选,动力煤入选比例还在不断增加,但是与2020年我国原煤入选率超过80%的目标相距甚远。因此,我国的选煤技术要注重优化选煤结构,提高煤泥质量,重视起动力煤选煤领域存在的煤泥遇水之后水分增加、发热量减少的问题,采取弛张筛进行深度筛分的方式来有效降低进入系统分选的煤泥量,从而充分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并且,针对低阶煤热值低、水分含量高、易泥化的特点,需要结合其实际的情况研究合适的浮选提质技术,有利于低阶煤利用效率的提升。 (二)在最大程度上合理化利用煤炭资源、优化选煤结构 考虑到煤炭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并且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因此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合理化利用煤炭资源,通过分质分级的方式来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在缓解我国优质炼焦煤资源稀缺的情况,积极开展分选关键技术研究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煤炭伴生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装备自动化程度变高、简化选煤工艺 根据我国特大型选煤厂多运用块末煤分级入选的情况,需要完善与产品质量、工艺参数相匹配的自动测控系统,通过设备大型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来满足选煤厂管理层的控制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在选煤工艺上下功夫,针对千万吨级选煤厂的分选系统来研究细粒煤、块

浮选药剂的分类及用途分析

浮选药剂的分类及用途分析 在浮游选矿过程中,为有效地选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或分离各种不同的有用矿物,常需添加某些药剂,以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介质的性质,这些药剂统称浮选药剂。浮选药剂按其用途可分为五类:捕收剂、起泡剂、活化剂、抑制剂、调整剂 一、捕收剂,改变矿物表面疏水性,使浮游的矿粒黏附于气泡上的浮选药剂。 捕收剂的种类很多,按其离子性质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按其应用范围可分为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非极性矿物捕收剂和沉积金属的捕收剂。 常用的硫化矿捕收剂有黄药、黄药衍生物、黑药、白药、苯并噻唑硫醇、苯并咪唑硫醇、苯并嗯唑硫醇等。 氧化矿捕收剂主要有脂肪酸及其钠皂、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磷酸酯、砷酸酯、脂肪胺及其盐、松香胺、季铵盐、二胺及多胺类化合物、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油类捕收剂,如煤油、柴油等。 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有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表面化学反应。捕收剂的吸附与矿物浮选行为有密切关系。在一定的捕收剂浓度范围内,随着药剂浓度提高,吸附量增大,浮选回收率显著上升;浓度达到相当值后,回收率随浓度及吸附量提高的幅度变小;捕收剂浓度过高时,吸附量还可继续增大,但浮选回收率却不再升高,甚至反而下降。因此,在浮选过程中要正确掌握捕收剂的用量,以获得最佳效益。 二、起泡剂:浮选矿浆中气泡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浮选设备中各种类型的充气搅拌装置,以及向矿浆中添加适量的起泡剂(frothers)。 起泡剂一般均为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由非极性的亲油(疏水)基团和极性的亲水(疏油)基团构成,形成既有亲水性又有亲油型的所谓的“双亲结构”分子。亲油基可以是脂肪族烃基、脂环族烃基和芳香族烃基或带O、N等原子的脂肪族烃基、脂环族烃基和芳香族烃基;亲水基一般为羧酸基、烃基、磺酸基、硫酸基、膦酸基、氨基、腈基、硫醇基、卤基、醚基等。 起泡剂加到水中,亲水基插入水相而亲油基插入油相或竖立在空气中,形成在界面层或表面上的定向排列,从而使界面张力或表面张力降低。一般而言,含极少量起泡剂的水溶液即具有起泡性。 常见的起泡剂有羟基化合物类,醚及醚醇类,吡啶类和酮类。 起泡剂(W-101) 三、活化剂:活化作用大致可分为:1、自发活化作用;2、预先活化作用;3、复活作用;4、硫化作用。 1、自发活化作用: 处理有色多金属矿石时,在磨矿过程中矿物表面与一些可溶性盐离子自发进行的作用,例如闪锌矿与硫化铜矿物共生时,在矿石开采出来以后的氧化作用总有少量硫化铜矿物被氧化成为硫酸铜,在矿浆中Cu 2+离子与闪锌矿表面作用使之活化,给铜锌分离造成困难,需加入石灰或碳酸钠等调整剂沉淀,某些可能引起活化的“难免离子”。 2、预先活化作用: 是指为了要选出某种矿物预先加一种活化剂使之活化。当黄铁矿氧化较重时,在选黄铁矿前加硫酸溶去黄铁矿表面的氧化膜,使之露出新鲜表面,以利于浮选。 3、复活作用: 是指原先被抑制过的某种矿物,如用氰化物抑制过的闪锌矿,可加硫酸铜使之复活。 4、硫化作用: 是指金属氧化矿先用硫化钠进行处理,使之在氧化矿表面生成一层金属硫矿物薄膜,然后用黄药进行浮选。 四、抑制剂:浮游选矿时增加矿粒润湿性而使不易附着于气泡上的物质。可以是无机化合物如石灰、氰化物等,或有机化合物如淀粉、胶类等。 五、调整剂:浮选药剂之一。用以改变矿物的表面性质和矿浆的特点(如液相组成、起泡性能、泡沫

煤炭浮选剂浮选原理

煤炭浮选剂浮选原理 煤炭浮选剂浮选原理: 浮选选煤法是在综合考虑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特征的基础上对于煤炭颗粒进行分选的一种选煤方法。煤田的细粒煤分选主要采用捕捉剂浮选,目前常用捕捉剂为柴油或煤油,应用机理为捕捉剂在煤炭表面形成疏水膜层,使细粒煤易于随泡沫脱离煤块并予以收集。 煤炭颗粒自身表面都存在着疏水性,同时,在浮选药剂的力量驱使下,煤炭颗粒的疏水性也会得到提高。所谓疏水,通俗来讲,即和水分离而和油气等各种各样的物质接近。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工艺处理的基础上,煤炭颗粒的密度是比较大的,然而,也是可以和气泡接近的,因此,也是能够和浮选剂接近的,所以,煤炭颗粒能够浮在浮选机的矿液表面,并且会以泡沫的形式而被回收再利用。 在浮选选矿过程中,为了促进浮选速度、提高浮选效果,往往需要加入一些例如起泡剂、活化剂、捕收剂、抑制剂等类似的药物,不同浮选药剂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但是洛阳振北工贸在此提醒大家:浮选药剂要在正确的时间内添加,要添加合适的量才能起到作用,否则: 1,捕收剂过量的危害 ①破坏浮选机浮选过程的选择性。大量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当捕收剂用量超过一定范围时,精矿品位就会明显下降。即使回收率略有提高,也是得不偿失。 ②过量的捕收剂会给泡沫精矿进一步精选及混合精矿分离带来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现场往往采取多加调整剂的办法来补救。由于多加了调整剂,含有过量药剂的中矿又返回流程中,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浮选过程混乱,降低了浮选指标。另外,由于捕收剂过量,抑制剂用量也要增加,例如,黄药过量,抑制剂氰化物

用量也要增加,这不仅浪费了药剂,还使尾矿中有毒药剂含量增高,造成公害。 ③过量的捕收剂可使某些矿物的可浮性下降。例如,过量的脂肪酸类捕收剂会使氧化矿的可浮性下降。这是由于捕收剂在矿物表面形成了多层吸附的反向层,极性基反而朝外,使矿物表面亲水而造成的。 ④过量的捕收剂还会形成大量泡沫而使精矿和尾矿不易脱水,给浓缩和过滤带来困难。 2,抑制剂过量的危害 抑制剂过量时,欲浮的矿物也可能和被抑制的矿物同时受到抑制,导致回收率下降。这时,为了提高被浮矿物的上浮能力,必须加大捕收剂的用量。 3,活化剂过量的危害 这不仅会破坏浮选过程的选择性,而且还可能与捕收剂作用生成沉淀而消耗大量的捕收剂。例如,当活化闪锌矿时,如硫酸铜过量,过量的硫酸铜所产生的铜离子会在矿浆中与黄药生成黄原酸铜沉淀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消耗。 4,起泡剂过量的危害 会造成大量黏而细的气泡,易使脉石矿物黏附在气泡上而影响精矿品位。如果原矿中含泥较多,则会形成大量黏性泡沫,容易引起“跑槽”事故,大量精矿就会溢出泡沫槽,造成生产操作混乱。

我国选煤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徐祖贺

我国选煤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徐祖贺 发表时间:2019-07-18T09:18:58.650Z 来源:《科技尚品》2019年第2期作者:徐祖贺[导读]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煤矿企业为我国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我国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煤炭的清洁利用变得极为重要,所以对于选煤技术的应用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推动我国先进选煤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对其发展以及趋势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卧龙湖煤矿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对于能源方面有着更为显著的需求。其中,作为重要的能源类型,煤炭资源的弊端主要在于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为了加大煤炭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更大程度的污染,需要利用先进的选煤技术来对这一弊端加以解决。与此同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选煤技术尽管与其存在差距,但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选煤技术已经较之前有着极大的进步,对于我国选煤技术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中国煤炭资源使用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一直在稳步发展,煤炭的使用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煤炭能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2015年以来我国全国原煤产量已达37.5亿t,煤炭消费占所有能源消费总量的64.0%。由此可见,煤炭资源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来源。据有关数据预测,到2020年和2030年间煤炭资源使用比例将仍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保持在50~60%的高比率。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上煤炭废气,废物处理技术不完善,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2014年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1974.4万t、2078.0万t,烟粉尘排放量为1700万t,均远超出我国环境承载能力。煤炭燃烧所产生的废气,烟尘,悬浮物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空气污染源。提高煤炭的使用率,减轻煤炭燃烧产生的废气废物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2我国选煤技术现状 2.1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方法 20世纪60年代,我国选煤企业开始引入重介质选煤技术,相较于其他选煤方法,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适应性强、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分选下限低等优势。目前,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选煤厂。 该方法主要利用离心力对原煤进行分选,分选过程复杂。简而言之就是,给重介质旋流器设置合格介质给料压力、循环介质量等参数,以此实现煤的分眩这种方法适用于分选难度较大的煤。影响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作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原煤密度大孝旋流器循环介质的量的大孝旋流器中所加入的悬浮液的稳定性、旋流器直径大小等。局限性为:存在螺旋流问题;重介质旋流和整个工艺流程较为复杂,系统容易发生故障,操作人员维护检修工作量大;成本较高。 2.2浮选选煤技术 浮选选煤技术是通过利用大型浮选机对煤炭进行分选的一种技术。20世纪70年代随着井下机械化开采程度加大,作业过程中出现的粉煤量也呈增加趋势,致使空气中煤粉的可浮性增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原煤的使用率,浮选工艺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常规的浮选技术通常包含两个工艺即一次粗选,二次精眩同时浮选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被广泛的应用于选煤企业。今天我国的浮选选煤技术已经摈弃一些传统落后的浮选技术与设备,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如我国已经研制出的性价比更高的浮选机。它是通过其特有的浮选柱来处理细粒煤的一种分选设备。这种浮选机不仅能够高效的完成选煤工作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体积孝制作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等特点。 2.3复合式干法选煤 复合式干法选煤是以空气和煤粉为介质,以空气流和机械振动作动力,使物料在床面上松散,并按密度分选的选煤方法。它具有分选不用水、工艺简单、设备少、生产成本低、能耗少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煤炭排矸和干旱缺水地区选煤。 2.4跳汰选煤方法 跳汰选煤实质上是利用水流上、下扰动和重力作用,使得密度小的精煤浮到上层,随水流走;密度大的矸石等杂质则沉到下层,由对应的系统进行排矸,进而完成选煤过程。该方法运行成本低,分选工艺简单,设备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分选效果良好,尤其是跳汰选煤分选粒度范围宽,能实现150~0.5mm粒级原煤的分眩目前,我国使用的跳汰选煤技术在应用中得到不断优化和创新,日趋完善。因此,跳汰选煤法在我国各大选煤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尤其是在动力煤的分选中。 原煤性质会严重影响跳汰选煤的分选效率和精度,在分选极难选煤时,该方法的分选效率比重介质旋流器低,尤其是在原煤中细粒含量较多的情况下,跳汰分选会损失大量精煤。实际应用表明,当分选密度过低时,跳汰机的分选效果将无法保证;此外,跳汰选煤的洗水系统负荷量比重介质选煤大。 2.5浅槽重介分选机选煤方法 浅槽重介分选机原理为:在给料端下部和分选机底部分别引入水平介质流和上升介质流,原煤在悬浮液中根据密度大小分层,大于悬浮液密度的杂质沉到浅槽下部,由刮板输送机排出;在水平介质流的作用下,小于悬浮液密度的物料则通过前端的排料口排出,作为精煤产品,从而完成原煤分眩相较其他重介分选机,浅槽重介分选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该机采用刮板输送机从分选槽底部运输重产物,减少了运输设施对悬浮液的扰动,稳定了悬浮液的密度,保证了分选效率;原煤在分选槽内停留时间短,减少了泥化现象,有利于较易泥化的夹矸煤的分选;分选粒度范围宽,并且可通过加长槽体提高处理能力,因此处理能力大。不足之处是,低密度物的运输完全依靠水平介质流的冲击力,对循环介质量要求较大,功耗相对较高。 3我国选煤技术的发展及趋势分析 3.1选煤设备自动化、大型化 随着我国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增大,使得煤炭的开采规模逐步扩大,从而使得对于煤炭开采方面的资金投入呈现持续增加的状态,所以对选煤设备的改造方面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现阶段对于煤炭资源的要求,提升选煤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大型化水平就显得极为重要。为此,作为煤炭企业来讲,其应不断增加对设备改造资金的投入,使其朝着大型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有助于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选煤厂知识题

一、填空题 1、选煤厂厂房内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5米,次要通道不得小于0.7米。 2、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种。 3、重介质选煤的基本原理是阿基米德原理。 4、在清扫滚筒上粘煤时,必须(先停机),(后清理)。(严禁)边运行边清理。 5、检修输送机时,工作人员严禁站在(机头)、(机尾)、(传动部位)及输送带等运转部位上方。 6、带式输送机要确保各种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动作灵活)。 7、清扫工作现场时,严禁用水冲洗电气设备、电缆、照明、信号线路以及设备传动部件。 8、检查设备必须严格执行停电挂牌制度并设专人监护。 9、选煤厂浓缩池溢流水用作循环水. 10、浓缩池是用来浓缩煤泥水,达到澄清循环水和回收细煤泥目的的设备。 11、带式输送机的机头、机尾必须设置安全防护罩或栏杆。 12、为了减少或脱除煤泥(<0.5mm)的筛分叫脱泥筛分。脱泥筛分一般须用强力喷水冲洗,以提高脱泥效率。 13、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14、三不伤害: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15、工作场地四无是工作场地要做到无积煤、无积水、无积尘、无杂

物; 16、五不漏是指工作现场做到不漏煤、不漏水、不漏电、不漏油、不漏气; 17、四会是要求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人员做到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18、三无是要求所有带电装置必须做到的“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19、四有指的是所有带电设备必须做到的有过流短路保护、有螺丝和弹簧垫、有接地装置、有密封圈和挡板 20、高空作业是指凡作业地点离地面(楼板)2m以上即为高空作业; 21、原煤仓和产品仓瓦斯浓度超过1%时停止作业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二、选择题 1、重介选煤过程中所用的介质是(C)。 A 空气 B 水 C 重液或悬浮液 2、分选效率最高的是(B)。 A 跳汰选煤 B 重介质选煤 C 浮游选煤 3、为提高煤泥沉降速度,通常在煤泥水中所加的药剂是(A)。 A 絮凝剂 B 捕收剂 C 抑制剂 4、煤的工业分析不包括以下哪项测定(A) A 发热量 B 水分 C 灰分 5、脱水作业脱除的主要是(B)

试论大型选煤厂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论大型选煤厂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4-07-29T09:46:06.327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5期供稿作者:冯泽民 [导读] 山西吕梁煤炭资源丰富,保守资源量大,根据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吕梁的煤炭资源位居山西第一。 冯泽民(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选煤厂山西吕梁033306)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大型选煤厂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对选煤技术——跳汰、重介、浮选等技术特点及设备进行了评述,并对常规炼焦和动力选煤工艺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分析了选煤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选煤技术工艺发展趋势 山西吕梁煤炭资源丰富,保守资源量大,根据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吕梁的煤炭资源位居山西第一。虽然近年来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由1996年的74.6%下降到2010年的62%,但是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年将保持在50%的水平,也就是说在未来几十年,煤炭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随着近年来煤炭洁净利用的加速发展,山西的选煤技术及选煤厂的设计和建设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一、山西吕梁主要选煤现状 山西吕梁市对煤炭洗选非常重视,现在原煤平均入选比例达50%左右,甚至超过了80%,正在向95%以上发展。随着煤炭加工利用的重视以及煤炭入洗率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选煤技术的发展。 二、主要选煤技术 1.跳汰选煤 跳汰选煤是主要的煤炭分选工艺,它的优点在于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操作维修方便、处理能力大且有足够的分选精确度;另外,跳汰选煤入料粒度范围宽,能处理15mm~150mm粒级原料煤。跳汰选煤的适应性较强,主要应用于洗选中等难选到易选的煤种。是否采用跳汰方法选煤关键看原煤的可选性,原则上中等可选、易选和极易选的原煤都应采用跳汰选煤方法。难选煤是用跳汰选还是用重介选,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对极难选煤,应采用重介选煤方法,以求得高质量和高效益。 选煤常用的跳汰机有定筛式跳汰机和动筛跳汰机,其工作原理与结构各不相同。动筛跳汰作为选煤厂的预排矸和取代人工手选的作用获得了选煤界的广泛认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推广。跳汰技术的发展是朝着设备大型化、降低制造和运行成本、更加精确地实现分选、提高单机及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等方向进行。 2.重介选煤 重介选煤是一种高效率的重力选煤方法,具有可高效率地分选难选煤和极难选煤、分选密度调节范围宽、适应性强、分选粒度范围宽、处理能力大、实现自动控制等特点。 重介质选煤用的设备主要有重介质分选机和重介质旋流器,上世纪我国使用的块煤重介质分选机多为斜轮、立轮分选机。90年代初,我国首次从美国引进了重介质刮板分选机,由于该设备具有易操作、易维护、低投资和高效率等特点,在我国很快得到了认可。目前,我国新建选煤厂块煤分选工艺多采用重介浅槽和动筛跳汰机。和动筛跳汰机相比,重介浅槽分选机在价格和分选精度上有优势,且具有分选精度高、块煤破碎率低、矸石带煤量少的优势。 重介质旋流器方面,国外由于原煤煤质好,只需排矸即可得到合格的低灰精煤产品,因此,有压给料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国外研究开发的重点。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在前苏联研制成功,但在中国得到了发展。中国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研制和应用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大直径无压给料三产品旋流器。 3.浮选选煤 浮选工艺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分选矿物颗粒的作业过程,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选煤方法。在各类浮选设备中,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占主导地位,占据浮选设备市场份额的75%,其次为浮选柱占15%,其他类型浮选机占10%。 在金属矿浮选领域,浮选机最大容积达到了200m3,目前已发展到300m3,主要厂家有芬兰的Outkump、美国的Wemco浮选机等。在选煤领域,国外炼焦煤选煤厂分选不大于0.5mm煤泥的主要方法是浮选,主导机型为机械搅拌式,单槽容积最大达100m3。由于国外入浮煤泥的可浮性好,因此多采用浅槽型,单位处理能力大,功耗低。目前国内用于选煤的浮选机最大容积只有45m3,最常用的是24m3。 三、选煤厂常规选煤工艺 1.常规炼焦选煤厂选煤工艺 炼焦煤选煤厂的主要加工方法,目前仍以跳汰选、重介选为主。分选工艺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级入选,即原煤经分级和脱泥,≥13mm粒级块煤重介质分选机分选,13~0.5mm粒级末煤重介质旋流器分选,≤0.5mm粒级煤泥浮选机分选。另一种是原煤经破碎 到-50mm以下,并脱除0.5mm级细粒级煤泥,50~0.5mm粒级重介质旋流器分选,≤0.5mm粒级煤泥浮选机分选。前者多用于大型选煤厂,后者多用于中小型选煤厂。 2.常规动力选煤厂选煤工艺 动力煤入洗流程一般都是分级入洗,≥13mm的块煤用重介浅槽分选机分选,13~3mm的末煤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3~0.5mm粗煤泥用TBS或螺旋分选机分选,-0.25mm细煤泥直接用压滤机回收。还有一种流程是将≥25mm的块煤进行动筛排矸,25~3mm的末煤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粗煤泥与细煤泥选别方法与前面相同。根据用户要求,有的洗煤厂-13mm的末煤不洗就直接作为末原煤。 四、选煤厂选煤技术发展的趋势 1.原煤入洗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 我国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促进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目前,原煤入选比例约50%,在主要产煤国家中是较低的,并且动力煤的入选比例只有30%左右。“十二五”规划要求原煤入选比例提高到60%,到2020年提高到70%,因此煤炭洗选加工量将继续增加,今后的重点是提高动力煤入选比例。 2.重选比例逐渐增大 选煤方法的大致走向是:重介选将占主要地位,跳汰选仍是易选煤的首选,浮选粒度上限将会降低至0.2mm左右,其余的选煤技术可以在特定的时候使用。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提高让现代选煤操作更加简单易操作,同时还能减少煤炭的消耗,节省资源。重介选煤方法已经

什么是浮选药剂

人从众直线振动筛为您提供: 什么是浮选药剂,在浮游选矿过程中,用来改变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或创造条件调节矿物可浮性的药剂.称浮选药剂。倒如,某铅、锌、萤石矿选厂所处理的矿石中,含方铅矿、闪锌矿、萤石等有用矿物,脉石主要是石英:将矿石破碎并磨至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后,调成矿浆,采用优先浮铅抑锌的方法浮选,浮铅时先用碳酸钠调整矿浆口H值为7~7.5后,用硫酸锌和氰化物抑制闪锌矿,用黑药和黄药捕收方铅矿,加松醇油使鼓入空气时产生的气泡稳定,首先将方铅矿浮出。浮方铅矿以后的尾矿.用碳酸钠将矿浆pH值调至8左右,加入硫酸铜活化闪锌矿,再加黄药并加橙醇油浮选闪锌矿。浮闪锌矿后曲尾矿,用碳酸钠调PH值为8-9,加水玻璃抑制石英,用油酸捕收萤石,浮出萤石,脉石从尾矿排掉。在这个例子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有用矿物和脉石分离,有用矿物各个分离:解决的方法是优先浮选法浮选过程中用到的黄药、黑药、油酸、杜醇油、硫酸锌、氰化钠、水琏璃、碳酸钠、硫酸铜等化台物都是浮选药剂。为什么这些药剂能将有用矿物与与脉石及有用矿物之间彼此浮选分离呢,因为,这些药剂能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调节矿物的可浮性,创造条件使目的矿物易浮而另一些矿物不易浮,从而达到分选的目的。 矿物的可浮性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内因.即决定于矿物的组成和结构.有些矿物由于本身的组成和结构的亲水性大,天然可浮性小如石英、云母等.有些矿物亲水生小,天然可浮性大,如石墨、辉钼矿、自然琉等。仅利用矿物天然可浮性的差别是难于达到分进目的的另一个因素是外因,是人为的创造条件.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调整其可浮性,从而达到分选的目的。使用浮选药剂的目的是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调节矿物的可浮性:浮逛药剂时矿物分选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上述实例看,没有黄药、黑药的捕收作用,方铅矿和闪锌矿就不能很好浮游,没有油酸的捕收作用.萤石也不能浮游没有水玻璃对石英的抑制作用,被污染了的石英就会在油酸的捕收作用下与萤石一道浮解,进不到分选目的,没有硫酸铜对闪锌矿的活化作用.被硫酸锌和氰化钠抑制过的闪锌矿就不能浮出,而松醇油则是使矿浆产生较稳定的泡沫,这种泡沫能将浮游的矿物带出矿浆表面,使有用矿物与脉石分离。 https://www.360docs.net/doc/9d6209204.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9d6209204.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9d6209204.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9d6209204.html,

新型浮选药剂论文

新型浮选药剂论文

一:浮选原理及新型浮选药剂 浮选是利用矿物亲水性的差异而实现矿物分离的方法。易被水湿润的表面称为亲水表面,难被水润湿的表面称为疏水表面。煤各部分的显微组分是不同的,煤粒表面的大部分为非极性区域,部分为极性区域。有机组分的表面主要是非极性区域,矿物杂质等的表面主要是极性区域。 煤粒在水中,其表面的质点和水分子互相极化,从而产生程度不同的水化作用。极性区域的水化作用较强,能生成较厚且较稳定的水化层,从而表现出亲水性。非极性区域的水化作用弱,甚至没有水化作用,表现出疏水性。 浮选时,在搅拌和起泡剂的作用下产生气泡,气泡和煤中的疏水表面相接触时,因水化层较薄容易破裂,结果使气泡和煤中的有机组分黏在一起而上浮。而当气泡和由煤中的矿物杂质构成的亲水表面相接触时,要克服较厚的水化层的阻挡是困难的,故难以使其上浮。 当煤粒表面吸附液相中的离子或分子后,其水化作用的大小程度会变化,故可通过向水中加入药剂的方法来扩大被分离组分间亲水性的差别,并产生大量合适的气泡,促进有机组分的上浮。按其作用可把这些药剂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属于起泡剂,它们能在气-液界面上促进气体向水中的扩散,从而生成大量均匀、稳定性好的气泡。另一类属于捕收剂,其主要作用是在固-液相界面上增加有机组分的疏水性,从而使煤粒和气泡结合的更牢固。 捕收剂 浮选是细粒煤泥精选的最为有效的方法,煤泥浮选过程中通常要加入捕收剂来提高煤颗粒表面的疏水性,捕收剂多为煤油、轻煤油,约占80~90%。而这类浮选药剂普遍存在药耗量过大的问题,而且,对于细粒煤含量较多和低变质程度的焦煤,由于其可浮性和选择性更差,因而浮选药剂耗量更大。煤泥浮选中烃类油用量一般在吨干煤泥1~2kg,随着油价上涨,浮选药剂费用将大幅度上升,从而导致浮选成本上升,最终影响到选煤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研制新型高效的浮选药剂,以求降低成本,提高精煤产率。以下是新型捕收剂的种类。 第一类:ZNX-0711捕收剂 ZNX-0711捕收剂是一种新型煤泥浮选捕收剂具有捕收性能好、浮选速度快、分选效率高的特点。采用这种捕收剂在实验室进行了煤泥浮选的对比试验,并在选煤厂进行了工业应用。实验结果表明:ZNX-0711用于煤泥浮选,其性能明显好于煤油和柴油。 理论分析: 煤泥浮选涉及到气、液、固三相,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具有不同的可浮性,浮选药剂的作用正是通过调节气、液、固三相的界面性质,增加了煤与矿物之间是的表面性质的差异,从而实现了煤与矿物颗粒的有效分离。 煤泥浮选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提高煤颗粒的疏水性,增大煤颗粒与杂质的表面疏水性差异。烃类油(柴油、煤油等)是一种疏水性物质,它与水互不相溶,在矿浆中不能形成细小的分散相,只能以液滴的形式存在,导致烃类油与煤粒发生接触碰撞时附着的概率较小,而

井下选煤技术的研究分析

井下选煤技术的研究分析 本文着重研究了井下选煤技术的提出背景和井下选煤技术的类别,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我国当前使用较多的井下机械动筛排矸设备和井下重介浅槽排矸机。 标签:井下;选煤技术;排矸机;绿色开采 1概述 据统计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并使用煤最早的国家[1]。自发现煤这一丰富的矿产资源起,煤一直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被称为工业的粮食,可见其在工业生产中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石油正在慢慢的取代煤在工业中的地位。但是,我国石油的储量相对于西亚伊拉克等国家而言较少,仍然不能取代现在我国煤炭占据主要能源的位置。此外,我国在多年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其开采技术和煤炭的利用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其中,我国煤炭气化的技术也不断的普及,这样丰富了我国煤炭的利用方式。因此,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煤炭依然会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 2选煤的背景研究 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如何提高煤炭的利用率,提高其开采效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鉴于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煤炭存储的情况而言,我国对煤炭的开采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个方式。据统计表明,我国超过92%的煤炭资源均为地下开采,只有一小部分煤炭存储于内蒙古东部地区[2]。但是,不论是井下开采还是露天开始,均需要将原煤运送至地面后,将煤炭中的煤矸石分离出来,进而提高煤的质量。 煤矸石作为煤炭形成过程中所伴随的一种岩石,是不可避免的。由于,煤矸石的特征,其一直被称为工业垃圾,被认为工业中的公害。据统计表明,煤矸石是当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其排放量占据了每年煤炭的开采量。 总之,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煤矸石会不断的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其危害性会不断的扩大。因此,如何能够将煤矸石与原煤分离开来是十分重要的。 3井下选煤的提出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当前我国绿色发展的口号。经过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这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与发展是并行的,而非只在乎发展,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煤炭开采也不例外,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煤炭的绿色开采已经成为煤炭开采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浮选药剂用法及用量

1.磷矿的浮选 磷石可分为两类;磷灰(石)岩和磷块岩。 磷灰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磷酸钙,其中还含有氟(F)、氯(C1)等元素。至于铁、铝、锰、镁的磷酸盐矿物仅占磷矿物的5%。 磷灰(石)岩是指磷以晶质磷灰石形式出现在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的磷灰石。磷灰石晶体多种多样,可从巨大晶体到普通显微镜也观察不到的微晶。这类矿石一般品位较低,但可选性较好。 磷块岩是指以含肢磷矿为主的磷矿石,主要是沉积成因或风化淋滤成因的磷灰石。胶磷矿是指在高倍显微镜下也分辨不出晶体的那些磷酸盐矿物的统称。以前人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具有许多胶体结构,认为它是非晶质物质,但实际证明它是结晶质的,只是结晶体非常细小,一般不易观察,其可选性次于磷灰(石)岩。 B磷矿石的浮选方法 磷矿石浮选的主要问题是含磷矿物与含钙的碳酸盐(如方解石、白云石等)的分离。因为用一些常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时,它们的可浮性都相近似,其分离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使用水玻璃和淀粉等抑制剂,对碳酸盐等脉石矿物进行抑制,再用脂肪酸作捕收剂浮出磷矿物。 (2)首先加入偏磷酸钠抑制磷矿物,然后用脂肪酸先浮出碳酸盐等脉石矿物,再浮磷矿物。 (3)用选择性的烃基硫酸酯作捕收剂,先浮出碳酸盐的矿物,尔后再用油酸浮选磷矿物。 C磷矿石浮选实例 某矿原矿物质组成:主要矿物为胶磷矿,次要矿物为结晶磷灰石和纤维状胶磷矿。而主要脉石矿物为碳酸盐、石英、玉髓,其次是长石、白云母、绢云母、黄铁矿及氧化铁等物质。矿石结构为鲕状、假鲕粒状、胶状、网格状及砂状等。矿石构造为块状、条带状、扁豆状等。处理流程如图5-27所示。 以擦洗分级脱泥-浮选联合流程处理该矿,所获技术经济指标为:精矿含P20532.4%;回收率为86.70%。 某磷矿处理的钙质沉积磷块岩矿石,属含碘微碳氟磷灰石,矿石中磷矿物含磷约占70%,呈非晶质和隐晶质产出,脉石矿物以白云石为主,约占21%,硅质脉石小于5%。矿石中碳酸盐矿物与磷矿物胶结。由于碳酸盐脉石的嵌布粒度较磷矿物粗,易于粉碎,且原矿含P205比较高,故在较粗磨的条件下,用反浮选使白云石成为泡沫产品除去。 在反浮选过程中,用硫酸作磷矿物的抑制剂,脂肪酸作捕收剂,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白云石浮选。经过日处理1.5t的连续扩大试验获得的浮选产品的指标为:精矿中含P2O5为35.3%;回收率为94.18%。在用反浮选的同时,对该矿进行了焙烧-消化流程(图5-28)的试验研究,所得精矿质量较好,同时也考虑到碘的综合回收。条件是将粒度为12~0mm的原矿在1000℃的温度下焙烧半小时,然后加水消化,分级。大于0.074mm粒级的为磷精矿,碘在焙烧炉气中回收,利用CO2对小于0.074mm粒级的石灰乳进行碳酸化,过滤得到碳酸盐尾矿,滤液返回消化作业使用。经过焙烧-消化流程可得到精矿含P2O537.54%;磷回收率96.89%。碘的回收率可达65%左右。 浮选钙质与硅质沉积磷矿石通常认为是不容易的。但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磷酸酯类混合物作为捕收剂可以得以良好的浮选选择性。第一种方法包括应用所列

我国选煤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选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原创作者:木清华 中国煤炭洗选和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已经和国际同步,选煤厂应用的工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原煤入选率仍然偏低,发展不平衡,平均规模小,自动化水平和设备可靠性低,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1、重介质选煤技术 近年来,重介质选煤技术由于具有工艺简化、运行成本低、分选效率高、技术可靠、处理能力大等优势,分选比重日益加大,已达到54%。重介质旋流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大直径;②无压给料,以减少次生煤泥量;③三产品,简化分选工艺;④长寿命,降低维护费用。中国的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最大直径为1500mm,处理能力为600~750t/h,分有压给料和无压给料两种,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二产品重介旋流器直径在660~1 000mm之间。中国的大直径无压给料三产品旋流器在全世界独领风骚。有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最大直径为l400/1000mm,设计处理能力430t/h,而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最大直径为1500/1100mm,设计处理能力550~600t/h。 中国在旋流器方面的重要创新和突破有:(1)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CFD)对重介质旋流器进行了深入研究,开

发成功了大型多供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2)研究开发成功以一套介质净化回收系统实现原煤分级分选,构建了重介质旋流器分选难选煤精煤最大产率化工艺系统;实现了全部粗煤泥经小直径重介质旋流器分选;降低了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入料压力、功耗和磨损;原煤按粗细粒级不同可选性采用不同分选密度分选,提高了精煤产率。 2、跳汰机 跳汰分选工艺较简单,基建投资较低,技术传统,容易操作,熟悉该技术的人员较多;但是该工艺分选的产品下限高,次生煤泥含量大,浮选量多,分选精度差,自动化程度低。 (1)定筛式跳汰机 定筛式跳汰机的应用已走过了发展一完善一成熟阶段。目前,该设备为有电磁风阀、全自动排料系统、超声波床层检测、智能电控系统的筛下空气室跳汰机。其追求的目标是设备大型化、智能化,提高单机处理能力、分选效率、控制装置的灵敏准确性、检测装置的精确性和整机可靠性。 (2)动筛跳汰机 动筛跳汰机是以煤排矸和动力煤分选为目的而研制的。动筛跳汰选煤工艺系统简单、节水,循环水用量仅为一般湿法选煤方法的1/10。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节能减排方面,动

浮选药剂论文

选矿药剂作业 学院:矿业工程学院 姓名: 学号: 班级:矿加09—3班 时间:2012年12月05日

选矿药剂的原理及其部分领域的应用 摘要对一铜铅锌硫多金属硫化矿铜铅混合浮选后, 用重铬酸钾与水玻 璃的混合液作为铅矿物的抑制剂进行铜铅分离, 对锌硫采用部分混合浮选再分 离流程获得较好的选别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有效分选一直是多金属硫化矿浮选 的难题之一,一直以来不少选矿学者致力于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药剂与矿物表面吸附作用的研究,如何适应矿石性质的变化以及越来越强的环境意识,已成为当 代浮选科技的重大问题之一。 关键词铜铅锌硫多金属硫化矿铜铅混合浮选铅矿物抑制剂稀土应用 矿石性质 本试验矿样为一铜铅锌硫多金属硫化矿, 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铁矿、毒砂、黄铜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等。并赋存有一定量的铋、镉、银等稀散元素和贵金属。主要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绢云母、铁白云石和炭质等。方铅矿一般粒度为0. 36~0. 0097mm,多数呈不规则脉状他形粒状嵌布于闪锌矿间。有些也交代充填于黄铁矿颗粒间。 闪锌矿一般粒度为0. 36~0. 039mm, 大部分为含铁高的黑色闪锌矿, 他形, 粗粒。闪锌矿包含有方铅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闪锌矿同周围脉石矿物或所包含矿物之间的关系多为不规则港湾状, 部分呈微波状。黄铜矿为伴生元素铜的主要赋存矿物,多数呈粗粒度嵌布于闪锌矿裂隙之中, 其接触关系较为平直, 解离性能较好。少部分黄铜矿呈尘点状、马尾丝状嵌布于闪锌矿内, 或在闪锌矿内的磁黄铁矿边部呈镶边状, 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比较复杂, 多为岛屿状、海湾状。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铁矿为回收硫的主要矿物, 其中以黄铁矿为主, 磁黄铁矿次之。磁黄铁矿与闪锌矿关系密切, 常包含其中; 黄铁矿除与闪锌矿、方铅矿关系密切外, 也常独自呈不规则团块嵌布于脉石中; 白铁矿总是和黄铁矿交生, 很少单独嵌布于其它矿物之中, 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微波状、港湾状。 各矿物含量见表1。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