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选煤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选煤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选煤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选煤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9-01-03T10:21:19.4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李皓季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建设,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煤矿 235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建设,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015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65%,其中原煤产量达到了38亿吨左右。但是,由于我国的煤炭生产工艺不成熟,商品煤、中高硫煤所占的比例较大,使得煤炭成为了我国最大的空气污染源,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远远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因此,我国需要加强研究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来处理煤的选煤技术,有利于提高煤炭清洁高效的利用率。

关键词:选煤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本文首先从我国选煤工业的发展现状出发,了解了许多选煤厂不仅在设计、建设和管理水平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同时设备自动化、工艺灵活化发展迅速,大幅度提高了原煤入选的比例。其次,分析了我国煤泥浮选技术、跳汰选煤技术、高效重介质选煤技术等选煤技术的现状。最后,本文从在最大程度上合理化利用煤炭资源、优化选煤结构、提高煤泥质量、装备自动化程度变高、简化选煤工艺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我国选煤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选煤工业发展现状

(一)原煤入选比例大幅提高

由下表1可知,我国的原煤入选量从2005年的7亿吨增长到了2015年的24.7亿吨,并且原煤的入选比例在这十年提升了35%左右,不仅充分满足了国家要求的到2015年全国原煤入选率在65%以上的要求,同时对还推动了动力煤入选比例的增长速度。并且,我国对原煤进行分级加工的方式有通过不同的原煤筛分设备来完成的螺旋筛、琴弦筛等等,目前已经有超过90%的原煤在分级之后进行销售,在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同时,有利于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

表1 我国原煤入选量和入选比例

(二)选煤厂大型化、工艺灵活化发展迅速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在2010年拥有1800余座具有规模的选煤厂,而到了2015年已经上升到了2000座左右,新建了包括57座年入选原煤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设计入选能力在6.5亿吨的拥有大量齐全设备、先进选煤技术、规模超大型的选煤厂。虽然这与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选煤厂高达1000吨每小时的处理能力有着较大差距,但是凭借大型选煤厂运营费用低、生产效率高、建设成本低的特点,有利于我国对选煤厂进行综合化、高效化、规模化的改变,从而不断完善对原煤的分选系统,充分提高其分选效率,实现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

二、我国选煤技术现状

(一)跳汰选煤技术

由目前的情况可知,在全世界每年入选原煤的过程中,超过半数都是通过跳汰分选技术筛选出来的,而在我国,利用该技术挑选出来的精煤更是高达60%。因此,跳汰选煤技术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地位的煤炭分选技术,它凭借着发展时间长、各项环节都较为完善的优势,不仅能够利用简单的工艺流程来处理基数较大的原煤,在很大程度上为操作设备的工作人员减轻压力,同时还能够确保选煤的精确度,并且对于直径在0.5mm~150mm之间的粒度较小的原料煤都可以运用跳汰分选方法进行处理。

(二)煤泥浮选技术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直径分类为1米、2米、3米的长柱和短柱型微泡浮选柱,开始在选煤厂进行推广和应用,它能够对粒度极小的原煤进行分选,并且能够提高2%左右的精煤产率。经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微泡浮选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它不仅在柱体高度上有了明显的降低,在细粒煤的选择方面也愈加稳定。

(三)高效重介质选煤技术

高效重介质选煤技术可以分为大型高效重介选煤简化工艺、原煤不脱泥重介分选工艺等几种类型,对于前者,它将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作为主体,再以小直径煤泥重介旋流器、高效脱介筛等自动化程度较高、技术水平先进的检测控制设备作为辅助;而对于后者,它是以小直径重介质旋流器配合大直径重介质旋流器的方式从而实现对全粒级原煤的效率高、投资少的选煤过程。

三、我国选煤技术发展趋势

(一)优化选煤结构,提高煤泥质量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最大炼焦型选煤厂的处理能力已经达到3000万t/a,最大动力煤选煤厂的处理能力更是达到了4000万t/a,并且我国炼焦煤选煤厂已经实现全部入选,动力煤入选比例还在不断增加,但是与2020年我国原煤入选率超过80%的目标相距甚远。因此,我国的选煤技术要注重优化选煤结构,提高煤泥质量,重视起动力煤选煤领域存在的煤泥遇水之后水分增加、发热量减少的问题,采取弛张筛进行深度筛分的方式来有效降低进入系统分选的煤泥量,从而充分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并且,针对低阶煤热值低、水分含量高、易泥化的特点,需要结合其实际的情况研究合适的浮选提质技术,有利于低阶煤利用效率的提升。

(二)在最大程度上合理化利用煤炭资源、优化选煤结构

考虑到煤炭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并且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因此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合理化利用煤炭资源,通过分质分级的方式来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在缓解我国优质炼焦煤资源稀缺的情况,积极开展分选关键技术研究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煤炭伴生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装备自动化程度变高、简化选煤工艺

根据我国特大型选煤厂多运用块末煤分级入选的情况,需要完善与产品质量、工艺参数相匹配的自动测控系统,通过设备大型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来满足选煤厂管理层的控制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在选煤工艺上下功夫,针对千万吨级选煤厂的分选系统来研究细粒煤、块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院 【摘要】在我国,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主流的无线网络业务。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方便性和全面性,大量行业和企业有了快速发展。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继续影响这些行业和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全球性战略竞争与布局围绕移动互联网全面展开。其中,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格局尚在形成之中,其发展趋势将对未来的互联网产业、移动通信产业乃至电信业和整个信息产业的影响巨大化。本文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入思考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移动换联网、现状、发展趋势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极为迅速的程度,在此基础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先锋。由于移动互联网比基于PC端的“传统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更受人们的青睐,同样也引起了市场和企业的注意。大量行业龙头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扩张,而一些原本发展乏力的行业焕发了生机。 一、移动互联网 广义上说,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利用移动协议和设备将手持终端接人互联网的联结方式。从技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基于IP宽带技术并能够提供数据和多媒体开

放式业务的电信网络。从终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由网络、终端和应用共同构成,即用户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利用移动网络,借助各类应用实现信息查询和数据的传递。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便携。移动互联网终端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等随身设备,这些设备在“智能化”以前本就是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这些智能设备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增加用户使用中的不便,便携性能依然优越。便捷。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不同,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互联网相连,只要有移动网络,就能联网,不再依赖于接线插口或其他端口,因此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即时。移动互联网使人们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处理一些简单事物,例如收发简单的邮件或接受工作指令,如果用户愿意的话,可以24小时都联网接收和处理信息,不会再有重要信息被错过。强制。移动互联网的“强制性”是一种相对的特点,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使人们习惯于不断查看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每一条信息都有声音或其他提示,这使用户不得不及时处理这些信息。这也体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软性强制性。封闭。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移动互联网由于基于移动通信信号,因此可以说与用户的手机号码“绑定”了,而无论用户是否用手机号码在各大网站注册,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监控范围更广泛,而人们的视角也相对更加封闭。 三、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PC端流量增长出现瓶颈,移动端流量上升。从总体来看,现在整个PC互联网的用户和流量方面的增长已经出现瓶颈。虽然CNNIC的报告当中,PC互联网或者整体互联网的用户规模仍存在放缓式的增长,网民每年增长500。万左右。但根据监测,在PC互联网上用户产生的流量已经开始有下滑的趋势;许多基于PC的网络服务电子邮箱、网页搜索、社区、独立SNS、博客等,其日均覆盖用户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过去半年时间里,PC客户端的日均覆盖人数下降了7.9%,PC网页端的日均覆盖人数下降15.4%。而在移动APP和移动网页上,这一数字分别增长了46%和41.6%,其中以即时通讯、移动网络购物、应用商店的日均覆盖人数增长尤为迅速。使用APP和用官方浏览器去查看移动网页的用户都有快速的增长,在过去8个月当中,增长率超过了40%。据艾瑞的统计数据,用户使用APP和他们浏览网页的总时间的比例发生了非常惊人的变化。这说明目前大家在PC领域浏览网页的时间仅仅是移动互联网APP使用总时间的2倍左右,而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还会继续加快。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但是用户在移动智能终端花费的时间已经出现了非常快速的增长。 PC主要服务流量下降,移动端各项服务流量上升。目前很多基于PC的网络服务时长开始出现一些下降,如电子邮箱、网页搜索、社区、独立SNS,以及博客等的数据都在迅速下滑,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博客。博客服务早已过了它的辉煌时期,现在还在使用博客的用户已经不多了,用户都转移到了其他的社交服务。同时,PC端的其他社交服务,比如独立SNS、社区等,也都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相对来说,PC端服务下降幅度最小的是网页搜索,可见搜索仍然是PC端最重要的入口之一。相比PC端的流量全线下降,移动端各项服务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其中增速最高的是网络购物。这几年,淘宝“双11”活动对于移动购物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很有力地培养了用户在移动端的购物习惯。因此,移动网购应用的覆盖人数出现了突下漏讲的增长。 此外,移动端的即时通讯服务几年来却涨幅颇大,即时通讯服务是移动端最为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服务类型之一,这个类别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微信的带动。微信已经成为移动端的杀手级应用,其增长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移动端即时通讯服务也借了微信的

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万方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班)级:15计科升-1班 学号:1516353029 姓名:闫建勋 指导教师:马永强 完成日期:2015-12-1

摘要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执行某项任务所需的程序、数据及文档的集合,它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从功能上看,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也称为基础软件,它是具有公共服务平台或应用开发平台功能的软件系统,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符合应用需求的计算服务。因此,应用需求和硬件技术发展是推动软件技术发展的动力。 软件产业和软件服务业因其具有知识密集、低能耗、无污染、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应用广泛与市场广阔的特点,而成为知识生产型、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世 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 当前,我国进入了后PC 时代,人们对计算需求更为广泛,软件应用“无处不在”,市场前景广阔;不久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应用市场,足见我国发展软件技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现状、趋势、意见

Abstract Computer software is a computer system to perform a certain task required procedures, data and document collection, it is the soul of computer system. Look from the function, the computer softwa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ystem software, support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System software and support software basic software, it is a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latform software system,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users with the application demand of computing services. Therefore, applications and hardwa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to promot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oftware industry and software service industry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knowledge intensiv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no pollution, high growth, high added value, high acceleration, wide application and broad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become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orerunner sex, strategical burgeoning industry, become the co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我国选煤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选煤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9-01-03T10:21:19.4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李皓季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建设,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煤矿 235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建设,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015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65%,其中原煤产量达到了38亿吨左右。但是,由于我国的煤炭生产工艺不成熟,商品煤、中高硫煤所占的比例较大,使得煤炭成为了我国最大的空气污染源,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远远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因此,我国需要加强研究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来处理煤的选煤技术,有利于提高煤炭清洁高效的利用率。 关键词:选煤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本文首先从我国选煤工业的发展现状出发,了解了许多选煤厂不仅在设计、建设和管理水平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同时设备自动化、工艺灵活化发展迅速,大幅度提高了原煤入选的比例。其次,分析了我国煤泥浮选技术、跳汰选煤技术、高效重介质选煤技术等选煤技术的现状。最后,本文从在最大程度上合理化利用煤炭资源、优化选煤结构、提高煤泥质量、装备自动化程度变高、简化选煤工艺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我国选煤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选煤工业发展现状 (一)原煤入选比例大幅提高 由下表1可知,我国的原煤入选量从2005年的7亿吨增长到了2015年的24.7亿吨,并且原煤的入选比例在这十年提升了35%左右,不仅充分满足了国家要求的到2015年全国原煤入选率在65%以上的要求,同时对还推动了动力煤入选比例的增长速度。并且,我国对原煤进行分级加工的方式有通过不同的原煤筛分设备来完成的螺旋筛、琴弦筛等等,目前已经有超过90%的原煤在分级之后进行销售,在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同时,有利于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 表1 我国原煤入选量和入选比例 (二)选煤厂大型化、工艺灵活化发展迅速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在2010年拥有1800余座具有规模的选煤厂,而到了2015年已经上升到了2000座左右,新建了包括57座年入选原煤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设计入选能力在6.5亿吨的拥有大量齐全设备、先进选煤技术、规模超大型的选煤厂。虽然这与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选煤厂高达1000吨每小时的处理能力有着较大差距,但是凭借大型选煤厂运营费用低、生产效率高、建设成本低的特点,有利于我国对选煤厂进行综合化、高效化、规模化的改变,从而不断完善对原煤的分选系统,充分提高其分选效率,实现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 二、我国选煤技术现状 (一)跳汰选煤技术 由目前的情况可知,在全世界每年入选原煤的过程中,超过半数都是通过跳汰分选技术筛选出来的,而在我国,利用该技术挑选出来的精煤更是高达60%。因此,跳汰选煤技术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地位的煤炭分选技术,它凭借着发展时间长、各项环节都较为完善的优势,不仅能够利用简单的工艺流程来处理基数较大的原煤,在很大程度上为操作设备的工作人员减轻压力,同时还能够确保选煤的精确度,并且对于直径在0.5mm~150mm之间的粒度较小的原料煤都可以运用跳汰分选方法进行处理。 (二)煤泥浮选技术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直径分类为1米、2米、3米的长柱和短柱型微泡浮选柱,开始在选煤厂进行推广和应用,它能够对粒度极小的原煤进行分选,并且能够提高2%左右的精煤产率。经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微泡浮选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它不仅在柱体高度上有了明显的降低,在细粒煤的选择方面也愈加稳定。 (三)高效重介质选煤技术 高效重介质选煤技术可以分为大型高效重介选煤简化工艺、原煤不脱泥重介分选工艺等几种类型,对于前者,它将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作为主体,再以小直径煤泥重介旋流器、高效脱介筛等自动化程度较高、技术水平先进的检测控制设备作为辅助;而对于后者,它是以小直径重介质旋流器配合大直径重介质旋流器的方式从而实现对全粒级原煤的效率高、投资少的选煤过程。 三、我国选煤技术发展趋势 (一)优化选煤结构,提高煤泥质量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最大炼焦型选煤厂的处理能力已经达到3000万t/a,最大动力煤选煤厂的处理能力更是达到了4000万t/a,并且我国炼焦煤选煤厂已经实现全部入选,动力煤入选比例还在不断增加,但是与2020年我国原煤入选率超过80%的目标相距甚远。因此,我国的选煤技术要注重优化选煤结构,提高煤泥质量,重视起动力煤选煤领域存在的煤泥遇水之后水分增加、发热量减少的问题,采取弛张筛进行深度筛分的方式来有效降低进入系统分选的煤泥量,从而充分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并且,针对低阶煤热值低、水分含量高、易泥化的特点,需要结合其实际的情况研究合适的浮选提质技术,有利于低阶煤利用效率的提升。 (二)在最大程度上合理化利用煤炭资源、优化选煤结构 考虑到煤炭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并且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因此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合理化利用煤炭资源,通过分质分级的方式来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在缓解我国优质炼焦煤资源稀缺的情况,积极开展分选关键技术研究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煤炭伴生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装备自动化程度变高、简化选煤工艺 根据我国特大型选煤厂多运用块末煤分级入选的情况,需要完善与产品质量、工艺参数相匹配的自动测控系统,通过设备大型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来满足选煤厂管理层的控制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在选煤工艺上下功夫,针对千万吨级选煤厂的分选系统来研究细粒煤、块

我国选煤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徐祖贺

我国选煤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徐祖贺 发表时间:2019-07-18T09:18:58.650Z 来源:《科技尚品》2019年第2期作者:徐祖贺[导读]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煤矿企业为我国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我国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煤炭的清洁利用变得极为重要,所以对于选煤技术的应用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推动我国先进选煤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对其发展以及趋势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卧龙湖煤矿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对于能源方面有着更为显著的需求。其中,作为重要的能源类型,煤炭资源的弊端主要在于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为了加大煤炭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更大程度的污染,需要利用先进的选煤技术来对这一弊端加以解决。与此同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选煤技术尽管与其存在差距,但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选煤技术已经较之前有着极大的进步,对于我国选煤技术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中国煤炭资源使用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一直在稳步发展,煤炭的使用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煤炭能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2015年以来我国全国原煤产量已达37.5亿t,煤炭消费占所有能源消费总量的64.0%。由此可见,煤炭资源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来源。据有关数据预测,到2020年和2030年间煤炭资源使用比例将仍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保持在50~60%的高比率。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上煤炭废气,废物处理技术不完善,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2014年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1974.4万t、2078.0万t,烟粉尘排放量为1700万t,均远超出我国环境承载能力。煤炭燃烧所产生的废气,烟尘,悬浮物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空气污染源。提高煤炭的使用率,减轻煤炭燃烧产生的废气废物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2我国选煤技术现状 2.1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方法 20世纪60年代,我国选煤企业开始引入重介质选煤技术,相较于其他选煤方法,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适应性强、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分选下限低等优势。目前,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选煤厂。 该方法主要利用离心力对原煤进行分选,分选过程复杂。简而言之就是,给重介质旋流器设置合格介质给料压力、循环介质量等参数,以此实现煤的分眩这种方法适用于分选难度较大的煤。影响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作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原煤密度大孝旋流器循环介质的量的大孝旋流器中所加入的悬浮液的稳定性、旋流器直径大小等。局限性为:存在螺旋流问题;重介质旋流和整个工艺流程较为复杂,系统容易发生故障,操作人员维护检修工作量大;成本较高。 2.2浮选选煤技术 浮选选煤技术是通过利用大型浮选机对煤炭进行分选的一种技术。20世纪70年代随着井下机械化开采程度加大,作业过程中出现的粉煤量也呈增加趋势,致使空气中煤粉的可浮性增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原煤的使用率,浮选工艺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常规的浮选技术通常包含两个工艺即一次粗选,二次精眩同时浮选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被广泛的应用于选煤企业。今天我国的浮选选煤技术已经摈弃一些传统落后的浮选技术与设备,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如我国已经研制出的性价比更高的浮选机。它是通过其特有的浮选柱来处理细粒煤的一种分选设备。这种浮选机不仅能够高效的完成选煤工作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体积孝制作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等特点。 2.3复合式干法选煤 复合式干法选煤是以空气和煤粉为介质,以空气流和机械振动作动力,使物料在床面上松散,并按密度分选的选煤方法。它具有分选不用水、工艺简单、设备少、生产成本低、能耗少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煤炭排矸和干旱缺水地区选煤。 2.4跳汰选煤方法 跳汰选煤实质上是利用水流上、下扰动和重力作用,使得密度小的精煤浮到上层,随水流走;密度大的矸石等杂质则沉到下层,由对应的系统进行排矸,进而完成选煤过程。该方法运行成本低,分选工艺简单,设备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分选效果良好,尤其是跳汰选煤分选粒度范围宽,能实现150~0.5mm粒级原煤的分眩目前,我国使用的跳汰选煤技术在应用中得到不断优化和创新,日趋完善。因此,跳汰选煤法在我国各大选煤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尤其是在动力煤的分选中。 原煤性质会严重影响跳汰选煤的分选效率和精度,在分选极难选煤时,该方法的分选效率比重介质旋流器低,尤其是在原煤中细粒含量较多的情况下,跳汰分选会损失大量精煤。实际应用表明,当分选密度过低时,跳汰机的分选效果将无法保证;此外,跳汰选煤的洗水系统负荷量比重介质选煤大。 2.5浅槽重介分选机选煤方法 浅槽重介分选机原理为:在给料端下部和分选机底部分别引入水平介质流和上升介质流,原煤在悬浮液中根据密度大小分层,大于悬浮液密度的杂质沉到浅槽下部,由刮板输送机排出;在水平介质流的作用下,小于悬浮液密度的物料则通过前端的排料口排出,作为精煤产品,从而完成原煤分眩相较其他重介分选机,浅槽重介分选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该机采用刮板输送机从分选槽底部运输重产物,减少了运输设施对悬浮液的扰动,稳定了悬浮液的密度,保证了分选效率;原煤在分选槽内停留时间短,减少了泥化现象,有利于较易泥化的夹矸煤的分选;分选粒度范围宽,并且可通过加长槽体提高处理能力,因此处理能力大。不足之处是,低密度物的运输完全依靠水平介质流的冲击力,对循环介质量要求较大,功耗相对较高。 3我国选煤技术的发展及趋势分析 3.1选煤设备自动化、大型化 随着我国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增大,使得煤炭的开采规模逐步扩大,从而使得对于煤炭开采方面的资金投入呈现持续增加的状态,所以对选煤设备的改造方面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现阶段对于煤炭资源的要求,提升选煤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大型化水平就显得极为重要。为此,作为煤炭企业来讲,其应不断增加对设备改造资金的投入,使其朝着大型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有助于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和方向

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近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20年前,在我国很少有人接触过网络。现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Internet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被应用于工商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服务业等都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从学校远程教育到政府日常办公乃至现在的电子社区,很多方面都离不开网络技术。可以不夸张地说,网络在当今世界无处不在。 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全球计算机技术博览会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在演说中,“网络才是计算机”的精辟论点充分体现出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基础地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之一。 网络的发展也是一个经济上的冲击。数据网络使个人化的远程通信成为可能,并改变了商业通信的模式。一个完整的用于发展网络技术、网络产品和网络服务的新兴工业已经形成,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性和重要性已经导致在不同岗位上对具有更多网络知识的人才的大量需求。企业需要雇员规划、获取、安装、操作、管理那些构成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软硬件系统。另外,计算机编程已不再局限于个人计算机,而要求程序员设计并实现能与其他计算机上的程序通信的应用软件。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阶段划分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SAGE)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在SAGE系统中把远程距离的雷达和其他测控设备的信息经由线路汇集至一台IBM计算机上进行集中处理与控制。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第一个远程计算机网络是在1969年,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组织研制成功的。该网络称为ARPANET,它就是现在Internet的前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网。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

试论大型选煤厂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论大型选煤厂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4-07-29T09:46:06.327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5期供稿作者:冯泽民 [导读] 山西吕梁煤炭资源丰富,保守资源量大,根据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吕梁的煤炭资源位居山西第一。 冯泽民(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选煤厂山西吕梁033306)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大型选煤厂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对选煤技术——跳汰、重介、浮选等技术特点及设备进行了评述,并对常规炼焦和动力选煤工艺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分析了选煤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选煤技术工艺发展趋势 山西吕梁煤炭资源丰富,保守资源量大,根据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吕梁的煤炭资源位居山西第一。虽然近年来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由1996年的74.6%下降到2010年的62%,但是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年将保持在50%的水平,也就是说在未来几十年,煤炭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随着近年来煤炭洁净利用的加速发展,山西的选煤技术及选煤厂的设计和建设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一、山西吕梁主要选煤现状 山西吕梁市对煤炭洗选非常重视,现在原煤平均入选比例达50%左右,甚至超过了80%,正在向95%以上发展。随着煤炭加工利用的重视以及煤炭入洗率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选煤技术的发展。 二、主要选煤技术 1.跳汰选煤 跳汰选煤是主要的煤炭分选工艺,它的优点在于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操作维修方便、处理能力大且有足够的分选精确度;另外,跳汰选煤入料粒度范围宽,能处理15mm~150mm粒级原料煤。跳汰选煤的适应性较强,主要应用于洗选中等难选到易选的煤种。是否采用跳汰方法选煤关键看原煤的可选性,原则上中等可选、易选和极易选的原煤都应采用跳汰选煤方法。难选煤是用跳汰选还是用重介选,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对极难选煤,应采用重介选煤方法,以求得高质量和高效益。 选煤常用的跳汰机有定筛式跳汰机和动筛跳汰机,其工作原理与结构各不相同。动筛跳汰作为选煤厂的预排矸和取代人工手选的作用获得了选煤界的广泛认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推广。跳汰技术的发展是朝着设备大型化、降低制造和运行成本、更加精确地实现分选、提高单机及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等方向进行。 2.重介选煤 重介选煤是一种高效率的重力选煤方法,具有可高效率地分选难选煤和极难选煤、分选密度调节范围宽、适应性强、分选粒度范围宽、处理能力大、实现自动控制等特点。 重介质选煤用的设备主要有重介质分选机和重介质旋流器,上世纪我国使用的块煤重介质分选机多为斜轮、立轮分选机。90年代初,我国首次从美国引进了重介质刮板分选机,由于该设备具有易操作、易维护、低投资和高效率等特点,在我国很快得到了认可。目前,我国新建选煤厂块煤分选工艺多采用重介浅槽和动筛跳汰机。和动筛跳汰机相比,重介浅槽分选机在价格和分选精度上有优势,且具有分选精度高、块煤破碎率低、矸石带煤量少的优势。 重介质旋流器方面,国外由于原煤煤质好,只需排矸即可得到合格的低灰精煤产品,因此,有压给料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国外研究开发的重点。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在前苏联研制成功,但在中国得到了发展。中国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研制和应用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大直径无压给料三产品旋流器。 3.浮选选煤 浮选工艺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分选矿物颗粒的作业过程,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选煤方法。在各类浮选设备中,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占主导地位,占据浮选设备市场份额的75%,其次为浮选柱占15%,其他类型浮选机占10%。 在金属矿浮选领域,浮选机最大容积达到了200m3,目前已发展到300m3,主要厂家有芬兰的Outkump、美国的Wemco浮选机等。在选煤领域,国外炼焦煤选煤厂分选不大于0.5mm煤泥的主要方法是浮选,主导机型为机械搅拌式,单槽容积最大达100m3。由于国外入浮煤泥的可浮性好,因此多采用浅槽型,单位处理能力大,功耗低。目前国内用于选煤的浮选机最大容积只有45m3,最常用的是24m3。 三、选煤厂常规选煤工艺 1.常规炼焦选煤厂选煤工艺 炼焦煤选煤厂的主要加工方法,目前仍以跳汰选、重介选为主。分选工艺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级入选,即原煤经分级和脱泥,≥13mm粒级块煤重介质分选机分选,13~0.5mm粒级末煤重介质旋流器分选,≤0.5mm粒级煤泥浮选机分选。另一种是原煤经破碎 到-50mm以下,并脱除0.5mm级细粒级煤泥,50~0.5mm粒级重介质旋流器分选,≤0.5mm粒级煤泥浮选机分选。前者多用于大型选煤厂,后者多用于中小型选煤厂。 2.常规动力选煤厂选煤工艺 动力煤入洗流程一般都是分级入洗,≥13mm的块煤用重介浅槽分选机分选,13~3mm的末煤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3~0.5mm粗煤泥用TBS或螺旋分选机分选,-0.25mm细煤泥直接用压滤机回收。还有一种流程是将≥25mm的块煤进行动筛排矸,25~3mm的末煤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粗煤泥与细煤泥选别方法与前面相同。根据用户要求,有的洗煤厂-13mm的末煤不洗就直接作为末原煤。 四、选煤厂选煤技术发展的趋势 1.原煤入洗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 我国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促进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目前,原煤入选比例约50%,在主要产煤国家中是较低的,并且动力煤的入选比例只有30%左右。“十二五”规划要求原煤入选比例提高到60%,到2020年提高到70%,因此煤炭洗选加工量将继续增加,今后的重点是提高动力煤入选比例。 2.重选比例逐渐增大 选煤方法的大致走向是:重介选将占主要地位,跳汰选仍是易选煤的首选,浮选粒度上限将会降低至0.2mm左右,其余的选煤技术可以在特定的时候使用。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提高让现代选煤操作更加简单易操作,同时还能减少煤炭的消耗,节省资源。重介选煤方法已经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 发展趋势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电子测量论文 题目: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和总体发展趋势,分析了电子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阐述了我国电子测量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而提出了发展电子测量仪器技术的对策。特别是由于测试技术的突破带来的电子测量仪器的革命性变化.同时,针对业界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并介绍了业界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标准.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了电子行业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推动了测试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快速发展。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链和设计链的重要地位,使得这里成为全球各大测量仪器厂商的大战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本土测试测量技术研发与测试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LXI ATE 自动测试系统智能化虚拟技术总线接口技术VXI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一章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第二章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2) (一)总线接口技 术 (2) (二)软件平台技 术 (3) (三)专家系统技 术 (3) (四)虚拟测试技 术 (3) 第三章展望未来 (4) 参考文献 (5)

前言 中国电子测量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电子测量技术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难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制造技术催生了新的一代电子元器件,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产生了新概念和新发展趋势。本文拟从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发展的三个明显特点入手,进而介绍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技术,引入合成仪器的概念,面向21世纪的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发展始于冷战时期,在60年代末期由于美苏之间的全球争霸,为了预防核战争对本国通信系统的影响,美国开始研究如何防止核打击。这也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理念——在遭受一次核打击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并保持通信不被中断。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陆军网络APRANET——先进网络基础结构,这个网络与传统的通信网有很大的差别。传统通信网的发展经过了磁石、步进、纵横最后发展到程控,直到现在的ISDN、BSDN、ATM等等移步转移模式这样一个宽带网络的发展趋势,再下一步可能就是NTN这种互联网络结构。 首先,互联网是没有中心的,互联网的结构是无中心的结构,这也是为了当初一个最基本的目的,没有任何一个打击能够把它的中心控制部门摧毁,它的每一个结点、每一个连接点在遭受打击之后都能够与其他结点迅速恢复并进行通信。 第二,互联网的寻址方式是全球寻址,也就说它的地址资源是在全球进行统一的配制的。现在大家所使用的互联网是IPV4的网络,这个网络现有的地址总数大概在40多亿个。互联网是由美国开发演进而产生出来的,所以网上地址资源、地址资源的分配实际上也是由所美国所控制的。现在美国所拥有的IP地址总数有20多亿,近30亿个,占全球的74%左右。中国现在拥有非常少的地址资源,也就5000万左右,只占1%多一点。 互联网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是军方的一个系统,然后演进并逐步扩大它的应用。开始是四家大学进行互联,然后扩展到13个点,形成了10个美国国内辅根服务器放置地点。在此之后互联网尽管应用于教育和科研部门,但它的快捷性和便利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部门包括许多政府部门应用起来。在商业部门开始参与之后,互联网商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联邦调查局曾在1984年进行过一次调查,要求美国所有参与互联网的研究机构和当时与互联网互联的机构就以下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美国把互联网推向全世界,它对美国的安全、发展会有什么影响,会有哪些不利方面,大家的建议是什么。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筹备前后我们也曾与美国互联网的机构和美国一些研究互联网TCP/IP协议的专家进行沟通,他们也谈到这件事,很多人提出了建议,其中就包括互联网建立之后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如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象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这些事情在当时都有预见。在综合平衡各种意见之后,美国政府决定还是把互联网商业化,推向全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思维和贡献,美国对互联网在全球的应用、对网络为全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美国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把它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意志力植入到了互联网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最基础的寻址方式,因为互联网的地址资源关系到整个互联网的发展空间。现在,地址资源由ICANN这个组织进行全球分配,ICANN是全球域名和数字资源分配的机构,这个机构是美国专门成立的,它的前身是IANA,是专门成立起来用于全球互联网资源分配的。美国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把互联网控制起来。那它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呢,这是美国和别的国家思维不一样的地方,它提出互联网是无国界、无管理、无法律、无政府的,是民间产生的一个网络。ICANN是一个民间组织,民间组织的特点是尽管有政府部门的参与,但政府只被当作是一个政府咨询委员会,不起决定作用,由ICANN理事会的19名成员决定全球网络地址资源分配政策。通过这一点,它就可以把全球地址资源的政策掌握在自己手里。ICANN与美国商务部签订协议,由美国商务部授权它进行互联网地址的分配,ICANN在互联网管理方面制定的任何政策都必须经过美国商务部的同意。通过这一点就可以避免其它政府通过联合国或其它政府间组织去呼吁在互联网上各国应该平等的这类倡议,同时又把全球的地址资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对于这一点我们和世界各国都很清楚。所以从98年、99年开始在接入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之后,全球普遍要求对当时的IANA进行改革。原来ICANN的所有理事全部由美国人担任,现在则由五大洲的网民投票推举理事,中国科学院的钱华林研究员在去年6月23日经

洗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洗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煤炭资源是我国主要的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洗选煤设备及工艺已经取得一定进展,部分设备的生产性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未来,我国洗选煤技术将以重介技术为主导,选煤设备将向综合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洗选煤效果,满足各行业对煤炭资源的质量需求。 标签:选煤技术;重介技术;装配式 1 概述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中占70%左右,是我国主要的基础性能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于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给煤炭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煤炭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应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及先进的设备,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推动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为了提高煤炭的生产效益及利用率,大力发展洗选煤技术,是企业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 2 我国洗选煤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洗选煤设备的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的洗选煤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国从国外引入重介质选煤技术以后,不断创新,已经形成具有自主技术产权的重介质悬流技术,且该技术已经在整体水平上超过了其他国家;另外,浮选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速度飞快,部分设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我国将矿浆预矿化器应用到机械搅拌浮选机中,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得到大范围推广使用;加压过滤技术、强气压穿流式压滤技术和沉降离心脱水技术的研制成功,可通过使用120m2加压过滤机和400m2强压穿流式压滤机,实现了对细粒煤的脱水技术。我国煤炭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在洗选煤技术研发方面取得较为瞩目的成绩,所使用的洗选煤设备也多为国内自主生产。 2.2 选煤工艺发展现状 我国煤炭行业洗选煤工艺主要有跳汰-浮选、重介-浮选、跳汰-重介-浮选三种工艺。这三种类型的工艺存在的主要缺点是生产环节较为简化,采取的多为混合入选,进入的颗粒由于粗细不同,会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干扰现象。颗粒的不同,在混合入选的工艺中会导致粒级产生不同的分选效果,降低分选速度。产品质量波动较大,粒度受限较高、参数不合理是我国选煤工艺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这主要是由我国机械制造的水平、机器制造的材质所决定的。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洗选煤工艺中的引用,工艺水平和参数控制方面均有了大幅度提高。

国内外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叙述了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各行业模具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强调指出了两个关键问题——模具材料和模具标准——是持续发展 模具技术的重大策略。中国模具技术,则是依据着国际模具市场的发展趋势, 转变着模具品牌产品的发展规模,不断的提高着模具设计水平,迎合着模具企 业的经济发展需求,也会进一步的推动着模具技术发展。 关键词:发展趋势、现状、模具技术、塑料模具、模具CAD/CAM Abstract:This paper was narr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It was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ll trade and professions on the mould and die.It was indicated emphatically two questions of the crux一一mould materials and mould standard——developing continuous ly the great tactics on the progress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China mol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mold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arket, the brand product change mould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die design, catering to the needs of the mould enterpris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一、引言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拄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业发展与之相适应。目前,模具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模具标准件、软件、材料供应等服务模式更为人性化,为企业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服务模式开始出现,这无疑对模具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我国的模具品种仍然不丰富,模具行业的平衡发展亟需重视。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模具在制造业产品生产、研发和创新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使得模具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近10年来,我国模具工业均以每年15%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模具行业保持产销两旺、持续高速发展,模具产量、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中国的模具市场十分广阔,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和IT制造业发展的带动下,对模具的需求量和档次也越来越高,同时精良的模具制造装备为模具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2007年模具销售额870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21%,模具出口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5.7%,模具进口仍保持在20亿美元。数据显示着我国模具整体实力进一步加强。

井下选煤技术的研究分析

井下选煤技术的研究分析 本文着重研究了井下选煤技术的提出背景和井下选煤技术的类别,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我国当前使用较多的井下机械动筛排矸设备和井下重介浅槽排矸机。 标签:井下;选煤技术;排矸机;绿色开采 1概述 据统计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并使用煤最早的国家[1]。自发现煤这一丰富的矿产资源起,煤一直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被称为工业的粮食,可见其在工业生产中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石油正在慢慢的取代煤在工业中的地位。但是,我国石油的储量相对于西亚伊拉克等国家而言较少,仍然不能取代现在我国煤炭占据主要能源的位置。此外,我国在多年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其开采技术和煤炭的利用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其中,我国煤炭气化的技术也不断的普及,这样丰富了我国煤炭的利用方式。因此,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煤炭依然会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 2选煤的背景研究 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如何提高煤炭的利用率,提高其开采效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鉴于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煤炭存储的情况而言,我国对煤炭的开采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个方式。据统计表明,我国超过92%的煤炭资源均为地下开采,只有一小部分煤炭存储于内蒙古东部地区[2]。但是,不论是井下开采还是露天开始,均需要将原煤运送至地面后,将煤炭中的煤矸石分离出来,进而提高煤的质量。 煤矸石作为煤炭形成过程中所伴随的一种岩石,是不可避免的。由于,煤矸石的特征,其一直被称为工业垃圾,被认为工业中的公害。据统计表明,煤矸石是当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其排放量占据了每年煤炭的开采量。 总之,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煤矸石会不断的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其危害性会不断的扩大。因此,如何能够将煤矸石与原煤分离开来是十分重要的。 3井下选煤的提出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当前我国绿色发展的口号。经过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这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与发展是并行的,而非只在乎发展,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煤炭开采也不例外,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煤炭的绿色开采已经成为煤炭开采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